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淀粉酶的专一性和温度pH激动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根据水解液和碘反应的颜色,可以判断 水解是否已完全,观察底物、温度、pH及 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淀粉和蔗糖都无还原性,但淀粉水 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为 果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性糖,糖 类的醛基或酮基能与Benedict试剂反 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试剂和器材
1. 试剂
新鲜唾液稀释液、2%蔗糖溶液、Benedict试剂、 0.5%淀粉、0.5%淀粉溶液(含0.3%NaCl)、 1%氯化钠溶液、0.1%硫酸铜溶液、碘液、 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 mol/L柠檬酸溶液
2. 器材
恒温水浴锅、4度冰箱、电磁炉(沸水锅) 纸杯、试管、试管架、锥形瓶,pH试纸
四、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的影响
实验目的 了解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实验原理 酶的活性受某些物质的影响,能使酶活性增 加的称为激活剂,能使酶活性降低的称为抑制 剂。很少量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就会影响酶的活 性,而且常具有特异性,但激活剂和抑制剂不 是绝对的,浓度的改变可能使激活剂变成抑制 剂。
操作步骤
3. 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
试管编号
(取2只试管,按下表操作)
#1 1 3
#2 1 -
试剂处理
已稀释的唾液溶液(mL) 含0.3%NaCl的0.5%淀粉溶液 (mL) 2%蔗糖溶液(mL) Benedict试剂(mL) 记录观察结果
—
2
3
2
摇匀,置37℃水浴保温15min 摇匀,沸水浴煮沸2min
二、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操作步骤 1. 取3个锥形瓶,按下表比例移取磷酸氢二钠溶 液和柠檬酸钠溶液,制备 pH 为 5.0 、 6.8 、 8.0 的 三种缓冲溶液。
实验五激活剂、抑制剂、温度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五激活剂、抑制剂、温度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加深对酶性质的认识,了解测定α-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通常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生物催化剂催化生化反应时具有:催化效率好、有高度的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力与辅基,辅酶,金属离子有关等特点。
能提高酶活力的物质,称为激活剂。
激活剂对酶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其种类多为无机离子和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使酶的活力中心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酶的催化作用受抑制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
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
应注意的是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某种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
如氯化钠达到约30%浓度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酶促反应中,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和PH值称为某种酶作用时的最适温度和PH值。
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直至最大反应速度为止;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从而使反应速度降低。
同样,反应中某一PH范围内酶活力可达最高,在最适PH的两侧活性骤然下降,其变化趋势呈钟形曲线变化。
食品级α-淀粉酶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制备的微生物酶制剂,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微生物产生。
但不同菌株产生的酶在耐热性、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PH、对淀粉的水解程度,以及产物的性质等均有差异。
α-淀粉酶属水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迅速地将直链淀粉分子切割为短链的糊精或寡糖,使淀粉的粘度迅速下降,淀粉与碘的反应逐渐消失,这种作用称为液化作用,生产上又称α-淀粉酶为液化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能水解淀粉支链的α-1,6糖苷键,因此最终水解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和α-1,6键的寡糖。
本实验通过淀粉遇碘显蓝色,糊精按其分子量的大小遇碘显紫蓝、紫红、红棕色,较小的糊精(少于6个葡萄糖单位)遇碘不显色的呈色反应,来追踪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基质的水解过程,从而了解酶的性质以及动力学参数。
酶的专一性和影响酶作用的因素20130408

(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操作步骤】
试管号 0.5%淀粉溶液(滴) pH6.8缓冲液(滴) 0.3%NaCI溶液(滴) 浴温5分钟 稀唾液(滴) 浴温5分钟
取试管3支,标号,按下表所列的次序操作:
1 10 3 3 100 ℃ 3 100 ℃
(一)酶作用的特异性
【操作步骤】
试管号 0.5%淀粉溶液(滴) 0.3%NaCI溶液(滴) 0.5%蔗糖溶液(滴) 稀唾液(滴) 蔗糖酶溶液(滴) 蒸馏水(滴) 1 16 3 16 取试管6支,标号,按下表所列的次序操作:
2 16 3 16 -
3 16 3 16
4 16 16 -
5
6
16 16 -
(一)酶作用的特异性
【操作步骤】
(2)制备蔗糖酶溶液。
取活性干酵母1.0g,置于研钵中,加少 量蒸馏水及石英砂研磨提取约5min,再 加蒸馏水至总体积约为20ml,过滤,取 滤液备用。
15
5
5
15
5
15 5
15 5
15 5
15 5
各管混匀后,同时置于37~40℃水浴中保温5分钟,加1滴碘 记录观察结果
(三)pH、激活剂、抑制剂 对酶活性的影响
1
2
3
4
5
6
7
(三)pH、激活剂、抑制剂 对酶活性的影响
1
2
3
4
5
6
7
思考题
1.什么是酶的特异性?本实验如何验证了酶的特异性? 2.若将淀粉酶和蔗糖酶煮沸1min,其实验结果会发生什么 样的变化? 3.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多少? 4.低温对酶有什么影响? 5.在第二个实验中,为什么以第3管作碘反应,观察颜色?有 何意义? 6.在第二个实验中,为什么要作CuSO4、Na2SO4的对照实 验?
