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

合集下载

中国中产阶级收入标准是多少

中国中产阶级收入标准是多少

中国中产阶级收入标准是多少家庭年收入在1.15万到4.3万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群体。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有以下三种标准:一、中国中产划分:国家统计局根据人均GDP和购买力给出中产阶级的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50万人民币之间的结论。

中国中产阶层的财富在房产上的配置比例过重,高达79.5%,而金融资产占比过低,仅有10.8%。

海瑟表示:“现在亚洲(日本除外)有大约2.2亿人口属于富裕中产,其中超过一半住在中国。

这意味着全球四分之一的富裕中产说中文。

这是中国迅速崛起的见证,并将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深远影响。

二、美国中产划分:就收入而言,美国的通产家庭年收入在3至20万美元的即可认为属于中产阶级,据估计大约80%的美国人属于中产阶级。

三、印度标准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阶级家庭。

中产阶级一般指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

基本定义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

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高品质民主的前提条件。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21年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陆续发布2021年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发布投360理财2021-04-2918:01:12家庭财富农村阅读(559)评论(0)声明:本文由入驻精彩内容公众全文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却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2021年我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44197元,西北部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分别为208317元和64780元。

城镇家庭的人均财富是农村家庭人均财富的3.22倍。

我国城乡家庭资产投资的金融资产持有形式单一,投资渠道狭窄,现金和存款依然是县域城乡家庭持有资产的主要方式。

大多数人对60岁以后的收入水平有着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的预期。

33.28%的人预期60岁以后,收入将不足60岁以前的三成。

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4月29日发布。

该报告基于覆盖25个省份,268个县共12000户家庭的入户访问调查资料,涉及中国家庭牵涉财富的规模与结构、城乡与区域差异、金融资产和住房、家庭投融资决策、养老计划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财富的基本状况。

家庭人均财富14.4万元2021年后我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44197元,其中城镇家庭中产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分别为208317元和64780元。

城镇家庭的人均财富是农村家庭人均财富的3.22倍。

除了城乡差异以外,家庭财富也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

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从数值上看,东部区域的家庭人均财富为187793元,东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30708元和74513元。

东部地区的家庭人均财富分别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1.44倍和2.52倍。

房产占总资产近7成家庭财富由金融资产、房产净值、动产与耐用消费品、生产经营性资产、非住房负债以及土地等六大部分组成。

为了从财富来源的角度理解家庭财富的形成以及分配,中国家庭财富报告对家庭财富的构成进行了分析。

我国家底变厚的例子

我国家底变厚的例子

我国家底变厚的例子1、2016年末,我国社会净财富(非金融资产与对外净资产之和)总计437万亿元,中国社会净财富水平,相当于美国同期财富水平的70.7%,位居世界第二。

同期,我国GDP为74.4万亿元,相当于美国同期水平的57.2%,亦位居全球第二。

社会净财富规模和GDP都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达到如此水平,彰显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这437万亿庞大的社会净财富主要有何而来呢?该书指出,社会净财富的增长来自投资和价值重估,我国投资对财富积累的贡献最大。

投资来源于储蓄,是总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形成了社会净财富在物量上的增加。

价值重估则是由于资产价格变化导致的财富名义价值增长。

数据显示,2000-2015年,我国非金融资产年均增长23万亿,其中68%来自投资的贡献,32%归因于价值重估。

企业上市后估值提升、住房价格上涨等因素,是价值重估的主要原因。

我国对外净金融资产年均增长1万亿,其中,投资贡献了171%,价值重估的贡献则为-71%。

由于对外净资产用人民币计价,所以,汇率的变化对其产生直接影响;2005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我国以外汇储备为主的对外资产的人民币价格减值。

2、从社会净财富的持有主体或是分配情况看,2016年,我国社会净财富的73%归居民所有,剩余27%由政府持有。

可以看出,居民与政府所持有的社会净财富基本是七三开。

尽管从规模看,政府部门持有的社会净财富远低于居民,但从占比的国际比较看,政府部门占有大量社会净财富,是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的显著差异。

该书指出,2016年,英美政府净资产均为负,而日德政府净资产占社会净财富比重均不足5%。

中国独特的财富持有结构,既反映了现阶段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特点,也体现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性特征。

