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视听语言 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视听语言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视听语言的定义与特征视听元素:画面、声音、剪辑、摄影、表演等视听语言的应用与创作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视听语言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创作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视听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二章:画面语言2.1 教学目标掌握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画面语言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画面语言进行故事叙述与情感表达2.2 教学内容画面语言的定义与特征画面元素:镜头、构图、色彩、光线等画面语言的应用与创作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画面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画面语言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画面语言进行创作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画面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画面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三章:声音语言3.1 教学目标掌握声音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声音语言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声音语言进行故事叙述与情感表达3.2 教学内容声音语言的定义与特征声音元素:对话、旁白、音效、音乐等声音语言的应用与创作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声音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声音语言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声音语言进行创作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声音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声音语言创作的成果第四章:剪辑语言4.1 教学目标掌握剪辑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剪辑语言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剪辑语言进行故事叙述与情感表达4.2 教学内容剪辑语言的定义与特征剪辑元素:镜头切换、剪辑节奏、蒙太奇等剪辑语言的应用与创作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剪辑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剪辑语言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剪辑语言进行创作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剪辑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剪辑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五章:摄影与表演5.1 教学目标掌握摄影与表演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理解摄影与表演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摄影与表演进行故事叙述与情感表达5.2 教学内容摄影与表演的定义与特征摄影元素:摄影机运动、镜头角度、景别等表演元素:演员表演、角色塑造、情感表达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摄影与表演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摄影与表演运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摄影与表演进行创作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摄影与表演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摄影与表演创作的成果第六章:视听语言与叙事技巧6.1 教学目标理解视听语言在叙事中的作用掌握叙事技巧,包括故事结构、角色塑造、情节推进等学会运用视听语言创造紧张、悬念和情感共鸣6.2 教学内容叙事元素:故事、角色、情节、冲突等视听语言与叙事的关系:如何通过视听元素推动故事发展经典叙事技巧分析:如闪回、倒叙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叙事元素和视听语言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叙事技巧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叙事技巧进行创作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叙事技巧和视听语言的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叙事技巧和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七章:视听语言与主题表达7.1 教学目标理解视听语言在主题表达中的作用掌握通过视听元素传达主题的方法学会运用视听语言深化观众对主题的理解7.2 教学内容主题表达的重要性视听元素与主题的结合:如色彩、音乐、镜头等经典影片主题表达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主题表达的重要性和视听元素的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主题表达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视听语言表达主题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主题表达和视听语言的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主题表达和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八章:视听语言与风格塑造8.1 教学目标理解视听语言在风格塑造中的作用掌握通过视听元素塑造独特风格的方法学会运用视听语言体现个人风格8.2 教学内容风格的概念与重要性视听元素与风格的结合:如剪辑风格、摄影风格、音乐风格等经典影片风格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风格的概念和视听元素的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片的风格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视听语言塑造风格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风格塑造和视听语言的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风格塑造和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九章:视听语言与新媒体技术9.1 教学目标理解视听语言在新媒体中的作用掌握新媒体技术对视听语言的影响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视听语言的表现力9.2 教学内容新媒体概述:互联网、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与视听语言的结合:如交互式视频、360度视频等新媒体视听语言创作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媒体的概念和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新媒体视听语言创作案例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尝试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作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新媒体技术和视听语言的应用能力作品展示: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视听语言创作的成果第十章:综合创作与实践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视听语言知识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会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品10.2 教学内容创作流程:构思、策划、拍摄、剪辑等创作要求: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等作品评价与修改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作流程和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的特点实践演练法:让学生进行综合创作实践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创作流程和要求的理解能力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艺术性和技术水平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案中的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元素及其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优选教案.docx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优选教案.docx

-教学理念:《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是一门关于影视动画的课程。

但它并不是一门严谨的、系统的关于电影艺术的概论,更不是一门电影美学课程,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门影视动画艺术的入门课程。

称它为入门,一方面是作为主讲者的我还谈不上对影视动画艺术有很高深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作为听课者的学生也是初次接触。

这门课将主要通过对影视动画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的介绍,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价,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影视动画艺术欣赏水平的目的。

希望能在这方面给大家一些印象,一些启发,使有兴趣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定义,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特征,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流派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2.视听语言与造型语言的异同3.视听语言的特点4.视听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流派教学难点:1.视听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异同2.视听语言的特点教学方法: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 1 节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一、电影艺术的概念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电影艺术最大限度地吸收了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各门艺术的手段和技巧,这种吸收不是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经过改造而兼收并蓄,从而使电影具备了一种独特的、全新的质,成为一种音响与画面相结合的视听艺术。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1.电影艺术的综合性电影具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点.它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

