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预测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找矿 , 获得 了一些 重大 突 破 , 现 了一 批 重 要 的 隐伏 矿 发 床 , 美 国新 密 苏里铅 锌矿 ( 深 30 , 如 埋 3m)卡拉 马祖斑 岩
床、 矿体 为主 要预测 对象 ( 胡惠 民 ,95 。 19 )
大 比例 尺成矿 预 测 可 进 一 步划 分 为两 个 阶段 ,一 是 1 5 、/ . / 万 1 2 5万 比例尺 阶段 ,以在 矿 田范 围 内预 测 隐伏矿床 矿体 为 主要 任务 。其 成果 用于 具体指 导普 查 、 勘探 工作 , 为之 选取 靶 区 。大 比例尺 成矿 预测 的最后 一 个 阶段所采 用 图件 的 比例 尺 由 1 1万 ~ 1 2千 。这 个 / / 阶段 已跨 人矿 区普 查 评 价 和 初 勘 阶 段 ,是 与 勘 查 工 作 同步进行 、 在保 证 C D级 储 量 任 务完 成 的 同 时完 成 预 、 测 任务 。
体系, 但理 论研 究成果 仍不 多 , 经验方 法仍 占主 导地位 。 18 9 7年 5 召开 的“ 高矿 床局 部 预测 科学 论 证 效果 ” 月 提
全 苏科技 会议 , 门讨论制 定 了局部 预测 方法 和合理 的 专
“ 测普查 组合 ” 预 。在 进 行大 面 积 1: 5万 区域 调 查 时 , 大 量应用 遥感 、 地球 物理 、 地球 化学 等方法 , 同时进行 成
在我国, 对隐伏矿床大 比例尺成矿预测的探索工作 从 2 世纪 5 0 0年代 即 已开始 。典 型案例如 15 96年甘肃 小 铁 山黄 铁 矿 型 多 金 属 矿床 的成 功 预 测 。2 0世 纪 6 0 年代中后期到 7 年代 , o 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指导矿床 预测 , 取得 了一定 成效 , 江西 大余木 梓 园隐伏钨 钼矿床 , 河 南卢 氏夜 长坪 隐伏 钨 钼矿 床 的预 测 成 功 都是 典 型 案 例 。18 、96年 中 国地 质 学会 矿 产普 查 勘 探 专业 委 95 18 员 会两 度举行 了以“ 何 寻 找 隐伏矿 ” 中 心议 题 之一 如 为 的全 国性学术 讨论 会等 。这些 会议 , 重点讨 论 了隐伏矿 床 的普 查预 测方法 和建 立综合 找矿模 型 , 交流 了成矿 预 测 经验 。18 , 地 矿部 在 武 汉 召 开 的 固 体 矿 产普 98年 原 查 工作 会议 上 , 决定 有 计 划 有步 骤 地 开 展 中 、 比例 尺 大 成 矿预 测工作 。近 年来 , 国进 行第 三轮 成矿远 景 区划 我 时, 确定 开展 大 比例 尺 ( 于 1: 0 0 ) 矿 预测 。近 大 50 0 成 些年来 , 在我国先后提 出并开展 了矿床统计预测、 矿床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一、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1.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2.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二、.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3) 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e) 碱性岩(正长岩):Au、Cu、Mo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三、.成矿时空分布规律1.成矿期\成矿域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2.研究意义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1.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2.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1.成矿期\成矿域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2.研究意义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

