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1]

合集下载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习题(含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习题(含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哪个国家的战败投降结束()A.英国B.日本C.德国D.意大利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3.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A.奥匈帝国和英国B.德国和法国C.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4.“一战”中,双方死伤70多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马恩河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战役5.读图,指出三国同盟包括()A.①②⑧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6.学习了萨拉热窝事件(见图)以后,四位同学发出如下感概,请你判断出正确的一项()A.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有一战B.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和一战的爆发无关C.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应成全世界青年的榜样D.突发事件可能给人类和平造成巨大威胁7.恩格斯早在19世纪后期预言:“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法国大革命C.美国内战D.美国独立战争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波斯尼亚军事演习B.萨拉热窝事件C.凡尔登战役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9.如图反映的世界形势是()A.英国殖民扩张B.拿破仑对外战争C.美国南北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10.今年5月29日,两个100年前在凡尔登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的元首共同缅怀双方牺牲的战士(如图),这两个国家应该是()A.英国和法国B.法国和俄国 C.俄国和德国 D.德国和法国11.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17岁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夫妇,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

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A、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矛盾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C、德奥结成军事同盟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3、一战前夕,围绕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美B、英、德C、法、德D、英、法4、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库”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关系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下面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B、开始于1914年7月底,结束于1917年11月C、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加快了战争结束的步伐D、是一场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战争6、下列有关美国参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维护世界和平B、争夺世界霸权C、援助协约国集团D、时机已到,坐收渔人之利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B、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的崩溃C、协约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D、同盟国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二、材料解析题8、阅读下面材料德国和奥匈为了加强同俄国和法国的对抗,1879年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矛盾加剧,参加了这一军事集团,20世纪初,英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英国协调了它同俄、法之间的关系,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回答:①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他们分别以哪国为主?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大搞什么活动?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三、问答题9、根据上表,回答问题:①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设计 【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设计 【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附答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预习笔记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不平衡的集中体现:后起的国家无法面对殖民地已经被基本瓜分完毕的现实。

)2、一战之前形成的两个同盟:三国同盟:、奥匈帝国、三国协约:、法国、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进程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2、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奥匈帝国向宣战,一战爆发;3、原本在同盟国的在一战爆发后转投协约国;4、一战当中最惨烈的战役、一战转折点:1916年,(“绞肉机”);5、1917年: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退出一战。

6、1918年,投降,一战以失败而结束。

7、一战的评价:一战是西方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战争。

8、一战对世界的影响:①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的优势地位;②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③一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历史背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

19世纪后半期,法与德,俄国与奥匈帝国,英与德矛盾不断激化。

三国同盟: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20世纪初,英国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三国协约。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这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意大利叛变: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一战的主要战场:战争主要在欧洲战争进行,在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一战扩大:战争后来逐渐扩大到了非洲、亚洲等地。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10个月的阵地战。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题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题

第7课同步练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 主要大国疯狂扩军备战C 萨拉热窝事件D 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焦点是:A 克里米亚半岛B 地中海地区C 巴尔干半岛D 欧洲3、20世纪初形成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协约的核心是A 德国B 意大利C 俄国D英国4、南斯拉夫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刺杀的是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5、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当时“他的子弹”射向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6、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段话对“他的子弹”事件A进行了具体的描述B表示了一定的同情C保持了理性的中立D作出了高度的赞扬7、有一块纪念碑的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文中提到的事件发生在A奥匈帝国的首府B塞尔维亚的首府C黑塞哥维那首府D波斯尼亚的首府8、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文中“暴虐”是指A阶级压迫和宗教迫害B宗教迫害和国际压迫C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D国际侵略和民族压迫二、填空题1、一战的导火线———————————,爆发的时间———————————,结束得标志——————————,战争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习题(含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习题(含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哪个国家的战败投降结束( )A. 英国B. 日本C. 德国D. 意大利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A. 美国B. 意大利C. 英国D. 俄国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 )A. 奥匈帝国和英国B. 德国和法国C. 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4. “一战”中,双方死伤70多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A. 凡尔登战役B. 马恩河战役C. 索姆河战役D. 日德兰战役5. 读图,指出三国同盟包括( )A. ①②⑧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6. 学习了萨拉热窝事件(见图)以后,四位同学发出如下感概,请你判断出正确的一项( )A. 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有一战B.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和一战的爆发无关C. 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应成全世界青年的榜样D. 突发事件可能给人类和平造成巨大威胁7. 恩格斯早在19世纪后期预言:“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法国大革命C. 美国内战D.美国独立战争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 波斯尼亚军事演习B. 萨拉热窝事件C. 凡尔登战役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9. 如图反映的世界形势是( )A. 英国殖民扩张B. 拿破仑对外战争C. 美国南北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牲的国家的元首共同缅怀双方牺牲的战士(如图),这两个国家应该是( )A. 英国和法国B. 法国和俄国C.俄国和德国 D. 德国和法国11.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17岁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夫妇,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练习题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练习题

初三历史上册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题(含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

