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教案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本节主要介绍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根据位置和方向,墙体可以分为内墙、外墙、横墙和纵墙。
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墙体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砖墙、石墙、土墙和砼墙等。
此外,墙体还可以分为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
墙体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强度和稳定性、保温隔热性能、防火防潮防水和隔声要求。
墙体的强度与所用材料有关,稳定性与墙的长度、高度、厚度以及纵、横向墙体间的距离有关。
墙体的保温和隔热可以通过增加墙体厚度、增设墙垛、壁柱、圈梁等方式来实现。
墙体还需要满足防火、防潮、防水等要求,并具备隔声功能,可以通过隔空气传声和撞击声的措施来实现。
密缝:在砌筑墙体时,要求砂浆饱满,砖缝密实,并通过墙面抹灰来解决缝隙问题。
墙体厚度:不同厚度的墙体具有不同的隔声能力,例如240mm的墙体可隔绝49dB的噪声。
取消粘土砖为主的墙体材料:采用混凝土墙和机械化施工的板材墙,以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施工效率。
防火、防水防潮、建筑工业化都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求。
砖墙的材料是砖和砂浆,其中砖可分为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形状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其强度等级分为七个级别。
实体砖墙的尺度为240×115×53mm,砖的长、宽、厚之比为4:2:1,1平方米砖墙体所用砖的数量为128块。
砖墙的叠砌方式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并便于砌筑和少砍砖。
常见的叠砌方式有全顺式、一顺一丁式和每皮一顺一丁式。
钢筋砖圈梁通常用于非抗震地区,它结合了钢筋砖过梁的设计,使其沿外墙兜圈而成。
在寒冷地区,由于钢筋砼导热较大,为避免“热桥现象”,局部应做保温处理。
圈梁的高度一般不小于120mm,常见的高度为180mm、240mm、300mm。
当遇到门窗洞口使圈梁不能闭合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一道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圈梁。
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h,亦不小于1000mm。
(完整word版)建筑构造教案2017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任务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建筑构造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授:引入:建筑构造是什么?建筑是什么?新授:建筑构造是系统介绍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构造要领和不同材料做法的一门课程。
1.建筑-—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
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3.建筑物——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4。
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总结:建筑构造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在本专业系列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业:名词解释:建筑构造实训练习:参观校园周边的建筑,让学生进行建筑分类。
第二节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教学目标:掌握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教学重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和建筑宗旨教学难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建筑业的奋斗目标.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建筑业极其落后,人民的衣食住行没有保证,尤以住房问题最为严重.1951年党和国家提出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并提出以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为主导思想。
新授:当时,有些建筑工作者片面的强调民族形式,不顾国家财力物力的困难,大规模的建造了华而不实的大屋顶建筑,造成了恨得的浪费,人民反映强烈。
因此,党和国家在1956年重新修订了建筑方针,改为“适用、经济和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1986年当和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接受1976年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提出了新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简称八字方针)并且强调,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不分主次,齐头并进。
为了加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湿作业多等弊端,建筑业的奋斗目标是“四化一改"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现代化和墙体改革。
《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

混凝土结构体系
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耐久性,广 泛应用于住宅、商业等建筑。
钢结构体系
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 适用于大跨度、高层等建筑。
木结构体系
环保、节能、易加工,但需注 意防火和防腐处理,常用于低
层和别墅建筑。
组合结构体系
结合多种材料的优点,提高结 构性能和经济效益。
组成部分功能与布局原则
基础部分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01
02
03
绿色环保材料
注重材料的环保性能,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高性能材料
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满足复杂和恶劣环境下的 使用要求。
智能化材料
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 修复等智能特性,提高建 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案例分析:典型建筑材料应用
案例一
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材料 的应用,分析其强度等 级、配合比、浇筑工艺
优化策略
采用新型结构形式、减轻 结构自重、提高材料强度、 改善受力性能等措施进行 优化设计。
经济性分析
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提高经济效益。
案例分析:典型建筑结构体系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在高层 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
如网架结构、悬索结构等,适用于体育馆、 展览馆等大跨度建筑。
案例分析:成功绿色建筑设计实例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案例介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案例,介绍其设 计理念、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案例分析
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 和可借鉴之处。
案例启示
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对绿色建筑设计实践的 启示和建议。
THANKS
史上最全《房屋建筑构造》教案--XRY整理

史上最全《房屋建筑构造》教案----XRY整理目录课题:民用建筑绪论目的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类型、建筑的分级、建筑模数的类型教学重点:建筑含义、建筑分类、建筑分级、建筑模数教学难点:(1)建筑模数(2)建筑分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课堂黑板板书教学内容和步骤绪论第一节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和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一、建筑含义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1.1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即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
例如:住宅、办公楼等。
是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1.2构筑物: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
如水塔、蓄水池、烟囱、贮油罐等。
1.3 建筑三要素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要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采光及通风的性能,这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不同性质的建筑物在使用上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火车站要求人流、货流畅通;影剧院要求听得清、看得见和疏散快;工业厂房要求符合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某些实验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2.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
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等,所以建筑是多门技术科学的综合产物,是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3.建筑形象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立面形式、细部与重点的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光影和装饰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
建筑制图与构造教案(制图部分)

