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26页PPT
清末民初社会与经济PPT课件

农村经济的变革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迁移, 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土地制度的变 革,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集中和
地主阶级的崛起。
农产品市场的扩大
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农产品销 售市场逐渐扩大,农民开始更加
注重市场需求和产品品质。
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崛起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代 表性的民族企业,涉及纺织、造纸、化工等领域。
活机会。
城市膨胀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城市规模 不断膨胀,城市管理面临挑战。
人口流动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治 安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 响。
03
经济发展与特点
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改进
随着西方农业技术的传入,清末 民初时期开始引进现代化的农业 机械和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业生
产效率和产量。
这些社会动荡进一步加速了清政府的 灭亡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也为中国社 会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起义、工人罢工、学生运动等不 断发生,反映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人 民的不满情绪。
02
社会结构的变化
阶级关系
传统阶级
地主、农民、商人等传统阶级依 然存在,但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 影响力逐渐减弱。
新兴阶级
推进科技创新
清末民初的科技创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支持,提示我们应继 续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竞争力。
关注民生福祉
清末民初的社会改革尝试关注民生福祉,提醒我们应关注民生问题, 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THANKS
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地主手中,农民没有土 地或只有少量土地,导致农民生活困苦, 加剧了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
阶级矛盾尖锐
社会动荡不安
清末新政PPT课件

2020/3/28
32
2020/3/28
33
2.新政设立了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开中国 代议政治的先声
中国自有史以来,向无正式的代议机关。在一种 贤人执政的政治文化笼罩之下,并没有出现过代 议制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2020/3/28
2020/3/28
6
2020/3/28
7
2020/3/28
8
第一阶段(1901——1905)
废科举、办学校、办游学 改革官制 修订刑律 奖励实业 扩编新军 移风易俗
2020/3/28
9
第二阶段:宪政改革(1905——1911)
(1)立宪派呼声和日俄战争胜负推动立宪 (2)五大臣出洋考察,支持立宪 (3)艰难预备,曲折立宪
2020/3/28
17
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1901年,书院改成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颁 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 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4年,颁布《重订学堂章程》。 1905年,“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设立学部,专 管全国学堂事务。
2020/3/28
18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1901年,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 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2年,裁河东河道总督,裁詹事府及通司。 1903年,设商部。 1904年,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 1905年,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 丞。 设巡警部。设学部,裁国子监。 1901年,停止报捐实官。 1905年,宣布停止捐纳武职。
2020/3/28
10
2020/3/28
11
2020/3/28
12
历史五清末至民国10页

中国::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共产党初创初期(1919-1923)1.成立背景【1】历史条件?【2】阶级基础?【3】思想条件?【4】组织基础?2.过程3.工人运动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被镇压为终点)教训?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1.过程2.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3.国民革命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2】客观原因?三、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 (1924-1927)【1】南昌起义:建军开始【2】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结局失败(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走不通)【4】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5】长征:(1)原因:①根本:左倾错误 ②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3)遵义会议:① 毛泽东回到领导岗位 ②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③是中共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的开始。
遵义会议意义?【6】民族矛盾上升:(1)1935年《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936年西安事变(①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意义?)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中共争取和平——重庆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民主建国方针)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结果:经济:文化:西学东渐世界:政治: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 了解美国内战(1861-1865)了解日本明治维新(1868)(选修)俄国十月革命 背景(条件?)为什么先发生在俄国: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为尖锐,是帝国主 义联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指出俄国形势险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政体:苏维埃)颁布《和平法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土地法令》:消灭了封建 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十月革命意义?冷战 : 冷战兴起的原因 :根本:国家利益冲突其他原因(掌握)1948年 美苏冷战第一次高潮 —— 柏林危机美苏冷战影响? (积极、消极)“冷战”中的“热战” 经济:范围广破坏性大 持续时间长(4年) 1 资本主义经济遭到重大破坏 2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3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4 法西斯主义 1 整顿金融措施 2 调整工业生产(核心) 3调整农业生产 4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新政的影响? 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到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中调整工业生产最能体现出借鉴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文化:【文学】法国圣西门(主张新社会实行实业制度)傅立叶欧文经济前提?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受启蒙思想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发展了古典音乐,开创了浪漫音乐先河)印象派音乐《牧神午后〃前奏曲》《干草堆》《鲁昂大教堂》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现代派:毕加索电影:19世纪末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1927年之前为无声电影格里菲斯:对电影有重大改革誉为“现代电影之父”电视:1926 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电视的功能?作用?。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华民国时期)经济思想

