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诊治教程教案

合集下载

医院乳腺癌教案

医院乳腺癌教案
0期TisN0M0
Ⅰ期T1N0M0
Ⅱ期T0~1N1M0, T2N0~1M0, T3N0M0
Ⅲ期T0~2N2M0, T3N1~2M0, T4任何NM0,任何TN3M0
Ⅳ期包括M1的任何TN。
十、乳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⑴传统根治术(Radical mastectomy)
⑵改良根术(Modified radical mastecomy)
四、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五、转移途径
1.局部转移
2.淋巴结转移
3.血运转移
六、临床表现
1.无痛性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部分肿块是由患者自己发现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性差,如果肿块侵犯Cooper韧带而引起皮肤收缩时而发生“酒窝征”或导致乳头回缩。如皮下淋巴管受侵犯受阻,侧发生皮肤的“桔皮样”。
2.晚期肿瘤,可侵犯胸筋膜、胸肌,肿瘤不可推动,或皮肤溃烂、出血、恶臭。
3.肿瘤最初转移到腋窝淋巴结,此时扪及的淋巴结可推动,晚期后转移的淋巴结数目增多增大,最后可融合成团难于推动。此时,可能发生了远处的转移:肺、骨、肝,从而发生上述器官的临床征候。
4.特殊的乳腺癌:①炎性乳腺癌 ②乳头湿疹样乳腺癌(Paget’s)
教学难点: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媒体
主要
课前准备:幻灯片。
思考题
复习
复习题:
1、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2、如何进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3、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有那些?
4、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为什么能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教材版本及
参考书目:外科学高等医学院教材(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战略教案设计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战略教案设计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战略教案 设计
汇报人:XX 2024-02-05
contents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早期诊断方法与技术 • 治疗战略制定与调整 • 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辅导 • 教案设计思路与实施步骤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乳腺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 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 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月经史、孕产史、哺乳史、家族史、乳腺良 性疾病史等。其中,高龄、初潮早、绝经晚、未育或晚育、未哺乳或哺乳时间 短等因素均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乳腺癌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 发展,可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 肤改变(如橘皮样改变、酒窝征等)、 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 出现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强公众教育和筛查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和 筛查意识。
优化筛查策略和方法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合适的筛查策略和方法, 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加强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 综合治疗服务。
关注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 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 质量和效果。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乳腺癌诊治》课件

《乳腺癌诊治》课件
节能力。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与 护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05 乳腺癌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基因研究与治疗进展
1 2 3
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机制
近年来研究发现,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 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密切相关,这些基因突变可导 致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生。
基因检测与个性化治疗
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 了依据。通过检测肿瘤基因突变,可以为患者量 身定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症状
乳腺肿块
乳腺中出现无痛性、质 地较硬、边界不清的肿 块,是乳腺癌的常见症
状之一。
乳房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凹陷、皱 褶、红肿、破溃等表现
,可能提示乳腺癌。
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出现血性或浆 液性乳头溢液,可能是
乳腺癌的症状之一。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常伴有腋窝淋巴 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
大和疼痛。
心理支持
营养与康复
根据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饮食和营养补充方案,促进康复。
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面对 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支持与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提 供倾听和理解,增强患者的安全
感。Βιβλιοθήκη 应对策略指导帮助患者掌握应对焦虑、抑郁等 情绪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我调
《乳腺癌诊治》ppt课件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的症状与诊断 • 乳腺癌的治疗 • 乳腺癌的预防与康复 • 乳腺癌研究进展
01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的定义
01
02
03
乳腺癌
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 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教案

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教案

家庭和社会负担
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费用和 时间成本较高,给家庭和 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
乳腺癌的分类
• 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 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 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 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于早期,预后较好。
对于疑似病例,需进 行多学科会诊,确保 诊断的准确性。
参照国际通用的乳腺 癌诊断标准,如 TNM分期系统。
03
乳腺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乳腺癌根治术
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 胸小肌及腋窝淋巴结,适 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或 仅保留胸大肌,适用于临 床Ⅰ期和Ⅱ期乳腺癌患者 。
智能化诊疗技术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与社会支持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乳腺癌诊疗 中的应用及前景。
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社 会支持等方面的研究。
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
推广乳腺癌筛查项目,提高早期诊断 率。
规范化诊疗流程
制定并推广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提高诊疗质量。
MRI检查
03
对于高危人群和疑似病例,MRI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组织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用细针穿刺肿块,获取细胞进行病理 学检查。
切除活检
将肿块完整切除,进行详细的病理学 检查。
空芯针活检
用稍粗的针头穿刺肿块,获取组织条 进行病理学检查。
诊断流程与标准

