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021届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021年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下图为显微镜下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基因重组可发生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时需用高倍镜B.在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能观察到赤道板结构C.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3.某中学兴趣小组对果蝇(2n=8)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染色体数日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正进行减数分裂B.乙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丙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三组细胞中均含有X和Y染色体4.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染色体复制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CD与DH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5.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c和细胞g都可能发生了染色单体分离B.细胞d、e、f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g和细胞b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6.某研究者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四个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甲和丙B.细胞甲中含有2个四分体C.图中四个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甲和丁D.丁细胞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不相同7.如图为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绘制的同一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示意图。

实验十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2024高考生物实验专题探究(原卷版)

实验十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2024高考生物实验专题探究(原卷版)

实验十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知识总结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显微镜方法步骤(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不同时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注意事项判断各期细胞的依据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习题训练1.某学习小组将若干黄色小球(标记D)和绿色小球(标记d)放入甲、乙两个小桶,进行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小桶中的小球总数量可以和乙小桶不同B.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小桶,并在每次抓取后将小球放回桶中C.从甲中随机抓取一小球并记录,可模拟配子的产生过程D.若甲乙中黄色小球:绿色小球均为2:1,多次抓取并记录甲、乙组合,其中Dd的组合约占2/92.小桶中黄色小球:绿色小球均为2:1,进行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小桶中的小球总数量可以和乙小桶不同B.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小桶,并在每次抓取后将小球放回桶中C.从甲中随机抓取一小球并记录,可模拟配子的产生过程D.多次抓取并记录甲、乙组合,其中Dd的组合约占2/93.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假说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是进行测交实验C.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D.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4.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B.两个小桶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C.每做一次模拟实验后,不需要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接着做下一次模拟实验D.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5.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D.避免人为误差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模拟的是()A.亲本配子B.雌、雄生殖器官C.F1配子D.F1遗传因子7.某兴趣小组按照下表所示进行了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模拟实验,甲、乙两容器中的卡片代表父本所含的基因,丙、A.甲容器中Y卡片和y卡片的数量代表父本产生的雄配子数量B.从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取出一个卡片进行组合,可代表基因重组C.从甲、乙、丙、丁四个容器中分别取出一个卡片,可得到9种不同类型的组合D.为保证容器中不同类型的卡片被抽取的概率相同,取出的卡片应放回原容器中8.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模拟实验:往甲袋内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内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粒并混匀,从甲、乙袋中各摸出一粒围棋子组合并记录后放回,重复100次。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实验十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三、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2-1 第2课时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受精作用

2-1 第2课时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受精作用

三、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图示
说明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 止其他精子进入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 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体细胞中的数目。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 胞(母方)。
2.某生物精原细胞有8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下列数据正确的
是( )
选项
初级精母细胞染 色体数目/条
精子染色 体数目/条
受精卵染色 体数目/条
A
8
B
4
C
4
D
8
4
8
4
4
8
4
8
8
答案:A
3.下图1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 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形成了图2所示的4个精 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4.某雄性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微思考2 结合细胞膜的成分,想一想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 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 的什么特性?
提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 被。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微判断2基于受精作用的原理和意义,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 确。
(1)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核的融合。( √ ) (2)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 (3)未受精时,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 慢。( √ ) (4)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 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 )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1.3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1.3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1.3
编写人:贺青提审核人:高一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体验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自主学习: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
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最佳的是
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的模型构建(P23~P24)
1、(双选)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和核DNA都复制加倍
B.减Ⅱ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中的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使同一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D.减Ⅱ的特点为着丝点分裂,DNA再减半,染色体数目不变
2、如右图,说出配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合,
该过程发生在时期。

(2)在时期,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蝗虫报告

蝗虫报告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________排列在________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____________。
2、将观察到的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简图绘制出期的雄蝗虫________里的精母细胞正在进行__________,因此,在它的精巢管内可以找到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
实验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
1、把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放到显微镜的_________上,用_________夹好。
2、调好显微镜在_________下观察,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在_________下依次找到件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_________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左眼观察,右眼绘图)。
4、本实验我们主要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因为间期细胞遗传物质载体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只有分裂期细胞才能清晰地看到染色体。
5、注意区分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的状态、数目。
实验结果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每对__________分别排列在______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____________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____________构成。
注意事项
1、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需要观察的细胞后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胞。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实验原理
1.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在刚开始开花时期的上午9:00—12:00植物减数分裂最旺盛。

