航道整治课程设计--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

航道整治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航道整治的基本概念,掌握航道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学生能描述航道整治中常用的工程措施和技术方法,了解其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掌握航道整治工程对水流、河床及生态影响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能够运用航道整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航道整治方案,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航道整治效果的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航道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共享成果的喜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地理知识基础,对水利工程感兴趣,具备初步的分析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航道整治的目标和意义,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航道整治概述- 了解航道整治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 学习航道工程的分类及其应用。
2. 航道整治工程措施- 学习航道整治中常用的工程措施,如疏浚、筑堤、护岸等。
- 掌握各类工程措施的工作原理及其适用条件。
3. 航道整治技术方法- 学习航道整治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如生态整治、数字化管理等。
- 了解航道整治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4. 航道整治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航道整治工程对水流、河床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探讨航道整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5. 航道整治案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典型的航道整治工程案例,了解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078 学分:1.5 总学时:1.5周+50(上机) 大纲执笔人:王聿大纲审核人:刘曙光
一、课程设计性质与目的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选专业实践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航道整治设计的基本计算与绘图技能。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一)掌握设计方案的选择与比较方法
(二)掌握航道水力计算基本方法
(三)掌握施工图绘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三、课程设计基本内容
(一)方案比较与确定
(二)航道水力计算
(三)施工图纸的绘制
四、实验内容
无
五、前修课程要求
航道工程学、航道整治、河流动力学等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自编油印教材
八、课外要求
无。
航道与海岸整治课程设计

航道与海岸整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航道与海岸整治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地理、环境科学知识;2. 学习我国海岸线和航道分布特点,了解航道与海岸整治的重要性;3. 掌握航道与海岸整治的主要方法和技术,了解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航道与海岸环境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航道与海岸整治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升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我国航道与海岸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环保责任感;2. 培养学生对航道与海岸整治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精神;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战略,认识到航道与海岸整治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地理、环境科学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航道与海岸整治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环境科学基础,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感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介绍航道与海岸整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海岸线和航道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航道与海岸概述2. 航道与海岸环境问题分析:a. 我国海岸线及航道分布特点b. 航道与海岸面临的环境问题c. 环境问题对航道与海岸整治的影响教材章节:第二章 航道与海岸环境问题3. 航道与海岸整治方法与技术:a. 航道整治的基本方法b. 海岸整治的主要技术c. 我国航道与海岸整治案例分析教材章节:第三章 航道与海岸整治方法与技术4. 实践活动:a. 运用GIS分析航道与海岸环境问题b. 小组讨论:探讨整治方案,解决实际问题c. 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学习成果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活动5. 拓展延伸:a. 了解国内外航道与海岸整治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b. 探讨航道与海岸整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战略,提高环保意识教材章节:第五章 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5个课时,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
航道整治工程课程设计

