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奥格威解读
大卫奥格威97项广告信条解读

大卫奥格威 97 项广告信条(一)绝对不要制作不愿意让自己的太太、儿子看的广告。
诸位大概不会有欺骗自己家人的偏差,当然也不能欺骗我的家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在美国一般的家庭一天要接触1518 件广告,吸引消费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要大众倾听诸位的心声,必须别具一格。
(三)广告的推销技术,不是抚慰,不是纯粹美术,不是文学,不要自我陶醉,不要热衷于奖赏,推销是真枪实战的工作。
(四)绝不能忘记你是在花用广告主的钞票,不要埋怨广告制作之苦难。
(五)不要打"短打”,你必须努力,每一次都是全垒打。
(六)时常掌握主动,不要让广告主叫你这么做,才去做,要用出其不意的神技,让他们惊讶。
(七)一旦决定广告活动的实施,不要徘徊,不要妥协,不要混乱,要单刀直入地进行,彻底地猛干。
(八)不要随便地攻击其它的广告活动,不要让船触礁,绝不要打落巢鸟,不要杀鸡取卵。
(九)每一个广告都是商标印象(bra nd image)的长期投资,丝毫不允许有冒渎印象的行为。
(十)展开新的广告活动以前,必须研究制品,调查以前的广告,研究竞争商品的广告(必须充分地)。
(十一)说什么比如何说更重要,诉求内容比诉求技巧更为重要。
(十二)如果广告活动不是由伟大的创意(idea)构成,那么它不过是二流而已。
(十三)广告原稿,必须是具体地表现商品的文案结构(copy platform),堂堂地明确地传达商品的功用,是广告作业中最重大的使命。
(十四)商品名,必须一目了然,许多广告在识别商品名上所作的努力还不够充分。
(十五)广告必须富有魅力,我们不会向态度恶劣的推销员购买商品。
(十六)消费者不是脓包,你的太太、儿子就是消费者,你不能有侮辱她的良知的地方。
(十七)广告必须紧凑而不失时效,消费者都渴望比你年轻。
(十八)不要以为广告是购买行为的唯一决定要素,广告不过是提起购买欲望而已。
(十九)所有的广告,必须对消费者所付出的时间与注目,提供某种的报酬、消息、利益或服务。
美国广告专家大卫奥格威说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

广告设计
第四章
广告设计 的创意
一、创意的来源
创意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来源是什么?有人说,创意来自灵感,而灵 感又是什么?有人说它是“思想的火花”,而这种“思想火花”究竟是 怎样出现的?却又往往说不清楚,从而为创意的来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 面纱,成为广告设计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先介绍几个实
例
(五) 创意来自传统文化的积淀。
(六) 创意来自敢于突破旧思路的勇气。
广告设计
第四章
广告设计 的创意
二、创意的突破
成功的创意往往都是有所突破的。突破就是要打破常规,要标新 立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但是创意的突破又不是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所 欲的,它又有自己规则。离开了一定的规则就不能成为真正的突破。 (一)创意的突破必须符合市场规律。 (二)创意的突破必须破除陈旧的观念。 (三)创意的突破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的、不够系统的。要把这些资料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就要思考和求索。
在广告设计项目提出以后,设计师思索的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广告任 务的思索;一是对广告主题的思索。 在思索广告任务时,设计师要依次提出并解答以下问题:广告传播的环 境怎样?为什么要传播?向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传播?怎样传播? 在以上问题取得答案后,就要进而对广告设计的主题进行思索。构成广告主 题的要素有三个: 1.广告目标 2.消费者的心理 3.信息个性
由此可见,创意的突破有自身的规律,而以上的规则就是这些规
律的反映。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突破”就不能成功。
广告设计 第四章
广告设计 的创意
第二节 创意的过程与步骤
上一节,我们研究了创意的来源与突破,得知广告的创意是市场规律和 客观实际在设计者头脑中的正确反映。那么,这种反映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要经过哪些步骤? 第一步:积累 积累是创意过程的起始,也是创意产生的基础,基础越
大卫·奥格威:从农夫到现代广告教皇

位大 主教 。炉子装好后 一星期 ,