建筑制图与构造教案(制图部分)第一章:建筑制图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的标准和规范,熟悉建筑图纸的基本构成。
1.2 教学内容:1.2.1 建筑制图概述:介绍建筑制图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1.2.2 建筑制图标准:介绍建筑制图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2.3 建筑图纸构成:介绍建筑图纸的基本构成,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投影仪、绘图工具等。
1.5 教学步骤:1.5.1 讲授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1.5.2 示范建筑图纸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1.5.3 学生练习绘制建筑图纸,教师巡回指导。
1.5.4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建筑平面图的绘制2.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绘制简单的建筑平面图。
2.2.1 建筑平面图概述:介绍建筑平面图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2.2 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介绍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投影仪、绘图工具等。
2.5 教学步骤:2.5.1 讲授建筑平面图的基本知识。
2.5.2 示范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5.3 学生练习绘制建筑平面图,教师巡回指导。
2.5.4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建筑立面图的绘制3.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绘制简单的建筑立面图。
3.2 教学内容:3.2.1 建筑立面图概述:介绍建筑立面图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3.2.2 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方法:介绍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投影仪、绘图工具等。
3.5.1 讲授建筑立面图的基本知识。
3.5.2 示范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

中职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建筑构造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2 教学内容建筑构造的定义与作用。
建筑构造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墙体、楼板、屋顶、门窗等。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安全、实用、经济、美观。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际建筑构造案例。
第二章:建筑基础构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基础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式。
2.2 教学内容建筑基础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式: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基础构造的原理与设计。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基础构造形式。
第三章:建筑墙体构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墙体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墙体构造形式。
3.2 教学内容建筑墙体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不同类型的墙体构造形式:实体墙、空心墙、幕墙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墙体构造的原理与设计。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墙体构造形式。
第四章:建筑楼板构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楼板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楼板构造形式。
4.2 教学内容建筑楼板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不同类型的楼板构造形式:平面楼板、肋形楼板、无梁楼板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建筑楼板构造的原理与设计。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楼板构造形式。
第五章:建筑屋顶构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屋顶的构造原理与设计。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屋顶构造形式。
建筑构造教案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2)(总1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三章墙体第一节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一、墙的类型1.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墙体分内墙和外墙。
2.按方向分:横墙和纵墙。
横向外墙又称山墙。
纵墙又分为内纵墙与外纵墙。
外纵墙又称檐墙。
3.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4.按所用材料不同,墙体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砼墙等。
5.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分:有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之分。
实体墙包括实砌砖墙,借手工和小型机具砌筑而成。
板筑墙则是施工时直接在墙体部位竖立模板,然后在模板内夯筑或浇注材料捣实面成的墙体,如夯土墙、灰土墙等。
教学目的1.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2.了解砌块墙常用隔墙、隔断类型和要求要求。
课程重点墙身的加固措施、砖墙尺度、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课程难点砖墙加固及砖墙构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师生互动课堂问答及讨论作业类型作图:墙身大样砖墙的材料是用砂浆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砌筑而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一)砖按其使用材料分,砖有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依其形状特点分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粘土砖是我国传统的墙体材料。
它以粘土为主要材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成。
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分别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级别。
(二)砂浆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
石灰砂浆: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砌体。
建筑构造-授课计划及教案

《建筑构造与识图》教案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隙统称为沉降缝。
3.防震缝:在地震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型简单,重量、刚度对称并均匀分布,在抗震设防烈度7~9度地区内,且建筑物体型复杂或各部分相差较大时,应在敏感部位进行抗震设防而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防震缝。
四、任务实施1、设置变形缝(1)变形缝的形式(2)设置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与墙体的类别、屋顶和楼板的类型有关,结构设计规范对伸缩缝最大间距作出规定。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30mm.伸缩缝的基础处理: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构件断开,因为基础埋于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因此不必断开。
(3)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的位置:1)同一建筑物两相邻的高度相差较大、荷载相差悬殊或结构形式不同时;2)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地基上,且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3)建筑物相邻两部分的基础形式不同、宽度和埋深相差悬殊时;4)建筑物形体比较复杂,连接部位又比较薄弱时;5)新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相毗连时。
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30~70mm沉降缝的基础:应从房屋的基础到屋顶全部构件断开,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沉降,不受约束。
任务实施获得技能思考:图中变形缝各有哪些优缺点?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思考:沉降缝与伸缩缝可以相互代替吗?沉降缝一般与伸缩缝合并设置,兼起伸缩缝的作用。
(3)防震缝防震缝的位置:1)毗邻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3)房屋毗邻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物高度和抗震设计烈度有关:多层砖混结构:一般取50~70mm。
多层钢筋砼框架结构:高度不超过15m时,取7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设防时,建筑每增高5m,缝宽增加20mm;7度设防时,建筑每增高4m,缝宽增加20mm;8度设防时,建筑每增高3m,缝宽增加20mm;9度设防时,建筑每增高2m,缝宽增加2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书__题目1:墙体构造设计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设计掌握:①墙段与洞口的尺寸如何确定;②墙身的剖面组成及构造方式。
二、设计条件
1、根据某中学教学楼平、立、剖面图进行设计,见图题目所示。
(也可根据不
同的地区自选)
2、采用砖墙承重,砖块尺寸240×115×53,内墙厚均为240mm,外墙240mm(寒
冷地区可做365mm外墙),勒脚材料与砖墙同。
若需加设大梁承重,支承大梁的砖墙可加壁柱。
3、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大梁、过梁。
4、采用木门窗,窗洞大小按窗地比计算(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
5、内外墙均做抹灰饰面。
6、楼地面做法学生自定。
7、室内地坪标高为±,室外标高自定。
三、设计内容和深度
本设计用3#图纸一张。
完成下列内容:
1、底层局部平面图 1:50
(1)画出纵横定位轴线和轴线圈,定义轴线号。
(2)标注轴线尺寸、洞口尺寸、内部墙段尺寸。
(3)按采光要求及立面设计的美观要求开设窗洞口。
(4)在外墙处标示散水,标注散水宽度及坡度。
设有明沟或暗沟的应同时标注(5)画出门扇(开启方向一般按内门内开、外门外开)。
(6)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
(7)选择一处窗洞口进行详图设计并标注详图引出符号。
(8)标注图名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