航道整治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使学生掌握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航道整治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航道整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航道整治工程案例,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模拟、数据分析等,进行航道整治工程设计和评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水利事业,关注我国航道整治工程的发展。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航道整治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热爱水利事业、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航道整治工程概述- 航道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目标2. 航道整治工程关键参数- 航道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的确定- 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水流特性分析- 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泥沙运动规律3. 航道整治工程方法与技术- 航道整治工程的传统方法与新技术- 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流程- 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4. 航道整治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 国内外典型航道整治工程案例介绍- 航道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与指标-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并提出优化建议5. 航道整治工程发展趋势- 我国航道整治工程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航道整治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学生探讨航道整治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与教材相关章节紧密结合,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内容涵盖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概念、关键参数、方法技术、案例分析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航道整治工程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港航系2008.10《航道整治》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航道整治》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四年级第一学期2周系(部)、教研室:河海学院港海系执笔人:赵志舟、许光祥一、设计目的巩固和提高同学们已学知识,初步掌握航道整治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方法。
二、设计任务本课题系采用顺直治段上的过渡段沙质浅滩。
浅滩的基本特点为:能满足航深要求的上、下深槽宽而浅,且水深相差不大,曲率甚小,但经多年观察,深槽仍然变化不大,基本稳定;上、下边滩低坦,过渡段河面宽阔,水流分散。
拟统一采取整治(筑坝)和疏浚相结合的工程措施进行整治。
其具体整治措施为:沿溪线布置挖槽,吸引水流,增加航深;两岸用对口丁坝束窄过渡段河面宽度,抬高边滩,稳固中、枯水河槽及其主流方向,加大流速,提高水流输沙能力,确保挖槽稳定。
这个方案是根据课程设计的需要拟定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一) 设计水位、最低通航水位计算1、基站设计水位用保证率频率法推算。
按皮III型曲线“求矩适线法”配线。
采用《工程水文学》5-9、5-10和4-6表计算。
资料表中缺1963年样本水位,系由本人根据该年日平均水位资料,计算各年水位保证率曲线推求补入。
此项计算亦应提交成果。
2、用水位相关分析法求出回归方程,推求浅滩基本水尺设计水位。
用《工程水文学》4-9表计算。
3、其它水尺设计水位,根据与基本水尺相关水位资料用“瞬时水位法”推求。
4、水位桩及各计算断面设计水位用“比降图解法”确定。
(二)计算浅滩床沙特征粒径,按资料和所附表式计算,点绘粒配曲线(用半对数坐标点绘,该坐标可自制),确定d50 ,d65等特征粒径。
按所附表式计算平均粒径d cp作为本设计的计算粒径。
(三)根据地形图资料,假定局部阻力损失为零,计算整治河段特征断面至II-II断面以及II -II断面至III-III断面绘图水位时的原河床糙率供计算水面曲线用。
航道整治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航道整治的概念、意义和常用方法;掌握航道整治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航道整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航道整治工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航道整治的概念及意义2. 航道整治的常用方法3. 航道整治的基本原则4. 航道整治的设计步骤5. 航道整治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航道整治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我国著名的航道整治工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二)新课讲授1. 航道整治的概念及意义- 教师讲解航道整治的定义,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航道整治的意义。
- 学生思考并回答:航道整治有哪些作用?2. 航道整治的常用方法- 教师介绍航道整治的常用方法,如疏浚、护岸、护底等。
-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航道整治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3. 航道整治的基本原则- 教师讲解航道整治的基本原则,如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
- 学生思考并回答:航道整治应遵循哪些原则?4. 航道整治的设计步骤- 教师讲解航道整治的设计步骤,如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组织等。
-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航道整治设计步骤的实施过程。
5. 航道整治案例分析- 教师选取典型航道整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及效果。
-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航道整治的关键知识点,强调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航道整治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我国著名的航道整治工程案例,撰写简要报告。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航道整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牯牛沙航道整治课程设计

牯牛沙航道整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牯牛沙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地理、水文知识;2. 学生能够描述牯牛沙航道整治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及其作用;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航道整治的政策法规及环境保护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牯牛沙航道整治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资料搜集、数据处理和分析,形成对牯牛沙航道整治工程的评价报告;3.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展示牯牛沙航道整治前后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航道整治工程产生兴趣,增强对地理、水文学科的认识和热爱;2. 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在航道整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绿色发展的观念;3.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科实践教学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水文知识基础,对实际工程案例感兴趣,但需引导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牯牛沙航道整治前后的对比图片,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a. 牯牛沙航道整治工程背景及意义;b. 航道整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c. 我国航道整治的政策法规及环境保护要求。