它们相互融合,形成电影自身新的特性。

文学艺术元素造型空间艺术元素音乐艺术元素戏剧艺术元素2.电影艺术的视像性电影以活动的画面形象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主要诉诸于观众视觉的性质。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教学理念:《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是一门有关影视动画的课程。

但它并不是一门严谨的、系统的有关电影艺术的概论,更不是一门电影美学课程,我更乐意把它看作是一门影视动画艺术的入门课程。

称它为入门,首先是作为主讲者的我还谈不上对影视动画艺术有很高深的研究,另首先是作为听课者的学生也是初次接触。

这门课将重要通过对影视动画的某些基本艺术问题的介绍,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价,来达成提高学生的影视动画艺术观赏水平的目的。

但愿能在这方面给大家某些印象,某些启发,使有爱好者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定义,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对的的认识。

2.通过观赏影视作品,使学生对的掌握视听语言的特性,逐步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通过观赏影视作品,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流派形成对的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重点:1.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2.视听语言与造型语言的异同3.视听语言的特点4.视听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流派教学难点:1.视听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异同2.视听语言的特点教学办法: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办法教学学时:3 学时教学内容:第 1节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一、电影艺术的概念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发明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电影艺术最大程度地吸取了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各门艺术的手段和技巧,这种吸取不是简朴的拼凑和混合,而是通过改造而兼收并蓄,从而使电影含有了一种独特的、全新的质,成为一种音响与画面相结合的视听艺术。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1.电影艺术的综合性电影含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点.它吸取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艺术元素。

它们互相融合,形成电影本身新的特性。

◆文学艺术元素◆造型空间艺术元素◆音乐艺术元素◆戏剧艺术元素2.电影艺术的视像性电影以活动的画面形象作为基本的体现手段,重要诉诸于观众视觉的性质。

《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视听语言》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多媒体时代结合动态画面语言和声画关系、影视理论等基础知识综合的现代艺术课程。

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这门课程,了解视听语言中景别的概念与功能,在结合应用案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勇于挑战自我,掌握自己人生。

2.在掌握专业知识概念的同时,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具有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问题,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

3.通过景别的应用与案例内容结合,从视频主题入手在内容与核心思想上加强学生的自主习意识和自我管理。

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通过案例为例,提升个人修养,远离偏见、歧视,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保持真诚善良正直、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掌握自己人生。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对《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不同景别对角色表现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影视剧中景别的概念与用法,提升对故事剧情创造、改编的理解力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镜头变化带动场景与氛围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爱祖国繁荣昌盛。

2.通过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镜头变化带动角色的表情与肢体表现表现,认识如何以善良和坚定的自我来面对偏见、歧视,守住自我,掌握自己人生,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意志品质。

3.通过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角色台词与剧情的转变强调主题思想,认识如何以善良和坚定的自我来面对偏见、歧视,守住自我,改变自己人生,个人品德——顽强拼搏。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说课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说课
影视动画分析 造型设计 运动规律
Flash 动画制作
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视听语言的基本方法和理论, 来分析优秀的影视作品,做到有理有据。
能够编写剧本,并填写文字分镜头表。
技能目标
3 课程设计思路
4
教学内容
授之以
1.视听语言概论(4学时) 2.轴线(8学时) 3.镜头运动(8学时) 4.场面调度(8学时) 5.电影声音(4学时) 6.剪辑技巧(8学时)

实训内容(40)
1.拍摄方法(10学时) 2.轴线的理解(10学时) 3.合理越轴实验(10学时) 4.剪辑(10学时)
5 学情分析
6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第一次课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了解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产生学习兴趣 1画面内容 2景别的作用 中间环节 3拍摄角度 4摄像机运动 5镜头组接 最后一次课 结课≠结束 1. 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 1.播放影片片段。 找出自己认为最好看的照 2. 引导学生发现影片中景 片。 别的变化。 1. 摄像机操作,以最直观 2.说出理由 3.讲解景别的作用。 的方法了解拍摄角度对画 3.引出十三种构图形式。 面的影响。
影视动画分析
Analysis
Of
说课
主讲人:李伟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目录
单元01
Contents
单元02 单元03 单元04 单元05 单元06 单元07 Page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课程设计 课程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单元说课 思路 设计
1课程定位
学综合任务:二维动画制作
7 单元说课——景别
THANKS

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动画视听语言教案教案标题:动画视听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与动画视听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和分析动画片段来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巧来创作自己的动画视听作品。

