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酶知识点复习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酶知识点复习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时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
(2)催化剂的作用:提高反应速率,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3)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二、酶的本质1.酶本质的探索过程(1)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2)争论①巴斯德(法国)1857年提出:只有酵母细胞参与才能进行发酵。
②李比希(德国)认为: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某些物质,引起发酵。
(3)比希纳(德国):获得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但未能分离鉴定出酶。
(4)萨姆纳(美国):1926年用丙酮提取出了刀豆种子中的脲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21世纪教育网(5)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互动探究] 1.酶在化学反应中,能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提示] 不能。
酶只是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会使生成物的量增加。
2.酶的组成成分中可能含有哪一种糖?该糖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提示] 核糖。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要点归纳一、酶的本质及实验验证酶的本质及作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具体见下表:化学本质21世纪教育网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真核生物)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都产生酶生理功能生物催化作用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二、酶的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验证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1)2H2O2过氧化氢酶2H2O+O2↑。
山东省莒县2024年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背光侧,IAA 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实验组中的IAA 先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证实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B.多肽类的荚膜使S 型菌不易受宿主防护机制的破坏C.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D.S 型菌的DNA 与活的R 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可出现两种菌落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纤维素、肝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B.ATP、DNA、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C.酶、抗体、激素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D.脂肪、磷脂、胆固醇都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4.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剪取0.5~1cm洋葱根尖放入4℃的低温环境中诱导B.待根长至1cm左右时将洋葱放入卡诺氏液中处理C.材料固定后残留的卡诺氏液用95%的酒精冲洗D.经龙胆紫染液染色后的根尖需用清水进行漂洗5.下表为“探究酶的专一性”活动的实验记录表。
【高中生物】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3)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重点难点·透析
目录
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2)酶促反应产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
重点难点·透析
目录
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重点难点·透析
2.教材中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的物质归纳
目录
考考点点一一细胞酶的的本多质样、性作和用统及一特性性
提示:温度增酶和加促pH而反影应响速加酶率快促反,不应但再速当增率底加的物原达因到。是一影定响浓了度酶后的,活受性酶;数底量物的浓限度制和,酶 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影响了酶分子和底物分子的结合,酶的活 ②性乙并图没:有在改底变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
成 正比 。 目录
目录
考点二 探究酶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 2H2O2 (过氧化氢酶)→ 2H2O+O2↑ (2)实验材料:
①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 ②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③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④各种用具如:量筒、试管、滴管、酒精灯、卫生香等等。
目录
考考点点一一细胞酶的的本多质样、性作和用统及一特性性
典例·精心深研
2.(2023·广东深圳调研)嚼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那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
解成了麦芽糖。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升高温度和加酶都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二者作用机理相同 B.高温、强酸、强碱都会导致唾液淀粉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使其失活 C.唾液淀粉酶既可作为淀粉水解的催化剂,又可作为蛋白酶催化的反应底物 D.唾液淀粉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细胞死亡并 裂解后从才能发挥作用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9 实验与探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九实验与探究&核心知识梳理必修1 P4“课外读”1.研究光合作用时,可以利用14CO2进行实验,以追踪碳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行和变化,这种技术称为同位素示踪。
同位素不仅可用于科学研究,也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碘同位素可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
必修1 P43活动2.黑藻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大而清晰,是观察叶绿体和胞质环流的好材料。
必修1 P90“活动”3.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碱性溶液中呈蓝色,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可用于检测CO2。
