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消费思想)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一.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并给与评价概念,重商主义也称“商业本位”。
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
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主要观点:1、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
这个国家如果没有贵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
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
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
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
3、重商主义者认为,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在任一时点上黄金总量也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收益(富裕)是以另一个国家的付出(贫穷)为代价。
4.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
5.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保护国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
评价:重商主义的局限性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重商主义的历史作用1.重商主义处于古典经济学派和现代经济学派之间,在探索经济学本质的方面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2.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二.亚当斯密关于分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中国经济思想史课件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中国经济思想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它的 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中国经济思想史就是研究“中 国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经济科学。
(一)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有两种基本方法: 历史方法:根据时间顺序,按学派或思想家来逐个分析其
(四)学习中国经济思想史应注意的问题: 1、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特点: 中国经济思想史具有突出的跨学科特性,关涉经济、哲学、
历史,又及社会、文化诸领域,研究自古及今中国经济思 想和学说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 2、经济思想史与下述内容和问题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 密: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不过逻辑方法所关注的经济思想,只能是历史上实际发生 的经济思想的抽象概括,因此,逻辑方法按其内在要求, 应当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二)学习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意义 首先,现实的中国经济思想是历史的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 对待传统经济思想要有科学的态度,可以为现实经济发展
对于商贸活动,古代称为“货殖”。孔子曾经说 他的学生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论语·先进》)。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 传》,为富商大贾写的传记。
在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因而 被称为“生财”。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绪论
《墨子·七患》云:“生财密,用之节。”《礼记·大学》 云:“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 之者舒”。今天的词汇“生财有道”还保留着这个含义
(1)研究的基础则是进行文献和理论阐释的分析研究, 考察特定时代人们在怎样的状况下要研究解决的是哪些具 体经济问题,采用的是什么理论方法,怎样思考或研究经 济问题,得出的是何种论点或结论,重点研究在上述基础 上逐步蕴积而成的经济概念、范畴、学说、乃至理论和规 律,等等;
中国经济思想史(消费思想)

武则天信奉佛教;有情人十余,和尚。
消费思想5
《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云: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
“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云:“寻 常人如何便得无欲?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在他看来,饮食与美味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美味是 饮食的高级形式,美味中有饮食;但二者又是不可分 离的:人欲以天理为前提,天理常常要发展为人欲。
消费思想4
道家主张“无欲论”,认为人们,尤其是“有 道之人”,是无欲的。
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 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 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 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 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 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名,便名《好了歌》”。
中国经济思想史(消费思想)
消费思想1
中国经济思想中关于消费的内容大致有:消费心理; 消费的作用、标准、结构;关于精神消费的学说;消 费伦理。
第一节 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主要包括消费欲望、消费需求、消费评价、
消费行为等内容。 一、消费欲望 儒家认为人的消费欲望丰富多采,却具有共同性。 孔子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
消费思想8
消费需求是如何形成的呢?古代许多思想家都看到了 消费需求受到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如社会风气、相 互攀比、炫耀富贵等。
