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考要求: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3.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5.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6.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字系数人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7.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8.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1)代人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一把二元变为一元,主要步骤是,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人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人消元法,简称代人法.(2)减消无法:通过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9.整体思想解方程组.(1)整体代入.如解方程组,方程①的左边可化为3(x+5)-18=y+5③,把②中的 3(x+5)看作一个整体代入③中,可简化计算过程,求得y.然后求出方程组的解.(2)整体加减,如因为方程①和②的未知数x、y的系数正好对调,所以可采用两个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二元一次方程有两个未知数,而一次函数有两个变量;(2)二元一次方程用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未知数的关系,而一次函数既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用列表或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联系:(1)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描出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这些点都在相应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上;(2)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10.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联系:在同一直坐标系中,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的坐标就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反过来,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一定是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11.用作图象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将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改写成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3)观察图象的交点坐标,即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整体相加减求解.利用①+②,得x+y=9③,利用②-①得x-y=3④,可使③、④组成简单的方程组求得x,y.经典例题剖析:1.若代数式是同类项,则x=__________.2.已知2x+5y=3,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则x=___________;当y=1时,x=________3.当k=_______时,方程5x-k=3x+8的解是-2.4.有一个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十分位数字是c,那么这个数可表示为_______.5.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5,那么其中最大的奇数为_______.6.若则 3x+2y=_______7.方程没有解,由此一次函数y=2-x与y= -x的图象必定( )A.重合B.平行C.相交D.无法判断8.已知点(2,-1)是方程y=kx+1的一个解,则直线y=kx+l 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_______9.若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求a、b的值.10.解方程组:⑴11.若是方程组的解,则(a+b)(a-b)的值为_______.12.学生问老师多少岁,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2岁,你长到我这么大时,我就35岁了,请你算算老师、学生各多少岁?13.今年我省荔枝又喜获丰收. 目前市场价格稳定,荔枝种植户普遍获利. 据估计,今年全省荔枝总产量为50 000吨,销售收入为61 000万元. 已知妃子笑品种售价为1.5万元/吨,其它品种平均售价为0.8万元/吨,求妃子笑和其它品种的荔枝产量各多少吨. 如果设妃子笑荔枝产量为x吨,其它品种荔枝产量为y吨,那么可列出方程组为 .解:14.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共n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甲服装按50%利润定价,乙服装接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 答: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分别为300元,200元.15.已知x=-3是方程的一个根,(1)求m的值;⑵求代数式的值.16.一个由父亲、母亲、叔叔和x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100元.试比较随着孩子人数的变化,哪家旅行社的收费额更优惠?解:甲旅行社的收费总额为:y1=400+50(x-1)= 50x+350,乙旅行社的收费总额为:y2=75(x+3)-75x+225. (1)当孩子数x5时,乙旅行社的收费优惠;(2)当孩子数x=5时,两旅行社的收费相同;(3)当孩子数x5时,甲旅行社的收费优惠. 专题八: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中考要求:1.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3.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在数轴上确定其解集;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5.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6.初步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二、知识点讲解: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5.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6.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为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7.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易错点:(1)不等式两边部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这是同学们经常忽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2)在不等式两边不能同时乘以0. 8.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话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不等号的改变问题)9.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可负整数解等特解,可先求出这个不等式的所有解,再从中找出所需特解.10.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12.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13.不等式组的分类及解集(a1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或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以及不等式的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知识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必为整式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且a ≠0).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检验方程的解).4.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在使用时要注意使性质成立的条件 .5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
