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阻肺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研究

注 :x = . 7, < .5 521 P 00
23 并 发 症 治 疗 期 间 两 组 患 者 均 未 发 生 严 重 并 发 症 , . 用 药治疗安全 。
3 讨 论
CP O D临床较 为常见 ,特别是在我 国社会 人 口老龄化 加速发展 的今天 , 积极 治疗 C P 改善患者 的生存质量具 O D, 有 积 极 的社 会 意 义 。C P O D主 要 病 理 特 征 是 由 于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或肺 气 肿所 引起 的气 流 阻 塞 ,通 常 气 流 阻 塞 是 进 行 性 的 , 伴 有 气 道 的 高 反应 性 , 流 阻 塞 可 能部 分 逆 转 。 O D 可 气 C P 急性加 重期特征 为呼吸 困难加重 , 支气管分 泌物增加 , 分泌 物可呈脓性 , 以及气体交换受损 。 西医治疗 以祛除急性加重 的诱因 , 及改善气流受 阻的情况 , 采用抗生素 、 支气管 扩张 剂、 激素 扩张气道 、 减轻气道水肿 和炎症 , 化痰药物促进 气 道 分 泌 物排 出 [, 。本 研 究 中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患 者 均 合 理 1] 2 用 了对症治疗措施 , 并且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 观察组 患者 在 中 医辨 证 的基 础 上 引 用 中 药 治疗 , 得 良好 效 果 。 取 综 上 所 述 , 医药 治 疗 在 西 医 治疗 的 基 础 上 , 分 发 挥 中 充 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和辨证施治 的原则 ,使 两种治疗优势 得 以充 分 发 挥 , 疗 效 果 满 意 。 治 参 考 文献
的 12例患者为对 照组 , 4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 观察组患者 主要I 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 照组, 『 缶 观察组患者肺功 能及气血分析情况 优于对 照组 , 组间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 . ) 结论 : P O0 。 5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 肯定 , 副作用少 , 得临床推广使用 。 值 【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 急性加重期 ; 中医药治疗 ; 效观察 疗
中医药在治疗慢阻肺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

中医药在治疗慢阻肺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中医药在治疗慢阻肺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阻肺疾病开始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吸烟者和长期接触工业污染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慢阻肺疾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道气流限制和气道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症状和延缓疾病进程,但副作用明显,长期使用后会导致耐受性和依赖性,因此人们开始关注中医药在治疗慢阻肺疾病方面的应用。
一、中医药理论对慢阻肺疾病的认识中医药理论认为,慢阻肺疾病属于气滞病证范畴,即气流不畅导致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
同时还伴有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即真实性上的肺气阻塞和肺实质增生等病变。
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疾病的重点在于改善气血运行状况,消除气滞和痰浊,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
二、中医药的治疗方法1、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疾病的主要方式,根据病情轻重和机体状况选择不同的汤剂。
常用的方剂有桑杏汤、麻杏石膏汤、抗痰止喘汤等。
其中,桑杏汤是经典的治疗慢阻肺疾病的方剂,主要成分为桑叶、杏仁和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燥化痰、散寒止咳等功效。
2、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将多种中草药煎煮、提取后制成药丸、口服液、注射剂等形式使用。
中药制剂具有制剂方便、药效稳定等优点,在慢阻肺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
如复方桑柘镇咳口服液、四妙丸等。
3、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疾病的另一种方式,通过刺激穴位改善气血运行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自我调节功能。
常用的治疗穴位有足三里、合谷、尺泽等。
针灸疗法应用广泛,并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三、中医药对慢阻肺疾病的治疗作用中医药对慢阻肺疾病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症状中药汤剂、中药制剂等能够改善气流限制,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改善肺功能部分中药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炎症,同时还具有促进气管扩张、促进肺血管扩张等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病从络论治的研究进展

吴金 峰认为慢 阻肺的发病 机制表 明 T F 、 一 N — I 8的 L 过度释放 为其发病关键环节之一,而过度释放 的 T F o 、 N — t I_ 主 要 是 由细 胞 因 子 网络 异 常 引起 , 据 中医 络 病理 论 , L8 根 采用补虚 、 痰 、 化 逐瘀 、 解毒 、 通络等方法 , 通过中药多靶点 、 多途径作用于整个 细胞 因子 网络 , 对其进行调控, 可间接降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病 从 络 论 治 的研 究进 展
李 小婵
( 京 中医 药 大 学 , 京 ,0 0 9 北 北 10 2 ) 【 摘要 】 慢性阻塞性肺病 因其病程长 , 反复, 病情 病程中出现血管血液性生理病理改变 , 而归属“ 久病人络” 范畴。从络论
治慢性阻塞性肺病 目前尚处于萌 芽阶段 , 研究多为小样本临床观察, 集中于肺络病机探讨 及通络药物临床疗效 的观察。 且
药 物 临床疗 效 的 观察 ,观 察结 果 显示 通 络 药物 可 改善 C P O D患者血液流变, 有效减轻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 。 从络 论治 C P O D目前尚缺少多 中心 、 大样本临床研究 , 理论有 待
进 一 步 完善 。
吴景硕认为慢阻肺患者 长期 缺氧导致红 细胞增多 , 血 液浓缩, 微循环血液瘀滞, 红细胞粘连聚集 、红细胞压积升
多部位微循环 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杂志 ,9 44 5 :7 18 ,( ) . 2
【 慧志, 2 殊 韩明向.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络病病机演变探 讨m. 中国
中 医 基础 医学 杂 志 , 0 ,I ) 5 —5 . 2 5I( : 6 4 7 0 6 4
【] 3吴金峰, 姜云香, 杜娟. 络病学说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相关性 探讨叨. 山东 中医药大学学报,0 42 () 2 — 2 . 2 0 ,85: 6 3 7 3
中医药治疗慢阻肺进展

3、针灸拔罐法;体针肺腧、肾腧、脾腧、足 三里;耳针:心、神门、肾、肾上腺等。
作用;通塞颗粒降低GM-CSF、 IL-1β、 IL-8、 IL6、升高IL-2 。清热解毒法可有效清除COPD气道 的炎性介质,阻止气道炎症发展。玉屏风散和六君 子汤化裁可显著降低患者痰液PMN、TNF-a水平。