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图册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新的矛盾,从而导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出现,并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次战争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但战争也引起了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战争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编辑一战中的中国劳工图册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哪个国家的战败投降结束( )A. 英国B. 日本C. 德国D. 意大利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A. 美国B. 意大利C. 英国D. 俄国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 )A. 奥匈帝国和英国B. 德国和法国C. 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4. “一战”中,双方死伤70多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A. 凡尔登战役B. 马恩河战役C. 索姆河战役D. 日德兰战役5. 读图,指出三国同盟包括( )A. ①②⑧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6. 学习了萨拉热窝事件(见图)以后,四位同学发出如下感概,请你判断出正确的一项( )A. 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有一战B.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和一战的爆发无关C. 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应成全世界青年的榜样D. 突发事件可能给人类和平造成巨大威胁7. 恩格斯早在19世纪后期预言:“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法国大革命C. 美国内战D.美国独立战争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 波斯尼亚军事演习B. 萨拉热窝事件C. 凡尔登战役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9. 如图反映的世界形势是( )A. 英国殖民扩张B. 拿破仑对外战争C. 美国南北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10. 今年5月29日,两个100年前在凡尔登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的元首共同缅怀双方牺牲的战士(如图),这两个国家应该是( )A. 英国和法国B. 法国和俄国C.俄国和德国 D. 德国和法国11.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17岁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夫妇,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习题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习题课件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 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 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 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 如此。”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 说明了什么? (3)写出一战前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 传语。
3.有专家说:“就像1914年时那样,一起小事件就能够触发同盟义务,引发一 场覆盖面更广的战争。”这起“小事件”是 ( ) A.克里木战争 B.英俄签订军事协约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答案 C 根据题干信息,链接所学可知: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使奥匈帝 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此前,德、奥、意结成了三国同盟。由此判断题干中的“小事件”是萨拉 热窝事件。据此分析判断答案选C项。
启示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例3 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
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持第
三种观点的人的主要依据是 ( )
A.一战是世界性战争
B.一战是掠夺性战争
C.一战是民族解放战争 D.一战是正义性战争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
A.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 C.南北战争前的南北方矛盾
B.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 D.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1.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弱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均衡2.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

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 B.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洲事务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自己的势力 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3.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4.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斗争,主要围绕A.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D.争夺巴尔干地区5.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主要战略计划是:先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短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迅速结束战争。

这个计划的最大缺陷是A.速战速决B.两线作战C.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对手估计过低D.与德国国情不符6.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使德国在西线“速决战”破产的战役是A.俄军夏季攻势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7.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这主要是因为①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②法国军队站稳了脚跟③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④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武器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

”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凡尔登战役B.马恩河战役C.索姆河战役D.库尔斯克战役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海军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爆发的地点是A.马恩河 B.索姆河 C.凡尔登 D.日德兰10.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一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11.对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认识有误的是①针对的目标是所有船只②只针对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③“无限制的潜艇战”的实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④“无限制的潜艇战”在当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国的状况A.① B.②③ C.①④ D.④12.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①“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②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③《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使德军放松警惕④协约国军队对德展开强大攻势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14.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有①经济实力上,德奥集团处于劣势②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存在失误③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④同盟国资源的短缺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5.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

”这种观点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16.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B.是非正义性的战争C.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D.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的非正义的战争17.下列关于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B.《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了一战C.对俄国来说,需要时间巩固政权D.德国利用《布列斯特和约》取得战争优势18.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

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

”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了艰困的时代。

”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

”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B.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19.战争给法国带来沉重的苦难,孩子们在垃圾中寻找能吃的东西,有人只能居住在旧果皮箱里。

在战争最为激烈的德法边界,村庄和城镇全部化为灰烬。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法国作为西线的主要战场长期遭受战争的打击和破坏 B.德国的速战速决战略C.德国武器先进 D.法国武器落后20.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哪些机遇①扩大了美国对世界的影响②插手欧洲事务的机会③展示美国实力的机会④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1.一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下列不属于日本发展和扩张的是A.占领了中国山东、太平洋上原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 B.独占了中国市场C.加紧了对英法殖民地的渗透 D.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22.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下列哪项史实最能证明上述材料的结论A.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B.中国五四运动兴起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国际联盟的成立2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材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

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4. 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战后出现的两大社会思潮主要是①社会主义思潮②民族主义思潮③孤立主义思潮④和平主义思潮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殖民地面积表(单位:万平方千米)英国法国德国1860年250 20 无1880年770 70 无1899年930 370 100材料二:工业产量排位与殖民地占有比较表英德美法工业产品数量所占位次 3 2 1 4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三:图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材料四:图2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请回答:(1)材料一的表格从纵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横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2)联系教材内容,简析材料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3)图1中欧洲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造成这一格局的基本矛盾有哪些?(4)比较图1、图2,同盟国集团内部有何重大变化?说明了什么?(5)从图中可以看出,同盟国作战面临的最不利条件是什么?有何影响?2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

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德国对英国这个头号贸易和海洋国家霸权的挑战,英国和其他列强对这种经济——军事——心理威胁的反应,都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威廉二世和德国其他领导人深受美国制海权的伟大倡导者艾尔费雷德·塞耶·马汉海军少将学说的影响。

海外殖民地和海外贸易必须发展商船和军舰,从而危及几个世纪以来英国的海上霸权。

“当(在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结果使别的国家望而生畏,联合起来对付它。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1)材料一作者如何认识一战爆发的原因?你是否同意?说出理由。

(2)材料二作者又是如何强调发动战争的责任主体的?你有何认识?27.(2011·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引自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材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制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引自1911年4月本哈第著《我们的前途》材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

……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

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引自1907年7月14日《泰晤士报》(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3)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28.阅读下列材料: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由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他们最喜欢的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它的暗影大概也懵住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

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请回答:(1)茨威格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

(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时欧洲人精神状态的影响是什么?这一看法有什么警醒作用?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单位:百万吨)(1)从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来看,一战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2)1917年的数据与1914年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从这一变化中分析出一战进程中的哪些史实?(一个或多个均可)这一变化对一战有何影响?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4年以前,欧洲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