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

合集下载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

第194窟 菩萨 盛唐
第1594窟 菩萨 中唐
第194窟 菩萨
盛唐
唐《簪花仕女图》 唐《都督夫人供养像》
藏经洞的发现
战乱年代,和尚们为 逃避战火,将大批文 书集中秘密地贮藏在 一洞中,并砌墙密封 洞口,巧妙伪装,使 得藏经洞中的秘密长 期无人知晓。
王 圆
藏经洞内藏古代公私文

书约五万余卷、幡绢绘画数
石窟里的雕塑艺术-莫高窟
主讲人:陈懿
什么是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 建筑、雕塑、壁画等 的佛教艺术。
敦煌彩塑
主要特征:泥塑、彩绘
主要包括:佛、菩萨、弟子、天王、 力士、飞天和供养人。
迦 叶
阿 难
阿 难
小 弟 子
清秀年轻,多闻第一。
迦 叶
大 弟 子
清瘦深沉,饱经风霜。
天王力士
菩萨


勇猛威武
第320窟 飞天 盛唐
飞天
第249窟 双飞天 西魏
第305窟 帝释天飞 隋代
第329窟 飞天 初唐
第407窟 三兔飞天藻井
在2008年中央台春晚上,舞蹈《飞天》给观 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百件,以及少量的法器杂物。
内容涉及到天文、历法、
医药、地理、军事、宗教、
民俗、民族、文学、曲艺、
音韵、舞蹈、绘画、书法、
农业、水利、畜牧、建筑、
交通、等等,范围之广,几
乎无所不包。其价值无与伦
比,被学术界誉之为“古代
学术的海洋”。
掠夺简史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 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五万多件。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累计掠走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 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
小贴士:校园雕塑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装饰 性等特点,而且校园雕塑的形势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多彩、 内涵博大精深、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景观环境。
1、题材
2、情境
3、结构
4、创作手法
作品欣赏:
卢舍那大佛
(石灰岩,通高 17.14角度欣赏以下作品: 题材的提示:将同一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相比较; 情境的提示:欣赏时移动脚步变换视角,会给你带 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 结构的提示:可将雕塑和整体环境联系在一起欣 赏; 创作手法的提示:用写实、抽象、夸张等不同的艺 术手法来创作雕塑,会使作品呈现不同的面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特点,丰 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
2、使学生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 可以鉴赏雕塑作品。(重点)
3、使学生增加审美情趣,提高自身 的审美能力。(难点)
复习回顾: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是通过对各 种材料,如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进 行雕、刻、塑,使之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
雕塑包含着雕刻与塑造两种创作的手法 和方式,“雕”是减法,“塑”是加法, 总之是运用各种可雕可塑的材料,运用各 种成型手段制作出可供观赏、触摸的立体 造型,这就是雕塑。
自主学习
雕塑的鉴赏是通过对雕塑的 感知、认识、鉴别与赏析,获得 审美感受和理解的活动。在鉴赏 雕塑作品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
度进行: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古希腊 童眼看世界(不锈钢喷漆)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表现了人民英勇奋战、不怕牺牲、艰 苦奋斗的形象,折射出人民反帝爱国的英 雄精神。
小结:
雕塑在校园里、住宅区、公园里、 街道上随处可见,让我们用发现的眼睛 去体会雕塑之美吧!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习与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雕塑作品的基本欣赏方法,了解雕塑艺术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独立鉴赏雕塑作品的能力,并提升其美术欣赏水平。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设计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观看视频,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同时,学生需要自学雕塑流派及特点,为后续的实践环节做好理论铺垫。

2. 案例分析:选取若干代表性雕塑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作品的表现形式、历史背景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等。

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深入分析并完成赏析报告,至少包含作品的造型特征、文化内涵及个人看法。

3. 创作与想象:根据所学的雕塑知识,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构思。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学生需绘制草图或制作简易模型,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初步构想。

4. 实践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尝试进行雕塑材料的操作实践。

实践内容包括基本的雕塑切割、打磨等操作,并利用身边的材料(如泥塑、木雕等)完成一个简短的创作作品。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认真阅读相关学习资料,理解并掌握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部分:学生需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所选的雕塑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并撰写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作品的详细描述、个人看法及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3. 创作与想象部分:学生需提交一份详细的创作构思方案或草图,能够清晰表达其创作主题、构图思路及运用的材料和技巧等。

此部分内容将占成绩的一部分比例。

4.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在完成基本操作后,需提交一份完整的雕塑作品,同时需附上创作过程的简单描述及心得体会。