首先,上层统治者的消费模式对下层人们的消费具有 示范性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能超越时间、地域的限制 而广泛存在。
《中国经济思想史》唐庆增读后感

第二篇范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唐庆增教授的研究成果,全书详细梳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经济思想发展脉络,深入剖析了各种经济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的结合点。读完此书,我对唐庆增教授的研究方法和态度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唐庆增教授在书中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每个阶段的经济思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使得全书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同时,唐庆增教授在分析每个阶段的经济思想时,都能紧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在研究经济思想时,唐庆增教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认为,经济思想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在我国历史上,许多经济政策都曾经历过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最终在实践的检验中逐渐完善。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思路,对我国今后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唐庆增教授在书中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思想家进行了深入剖析,如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的富国裕民观念、商鞅的法家思想、王夫子的民生为本等。这些思想家的理论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这种对经济思想家的深入研究,使得全书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
《中国经济思想史》唐庆增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唐庆增教授的心血之作,全书详细梳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经济思想发展脉络,深入剖析了各种经济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的结合点。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
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不同的经济思想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中国经济思想的主要发展脉络。
1. 农耕经济时期在农耕经济时期,人们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为基础。
这个时期最核心的经济思想是“社稷之忧”。
人们相信,只有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农业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因此,国家领导者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以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商业经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商业开始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是“物尽其用”。
人们开始认识到,同一种物品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产生不同的价值。
因此,他们开始致力于发掘物品的潜在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
3. 王朝时期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和贵族的统治对经济思想有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最关键的经济思想是“儒家经济思想”。
儒家强调道德和仁义的重要性,认为经济活动应该在道德的框架下进行。
儒家经济思想强调勤俭持家、节约无为的原则,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广泛传播。
4. 五四时期中国在近代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经济思想是“学派思想”。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寻求发展中国经济的出路。
其中,梁启超提出的“大同社会”概念影响深远,主张通过财富的均等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5. 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政策。
其中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标志,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相互促进。
总结起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经历了农耕经济、商业经济、封建社会、学派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家的贡献,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经济生活,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经济思想史(唐宋元)

他提出了一个国家通过控制货币流通以调 节物价的公式:“物贱由乎钱少,少则重, 重则加铸而散之使轻。物贵由乎钱多,多 则轻,轻则作法而敛之使重。是乃物之贵 贱,系于钱之多少;钱之多少,在于官之 盈缩。” 把形成物价贵贱的原因完全归之于货币数 量,因此是中国古代的最典型的货币数量 论。
增加通货的方法: 陆贽主张“广即山殖货之功(铸钱),峻 用铜为器之禁”。此外,国家还可以从盐、 酒专卖中取得货币收入。他指出国家手中 有了相当数量自货币,又以盐、酒专卖作 为回笼货币的渠道,就能调节货币流通, 做到“敛轻为重”或“散重为轻”。
杨炎提出两税的征收原则是:‘‘几百役之费, 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 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 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 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幸。” (1)量出制入 (2) 税制简化 (3)强调负担能力 (4)以货币定税款
