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建设指南
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建设构想

随
用航空运输体系, 一是显著提高航空运 NextGen 气象运行概念。 输系统的容量、 能力和效率, 使流量、 天 (一) NextGen气象运行概念 气等因素对飞行运行的影响大大减少, 美国总统布什于2003年签署了 《世 以满足未来航空运输需求增长和运行方 纪航空再授权法案》 ,提出制定 “新一 式变化的需要;二是显著提高航空运输 代航空运输系统” 发展战略, 对其航空 系统的安全性, 使航空安全保障能力达 运输系统进行转型, 建立一个更加现代 到世界航空发达国家水平;三是显著提 化的新型的航空运输系统, 以满足未来 高航空运输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将使中 航空运输对安全、容量、灵活、效率以 外旅客享受到更为便捷、安全、舒适的 航空旅行,并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 C A O )的定 义, 航空气象服务的目标是为航空飞行 的安全、正常和效率作贡献。中国民航 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作为新一代民用航 空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行 部分,要实现“全面、系统地提高天气 观测和预报水平, 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 的影响”的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及保安的需要。法案授权运输部、国土 安全部、商业部、国防部、白宫科学与 技术政策办公室、航空航天局、联邦航 空局等七大政府机构组成联合计划发展 办公室 (Joint Planning & Develop- ment Office — JPDO) ,会同企业、私 营业主、学术团体等,开展新一代航空 运输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建设。 2003 年末,JPDO 组建了 Weather Integrated Product Team,简称 Wx IPT,人员由 JPDO、赞助商、学术界、 研究机构、私营企业等 150 名专家代表 组成。 2006 年 5 月 23 日,Wx IPT 发表 了 1.0 版本的气象运行概念(Concept of Operations, 简称ConOps), 该文件 所描述的气象运行概念竭力保持与 NextGen 的运行概念一致。 NextGen 期
ATAP1.1.4.30民航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管理规定caac2001-84

民航空发[2001]84号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文件民航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国民航气象自动观测系统(Automated Weather Observing System——简称AWOS)建设管理工作有序地实施,依据民航总局(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及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简称民航总局空管局)制定的空管设备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选型、统一标准”的原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是为航空器起飞写着陆提供各种气象参数的助航设备,所有民用航空机场在建设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时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空管行业管理主管部门(民航总局空管局)对地方民用机场气象自动观测系统的建设选址、竣工验收及申请开放使用施行行业管理和审批。
第四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为:一、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包括RVR、常规气象要素、云和天气现象传感器等在内的集成自动化系统。
它能实时她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影响航空器着陆与起飞的各种气象参数。
二、跑道视程《RunwayVisualRenge一国际民航组织批准的缩写为RVR;在本(规定)中用此缩写替代其全称):在跑道中线上,航空器上的驾驶员能看到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界灯、中线灯的距离。
三、精密进近:使用仪表着陆系统(ILS)、微波着陆系统(MLS)或精密进近雷达(PAR)提供方位和下滑引导的仪表进近。
四、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机场可用于飞机起飞着陆的运行限制。
对于起飞,用能见度(VIS)或跑道视程(RVR)表示,在需要时,还应包括云高;对于精密进近着陆,根据运行分类用能见度(VIS)和跑道视程(RVR)和决断高度/高(DA/DH)表示;对于非精密进近着陆,用能见度(VIS)和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表示。
五、决断高度(DA)或决断高(DH):在精密进近中规定的一个高度或高。
在这个高度或高,如果不能取得继续进近所需的目视参考,则必须开始复飞。
观测试题库-中国民用航空局

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执照考试试题汇编气象观测员试题删除、增加内容前言本试题汇编主要参考书籍有:《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CCAR-117-R2)《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CCAR-116-R1)《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建设指南》(AP-117-TM-2012-01)《民用航空飞行气象情报发布与交换办法》(AP-117-TM-01R1)第一部分术语和定义删除:1.15 中指点标台答案:即中间信标机台。
它是垂直向上发射倒圆锥形的定向电波的电台。
1.20* 无方向信标(NDB)答案:又称不定向无线电信标。
这种导航系统是一种对载频进行振幅调制的不定向发射的无线电信标。
1.21* 仪表着陆系统(ILS)答案:仪表着陆系统是对于准备进场着陆的飞机提供进场方位(跑道的延长方向)、下滑角和从某一定点到着陆点的距离等三种情报的三个无线电设备的总称。
1.22* 进场灯答案:进场灯是为了给准备着陆的飞机指示进场路径而设在进场区域内的灯光。
1.23* 进场角度指示灯答案:进场角度指示灯是为了给准备着陆的飞机指示进场角度是否正确用的。
1.27 巡航高度层答案:以特定气压1013.25hPa 为基准的等压面,各面之间具有特定气压差距1.38*进近管制室答案:为了向在一个或多个机场进场或离场的管制飞行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而设定的单位。
1.41Δ世界区域预报中心(WAFC)答案:指定编制和提供全球的数字式高空预报给地区区域预报中心的气象中心。