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 ≠0,b ≠0)。
6.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7.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8.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9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10.代入消元: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11.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例1. (1)解方程.x x +--=21152156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7271523y x y x 解:例2.已知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m x m -=-284的解,求m 的值.组方法1 方法2例3.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 例4.在 中,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________. 例5.已知a 、b 、c 满足⎩⎨⎧=+-=-+02052c b a c b a ,则a :b :c= .⎪⎩⎪⎨⎧=+=+65115y x y x ⎩⎨⎧-=+=+2102y x y x ⎩⎨⎧==+158xy y x ⎩⎨⎧=+=31y x x 032=-+y x例6 .某电厂规定该厂家属区的每户居民如果一个月的用电量不超过 A 度,那么这个月这户只需交 10 元用电费,如果超过 A 度,则这个月除了仍要交 10 元用电费外,超过部分还要按每度 0.5 元交费.①该厂某户居民 2 月份用电 90 度,超过了规定的 A 度,则超过部分应该交电费多少元(用 A 表示)? .②右表是这户居民 3 月、4 月的用电情况和交费情况:根据右表数据,求电厂规定A 度为 .【当堂检测】1.方程x -=52的解是___ ___.2.一种书包经两次降价10%,现在售价a 元,则原售价为_______元.3.若关于x 的方程x k =-153的解是x =-3,则k =_________. 4.若⎩⎨⎧-==11y x ,⎩⎨⎧==22y x ,⎩⎨⎧==c y x 3都是方程ax+by+2=0的解,则c=____. 5.解下列方程(组):(1)()x x -=--3252; (2)....x x +=-0713715023;(3)⎩⎨⎧=+=+832152y x y x ; (4)x x -+=-2114135;6.当x =-2时,代数式x bx +-22的值是12,求当x =2时,这个代数式的值.7.应用方程解下列问题:初一(4)班课外乒乓球组买了两副乒乓球板,若每人付9元,则多了5元,后来组长收了每人8元,自己多付了2元,问两副乒乓球板价值多少?8.甲、乙两人同时解方程组8(1)5 (2)mx ny mx ny +=-⎧⎨-=⎩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m ,得到的解是42x y =⎧⎨=⎩,乙看错了方程中②的n ,得到的解是25x y =⎧⎨=⎩,试求正确,m n 的值.一元二次方程一.知识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bx+c=0(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 x 2+bx+c=0(a ≠0)后,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2.一元二次方程a x 2+bx+c=0(a ≠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 、b 、c 而定,因此,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当b 2-4ac ≥0时,•将a 、b 、c 代入式子x=2b a-就得到方程的根.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①直接开平方法②配方法③公式法④因式分解法4.求根公式:当b 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 (a ≠0)的两根为5.根的判别式: 当b 2-4ac >0时,方程有 实数根.当b 2-4ac=0时, 方程有 实数根.当b 2-4ac <0时,方程 实数根.【例题精讲】例1.选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 (x-15)2-225=0; (2) 3x 2-4x -1=0(用公式法);(3) 4x 2-8x +1=0(用配方法); (4)x 2+22x=0例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437122=-+++-m m mx x m )(有一个根为零,求m 的值.例3.用22cm 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是30㎝2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又问:能否折成面积是32㎝2的矩形呢?为什么?aac b b x 242-±-=例4.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k+1)x+4(k -0.5)=0(1) 求证:不论k 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2) 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一边长为a=4,另两边的长b .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当堂检测】一、填空1.下列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 ①02x 3x12=-+ ②01x 2=+ ③)3x 4)(1x ()1x 2(2--=- ④06x 5x k 22=++ ⑤021x x 2432=-- ⑥0x 22x 32=-+2.一元二次方程3x 2=2x 的解是 .3.一元二次方程(m-2)x 2+3x+m 2-4=0有一解为0,则m 的值是 .4.已知m 是方程x 2-x-2=0的一个根,那么代数式m 2-m = .5.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一根-2,则bc a 4+的值为 . 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7.如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为3和4,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是 .二、选择题:8.对于任意的实数x,代数式x 2-5x +10的值是一个( )A.非负数B.正数C.整数D.不能确定的数9.已知(1-m 2-n 2)(m 2+n 2)=-6,则m 2+n 2的值是( )A.3B.3或-2C.2或-3D. 210.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A )x 2+4=0 (B )4x 2-4x +1=0(C )x 2+x +3=0(D )x 2+2x -1=011.下面是李刚同学在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其中答对的是( )A .若x 2=4,则x=2B .方程x(2x-1)=2x-1的解为x=1C .方程x 2+2x+2=0实数根为0个D .方程x 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8,腰长是方程x 2-9x+20=0的一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6 B.18 C.16或18 D.21三、解下方程:(1)(x+5)(x-5)=7 (2)x(x-1)=3-3x (3)x 2-4x-4=0(4)x 2+x-1=0 (6)(2y-1)2 -2(2y-1)-3=0方程的应用(一)【知识梳理】1. 方程(组)的应用;2.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 实际问题中对根的检验非常重要.【注意点】分式方程的检验,实际意义的检验.【例题精讲】 例1. 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 )A .4场B .5场C .6场D .13场例2. 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 ,女生人数为y ,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 、y 的是( )A .⎩⎨⎧x –y= 49y=2(x+1)B .⎩⎨⎧x+y= 49y=2(x+1)C .