(三)陆贽的财政思想 1、罢私藏 2、财政的基础是经济。 “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 以资国也。明君不厚其所资而害其所养, 故必先人事(农事)而借其暇力,先家给而 敛其余财。”
4、赋税不能征钱。农业赋税征钱,对需要 出卖农产品以获取货币的农民是不利的。 针对两税征钱,陆贽提出:“夫国家之制 赋税也,必先导以厚生之取其什一焉。其 所取也,量人之力,任土之宜。非力之所 出则不征,非土起所有则不贡。谓之通法, 历代常行。”
5、还主张征税要“以丁夫为本”,而反对 “唯以资产为宗”。 “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工而能勤则丰 富,拙而兼惰则窭(贫)空。是以先王之制 赋入也,必以丁夫为本,无求于力分之外, 无贷于力分之内……如是然后能使人安其 居,尽其力”。他批评两税法“唯以资产 为宗”的征税原则
(五)叶适的义利思想 “仁人正谊而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 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后世儒者行仲 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 语尔。” “古之人未有不善理财而为圣君贤臣者也” “此先王制土处民富而教之,必世而后人... 夫衣食逸则知教,被服深则近雅”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章 晚晴至20世纪初经济思想课后练习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章晚晴至20世纪初经济思想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 4 题1、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 . 发展国家资本,限制私人资本B . 发展私人资本,限制国家资本C . 发展国家资本,鼓励私人资本D . 限制国家资本,鼓励私人资本参考答案:A2、国民统治时期发展国家资本的思想渊源为()。
A . 孙中山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的主张B .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 . 统治经济思想D . 民族资本企业家的创业思想和经营管理思想参考答案:A3、中国古代的本末皆富论中论及的本富的主要发展要靠()。
A . 买卖B . 自给自足C . 对外贸易D . 农业参考答案:D4、穆藕初提出的“来源出路,节节灵通”战略是属于以下哪种思想()。
A . 企业管理思想B . 企业经营思想C . 创办企业思想D . 财政管理思想参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题1、下列哪些是19世纪70到80年代改良派的经济思想()。
A . 全面学习西方的思想B . 全面自由发展资产阶级的民族工商业C . 金融思想D .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参考答案:ABC2、下列哪一项为"以银为上币"的货币金属论主张()。
A . 从货币金属的使用价值中探求货币的本质B . 强调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C . 反对铸币减重和不兑现纸币的流通D . 强调货币名目论思想参考答案:ABC3、下面一些历史人物及他们代表性的经济思想中正确的是()。
A . 洪亮吉绝对人口过剩理论B . 恽敬人口增长利于财富生产论C . 龚自珍安定游民D . 林则徐魏源学习外国长处的主张参考答案:ABD4、魏源的金属主义货币论中主张()。
A . 强调货币的价值尺度B . 认为货币必须是有价值的商品C . 否认货币流通可行性D . 认为货币必须用银子充当参考答案:ABC5、下列哪些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
A . 领导阶级不同B . 服务对象不同C . 经济将设主体不同D . 经济性质不同参考答案:ABCD6、货币名目主义的观点大致是()。
中国经济思想史网上收集资料

中国经济思想史(网络资料)一、判断题1、“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深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
”是我国古代对重农思想的最早的系统论述,它后来成为春秋时代“使民以时”、“勿夺农时”等重农思想的理论先声。
()2、“工商食官”是西周时代工商业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
()P93、西周的基本财政原则是量入为出原则。
()P144、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民族平等的政策 (F)P855、叶适对”圣贤不为利”持肯定态度 (F)P866、苏洵马瑞临对井田制进行了批判 (T)P997、对人本性属”私”这一理论规定中,要属李贽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T)P1238、傅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工商皆本”的口号 (F)P1339、货币金属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反对不足值货币的流通 (T)P14010、洪亮吉的绝对人口过剩理论中,人口的增殖是按人口而不是按户口计算的 (F)P15411、王鎏认为纸币作为理想的货币,主要原因在于其数量上是取之不尽的 (T)P16312、魏源的”师夷”主张并不局限于军事方面,还包括各种民用动力机械 (T)P169二、单选题1.西周时期,( A )被列为五常之教的第一项。
P3A.农事 B.手工业 C.畜牧业 D.商业2.到了( B )朝代,逐渐形成了父子相承的手工业者家族,他们之间有固定的分工。
P4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唐朝3.( A )开始的籍田制度后来一直为各朝统治者所效仿,逐渐演变成象征性的“籍礼”。
P6 A.西周时期 B.夏朝时期 C.元朝时期 D.商朝时期4.西周时期的基本财政原则是( A )P14A.量入为出原则 B.节用原则 C.贡纳原则 D.适度的原则5、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失败在中国经济思想界中产生强烈反响,针对人口问题( C )乐观的认为人口增长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A龚自珍 B 洪亮吉 C包世臣 D恽敬6、中国古代的本末皆富论中论及的本富的主要发展要靠( D )A买卖 B 自给自足 C对外贸易 D 农业7、( C )在清朝提出了安定游民的明宗论?A洪仁轩 B杜佑 C谢阶树 D魏源8、与林则徐同时代的(D)在对外贸易通商的思想上提出贸易差额论A黄爵滋 B俞正燮 C包世臣 D魏源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是西汉推行“无为”的经济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B)A 萧何 B桑弘羊 C曹参初 D陆贾10、桑弘羊主张经济上的干涉政策,认为国家应对重要的一些商品的经营进行直接掌控,下列哪项是其干预对象(D)A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 B均输 C平准 D以上都是1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重农抑商”的拥护者有(C)A荀子 B商鞅 C司马迁 D韩非12、司马迁认为农、虞、工、商四部门都是人们所必需的,无论哪一个部门都既能富国,也能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