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初一科学之科学入门-科学测量知识精讲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 科学测量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 科学测量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第4节科学测量知识点1 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这类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

比如,长度的国际单位就是米。

2.对于同一被测量,所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的数值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数值后面必须写明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3.测量工具的选择依据:①不同的测量工具准确程度不同,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准确程度由最小刻度决定,最小刻度越小越准确。

如:量玻璃用最小刻度1mm 的钢皮卷尺。

②测量前先估测,根据估测值选择一定测量范围的测量工具,以便于测量。

4.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②采用分度值小的刻度尺。

5.最小刻度(也可称为最小刻度值或分度值):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

计算方法:将相邻两个标有刻度的刻度值相减,再除以他们之间间隔的刻度格数。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主单位:米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PM2.5的单位)、纳米(nm)。

单位换算过程例: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使用前,弄清楚它的零刻度线位置、量程。

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即量程,最小刻度决定一把刻度尺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

②使用时,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对齐)被测物体一端,并紧贴(紧靠)被测物体(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应另选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

看正确: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正对)。

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估读值),即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例:科学书宽度是183.6毫米:准确值为183毫米,估计值为0.6毫米,最小刻度为1mm。

记正确:数值后要写明单位。

例:第一幅图,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测得物体的长度为1.7厘米,其中1厘米是准确值,0.7是估计值;第二幅图,最小刻度为1毫米,读数2.40厘米。

所以第二把刻度尺更精确。

第一章第2节讲科学测量【同步精品课堂】(同步课件)-2024七年级科学同步精品课堂

第一章第2节讲科学测量【同步精品课堂】(同步课件)-2024七年级科学同步精品课堂
e.“记对”:指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注上单位,只写了数 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而忘了写单位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数据 书写格式:准确数字十估计数字十单位。
例2 如图 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XXX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答案】B 【解析】A项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A不正确;C项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 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C不正确;D项中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D不正确;B项中刻度尺操作 正确,所以选项B正确。
规律总结
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的正确步骤是:数值不变,乘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 目标单位。
思考与讨论 在测量图中的各物体时,应该分别用什么长度单位?
玻璃的厚度
课桌的高度
高速公路的长度
下列估测的数据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37℃ B.C919国产飞机最高速度可达90km/h C.1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 D.一间教室内所有灯工作1小时的用电量约为100kW•h
体积的测量
3.不规则大物体的体积测量:溢水法
(1)将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倾斜的大烧杯中或者溢水杯中浸没。 (2)测量大烧杯中溢出到小烧杯中的水的体积。 (3)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探索实践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目标 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器材 带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细线,小石块(大小以能放入量筒为宜)。 过程 1.测量物体的长度。 (1)视察各种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填入表1.2-1中。

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测量》_公开课PPT1

七年级上科学《科学测量》_公开课PPT1
第4节 科学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 人人都说你智慧过 人, 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 吗?”阿凡提回答:“如果这个桶有这个池 塘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水桶 有池塘一半大的话 那就有两桶水 .....”
池塘里的水
这个桶有这 个池塘一样 大的话
待测量 标准量
什么叫做测量
刻度尺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2.78cm=2.7+0.08+cm
1.50cm 2.15cm
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
1.观察: 量程、最小刻度、零刻度线。
米尺(最小刻度厘米,长1米)
2.正确使用: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作业本B第3~4页
放正确
1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最小刻度越小越好,测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刻度尺的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 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 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吗?”阿凡提回答:“如果这个桶有这个池塘 测量工具 正确使用 看正确 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
读正确

记正确
如何去换算?
例一:2.675米=
厘米
解:2.675米=2.675×1米 =2.675×100厘米 =267.5厘米
例二:7609毫米=

解:7609毫米=7609×1毫米 =7609× 0.001米 =7.609米
换算过程 •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D )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科学测量ppt课件

科学测量ppt课件

新知讲解
一、测量
1、测量: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注:这里的公认的标准是指单位。) 2、科学测量基本类型:
常见的科学测量有: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质量的 测量、温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等。 3、国际单位制:
国际计量大会采纳和推荐的统一的测量标准。
科学阅读
国际单位制
思考讨论:
新知讲解
(3)特殊仪器的长度测量法: 一些特殊的测量场合,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时,人们还会用到一些其
他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如,利用波从发送到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 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
①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常用声呐来测量潜水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②雷达用电磁波反射的原理测量飞机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③测距望远镜将激光测距仪和望远镜系统相结合, 集观察和测量于一体。

宽是

评价标准:
①选择的刻度尺量程合适;
②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③记录是否带单位。
讨论交流
在实际的测量中,是不是选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 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如,测量窗玻璃的长和宽,一般要准确到1毫米;测量跳 远的成绩,一般要准确到1厘米;若要测量高速公路的长度, 一般准确到1米就可以了。
是多少?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少?
量程:10cm
零刻度线
分度值:0.1cm或1mm
注意: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度。
活动:
2)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刻度尺,并填空:
100cm 20cm 12cm 10cm 5m
1mm 1mm 1mm 1mm 1mm

七年级科学科学入门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科学入门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科学入门知识点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规律的学问,它的重点是通过科学方法对自然和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

对于七年级来说,学习科学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一些科学的入门知识点。

下面是七年级科学的几个入门知识点。

一、科学方法科学是为了揭示规律而存在的。

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实验、记录、结论。

通过这些步骤,科学家能够发现新的规律,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改善人类的生活。

二、物质和化学变化物质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在研究物质时,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分类、组成、变化等概念。

化学变化是物质发生变化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学变化会改变物质的性质,产生新的物质。

三、生物和生命现象生物是指所有的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等。

生物有生命周期和生物特征,我们在学习生物的时候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分类和分布情况。

