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断层解释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川东南地区志留系沉积特征及勘探潜力

川东南地区志留系沉积特征及勘探潜力

2018年09月积沉淀,导致注入水压力上升,严重的导致注水井注不进,需要提高注水泵的分水器压力,而压力上升会带来一系列安全和系统效率的问题。

近三年高一联下游回注采出水的100口井中平均压力上升0.23MPa ,因此需要严格落实好注水井洗井制度,通常采出水井每季度洗井一次效果比较好。

4主要治理对策为了提高水质,降低采出水水质对注水的影响,应加大工艺系统优化的投入,同时加强注水系统的管理。

4.1处理工艺优化改造及设备更换A.在沉降除油罐出口增加一套一体化水处理装置,通过气浮和过滤系统处理后进入下具储罐。

B.增加一具1000m 3沉降除油罐,同时在两具沉降罐底部增加负压排泥系统。

C.增加一具污水池,作为站内原污水池清理作业时的备用池,同时增加2具污泥罐及配套设备,统一回收。

D.建成投用一套先进的污油泥处理厂,解决日常清罐及排污后产物的去处问题,彻底解决排污后的二次污染。

E.优化注水管材,将钢质管材更换为高分子管、复合管、玻璃钢管等不易腐蚀的材质,减少破漏对注水和环保的影响。

近几年高一联下游注水管线已累计更换50km 柔性复合管,剩余阀组间至井口管线30km 逐步进行更换。

F.水表更换为电磁式无堵式流量计,近几年已累计更换无堵式水表30块,下步逐个更换。

4.2加强注水系统的管理A.制定详细的注水站储罐清罐及排污制度,每2年对储罐进行清罐作业,每周对三相分离器、沉降罐、混凝罐、净化水罐进行排污,结合站内工艺现状确定切实可行的水质标准,将水质的检测结果与排污工作进行考核兑现。

B.三相分离器出口含油高,上游站点平稳输油,并优化药品投机浓度的调整,确保出口含油指标下降。

C.根据站内实际情况定期对沉降罐等储罐进行溢流收油作业。

D.加强注水站配出线水量监控,与配注相差较大时,及时查找管线及水井问题,解决管线破漏及水井隐形超注问题。

5结论(1)采出水水质指标对油田注水影响大,要达到长期稳产,必须提高联合站采出水水质。

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解释、平衡与恢复——以川东大池干构造为例的开题报告

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解释、平衡与恢复——以川东大池干构造为例的开题报告

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解释、平衡与恢复——以川东大池干
构造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断层相关褶皱是构造地质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对于理解构造演化、油气勘探等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川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之一,其中大池干构造是一个研究较为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川东大池干构造的构造特征、平衡状态和恢复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其形成演化过程和成因机制,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大池干构造的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特征;
2.大池干构造的平衡及其过程研究;
3.大池干构造的恢复历史及成因机制分析;
4.川东地区其他断层相关褶皱构造的对比分析。

四、研究方法
1.野外实地调查:通过采集大量地质资料,包括地质图、剖面图、野外照片等,对大池干构造的构造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
2.物理模拟实验: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模拟大池干构造的形成演化过程,探究构造的成因机制;
3.结构地质学方法:通过对大池干构造的平衡状态和恢复历史的研究,结合结构地质学方法,解析构造演化的历史过程。

五、研究意义
通过对川东大池干构造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其形成演化过程和成因机制,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对断层相关褶皱构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断层组合及解释

断层组合及解释

断层组合及解释在地震勘探圈闭评价中断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油田早期勘探多以构造圈闭为主,构造圈闭中断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断层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横向上、纵向上短距离运移、长距离运移都可能存在,这种断层有种说法叫“油源断层”或“控油断层”等;断层也可以实现油气的封堵,尤其是那种反向断层,由于断层的存在使得目的层储层正好对接致密泥岩;或形成断鼻构造、或形成断块构造。

在地震解释流程中,断层和层位追踪解释是核心。

断层在垂直剖面上的直观反映是波组错断、扭曲以及振幅和频率的突变,在断层两侧体现出地层产状不同、构造变形不协调、地层厚度不同等特征。

如下图:断层的类型整体上分三种: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如下图:断层组合形态基本包括如下几类:根据断层对构造、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及构造发育史,通常将断层分为几个级别:一级断裂,控制盆地沉积,断穿基底,在剖面上上下盘断距非常大,断层可能从深层一直断到浅层,平面上延伸很长,规模较大,从浅到深都会存在;二级断裂,控制构造带,是构造带的分界线,剖面特征也很明显,断距比较大平面延伸较长;三级断裂,控制局部构造,如形成鼻状构造的两翼断层,剖面特征上断距不是很大,延伸较短;四级断裂,也就是那些伴生断层、小断层等。

