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试判断2×103克的质量所表示的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A、一头象B、一个苹果C、一只鸡一只羊2、长度、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分别是()A、米、时B、米、分C、米、秒D、千米、时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停表是可用来测时刻的仪器B、体温计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C、量筒上刻度的单位一般是分米3D、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必须先调节天平平衡4、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A.量程 B.准确程度 C.构造 D.原理5、测量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A.细铁丝 B.量筒 C.刻度尺 D.水6、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38.5℃,第二次为39.5℃,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第一次正确 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C.只有第三次正确 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7、某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值分别为:12.05米,12.04米,12.03米,12.06米,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是()A、12.04米B、12.045米C、12.03米D、12.05米8、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用剩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为了防止试剂污染,滴管应悬空在试管上方加液体,不要直接接触试管9、用受潮变长的木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其结果会(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无法10、家庭用的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 )A、0℃—100℃B、35℃—42℃C、-10℃—100℃D、-30℃—50℃11、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打灭C、用湿布覆盖D、上述三种方法均可以12、一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8℃,用它给病人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为38℃,则病人的体温()A一定等于38℃B一定低于38℃C可能高于38℃D可能等于38℃,也可能低于38℃13、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A.量筒 B.温度计 C.烧杯 D.试管14、我们的教室高度约为…………………………………………………()A 0.032千米B 3.2米C 320分米D 32000毫米15、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100ml的烧杯B、10ml的量筒C、50ml的量筒和滴管D、100ml的烧杯和滴管16、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的体积时视经俯视,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A、大于实际体积B、等于实际体积C、小于实际体积D、无法判断17.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A.25.81 B.25.82dm C.25.82cm D.25.816cm18.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2.5米=2.5×100=150厘米B.2.5米=2.5米×100=250厘米C.2.5米=2.5米×100厘米=250厘米D.2.5米=2.5×100厘米=250厘米19.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验证方案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假设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教学目标达成训练卷(一)第1章第1~4节姓名学号班级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3.一只茶杯的高度最接近()A.1分米 B.1米C.1厘米D.1毫米4.大部分液体商品的体积都用单位( )A.米3 B.毫升C.厘米3 D.分米35.给窗户装玻璃,下列测量工具中,比较合适的是()A.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

B.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刻度尺。

C.最小刻度是1分米的刻度尺。

D.以上三种都可以。

6.下列有关实验室仪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平横梁标尺的零刻度在中央B.量筒、量杯都无零刻度线C.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上刻度分格均匀D.温度计零刻度以下没有刻度7.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中的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8.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到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有可能的是()A.25℃ B.35℃C.55℃D.15℃9.有一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当水银柱长12厘米时所显示的温度是()A.28℃ B.35℃C.48℃D.60℃10.我国铁道的标准轨距是1.435米,由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可能是( )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11.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相平。

D.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12.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亳升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100mL的烧杯B.10mL的量筒C.50mL的量筒和滴管D.100mL的烧杯和滴管13.下列是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训练(含答案)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训练(含答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训练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

你认为小张()A.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D.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2.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80﹣120nm,传染性很强。

在疫情期间,小张出去买必须的生活用品,他戴好口罩后一路按正常的步行速度走向超市。

在超市门口,保安拿着电子体温计往小张额头上扫了一下,便测出了他的体温是正常的,随后小张进入超市买完东西后就迅速回到家。

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的正常体温约为37.3o CB.小张买了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升C.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8×10﹣5m﹣1.2×10﹣4mD.小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l1m/s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B.C.D.4.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装入固体粉末B.加热液体C.添加酒精D.处理废弃药品5.“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该方法的是()A.米勒实验B.研究宇宙膨胀C.研究磁场实验D.研究分子间有间隔实验6.将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的读数为-5℃。