乳腺癌教案

乳腺癌教案
4。自我检查:
四、小结与思考
ppt
板书
病例介绍
小结
1.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2。乳腺癌的诊断与预防。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结合病例和外科手术基本知识,思考乳癌术后双肺转移的原因?
2.结合乳腺癌发病人群和社会现状分析乳癌术后一年局部复发病例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2。乳腺癌的诊断和预防.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15分组织
2。乳腺癌的诊断和预防。25分钟
3。小结与思考。 3分钟
教学方法:
1。大课讲授。
2。见习示教乳房正确检查方法,结合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和乳腺癌的诊断与预防。
2.乳腺癌的健康教育。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1.视诊
外观:大小、是否对称、皮肤、浅静脉
乳头:是否对称、有无内陷、湿疹样改变
2.触诊
乳房:有无肿块(质地、大小、境界、活动度),触疼
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
乳头溢液:
3.特殊检查
钼靶X线:
超声:
CT:
病理检查:细针穿刺、切取或切除活检
第次课教案完成时间: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外科学
年级
11临床21
专业层次
三年制
任课教师王文青职称讲师授课方式理论讲授
学时
1
授课题目(章、节)
外科--—--—乳房检查、乳腺癌的诊断与预防
基本教材
外科学 张建中主编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二版版

教学查房教案(乳腺癌)

教学查房教案(乳腺癌)
10、查房后小结:查房情况,点评住院医师的表现及存在问题,布置思考题,参考书,书写查房记录。(3分钟)
11、附加:如果时间充裕,上级医师带领住培医师和实乳腺癌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2、乳腺癌手术范围。
3、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参考书:
1、吴孟超主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汇报病历:住院医师汇报病历。(5分钟)
4、指导病历:指导病历汇报的问题及注意事项。(3分钟)
5、指导问诊:问候患者,补充询问病史,指导问诊技巧及沟通能力。(5分钟)
6、指导查体:先让住院医师查体,然后主查教师讲解示范。(重点,注意手卫生及隐私保护)(15分钟)
7、医患沟通:向患者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2分钟)
XXXXXX医院
教学查房教案
科室
乳腺甲状腺外科
主查教师
职称
授课对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住院医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学时
1学时
地点
乳甲外科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临床诊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学习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2、重点:讲解、示范并掌握腹部查体。
3、重点:学习乳腺钼靶的阅片,乳腺彩超,乳腺MR的影像学表现。
8、出病房回示教室:感谢患者配合,注意出病房顺序。(1分钟)
9、病情分析及讨论: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结果(重点分析乳腺彩超、乳腺钼靶,重点讲解如何阅乳腺钼靶),紧密结合指南,讨论术前检查是否完善,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是否需要新辅助以及原因,手术方式、范围、步骤如何,初步尝试性探讨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方案。(20分钟)。

肿瘤学教案乳腺癌

肿瘤学教案乳腺癌

肿瘤学教案乳腺癌肿瘤学教案:乳腺癌引言: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造成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掌握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供一些预防乳腺癌的建议。

一、定义乳腺癌是指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占乳腺癌的70-80%。

其他类型还包括乳头状癌、乳腺泡腺癌等。

乳腺癌通常发生于乳房的外上象限,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位置。

二、发病原因乳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确定了一些相关因素。

遗传因素是乳腺癌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特别是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

其他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包括女性激素水平、年龄、生育、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前病变等。

三、临床表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较轻微,可能出现乳房的肿块、局部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

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可能进一步加重,如乳房肿块变大、皮肤皱褶、乳头内陷等。

在晚期,乳腺癌可能出现乳房溃疡、皮肤红肿、淋巴结肿大等严重症状。

四、诊断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常见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包括乳腺自检、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超声。

如果存在异常发现,进一步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核磁共振成像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肿瘤是否为恶性。

五、治疗乳腺癌的治疗策略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乳腺癌切除术、辅助切除术和乳房重建术等。

放疗通过使用放射线杀灭癌细胞,以防止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则通过使用化疗药物和激素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六、预防建议预防乳腺癌的关键在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相关的危险因素。

饮食方面,建议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同时,保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暴露于雌激素等有益于降低乳腺癌风险的行为。

乳腺癌诊疗教案

乳腺癌诊疗教案

• 三.活组织病理检查:1.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2.细针穿刺组织学检查。3. 切取组织活检。4.术中冰冻。
• 四.CT检查:优势是对淋巴结增大及术后复发监测意义大。
• 五.核磁共振检查:可发现0.3cm左右细小病变,对于评估乳腺癌保乳手术有重 大意义。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6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管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 呈“橘皮样”改变。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3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4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5