⎩⎨⎧x –y= 49y=2(x –1)D .⎩⎨⎧x+y= 49y=2(x –1) 例3. 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1515115151..12121515115151..1212A B x x x x C D x x x x -=-=++-=-=-- 例4.学校总务处和教务处各领了同样数量的信封和信笺,总务处每发一封信都只用一张信笺,教务处每发出一封信都用3张信笺,结果,总务处用掉了所有的信封,•但余下50张信笺,而教务处用掉所有的信笺但余下50个信封,则两处各领的信笺数为x 张,•信封个数分别为y 个,则可列方程组 .100人.若分别购票,两团共计应付门票费1392元,若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团体购票,总计应付门票费1080元.(1)请你判断乙团的人数是否也少于50人.(2)求甲、乙两旅行团各有多少人?【当堂检测】1. 某市处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条长为1000m 的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10米,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m ,则可得方程 .2. “鸡兔同笼”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诗歌形式的数学题,•“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看来脚有100只,几多鸡儿几多兔?”解决此问题,设鸡为x 只,兔为y 只,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100236.y x y x A 3636..2410022100x y x y B C x y x y +=+=⎧⎧⎨⎨+=+=⎩⎩⎩⎨⎧=+=+1002436..y x y x D 3.为满足用水量不断增长的需求,某市最近新建甲、乙、•丙三个水厂,这三个水厂的日供水量共计11.8万m 3,•其中乙水厂的日供水量是甲水厂日供水量的3倍,丙水厂的日供水量比甲水厂日供水量的一半还多1万m 3.(1)求这三个水厂的日供水量各是多少万立方米?(2)在修建甲水厂的输水管道的工程中要运走600t 土石,运输公司派出A 型,B •型两种载重汽车,A 型汽车6辆,B 型汽车4辆,分别运5次,可把土石运完;或者A 型汽车3辆,B 型汽车6辆,分别运5次,也可把土石运完,那么每辆A 型汽车,每辆B 型汽车每次运土石各多少吨?(每辆汽车运土石都以准载重量满载)4. 2009年初我国南方发生雪灾,某地电线被雪压断,供电局的维修队要到30km远的郊区进行抢修.维修工骑摩托车先走,15min 后,抢修车装载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两车同时到达抢修点.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速度的1.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5. 某体育彩票经售商计划用45000•元从省体彩中心购进彩票20扎,每扎1000张,已知体彩中心有A 、B 、C 三种不同价格的彩费,进价分别是A •种彩票每张1.5元,B 种彩票每张2元,C 种彩票每张2.5元.(1)若经销商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彩票20扎,用去45000元,请你设计进票方案;(2)若销售A 型彩票一张获手续费0.2元,B 型彩票一张获手续费0.3元,C型彩票一张获手续费0.5元.在购进两种彩票的方案中,为使销售完时获得手续费最多,你选择哪种进票方案?(3)若经销商准备用45000元同时购进A 、B 、C 三种彩票20扎,请你设计进票方案.方程的应用(二)【知识梳理】1.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 问题中方程的解要符合实际情况.【例题精讲】 例1. 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是7,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后,•结果恰好成为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 )A .16B .25C .34D .61例2. 如图,在宽为20米、长为30米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若耕地面积需要551米2,则修建的路宽应为( )A .1米B .1.5米C .2米D .2.5米例3. 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06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08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x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225003600x = B.22500(1)3600x +=C.22500(1%)3600x += D.22500(1)2500(1)3600x x +++=例4. 某地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为7元,超过3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2.4元.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车费19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为x 千米,那么x 的最大值是( )A .11B .8C .7D .5例5. 已知某工厂计划经过两年的时间,•把某种产品从现在的年产量100万台提高到121万台,那么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约是________.按此年平均增长率,预计第4年该工厂的年产量应为_____万台.例6. 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例7. 幼儿园有玩具若干份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件,那么还余59件.•如果每人分5件,那么最后一个人不少于3件但不足5件,试求这个幼儿园有多少件玩具,有多少个小朋友.【当堂检测】1. 某印刷厂1•月份印刷了书籍60•万册,•第一季度共印刷了200万册,问2、3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2. 为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某市近年加快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创建国家城市绿化一体化城市.某校甲,乙两班师生前往郊区参加植树活动.已知甲班每天比乙班少种10棵树,甲班种150棵树所用的天数比乙班种120棵树所用的天数多2天,求甲,乙两班每天各植树多少棵?3. 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 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达B为止,点Q 以2 cm/s的速度向D移动.⑴ 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 cm2?⑵ 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 cm?4. 甲、乙两班学生到集市上购买苹果,苹果的价格如下表所示.甲班分两次共购买苹果70kg(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出189元,而乙班则一次购买苹果70kg.(1)乙班比甲班少付出多少元?分式与分式方程一.知识概念1.分式:形如A/B ,A 、B 是整式,B 中含有未知数且B 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fraction)。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利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教案〔北师大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的化归思想。
2、过程与方法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时的“消元”思想,初步体会“化未知为”的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时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的化归思想。
2、教学难点“消元”的思想;“化未知为”的化归思想。
三、教学设计1、复习,引入新课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
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它们分别是怎样定义的?〔同学们说,说不完的老师利用ppt进展展示〕我们知道:合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那么,我们能不能求出它的解呢?要怎样求呢?2、新课讲解〔1〕来看我们课本上的例子:上次课我们设老牛驮了x包,小马驮了y包,并建立如下的方程组。