教学重点:1. 动画视听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学习。

2. 动画片段的分析和讨论。

3. 动画视听作品的创作。

教学准备:1. 一段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水平的动画片段。

2. 动画视听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教学材料。

3. 学生用于创作动画视听作品的素材和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入学生对动画视听的兴趣和认识,可以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动画片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主体:2. 教学动画视听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包括描述动画片段的动作、声音、情感等方面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分析和讨论一段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其中的视听元素,并进行相关的口语练习,如描述动作、模仿声音等。

4.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巧,创作自己的动画视听作品。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段,或者提供一些素材供学生选择,并指导他们如何运用语言来描述其中的视听元素。

总结:5.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动画视听词汇和表达方式,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观看更多的动画片段,并通过分析和讨论来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动画视听作品的展示和分享,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评估方式: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包括对动画视听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分析和讨论动画片段中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创作的动画视听作品,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创造性等方面。

教学资源:1. 动画片段。

2. 动画视听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教学材料。

3. 学生用于创作动画视听作品的素材和工具。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
B.视听语言并不具有文字的成规,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它有想象的空间。
C.视听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
(二)、欣赏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影片《总路线》。
三、课堂总结和布置课下作业
(一)、什么是视听语言以及它们的规律,要把握它们的概念和各个知识点。
(二)、课下带着我们学习的知识欣赏宫崎骏的《幽灵公主》。
视听语言课程
教案
学院、系:环艺系
任课教师:
授课专业及班级动漫1101、1102
教材名称: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课程总学时:36学时
课程周学时:2学时
2015年2月20日
第1次课2学时授课时间__2.25__
教学主题:视听语言概论
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视听语言的概念,要求学生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及特点。通过影片欣赏了解视听语言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视听语言的含义。
(1)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反应和交流是在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
(2)文字作为交流、记载的出现。
(3)绘画、音乐的出现。
(4)电影作为视听传媒的出现。
(5)电影理论的形成。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A.视听语言使用的机器实在记录现实,其选取的对象是现实的影像,与现实物件具有无限逼近的类似性。
重点:视听语言的含义,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难点:动画视听语言的特点及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板书、放映机
讲授要点及时间分配:
一、导入新课
二、理论知识(1.5课时)
1.视听语言的含义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1)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2)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视动画的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

2. 培养学生对影视动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运用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影视动画的基本概念:动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2. 视听语言要素:画面、声音、剪辑、摄影、色彩、光线、构图等。

3. 影视动画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国内外经典动画作品欣赏与分析。

4. 影视动画创作实践:创作短片、动画剧本编写、分镜头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视动画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

2. 演示法:播放经典动画作品,进行分析与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影视动画创作实践。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资源1. 经典动画作品:如《狮子王》、《千与千寻》、《阿凡达》等。

2. 影视动画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创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Maya、Flash等。

4. 摄影器材:如摄像机、三脚架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的积极性。

2. 作品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影视动画创作实践中的表现。

3. 创作心得与感悟:学生对影视动画创作的思考和体会。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影视动画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影视动画基本概念讲解。

第5-8课时:视听语言要素讲解。

第9-12课时:经典动画作品欣赏与分析。

第13-16课时:影视动画创作实践指导。

第17-20课时:学生创作短片,教师辅导。

第21-24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第25-28课时:作品修改和完善。

第29-32课时:期末考试和总结。

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对影视动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影视动画的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课程教案
2009 ~2010 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部)动画学院
教研室动画
课程名称动画视听语言
授课对象影视动画08专科专业
教师姓名赵咏飞
二零零九年九月
说明
1、编制一门课程的教案,先编制课程教案首页,然后分别编制这门课的课时教案(也称课次教案)。

2、课时教案主要按课时(次)进行编制,一般以一个教学单元或一次课(2节或4节课)编制一个课时教案。

3、一般来说,教学目的与要求是通过本门课(本次课或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在课程知识内容、相关能力等方面应预期达到的效果及相应的层次要求。

4、课程教学重点一般是指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应着重讲解和
分析的内容;教学难点一般是指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内容。

5、教学进程主要体现教学内容提要、教学过程步骤和教法设计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包括教学主要内容的讲授、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的组织和相应环节的学时分配以及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

6、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讲授、讨论、演示、讲练结合、启发互动等方法及教具、图表、录像、视频、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的辅助运用。

7、教师应以学校提供的教案模版样式为基础,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充分发挥个性,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的教案。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课程教案(首页)
2009 ~2010 学年第 1 学期
注:表中选项[]请打“√”
动画视听语言课时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