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作用的影响

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作用的影响【目的】通过本实验,观察影响酶促作用的一些因素。
【原理】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逐步水解,生成分子大小不同的糊精及最后水解成麦芽糖。
淀粉及糊精遇碘各呈不同的颜色反应。
直链淀粉(即可溶性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的大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睛褐色和红色。
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显色。
根据颜色反应,可以了解淀粉被水解的程度。
由于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高低不同,所以淀粉被水解的程度也不一样。
另外,有些物质可作为激活剂,能提高酶活性,有些物质可作为抑制剂,能降低酶活性,也能影响淀粉被水解的程度。
因此、通过与碘产生的颜色反应判断淀粉被水解的程度,了解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作用的影响。
【试剂】1、1%淀粉溶液配制取可溶性淀粉1克,加5毫升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蒸馏水80毫升,加热,使其溶解,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2、稀释唾液制备将痰咳尽,用水漱口,再含蒸馏水30毫升,作咀嚼运动,2分钟后吐入烧杯中,再用滤纸过滤后待用。
3、不同PH缓冲液(1)PH6.8缓冲液用0.2M磷酸二氢钠溶液772毫升,0.1M柠檬酸溶液485亳升,混合即得。
(2)pH5.0缓冲液取0.2M磷酸氢二钠溶液515毫升,0.1M柠檬酸溶液485毫升,混合即成。
(3)pH8.0缓冲液取0.2M磷酸氢二钠溶液972毫升,0.1M柠檬酸溶液28毫升,混合即成。
4、0.9%NaCl溶液。
5、0.1%CuSO4溶液。
6、0.1%Na2SO4溶液。
【器材】10×100毫米试管、恒温水浴、沸水浴、水浴、蜡笔。
【操作】一、温度对酶促作用的影响1、取试管三支,用蜡笔编号,每管各加入pH6.8缓冲液20滴,1%淀粉10滴。
2、将第一管放入37℃恒温水浴,将第二管放入沸水浴,将第三管放入冰浴。
3、放置5分钟后,分别向各管加入稀唾液5滴,再放回原处。
4、10分钟后,分别向各管滴加碘液1滴,观察三管中颜色的区别,说明温度对酶促作用的影响。
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报告

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同因素对酶的影响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酶的基本性质实验——底物专一性剂、激活剂和抑制、最适温度实验类型:分离鉴定实验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Ⅰ.酶的基本性质——底物专一性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酶的专一性。
2. 掌握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 学会排除干扰因素,设计酶学实验。
二、实验基本原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蛋白结构决定了酶的功能——酶的高效性,酶催化的反应(酶促反应)要比相应的没有催化剂的反应快103-1017 倍。
酶催化作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
根据各种酶对底物的选择程度不同,它们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下列几种:1.相对专一性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具有相同化学键或基团的物质进行某种类型的反应。
2.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对底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只作用于一种底物,而不作用于任何其他物质。
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进行水解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氨。
如麦芽糖酶只作用于麦芽糖而不作用其它双糖,淀粉酶只作用于淀粉,而不作用于纤维素。
3.立体异构专一性有些酶只有作用于底物的立体异构物中的一种,而对另一种则全无作用。
如酵母中的糖酶类只作用于D-型糖而不能作用于L-型的糖。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
采用Benedict 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Benedict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能与还原性糖的半缩醛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Na2CO3+ 2H2O2NaOH + H2CO3 CuSO4+2+ Na2SO4 还原糖(—CHO or —C=O)+ 2Cu(OH)2 Cu2O(砖红色或黄色) + 2H2与Benedict试剂无呈色反应。
实验6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
步骤
取三只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
试 管 号 0.1% 硫 酸 铜 1%氯化钠 氯化钠 蒸 馏 水 0.1% 淀 粉 淀粉酶 碘—碘化钾溶液 碘化钾溶液 8 \ 1ml \ 3ml 1ml 2—3d \ \ 3ml 1ml 2—3d 9 1ml 10 \ \ 1ml 3ml 1ml 2—3d
混匀37 保温10—15min冷却。 冷却。 混匀 ℃保温 冷却
六思考题
1. 激动剂和抑制剂有哪几种类型?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2.温度和pH影响酶活性的原理是什么? 3.联系实验结果及所学理论,说明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有什么规 律和实际意义? 4.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哪些特征? 5. 进行酶学实验必须注意控制哪些条件?为什么?
