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工程的项目动态管理

合集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51【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施工项目 动态管理信息技术施工企业一般在进行项目整体监测管理时,会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施工项目管理一般包括合同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几个主要的方面,具体针对某个建筑施工项目的准备工作时,要综合考虑到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它关系一个施工单位或一个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移动互联网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产物,移动互联网对于施工项目动态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管理的每一关系每一环节、每一个工种等都与其他因素相联系,合理高效的利用互联网科学技术可以使项目、单位工作更为顺利的发展。

1 移动互联网的建筑项目动态管理要点在我国的建筑施工领域,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主要是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定位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相结合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调度、计划管理、安全质量监控等环节进行信息即时采集、记录和共享,满足现场多方协同需要,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实现项目动态实时管理,规避项目过程各类风险。

那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在移动互联网醒目动态管理下应注意提升以下几点:1.1 体系的确立与管理在当代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包括很多方面的技术管理,比如前期的选址、方案设计管理、施工材料管理、安全管理等都是地产施工的重点技术管理方面,施工体系的确立是以信息数据为依据的,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施工企业通过信息平台准确生成和汇总施工各阶段工程量、物资材料调动管理等数据,实现数据自动归集、汇总、查询,要想充分的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首先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目的是要把施工的各个环节连接好,避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文/杨伟出现脱节的现象而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和工程的延期,并且建立的各项体系要有专门的部门监督落实下去才能充分实现体系的价值。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管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进度管理,可以使项目经理模拟施工的过程,提前了解施工中的问题,在施工中遇到制约进度因素时,也可以及时变更施工方案和计划,尽量降低施工工期受到的影响。

一、BIM进度管理目标与应用步骤(一)基于BIM技术的进度管理目标BIM实施通常为目标导向,首先需要明确项目BIM实施目标,然后根据实施目标选择对应的BIM应用。

BIM目标直接影响前期的策划与准备,并且要与项目实际和企业需要相符,所以目标的确定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

例如,鲁班企业总结了项目实施阶段施工方的106个BIM应用点(施工方案模拟、碰撞检查、工程量计算、材料管理等),企业间的核心利益环节不同,对BIM的需求及所要达成的目标就会存在差异。

因此,制定合理的BIM实施目标,筛选合适的BIM 应用,才能促进项目成功。

BIM实施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与技术应用三个层次。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考虑,BIM进度管理目标与对应的BIM应用点如表7-1所示。

表7-1 BIM进度管理实施目标(二)BIM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步骤1.建立建筑的4D信息模型建立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创建建筑模型;然后建立建筑施工过程模型;最后把建筑模型与过程模型关联。

(1)创建3D建筑模型系统支持从其他基于IFC标准的3D模拟系统中直接导入项目的3D建筑模型,也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建模工具直接新建3D建筑模型。

系统一般都会提供梁、柱、板、墙、门、窗等经常使用的构件类型的快捷工具,只需输入很少的参数就可以建立相应的构件模块,并且给构件模块赋予相应的位置、尺寸、材质等工程属性的信息,多种模块组合就形成3D建筑模型。

(2)建立施工过程模型施工过程模型就是进度计划的模拟,通过WBS把建筑结构分为整体工程、单项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分层工程、分段工程等多层节点,并自动生成WBS树状结构,把总体进度计划划分到每一个节点上,即可完成进度计划的创建工作。

二建 施工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二建 施工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2Z101040 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2Z101041 动态控制方法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

一、动态控制原理1.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准备工作:将对项目的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1)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如实际投资/成本、实际施工进度和施工的质量状况等;(2)定期(如每两周或每月)进行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3)比较,如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如有必要(即原定的项目目标不合理,或原定的项目目标无法实现),进行项目目标的调整,目标调整后控制过程再回到上述的第一步。

【提示】常考排序,属于必考知识点,一建二建均有涉及。

目标分解得到计划值-收集实际值-比较-纠偏-目标调整。

二、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1.组织措施,分析由于组织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项目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组织和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等;2.管理措施(包括合同措施),分析由于管理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和强化合同管理等;3.经济措施,分析由于经济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落实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所需的资金等;4.技术措施,分析由于技术(包括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设计、改进施工方法和改变施工机具等。

【提示】重点区分组织措施与管理措施。

组织措施是针对的人,一般情况下能和前面组织论中所阐述的内容对应上的都属于组织关系;管理措施强调管理的方法、手段,包括合同措施。

三、项目目标的事前控制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核心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定期地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当发现项目目标偏离时采取纠偏措施。