二、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氧化、抗氧化失衡是导致COPD持续性慢性炎症的 重要因素。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清源化痰颗粒、黄 芪注射液、清肺健脾方、六君子汤、人参蛤蚧散等 均有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减轻炎症反应。有观察 资料显示以六君子汤为代表的培土生金法能有效提 高稳定期抗氧化能力,减轻细胞和肺组织受损程度。
付林安等认为本病可分为虚、实两端:
实者分为风寒郁闭、外寒内热、外寒内饮、 湿热痰郁、痰浊壅肺、痰饮凌肺;
虚者分为肺脾气虚、肺阴不足、肺肾气虚、 肾阳衰微。
综合诸多医家认识,将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分为急性期、迁延期和稳定期综合分 型如下:
1、寒痰壅肺
主证:咳嗽气急,劳则即著,胸满胀闷,咯 痰稀白,纳少,倦怠或伴恶寒发热,头痛鼻 塞,无汗,舌苔薄而腻,脉弦滑或浮紧。
病因病机
一、肺脾肾虚是疾病之本
内伤久咳、久喘、久哮等慢性肺系疾病,迁 延失治 致肺气亏虚,病情进一步发展,伤及于 脾,以 肺脾两虚为主,到疾病后期,久病及肾,形 成肺脾肾三脏虚损表现。
二、痰瘀胶结是在本虚基础上产生的 标实
现代诸多医家认为: 痰浊与瘀血互为因果, 痰为瘀的致病因素,而瘀血又影响水液代谢,使 水湿停聚变成痰饮,痰浊、瘀血是慢性阻塞性 肺 疾病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因素及病理产物。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基金项目: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23-2024年度中医药面上项目川陈皮素抑制P I 3K /A k t /H I F -1α信号通路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机制的研究(Z Y 2023M 010)通信作者:尹琴,E m a i l :y i n qi n x i n h u a @126.c o m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王沁濡1,尹 琴2,李 娟1,甘洪玉1(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5;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湖北武汉430015) 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患者长期缺氧可引发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作为慢阻肺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预后㊂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㊂本文通过综述近5年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㊂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动脉高压;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 563.9;R 54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24)02-0188-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24.02.0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i s e a s e ,C O P D )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异质性肺部疾病,以气道及肺泡异常所致持续性㊁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1]㊂C O P D 患者持续气流受限导致气道阻塞情况逐渐加重,造成肺泡缺氧㊁肺血管收缩,极易引发肺动脉高压[2-3](p u l m o n a r yh y pe r t e n s i o n ,P H )㊂P H 是C O P D 患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使C O P D 患者的急性发作更为频繁,生存期缩短[4-5],与C O P D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密切相关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C O PD 合并P H (C O P D -P H )患病率高达39.2%[6-7],其患病率及病死率与C O P D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㊂目前C O P D -P H 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8]㊂中医药具有简㊁便㊁验㊁廉的特点,安全性高㊁副作用小㊁不良反应少,在治疗C O P D -P H 和延缓患者病情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㊂现就近5年中医药治疗C O P D -P H 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㊂1 病名与病因病机C O PD 与P H 均是现代医学病名,但根据患者咳嗽㊁气短㊁乏力㊁喘息等临床症状,可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与中医学中的 咳嗽 ㊁ 肺胀 ㊁ 喘证 ㊁ 痰饮 相联系,其中以 肺胀 论者居多;传统医学中并无 肺动脉高压 的相关记载,不过依据其症状和病理机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中 肺胀 ㊁ 喘证 ㊁ 水肿 等范畴,故后世医家多将C O P D -P H 归于 肺胀 论治㊂C O PD -P H 患者多是肺部疾患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致使肺 主治节,通调水道 功能失衡,肺气虚弱无力运行以致痰浊瘀血内生,阻塞肺络,肺脉不畅㊂‘灵枢㊃胀论第三十五“指出 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9]㊂朱震亨[10]在‘丹溪心法㊃咳嗽十六“中提出 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 ,认为病机与痰㊁瘀㊁气㊁血相关㊂现代医家在上述基础上探讨病因病机,方漫兮等[11]认为主要与瘀相关,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瘀久难愈,病程缠绵,从瘀辨证论治当以活血化瘀之法,临床上即使患者无瘀血之象,也可在疾病的前期加用活血药,从瘀未病先防㊂唐卓然等[12]认为 毒损肺络 为实质病机,毒邪会引起血管重塑,络虚毒盛进而内生 微型癥瘕 ,是疾病进展的病理基础,血络痹阻为病理状态㊂唐雅伦等[13]将病机概括为 毒瘀损肺 , 毒 瘀 二邪相互搏结㊁相互从化,为整体致病因素,继而引起机体癥瘕内生及肺血管重塑,主张解毒祛瘀法贯穿该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且随病程侧重不同分期论治,早期以清热解毒为先,中晚期以理气活血化瘀为要㊂崔力心等[14]基于 血不利则为水理论,认为病机主要与脏腑亏虚进而血水失衡有关,血水不利形成瘀血与痰饮则为病程关键,治疗上应 血水同治 ,同时补益脏腑㊂中医认为C O P D -P H 证属本虚标实,病机与气血失调脏腑亏虚进而延展出痰㊁毒㊁瘀等邪实相关,正虚邪实,正邪交争,几者既为病因又为病理产物,㊃881㊃‘临床荟萃“ 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20,2024,V o l 39,N o .2互成因果,共同致病,虽依据理论不同治法各异,但在辨证论治的同时提倡标本同治㊂2中医药治疗2.1基础研究 C O P D-P H是一类发病机制复杂且预后不良的疾病,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关于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发表㊂2.1.1单味中药近年来,随着中药有效成分分离和提纯技术的逐渐成熟,证实单味中药的活性成分治疗有效㊂有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S m a d3信号通路改善C O P D大鼠的肺功能㊁降低白介素(I 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u m o r 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α,T N F-α),防止气道重塑[15]㊂人参皂苷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迁移以改善C O P D患者急性加重[16]㊂另有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可通过作用于钙池操纵性钙离子通道有效治疗P