从解释过程来看,断层组合就是选定某一层位面上各层位段与断层段在剖面上的交点(断点)分布规律,再根据用户对研究区域断裂分布的了解以及工作经验,把属于同一断层的断点相连,形成该层位面的断层分布图,进而形成空间断层面分布图。

如下图:由于断点来源于剖面,断层组合是在某一个层面上,所以在进行组合的时候必须要平剖吻合。

在描述上,断层剖面上的组合方式包括:“Y”字型、反“Y”字型、阶梯状或雁形、平行排列等,平面上组合方式包括:斜列状、网状、放射状、硫状、树枝状等。

在组合时对于单个断层,要确认是否存在,尤其是断层末端,具体会延伸到平面上哪个位置。

由于解释时密度不可能达到1x1的测网,所以有时候断层末端可能需要推测。

利用GNSS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川滇地块与断层活动的方法与尝试

利用GNSS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川滇地块与断层活动的方法与尝试

利用GNSS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川滇地块与断层活动的方法与尝试周海涛;赵静暘【摘要】In this study, the GNSS continuous station data were analyz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locity field and strain field of the Sichuan-Yunnan block and the Bayan Har block in 2016-2017, in consideration of that the stress accumulation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near Dawu, Xichang and Barkam. By analyzing the relative speed of GNSS continuous stations, we found that GNSS continuous station motion in both the Sichuan-Yunnan block and the Bayan Har blocks shows clockwise rotation. By using block relative motion to solve the speed of Xianshuihe fault, we found that the speed of the west of the Xianshuihe fault is slightly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east, about 2 to 3 mm/a difference. The movement rate of the Xianshuihe fault in 2017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2016, that helps to alleviate the accumulation of strain energy in the Xianshuihe fault. The greater the fault slip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l simulation and the actual measurement, the greater the energy that can be accumulated at the fault. As a result, the seismic energy concentration in the fracture energy concentration area is relatively greater.%本文利用GNSS连续站的资料分析2016、2017年川滇块体和巴彦喀拉块体速度场、应变场特征,认为道孚、西昌和马尔康附近应力积累相对集中.分析GNSS连续站点的相对速度发现,川滇块体内GNSS连续站的运动状态呈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巴彦喀拉块体也有顺时针旋转态势.此外,利用块体相对运动求解鲜水河断裂运动速率,鲜水河断裂西部的运动速率比东部稍大,约有2-3mm/a的差异.相比2016年,2017年鲜水河断裂运动速率变小,有利于缓解鲜水河断裂应变能的积累.【期刊名称】《震灾防御技术》【年(卷),期】2019(014)001【总页数】10页(P77-86)【关键词】GNSS连续站;运动速率;应变;鲜水河断裂【作者】周海涛;赵静暘【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 300180;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 300180【正文语种】中文引言利用GNSS观测数据研究大陆块体的现今运动和变形,已经成为地壳形变研究的热点。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一段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以南川区块为例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一段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以南川区块为例

2023年7月第38卷第4期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Xi’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Jul.2023Vol.38No.4收稿日期:2023 03 12基金项目: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南川地区茅口组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与目标评价”(P21042-4)第一作者:李佳欣(1993 ),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常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E mail:253573135@qq.comDOI:10.3969/j.issn.1673 064X.2023.04.002中图分类号:TE122文章编号:1673 064X(2023)04 0012 08文献标识码:A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一段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以南川区块为例李佳欣1,房大志2,程泽虎2(1.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100;2.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重庆408400)摘要:为进一步分析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产能差异大的根本原因,利用测井、岩心、薄片、地化资料及现场生产资料对南川区块茅口组碳酸盐岩地层的沉积岩石学特征、构造特征、不同井位产能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茅口组自上而下沉积水体渐深,茅一段泥质质量分数平均高达14.3%,生烃条件最好,且储集空间类型以微裂缝和溶蚀孔为主,具备自生自储特征;研究区域内,茅口组地层在纵、横向上发育均较为完整,在构造背景条件下,茅一段后期改造形成大量构造缝和断层,断层附近因侧向遮挡条件差,气测显示往往不佳,但构造缝的沟通使得天然气运移聚积成藏。