这位圣人跑来找奥格威 ,希望他能
我在 2 岁 时就 已绝顶 聪 明 ; 5
造访其 他教 区 内的所有女修 道 院。
接下来的 3 个月 ,奥格威开车跑遍 苏格兰 。敲遍所 有女修道 院的 门。
二 . 在 往 后 的 2 里 ,我 根 本 没 7年
来又让他 喝啤酒 。为了增强
论 ;经济效益 ;随 时待命 ; 清 洁 干净 ;烹 饪 艺术 ;对
厨 师 的诉 求 ;对 男 士 的诉 求 ;对 特 殊 阶层 的 诉 求 ;
心智 ,他每周 还要 吃三次小
牛脑 。血 、脑 ,还有啤酒 ,
厨 房专用暖气 与空调设 备 ;
说俏 皮话 。在 “ 推销 原则 ” 里 ,奥格 威 又 制定 出一 系 列 原 则 ,包 括 拜 访 原 则 、 说 话原 则 、时 间原 则 、 自 信 原 则等 。奥格 威 几 乎 把 能 想到 的所 有细节 、处境 、 困难
调 查 电 影 明 星 受 欢 迎 的 程 度 、预
起吃饭 ,但是 白天上课 的时候 , 定 不及格 。他 太 向往学 校 之外
有 学 会 任 何 新 东 西 。 17 ” 9 1年 , 《 财富》 杂志在一篇报道里 提及这 篇计 划书 ,并 称其 为 “ 有史 以来
他永 远 昏沉 沉 的 ,只要考 试 ,他
一
每一间修道院的主持修女都在等待
居美国。
才能 ,利 用社会 关系 制造社 会声 望 ;他经 常把公 司 的进 展报 告发
送 给 他 挑 选 的 6 0个 目标 客 户 首 0
脑。
牌 营业 那 天 ,他 发表 了一个 招聘
公告 :
奥格威生平解读

奥格威生平1998年7月21日,大卫奥格威在法国多佛的家中安然去世。
遗产统计如下:奥美广告公司,擅于创作有销售力的广告,拥有众多热爱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快乐的人。
奥格威语录多则,庄谐辉映。
著名广告N篇,以下是他为一则汽车广告撰写的著名标题:在时速六十英里时,这辆劳斯莱斯车内最大的噪声,来自它的电子钟。
三本书,《一个广告人的自白》(1963),《血液、大脑和啤酒》(1978)和《奥格威谈广告》(1983),它们为现代广告学提供基本规则。
英伦岁月——他的传奇生涯这样开始……公元1911年6月23日,英国伦敦西南、萨里郡、赫斯利村,大卫·奥格威诞生。
在爱丁堡费提兹学校和牛津基督教会学院(尽管没毕业),他学有所成。
厨师大卫大学肆业后,奥格威去巴黎皇家饭店展开职业生涯。
他学习厨艺和管理,直至离开:“如果继续留在皇家饭店,就必须面对奴工般低微的工资、残酷的压力以及永无止境的疲惫”。
于是他返回英国。
推销员大卫在伦敦挨家挨户贩卖雅家厨具,演绎奥格威人生的另一段传奇。
他把炉具卖给修女、醉汉等各式各样的人。
1935年,他还写了本指导其他销售人员的手册(财富杂志称它为“有史以来写的最好的销售手册”),里面不乏金玉良言,比如:“你描述产品的好处越多,拜访的客户越多,你就会拿到越多的订单。
不过,千万别把接听电话的数量误以为是销售的成效。
”情报专家大卫1938年,奥格威移居美国,为乔治·盖洛普在新泽西州的民意测验机构工作。
盖洛普严谨的调查方式和忠于事实的态度对奥格威影响深远。
二战期间,奥格威曾在英国大使馆驻华盛顿的情报机构任职。
基于消费观和国民观,从人类行为学出发,他为国家政策和安全方面写过大量分析和建议,“将盖洛普的技术应用于秘密情报领域。
”战争的最后一年,艾森豪威尔的心理战委员会用奥格威所提倡的方式在欧洲成功的举行了民意测验。
农夫大卫战后,奥格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兰开斯特乡村买了农场,住在阿米什社区。
奥格威广告创作思想论析

大卫·奥格威(以下简称奥格威)是20世纪世界广告界公认的一位大师级人物,是奥美广告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跨国广告公司之一,1999年加盟世界最大传播集团之一——WPP集团。
奥格威既勇于参加广告实践,创作了诸如“穿哈斯威衬衫的男人”、“罗斯——罗伊斯汽车”、“朵芙香皂”、“波多黎各旅游开发”等一系列成功的广告个案,同时又勤于笔耕,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大卫奥格威自转》等传世佳作。
奥格威在论著中论及的方面很多,这里笔者仅谈一个对奥格威广告创作思想的认识。
一、刚刚的目的是销售,广告的内容重于形式奥格威总体上讲的是科学派的广告人物,他所有关于广告创作的论述都渗透着对广告的深刻的理性思考。
“什么是好广告?”、“广告的目的是什么?”是奥格威广告创作思想的一个逻辑起点。
关于“什么是好广告?”,奥格威曾提及三种不同的观点:1、“客户认可的广告就是好广告”;2、“它不仅能影响群众争购它所宣传的产品,而且它能使群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一件可亲可佩的杰作而长记不忘;”3、“不吸引公众注意就把产品推销掉的作品。
它应该把广告诉求对象的注意力引向产品。
”奥格威认为自己属于第三派——“使自己的技艺深藏不露,是广告公司的职责。
”奥格威的上述看法缘于他对“广告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认识。
奥格威认为:“广告的目的就是销售,否则便不是做广告。