H大鼠的慢性缺氧和肺血管收缩来降低肺动脉压力[17]㊂三七总皂苷降低P H模型鼠肺动脉压力的机制还可能是通过抑制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神经源位点缺口同源蛋白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肺血管重构[18]㊂三七皂苷不仅可以降低C O P D大鼠I L-1β㊁I L-6㊁I L-8,还能抑制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19]㊂F a n g等[20]发现,陈皮提取物可通过抑制p38㊁c-J u n氨基末端激酶和p65的磷酸化,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减少C O P D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㊂此外,川陈皮素也可减轻低氧所致P H大鼠的炎症反应,降低肺动脉压力[21]㊂单味中药治疗C O P D和P H均有一定的效果,但目前缺少对单味中药治疗C O P D-P H的研究,未来可开展相关的研究,使中药功效发挥最大化㊂2.1.2复方制剂刘敏等[22]使用复方葶苈子汤治疗C O P D-P H大鼠,发现该组大鼠肺血管重塑得到改善,且肺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㊁N O D样受体家族含p y r i n结构域蛋白3㊁半胱氨酸蛋白酶-1㊁消皮素D㊁I L-10㊁I L-18的表达均下调,提示复方葶苈子汤改善C O P D-P H大鼠的肺血管重塑可能与抑制N O D 样受体家族含p y r i n结构域蛋白3炎症小体介导细胞焦亡相关㊂有研究发现复方葶苈子汤可以减轻C O P D-P H大鼠气管㊁肺泡及肺动脉的病变程度,改善其肺功能㊁肺动脉压力㊁血气情况及炎症反应,抑制其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㊁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㊁半胱氨酸蛋白酶-8㊁消皮素D㊁干扰素-γ㊁I L-17表达[23]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介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焦亡及辅助性T细胞(T h)1/T h2和T h17/调节性T细胞相关㊂朱张求等[24]予芪白平肺胶囊治疗C O P D继发P H大鼠后发现,大鼠血浆中I L-1β㊁I L-6㊁干扰素-γ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a s c u l a re n d o t h e l i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V E G F)㊁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中磷酸化(P)-蛋白质酪氨酸激酶1㊁P-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提示芪白平肺胶囊可能通过抑制蛋白质酪氨酸激酶1/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的转导,降低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损伤,抑制肺血管性相关细胞V E G F㊁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增殖,延缓C O P D继发P H的发生发展㊂张璐等[25]同样使用芪白平肺胶囊治疗低氧干预诱导的大鼠模型,发现能降低大鼠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活性,改善肺血管重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㊂李松桃等[26]将‘金匮要略“中 葶苈大枣泻肺汤 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 麻杏汤 结合,加减化裁为麻杏芎葶合剂治疗痰瘀互结型低氧性P H小鼠,发现能够有效降低小鼠R a 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㊁间质溶素1㊁T N F-α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肺组织重构并抑制肺血管重塑㊂中医药治疗C O P D-P H具有多靶点调控㊁延缓疾病发展的优势,符合中医整体论治的特点,具有极大的研究潜力,但缺少相应的临床实验证明,未来可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多中心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㊂2.2临床研究2.2.1中药注射液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的剂型及用药途径越来越多,其中中药注射液是典型代表㊂李静等[27]在常规治疗上给予C O P D-P H 患者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1天,并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发现患者凝血酶原时间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㊁D-二聚体显著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 a O2)㊁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 E V1)/用力肺活量(F V C)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a C O2)㊁肺动脉收缩压降低,6m i n步行试验提高,改良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C O P D a s s e s s m e n t t e s t,C A T)降低,提示疏血通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增加血氧含量,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日常能力㊂吴敏等[28]用参脉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C O P D-P H患者,结果显示此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P a O2㊁降低P a C O2㊁改善血氧状况和降低肺动脉压,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㊂㊃981㊃‘临床荟萃“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24,V o l39,N o.22.2.2经典中药汤剂经典中药汤剂是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㊂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C O P D-P H患者呼吸困难,提高患者F E V1/F V C㊁F V 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患者D-二聚体㊁血液流变指标等,提示补阳还五汤具有降低血液高凝状态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9-30]㊂郑美梅等[31]用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痰热郁肺型C O P D-P H患者,经过14天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血清V E G F㊁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比均降低,肺动脉压力㊁6m i n步行试验㊁肺功能指标均改善,说明加味千金苇茎汤具有清热化痰㊁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C O P D-P H患者临床症候,降低血清V E G F水平,提高患者运动耐量㊂王建忠等[32]在应用米力农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茯苓甘草汤治疗C O P D-P H患者,治疗4周后发现,患者P a O2和血氧饱和度升高, P a C O2㊁血浆B型利尿钠肽㊁降钙素原水平㊁平均肺动脉压降低,提示加味茯苓甘草汤联合米力农治疗能改善C O P D-P