...........(1)?x?y?1.......... ?x?1?2(y?1)........ ....(2)?如今要求老牛和小马到底各驮几个包裹?就需要我们求出该方程组的解对吧?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怎样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下面请同学们讨论怎样通过已学的知识解这个方程组?〔学生讨论,老师巡视指导〕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已经有理解题思想。
首先,由方程〔1〕将x视为数解出y=x-2,由于方程组中一样的字母表示同一未知数,所以可以用x-2代替方程〔2〕中的y,即将y=x-2代入方程〔2〕。
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案

第一课时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教学目标: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解决相关问题;2、会把二元一次方程转化成用含一个未知数的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体会转化思想的应用3、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1、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的概念2、将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汗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教学难点:将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汗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根据篮球的比赛规则,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在某次中学生比赛中,一支球队赛了若干场后积20分,问该队赢了多少场?输了多少场?这可以转化为数学上的问题,设该队赢了x场,输了y场,那么你能说出输赢的所有可能情况吗?x 5 …y 10 …根据以上数据,能列出一些方程吗?二、新授1、观察:前边所列的方程有哪些共同得特点?2、概括:像这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适合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称为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三、知识运用例1 甲种物品每个4kg,乙种物品每个7kg.现有甲种物品x个,乙种物品y个,共76kg .(1) 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2) 如果x=12,求y的值;(3) 请将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例2 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使x=-1 ,y=3为它的一个解,该二元一次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_____四、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① 6x+3y=4z ②7xy+y =9 ③2x+y+1 ④ 2(x+y)= 8-x(2)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① 2x+y=10 ② x+y=20 ③2x+3y=12五、当堂反馈1、方程mx-2y=x+5是二元一次方程时,m的取值为()A、m≠0B、m≠1C、m≠-1D、m≠22、下列各组数,既是方程2x-y=3的解,同时又是方程3x+4y=10的解的是( )A x=1B x=2C x=4D x=-2y=-1 y=1 y=5y=43、已知 x=2 是方程2x+ay=5的解,则a=_______y=14、二元一次方程2x+y = 5中,当x=2时,y= ;第一课时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一、学习内容:教材P 93——94内容二、教学目标: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教学难点: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正整数解三:教学过程:一、自学探究1、例题: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思考: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观察上面两个方程可看出,每个方程都含有___ 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______ 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P 93)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x+y=22 ①2x+y=40 ②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P 94)2、探究讨论: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思考: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x=18y=4既满足方程①,又满足方程②,也就是说它们是方程①与方程②的公共解。
《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7.1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概念.2.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使学生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刻画现实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二、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尝试指导法.三、重点及难点重点:使学生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刻画现实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会检验一对数值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难点:使学生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刻画现实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或投影仪、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通过复习方程及其解和解方程等知识,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并引入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判断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3.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的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检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七、教学步骤(-)明确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会判断一对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整体感知由复习方程及其解,导入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会判断它们;同时学会用一个未知数表达另一个未知数为今后的解方程组埋下伏笔;最后学会检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问题.(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你能举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吗?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自由举例.【教法说明】提此问题,可使学生头脑中再现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为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做铺垫.(2)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香蕉的售价为5元/千克,苹果的售价为3元/千克,小华共买了香蕉和苹果9千克,付款33元,香蕉和苹果各买了多少千克?学生活动:思考,设未知数,回答.设买了香蕉千克,那么苹果买了千克,根据题意,得解这个方程,得答:小华买了香蕉3千克,苹果6千克.