作品质量将作为作业成绩的重要依据。

四、作业评价作业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1. 理论掌握程度:是否掌握了雕塑的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报告质量:是否进行了全面的作品分析;3. 创意构思与构想:创作的主题与思路是否具有独特性;4. 实践操作与作品质量:操作技能和完成的雕塑作品质量。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
造型浑朴,厚重 将圆雕、浮雕、 线刻融于一体, 形体单纯,构思 独特,气魄雄伟 呈现出稚拙古朴 沉雄博大的艺术 风格。
汉代石雕有什么艺术特征?
中国雕 塑作品
• 唐代佛像
(大足石刻)
• 大足石刻位于 四川大足县, 是我国石刻艺 术的精品。
思考:
• 唐代雕塑有什 么特点?
作品欣赏
昭陵简介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陵前的六块 高浮雕鉴石刻。唐太宗李世民 鉴于历代“封土起坟”的陵墓,易为 人盗,始创“凿山建陵”法。在陕 西礼泉营造自已的陵寝——昭陵, 历时13年方最后完工。在山 北玄武门置此六块高2.5米,宽 3米,厚0.33米的高浮雕 石刻表现唐太宗征战时骑过的六匹 骏马,飒露紫、拳毛騧、白蹄 乌、什伐赤、特勒膘,青骓。
• 雕塑的恒久性和稳定性 ,更适合表现一 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宗教、政治或与伟 人相关的纪念性、象征性主题,如我国 商周时期的青铜雕塑、秦汉隋唐时期的 陵墓雕塑,遍及大江南北的宗教石窟雕 塑等。所以雕塑被称为“凝固的历史”、 “石头编年史”。

说一说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雕塑吗? 同学们平时见过雕塑吗? 知道他们的名字么? 给你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 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什么是雕塑?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是通过对 各种材料,如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进行雕、刻、塑,使之具有实在体积的形 象。
雕塑包含着雕刻与塑造两种创作的手 法和方式,“雕”是减法,“塑”是加法, 总之是运用各种可雕可塑的材料,运用各 种成型手段制作出可供观赏、触摸的立体 造型,这就是雕塑。
竹、木:(木雕、竹雕、根雕、 ) 金 属: (铜雕、不锈钢雕、……) 冰 : (冰雕) ……
泥 :(泥塑) 雪 :(雪雕) 沙 :(沙雕) 蜡 :(蜡像) ……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学会欣赏雕塑作品的造型、材质、光影效果等。

3. 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程为第一课时,作业内容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如何欣赏雕塑作品》的教材内容,掌握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

了解雕塑的分类,如圆雕、浮雕等,以及不同材质的雕塑作品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二)作品欣赏与记录学生需选择至少三件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进行欣赏,并从造型、材质、光影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

作品可以来自历史名作,也可以是当代优秀作品。

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描述,也可以辅以简单的素描草图。

(三)小组讨论与分享学生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记录,分享对雕塑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讨论后,每组需推选一名代表,将小组内成员对所选作品的共同看法和见解进行整理,并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阅读,理解并掌握雕塑的基本知识。

2. 作品欣赏与记录部分要求学生选择的作品要具有代表性,记录要详细,可以辅以适当的个人见解。

3. 小组讨论与分享部分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代表的分享要简洁明了,能够概括小组的主要观点。

4. 作业提交时需附上所选作品的名称、作者和欣赏记录的简要文字描述(或素描草图)。

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迟交或不交作业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品选择的代表性、记录的详细程度与个人见解的独到性、小组交流的充分性以及代表分享的表达能力等。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课堂上的分享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同时,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14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课件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14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课件
• 3、她身材纤弱而风姿绰约,可双手捧心,神 情落寞,好像满腹的心事。她的眼神似对一 切都不理睬,更显示心高气傲、孤芳自赏的 韵味。
晋 祠 侍 女 年 老 色 衰 者
• 4、她已年老色衰、不受重视。但她却历尽沧 桑,看透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她的眼睛 里已没有希望和失望,只有犀利的洞察。她 嘴角下撇,显示了她的不满和蔑视。
• 创作手法的提示
• 用写实、抽象、夸张、变形等不同的艺术手法来 创作雕塑,会使作品呈现不同的效果。
• 通过对上述中外雕塑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欣赏方法:
1、雕塑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立体性”、“三 维性”,所以必须首先去了解和欣赏这占有 三维空间的体积之美,要从了解和欣赏体积 之美入手去欣赏雕塑艺术。
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驮像
• (九)山西平遥双林寺 韦驮像——立体感与空 间感的结合
• 韦驮像特别强调头部的 每一块形体都处于有深 度的空间之中,显得这 些骨骼肌肉的形体十分 饱满、坚实,充满了张 力,刻画得雄壮英武, 神彩飞扬。使汉民族的 武士之美,男性之美得 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
雕塑的分类
• 按材料分类:石雕、木雕、竹雕、泥雕、 金属雕、冰雕、玉石雕刻、石膏像等
• 按空间形态分类:圆雕、浮雕(高浮雕,低浮 雕)、透雕
• 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分类:城市雕塑、园 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圆雕: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 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 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2、要懂得欣赏雕像的基本“影像”,也就是 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
3、要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之美,懂得不同体 积的组合所形成的某种节律美和韵律美。