向各试管中加入淀粉酶的时间尽量保持一致。 向各试管中加入淀粉酶的时间尽量保持一致。将各 试管内容物混匀,并依次置于37 恒温水浴中保温。 37ºC 试管内容物混匀,并依次置于37 C恒温水浴中保温。
2
步骤
第8管加入淀粉酶2min后,每隔1min由第7管 取出一滴混合液,置于白瓷板上,加1小 滴碘 化钾—碘溶液,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待混合 液变为黄色时,向所有试管依次添加1—2滴碘 化钾—碘溶液。添加碘化钾—碘溶液的时间尽 量保持一致.
混匀,37℃保温15min. ℃
Benedict 2ml 2ml
混匀,沸水浴中煮2 3min。观察有无黄色沉淀产生。 黄色沉淀产生 混匀,沸水浴中煮2—3min。观察有无黄色沉淀产生。
二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1 原理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 反应速度最高。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37—40℃ ,植 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 。酶对温度的稳定性与其存 在形式有关。有些酶的干燥制剂,虽加热到100℃ ,其活 性并无明显变化,但在100℃的溶液中却容易失活。低温 能降低或抑制酶的活性,但不能使酶失活。
探究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说课课件

称取无水CuSO41g,,将之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5.5%NaOH溶液
称取NaOH5g,将之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五、教学过程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五、教学过程分析
(四)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一直都 很高涨,有着强烈地探索欲望, 但是教师要注意在保护学生兴趣 的同时,也应适时培养学生客观 严谨的实验态度。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确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进行有关的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 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学情分析明确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有关的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及尊重实验结果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温度明确温度phph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有关的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进行有关的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教学难点进行有关的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进行有关的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学法教法自主设计合作探究表达交流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课后反思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实验设计分析结果实验准备实验操作五教学过程分析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为什么发烧的病人吃饭不香浑身无力呢
温度、pH、活化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题目: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原理:1.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底物--淀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糊精、麦芽糖等水解产物。
2.淀粉被酶水解速度的变化,可以利用其产物遇碘呈不同颜色来观察。