为避免项目目标偏离的发生,还应重视事前的主动控制,即事前分析可能导致项目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前言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生产的主战场,不仅是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

面对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项目的大量增加,施工企业正面临者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那么,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尽快实现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呢?先进管理理念的引进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专家指出:信息技术正迅速进入建筑业,谁尽快使用它,谁就将拥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建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依据施工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特点,以系统工程学、控制论和信息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赢得值原理、信息集成技术和矩阵式管理结构,以高度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手段,对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质量、合同、资源、财务、安全等建设全过程实行动态、量化管理和有效控制。

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多项目分散作业与集中管理的矛盾针对施工企业项目分散,各个项目部距离总部比较远以及项目现场复杂、流动性大、涉及的关联环节较多,不可控风险多,企业集中管理难度大等业务特点,系统采用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多层开放结构体系,对工程项目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提高了项目施工的综合配套管理能力,加强了对成本、进度、质量等的控制能力,以及对合同、变更、支付、资金等的管理能力,有效的解决了施工企业分散作业与集中管理的矛盾。

解决多项目实时监控的难题横向监控:可以实现对多项目的监控。

及时发现项目的问题,并且可以将一些隐蔽在下面的问题通过类似项目之间对比等方式发现,而无需等到问题暴露出来才进行处理.纵向监控:通过对项目深度的监控,掌握项目各个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将问题挖掘出来,而不是停留在事务的表面,简单的进行了解,这样从横向的对比分析监控到纵向的项目深度挖掘分析监控,实现了对项目的全面监控,从而确保了项目的有效执行。

改善工作流程,固化优秀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复制”任何类型的项目,企业在管理上都应该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在承接一个具体项目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基于 BIM 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及其应用摘要:BIM是建筑信息模型,它以虚拟模型的形式构建建设项目,使建设单位、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能够共享信息,从而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

该技术的推广可以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成本和进度目标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BIM;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应用引言随着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所需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建筑形式也在向多样化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难度,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以往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模式和施工技术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将对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营销作用。

因此,施工企业及相关部门需要积极运用新的管理手段,有效完成施工中的各项指标,尽可能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 BIM当前应用情况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大数据的载体之一。

它主要定义和交换基础数据。

中国的工程建设受一系列标准的控制,这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建立工程项目的三维模型,通过该模型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和监督,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工程建设的各个时间段对各专业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为管理者带来科学可靠的管理体系。

因此,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集成的发展,该技术在当前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1远程协同管理因互联网网速和流量的受限,当前还不能达到BIM实体模型根据互联网实时传递和交互操作的形式所以4DBIM-GCPSU网络结构通常使用的是C/S架构,该架构能够适应承包单位管理施工项目的工作,对大型的工程来说,该架构难以全面地符合其需求,是由于大型施工项目里,承包单位、用户或是施工项目要应用到更加多的工程和施工方式,对于这部分工程项目大规模以及参与者距离较远的情况,造成基于互联网多方参与协同管理是BIM当下的一种需求。

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3篇)

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3篇)

第1篇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等全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项目在质量、进度、成本和风险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策划: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项目规划等,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

2. 项目设计: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等,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3. 项目施工: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要求顺利实施。

4. 项目验收:包括质量验收、安全验收、环境保护验收等,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5. 项目运营:包括项目维护、项目评估等,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1. 系统性: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多个环节,需要系统思考、统筹规划。

2. 动态性: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种因素不断变化,需要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3. 风险性: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4. 互动性: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需要协调各方关系,实现共赢。

5. 创新性:工程项目管理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以项目目标为导向,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目标实施。

2. 全面规划原则:对项目进行全面规划,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分级管理原则: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实行分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4. 风险控制原则: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确保项目安全、顺利进行。

5.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四、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1. 项目策划方法: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项目规划等。

2. 项目设计方法: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等。

3. 项目施工方法: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

4. 项目验收方法:包括质量验收、安全验收、环境保护验收等。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

(完整word版)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工程项目管理需要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方法实现预定的项目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技能、手段和方法很多,并不断发展,但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系统管理和过程管理。

一、工程项目的系统管理原理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要素组合而成,且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个系统,具有鲜明的系统特征,它是由技术、物质、组织、行为和信息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从系统视角来看,工程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运用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综合协调和优化的组织管理活动。

系统思想和方法是项目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科学基础是系统论,哲学基础是事物的整体观。

(一)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

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实际应用,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近代的数学方法和工具,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工程既是一个技术过程,也是一个管理过程。