H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肺动脉压力,且疗效显著㊂经典中药汤剂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等方面颇有成效,且经典方剂是古代医家经验总结,组方明确,易于推广使用,但存在不易保存㊁携带不便的问题㊂2.2.3自拟中药经验方徐向前等[33]在邵长荣教授研制的川芎平喘合剂基础上加用水蛭㊁桃仁两药,创制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C O P D稳定期合并P H 痰瘀阻肺型患者,该方在活血化瘀㊁祛痰平喘的基础上增强了破血行瘀之力,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㊁纤维蛋白原㊁D-二聚体水平和肺动脉压力降低,表明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血栓形成,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避免疾病进展加重㊂范春香等[34]则使用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C O P D急性加重期合并P H患者,同样发现加味川芎平喘合剂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其肺动脉压㊂有研究使用可以治疗痰瘀互阻型㊁阳虚水泛型及肺肾气虚型肺胀㊁喘证等呼吸系统病变的温肺固本活血汤来治疗老年C O P D-P H稳定期患者,治疗2周后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肺功能指标(肺动脉收缩压㊁心室T e i指数㊁F E V1/F V C)得到改善[35],说明温肺固本活血汤有助于延缓老年患者的病情发展㊂赵樱[36]自拟补肺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C O P D-P H患者2周,患者I L-6㊁T N F-α㊁C C-16水平㊁P a C O2㊁肺动脉收缩压力降低,F V C㊁F E V1㊁P a O2提高,提示补肺化痰活血方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㊂张慧俭等[37]自拟益气活血补肾汤治疗C O P D-P H气虚型老年患者,治疗8周后患者F E V1㊁F E V1/F V C显著升高,肺动脉收缩压㊁呼吸困难评分㊁再次入院率下降,说明该中药方可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减少复发和入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㊂中药自拟方辨证论治C O P D-P H患者可取得一定的成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但具有证型限制,多在各个医院内部使用,灵活性差,不易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㊂2.2.4联合治疗苗同艳等[38]治疗痰热蕴肺证C O P D-P H患者时,将乳香㊁炙甘遂㊁麻黄㊁地龙㊁黄芩㊁葶苈子按照1ʒ1ʒ1ʒ1ʒ1ʒ1的比例混合研磨成粉后加入姜汁调成糊状贴于双侧肺俞㊁定喘㊁大椎㊁膻中㊁天突穴,同时内服自拟解毒祛瘀方,连续治疗14天后总有效率达95.74%,C A T评分和心肺功能指标得到改善,提示选取此中药汤剂联合穴位贴敷的疗法疗效较好,可进一步改善病情㊂有研究使用补肺活血汤联合艾灸治疗C O P D-P H患者,艾灸肺俞㊁肾俞㊁脾俞㊁膻中㊁足三里㊁丰隆等穴位,治疗15天后治疗有效率为93.75%,血小板计数㊁血浆黏度㊁红细胞压积均下降[39],提示应用补肺活血汤联合艾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疗效较好㊂区淑娟等[40]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理肺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C O P D-P H稳定期患者,治疗组在C A T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减少急性发作,降低肺动脉收缩压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提示该联合方法可改善C O P D-P H患者临床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㊂并且穴位埋线简单易操作,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㊂内服中药方剂配合穴位外治的联合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C O P D-P H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症状㊂中医特色疗法甚多,但相关研究数量有限,未来可进行更多特色治法联合使用的研究㊂3总结与展望综上,中医药治疗可降低C O P D-P H患者肺动脉压力㊁改善其心肺功能和临床症状㊁延缓疾病进展,且副作用小㊁不良反应少㊁安全可靠㊂C O P D-P H 的治疗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大难题,西药昂贵且治疗效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中药的开发和探索对C O P D-P H有着重要意义,从C O P D-P H的中医病因病机出发,无论是选取新型中药注射液㊁经典方剂㊁自拟中药方还是联合穴位外治,辨证论治地使用中㊃091㊃‘临床荟萃“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24,V o l39,N o.2医药特色治疗是达到良好疗效的关键,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㊂但是关于中医药在临床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缺少单味中药治疗C O P D-P H患者的研究与报道;基础实验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挖掘扩展;中医药及中医实用技术联合治疗研究数量较少㊂未来可开展更多中医药相关研究,以期尽快完善更规范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发挥中医更大的作用,使患者获益㊂参考文献:[1] A g u s tíA,C e l l iB R,C r i n e r G J,e ta l.G l o b a lI n i t i a t i v ef o r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L u n gD i s e a s e2023R e p o r t:G O L DE x e c u t i v eS u mm a r y[J].A m 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 M e d,2023,207(7):819-837.[2] D a u r i a t G,R e y n a u d-G a u b e r t M,C o t t i n V,e t a l.S e v e r ep u l m o n a r y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A p r o s p e c t i v e F r e n c h m u l t i c e n t e rc o h o r t[J].JH e a r tL u n g T r a n s p l a n t,2021,40(9):1009-1018.[3] H u m b e r tM,K o v a c sG,H o e p e r MM,e ta l.2022E S C/E R SG u i d e l i n e s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u l m o n a r yh y p e r t e n s i o n[J].E u rH e a r t J,2022,43(38):3618-3731.[4] P i c c a r i L,B l a n c o I,T o r r a l b a Y,e t a l.M e c h a n i s m s o fh y p o x a e m i a i ns e v e r e p u l m o n a r y h y p e r t e n s i o n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C O P D[J].E u rR e s p i r J,2023,62(1):2300463.[5] K l i n g e r J R.T r e a t m e n to f p u l m o n a r y h y p e r t e n s i o n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C O P D:T i m ef o ra n o t h e r l o o k?[J].C h e s t,2021,160(2):409-410.