3.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从大到小的顺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呈颜色反应(棕黄色)。
实验步骤:⒈收集唾液:用少量蒸馏水漱口。
取小漏斗一支,垫以小块脱脂棉,过滤唾液,收集约2毫升,用蒸馏水稀释 10 倍左右,混合后备用。
⒉取试管2支,各加稀释唾液约3毫升,一管直接加热煮沸,另一管置冷浴中预冷10分钟。
⒊另取试管4支编号按下表操作:步骤、编号 1 2 3 4一1%淀粉20滴1%淀粉20滴1%淀粉20滴1%淀粉20滴二置于0-4℃冰浴5分钟置于0-4℃冰浴5分钟置于37℃水浴5分钟置于37℃水浴5分钟三遇冷唾液10滴,混匀遇冷唾液10滴,混匀唾液10滴,混匀煮沸唾液10滴,混匀四置于0-4℃冰浴10分钟置于0-4℃冰浴5分钟移至37℃水浴5分钟置于37℃水浴10分钟置于37℃水浴10分钟五碘液2滴摇匀碘液2滴摇匀碘液2滴摇匀碘液2滴摇匀比较各管溶液的颜色,判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并说明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取试管3支编号,按下表操作:编号 1 2 3磷酸盐缓冲液(ml)2(pH5.0)2(pH6.8) 2(pH8.0)1%淀粉液(ml)2 2 2稀释的唾液(滴)10 10 105. 将各管混合,取瓷比色皿一个,预先在各比色池分别加入1-2滴碘液,每隔 30 秒从第二管吸取水解液一滴加到已有碘液的比色皿小池中,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直至此管不与碘液呈色(即只显碘液本身的浅棕色)时,立即向各管加碘液2滴摇匀观察。
比较各管溶液颜色,说明 pH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6. 取清洁试管4支,编号,按下表操作:编号 1 2 3 41%淀粉液(滴)20 20 20 201%NaCl(滴) 2 0 0 01%CuSO4(滴)0 2 0 01%Na2SO4(滴)0 0 2 0蒸馏水(滴)0 0 0 2稀释唾液(滴)10 10 10 107. 将各管混合,取瓷比色皿一个,预先在各比色池分别加入1-2滴碘液,每隔 30秒从第一管吸取水解液一滴加到比色皿中,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直至第一管不与碘液呈色(即只显碘的浅棕色)时,立即向各管加碘液2滴摇匀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取试管 4 支编号,按下操作: 表 4 激动剂和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实验观察
pH 6.8
1 %淀粉 蒸馏水
0.9 % 1%
缓冲液 溶液
NaCl
CuSO4
1
20 滴
10 滴
10 滴
-
-
2
20 滴
10 滴
-
10 滴
-
3
20 滴
10 滴
-
-
10 滴
4
20 滴
10 滴
-
-
-
1
%
Na2SO4
-
- -
10 滴
一、唾液淀粉酶的收集与处理
操作方法
1. 制备唾液
实验者先将痰咳尽, 用自来水漱口, 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 再在口腔内含蒸馏水约 15ml,
并作咀嚼咕漱运动, 3 分钟后吐入垫有两层经润湿处理的脱脂纱布的漏斗内,过滤于小烧杯
中备用,为与下面稀释唾液相区别,此称制备唾液。
2. 煮沸唾液
取上述唾液约 2ml,盛入 1 中号试管中 , 置沸水浴煮沸 5 分钟备用。
试剂和器材
一、器材
1. 滴管、烧杯、试管(架)及试管夹
。
2. 恒温水浴箱与水浴锅。 3. 脱脂棉、漏斗及纱布。
4. 白瓷反应盘
二、试剂 1.1 %淀粉 称取淀粉 1g,岳阳家政 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加入煮沸的 100m1。 2.1 %蔗糖溶液
0.3 %NaCl 溶液至
3. 班氏试剂 A 液:取柠檬酸钠 173g,无水碳酸钠 100g,加水 600ml ,加热溶解,冷 却后稀释至 850ml;B 液:取结晶硫酸铜 (CuSO4·5H2O)17.3 g溶于 100ml 预热的蒸馏水中, 冷却后加水至 150ml。将 A 液缓慢倒入 B 液中混匀置试剂瓶备用。
3. 稀释唾液
调整唾液淀粉酶活性, 使之在 pH6.8 、37℃和既无激动剂又无抑制剂条件下, 作用 5min,水
解淀粉至红色糊精为宜。具体做法是取 12 凹白瓷反应板一块,按下列步骤操作:
①第 1 排每凹各加 1 滴制备唾液, 12 、13、 14 凹分别加生理盐水 1、 2、 3 滴,用滴管采用抽
2.将一、二管移入冰水浴中,待各管温度一致后速向各管加入碘液 并说明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 滴,混匀后观察各管颜色的区别,