1.42Δ世界区域预报系统(WAFS)答案:各个世界区域预报中心和地区区域预报中心使用统一标准的形式,提供航空气象航路预报的世界范围的系统。
1.52 孤立障碍物答案:指在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向障碍物方向看去,与邻近物体的横向距离大于或等于30米的单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遮挡角度小于或等于22.5º的障碍物。
1.53 成排障碍物答案:指在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向障碍物方向看去,单个物体或两个单个物体的横向距离小于或等于30米的集合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遮挡角度大于22.5º的障碍物。
新机场空管气象工程系统的建设实施

新机场空管气象工程系统的建设实施摘要:本文针对机场气象服务需求,设计了专项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分为服务器端和调阅客户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由专线联通,着力为机场飞机航行业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气象服务;资料下载;调阅显示;当前, 我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飞速发展, 航空公司、空中交通管理部门、机场等航空气象用户无论从飞行安全, 还是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对民航气象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
气象信息是保障空中交通管制正常良好运行的重要服务, 特别是在特殊天气情况下, 气象信息趋势性报告为空中交通管制运行现场调配提供了依据, 在空中交通管制安全运行工作和加速空中交通流量中担任重要角色。
新机场气象观测场项目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系统优化。
1 系统设计架构租用电信线路,使用专网传输数据,ftp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的是windows server2012,微软提供操作系统补丁,服务器安装杀毒软件,安装防火墙,路由器只开通必要端口。
多普勒雷达连接RDA系统,RDA系统跟RPG系统通信,产生数据传给PUP系统。
基于CIMISS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实现对实况产品、日本细网格、欧洲细网格和德国细网格海量气象数据快速下载、处理、存储,地面高空和数值产品下载过程中,下载程序采用C语言来编写。
资料转发系统转发雷达产品。
利用Serv-U(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FTP服务器端软件,支持3x/9x/ME/NT/2K 等全windows系列)搭建ftp服务器。
利用ftp转发系统,将资料从雷达服务器同步到ftp服务器。
地面高空和数值产品在micaps显示应用,雷达产品用RPG(雷达产品生产,Radar Product Generator)产生和PUP(主用户工作站)显示应用。
2 提供服务资料2.1 气象实况观测产品02时、05时、08时、14时、17时、20时、23时欧亚范围的地面实况产品;08时、20时欧亚范围的高空实况和温度对数压力图产品。
第14讲民航机场气象工程

id413030民航机场气象工程大纲要求:掌握民航机场气象设施建设内容及其建设要求、了解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1d413031民航机场气象设施建设内容及其建设要求民航机场气象台应当建设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平台、气象设备机房。
知识点一:机场气象设备设施建设内容(1)为满足探测云、垂直能见度、跑道视程、气象光学视程、地面风、气压、气温、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积雪深度等气象要素的需要,机场气象台应当配置以下基本气象探测设备:每条跑道配置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包括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降水传感器、风向风速仪、云高仪、前向散射仪或大气透射仪、背景光亮度仪、数据处理、系统监控及显示系统;移动式综合气象观测设备,至少含有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传感器。
在配置基本气象探测设备的基础上,机场气象台应当综合地形地貌、气候特点、重要天气预报预警的需要、飞行量以及运行的可行性等因素选择配置或组合配置机场天气雷达、测风雷达、低空风切变探测系统等探测气象要素的设备。
(2)机场气象台应当配备机场气象资料收集处理系统,包括气象资料接收处理系统、静止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
(3)机场气象台应当配备气象产品制作系统,包括机场天气报告编制发布系统、预报编制发布系统、天气图自动填绘与分析系统。
(4)机场气象台应当配备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包括通信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应用及服务子系统。
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应当具备飞行气象情报的收集、处理、交换、存储、提供功能。
知识点二:机场气象台的气象设备设施建设要求1.气象观测平台和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平台是观测员对本机场区域的云、天气现象、能见度等进行目测的同定场所,应当紧邻观测值班室设立。
除因特殊情况外,观测平台与机场标高的高度差应当小于20m。
在平台上,观测员能够目测以下范围:至少一条跑道及其航空器最后进近区域;以观测平台为圆心,四周每个象限的至少一半的自然地平线。
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建设指南

第二章 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五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建设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平台、 气象观测值班室、气象预报值班室、气象设备机房。
第六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配置设备或系统维修维护所需的仪 器仪表及工具。
第一节 气象探测设备
第七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配置以下基本气象探测设备,以满 足探测云、垂直能见度、跑道视程、气象光学视程、地面风、气
弧钩上,其球部朝东,球部中心距地面 1.52 米。 (四)毛发湿度表的安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毛发湿度表在气温降低到-10.0℃前一个月左右,垂直地
悬挂在百叶箱内; 2、毛发湿度表的上部使用螺钉固定在温度表支架上部的横