政府主导的经济赶超,积累了大量的政府性资产,这包括国有企业扩张和地方政府大量负债所形成的基础设施等资产;而公有制为主体,则使得土地等重要资源为政府所有,也导致政府资产规模庞大。

中国的富裕阶层标准

中国的富裕阶层标准

中国的富裕阶层标准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富裕阶层也迅速发展起来。

这一代中国富裕阶层的出现,不仅颠覆了全世界人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知,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因此,判断一个人所属的阶层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有一套专门用于判断富裕阶层的标准,可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

中国的富裕阶层标准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第一,财富。

一般来说,中国的富裕阶层大多是有较高财富的人群,这些人在财富组成方面与普通中产阶级及其他群体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有资产净值超过1000万的人群,也就成为了中国富裕阶层的一部分;第二,职业。

中国富裕阶层的成员大多来自职场,有中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商业、金融和技术领域的精英人士等;第三,生活方式和消费能力。

中国富裕阶层有着极高的消费能力,他们拥有极高的生活质量,消费习惯也趋向于奢侈和尊贵。

例如,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人喜欢购买名牌,有的人喜欢在高档餐厅就餐等;第四,社交圈子。

中国的富裕阶层的社交圈子也很特殊,他们大多集中在名企、私企和政府内部。

他们喜欢聚在一起讨论政治、经济等话题,在技术领域有着很多交流活动,因此,富裕阶层的社交圈子也是非常活跃的。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富裕阶层的标准是一套相对完善的框架,其中包含财富、职业、生活方式和消费能力以及社交圈子等方面。

从这些标准可以看出,中国富裕阶层的消费和投资习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他们的消费水平很高,对经济的影响力也很大,他们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活力。

当前,中国的富裕阶层正在不断壮大,他们的出现,不仅让中国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但是,中国的富裕阶层仍然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挑战,因为他们在投资收益、职场竞争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从长远来看,中国社会发展还是相对落后的,如果想要有效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深入探讨如何改善中国的富裕阶层标准,如增加投资机会、优化投资环境、改善社会环境等,从而让中国富裕阶层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

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

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2000字中国人的家底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财富、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

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财富方面。

中国人的家底在财富方面可以说是越来越厚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少中国人积累了大量财富。

中国现在拥有日益增长的中产阶层,他们通常拥有存款、投资和房产等资产,这些资产构成了中国人家底中主要的一部分财富。

另外,中国家庭的存款余额也不断增加,尽管日益增长的通货膨胀和国际金融动荡等因素在其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但整体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家底正在逐年增加。

教育方面。

中国人的家底还可以从教育的角度来看。

在中国,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因素,促进了中国家庭及其个人未来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建立了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体系,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特别是在大城市中,不少中国家庭会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

因此,可以说教育是构成中国人家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化传承方面。

中国人的家底还可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深厚的民族传统,这些都是构成中国人家底的宝贵财富。

中国的古书画、文物、宗教信仰、传统手工艺等文化传承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不少中国家庭喜欢将其作为自己家庭文化基础的一部分,并为此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财力。

同时,中国儒家文化、道教、佛教等精神理念流传至今,并一直对中国家庭及其个体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

总体而言,中国人的家底在过去几十年经历着显著的变化,有了许多巨大的进步和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家庭的财富也呈现上升趋势。

同时,中国家庭注重教育和文化传承,在这两个方面投入不少精力和财力,家庭文化风格更加多样化,这些变化都反映了中国人的家底愈发丰富多彩。

中国富人的标准

中国富人的标准

中国富人的标准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拥有众多富裕人群的国家。

中国富人的标准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衡量,包括财富总量、消费能力、社会地位等方面。

首先,一个常见的标准是财富总量。

富人通常被定义为拥有相对较大财富的人群。

在中国,财富总量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被广泛认为是富人。

财富的来源包括房地产、股票、企业投资、投资收益等。

根据中国的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有2224位亿元富豪,这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居首位。

其次,消费能力也是衡量中国富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富人通常有更高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

他们可以购买更昂贵的房子、豪车、奢侈品,参加高端旅游活动等。

在中国,富人经常在一线城市或热门旅游景点购买豪宅或豪车,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通常可以参与更多高端消费和娱乐活动。

此外,社会地位也是衡量中国富人的标准之一。

富人往往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他们可能拥有自己的企业,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

