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合集下载

慢阻肺的中医疗法你知道吗

慢阻肺的中医疗法你知道吗

慢阻肺的中医疗法你知道吗中医渊源流传,相信大家对此较为熟悉,致使很多人推崇用中医方法治疗慢阻肺,其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因此,下文为您讲讲慢阻肺的中医疗法,帮助您正确了解慢阻肺的中医疗法,进而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便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限,提升预后生活质量。

一、辩证论治慢阻肺(1)急性期:该时期慢阻肺可分为2个证型,分别是寒饮伏肺型、痰热壅肺型,其寒饮伏肺型患者可使用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进行治疗,可起到纳气平喘、宣肺温肺的效果。

痰热壅肺型患者可使用桑白皮汤、定喘汤、麻杏石甘汤等治疗,可起到止咳平喘、清肺化痰的效果。

(2)迁延期:该时期的慢阻肺患者脏腑功能具有一定的虚损,主要表现为恶寒、气喘、怕冷,需使用化痰、健脾、补肾、补肺、益气的中药进行治疗,以达到扶正固本的效果。

方药可选择苏子降气汤,其成分有当归、苏子、肉桂、半夏、前胡等,可起到纳气、止喘、降气、补肾、化痰的作用,(3)稳定期:该时期的慢阻肺可分为3个证型,分别是肺脾气虚型、肺肾两虚型、气阴耗伤型,其中肺脾气虚型慢阻肺患者可使用补肺活血胶囊、二陈汤、固本咳喘片、三子养亲汤等进行治疗,可起到化痰平喘、健脾益气的作用。

肺肾两虚型慢阻肺患者可使用补天大造丸进行治疗,可起到定喘滋阴的效果。

气阴耗伤型慢阻肺患者可使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可起到益气养阴的作用。

二、针灸治疗慢阻肺针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其是通过对某些穴位进行刺激而起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可缓解慢阻肺患者的支气管痉挛,进而改善其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减轻其痛苦,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肾气不足或者肺气不足导致的慢阻肺,针灸还能降低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

针灸包括体针、艾针、埋针等,穴位可选择脾腧、关元、肺腧、合谷等,在上述这些穴位针灸,可起到健脾、补肾、补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注意,慢阻肺治疗中,针灸疗法只能作为辅助疗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此外,针灸疗法仅能应用在慢阻肺缓解期,慢阻肺急性期,还需以药物治疗为主。

20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中医治疗

20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中医治疗

2023慢性阻塞怅市疾病之中医治疗慢阻肺属于中医肺胀范畴,正气虚损,瘀痰内阻是慢阻肺的基本中医病机,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

正虚早期以气虚为主,逐渐气阴两虚,终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病位主要在肺、脾、肾,涉及心、肝、大肠等脏腑。

痰浊瘀血是主要的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越来越规范,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稳定期可以通过补肺、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改善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

肺气虚证症状:喘促气短,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

治法:补肺益气。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喘憋较重者合用补肺汤加减。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麻杏宣肺颗粒、黄黄颗粒、补肺丸等。

肺脾气虚症状:咳嗽或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畏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月完胀满或腹胀或便;唐,舌体胖大或有齿痕,或舌苔薄白或白腻,或脉沉细或沉缓或细弱。

治法:补肺健脾,降气化痰。

方药:参苓白术散、阿胶散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益肺健脾颗粒、潞党参口服液等。

肺肾两虚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如白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或黯紫,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定喘神奇丹加减。

中成药:金水宝胶囊/片、百令胶囊等虫草制剂、蛤蛉定喘胶囊、固肾定喘丸、苏子降气丸、固本咳喘颗粒[21]、补肺活血胶囊。

以上诸证兼有瘀血者可以辨证加减活血祛瘀之品。

外治法及非药物干预中医药外治法用于治疗慢阻肺,舒肺贴、消喘膏、平喘敷贴,益肺灸、温针灸等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非药物干预是稳定期慢阻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药物治疗起到协同作用。

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患者教育、肺康复治疗、长期氧疗、家庭无创通气、疫苗接种(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病毒疫苗\气道内介入、外科治疗等。