当溶液中溶有CO2时,其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再变成黄色。
选择性必修2 P27“活动”4.分离土壤动物时,对于体型较大的动物,用镊子拣出后放入贴有标签的试管中保存;对于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干漏斗分离法进行分离。
选择性必修2 P87“活动”5.制作生态瓶后,应将生态瓶放在温度适宜和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1.判断有关教材基础实验说法的正误(1)将本尼迪特(斐林)试剂加入果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无色,水浴加热后有红黄(砖红)色沉淀生成。
(×)(2)蛋白质变性后,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不再显示紫色。
(×)(3)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4)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运动作为参照物。
(×)(5)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染液(甲紫溶液)染色。
(×)(6)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7)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8)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2.判断下列有关科学史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的说法的正误(1)用35S标记甘氨酸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2)伞藻嫁接实验和变形虫切割实验表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高三生物关于酶的知识点

高三生物关于酶的知识点酶是生物体内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生化反应的作用。
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和调节着各种代谢过程。
以下是关于酶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一、酶的定义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反应结束时不参与或发生改变。
酶能够降低活化能,使反应在生理条件下发生,实现高效率的生物转化。
二、酶的特点1.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对于特定的底物具有选择性催化作用。
2. 酶在生物体内起到调节和控制的作用,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催化反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 酶能够被底物所识别和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通过调整空间构型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4. 酶具有催化作用后能够很快恢复原状,可多次进行反复催化。
三、酶的分类酶按照其催化反应类型和特定底物进行分类,常见的酶包括:1. 氧化还原酶:例如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等。
2. 转移酶:例如激酶、脱氨酶等。
3. 水解酶:例如淀粉酶、脂肪酶等。
4. 合成酶:例如核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酶等。
四、酶的活性受到的影响酶的活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pH值:每种酶都有适宜的pH值范围,超过或低于该范围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2. 温度: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甚至失活。
3. 底物浓度:酶的活性会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直至达到饱和状态。
4. 抑制物:某些物质可以抑制酶的活性,包括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等。
五、酶的应用由于酶具有高度的催化活性和专一性,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1. 食品工业:酶可用于食品加工,如酶解淀粉制取糖浆,发酵生产乳制品等。
2. 医药工业:酶可用于药物合成和治疗,如酶促抗癌药物和酶替代治疗等。
3. 环境保护:酶可用于水处理和废物降解,如酶法处理废水和土壤修复等。
综上所述,酶作为一类特殊的生物催化剂,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关键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酶特性实验的分析及改进

酶特性实验的分析及改进作者:郭卫华来源:《中学生物学》2019年第02期摘要以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试题为例,结合近三年的高考理综全国卷I试题,分析了高考命题特点及对后期的备考建议,以期为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提供可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考试题特点分析复习启示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酶特性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很多教师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对于酶专一性实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上没有设计排除两种酶中可能混有还原性物质的可能性。
而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人教社的《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84页用括号注明“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但并未说明原因。
下面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重新设计,在教学实施中获得了较好效果。
1探究酶专一性的实验1.1酶专一性实验再现实验步骤见表1。
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实验,很多教师上课时基本也是这样讲的,同时还会让学生思考“此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来检验”。
学生基本也知道不能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验蔗糖是否被水解,碘液检验的是反应物,而斐林试剂检验的生成物。
1.2酶专一性的改进改进实验的实验步骤:取4支试管分别编号见表2中①、②、③、④,加入试剂,充分混匀后放在50℃恒温水浴中保温5 min,再各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
50%再水浴2 min,观察是否有沉淀并记录实验结果。
再取4支试管分别编号见表2中⑤、⑥、⑦、⑧,如表2所示,加入试剂,最后各试管加入蒸馏水补足到总体积6mL,摇匀。
50%再水浴2min,观察是否有沉淀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及分析:只有①号和④号出现砖红色沉淀,由此可知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不能催化淀粉分解;即“酶具有专一性”。
该实验设计反思:淀粉酶代替唾液,免去了收集唾液的麻烦及唾液中食物残渣的影响;淀粉酶和蔗糖酶都为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一般在40~50%,故本实验设置反应温度在50%,也是斐林试剂水浴的温度,从而避免了前后温度不一致而把温度作为自变量了;增加了两组对照(⑦号和⑧号),排除了两种酶中混有还原性物质的可能,实验过程更加严谨。
酶特性实验的分析及改进

பைடு நூலகம்斐林试剂
|
1 mL
|
1 mL
50弋水浴2 min
有无砖红色沉淀|
有
|
无
