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合集下载

平仄标准格式

平仄标准格式

近体诗平仄标准格式一、五言律诗(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可平可仄之处以避免孤平为准。

)另一式:首句仄仄仄平平,尾字押韵。

其余不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字下加点表示入声,为仄。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首句平平仄仄平,尾字押韵。

其余不变。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送赵都督赴代州》 /王维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一.老经。

二、七言律诗(1)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首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尾字押韵。

其余不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那,即哪,平声)(2)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近体诗平仄

近体诗平仄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所谓“押韵句末字为平声,非押韵句末字为仄声”,是指律诗的二、四、六、八句都是押韵句,末一字要用平声字,三、五、七句都是非押韵句,末一字要用仄声字。至于第一句,无论五言七言,入韵时用平声,不入韵时用仄声。例如: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天意怜幽草,
△△/――/△ ―△――△
人间重晚晴。
――/△△/― ――△△―
併天高阁迥,
――/―△/△ △――△△
― △ △ ― △
清 光 犹 为 君(文)。
― ― ― △ ―
茅 亭 宿 花 影,
― ― △ ― △
药 院 滋 苔 纹(文)。
△ △ ― ― ―
余 亦 谢 时 去,
― △ △ ― △
西 山 鸾 鹤 群(文)。
― ― ― △ ―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一韵到底,五六句对仗工整,这些都合乎律诗的要求,但是第二六句用了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专用形式,所以此诗不能算作律诗,而是古体诗,据此可见“平仄”是决定律诗性质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通晓近体诗的制作规则,就必须首先掌握平仄的运用技巧。
七言诗基本句式的排法与五言基本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平仄交替的原则在五言基本句式之前增加一个节拍而已。
甲式:――/△△/――/△(仄起仄收式) 乙式:△△/――/△△/―(平起平收式)
丙式:△△/――/―△/△(平起仄收式) 丁式:――/△△/△―/―(仄起平收式)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
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

近体诗律平仄表.doc

近体诗律平仄表.doc

近体诗律平仄表【平韵格律诗词16 种格式】1、五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五绝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五绝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五绝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五律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6、五律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7、五律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五律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9、七绝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0、七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1、七绝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2、七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3、七律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4、七律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近体诗平仄

近体诗平仄

2019/1/22
17
二、出句拗而对句救。 • 甲种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中,第六字 (五言第四字)不用平而用仄(拗),对 句第五字(五言第三字)由仄变平(救)。 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2019/1/22 6
以七言为例 1、平起仄收式——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杜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2019/1/22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0
2、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019/1/22
仄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首颔颈-对仗)
21
4、王维· 敕借岐王九成宫僻暑应教。 帝子远辞丹凤阙, 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 郑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宣语笑, 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 何事吹箫向碧空?
(仄起仄收式) (平起平收式) (平起仄收式) (仄起平收式)
2019/1/22
5
• 七律: 在五律基本句式之间加上相反的 “平平”或“仄仄”。 •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 这四种基本句式(甲乙丙丁)交错,就构 成律诗的几种基本格律形式。

诗歌的平仄——精选推荐

诗歌的平仄——精选推荐

诗歌的平仄诗歌的平仄⼀、近体诗的平仄(⼀)近体诗调平仄的⼀般规则调平仄是近体诗与古体诗⼀个重要标志。

近体诗调平仄的⼀般规则可归纳为四条: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联中的对句与出句间是相反的3、平仄在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间是相粘的4、⼏偶句最后⼀字必须是平声(按:应是“⼀般是平声”)(⼆)近体诗的平仄格式1、律诗的平仄格式(1)七⾔律诗的平仄格式(四种)①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脚,是平起⾸句起韵的②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脚,是平起⾸句不起韵的③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脚,是仄起⾸句起韵的④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脚,是仄起⾸句不起韵的以这四个类型的句式为基础,再按照近体诗调平仄的⼀般规则进⾏调配,就构成了七⾔律诗的四种基本平仄格式:①平起⾸句起韵(以刘长卿《寄友⼈·新年草⾊远萋萋》⼀⾸为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加括号表⽰可平可仄,加⽅框的为韵脚。

下同。

)②平起⾸句不起韵(以⽩居易《城上夜宴·留春不住登城望》⼀⾸为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③仄起⾸句起韵(以刘禹锡《西塞⼭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为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④仄起⾸句不起韵(以杜甫《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为例)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七⾔律诗以⾸句⼊韵为正规。