[6] Z h a n g L,L i uY,Z h a oS,e t a l.T h e i n c i d e n c ea n d p r e v a l e n c eo f p u l m o n a r y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i n t h e C O P D p o p u l a t i o n: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I n t JC h r o nO b s t r u c tP u l m o nD i s,2022,17:1365-1379.[7] K l i n g e r J R,W uB,M o r l a n d K,e ta l.B u r d e no f p u l m o n a r yh y p e r t e n s i o nd u et o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A n a l y s i s o f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 a n dh e a l t h c a r e r e s o u r c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i n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J].R e s p i rM e d,2023,219:107412.[8]S u g a r m a n J,W e a t h e r a l d J.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u l m o n a r yh y p e r t e n s i o n d u e t o c h r o n i c l u n g d i s e a s e[J].M e t h o d i s tD e b a k e y C a r d i o v a s c J,2021,17(2):124-133.[9]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北京: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278.[10]朱震亨.丹溪心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82.[11]方漫兮,钟秀君,汤杰,等.从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5):645-648.[12]唐卓然,王羽嘉,刘亚倩,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管重塑病机发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8):3398-3400. [13]唐雅伦,马秋晓,张琼,等.从 毒瘀损肺 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J].环球中医药,2022,15(3):475-478.[14]崔力心,张新宇,周瑞玲,等.基于 血不利则为水 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塑的病机及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3,31(7):6-10.[15] G u a nS,Y uP,C a o J,e t a l.G i n s e n o s i d eR g1p r o t e c t s a g a i n s tc i g a r e t t e s m o k e-i nd u ce d a i r w a y r e m o d e l i n g b y s u p p r e s s i n g t h eT G F-β1/S m a d3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w a y[J].A m J T r a n s l R e s, 2020,12(2):493-506.[16] G u a nX,Y u a nY,W a n g G,e t a l.G i n s e n o s i d eR g3a m e l i o r a t e sa c u t e e x a c e rb a t i o n o f C O P D b y s u p p r e s s i n g n e u t r o p h i lm i g r a t i o n[J].I n t I mm u n o p h a r m a c o l,2020,83:106449.[17] W a n g R X,H eR L,J i a oH X,e t a l.P r e v e n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w i t hg i n s e n o s i d eR b1a m e l i o r a t e sm o n o c r o t a l i n e-i n d u c e d 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i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i n r a t s a n d i n v o l v e s s t o r e-o p e r a t e dc a l c i u me n t r y i n h i b i t i o n[J].P h a r m B i o l,2020,58(1):1055-1063.[18]张赛,田云娜,宋正阳,等.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A D AM10/N o t c h3信号通路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J].生理学报,2023,75(4):503-511.[19] L i X,C h e nK,S h i X,e t a l.N o t o g i n s e n o s i d eR1r e s t r a i n s t h e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a n d m i g r a t i o n o f a i r w a y s m o o t h m u s c l e c e l l si s o l a t e d f r o mr a t sw i t h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J].I n h a lT o x i c o l,2024:1-13.[20] F a n g Z F,F u Y,P e n g Y,e ta l.C i t r u s p e e l e x t r a c t p r o t e c t sa g a i n s t d i e s e l e x h a u s t p a r t i c l e-i n d u c e d c h r o n i c ob s t r u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l i k el u n g l e s i o n sa n d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J].F o o dF u n c t,2023,14(21):9841-9856.[21] Y i n Q,W a n g S,Y a n g J,e t a l.N o b i l e t i n a t t e n u a t e sm o n o c r o t a l i n e-i n d u c e d p u l m o n a r y a r t e r i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t h r o u g hP I3K/A k t/S T A T3p a t h w a y[J].JP h a r m P h a r m a c o l, 2023,75(8):1100-1110.[22]刘敏,王启芝,刘雨,等.复方葶苈子汤改善C O P 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血管重塑的机制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2(3):380-386.[23]伍新诚,刘雨,柏正平.复方葶苈子汤通过调控HM G B1介导的细胞焦亡及免疫失衡治疗C O P 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11):3055-3065.[24]朱张求,朱洁,童佳兵,等.基于J A K1/S T A T3信号通路研究芪白平肺胶囊对C O P D继发P A H大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324-330.[25]张璐,童祥丽,王小乐,等.芪白平肺胶囊通过抑制P I3K/A k t通路促进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1(2):55-60.[26]李松桃,李欣奕,宋云峰,等.