上面的问题中,要求的是两个数,能不能同时设两个未知数呢?设买了香蕉千克,买了苹果千克,根据题意可得两个方程观察以上两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是,那么这两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观察、讨论、举手发言,总结两个方程的共同特点.方程里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次数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与二元一次方程密切相关的知识—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法说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方程的特点之后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比直接定义印象会更深刻,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下面完成练习.练习一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并说明理由.①②③④⑤⑥练习二分组练习:同桌结组,一人举例,一人判断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学生活动:以抢答形式完成练习1,指定几组同学完成练习2.【教法说明】这样做既可以活跃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练习三课本第6页练习1.提出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惟一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而二元一次方程有无限多解,其中一个未知数(或)每取一个值,另一个未知数(或)就有惟一的值与它相对应.练习四填表,使上下每对、的值满足方程.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已知,求,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为;已知,求,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为.【教法说明】由此练习,学生能真正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无限多的;并且能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定成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奠定了基础.(2)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上面的问题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一是香蕉和苹果共买了9千克,一是共付款33元,也就是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程.因此,把这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这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各方程中,同一字母必须代表同一数量,才能合在一起.练习五已知、都是未知数,判别下列方程组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组?①②③④【教法说明】练习五有助于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目的是避免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形成错误的认识.对于前面的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些.根据前面解得的结果可以知道,买了香蕉3千克,苹果6千克,即,,这里,既满足方程①,又满足方程②,我们说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生活动:尝试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思考后自由发言.教师纠正、指导后板书: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例题判断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生活动:口答例题.此例题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这个例题,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程;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的计算习惯.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练习:(1)课本第6页第2题目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2)课本第7页第1题目的: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练习:(1)P8 4.【教法说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并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2)P8 B组1.【教法说明】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找等量关系打下基础,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总结、扩展1.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学生这节课有什么收获.2.教师明确提出要求:弄懂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中考热点:中考中有时会出现检验某个坐标点是否在一次函数解析式上的问题.八、布置作业(一)必做题:P7 3.(二)选做题:P8 B组2.(三)预习:课本第9~13页.参考答案略.教案点评:本教案的设计有以下特点:能根据教材编写思路,自制教具创造性使用新教材中的问题情景,把教材中不动的问题情景转化为学生互动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互动中去感受.有关的一些知识,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并结合大量特例,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发现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地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集体备课教案表(方程的意义)

集体备课教案表(方程的意义)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形式。
1.2 教学内容方程的定义:等式与不等式的区别。
方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的工具。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方程的定义和意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方程的应用。
1.4 教学步骤引入等式和不等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定义。
通过实际问题,展示方程的应用,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方程的理解。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让学生能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形式和特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加减乘除运算和移项。
采用讲授法,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
2.4 教学步骤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讲解其形式和特点。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加减乘除运算和移项。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让学生能够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形式和特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因式分解和公式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
3.4 教学步骤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讲解其形式和特点。