3. 实践操作:a. 分析牯牛沙航道整治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b. 小组合作,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c. 制定小组评价报告,展示牯牛沙航道整治前后的变化。
4.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a.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航道整治工程对地理、水文环境的影响;b. 培养学生绿色发展的观念,关注环境保护;c. 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难度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难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航道整治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航道整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掌握航道整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对航道整治工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航道整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掌握航道整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了解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航道整治工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6.能够进行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航道整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航道整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航道整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介绍航道整治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以及航道整治的方法和应用。
2.航道整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介绍航道整治的物理原理和技术,包括航道整治的设计原理、整治技术、施工技术和维护技术。
3.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介绍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流程和施工要点,包括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内容、施工方法和要求。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航道整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航道整治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航道整治的应用和实践。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航道整治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航道整治的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航道整治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航道整治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浅滩航道整治课程设计说明书治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 滩险概况及整治方案 (1)2.设计标准的确定和推算 (1)2.1.设计水位 (1)2.2.浅滩基本水尺设计水位 (4)2.3.其它水尺设计水位 (5)2.4.用比降法确定各断面的设计水位 (6)2.5.床沙粒径的确定 (6)2.6.断面Ⅰ、Ⅱ和断面Ⅱ、Ⅲ之间的河床糙率 (7)3.整治工程设计 (8)3.1.整治线宽度计算 (8)3.2.整治线的布置 (9)3.3.整治建筑物的布置 (9)3.4.挖槽的确定 (10)4.水力计算 (11)4.1.航道的冲刷校核 (11)4.1.1.确定计算横断面 (11)4.1.2.确定各计算断面水面曲线 (11)4.1.3.绘制水流平面图 (12)4.1.4.流速比较 (15)4.2.设计水位时挖槽稳定性校核 (15)5.坝的纵横断面的设计和工程量计算 (16)5.1.材料选用及粒径确定 (17)5.2.丁坝的断面尺寸 (17)5.3.坝根的保护 (17)5.4.坝头处理 (17)5.5.丁坝坝基处理 (17)5.6.丁坝坝面的防护措施 (18)6.挖槽纵横断面设计和工程量计算 (18)1.滩险概况及整治方案该浅滩为平原河流顺直河段上的过渡段沙质浅滩,因为上游有一江心洲,导致上游水流分汊形成分汊河道,洪水期来自上游的大量泥沙淤积在汊道出口两水流交汇处,在退水时又不能被水流全部带走,因此在枯水期形成碍航浅滩。
能满足航深要求的上、下深槽宽而浅,且水深相差不大,曲率甚小,但经多年观察,深槽仍然变化不大,基本稳定;上、下边滩低坦,过渡段河面宽阔,水流分散。
采取整治(筑坝)和疏浚相结合的工程措施进行整治。
其具体整治措施为:沿溪线布置挖槽,吸引水流,增加航深;两岸用对口丁坝束窄过渡段河面宽度,抬高边滩,稳固中、枯水河槽及其主流方向,加大流速,提高水流输沙能力,确保挖槽稳定。
2.设计标准的确定和推算2.1. 设计水位由1963年长江上游某基站日平均水位表得1963年水位保证率曲线计算表:1963年水位累计频率计算表(表1)序号水位区间出现次数累计次数保证率(%)序号水位区间出现次数累计次数保证率(%)1 36.60-36.79 1 1 0.27 20 32.80-32.99 8 48 13.152 36.40-36.59 0 1 0.27 21 32.60-32.79 11 59 16.163 36.20-36.39 0 1 0.27 22 32.40-32.59 13 72 19.734 36.00-36.19 1 2 0.55 23 32.20-32.39 9 81 22.195 35.80-35.99 1 3 0.82 24 32.00-32.19 10 91 24.936 35.60-35.79 0 3 0.82 25 31.80-31.99 13 104 28.497 35.40-35.59 0 3 0.82 26 31.60-31.79 16 120 32.888 35.20-35.39 1 4 1.1 27 31.40-31.59 19 139 38.089 35.00-35.19 3 7 1.92 28 31.20-31.39 19 158 43.2910 34.80-34.99 1 8 2.19 29 31.00-31.19 31 189 51.7811 34.60-34.79 1 9 2.47 30 30.90-30.99 16 205 56.1612 34.40-34.59 3 12 3.29 31 30.80-30.89 17 222 60.8213 34.20-34.39 4 16 4.38 32 30.70-30.79 22 244 66.8514 34.00-34.19 3 19 5.21 33 30.60-30.69 22 266 72.8815 33.80-33.99 2 21 5.75 34 30.50-30.59 14 280 76.71 16 33.60-33.79 5 26 7.12 35 30.40-30.49 22 302 82.74 17 33.40-33.59 3 29 7.95 36 30.30-30.39 44 346 94.79 18 33.20-33.39 4 33 9.04 37 30.20-30.29 12 358 98.08 19 33.00-33.1974010.963830.10-30.1973651001963年水位保证率曲线2040608010012036.60-36.7936.00-36.1935.40-35.5934.80-34.9934.20-34.3933.60-33.7933.00-33.1932.40-32.5931.80-31.9931.20-31.3930.80-30.8930.50-30.5930.20-30.29水位保证率%系列1在该曲线上可找得1963年保证率为95%的水位为30.29m 。