麻杏芎葶合剂干预肺心病急性发作模型小鼠肺组织重构和肺血管重塑相关因子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2):274-280.[27]李静,尤文岗.疏血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D-二聚体与呼吸功能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9,31(6):940-943+948.[28]吴敏,贺晓燕,谭钰珍.参脉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C O P 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47(5):469-471+523.[29]李佳蔚,戴姣,邓群峰,等.补阳还五汤治疗 气虚血瘀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9(5):48-52.㊃191㊃‘临床荟萃“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24,V o l39,N o.2[30]郑青秀,叶威,刘刚.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22, 24(10):1473-1475.[31]郑美梅,刘小虹,江勇.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对V E G F的影响[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2,38(3):64-68.[32]王建忠,卢晨君,付文杰.加味茯苓甘草汤联合米力农治疗C O P D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4):577-580.[33]徐向前,徐倍琪,郭晓燕,等.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7):3338-3340.[34]范春香,陈宝瑾,陈斌宾,等.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20,42(3):351-354+359.[35]何云蕾,程秉山.温肺固本活血汤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5):2783-2787.[36]赵樱.补肺化痰活血方对C O P 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10):1458-1460. [37]张慧俭,刘世举.益气活血补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气虚证[J].中医学报,2019,34(12):2635-2640.[38]苗同艳,吴瑞,张辉,等.中医解毒祛瘀法综合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痰热蕴肺证47例[J].环球中医药,2023,16(8):1659-1663.[39]刘洁华,黄灿均.补肺活血汤配合艾灸治疗C O P 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0,12(2):91-93.[40]区淑娟,路向东,郭常庆.理肺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稳定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51(1):205-209.收稿日期:2023-10-17编辑:王晶璇㊃291㊃‘临床荟萃“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24,V o l39,N o.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研究题目: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进行性肺功能不可逆性下降和呼吸系统炎症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已被广泛研究,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的新进展,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对COPD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的文献调研,了解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2.实验设计:根据文献调研结果,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
选择合适的试验对象,包括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
3.实验分组:将COPD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每组人数要足够大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4.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设计,分别对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进行不同的治疗措施。
记录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和用药情况。
5.数据采集:按照预设的方案收集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评估指标、治疗效果评估指标等。
6.数据分析: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三、方案实施情况1.文献调研:对COPD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文献调研,包括国内外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医学专著等。
2.实验设计:设计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共招募了500例COPD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
3.实验分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COPD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每组人数各为100例,健康对照组为100例。
4.实验操作:对COPD患者中药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西药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治疗周期为12周。
记录各组患者的操作和用药情况。
5.数据采集: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等。
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的研究

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的研究
慢阻肺是一种阻塞性肺疾病,它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咳嗽。
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症状会加重,甚至导致急性加重期。
在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痰液会变得更加黏稠和黄色,同时伴有发热和胸闷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这是痰热郁肺所致,因此可以运用桑白皮汤进行治疗,本文对此进行探究。
桑白皮汤是一种经典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桑白皮、石膏、知母、甘草等。
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润燥宣肺,适用于热毒壅肺,咳嗽喘息,喉痹音哑等症状。
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我们可以在桑白皮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具体如下:
桑白皮12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甘草6克、生苏叶10克、僵蚕15克、桔梗10克、张贲15克。
本方主要的作用在于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升发气机,以达到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的目的。