(1)促进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系统的学科。 (2)促使中国主流经济思想摆脱了传统的桎梏,逐渐 和世界经济科学相融合。 (3)经济学开始成为指导社会经济实践的实用理论工 具。 (4)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得到运用。
第四节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民族资本企 业家的创业思想和经营管理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阐述
(一)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认识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
二、思想界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批判 (二)其他经济学者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批判
第七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新中 国建设方针的确立
三、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的确立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介绍
第二节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 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者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经济压 迫的揭露和批判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反帝学说的学习和运用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性质的 分析
四、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论断
第二节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 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
五、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
(一)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 阐述和补充
第三节 20世纪上半期西方经济学说在中国 的传播和影响
一、西方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一)本时期西方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主体 (二)本时期西方经济学说传播的特征
第三节 20世纪上半期西方经济学说在中国 的传播和影响
第一节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20世纪上半叶经济较快发展的主要表现 二、20世纪上半叶经济出现较快发展的原因 三、20世纪上半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缺陷
民国初年的经济ppt 课件

材料一
知识回顾
三、黄金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1919年资本 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 十年的总和。
行业 厂数
纺织 27 染织 47 缫丝 96
投资额 (万元)
2998.4 564.8 798.5
行业 厂数 投资额 (万元)
1、(2013·福建文综·19)表1是1912——1915 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 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表1
年份
1912
工厂数(家) 46
1913 46
1914 1915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C.国货运动的推动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 的发展,可以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的 原因入手思考
知识回顾
五、黄金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 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政 治;但是,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却梦想 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 ,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 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 击,力图“根本之救亡”。于是一场批判封 建正统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了。
英国 法国 德国
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减少比例 约1/5 1/2 1/3
完全停止出口
一、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建设我新社会, 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矣!……民国创立 后,资产阶级不再像以往那样居于“四民之 末”。不少实业界人士进入国家政府部门或国 会。 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鼓 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鼓励人们兴办实业; 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 注册章程》,《商业银行度例》等。
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鸦片战争时期 (1840年~1860年)、洋务运动时期(1861年一1895年)、清末政府推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建设的开始(1896年~1911年)、民国初期 (1912年~1927年)、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年—1949年)这五个时期来论述。
一:鸦片战争时期 (1840年~186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基础是以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基础。
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所需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性的战争,欧洲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固守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大量输出后,中国手工业日趋破产。
中国牢固的经济体系,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产品日趋商品化,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传统的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鸦片战争后英国列强还控制了中国的通商口岸。
在这些口岸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指明统治。
这些通商口岸大多成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对中国的经济进一步的侵略。
总之,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伤害,把中国推向半殖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破坏了中国经济的平衡,使中国经济进入殖民地经济时代。
但从客观说,它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瓦解了牢固的、落后的经济体系,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洋务运动时期 (1861年一1895年)这个阶段的中国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农村被榨取的情况日益严重。
就对外贸易说,九十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输入中国的货物比七十年代增长一倍以上,其中鸦片和棉布各占五分之一,棉纱从七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三跃增为百分之十四强,开始占重要位置的商品有煤油(输入农村做灯油用)、染料、针等物。
清末到民国时期的财政大转型..