梁上。 (五)当气温降低到-30.0℃时,应当将酒精温度表垂直地悬
挂在干球温度表的近旁,球部距地面 1.5 米。 (六)电传风向风速仪的安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风杆应当垂直地面并安装避雷装置; 2、风杯中心距地面 10 米,指北杆对准正北方。 (七)雨量器的安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雨量器安装在观测场内的铁架上,铁架埋设牢固,筒口
保持水平,高出地面 0.7 米; 2、在历年最大积雪深度超过 0.3 米的地区,安装高度可增
高到 1.0 米至 1.2 米。 (八)振筒气压仪水平地放置在室内无振动的平台上,所处
—7—
环境空气流通,周围无强磁场,电源无强烈干扰,环境温度在短 时间内不发生剧烈变化。
(九)固定量雪尺垂直安装在观测场内雨量筒两侧。
第三节 能见度目标物、目灯的选择和设置要求
第二十九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结合机场运行标准和航空器运 行标准,根据能见度观测的需要,以观测平台或观测场为中心在 各个方向上选择若干不同距离的固定物体作为目标物。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及探测环境管理办法全文

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及探测环境管理办法全文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及探测环境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管理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保证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和连续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和《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建设和探测环境的选择、保护工作。
第三条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是指下列用于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的场所、设备和满足设备运行环境要求的设施:(一)气象观测平台、气象观测场;(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自动气象站及其设备;(三)天气雷达;(四)风温廓线雷达;(五)其他用于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的设备。
第四条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第五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对全国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建设及探测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建设及探测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民航建设规划,民用机场区域内的气象探测设施建设应当纳入民用机场总体规划。
第七条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民航相关的技术要求。
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探测设施不得用于与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有关的活动。
第八条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位置应当保持稳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气象探测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二章民用航空气象探测设施建设第一节建设内容第十条民用运输机场应当建设气象观测平台、气象观测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第十一条民用运输机场应当配置以下基本气象观测设备,以满足探测云、垂直能见度、跑道视程、气象光学视程、地面风、气压、气温、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需要。
中南地区新建民用运输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运行指南

中南地区新建民用运输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运
行指南
一、引言
在中南地区新建民用运输机场时,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交通的顺利进行,临时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运行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中南地区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运行的指导。
二、建设要求
1.选择合适位置:临时气象观测站应选在机场附近,距离机场主要跑道不远,便于观测和数据传输。
2.建设必备设备:配备气象观测设备,如气温、湿度、气压、风速等仪器;配备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确保实时数据传输。
3.确保通讯畅通:建立与机场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通讯联系,以便及时共享气象数据和信息。
三、运行要求
1.气象观测频率: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要求,进行定时气象观测,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
2.数据采集和传输: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采集和传输,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数据,以及天气变化的记录。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天气预报和其他气象报告,并及时提供给机场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
4.环境保护:在观测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合
理使用资源,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安全措施
1.安全设施:确保观测站周围的安全设施完善,包括防雷设施、消防设施等。
2.人员安全:保证观测人员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确保观测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3.数据保密:严格保护观测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