慢阻肺的中医健康指导内容

慢阻肺的中医健康指导内容

慢阻肺的中医健康指导内容慢阻肺的中医健康指导内容如下:1. 药物治疗:清暑益气汤:具有滋阴润燥和清热解毒的效果,由麦冬、银花、芦根、炙枇杷叶、鲜荷叶和鲜西瓜翠衣等中药材组成。

对于慢阻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还能缓解多种不适症状,保护肺部健康。

麻杏石膏汤:具有止咳平喘和清热解毒的效果,由生石膏、麻黄、银翘、杏仁、银花和荆芥穗等中药材组成。

能有效缓解因慢阻肺所引起的呼吸急促、咳嗽等不适症状,从而减少疾病的危害。

苇茎汤:具有排脓泻热的效果,由鲜苇茎、黄芩、冬瓜仁、桃仁、甘草、拮醒等中药材组成。

可以有效的治疗任何类型的慢阻肺,但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适当的调整药量。

苏子降气汤:由苏子、当归、前胡、半夏等中药材组成。

可以起到化痰止咳、补肾降气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病情,降低疾病的危害性。

金银花茜草根汤:由板蓝根、生石膏、金银花、茜草根、大青叶、白茅根等中药材组成。

对治疗慢阻肺具有一定的效果,用药期间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肺部的负担。

2. 生活方式指导:饮食指导: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高蛋白食物以补充营养,同时应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此外,患者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运动指导:适当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心肺功能。

建议选择低强度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运动时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

戒烟指导: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诱因之一,戒烟是预防和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措施。

戒烟可以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3. 心理指导: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应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慢阻肺,评估治疗效果。

建议定期进行X光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5. 避免感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之一。

应鼓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感染。

正确认识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

正确认识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

正确认识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呼吸内科疾病,如果患者在患病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还有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就目前来说,已经发现有多种因素能够导致慢阻肺的发生,其中包括与空气污染、吸烟、化学物质的吸入等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等个人因素。

临床中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图1),这极大的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由于受到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以及治疗方法的影响,慢阻肺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同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有效降低慢阻肺对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的不良影响,预防慢阻肺疾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医中,认为慢阻肺属于“喘证”、“咳嗽”以及“肺胀”等范畴,导致患者患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久病咳喘,迁延失治,使得其肺、肾、脾三个重要脏器发生气虚,引起患者发生气虚无力、行血无力、痰浊内生、瘀血蕴结等症状。

又因为外邪引动伏邪,肺气上逆后而发生咳喘反复发作的症状。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中医防治的妙招。

如图得了慢阻肺,会有哪些症状临床中利用中医防治来预防慢阻肺疾病的发生主要包括三种方法,分别为八段锦、膏方以及三伏贴。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导引保健以及养生的功法。

其中古人将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有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之意。

在总体上八段锦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的原则,具有调和阴阳,通理三焦,以动入静,以静运动,顺乎五行,和畅气血,充实五脏,驱外感之邪,消内生百病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

每天进行八段锦的锻炼之后,可以有效预防慢阻肺疾病的发生。

并且八段锦不用受到场地的限制,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锻炼。

膏方也可以称为膏剂,通常情况下,膏方大多由20味的中药所组成。

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

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

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病情较为严重的一种肺部疾病,对肺部功能可产生较大破坏性。

由于患者往往会出现咳嗽咳痰和胸闷胸痛等不良反应,故需要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而中医疗法就可以作为首选。

那么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呢?一、内服中药法汤剂中通过现代高浓缩提取技术提炼出来特效汤药,使药效兼顾了治疗和调理两大功效,既可滋阴清肺、润肺益肾,宣肺止咳,又使肺腑清气充足调理脾肾功能,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增强自身免疫力。

阻断肺部疾病的发展,恢复气管和肺部功能的发展,恢复气管和肺部功能,终身起到治疗和防止复发作用。

真正做到把中医“治欲病”与“治已病”完整、有效地结合于一体进行临床运用,使患者治病、养病同时进行,最后达到中医“治未病”的至高境界。

1、肺脾气虚型主症为咳嗽,或微喘,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等,自汗恶风、易发感冒。

舌质淡或胖大,舌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弱。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是采用内服中药的方式,而且需要做到辨证用药。

如果是属于肺脾气虚类病症,就需要采用健脾益胃和理气养气的疗法进行治疗,治宜健脾益肺法,寓培土生金之意,方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临床常用中成药有玉屏风颗粒、二陈丸、参苓白术丸等,可辨证用药。