”他指出:“除非广告活动能产出所要求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这指的是销售产品——否则就不算是杰出的广告活动。
销售量是杰出广告活动的一个最起码的一项条件。
”、“衡量他们(优秀的广告撰稿人)成就的标准就是看他们使多少新产品在市场上腾飞。
”对于奥格威的上述看法,笔者认为奥格威触及到了广告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企业之所以投资广告,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广告促进产品销售;广告在产品的价值链当中始终承担了一种沟通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信息的桥梁作用。
这种沟通的目的是供、需双方各得其所。
大卫·奥格威.奥美观点精选- apa格式

大卫·奥格威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研究和观点对于心理学和教育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APA格式下,我们将介绍大卫·奥格威的观点精选,并对其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1. 大卫·奥格威的观点:自我决定理论大卫·奥格威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天生的动机和内在的驱动力,可以自主地追求目标和满足需要。
他将自我决定理论分为三个层次:自主性、能力和关系。
2. 自主性自主性意味着个体有权利自主地做出决定,并对其行为负责。
大卫·奥格威认为,尊重他人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自主性的发展需要一个支持和鼓励的环境,这样个体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3. 能力能力是指个体的技能和信心,他认为,个体在做出决定时需要有足够的技能和知识,同时也需要有自信心。
大卫·奥格威强调了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个体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4. 关系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大卫·奥格威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这可以提供支持和鼓励,让个体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理解。
而负面的人际关系则会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5. 大卫·奥格威的观点:需求心理学大卫·奥格威提出了需求心理学,认为人类有着一系列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他指出,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感到不满和焦虑。
6. 大卫·奥格威的观点: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大卫·奥格威对动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他区分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部的动机驱动力,外在动机是指外在的奖励和惩罚。
他认为,内在动机对于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外在动机则更容易被破坏。
7. 大卫·奥格威的观点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大卫·奥格威的观点对于教育和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

• (6)绝们在日常生活中 比使用其他品牌产品更多地使用你的产品。
• (7)在一个国家里有效的方法,几乎总在 其他国家也有效。
• (8)杂志编辑是比干广告的人更好的传播 人员。拷贝他们的技术。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
• (9)不要让男人写妇女们购买的 产品的广告。
一、广告之父:
• 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 1911.6.23 — 1999.7.21
• 不可复制的传奇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
大 卫
· 奥 格 威