南川区块茅一段良好的生烃条件是成藏的基础,天然气的富集具有“构造控藏、裂缝控产”的规律,在远离断层并发育裂缝型储集体的区域试气效果较好。

关键词:地质特征;天然气富集规律;茅一段;南川区块;川东南地区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NaturalGasAccumulationLawofFirstMemberofMaokouFormationinSoutheastSichuan:ACaseStudyofNanchuanBlockLIJiaxin1,FANGDazhi2,CHENGZehu2(1.KeyLaboratoryofHubeiProvinceforPetroleumGeochemistryandEnvironment(ResourcesandEnvironmentSchoolofYangtzeUniversity),Wuhan,Hubei430100,China;2.ChongqingShaleGasCo.,Ltd,Sinopec,Chongqing408400,China)Abstract:InordertounderstandthefundamentalreasonforthelargedifferenceinproductivityofdifferentgaswellsinMaokouFormationinsoutheastSichuan,thesedimentarypetrologycharacteristics,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anddifferentwelllocationproductivitycharacteristicsofMaokouFormationcarbonateinNanchuanblockweresystematicallyanalyzedbymeansoflogging,core,thinsection,geochemicalandon siteproductiondata.Theresultsshowthat:ThefirstmemberofMaokouFormationischaracterizedbyhighmudcontentandgoodhydrocarbongenerationconditions,moreover,itsstoragespaceismainlymicrofracturesanddissolutionpores.There fore,thefirstmemberofMaokouFormationhasself generationandself storagecondition.Inthestudyarea,theMaokouFormationhasrelativelycompletedevelopmentinbothverticalandhorizontaldirections.Undertheregionaltectonicbackground,alargenumberofstructuralfracturesandfaultswereformedinthelaterstageofthefirstmemberofMaokouFormation,gasloggingshowisoftenpoornearthefaultsduetopoorlateralsealcondition,butthecommunicationoftectonicfracturesmakesthenaturalgasmigrateandaccumulate.Therefore,thefavorablehydrocarbongenerationconditioninthefirstmemberofMaokouFormationinNanchuanblockisthebasisfornaturalgasaccumulation,andtheenrichmentofthenaturalgashasthelawof"tectoniccontrollingaccumulationandfracturecon trollingproductivity".Thereisgoodgastestingeffectinareasfarfromfaultsandwithdevelopedfracturedreservoirs.Keywords: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naturalgasenrichmentlaw;thefirstmemberofMaokouFormation;Nanchuanblock;southeasternSichuan[Citation]李佳欣,房大志,程泽虎.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一段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以南川区块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8(4):12 19.LIJiaxin,FANGDazhi,CHENGZehu,etal.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naturalgasaccumulationlawoffirstmemberofMaokouFormationinsoutheastSichuan:acasestudyofNanchuanblock[J].JournalofXi’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23,38(4):12 1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李佳欣等: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一段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引 言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是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位,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相继在卧龙河、自流井、鹿角场等多个盆地区域建成了开发基地,累计天然气资源总量达15059.39×108m3,探明储量仅为852.03×108m3。

对断层解释的研究

对断层解释的研究

对断层解释的研究论问提要断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对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断层的解释是地震解释的重要内容。

实际对比中,由于断层附近地层产状的变化,形成不同类型的断层,在断层附近地震反射波错断特征变的十分复杂,因而,做好断层解释是时间剖面构造解释的关健,也是解释工作中最难以掌握的工作。

断层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

认识各中断层,研究它的性质、分布规律、活动特点和成因,有助于利用它有利于人类的一面,避开它不利于人类的一面。

断层除了找矿物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有密切关系外,和石油地质也有紧密的联系,它的一方面可以起到聚集油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会破坏已经形成的油气藏。