四、 pH 影响酶促反应的实验观察 1. 取试管 3 支编号,按下表 3 操作:
表 3 pH 影响酶促反应的实验观察
试管 1 试管 2 试管 3
pH4.0 缓冲液 pH6.8 缓冲
③在第 2 排各凹中加 I 液一滴,混匀,观察比较各凹颜色,以浅棕 -红色对应的稀释倍数,
用生理盐水稀释 3ml 制备唾液备用。
二、 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以及温度、 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观察
(一)取试管 3 支编号,按下表 1 操作 表 1 唾液淀粉酶专一性的实验观察
试剂
试管 1 2 3
表 2 温度影响酶促反应的实验观察
管号
试剂 1.pH6.8 缓冲液 2.1 %淀粉溶液 3. 预热 5min 4. 直接加入稀释唾 液, 立即混匀、 计时
5. 保温 10min
1
20 滴 10 滴 37℃水浴 5滴 37℃水浴
2
20 滴 10 滴 沸水浴 5滴 沸水浴
3
20 滴 10 滴 冰浴 5滴 冰浴
实验六 淀粉酶的专一性和温度、 pH、激活剂 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类型:验证型
目的和要求 1. 通过本实验观察、验证酶的专一性和温度、 pH、激动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2. 熟悉淀粉及其酶解产物的特殊显色方法;电热恒温水浴的使用。 3. 了解唾液淀粉酶的收集与预处理。
原理
酶具有高度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发生反应,如淀粉酶只能水解淀 粉,不能水解蔗糖。当淀粉被淀粉酶彻底水解为还原性麦芽糖和葡萄糖时,能使班氏试剂 的 Cu2+ 还原成 Cu1+,生成砖红色 Cu2O沉淀。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 pH、激动剂及抑制剂、 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因而水解淀粉生成一系列分子大小不同的糊精。不 同程度的水解糊精可与碘反应生成紫色、棕色或红色络合物。通过上述特征性反应,并以 蔗糖等作对照,便可观察、验证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以及它的催化活性是否受到影响。
稀释唾 液 5滴 5滴 5滴 5滴
2. 将上述各管放入 37℃水浴中保温 10 分钟 怎么减肚子 ,然后每管加入碘液 1 滴,混匀 后观各管颜色的区别,并说明激动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注意事项 1.反应试管应清洗干净,不同酶液、试剂及其滴管不能交叉混用; 2.使用混合唾液,或通过预试选出合适的唾液稀释度,效果更为显著。
液
20 滴 -
- 20 滴
-
-
pH8.0 缓冲 液
- - 20 滴
1%淀粉溶 液
10 滴 10 滴 10 滴
稀释唾液
5滴 5滴 5滴
2.将上述各管混匀后,置 37℃水浴中保温 10 分钟,然后每管加入碘液 1 滴,混匀后观察 各管颜色的区别,并说明 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五、激动剂和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实验观察
Hale Waihona Puke 4. 碘液:称取碘 4g、碘化钾 6g 溶于 l000ml 蒸馏水中,置棕色瓶内贮存备用。
5. 各种 pH 缓冲液
⑴ pH6.8 缓冲液:取 0.2mol/LNa 2HPO4 溶液 772ml,0.1mol/L 怎么减肚子 柠檬酸溶液 228ml 混合即成。
⑵ pH4.0 缓冲液:取 0.2mol/LNa 2HPO4 溶液 385.5ml , 0.1mol/L 柠檬酸溶液 614.5ml 混 合即成。
pH6.8 缓冲 液
20 滴 20 滴 20 滴
1%淀粉溶 液
10 滴 10 滴 -
1%蔗糖 制 备 唾
煮沸唾液
溶液
液
-
5滴
-
-
-
5滴
10 滴
5滴
-
将上述各管混匀后,置 37℃水浴中保温 10 分钟,然后每管加入班氏试剂 沸水浴中煮沸约 15 分钟,观察各管颜色反应,并说明原因。
20 滴,再放入
(二)温度影响酶促反应的实验观察 1.取试管 3 支编号,按下表 2 操作:
吸法,由稀到浓( 14→12)小心混匀各凹,勿使溅入相邻凹中。每混匀一凹便取其
1 滴放入
同列的 2 排凹中,剩余稀释唾液应全部放回原凹中。
②在盛有不同稀释度唾液的第 2 排各凹中,均加入 4 滴缓冲液( pH6.8), 2 滴 1%的淀粉液
和 2 滴蒸馏水,用①混匀法充分混匀,置 37℃下 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