根据1955年到1974年的水文资料可得表2,作出累计频率曲线并按P-III 型曲线“求矩适线法”配线(图2),可得到当Cs=3Cv 时,理论曲线和实测点的拟合程度最好,所以取保证率为95%的水位为30.2m ,即为基站的设计水位。
某水位站保证率为95%的水位累计频率计算表(表2)序号 按大小排列年份 保证率为P=95%的水位(m) 最枯水位起y (m ) K=y/y* K-1 (K-1)^2 P=m/(n+1)*100%1 1970 31.05 1.23 1.98 0.98 0.96 4.762 1973 30.9 1.08 1.74 0.74 0.55 9.52 3 1962 30.78 0.96 1.55 0.55 0.3 14.29 4 1961 30.74 0.92 1.48 0.48 0.23 19.05 5 1968 30.67 0.85 1.37 0.37 0.14 23.81 6 1969 30.66 0.84 1.35 0.35 0.12 28.57 7 1960 30.6 0.78 1.26 0.26 0.07 33.33 8 1964 30.46 0.64 1.03 0.03 0 38.19 1955 30.4 0.58 0.93 -0.07 0 42.86 10 1959 30.38 0.56 0.9 -0.1 0.01 47.62 11 1967 30.38 0.56 0.9 -0.1 0.01 52.38 12197430.350.530.85-0.150.0257.1413 1963 30.29 0.47 0.76 -0.24 0.06 61.9 14 1956 30.26 0.44 0.71 -0.29 0.08 66.67 15 1957 30.26 0.44 0.71 -0.29 0.08 71.43 16 1965 30.26 0.44 0.71 -0.29 0.08 76.19 17 1972 30.23 0.41 0.66 -0.34 0.12 80.95 18 1958 30.17 0.35 0.56 -0.44 0.19 85.71 19 1971 30.14 0.32 0.52 -0.48 0.23 90.48 20 1966 29.84 0.02 0.03 -0.97 0.94 95.24 平均 30.441 0.621 合计6.66E-164.19按P-III 型曲线配线时,其理论计算表如表3,其中p φ根据S C 和V C 的值查表所得,而P V p C K φ+=1,82.29621.0+=p p K Z理论累计频率计算表(表3)Cv=0.4696Cs=2Cv Cs=3Cv Cs=4Cv p(%) Φp1 Kp1 Zp1 Φp2 Kp2 Zp2 Φp3 Kp3 Zp3 0.01 5.82 3.73 32.14 6.87 4.23 32.45 7.98 4.75 32.77 0.1 4.445 3.09 31.74 5.09 3.39 31.93 5.77 3.71 32.12 1 2.983 2.4 31.31 3.27 2.54 31.4 3.55 2.67 31.48 5 1.868 1.88 30.99 1.94 1.91 31.01 1.99 1.93 31.02 10 1.34 1.63 30.83 1.33 1.62 30.83 1.31 1.62 30.83 50 -0.354 0.83 30.34 -0.22 0.9 30.38 -0.29 0.86 30.35 75 -0.73 0.66 30.23 -0.73 0.66 30.23 -0.72 0.66 30.23 90 -1.142 0.46 30.11 -1.04 0.51 30.14 -0.92 0.57 30.17 95 -1.338 0.37 30.05 -1.17 0.45 30.1 -0.98 0.54 30.16 99-1.6330.2329.96-1.320.3830.06-1.040.5130.14基站设计水位保证率曲线29.53030.53131.53232.533020406080100120保证率%水位Zp1Zp2Zp3经验频率2.2. 浅滩基本水尺设计水位基站和浅滩的相关计算表如下表4,并以此为依据推求表示浅滩设计水位和基站设计水位的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即水位相关法。
基站和浅滩水位相关计算表(表4)项次基站x 浅滩y x-x* y-y* (x-x*)^2 (y-y*)^2 (x-x*)(y-y*)1 32.28 31.35 0.4 0.57 0.16 0.32 0.232 32.67 31.61 0.79 0.83 0.62 0.69 0.663 33.12 32.28 1.24 1.5 1.54 2.25 1.864 33.22 32.61 1.34 1.83 1.8 3.35 2.455 33.05 32.27 1.17 1.49 1.37 2.22 1.746 32.81 31.84 0.93 1.06 0.86 1.12 0.997 32.58 31.75 0.7 0.97 0.49 0.94 0.688 32.33 31.29 0.45 0.51 0.2 0.26 0.239 32.21 31.15 0.33 0.37 0.11 0.14 0.1210 32.11 30.92 0.23 0.14 0.05 0.02 0.0311 32 30.85 0.12 0.07 0.01 0 0.0112 31.95 30.82 0.07 0.04 0 0 013 31.88 30.78 0 0 0 0 014 31.84 30.7 -0.04 -0.08 0 0.01 015 31.81 30.64 -0.07 -0.14 0 0.02 0.0116 31.8 30.55 -0.08 -0.23 0.01 0.05 0.0217 31.76 30.53 -0.12 -0.25 0.01 0.06 0.0318 30.7 30.44 -1.18 -0.34 1.39 0.12 0.419 31.58 30.37 -0.3 -0.41 0.09 0.17 0.1220 31.56 30.32 -0.32 -0.46 0.1 0.21 0.1521 31.54 30.3 -0.34 -0.48 0.12 0.23 0.1622 31.5 30.27 -0.38 -0.51 0.14 0.26 0.1923 31.44 30.2 -0.44 -0.58 0.19 0.34 0.2624 31.4 30.18 -0.48 -0.6 0.23 0.36 0.2925 31.34 30.1 -0.54 -0.68 0.29 0.46 0.3726 30.82 29.42 -1.06 -1.36 1.12 1.85 1.4427 30.8 29.39 -1.08 -1.39 1.17 1.93 1.528 30.76 29.35 -1.12 -1.43 1.25 2.04 1.629 31.63 30.42 -0.25 -0.36 0.06 0.13 0.09总计924.49 892.7 -0.03 0.08 13.38 19.55 15.63平均值31.88 30.78根据上表中数据,首先计算均方差8358.0129562.191)(6923.0129419.131)(2*2*=-=--==-=--=∑∑n y yn x x iy ix σσ相关系数为: 9649.0562.19419.13634.15)()())((2*2***=⨯=----=∑∑∑y y x x y y x x iiiiγ显著水平检验:n=29,n-2=27,显著水平α取0.01,查表得0.46400.01=γ,因为0.46400.9649=≥=γγ,故γ是显著的,可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关系是密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