• “我今年38岁,失业。大学 中途辍学,做过厨师、推销 员、外交官,也当过农夫。 我完全不懂营销,也没写过 任何广告文案。我只是有志 于广告业,希望在这一行闯 出一番事业(以38岁的年龄), 而且也准备接受每年5000美 元的薪水。”
问题:
• 长期利润和短期利润的平衡 近年来已经成为企业和广告界 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 广告预算削减 & 促销战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
• 品味 • 时尚 • 儒雅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
阅读: • 《奥格威广告》 •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 《奥格威自传》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
• 这种广告创意法把对产品品牌的长程投资 放在首要地位,一旦以长程投资为目标, 企业在有些时候就必须牺牲短期利润。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
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大部分广告方案都太复杂。它们反映了 太多目标,而且试图迎和太多的客户主管的不同 的看法。企图涵盖太多的东西就什么事 也成不了。这样的广告看上去就像是
一个委员会的会议记录。 ”
大卫奥格威品牌形象理论
• (1)创作成功的广告是一门手艺,一部分靠 灵感,但是基本上是靠知识和勤奋。如果你 具备一定的天赋,而且知道什么技术对收银机 有作用,那你就能长久地干下去。
大卫·奥格威的广告思想精要

大卫·奥格威的广告思想精要1、广告创作原则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大卫·奥格威有一段在广告界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言:消费者不是白痴,她是你的妻子。
如果你认为一句广告词只要配上一些索然无味的形容词,就可以说服她去买任何东西,那你是在侮辱她的智慧。
她要的是你能提供的所有信息。
奥格威坚持认为消费者会购买的东西仍然是广告向他们允诺的那些值得花钱买下的东西,那些有营养的、美味可口的,或者那些可以消除头痛和别的什么病痛的东西,那些适合他们社会地位的东西。
2、广告创作的目的广告的唯一目的是销售,否则就不是在做广告,并且把“不引起公众注意它自身就销售出产品”作为好广告的标准。
3、广告创作的方法在广告的创作过程中测试是最重要的。
测试你的承诺,测试你的媒体选测,测试你的标题及图片,测试你的广告的版面大小,测试你的刊播频率,测试你的广告花费,测试你的广告影片……不断测试,那么你的广告才会不断地进步。
其次重要的决定是,你该对顾客承诺什么?一个承诺不是宣言,不是主题,更不是口号,它是为消费者提供利益点。
对消费者承诺一个独特的具有竞争力的利益点,才极为有利。
但你的产品必须具有你所承诺的利益点,否则后果将咎由自取。
最后,将你的策略精炼成单纯的承诺,然后全力以赴地去传达它。
4、广告的定位原则奥格威认为广告对销售的影响最主要决定于:你该如何为产品定位?广告活动结果取决于商品如何被定位。
广告定位确定以后,广告创作才能开始。
奥格威提出了心理区隔定位法。
他认为可以用人口统计资料来区隔市场,如男人、小孩或南部的种植主等,但运用市场的心理区隔为产品定位,会更有帮助。
5、广告的创意原则每当奥美公司有新人加盟,上班的第一天,新人就会被紧急召到会议室去领略奥格威的“神灯”。
“神灯”的魔力,源于五个主要方面调查汇集起来的数据和信息:(1)邮电公司的广告经验,(2)百货商店的广告技巧,(3)盖洛普公司对广告效果的调查,(4)对电视广告的调查,(5)应用别人的智慧成果6、广告文案创作技巧(1)不要旁敲侧击,要直截了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份销售手册出炉的背景是这 样的:
鉴于奥格威推销将军牌炉具成绩卓著,公司指 定他写一份指导其他销售人员的手册。奥格威 也借此总结出自己的一整套推销“战略”:
全英国总共有1200万户居民,其中有100万户拥有 汽车,但是只有一万户家庭拥有将军牌炊具。一个 家庭如果买得起汽车,就买得起将军牌炊具。
血、脑,还有啤酒,都是贵族式的生活体验,奥 格威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强壮、聪明的人。
奥格威从他父亲那儿继承了两大习性
——抽烟斗以及遇到最讨厌的事也丢不掉的幽 默感。
奥格威心目中的大英雄是他的祖父。
祖父14岁辍学,后来移民阿根廷经营农场。 他参加过巴拉圭战争,农场经营失败后成为无
奥格威在纽约创办奥美广告公 司的时间是1949年,
那一年奥格威38岁。 那时,他没有 文凭、没有客户、银行账
户里只有6000美元。
10年过后,
奥美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5家广告代理商之一, 在29个国家设有分公司,拥有1000个客户,营 业额8亿美元。
同时,奥格威也赢得了各种赞美之语:
时间原则:中午是禁忌时间,晚饭后登门较易成功;