五、总结
本指南提供了中南地区新建民用运输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运行的指导,包括建设要求、运行要求、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对相关机构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提供帮助,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交通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建设,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 作规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适用于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气象台的建设,
包括设施设备建设、人员配备及制度建设。 第三条 机场气象台的设施设备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应的防雷、防
静电、消防、电磁辐射的要求。 第四条 机场气象台配备的设施设备应当符合相应技术要求的规定。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四章
供电及通信系统建设要求 .................................... 12 供电系统建设要求 ...................................... 12 通信系统建设要求 ...................................... 13
貌、气候特点、重要天气预报预警的需要、飞行量以及运行的可行性等因素选择 配置或组合配置机场天气雷达、测风雷达、低空风切变探测系统等探测气象要素 的设备。
2
第二节 气象资料收集处理设备 第九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配备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处理系统。该系统应当具
备存储、统计、查询、检索、输出各种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和制作观测月、年总簿 等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功能。 第十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配备气象资料接收处理系统。该系统应当具备获
第四节 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 第十六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配置由通信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信息处理子 系统、网络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应用及服务子系统等构成的民用航空气象信息 系统。 第十七条 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应当具备飞行气象情报的收集、处理、交 换、存储、提供功能。其应用及服务子系统应当具备航空气象用户查询和检索飞 行气象情报、打印飞行气象文件、查询自动气象观测、气象雷达、气象卫星资料 等功能。 第十八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配置图文传真设备。
第二节 气象观测平台和气象观测场的建设要求 第二十三条 观测平台是观测员对本机场区域的云、天气现象、能见度等进行 目测的固定场所,应当紧邻观测值班室设立。除因特殊情况外,观测平台与机场 标高的高度差应当小于 20 米,在平台上观测员能够目视以下范围: (一) 至少一条跑道及其航空器最后进近区域; (二) 以观测平台为圆心,四周每个象限的至少一半的自然地平线。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附件一
制度建设及人员配备要求 .................................... 13 天气雷达站全向遮蔽角图..................................... 15
附件二:等射束高度图制作........................................... 16 附件三 附件四 天气雷达 10000 米范围内障碍物遮蔽角计算表................... 17 天气雷达站场地环境平面图................................... 18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章
设施设备建设要求 ........................................... 4 室内工作场所建设要求 ................................... 4 气象观测平台和气象观测场的建设要求 ..................... 4 能见度目标物、目标灯的选择和设置要求 ................... 7 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建设安装要求 ........................... 9 机场天气雷达及风廓线雷达选址要求 ...................... 10 机房建设要求 .......................................... 11
3
第三章 设施设备建设要求
第一节 室内工作场所建设要求 第十九条 气象观测值班室是观测人员的室内工作场所,气象观测值班室应 当具备观测员完成室内工作任务的条件。 第二十条 气象观测值班室应当: (一)为有窗的建筑物,能使观测员随时监视室外的天气变化,面积大小根 据配置的设备情况确定,一般不小于40平方米。 (二)配置机场天气报告编制发布系统、自动气象观测显示设备、机场气象 观测资料处理系统、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显示终端、应急观测设备和用于观测 工作的图表、工具。 (三)配置录音电话。 气象预报值班室应 第二十一条 气象预报值班室是预报人员的室内工作场所, 当具备预报员完成室内工作任务的条件。 第二十二条 气象预报值班室应当: (一) 根据配置的设备情况确定面积大小,一般不小于 50 平方米。 (二) 配置预报编制发布系统、自动气象观测显示设备、机场气象观测资 料处理系统应用设备、气象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应用设备、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 应用和服务设备、静止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应用设备。 (三) 配置录音电话。
民航局空管办 二〇 一二年四月一日
抄送:民航局空管局
民第二章 总则 .......................................................2 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2 气象探测设备 ...........................................2 气象资料收集处理设备 ...................................3 气象产品制作系统 .......................................3 民用航空气象信息系统 ...................................3