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因式分解和公式法。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方程的组让学生掌握方程组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让学生能够应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方程组的定义:两个或多个方程联立的形式。
方程组的求解方法:代入法、消元法和图解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方程组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初二数学上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设计(优秀7篇)

初二数学上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设计(优秀7篇)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都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
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使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方程(组)、不等式的理解,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而且能从函数的角度将三者统一起来,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完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后对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究,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这对今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索。
难点:综合运用方程(组)、不等式和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会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思考:经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索及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能综合应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体验数学的价值,建立自信心。
二、教法说明对于认知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知识的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使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将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主动探索”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三、教学过程(一)感知身边数学学生已经学习过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因此可能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用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结合前面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关系的探究,我自然地提出问题:“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是否也有联系呢?”,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7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节P96页教学目标(1)根底学问与技能目标: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洁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受探究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理解代入消元法的根本思想所表达的化归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供应适当的情境资料,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争论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育良好的数学思想,逐步渗透类比、化归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探究如何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感受“消元”思想。
教学关键:把方程组中的某个方程变形,而后代入另一个方程中去,消去一个未知数,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分析授课对象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七年级学生,根底学问薄弱,特殊是对一元一次方程内容把握的不够透彻,再加上厌学现象严峻,团结协作的力量差,本节课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篮球竞赛和常用的消毒液作为题材来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组,既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解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问题,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在上节已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等概念的根底上,来学习解方程组的第一种方法——代入消元法。
并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根本思想“消元”。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不但用到了前面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对过去所学学问的一个回忆和提高,同时,也为后面的利用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根底。
通过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初中阶段要把握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解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两种,教材都是按先求解后应用的挨次安排,这样安排既可以在前一小节中有针对性的学习解法,又可在后一小节的应用中稳固前面的学问,但教材相对应的练习安排较少,不过这样也给了学生一较大的发挥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教学重点:
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
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教学过程: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思考: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探究: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例1 (1)方程(a+2)x +(b-1)y = 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b的取值范围.
(2)方程x∣a∣– 1+(a-2)y = 2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的值.
例2若方程x2 m–1 + 5y3n– 2 = 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例3 已知下列三对值:
x =-6 x =10 x =10 y =-9 y =-6 y =-1
(1) 哪几对数值使方程
2
1
x -y =6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2) 哪几对数值是方程组 的解?
例4 求二元一次方程3x +2y =19的正整数解.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102页练习 习题 1、2题 作业:
教科书第102页3、4、5题
21x -y =6
2x +31y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