正文一、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一般标志(一)反射波发生错断。

断层两侧同向轴发生错断,但反射波特征清楚,波组或波系之间关系稳定,这一般为中小型断层反映。

(二)反射波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加、减少或消失。

表现为:下降盘同向轴数目逐渐增多,上升盘同向轴数目突然减少。

(三)反射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并出现空白反射。

边界同生大断层,这主要由断层上盘长期隆升剥蚀为基底变质岩,火成岩或其他褶皱岩系组成,不具备形成层状地震反射条件。

特点:断距大,延伸长,控制盆地边界或二级构造单元。

(四)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和强相位转换等,一般是小断层的反映。

(五)异常波出现,是识别断层的重要标志。

二、断层模型的剖面特征(一)水平地层中的断层剖面反射特征与实际模型基本一致,断层棱点间出现绕射波。

(二)倾斜地层中的断层1、正向断层和反向断层:上下盘地层倾向与断面倾向一致称为正向断层;上下盘地层倾向与断面倾向相反称为反向断层。

在水平选加剖面上,正向断层的两盘反射和断面波都向下倾方向偏移;反向断层的两盘反射向断面波相反方向偏移。

2、屋脊断层:上下盘地层倾向相反,形成上凸状屋脊形称为屋脊断层。

屋脊断层上下盘断点距离大于实际断点的距离。

屋脊断层上下两盘的反射波中断点间应空开,绕射尾巴不受干涉。

断层解剖的分析报告

断层解剖的分析报告

断层解剖的分析报告引言断层解剖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通过对地壳中断层的形态、构造和运动进行分析,揭示了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的规律。

本文将针对断层解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1. 断层解剖的概述断层是地球表面或地球内部岩石体系中的一种构造形式,它由于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而产生。

断层解剖是对断层进行详细解剖和分析的过程,包括断层的形态特征、构造特征以及断层的运动情况。

1.1 断层的形态特征断层的形态特征包括断层面的形状、倾角以及断层面上的构造特征等。

根据断层面的形态,断层可以分为平面断层、倾斜断层和正断层等不同类型。

根据断层面的倾角,断层可以进一步分为高角度断层和低角度断层。

根据断层面上的构造特征,断层可以细分为走滑断层、逆冲断层和正断层等。

1.2 断层的构造特征断层的构造特征是指断层发育的构造性质,包括断层面上的断层面滑移、断层带中的断层断裂以及断层周围的构造变形等。

断层面上的滑移可以分为水平滑移和倾斜滑移。

断层带中的断层断裂可以是单一的断层断裂,也可以是多级的断层断裂。

断层周围的构造变形包括破碎带的形成、褶皱的产生等。

1.3 断层的运动情况断层的运动情况是指断层发育过程中的运动变化和运动速率等。

断层可以发生水平滑移、倾斜滑移、正断层运动和逆冲断层运动等不同类型的运动。

断层运动可以通过断层面滑移的位移以及断层面上的构造形变来分析。

2. 断层解剖的方法断层解剖是通过对现场断层进行观测和测量,结合地质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等手段,探索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的规律。

断层解剖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察记录、测量和采样、地质剖面构建以及实验室分析等。

2.1 现场观察记录现场观察记录是断层解剖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断层形态特征的描述、断层面上的构造特征的记录以及断层周边的地质构造的观察等。

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可以获取断层解剖的原始数据。

2.2 测量和采样测量和采样是对断层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断层面的形态特征和构造特征,可以获得断层的倾角、滑移量等参数。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浅析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浅析
储 层 预 测 ” 国家 重 大 专 项 ( 号 :0 8 X 5 0 — 0 一 0 HZ “ 型油 气 田及 煤 层 气 开发 ” 分 成 果 。 : 编 20Z 00502 O8 )大 部 第一作者简介 : 罗鹏 ,9 4年 生 , , 都 理 工大 学 在 读 硕 士研 究 生 , 18 男 成 主要 从 事 层序 地 层 学 与储 层 研究 工 作 。地 址 :6 0 5 ) ( 10 9 四川省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能 源 学 院 。Emal2 2 2 2 @q . i - i:5 9 3 9 qc n o
各体 系域特征 。认 为研 究 区茅 口期 具有快速 海侵 、 缓慢 海退 的特点 , 层序 对比 良好 , 且具 陆表 海 台地性质 。 按 陆表 海 沉积模 式将研 究 区划分为 潮下低 能带、 下高能 带及 潮坪 、 潮 泻湖等沉积相 带 , 以体 系域为单 元从 纵 向上 和平 面上 对沉积相进行 了精细刻 画。最终 , 结合层序及 沉积相演化 . 出了茅 口组层序格 架 内的沉 提
子 地 台 的四川 、 北 、 湖 湖南 、 徽南 部 和广 西右 江 等 安
地 区。 多将 茅 1组 划 分 为 3个 三 级 层序 。李 国蓉① : 3 在 对 广 西 十 万 山地 区泥 盆 系一 下 三 叠 统 层 序 地层
收稿 日期 :0 9 0 0 修 回 日期 :0 O 0 — 4 20 —1— 9: 2 1一 2 1
I 1 三 级 层 序 划 分 依 据 .
识 上 存 在较 大分 歧 [ 4 对 沉 积 相划 分 也 持 不 同观 1 -3 ,
茅 口组 三级 层 序 的划 分 主要 依 据 以 下 3点 :
点 [ 3 者利用 川 东南地 区茅 I组 野外 剖 面 , 合 5 。笔 , 6 : 3 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璺查苎:竺兰:竺竺苎
(3)剖面上出现绕射波,断点在绕射波的极小点(当地层下倾时不在极小点,在垂直断陵的方向上):(4)断层下盘出现反射中断、空白,根据非屏蔽区的断点来确定;
(5)结合地表露头、井资料推断断点位置;
(6)参考速度资料,分析断层两盘速度,推断断层位置。