将温度计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稳定后读数为105℃,将该温度计放入一杯水中,稳定后发现读数为39℃,则这杯水实际温度为()A.34℃B.39℃C.40℃D.44℃7.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为“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丙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⑤是小鱼尾鳍内的小动脉B.若将血管⑥移到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左上方移动C.用③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是为了避免其乱跳D.显微镜调焦时,用左眼注视①,同时转动②使镜筒缓缓下降8.某同学在确定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A.反应所需条件和药品的状态B.气体的性质C.气体的验满方法D.气体的用途9.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A.用吸尘器吸尘B.使用破损空调降温时,氟利昂排入大气C.使用LED节能灯代替白炽灯D.用计算机上网查资料10.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20XX.9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认为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B.预习和练习C.讨论和交流D.提出问题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3.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某同学仰视读数为80毫升,则水实际体积().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很难确定4.为了进一步认识樱桃花的结构,小明结合课本插图(如图所示)对樱桃花实物进行认真观察,下列不可行的是() .数清花瓣、花萼的数量B.准确描述樱桃花各结构的颜色C.利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D.利用高倍显微镜直接对樱桃花做整体观察5.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B C D6.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7.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1.8米=1.8×1000=1800毫米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8.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9.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长度单位B.体积单位C.时间单位D.温度单位.液体的倾倒B.滴加液体C.点燃酒精灯D.湿抹布熄灭燃烧的酒精10.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用剩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为了防止试剂污染,滴管应悬空在试管上方加液体,不要直接接触试管11.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1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验证方案③建立推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假设⑥猎取事实与证据。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班级姓名座号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涛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科学》课,小涛很喜欢。

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观察的是()A。

用温度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地观察小鸟的活动C.一位学生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D.用皮尺测量某同学的身高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D。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米4、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A.75℃B.55℃C.35℃ D。

15℃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6、下列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米、分米、厘米、微米B。

分米3、毫米3、厘米3、米3C。

米、厘米、分米、微米D。

米3 、分米3、毫米3、厘米37、下列各个量中接近80厘米的是()A.科学课本的长度 B.铅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 D。

课桌的高度8、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9、我校运动会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

偏大 B。

偏小 C.不变 D。

都有可能10、当室温为20℃时,用体温计测得甲病人的体温为39。

1℃,把该体温度计消毒后未甩就直接给体温正常的乙测量,则体温计的读数应该是()A.20℃ B。

37℃ C.39.1℃ D。

以上都不正确11、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C.在许多时候需借助仪器进行测量 D。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七年级(上)科学第1章《科学入门》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D
5.B
6.B
7.D
8.B
9.A 10.D 11.B 12.C 13.C 14. 15.C
16.C 17.C 18.B 19.B 20.A
二、填空题
21.刻度尺体温计
22.下沉上浮漂浮在食盐溶液中
23.冷热程度热胀冷缩三十七摄氏度 -40℃
24.量筒量杯
25.3.60 3.6厘米
26.⑴甲⑵乙⑶20
27.0.00324 不对 165厘米
28.⑴厘米⑵体积 500
29.-23.0℃25.0℃
30.③⑤②④⑥
三、实验探究题
31.⑴温度计测量果汁的温度⑵量筒测量果汁的体积
32.⑴B ⑵蚂蚁离开蚁窝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1:00-17:00
33.⑴光⑵光影响鼠妇的生活⑶阳光充足⑷平均
34.不同时间下、不同容器内青蛙的个体数目
四、分析计算题
35.V=10ml/40=0.25ml
设每一昼夜滴的水为x毫升
3600秒×24/x毫升=12秒/10毫升,x=72000毫升
36.①先用托盘天平称量出十张报纸的质量m1克;
②将家中的所有报纸称量质量为m2克;
③则总共的报纸张数=10m2/m1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检测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检测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检测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液体温度时,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立即读数B.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离开人体读数就不准了C.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D.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2 .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3 . 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或实验现象的记录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C.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水浇灭D.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4 . 测量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下面做法正确的是()A.用最小刻度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B.在计算课本的张数n时,应包括封面和封底C.测课本总厚度时,应把封面、封底除外,然后把课本压紧,再用刻度尺准确测出D.用总厚度除以课本的页数(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就测出一张纸的厚度5 . 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A.0.16m B.1.6m C.16m D.160m6 . 小明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你觉得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A.2.42cm B.2.4275cm C.2.43cm D.2.428cm7 . 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重视规范操作。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2、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A.10厘米 B.42分米 C.36000毫米 D.0.45米3.质量是50克的物体,可能是………………………………………………………() A.一粒米 B.一个中学生 C.一个鸡蛋 D.一只鸡4、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

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A.分米刻度尺;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 D.无法确定。

5、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 A.260毫米;B.26厘米; C.2.6分米;D.0.260米。

6、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7、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是……………………………()A.1米 B.1厘米 C.1毫米 D.1微米8、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甲的记录是23.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063厘米。