6
第三节 能见度目标物、目标灯的选择和设置要求 第二十九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结合机场运行标准和航空器运行标准, 根据能见 度观测的需要, 以观测平台或观测场为中心在各个方向上选择若干不同距离的固 定物体作为目标物。 第三十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按照如下要求选择能见度目标物: (一) 颜色越深越好,亮度要一年四季不变或少变,浅色、反光强的物体 不宜选用; (二) 应当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如果背景是山、森林等,则目标物的轮 廓在该背景衬托下应当轮廓清晰,且与背景的距离尽可能远些; (三) 目标物的大小适度,近的小一些,远的大一些,视角在 0.5°至 5° 之间为宜,仰角不大于 6°; (四) 目标物选择的数量、方位、距离应兼顾天气现象常来的方向和低能 见度出现最多的方向、 跑道位置、 本机场运行标准、 特殊天气观测和报告的标准。 天气现象常来的方向、 最小能见度出现最多的方向和跑道延长线的方向上目标物 应当有一定的数量; (五) 选用的目标物应当力求分布均匀,特别是跑道方向上,应当尽可能 多些。 第三十一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在目标物选定后,以观测平台为中心,分别测定 其方位以及它们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 第三十二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在目标物的方位和距离测定后, 将其名称、 方位、 距离、测定年月和测定方法,登记在《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档案簿》上。 第三十三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绘制目标物分布图(见示意图)。绘制目标物分 布图应当遵循下列方法:以观测点为圆心,作九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代表 50 米、 200 米、500 米、1 千米、2 千米、3 千米、4 千米、6 千米、10 千米并画出东西 向和南北向的方位坐标线, 再按目标物的方位和距离在图的相应位置上绘出简略 图形,并注明其名称和距离。 第三十四条 如果原先选定的目标物有了改变, 或被其它的物体遮蔽而不能继 续观测时,机场气象台应当另行选择新的目标物,并将有关情况登记。
管 理 程 序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
编
号:AP-117-TM-2012-01
下发日期:2012 年 4 月 1 日
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建设指南
关于下发《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建设指南》的通知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各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 ,各 机场公司,各运输(通用)航空公司,飞行学院: 为规范和指导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的气象设备设施建设、制 度建设和人员配备,依据《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国际 民航组织《国际航空气象服务》的标准和建议措施,参考世界气 象组织有关技术文件,结合我国民用航空活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我办组织编写制定了《民用航空机场气象台建设指南》,现将《民 用航空机场气象台建设指南》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二章 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五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建设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平台、气象观测值班 室、气象预报值班室、气象设备机房。 第六条 具。 机场气象台应当配置设备或系统维修维护所需的仪器仪表及工
第一节 气象探测设备 第七条 机场气象台应当配置以下基本气象探测设备,以满足探测云、垂
直能见度、跑道视程、气象光学视程、地面风、气压、气温、湿度、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降水量和积雪深度等气象要素的需要。 (一) 每条跑道配置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各 2 套、降水传感器 1 套、 风向风速仪 3 套、云高仪 2 套、前向散射仪 3 套或大气透射仪 3 套、背景光亮度 仪、数据处理、系统监控及显示系统。 (二) 移动式综合气象观测设备 1 套(至少含有温度、湿度、风向风速、 气压传感器)。 第八条 在配置基本气象探测设备的基础上,机场气象台应当综合地形地
5
侧的环内。干球温度表在东侧,湿球温度表在西侧,球部向下,球部中心距地面 1.5 米; 2、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纱布,纱布长约 10 厘米,下部浸入一个带盖的专用 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 3 厘米,杯中盛蒸馏水。 (三) 最高、最低气温表的安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最高气温表安装在温度表支架下方靠里面的一对弧钩上,其球部朝东, 球部中心距地面 1.53 米; 2、最低气温表水平地安装在温度表支架下方靠外面的一对弧钩上,其球部 朝东,球部中心距地面 1.52 米。 (四) 毛发湿度表的安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 毛发湿度表在气温降低到-10.0℃前一个月左右, 垂直地悬挂在百叶箱内; 2、毛发湿度表的上部使用螺钉固定在温度表支架上部的横梁上。 (五) 当气温降低到-30.0℃时,应当将酒精温度表垂直地悬挂在干球温度 表的近旁,球部距地面 1.5 米。 (六) 电传风向风速仪的安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风杆应当垂直地面并安装避雷装置; 2、风杯中心距地面 10 米,指北杆对准正北方。 (七) 雨量器的安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雨量器安装在观测场内的铁架上,铁架埋设牢固,筒口保持水平,高出 地面 0.7 米; 2、在历年最大积雪深度超过 0.3 米的地区,安装高度可增高到 1.0 米至 1.2 米。 (八) 振筒气压仪水平地放置在室内无振动的平台上,所处环境空气流通, 周围无强磁场,电源无强烈干扰,环境温度在短时间内不发生剧烈变化。 (九) 固定量雪尺垂直安装在观测场内雨量筒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