自信原则:除非你懂得若干烹饪知识,而且能表现出 比实际还懂的样子,否则别想卖出一套将军牌炊具。
奥格威几乎把能想到的
所有细节、处境、困难都制定出应对的办法,其周密、 细致之极,显示出奥格威天才般的推销本领,而其中 的趣闻也比比皆是:
奥格威卖了一只将军炉给大卫·麦克唐纳,麦克唐纳是 圣安德鲁和爱丁堡的罗马天主教大主教。
50岁时的奥格威谈起父亲,
几乎使用了人性中所有美好的字眼:“父亲是 个仁慈、有耐心、和蔼、直爽、无私、热情的 人,体格强壮得像牛一样。”
他总是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们,包括他们犯 的错误。
父亲
6岁时,父亲就要求奥格威每天喝一大杯生血, 后来又让他喝啤酒,为了增强心智,他每周还 要吃三次小牛脑。
大卫。奥格威
2004年12月06日《人物》杂志
1978啤酒》,
在《隧道尽头的光亮》一章的开头,他 说:“我的生命在不同的空间里度过了 几个阶段:在巴黎做厨师、在苏格兰卖 炉具、为好莱坞做民意调查、服务于情 报机构、在阿米什人那里做农民,然后 创办广告公司。”
其实,奥格威选择牛津是很冒险的—— 如果他拿不到奖学金,他根本负担不起 牛津的学费。
然而,
虽然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他却拿到 了奖学金,因为基督教会学院的理论是:
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很可能是社会上二 流的人才,
奖学金应该颁发给将来会有长足进步的 学生。
然而,奥格威在牛津的表现却 令人失望。
离开牛津,奥格威来到巴黎的 皇家饭店,学习烹饪。
巴黎的厨师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年,却使奥 格威不仅练就了享用一生的烹饪手艺,成为美 食家,也让他爱上了法兰西,
即便后来跑到美国打天下,他还是常常来法国 避暑度假,和妻子一起骑着脚踏车四处旅行。
1967年,奥格威在法国买下了多佛古堡,从奥 美退休之后,他隐居在那里,直到离世。
业游民。 为了养活一大家人,跑到新西兰淘金又一无所
获。 最后,他回到伦敦,在一家银行做了书记员。 4年后,这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牧羊人成为一
家银行的经理,他把7个孩子都送进了私立学 校和大学。
1929年,奥格威进入牛津大学 基督教会学院。
奥格威没有选择剑桥,是因为他的父亲 和哥哥当年在剑桥都很有名气,他不想 让自己生活在父兄的阴影之下。
在“推销原则”里,奥格威又 制定出一系列原则——
拜访原则:仪容整齐,衣着朴素,切勿戴圆顶高帽, 从后门出入(大部分的业务员都不择手段地从前门进入, 这种方式最为主妇和仆人所憎恶);
说话原则:对前来开门的人坦诚简短地说明来访目的, 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捏造不实的借口进入顾客家门。 在介绍产品时,语言要准确、诚实,避免夸张的语气, 使人产生戒意;
当今广告业最抢手的广告奇才
——《时代》周刊
现代广告最具创造力的推动者
——《纽约时报》
奥格威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传统观念的抨击 照亮了整个广告业,令任何广告人都无法企及
——《广告周刊》
1982年,
法国的《扩张》杂志对工业革命作了专 题报道,并推举出11位对工业革命具有 影响的人物,
哮喘病让奥格威彻夜难眠,他早上可以 打网球,下午可以骑马,每天晚上和朋 友一起吃饭,但是白天上课的时候,他 永远昏沉沉的,只要考试,他一定不及 格。
他太向往学校之外的生活,对学业没有 兴趣。
两年之后,奥格威退学了。
奥格威把在牛津的日子称作“不快乐的 时光”,这段生活导致他日后成为填鸭 式教育的积极反对者。
——这是销售手册《前言》中的第一句话,即 使现在看来,也是一段精彩的广告用语。
推销计划书
分《前言》、《出击》、《防卫》三大 部分,各章又列出若干细则,
比如《出击》篇分为:概论;经济效益; 随时待命;清洁干净;烹饪艺术;对厨 师的诉求;对男士的诉求;对特殊阶层 的诉求;厨房专用暖气与空调设备;说 俏皮话。
超级推销员
1932年,21岁的奥格威结束厨师生涯,回到苏 格兰,开始推销将军牌炉具。奥格威每天穿梭 在大饭店、古堡、修道院之间,
多年以后,
奥格威偶然发现了自己27年前写的一份推销计 划书,他顺手摘 录其中的一部分寄给董事会, 并附了一个说明:“由这段文章看来,它证明 了两件事:一,我在25岁时就已绝顶聪明;二, 在往后的27年里,我根本没有学会任何新东 西。”
大卫·奥格威与爱迪生、爱因斯坦、列宁、 马克思等名列在一起,
该杂志把他称做——现代广告教皇。
逃离牛津到巴黎做厨师
1911年6月23日,奥格威出生于苏格兰的 小镇西赫斯利,巧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 都是在这一天出生的。
奥格威的母亲是漂亮的爱尔兰人,但脾 气古怪,她不立奥格威做继承人,理由 是,奥格威能挣到很多钱,不需要家里 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