富人也可能是政治界或商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言论和行为往往能够引起公众关注,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中国富人的标准主要包括财富总量、消费能力和社会地位这三个方面。

然而,中国富人的标准并非是静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富分配的变化,富人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富裕阶层的人数将继续增加,但同时也需要关注贫富差距的问题,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富人的标准主要包括财富总量、消费能力和社会地位这三个方面。

这些标准不仅仅反映了个人的经济实力,也代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繁荣的社会环境。

中国中等收入家庭标准

中国中等收入家庭标准

中国中等收入家庭标准衡量一个家庭实力的指标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家庭收入,但是家庭收入只是一个财务数据,不代表家庭真正的实力。

能够代表家庭实力的应该是家庭净资产和净收入。

简单地说就是收入和支出之差。

依据家庭净资产和净收入两大维度,家庭实力可以分为7大等级,财富积累是金字塔型,人口分布是倒金字塔。

第一等级富豪家庭等级。

净资产超过1000万,年收入超过500万。

老张,家庭资产1500万元,负债500万元,净资产就是1000万元。

这就是富豪家庭,实现了财务自由,买菜自由、吃饭自由、旅游自由、买车自由、买房自由、出国自由。

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奢侈场所是购物地。

这一类家庭很少,不到家庭总数的0.001%。

第二等级富裕家庭等级。

净资产超过500万但不超过1000万,年收入超过200万但不超过500万。

也算是富人行列,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非常奢侈的。

也算是财务自由的家庭,买菜、购物、买车自由。

一年有2次旅游,特别重视孩子教育,给孩子的后路都铺垫好了。

这类家庭不到总数的0.32%。

第三等级高收入家庭等级。

净资产超过300万,但不超过500万。

年收入超过80万但不超过200万。

这是草根阶层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跨越的天花板。

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金融、保险等行业,家庭不超过10%。

生活算是高大上,能够超越80%的家庭。

算是成功人士,高考是改变阶层最好的途径。

第四等级中等收入家庭等级。

净资产超过200万,但不超过300万。

年收入超过15万,但不超过80万。

这算是中产家庭,生活不好不坏,也算能过去,处于中等水平。

买菜自由,买房买车不是很自由,旅游几年就能出去一趟。

关心孩子教育,渴望增加家庭收入来源,能够努力达到这一等级也算成功。

第五等级温饱家庭等级。

净资产超过50万但不超过80万,年收入超过8万但不超过15万。

生活算是能够解决温饱,住房不大但够住,存款不多但不紧张,住院有保障,买房有公积金。

基本上算是能过得去,工作压力大,但是很努力。

中国目前富人家庭标准

中国目前富人家庭标准

中国目前富人家庭标准一、家庭资产规模在中国的富人家庭中,家庭资产规模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一般来说,家庭资产包括家庭所拥有的各类资产,如现金、房产、股票、债券、基金等。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千万人民币以上的家庭资产规模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标准。

二、家庭收入家庭收入也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投资收益、创业收入等。

一般来说,富人家庭的年收入至少在百万人民币以上,有的甚至高达数千万人民币。

三、教育背景富人家庭通常非常注重家庭成员的教育背景。

在中国,高学历已经成为富人家庭成员的普遍特征,如硕士、博士等。

此外,富人家庭还注重子女的国际化教育,很多家庭会选择将子女送往国外留学。

四、职业背景职业背景也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很多富人家庭成员都拥有高端职业,如企业家、高管、医生、律师等。

这些职业不仅收入较高,而且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

五、生活方式富人家庭的生活方式通常非常高品质,注重细节和品质。

他们通常会选择购买高端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如豪华汽车、高档手表、私人飞机等。

此外,他们还注重健康和养生,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保持身体健康。

六、休闲活动富人家庭的休闲活动通常非常多样化,包括旅游、运动、艺术等。

他们通常会选择参加高端社交活动,如高尔夫球比赛、音乐会等。

此外,他们还注重文化修养和知识积累,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学习新知识。

七、社会地位富人家庭的社会地位通常非常高,他们通常会成为社会名流和精英阶层的一部分。

他们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可以接触到高端人士和政府官员等重要人物。

此外,他们还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会积极参与慈善捐赠和社会公益活动。

八、社交圈子富人家庭的社交圈子通常非常高端和有影响力。

他们通常会加入高端社交团体或俱乐部,与同样具有高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士交往。