2、肺肾两虚型主症为咳嗽、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夜尿频数,自汗恶风、易发感冒。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

部分慢阻肺患者存在有肺肾两虚的病症,治疗时需要采用主要功效为补肺益肾的中药。

治宜补肺益肾法。

若肾气亏乏,而无明显寒热所偏者,宜平补肺肾,方用补肺汤参蛤散、人参胡桃汤加减;若肾阴偏虚,阴不敛阳,气失摄纳者,可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饮以滋阴纳气,不宜辛燥之品;若阳气虚损,肾不纳气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苏子降气汤化裁之。

临床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冬虫夏草胶囊等,可辨证用药。

二、穴位针灸法中医穴位针灸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状。

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

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

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胡斌清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病,发病时长,不易治愈,反复发作,危害性还极大,不单单给人体带来威胁,对社会,对国家也是一样的危害大大。

治疗早,控制及时的话,慢阻肺可以慢慢消减,当然想要更好的治疗慢阻肺,一定离不开患者自己努力。

但是专家在这里告诉患者,必须有好的方法来治疗,配合患者自己的努力才能完全控制疾病,专家推荐中医治疗慢阻肺,那么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呢?中医治疗慢阻肺之前,慢阻肺病人要做好缓解期的护理措施:1.保暖、防寒,避免受凉感冒。

2.严禁吸烟,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对呼吸道有直接的损害作用,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与吸烟有着密切的关系。

3.要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要加强个人和居室卫生,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温度湿度要合适。

寒冷的冬季空气较干燥,可在室内地面洒水或用加湿器以增加空气湿度。

4.患者由于长期疾病缠身,悲观失望。

故要鼓励病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找出病因,配合治疗。

5.缓解期间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药性。

6.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感染。

7.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如练深呼吸、练气功、打太极拳、饭后散步等。

做到了内因外因兼顾的治疗,在消除表面症状的同时,注重对引发支气管炎的内因,即人体自身机体脾、肾、肺、心功能的调理和恢复的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功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真正做到全面系统科学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呢?首先患有慢肺阻的患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慢肺阻的治疗是一个终身都需要治疗的过程,只有积极的配合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慢肺阻的病情,同时还需要注意慢肺阻的护理工作,只有做好了护理方面的常识才能更好的对慢肺阻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慢阻肺方法

中医治疗慢阻肺方法

中医治疗慢阻肺方法
中医治疗慢阻肺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针灸: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来调节气机,增强患者的呼吸肌肉力量和肺功能。

2.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慢阻肺是由于寒湿痰浊阻塞气机所致,可采用中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祛痰除湿,通络活血,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3.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特定部位,刺激穴位,调理气机,改善呼吸困难,加强肺功能。

4. 草药熏蒸:利用部分中草药的挥发成分,进行药物熏蒸,起到通气开窍的作用。

5. 调整饮食:中医认为慢阻肺与饮食有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饮食,如限制寒冷、生冷食物,多食温热食物,增加蔬果摄入。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慢阻肺是综合调理全身气机,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症状的方法。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还需继续接受西医治疗和规范的药物管理。

正确认识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

正确认识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

正确认识中医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
疗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简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导致呼吸困难和进行性的肺功能下降。

COPD 的主要病因包括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等。

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以下是中医药在该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和药物:
1. 合理运用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中医师会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金银花、麦冬、桔梗等。

中药的作用机制包括改善气道通畅、抗炎镇咳、增加免疫力等。

2. 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针灸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病情。

3. 中医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和肺活量。

4. 中医养生调理:中医强调平衡和谐,注重调养身心。

患者可以根据中医的养生理论,合理调整饮食、作息,增加体育锻炼,以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结论
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对于患者而言,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综合考虑西医和中医的治疗建议,并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可能因人而异,也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来加以证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

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制疾病负担、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

COPD属于中医“喘证”、“肺胀”范畴,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咳喘,迁延失治,以致肺、脾、肾三脏气虚。

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故易为外邪所侵,气虚推动无力,津液输布失常则痰浊内生、行血无力,以致瘀血阻络,痰浊、瘀血蕴结。

每因外邪引动伏邪,气机壅塞,肺气上逆而致咳喘反复发作。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中医在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防重于治”的特色。