第14课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课件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课件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胜利地回到巴黎之后立即
制作的。
30
外国雕塑作品
亨利-摩尔 “三个侧卧像”
亨利·摩尔
[英国] (1898-1986)他 的雕塑灵 感多来自 于自然界 中的万物, 大自然造 就了摩尔, 摩尔则以 自己的创 造回馈大 自然。
31
外国雕塑作品
毕加索
用黑色石头和 混凝土制作, 表面用马赛克 饰成黑线条的 作品。放置于 纽约大学教工 宿舍区。
25
古希腊雕塑以其恢弘而博大 的崇高感,体现了人对美的理想 范式及美好生活的寻求,它是积 极、健康而鼓舞人心的艺术。尽 管它产生于那么久远的年代,但 作为典范,无论是艺术还是精神, 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6
高约152 厘米,米隆作于
约公元前450 年。雕像选取运
动员投掷铁饼过程中的瞬间动
作,这正是铁饼出手前一系列
32
探讨一下不同朝代的菩萨为何各不相同, 说说他们的造型特征?
33
比较这两件 作品,看他们在 形式语言有什么 不同,有什么样 的造型特征?与 民族的文化习俗、 与风俗习惯有什 么不同?
34
以刘开渠为代表的艺术家创作了《人民英雄纪念
碑》大型浮雕,它融民族风格和写实手法为一体,史
诗般地讴歌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4
5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浮雕(半立体)
圆雕(全立体)
6
什么是圆雕?
圆雕 是立体的, 四面可供 欣赏。
7
什么是浮雕?
浮雕是 在平面上凸 起的形象, 是半立体的。
8
竹 雕
根雕
木 雕
9
铜雕、不锈钢雕
10
11
12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的学习主题为“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雕塑作为美术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雕塑的基本知识,了解雕塑的创作过程和欣赏方法,提高对雕塑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风格的特点。

2. 技能与操作:学会观察雕塑的造型、材质、光影等要素,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品。

3.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雕塑作品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交流以及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品分析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分析一件雕塑作品的造型、材质、光影等要素,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完成一幅雕塑作品欣赏报告,包括作品信息、个人分析和感悟等。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件经典雕塑作品,引起学生对雕塑的兴趣。

同时,简述雕塑在美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重点讲解不同风格的特点,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3. 作品欣赏:选取几件代表性雕塑作品进行详细欣赏,指导学生观察作品的造型、材质、光影等要素,并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雕塑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观点和感受。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雕塑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雕塑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雕塑作品,完成一幅欣赏报告,包括作品信息、个人分析和感悟等。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2. 学生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对雕塑作品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欣赏和分析作品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对今后的学习有何建议和期待?通过以上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总结学习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Hale Waihona Puke ong清 代 彩 塑 昆 明
筇 竹 寺 罗 汉
泥 塑
铜雕
唐、木雕
石雕
西方雕塑艺术,总的趋势上向 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 方向发展。艺术家不仅上模仿 和反映生活,而要抒发自己 内心的感受。
布 朗 库 西 波 嘉 尼 小 姐
奥西·撒丁 荷兰鹿特丹
立体主义
亨利摩尔 斜倚像 反对传统、创造新的空间
尝试练习: 学校的雕塑的评价。
定义:运用雕、刻、塑的技法,(造型手段)
加工各种材料,
(材质肌理)
使其成为具有实在体积的 艺术形象。
(空间体积) (审美价值)
雕塑分类:1、圆雕 浮雕 2、室内 室外 3、纪念性 风俗性 装饰性
中国传统的五大雕塑:
陶雕、石雕、铜雕、木雕、泥雕
陶塑
1、崇尚写实。 2、军阵式排列,气势宏大。 3、人物性格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