此外,他们还注重与政府官员和商业领袖建立联系和合作,以拓展业务和增加社会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
房子是中国人最值钱的家当
此次调查的家庭财产主要包括,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和家庭经营资产。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最值钱的家当由改革开放初的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转变为房产和金融资产。

房产成为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中最值钱的家当。

城市居民家庭现有房产价值(含装修)户均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将近家庭总资产的一半。

住房制度改革使居民住房迅速转化为家庭财产,一部分人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了价值较高的原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住房,在国家让利的前提下使个人在财产总量上增加了最有分量的一部分。

截至6月底,中国城市居民户均家庭财产为22.83万元,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为27.74万元,将近小城市家庭财产的2倍。

这主要是因为大小城市间房产价值的差异,大城市的房产要比小城市更有价值,使得大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价值远远高于小城市。

金融资产成为仅次于房产的第二大家庭财产,户均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

城市家庭的金融资产主要由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组成。

城市家庭户均人民币资产为7.37万元人民币,占金融资产的92.4%,这其中储蓄存款又以绝对优势排在了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首位,户均5.12万元,占人民币金融资产的69.4%,其
次是股票(A股)和国库券。

城市居民金融资产出现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大约66.4%的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

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水涨船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已从十几年前的“十元级”、“百元级”、“千元级”上升到近几年的“万元级”、“十万元级”,消费品的档次越来越高,消费周期越来越短,折旧越来越快。

耐用消费品(主要指非经营性家用汽车和购买原值500元以上,产品寿命一年半以上的消费品)在家庭财产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只占家庭财产的5%左右,户均拥有耐用消费品现值户均为1.15万元。

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性质实现了重大跨越,由先前仅仅拥有生活资料转变为不仅拥有生活资料,而且还拥有生产资料。

城市居民户均经营资产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10%的城市家庭投资于经营活动。

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原始积累,城市家庭的经营活动又形成一定规模,从事经营投资的家庭户均经营资产总值已达29.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16.23万元,占54.4%。

这类家庭的家庭财产结构与非经营家庭有着明显的差距。

经营家庭除房产、金融资产及耐用消费品外,增加了经营资产,且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接近四成,而房产只排在了第三位。

高学历的年轻家庭最富有
调查显示,占调查比例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占10%的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最富有呢?成为富有的家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学历、职业等等,调查显示,高学历的年轻家庭最富有。

户主年龄在35-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平均为28.20万元。

家庭财产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少。

户主年龄对家庭财产的影响
户主年龄户均家庭财产
(岁)单位:万元
35-40 28.20
40-45 25.87
45-50 26.83
50-55 19.37
55-60 22.94
60-70 16.23
70以上15.65
受教育程度和户主的职业对家庭财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的年限越长,家庭财产就越多。

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财产最多,户均为49.94万元;而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4.39万元。

教育程度对家庭财产的影响
户主受教育程度
户主受户均家庭财产
教育程度单位:万元
硕士及以上49.94
大学本科37.29
大学专科30.43
中专21.21
高中18.17
初中15.28
小学14.39
从职业来看,股份企业负责人的家庭财产最多,为158.09万元;其次为私营企业精英者,其家庭财产为156.15万元。

户主的职业对家庭财产的影响
家庭财产占样本与平均
户主职业总额比重水平比
股份企业负责人1580877 0.63 6.92
私营企业经营者1561506 1.20 6.84
证券业务人员652675 0.15 2.86
文艺个体户601640 0.05 2.64
IT从业人员569884 0.18 2.50
个体经营者513762 4.45 2.25
银行业务人员423887 0.93 1.86
社会中介人员369170 0.20 1.62 教授358609 0.20 1.57 事业单位负责人348618 1.10 1.53 三资企业人员343256 0.53 1.50 国家机关负责人329475 1.40 1.44 国有企业负责人325201 2.00 1.42 娱乐服务人员318720 0.10 1.40 文艺创评人员314633 0.08 1.38 高级厨师287645 0.23 1.26 职业股民261476 0.05 1.15 工程技术人员259167 4.20 1.14 科学研究人员237286 0.18 1.04 演员223645 0.03 0.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