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实验,很多教师上课时基本 也是这样讲的,同时还会让学生思考“此实验能否用 碘液代替斐林试剂来检验”。学生基本也知道不能用 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验蔗糖是否被水解,碘液检验 的是反应物,而斐林试剂检验的生成物。 1.2 酶专一性的改进
题特点及对后期的备考建议,以期为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提供可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考试题特点分析复习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酶特性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很多
教师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对于酶专一性实验,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上没有设计排除两种酶中可
能混有还原性物质的可能性。而在探究pH对酶活性 影响时,人教社的《必修1 •分子与细胞》中第84页用 括号注明“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2 —
混有还原性物质的可能,实验过程更加严谨。
2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2.1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再现 实验步骤见表3。
试管 1%淀粉酶 控制pH 1%可溶性淀粉
碘液(I-KI液) 预期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 实际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
表3实验步骤
①
②
1 mL
1 mL
1 mL体积分数为5%的HC1溶液
2 mL 砖红色沉淀
2 mL
2 mL
2 mL
2 mL
无砖红色沉淀 无砖红色沉淀 无砖红色沉淀 无砖红色沉淀
该实验设计反思:淀粉酶代替唾液,免去了收集 唾液的麻烦及唾液中食物残渣的影响;淀粉酶和蔗糖 酶都为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一般在40~50七,故本
酶的专一性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酶的专一性名词解释生物化学酶的专一性在生物化学中是指酶对于底物的选择性。
酶是一类蛋白质,在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酶通过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来催化化学反应,但它们并不对所有的底物都具有相同的催化能力。
酶的专一性是由酶的结构和亲合性所决定的。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酶通过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来催化反应。
然而,不同的酶对于底物的结构有不同的偏好。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部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氨基酸残基组成,只有与底物相匹配的结构才能与活性部位结合。
酶的专一性在生物体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体内有许多不同的底物需要被催化,但每种底物都有自己的特定的酶来完成催化反应。
这种专一性保证了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如果没有酶的专一性,不同的反应可能会相互干扰或竞争,导致生物化学反应的混乱。
酶的专一性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底物选择性和催化反应选择性。
底物选择性是指酶对于特定底物的亲合性和结合能力。
酶只能与特定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其他底物则不能被酶催化。
这种底物选择性是由酶活性部位的结构所决定的。
酶的活性部位具有一定的空间要求和化学性质,只有与底物相匹配的结构才能与活性部位结合,从而进行催化反应。
这种底物选择性保证了酶只催化特定的底物,而不会对其他底物产生影响。
除了底物选择性,酶还具有催化反应选择性。
催化反应选择性是指酶对于特定类型的反应的亲合性和催化能力。
酶的活性部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只能催化特定类型的反应。
例如,氧化还原酶可以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水解酶可以催化水解反应,合成酶可以催化合成反应等。
每种酶都有其特定的催化反应选择性,这种选择性确保了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有序进行。
酶的专一性在生物体内的调控非常重要。
生物体内的酶通过调控其产生量和活性来实现对底物的选择性。
在细胞内,酶的合成和活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例如基因表达、环境因子和调控蛋白等。
通过调控酶的产生量和活性,生物体可以调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从而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
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
实验解读 1.实验原理
淀粉(非还原糖)――→水解
麦芽糖(还原糖);
蔗糖(非还原糖)――→水解葡萄糖(还原糖)+果糖(还原糖); 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
加热红黄色沉淀。
2.实验步骤
试管 1 2 3 4 5 6 1%淀粉溶液 3 mL - 3 mL - 3 mL - 2%蔗糖溶液 - 3 mL - 3 mL - 3 mL 新鲜唾液 - - 1 mL 1 mL - - 蔗糖酶溶液 -
-
-
-
1 mL
1 mL
温度处理 37 ℃恒温水浴保温15 min 本尼迪特试剂 2 mL
2 mL
2 mL
2 mL
2 mL
2 mL
水浴加热
沸水浴2~3 min 实验结果
不出现
红黄色沉淀
不出现红黄色沉淀
出现红黄色沉淀
不出现红黄色沉淀
不出现红黄色沉淀
出现红黄色沉淀
3.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1.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探究方法——对比法
(1)设计思路:常见的方案有两种,即底物相同但酶不同或底物不同但酶相同,最后通过观察酶促反应能否进行得出结论。
(2)设计方案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材料 同一种底物(等量) 与酶相对应的底物
另外一种底物
试剂
与底物相对应的酶
另外一种酶
同一种酶(等量)
现象发生反应不发生反应发生反应不发生反应
结论酶具有专一性酶具有专一性
2.变量分析
(1)自变量:不同底物或不同酶液。
(2)因变量:底物是否被分解或有无产物生成。
(3)无关变量:试剂量、反应温度、pH等。
命题点一实验原理、步骤和现象
1.(2019·浙江稽阳联考)下表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数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123456
本尼迪特试剂/mL222222
1%淀粉溶液/mL3\3\3\
2%蔗糖溶液/mL\3\3\3
新鲜唾液/mL\\11\\
蔗糖酶溶液/mL\\\\11
实验结果
A.1%淀粉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
B.按表格将各种溶液分别加入6只试管后,再共同保温一段时间
C.试管3有红黄色沉淀产生,说明有葡萄糖生成
D.若5号试管出现轻度阳性反应,不可能是淀粉溶液中有杂质
答案A
解析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所以1%淀粉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A正确;本尼迪特试剂需要在酶促反应完成后加入,过早加入可能会对酶活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利用本尼迪特试剂能检测出试管3有还原糖生成,但不能确定就是葡萄糖,C错误;5号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淀粉溶液中有还原糖类杂质,D错误。
2.现有3支试管甲、乙、丙,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