二、目标要求
1.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学会制作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并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三、实验材料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植物花蕾,载玻片,盖玻片,龙胆紫或亚甲基蓝染液,显微镜等。

四、方法步骤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高倍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绘图: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2、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1)取材:始花期晴天上午9∶30~11∶30采取长度为1~5 mm的幼蕾。

(2)固定:卡诺固定液固定24 h后转入70% 乙醇中。

(3)染色:龙胆紫染液染色并压片。

(4)观察:光学显微镜镜检统计并照相。

五、结果与讨论
1.蝗虫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图片
2.植物减数分裂部分图片。

实验10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解析版)

实验10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解析版)

实验10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核心知识回顾1、实验原理蝗虫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步骤(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制片。

(2)在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在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要点探究(1)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中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原因分析。

(2)精巢内精原细胞存在的细胞分裂方式,能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完整的分裂过程。

(3)精巢内精原细胞既可进行分裂,又可进行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的不同细胞分裂图像。

【答案】1、精母两形态位置数目2、(1)漂洗染色(2)低(3)低高3、(1)雄性个体产生精子的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的数量。

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其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继续完成减数分裂Ⅱ。

(2)细胞在解离的时候已经死亡,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一个完整的分裂过程。

(3)有丝减数n、2n、4n➢高考真题剖析4、(2020·江苏)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参考答案:CD解析:观察题图可知,图甲含有五组荧光点,且每组荧光点较大,在细胞中散乱分布,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拟南芥(2n=10)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体,即5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形成5个四分体,可知图甲为四分体时期,即减数分裂Ⅰ前期;图乙的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即减数分裂Ⅰ中期;图丙的细胞每一极含有5个小的荧光点,应该为减数分裂Ⅱ中期,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图丁中含有4组荧光点,每组5个,应该是减数分裂Ⅱ完成,形成了4个精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实验原理】★★★ 处于繁殖期的雄蝗虫,精巢里的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因此,在它的精巢内可以找到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 、、。

通过观察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可以了解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

【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过程】一、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二、方法步骤 1. 调好显微镜,把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好。

2.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用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

4.根据观察结果,尝试绘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简图。

绘图:
三、实验结论根据观察结果,描述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总结归纳】★★★ 1. 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成功的关键:掌握显微镜下区分减数第一次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细胞的方法;注意事项:观察时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顺序,使用高倍镜时候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2.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染色体,试简述其原因。

主要原因有:没有调焦距;物象没有移向视野的中央;装片放反;高倍镜头损坏等。

3.减数分裂各个细胞时期的特点:间期:看不到染色体;减Ⅰ前期:出现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赤道板位置;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减Ⅱ末期:染色体逐渐消失。

【问题探究】一、问题思考当你的目光聚焦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时,你是怎么判断它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还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
二、探究创新 1.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应该选择植物哪个部位细胞?
[高考资源网] 2.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

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典例解析】例1: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用该蝗虫的精巢做成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 ①1N ②2N ③3N ④4N A、②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可为②、④项,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方式为减数分裂,染色体数可为①②项。

答案:C 例2:某动物(2N=10),其一滴精液中有核DNA分子8800个,那么这一精液中的精子是由多少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理论值)是 A.8800 B.2200 C.440 D.220 【解析】从题意可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10条染色体,故该动物的一个精子中含有5条染色体,5个DNA
分子。

一个精原细胞可以形成4个成熟的精子,因此计算方法为:8800÷5÷4=440个精原细胞。

答案:C 例3:果蝇的精子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它的初级精母细胞内的四分体数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分别是() A.2个、4条和8条 B.4个、8条和8条 C.4个、8条和16条 D.8个、16条和32条【解析】果蝇的精子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内的四分体数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分别是4个、8条和16条。

答案:C 例4: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所形成的细胞是()【解析】图B反映的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为联会期,而C图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可以见到四个分体,为四分体时期。

答案:C
【自主检测】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复制1次,着丝点分裂1次 B.染色体与核DNA均等分配 C.细胞质和核物质均等分配 D.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数目加倍解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是不均等分配的。

答案 C 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相同之处是()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两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答案:C 3. 某动物(2N=10)的一滴精液里有
440个核DNA分子,这滴精液中的精子来源于多少个初级精母细胞()A.11个 B.22个 C.44个 D.88个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