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注重养生预防发病
戒烟防尘,固护卫气研究显示,COPD发病率升高与近年来逐渐加重的吸烟、空气污染、粉尘吸入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烟为辛热之魁,吸烟日久,耗气伤阴,炼液生痰。

只有戒烟才能有效切断这一渐进性的病理过程。

应切实做好禁烟和戒烟工作,反复宣传烟草的危害性,劝导吸烟者戒烟,同时限制公共场所吸烟,保证不吸烟者免受被动吸烟之苦。

近年研究证实针灸戒烟可取得一定效果,方法包括耳针、体针两种。

常用穴位耳穴为肺、胃、口、神门、交感等,体穴有足三里、三阴交、列缺、合谷、百会等。

对于从事煤矿、开凿矿石、隧道建筑、金属加工、造纸、棉纺、水泥制造等工作的人员,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通风换气,加强职业防护。

起居有常,减少外感反复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生的另一明确病因。

肺为华盖,主一身之表,易感外邪,反复外感则肺气之虚日甚。

故应顺应四时季节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起居有常,劳作适度,避免受邪,尤至冬春等季时可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预防,避免到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逗留,同时根据个人体质,或以板蓝根、大青叶等祛邪解毒、或以参、芪之类扶正固表。

此外,中药外用(药枕、香熏、熏蒸)、艾灸足三里、按摩迎香、涌泉、
肾俞穴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可根据情况选用。

加强锻炼也是固护正气、提高御邪能力的重要措施。

无论八段锦、太极拳、气功,还是慢跑、登山、游泳等,只要持之以恒,均是有效的防病方法。

对于高龄、体弱、久病、平素易外感者亦可考虑接种肺炎、流感疫苗,及注射胸腺肽、转移因子、核酪注射液等方法。

及时发现早期处理
COPD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约20~30年)几乎无自觉症状,或病情轻浅,且进展十分缓慢,此时及时发现疾病的征兆,早期处理,病情尚可逆转。

因此,对具有长期吸烟、大量粉尘吸入、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普查,一旦检出气道病变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本阶段的中医辨证多属痰浊蕴肺,故在进一步加强前阶段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强调宣肺化痰,可采取中药口服、针灸等方法。

已病早治延缓进展
已确诊为COPD者,需采取较长时间、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案,改善症状,祛除伏邪,顾护正气,增强抗病能力,防止反复发作,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

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饮食干预本阶段患者肺脾肾三脏俱虚,失于运化,日久则水谷精微化源不足,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富含营养;避免过度饱食,忌生冷、辛辣、肥甘。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营养支持也是COPD治疗的重要环节,强调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易消化,避免过量二氧化碳产生,减轻胃肠道负担等。

同时,一些食疗的方法亦有助于补肺健脾化痰,如百合薏苡仁粥等,可配合使用。

康复锻炼COPD患者活动能力进行性下降,中医理论认为久坐久卧加重正气耗损,因此适度的运动有利于病情康复,包括慢走、踏车等全身运动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训练。

应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有针对性的锻炼方案,循序渐进,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长程家庭氧疗坚持长期低流量吸氧、每天>15h可以有效改善因缺氧造成的脏器损害、提高运动耐力、延缓肺功能恶化,是已经临床研究证实的有效治疗手段。

冬病夏治本病呈现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交替出现的规律,由于脾肾阳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痰饮久伏,因此具有秋冬重、春夏轻的特点。

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指导,在夏季补肺健脾温肾以扶助正气,祛痰化饮以清除伏邪,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取肺俞、脾俞、肾俞、定喘等穴,以半夏、细辛、干姜、白芥子、生姜等药制成药饼,于三伏气候炎热之时进行穴位贴敷,或口服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类补肺健脾益肾之剂,均可获效。

稳定期中药辨证治疗在COPD进入稳定期时,坚持应用中药辨证治疗是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以补肺健脾益肾、扶正固本为主,兼活血化痰以清余邪。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本病,通过改善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作用,达到预防反复感染、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的目的,已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针灸治疗以肺俞、定喘、脾俞、肾俞、膈俞、曲池、丰隆、足三里、天突、膻中等穴位为主,可行针刺、艾灸、穴位注射、推拿点穴等方法,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补虚泻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