其中,桑白皮、石膏和知母可清热解毒,使痰液减少,同时润燥宣肺,促进痰液的排出。
甘草能够调和诸药,增强疗效。
生苏叶、僵蚕、桔梗和张贲则可以升发气机,行肺气,散痰,以及止咳。
在服用本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能随意更改药量或停药。
2. 在服用本方的同时,必须注意调整饮食,避免过饱或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
3. 避免饮酒或吸烟,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 在服用本方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促进痰液的排出。
总之,桑白皮汤加减可以用于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其功效主要在于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升发气机等。
在服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该病的发生多与气道炎症有关。
清热解毒类中药可有效发挥抗炎作用,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COPD;痰热壅肺;清热解毒类中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该病的发生与气道、肺实质、肺血管对有害气体、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在临床上可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主要与呼吸道感染有关。
其感染多由下呼吸道感染引起,其中细菌感染又占了绝大多数[2]。
1 COPD的发病机制COP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气道慢性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统失衡、氧化-抗氧化失衡、血管的病理改变等有关。
其发作过程中以外周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中巨噬细胞增加、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增加以及淋巴细胞增加为特征[3]。
在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中,激活的巨噬细胞可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和基质蛋白酶类,其中基质蛋白酶类可通过参与小气道的重塑而降低肺功能。
中性粒细胞能刺激气道、肺组织产生大量粘液,同时其释放的丝氨酸蛋白酶类可引起肺泡的损伤。
此外,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可释放IL-1、IL-6、IL-8、TNF-α等多种炎性介质。
TNF-α作为重要的炎症反应介质,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TNF-α可促使炎症细胞游走、浸润和黏附,释放出较多的活性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等,并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肺损伤;TNF-α还可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加重炎症反应,促使血管生成和组织纤维增生,导致气道重塑狭窄,进一步加重肺损伤[4]。
IL-6、IL-8等炎性介质可介导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2 中医病因病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证”等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13899学号:11501149毕业论文题目:中医治疗慢阻肺的研究进展作者:宋大成专业:中医学班级: 11级中医3班指导老师:张艳春2016年 4月 10 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1 内治法 (2)1.1 辨证分型论治 (2)1.2 经验方治疗 (2)2 针灸推拿治疗 (3)2.1 针灸治疗 (3)2.2 推拿治疗 (3)3 中医特色疗法 (4)3.1中药雾化吸入 (4)3.2穴位注射 (4)3.3穴位贴敷 (4)3.4穴位埋线 (4)4 结语..... ...............................................5参考文献 (5)致谢 (7)中医治疗慢阻肺的研究进展作者宋大成指导老师张艳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专业2011级 11501149)[摘要] 通过搜集近几年关于中医治疗慢阻肺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从而得出中医通过内治、外治及中医特色疗法等治疗对慢阻肺均取得很好疗效。
目前慢阻肺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中医药在慢阻肺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不可逆性、病情进行性加重性、慢性肺部疾患,病程长,发病较缓慢,常反复发作。
慢性气流受阻,是气道疾病( 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和肺实质破坏( 肺气肿)共同所致,临床表现因人而异[1]。
主症见气急、动则喘促,有咳嗽、咳痰或喘息等症状,且每因外邪侵袭而诱发。
归属中医“肺胀、咳嗽、喘证”等疾病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肺,可累及脾肾。
我国COP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40岁以上成年人的COPD患病率为8.2%,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住院率不断上升,从1998年的1.0%上升至2008年的1.6% [2]。
近年来,对COPD中医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整体观念”“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等治疗原则,中药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机理,以及毒副作用较少的特点,均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手段,如辨证用药、内外同治、冬病夏治、药食同疗、气功、体操锻炼等方法。
中医治疗该病有其明显优势,现将中医治疗慢阻肺的现状综述如下:1 内治法1.1辨证分型论治武氏[3]根据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舌脉综合分析,将慢阻肺分为6个证型,分别为气虚血瘀、痰热郁肺证,气虚血疲、痰浊郁肺证,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阴虚血瘀、热痰恋肺证,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肝肾阴虚、痰蒙心窍证。
一般说来,气虚血瘀、痰热郁肺证和气虚血瘀、痰浊郁肺证病程相对较短,正气亏虚不甚显著,临床上以咳嗽、咯痰、虚喘为主,病情多为轻中度。
而后四种证型或病程日久,或由前二型逐渐演变而成,临床症状常伴有紫绀、心悸、水肿、神昏、发热难退等病情多属重度。
病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病机变化颇为复杂。
传统中医分型论治COPD 临床以咳、喘、痰为主症[4],分为急性加重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稳定期,病因为咳喘日久,久病肺虚。
治疗时注重寒热虚实,扶正补虚治本,兼顾利水化瘀。
咳嗽属风寒犯肺者,治从宣肺化痰,方药可用三拗汤加减;风热治从疏风清肺,常以桑菊饮为基础;痰热蕴肺,顺传阳明者,则应通腑泄热,以下为清,取宣白承气汤为佳;肺阴亏虚,拟用沙参麦冬汤;肺气亏虚,则用补肺汤化裁。
治痰亦分寒、热;痰是铁锈色多属热伤血络,配以黛蛤散、丹皮; 属脾湿上干,内蕴于肺,治痰常以二陈汤为基础加味;痰浊偏重,用二陈合三子养亲汤;若素体阳虚,当“以温药和之”,用小青龙汤散寒蠲饮。
徐志瑛教授重视“痰”“瘀”“虚”产生的机制,从肺、脾、肾三脏分期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1.2 经验方治疗彭氏等[6]使用中药汤剂慢阻肺稳定方。
慢阻肺稳定方由黄芪、党参、白术、南沙参、北沙参、补骨脂、巴戟天、当归组成,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 3 个月。