项目管理中常用的关键路径法、图形网络技术等工具便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

系统工程具有下述特征:(1)系统工程研究问题一般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后进入详细设计的程序,一般是先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过程总体设计,然后进行各子系统或具体问题的研究;(2)系统工程方法是以系统整体功能最佳为目标,通过对系统的综合、系统分析构造系统模型来调整改善系统的结构,使之达到整体最优化;(3)系统工程的研究强调系统与环境的融合,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4)系统工程研究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采取的理论和方法是综合集成各学科、各领域的理论和方法;(5)系统工程研究强调多学科协作,根据研究问题涉及的学科和专业范围,组成一个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体系;(6)各类系统问题均可以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研究,系统工程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7)强调多方案设计与评价。

工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3篇)

工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工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的概念、功能、应用及实施策略。

一、工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的概念工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分析、评估和预警的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的功能1. 项目信息管理(1)项目基本信息管理: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规模、项目类型、项目进度等。

(2)项目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签订、合同变更、合同履行等。

(3)项目团队管理:包括团队成员信息、团队分工、团队协作等。

2. 进度管理(1)进度计划制定: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

(2)进度跟踪:实时监控项目进度,对进度偏差进行预警。

(3)进度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

3. 成本管理(1)成本预算: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

(2)成本核算: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

(3)成本分析:对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成本节约和浪费的原因。

4. 质量管理(1)质量标准制定: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

(2)质量检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检查。

(3)质量问题处理: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和跟踪。

5. 协同管理(1)沟通管理:实现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实时沟通。

(2)文档管理:对项目文档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

(3)任务管理:对项目任务进行分配、跟踪和监控。

6. 风险管理(1)风险识别: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

(2)风险评估: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风险应对: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三、工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的应用1.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通过工程项目跟踪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信息,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作用半径小 9
项目管理层管理能力差 8
资金到位不及时 6
材料供应不及时 1
工作环境差 3
施工技术方案差 7
人员技能水平差 2
工作面小人员窝工 4
3 本地工人多 5
图 2 本项目费用及进度制约因素系统解释结构图
1.2 项目制约因素系统结构说明
由建立的项目费用及进度制约因素系统解释结构类型图 1-1、1-2 得出四个 层次级别因素.
方案二(材料供应不及时)
由此说明,通过系统工程理论对项目系统结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所定制约问题准
确,为后续项目动态管理提供了方向.
3 结束语
将项目工程动态管理作为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系统完成的因素,同时对该项目组成
的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并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项目跟踪检查,发现偏差利用系
激励工人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方案一(本地人多)
调整措施
调整作用
1、多方筹集资金,努力多完成工程量向建设单位争取资金;
确保材料款到位,及时支付材料款
2、增加打桩机;
弥补打桩力的不足;
3、材料员及项目经理多方协调,争取材料商能及时送货
在资金不能到位情况下,使材料能及时供应
4、严格根据工程进展细化采购计划,确保材料采购计划明确. 材料采购要及时跟上工程进度
二级元素集 L2={ S1,S3,S7}.再将表 1-2(b)中因素 S1,S3,S7 划去,继续计算得表 1-2(c).
元素 Si
可达集 R 元素 Si
前因集 A(Si)
R(Si)∩A(Si)
S2
{2}
{2,5}
{2}
S4
{4}
{4,5}
{4}
S5
{2,4,5}
{5}
{5}
表 1-2(c)级划分计算表
4
统工程 ISM 方法分析查找制约因素,在利用 PDCA 跟踪原理进行纠偏. 本文可以对一个单独的工程建设项目来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可以对工程项目组