2.2.2剖面上断面的解释
连结各层的断点为断面,根据岩石破碎理论,断面在剖面(偏移剖面)上应为光滑曲线。

2.3断层模式的确定
断层模式(既构造样式)的确定:根据该区受力性质及岩性特征等,确定该区的断层模式。

川东南坳褶区指华蓥lU断裂以东的川东及川南区,按构造的隆起幅度,可分为高陡、低陡和平缓构造(见表1)。

其中东北部(涪陵、綦江)为高陡构造区、中部和西部为低陡构造区、中部和南部为(天堂坝)平缓构造区,川东是四川盆地内褶皱最强烈的地区,断层发育,形成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高陡背斜带和断裂带组成的隔挡式褶皱,背斜紧凑,向斜宽缓,成排成带平行排列;川南地区褶皱较缓,主要形成北北西向平缓背斜。

高陡背斜:主要在黄泥堂、苟家场构造一带,主要受两期挤压应力,早期主要受南东方向的挤压应力,晚期受北西方向的挤压应力,使地层拱起变形,形成高角度褶皱,后期断距较大,形成“Y”
字形,一般断开¥-j地层,断层发育在背斜的两翼。

高陡构造与断裂的关系:高陡构造大断层发育,构造的完整性受破坏,对油气藏的保存不利;在大断裂的下盘形成隐蔽圈闭,由于大断层的阻挡,保存条件较好。

区外已发现的气田有大池干、卧龙河、沙坪场等。

低缓褶皱:分布在赤水一天堂坝一带,受挤压应力较小,一般在一翼或两翼出现断层,一般断开s—T,x地层,在平面上呈较平缓的短轴背斜。

低缓背斜与断层的关系:低缓背斜两翼不陡不缓,既适合裂缝发育。

又保持了构造的完整性,大的断层一般切割构造的翼部,对油气破坏性较小,在构造顶部常发育一些小断层,对裂缝性气藏较有利。

已发现的气田有官渡、宝元等。

中陡构造介于高陡构造和低缓构造之间。

区外已发现的气田有石龙峡、东溪、石油沟等。

2.4利用平衡剖面检验断层解释合理性
利用平衡剖面检验地质构造解释方案的合理性,根据该区的地层、岩性及构造运动等情况,选取合适该区的平衡方法,该区TrPz地层的碳酸盐岩(刚性地层)在变形过程中基本上保持面积、长度不变;Lx—J地层为碎屑岩地层(塑性地层)地层变形后面积变化不大,但长度有差异,所以选取了面积平衡恢复法进行平衡。

平衡剖面的制作过程采用以下地质模式:
(1)现今构造剖面形态
(2)恢复到三叠系须家河组沉积后剖面形态;
(3)恢复到三叠系嘉陵江组嘉一沉积后剖面形态;
(4)恢复到三叠系飞仙关组沉积后剖面形态;
(5)恢复到二叠系乐平统沉积后剖面形态;
从现今剖面恢复到原始末变形的剖面的过程中,所解释的断层形态
和断距从变形后的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时,剖面面积没有增加和减少,
面积达到平衡,即解释方案是正确的。

图1T0层相干沿层切片
3】6
川东南地区断层解释方法探讨
作者:陈惠儒
作者单位: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云南昆明)
本文链接:/Conference_5503174.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