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有效率为91%,能明显降低半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以及中重度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对主症咳嗽、咳痰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洪氏等[7]使用愈肺宁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和脾、气虚和阳虚的病理状态。
许氏等[8]使用中药“慢肺饮”水煎剂。
“慢肺饮”组成:人参30g、白术30g、云菩10g、破故纸15g、大壁虎1对、紫河车1具、炒苏子10g、川贝10g、法夏10g、益母草30g、水蛭15g、丹参15g等12味药组成。
可根据邪气性质做加减,如寒甚者加附子、细辛、桂枝、麻黄之类,热甚者加银花、桔根、连翘等;在缓解期则以邪去正虚为主,应加大扶正固本之力。
有效率为93.2%。
2 针灸推拿治疗2.1 针灸治疗针刺疗法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调节脏腑功能。
钱氏等[9]取穴:定喘、膻中、风池、风府、风门、大椎、支沟、间使。
有效率占91.67%。
高氏等[10]选穴:定喘、肺俞、足三里为主,毫针针刺,对背部腧穴及足三里施以温针灸,隔日1次,每周3次,结果温针灸能起到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作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2.2 推拿治疗推拿疗法是通过对局部及相关穴位刺激,增加了内、外呼吸肌的肌力,改善肺部通气状况。
推拿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肌肉紧张度,纠正脊柱小关节紊乱,对肺脏和膈肌产生影响,从而改善肺功能。
3 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治疗慢阻肺病除了传统的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及针灸按摩之外,还有训多特色疗法,如中药雾化吸入,穴位注射法,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
这些疗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取得一定的疗效。
3.1 中药雾化吸入雾化有利于痰液排除,终止传导性气道炎症恶性循环,还有助于消炎,减少抗生素的剂量,可减少医源性耐药及二重感染。
李氏[11]用中药雾化吸入,处方:百部15g,地龙15g,川贝母15g,黄芩12g,荆芥12g,细辛6g,丹参15 g。
每日2次雾化吸入。
雾化后均拍背协助痰液排出,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
有效率占87%。
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COPD的临床症状,起效时间较传统汤剂快,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
3.2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疗法是按照穴位本身的主治功能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采用小剂量中西药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刺、穴位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丹可以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
3.3 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是中医重要的特色疗法之一。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魏氏[12]等观察了“冬病夏治”内外同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
治疗组每年夏至至秋分时节加用痰饮青穴位贴敷和痰饮丸内服,疗程为2年。
有效率85.71%,“冬病夏治”内外同治法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4 穴位埋线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刺激强、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其通过调理人体脏腑、阴阳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13]。
主要用穴:足三里、肺俞、孔最、丰隆。
穴位埋线治疗能改善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线。
4 结语目前文献报道显示,中医治疗慢阻肺具有独特的优势,故运用中医治疗慢阻肺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了中医在治疗慢阻肺上既能缓解临床症状,又能增强患者体质,减少AECOPD,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另一方面,中医治疗慢阻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研究很少纵向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 疗效评价标准不一,不能规范统一的评价其临床效果。
如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今后,中医治疗慢阻肺的方向应面向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营养状况,恢复肺功能等方面。
参考文献[1]李为贵,赵小军.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3):50-50[2] 方晓聪,王向东,白春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国的诊治现状[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7):493-497[3]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1,53(1):80-82.[4] 黄人鹤等,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况浅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4):150-151[5]方灵云.徐志瑛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2):399-401.[6] 彭磊,范毕辉,陆剑豪.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03-342[7]洪敏俐,杨朝阳,柯庚申,洪春霖,刘燕鸿,黄小华,李风森,李灿东.愈肺宁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证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5):1666-1669[8]许振林,许正龙.中药“慢肺饮”治疗慢阻肺73例[J].中医中药,2013,11(1):270-271[9] 钱航,周庆伟.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 稳定期的治疗进展[J].中医研究.2013,26(9):77-78[10] 高洁,欧阳八四,孙钢.温针灸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11,(10):893-897[11] 李刘英.中药雾化吸入疗法治疗 COPD 60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19-20.[12] 魏亚东,鱼涛,谢燕华,等 .“冬病夏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 408-410.[13] 张选平,贾春生,王建岭,石晶,张莘,李晓峰,许晓康,覃亮,张美玲,康素刚,段晓东.穴位埋线疗法的优势病种及应用规律[J]中国针灸2012,32(10):947-950致谢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张艳春的悉心指导!还要感谢在我论文完成过程中给我宝贵意见的同学和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母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对我们实习生的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