乳腺癌特殊检查
• 一.X线检查: 常用方法是钼靶X线摄片,优点是对钙化点的分辨率高,乳腺 癌的X线表现为密度增高肿块影,边界不规则,或呈毛刺征,可见钙化点,呈
沙粒样钙化。乳头溢液行乳管造影检查。
• 二.乳腺超声检查:鉴别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进行血供情况观察,可进行BIRADS分级(5级)1级:未见异常,常规体检。2级:良性病变。6个月-1年复查。 3级:良性可能性大(恶性率<2%),3-6个月随访。4级:可疑恶性,需进一步 明确诊断。5级:高度可疑恶性,>95%恶性可能。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19

乳腺癌的治疗
• 外科治疗: • 化疗 • 内分泌治疗 • 放射治疗 • 靶向治疗 • 免疫治疗
20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爱
乳腺癌的初始治疗原则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
21

保乳手术适应症
1、肿瘤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 2、肿瘤最大直径≤3cm; 3、钼靶X线提示乳房无广泛沙粒样钙化; 4、单发肿瘤,无皮肤和胸壁受累征象; 5、肿瘤距乳晕≥2cm; 6、肿瘤/乳房比例适当,估计保留乳房术后 能保持较好外形; 7、局部晚期癌治疗后降至Ⅰ、Ⅱ期者。 8、患者有保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糜烂结痂,痂皮脱落则又糜烂结痂,经久不愈。病灶向深面发展,可将乳头侵 蚀烂掉,并可继续侵犯乳晕皮肤。
b 乳头回缩、固定:先天性发育不良或乳晕区慢性炎症均可引起乳头回缩,应注
意鉴别。发生在中央区的乳腺癌,早期即可引起乳头回缩。发生在乳晕区以外的 癌灶,因软组织硬化挛缩,可使乳头回缩、扭向,并将乳头拉向癌灶方向,如病 灶在上方,则可见乳头高于健侧水平。癌瘤侵及乳头根部,则乳头完全固定。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 a 小结节:一般至少需直径0.5cm时才能被发现。多数呈分叶状或不规则 形,边缘模糊浸润或有毛刺,少数界限较清晰、锐利。
➢ b 钙化:亚临床乳腺癌中,半数以上可见钙化,其40%为唯一的阳性X线 征,钙化多呈丛状,针尖样或线样、弧线样、分支状,有些为不规则形 态的钙化。
➢ c 局限性结构扭曲:由于癌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反应所致。 ➢ d 局限性致密和进行性致密:两侧乳腺对比有一局限不对称致密区,特
现大片皮肤红肿,颇为乳腺炎,发展迅速,发热、疼痛症状不明显。
e 皮肤溃疡:癌瘤侵透皮肤,发生溃疡。 f 卫星结节:癌细胞沿皮下淋巴管向四周扩散,在主癌灶周围形成多个小结节。
突出表皮,色红。结节较多较密时,随着病情进展可互相融合成片。
2020/4/23
临床表现
Ⅲ 乳头改变
a 乳头表皮脱屑、溃烂:乳头湿疹样癌(派杰病)早期表现乳头表面反复脱屑,继
临床表现
㈠视诊: a 乳房外形:观察两侧乳房的外形、大小及高低位置有无异常或不对称。 b 皮肤 :注意有无酒窝征、水肿、静脉扩张、卫星状结节及溃疡。 c 乳头 :观察两侧乳头是否等高。有无上移、回缩、甚至固定,表皮有无脱屑、 糜烂。
㈡触诊: Ⅰ 肿块:a 部位:外上象限多发 b 大小:大于5cm不少见,2-5cm之间居多, T0癌也逐渐增多 c 数目:多为一侧单发 d 硬度:大多为实性肿块,较硬, 髓样癌可因富于细胞而呈中等硬,当癌瘤体积较小或生长于乳房深部,周围被软 组织包绕时,则不易触清硬度。 e 形态及边界:多表现为不规则球状肿物,表面 结节感,边界不清,但癌瘤较小时,上述症状不典型,类似良性。有的癌灶呈片 状或局限性增厚状生长。须注意鉴别。f 活动度:于良性相比,癌灶于周围软组 织相对度较差,肿块较小时,活动度稍大。肿瘤累及胸大肌筋膜甚至肌肉,双手 用力叉腰使胸大肌收缩时,肿块活度度差。