因此,在这四种格式中,①和③是最基本的格式;②是只把①式⾸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没有变化;④是只把③式⾸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也没有变化。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归纳起来就是: 平长仄短入促韵绵长;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凉州词
平仄 —
声调
诗句 葡
平仄 !
声调 \
诗句 欲
平仄 ︱
醉 声调 \
诗句
平仄 ︱ 声调 ∨
诗句 古
——


萄美



饮琵




卧沙
—— — —
来征




酒夜
——


琶马
——


场君



∨战几—— ——— Nhomakorabea—

光杯,

———


上催。

阳平 二声
上声 三声

去声 四声
入声

入一 声二 归声 仄平 很三 奇四 特仄
。,
入声字分散在四声中,需要提前查找。如:欲、莫、不、 一、白、日、出、色、客等等,用“!”表示。
标注规则
在古诗的诵读中,平仄长短有变化,具体要求如下: 平长仄短入促韵绵长。 即:平声字念长些、仄声念短些、入声字念得急促、押 韵字念得绵长。 在具体的诵读中,平声的长短又有变化,其中,第一、 第三、第五字的平声读短音,用短平(短横)表示;第二、 第四、第六字的平声读较长,用中平(中横)表示;押韵处 的平声读得最长,用长平(长横)表示。
!



莫笑,
—— ———
人回。
小结
近体诗平仄的标注方法: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近体诗平仄诵读方法:

近体诗平仄PPT课件

近体诗平仄PPT课件
12
2、平起平收式—— 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杜枚《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仄起仄收式) (平起平收式) (平起仄收式) (仄起平收式)
2024/3/27
3
• 七律: 在五律基本句式之间加上相反的
“平平”或“仄仄”。
•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 这四种基本句式(甲乙丙丁)交错,就构
成律诗的几种基本格律形式。
平仄
• 平声就是平仄中的平声,上、去、入三声
则归为仄声。“仄”字的本意就是倾侧, 就是不平,上、去、入三声的调型都不是 平的,所以叫仄声。
2024/3/27
1
• 为什么要讲究平仄
2024/3/27
2
• 基本要求:平仄相间。 • 有四种基本句式: • 五律: • (甲)仄仄平平仄 • (乙)平平仄仄平 • (丙)平平平仄仄 • (丁)仄仄仄平平
• 七言律诗的第一、三、五个字,其平仄是可以变
动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固定的不变的。
• 原因两个: • 一是避免“三平调”,二是避免“犯孤平”。 • 三平调:指律诗句尾连用三个平声字,比如: • — — | | | — —是丁种句,第一、三字平仄可
变动,而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成了
“— — | | — — — ”,句尾三个平声字,这就是 三平调。律诗切忌犯三平调。为了避免犯三平调, 所以第五个字不能用平声字,只能用仄声的。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近体诗平仄诵读方法:
平长仄短入促韵绵长;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短平( — );中平( —— );长平( ———)
︱ \
——

— ——



!


︱ ∨



——

︱ ∨

︱ \

— —— —
, 。
平仄
声调 诗句 平仄 声调 诗句 平仄 声调 诗句




——


!



︱ ∨
︱ \

——
︱ \


— —

︱ \


— —

——


— ——

, 。









小结
近体诗平仄的标注方法: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正安县第一完全小学 李毅
平仄的定义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
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 的韵书,如《切韵》、《广韵》中,将古汉语
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
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近体诗的标注
普通话的声调
平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韵字念得绵长。
在具体的诵读中,平声的长短又有变化,其中,第一、 第三、第五字的平声读短音,用短平(短横)表示;第二、 第四、第六字的平声读较长,用中平(中横)表示;押韵处 的平声读得最长,用长平(长横)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仄的定义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 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 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 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 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近体诗的标注
平声 仄声
普通话的声调
阴平 一声

阳声 四声
入声

入一 声二 归声 仄平 很三 奇四 特仄 。,
入声字分散在四声中,需要提前查找。如:欲、莫、不、 一、白、日、出、色、客等等,用“!”表示。
标注规则
在古诗的诵读中,平仄长短有变化,具体要求如下: 平长仄短入促韵绵长。 即:平声字念长些、仄声念短些、入声字念得急促、 押韵字念得绵长。在标注中,平声用“一”标注,仄声 用“I”标注,入声字用“!”标注。 在具体的标注中,平声又分短平、中平、长平。第 一、第三、第五字时的平声念短平、第二、第四、第六 字的平声念中平、押韵字时平声念长平。 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