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A、甲B、乙C、都符合D、都不符合9、按照国际标准,质量的单位是…………………………………………………()A、吨B、千克C、克D、毫克10、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这时应……()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C、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11、有一宇航员把3千克铜块带到太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小B、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不变C、温度和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大D、铜块的形状、状态不变,质量变小12、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13、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14、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A.物体外部形状大小; B.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C.物体所处的位置; D.物体的状态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测试卷
班级_____ _ 姓名_____ _ 学号____ _ 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
A.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
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
D.杭州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2.阿凡提的故事: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凡提,让他在众臣面前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这则故事说明了 ( )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
B.测量前应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C.测量的工具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D.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对下列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 .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B .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
C .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要垫一张石棉网
D .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5.下面是四位同学作的单位换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A.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B.2.8米=2.8×1000=2800毫米
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0.4升=0.4×1000毫升=400毫升
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 )
A. 1 cm,、5.50 cm
B. 1 cm 、8. 30 cm
C. 1 mm 、8. 30 cm
D. 1 mm 、2. 80 cm
7.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B 、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C 、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D 、A 和B 两点的值,B 点的温度值要大点
8.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 A .0.05毫米 B .0.005毫米 C .0.1毫米 D .0.01毫米 9.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分别用四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记录结果如下:甲:18.5 cm, 乙:18. 50 cm ,丙:185 mm,丁:1. 85 dm ,他们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 A .小于6毫升 B .大于6毫升 C .等于6毫升 D .无法确定范围 11.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
A. 药品只须分类储存,不需作出特别规定
B. 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
C. 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
D. 药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12.用体温计测得小科的体温为37. 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妍和小孙的体温,如果小妍和小孙的实际体温为37. 1℃和38. 4 ℃,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
A. 37. 1 ℃和 37. 3 ℃
B. 37. 1℃和38. 4 ℃
C. 37. 3℃和37. 3℃
D. 37. 3℃和38.4℃
13.两支温度计,它们玻璃泡内装有同样多的水银,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长度也不同.当它们放入同一杯热水中时 ( )
A .两温度计的液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两温度计的液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C .两温度计的液柱上升高度不同,示数相同 D.两温度计的液柱上升高度不同,示数不同 14.要测量如图中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 上述方法均很好
15.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

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厘米。

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 A.28℃ B.35℃ C.48℃ D.60℃ 二、填空题(第1一5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50分) 1.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枚壹元硬币的直径是22.5 ; (2)某同学的身高为160 ; (3)某位病人体温为39 ; (4)一个量筒测量范围为500 ; (5)一只墨水瓶高为65 ; (6)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 2. 观察和实验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酒精灯的灯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把一根火柴梗置于灯焰中1~2s 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a ”或“b ”或“c ”)处最先碳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药品的取用方法
(1)块状固体:一般用 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使用 取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倾倒:取下瓶塞 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____ ___,瓶口紧挨试管口。

滴加: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_____________
放食物
放蟑螂
隧道
巧克力
咖啡
话梅
米饭
5.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 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2)对试管里液体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固定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不对着自己和他人。

(3)写出2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 (4)写出1种需垫在石棉网上加热的仪器:
6.如图所示,现有A 、B 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1)用 尺测量时准确度高。

(2)用 尺测量时,尺子放得不正确。

(3)根据图中所示,用B 尺测得的长度是 。

7.如下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8圈,总长度为 厘米,铜丝的直径是 毫米 8.如图,小石块的体积为 。

9.下图中共有多处实验操作错误,请指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请判断甲、乙两温度计哪支温度计是体温计________。

甲读数是_____________. 乙读数是_____________ 丙读数是_____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

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
提出两种猜想:(1)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2)脉搏与运动无关。

究竟哪一种猜想正确呢?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3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m 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下表。

.. 根据上述数据..
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阅读材料,解决以下问题。

小亮打开橱柜发现许多蟑螂。

他很想知道蟑螂喜欢吃什么食物,于是他设想蟑螂可能喜欢吃的食物如:米饭、巧克力、咖啡、话梅等食物,并设计了一套透明实验装置,有利于观察蟑螂的行为。

他将许多蟑螂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放进几个透明装置内(如图),然后观察相同时间内通过隧道进入食物盒的蟑螂数量,进行对比,发现蟑螂喜欢吃巧克力。

①、小亮设计了下列表格,用来记录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在 “?”处填写应该记录的项目.....。

(其它空格应该在实验过程中填写,现在不用填写.....................)观察蟑螂喜欢的食物实验记录表
②、他探究的过程大致步骤为:
→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检验与评价.
③、他提出的问题是
○4、通过实验发现蟑螂最喜欢的食物是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