生命现象是指所有生命体活动和现象的总和,包括生长、繁殖、代谢、运动、感觉等。

了解生命现象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促进我们对自然的认知。

四、地理和地球科学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地球人类活动的学科。

它包括地形、气候、环境、资源、区域规划、人口等方面。

而地球科学则更加关注地球本身的构造、动力学等方面。

学习地理和地球科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形成和运动规律,认识到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

五、物理和能源物理学是一门探究物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而能源则是物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物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规律性,同时也为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改善环境提供依据。

能源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的能源生产和使用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和目标。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实践,加强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课外阅读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拓展自己的视野,促进自己对于科学认识水平的提升。

七年级科学测量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测量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测量重要知识点科学测量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测量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七年级科学测量的重要知识点。

一、测量的概念测量是指对物理量进行比较并用数值表达的过程。

在实验中,常用工具进行测量,如尺子、量杯、天平等。

在实际生活中,也常需要进行测量,如测量身高、体重、温度等。

二、长度的测量长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个方向上的距离,常用单位为米(m)。

在测量长度时,可以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如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等。

三、液体的测量液体的测量可以使用量杯进行测量。

在量杯上刻有刻度,可以根据刻度读取液体体积。

常用单位为升(L)。

四、质量的测量质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惯性的量度,常用单位为千克(kg)。

在测量质量时,可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如测量书包的重量、水果的重量等。

五、温度的测量温度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程度高低的程度,常用单位为摄氏度(℃)。

在测量温度时,可以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如测量室内的温度、人体温度等。

六、时间的测量时间是指物体运动发生的时段,常用单位为秒(s)。

在测量时间时,可以使用秒表或电子钟进行测量。

如测量自己跑100米的所需时间、看电影的时间等。

七、密度的测量密度是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常用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

在测量密度时,可以先进行质量测量,再进行体积测量,最后进行计算。

如测量同样体积的两个物质的质量,从而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以上就是七年级科学测量的重要知识点,希望本文能够对学生学习测量知识有所帮助。

学好测量知识,对于学习其他科目以及未来的生活都会有较大帮助。

学而思七年级科学培优讲义全年级章节培优经典

学而思七年级科学培优讲义全年级章节培优经典

学而思七年级科学培优讲义全年级章节培优经典引言学而思七年级科学培优讲义是为了帮助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设计的一套教材。

本文档总结了全年级各章节的培优经典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研究科学知识。

第一章:生物界中的生命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了生物界中的生命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命周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

第二章:物质与能量本章重点介绍了物质的性质和能量的转化。

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和能量的转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和能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第三章:地球与地理在这一章中,我们探索了地球的构造和地理现象。

通过研究地球的各个层次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第四章:力、运动与波动本章重点介绍了力、运动和波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研究运动的规律和波动的特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波动现象。

第五章:物理世界中的能量在这一章中,我们研究了物理世界中的能量转化和储存。

通过研究不同形式的能量和能量转化的原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能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六章:化学中的物质变化本章重点介绍了化学中的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

通过研究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设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第七章:天文与宇宙在这一章中,我们探索了天文学和宇宙的奥秘。

通过研究天体的运动和宇宙的组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无限广大和我们地球的地位。

结论本文档总结了学而思七年级科学培优讲义全年级各章节的培优经典。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成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测量》PPTj精品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测量》PPTj精品教学课件

B.⑥①②③④⑤⑦
C.⑥④①②⑤③⑦
D.④②⑤③①⑥⑦
C
解析
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首先要设计实验记录的表格,然后用手感觉一下热水的温度,估
测热水温度并记录,再根据估计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热
水中,正确读数并记录,比较估测温度和测量温度的差别。故选:C。
课堂小结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1)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升高时
温度降低时
液面上升
液面下降
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
就可知道温度的高低
110 o
100 o
90 o
80 o
70 o
60 o
50 o
40 o
30 o
20 o
10o
0
水银柱
玻璃泡
温度的单位
(1)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
5.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一估,二看;使用时:三要。
处断开,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体温计使用方法
(1)体温计在使用前 ,应用力向下甩几下 ,让直管中的水银流回玻璃
泡中,否则,当人体的温度低于体温计的原示数时,由于体温计的示
数不会下降,将导致测量值偏高。
(2)使用体温计读数时,应把体温计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读数,此时
应注意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读数时精确到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km dm cm mm μm nm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会认: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的位置。

零刻度线量程
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下:
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分度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789
3.读出A、B刻度尺测量的木块长度?【思考】A、B的测量结果为什么不同?
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火钟砂钟
近代机械钟
原子钟
更为准确的计时器当数原子钟。

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利用拉姆齐的分离振荡方法造出了第一台铯原子钟,它的精确度极高,30万年只差1秒。

拉姆齐因此而获得1989年诺贝尔物理奖。

【例2】
图甲物体AB长为______cm;图乙物体CD 长为______cm。

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便是按照腕尺标准建造的,塔高为280腕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一步
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步”。

并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
后来规定把手中指的当中节定为”寸”到
一里;后来又规定把人手中指的当中一节定为”1寸”。

到了
公元18世纪,人们开始感受到这种用人身体作为长度标准缺
点很多,由于人的高矮不同,形成长度单位的长短不同,非
点很多由于人的高矮不同形成长度单位的长短不同非
常混乱。

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长度固定的度量单位,终于
想起了球当时认为球的小和长度不会变,果用
想起了地球.当时认为地球的大小和长度不会变化,如果用
地球上的一段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变的度
量单位。

1789年,法国科学院的著名数学家达兰贝尔和海谢茵进行实地测量,得出
1米等于0.512074督亚士(法国古尺)。

米尺采用十进制,长度固定,使用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