成的资源进行研究管理,以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世元,苏海涛,赵永涛.基于系统工程方法的 6 SIGMA 管理理论及应用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10). [2]张庆侠.基于系统工程的公司治理模式影响要素探析[J].企业经济.2008 (8). [3] 鹿洪芳,习纲,秦文刚,谭超,陈侠,董卫军.基于系统工程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开发[J].汽车与配件.2010 (27). [4]陈建明,张仲义.基于系统工程的系统分类法及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2000 (1). [5]陈庆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12). [6]Author: Ni-Bin Chang ; S stems Anal sis for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Theor and Applications ; Publisher: McGraw-Hill Professional;2010-10-26. [7]吴梦溪,基于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J].工程建设 2008(8). [8]王军见;远顺立;吴孔军,基于 WebGIS 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地矿测绘 2008(06). [9]张为民,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12). [10]易娜, 基于系统工程的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建立[J]. 中国商贸 2013(04). [11]杜涛, 济宁人才大厦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D]. 山东大学 2006.04 [12] 徐 晓 霞 ; 张 金 萍 , 浅 谈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潜 力 评 价 信 息 系 统 构 建 [J]. 聊 城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2006(09). [13] 曲凯; 李新运, 基于 GIS 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6(03). [14] Allen, David T.; Shonnard, David R.;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M].2011.12 [15]修永杰;王宏志, 基于模糊多属性效用满意度的项目动态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06).
Project Dynamic Management based on System Engineering
BI Hou-rong (Ma'anshan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Ma’anshan 243000,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 temporary volatility change, Party A is willing to change desires, design drawings, technic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funds, stagnation, even natural disasters and so on, can make progress and project plan change form difference. This needs to carry on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the author intends to carry out dynamic management to the project by using 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with a view to the largest benefit and lowest cost. Key words system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dynamic
调整措施
调整作用
1、要求所有工人一律住在现场,食宿有项目部统一安排;
人员数量能保证,工作时间能保证
2、工资不固定,采用计量制;
多劳多得
3、鼓励工人合作进行包量
不能吃苦耐劳的工人将无人合作
4、严格工作制度,对无故请假 2 次者一律清退
重视工作制度,确保人员施工
5、根据工人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严格实行奖惩制度
该方法已经被现代系统工程广泛应用于对系统结构进行分析.ISM 方法能够利用系统要素之
间已知的,但凌乱的关系,揭示出系统的内部结构,用于分析复杂系统要素间关联结构.其
基本方法是先用图形和矩阵描述各种已知的关系,在矩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算、推导来解
释系统结构的特点.
1.1 确定系统的因素集 Acts
通过将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对比调研分析,汇总出对该项目形成偏差的因素,用
1
表 1-1 项目实施中产生偏差因素二元关系表
工作环境 工作面小 本地工人 资金到位
差(S3)
人 员 产 生 多(S5)
不及时
窝工(S4)
(S6)
1
1
1
施工技术 方案差 (S7)
项目管理 层管理能 力差(S8) 1
机械作用 半径小 (S9) 1
1
工作环境差
1
1
1
(S3)
工作面小人员 产生窝工(S4)
最后,求可达矩阵,得系统的关系集 Rels. 有公式 R=(rij)=I*A*A*…*A=(I*A)n 在计算结果 R 中,当(rij)=1 时,表明 Si 可以到达 Sj 不管长度 n 是多少,即中间经过多少个 元素到达;当当(rij)=0 时,表明 Si 不可以到达 Sj. 通过运算可达矩阵 R 为:
因为 R(S2)∩A(S2)= R(S2)、R(S4)∩A(S4)= R(S4),由此可得三级元素集 L3={ S2,S4}. 划去表 1-3(c)中的元素 S2 和 S4,最后只剩下一个元素 S5 这就是最后一级,也即第四元素
2
集所含的因素,L4={ S5}. 综合得分层结果: ΠL(S)=[L1,L2,L3,L4]= [{ S6,S8,S9},{ S1,S3,S7},{ S2,S4},{ S5}]
S8
{6,8,9}
{1,2,3,4,5,6,7,8,9}
{6,8,9}
S9
(6,8,9)
{1,2,3,4,5,6,7,8,9}
{6,8,9}
因为 R(S6)∩A(S6)= R(S6)、R(S8)∩A(S8)= R(S8)、R(S9)∩A(S9),由此可得
一级元素集 L1={ S6,S8,S9}.划去表 1-2(a)中因素 S6,S8,S9 继续同样计算,得表 1-2(b)
表 1-2(b)级划分计算表
元素 Si S1 S2
可达集 R 元素 Si {1} {2,3}
前因集 A(Si) {1} {2,5}
R(S2,3,5}
{3}
S4
{4,7}
{4,5}
{4}
S5
{2,3,4,5,7}
{5}
{5}
S7
{7}
{4,5,7}
{7}
因为 R(S1)∩A(S1)= R(S1)、R(S3)∩A(S3)= R(S3)、R(S7)∩A(S7),由此可得
①资金到位不及时,项目管理层管理能力差,机械作用半径小; ②材料供应不及时,工作环境差,施工技术方案差; ③人员技能水平差,工作面小人员产生窝工; ④本地工人多. 根据 ISM 方法把制约项目费用及进度的瓶颈问题归结于“本地工人多”与“材 料供应不及时”两点.
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调整
利用 ISM 方法寻找到导致项目费用超支及进度滞后的问题:“本地工人多”与“材料供 应不及时”.
1.1.2 确定系统的层次结构 Stru
将各元素按级划分,级划分步骤见表 1-2(a),为方便起见,元素 Si(i=1,2,3,…,9) 在表中用数字 i(i=1,2,3,…,9)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