2020/4/23
临床表现
Ⅳ乳头溢液
a 内分泌因素:崔体等内分泌腺异常和服用吩噻嗪类药物等均可引起血中催乳素
水平升高,这类溢液多为双侧多管口溢液,呈乳汁、水样、浆液性。
b 肿瘤类疾病
①大导管乳头状瘤:因位于邻近大管内,容易表现溢液,约2/3为血性。本病源自一般单发,多发甚少,表现单导管溢液。
②乳头状瘤:发生于中小导管的多发良性肿瘤,生长活跃的重度乳头状瘤病, 应视为癌前病变。溢液性状与大导管乳头状瘤相似。
别是此致密区进行性发展,考虑癌的早期征象。 ➢ e 导管不对称或单支导管扩张:两侧乳腺导管基本对称,当一侧导管增
粗,数目增多,或某一单支导管外形粗糙、致密,提示早期癌可能
2020/4/23
辅助检查
超声扫描检查
➢ 检查时间以月经终了1周后为宜。 ➢ 内部回声:肿块内可见散在强回声钙化或粗颗粒斑点状回声反射,多见硬癌或单
③囊性增生病:病理学改变有导管囊肿形成,导管上皮增生,50%发生乳头溢 液多为浆液性。
④乳腺癌:表现乳头溢液者不多见,因癌瘤坏死、出血、分泌物增多等原因造 成。50岁以上妇女发生乳头溢液,尤以血性溢液者,应高度重视。
2020/4/23
临床表现
Ⅴ 乳房疼痛 ➢ 约1/3乳腺癌右乳房疼痛或胀感不适,于癌瘤直接侵犯神经有关。临床上所见绝经
后妇女发生乳痛者,乳腺癌检出率增高。 Ⅵ 区域淋巴结转移
a 同侧淋巴结转移 b 胸骨旁(内乳)淋巴结转移 该部位临床不宜检出,CT、 磁共振有一定帮助。 c 锁上淋巴结转移 Ⅶ 血行转移 ➢ 好发部位为骨、肺、肝、胸膜、皮肤、脑、卵巢、心包等,早期不易发觉,出现 相应症状时多已较晚。
2020/4/23
2020/4/23
鉴别诊断
❖ 乳腺纤维瘤:年轻女性,肿瘤边缘光滑、界清、活动,B超:界清、包膜 完整,
❖ 囊性增生病:腺体增厚,界不清,活动差,周期性双乳疼痛,B超:内部 结构紊乱,回声增强。
❖ 乳腺囊肿:界清、活动、表面光滑,B超:呈均匀一致的等回声反射。 ❖ 乳腺炎症:界不清,压痛,局部皮肤红肿,B超:腺体增厚,炎症区内回
声分布不均匀。形成脓腔时,呈囊实性改变,部分乳腺炎症回声易于癌 相混淆
2020/4/23
乳腺癌分期
(T)分期:Tx: 原发肿瘤情况不详(已被切除)。T0 :原发肿瘤未扪及。Tis 原位 癌,Paget病,乳房内未扪及块物。T1:肿瘤最大径小于2cm。T2: 肿瘤最大径 2~5crn。T3 :肿瘤最大径超过5cm.。T4: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或皮肤 (胸部包括肋骨、肋间肌、前锯肌、但不包括胸肌)。
2020/4/23
临床表现
Ⅱ 乳房皮肤:早期较深癌瘤,表面多无明显异常,位于腺体浅层离皮肤较近或较晚 癌瘤,引起相应皮肤改变。
a 皮肤粘连:Cooper韧带短缩,轻者表现“酒窝征”,重者面积大为皮肤凹陷。
b 皮肤水肿:皮下淋巴回流受阻所致。水肿严重时,毛囊孔扩张,形成桔皮样变 c 浅静脉曲张:生长较快肿瘤压迫表皮所致。 d 类炎症改变:除癌瘤伴感染外,皮下淋巴管中癌栓造成皮肤水肿,淋巴管炎表
纯癌。乳腺肉瘤回声光电低弱、均匀、细密。髓样癌和粘液癌容易出现组织坏死 ,形成液化时,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区内伴有无回声反射。 ➢ 边缘:肿瘤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无明显包膜并向正常组织延伸,部分肿块可见 到弱回声环。 ➢ 后方回声:部分肿瘤后方回声衰减,由于肿块内胶原纤维组织多,衰减明显。 ➢ 形状:形态不规则,单发结节、多发结节和多结节融合状,也可见到不规则片状 与正常腺体镶嵌状。 ➢ 其他征象:肿块呈浸润性生长,特别较大肿块周围腺体有牵拉征象,正常乳腺结 构破坏,部分腺体表面筋膜回声中断或内陷。 ➢ 转移征象:乳腺癌常出现其他部位转移,及时发现至关重要。如同侧腋窝、锁上 、对侧乳腺、肝脏、卵巢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