5、钱粮差役的加重:
虽然甲午战争后清朝财政制度出现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但就整体而 言,财政管理仍然弊窦丛生,尤其在征收赋税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清 末地方财政割据势力就是利用这些弊病进行贪污中饱的基础上形成的。 尽管清政府坚持以银两作为赋税标准,但实际上赋税的主要货币形式还 是制钱,经收官吏利用赋税的标准货币与实际货币形式的不统一,利用 银钱比价波动所造成的差价,上次其手,进行贪污。尤其甲午战争以后, 比价急剧变动,加之全国性的钱荒,抗议的舆论强烈起来,于是清政府 一方面企图独吞这块向来为经征官吏侵渔的肥肉,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安 抚一下舆论,下令各省核减钱价。
(2)西方预算思想的传播
1840年的鸦片战争给对外部世界深闭固拒的清王朝 以巨大的冲击,英国的炮舰不仅粉碎了清王朝的武装 力量和冲破了天朝闭关自守的经济大门,也在思想意 识领域引起了第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从此开启了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1842年前后一批中国人开始 编写和介绍西方和世界的书籍,如《海国图志》等, 为中国人打开观察世界的窗口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述财政收支规模、结构的较多, 而对预算的完整性、公开性论述不够,特别是让广大 纳税人行使决策、监督权论述不够。可见,没有近代 民主政体就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国家预算制度和思 想,中国近代预算思想和预算制度不是从中国社会内 部自发产生的,而是伴随着近代西潮东渐而从西方舶 来的。
(4)入不敷出的财政收支
财政困难的原因: 1、税源流失,丁杂税、盐税严重课征不足; 2、大量战争开支、赔款以及英军掠夺和勒索钱款,一次次巨大军资耗费, 使清王朝不断陷入财政危机; 3、银贵钱贱的冲击,当时清朝财政极易受到钱银比价波动的影响,银价 高涨: 第一,加重人民赋税负担,租赋积欠严重; 第二,促使盐商亏本,无法完纳盐课; 第三,造成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的脱节; 第四,改变了田赋中货币成分与实物成分的比例。 4、河患和自然灾害、河务机构的贪污腐败破坏了农业经济,给人民的生 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限制了人民的贡赋能力,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清政 府防河、赈济的巨额开支; 5、官吏贪污严重,清政府整个财政机构已经腐烂,不能发挥应有职能; 6、国内经济状况恶化,鸦片贸易以及伴之而来的白银外流、银价高涨和 赔款支出向人民的转嫁,严重的自然灾害,官吏的贪污腐化,这一切都促 使了国内经济状况的恶化,加剧了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矛盾激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PPT

上海永安百货公司
(今南京东路635号)
谢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来自剪去辫子解放小脚 废除身份等级制度
“黄金时代”
工业:大生资本集团、 荣氏企业集团
金融:上海通商银行
商业:先施公司、永安 公司等
状元实业家张謇和他创办的大生纱厂 (江苏南通)
1906创建于上海的中国通商银行
1917 年创建于上海的先施公司 (今南京东路690号)
上海新新百货公司 (今南京东路720号)
长袍马褂
(清朝男子的服饰)
西服
中山装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
近代以前
清末民初
项目
衣
袍褂、蓄辫、裹足 自由着装(西装、中山 装、放足) 礼仪 跪拜、作揖、拱手 鞠躬、脱帽、握手
行
轿子、马车
轮船、火车、汽车
生活 蜡烛、油灯、书信、电灯、煤气、电话、自 用具 水井 来水
社会生活:
移风易俗
经济: 近代工业
第9课
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
清朝以前男子束发
清朝男子发辫
为什么剪发辫
• 妨碍生产生活 • 洋人嘲讽 • 剪发辫是与清王朝决裂的标志
废跪拜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之 前 之 后 跪拜、作揖、 鞠躬、脱帽、 拱手 握手
礼节
你能从社交礼仪的变化中感悟出社会政治变迁么? 等级制的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平等、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