第13-14讲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第13-14讲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20112011-3-2 8
3.1 空间数据结构
1. 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中, 栅格数据结构中,地理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被划 分为规则的格网,空间位置由格网的行、列表示; 分为规则的格网,空间位置由格网的行、列表示; 网格的大小表示分辨率。 网格的大小表示分辨率。
20112011-3-2
9
3.1 空间数据结构
20112011-3-2 5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数据模拟(Data modeling)系指关于定义和组 数据模拟(Data modeling)系指关于定义和组 织现实世界的数据到一个一致性数字数据库的 过程。 过程。根据某种结构对数据的逻辑组织被称为 数据模型(Data model)。 数据模型(Data model)。根据数据模型能够描述 现实世界。数据结构(Data 现实世界。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能够被选择 以表达数据模型。必须选择最终文件格式(File 以表达数据模型。必须选择最终文件格式(File format)以适应数据结构 以适应数据结构。 format)以适应数据结构。 数据库(Database) (Database)是需要维护和使用的内在 数据库(Database)是需要维护和使用的内在 相关关系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相关关系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一个软件系统,用于储存、编辑、 是一个软件系统,用于储存、编辑、显示数据 库中的数据。 库中的数据。 20112011-3-2 6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地质体(包括矿体) 地质体(包括矿体)是产于自然界的空间实 Objects), 体(Spatial Objects),这些实体局部空间上是连续 区域空间上是不连续的,譬如岩体、 的,区域空间上是不连续的,譬如岩体、侵入体 接触带以及不整合面等。 接触带以及不整合面等。产在现实世界的离散空 间实体, 间实体,在数据模型上可作为不规则的自然空间 物体处理。 物体处理。 空间物体,据其产出的空间状态, 空间物体,据其产出的空间状态,可划分 为点、 表面和体积等。 为点、线、面、表面和体积等。点、线、面分别 具有0 维空间尺度,体是三维的, 具有0、1和2维空间尺度,体是三维的,具有体 的物体以封闭的完整表面作为界面。 的物体以封闭的完整表面作为界面。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国内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理论简介现代成矿预测的重要特色是强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准确快速的确定找矿靶区。

在对典型地区、典型矿床剖析研究的基础上, 概括出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用于新地区的成矿预测[ 1] 。

成矿理论研究专家们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研究成矿规律, 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程裕淇等提出的成矿系列理论是国内广泛运用、已经相当成熟的成矿理论, 得到了广泛的推崇; 翟裕生等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研究区域成矿规律, 是区域找矿靶区圈定的有力理论工具; 裴荣富等以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划分的理念来研究地球化学省与有利构造耦合成矿的规律; 於崇文等从成矿动力学角度研究成矿规律, 指导找矿实践;赵鹏大等从地质异常视角审视地质现象, 试图以不同于常规的眼光找出被忽视的矿床; 曹新志发现在成矿预测中不利的预测因素和不利的预测标志的重要性,以起决定作用的不利因素快速准确地排除伪找矿靶区; 王世称倡导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在开展隐伏矿或难识别矿资源预测中的优势, 对危机矿山预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1 成矿系列理论矿床的成矿系列, 指在一定的地质发展阶段、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中, 统一的地质成矿作用下形成的, 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矿床类型。

一个成矿系列中, 可以包括不同的成因类型、不同矿种等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矿床。

“成矿系列”最早是由程裕淇等( 1975)通过研究中国铁矿成矿规律时首次提出“铁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

到1979年程裕淇等发表“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正式提出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

后经继续研究,1991年程裕淇等提出按三大岩类划分三个成矿系列组合、27个成矿系列。

1996年翟裕生等发表“成矿系列”专著, 对程氏的分类进行了增补, 划分出四大成矿系列组合, 42个成矿系列。

至此成矿系列理论的研究基本成熟。

成矿系列的研究思路, 翟裕生概括为: 以区域构造——地球化学为环境背景, 以构造——成岩——成矿为统一体系, 以矿床的时空演化为主线, 探讨成矿系列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成矿系列的时空结构剖析, 是研究成矿系列的关键。

成矿预测理论发展与研究

成矿预测理论发展与研究

浅议成矿预测理论发展与研究[摘要]:学习和研究成矿预测理论,可以全面、系统的对研究区潜在的资源作出评价,建立完善矿床成矿系列的预测系统和信息系统,对矿床(体)预测和评价工作有指导意义。

笔者论述了成矿预测理论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概括了目前该领域主要的几种理论体系,总结了成矿预测中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成矿预测地质矿床中图分类号:c96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295 -01一、前言以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成矿预测工作,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矿化信息(找矿标志)、总结成矿规律,以此来圈定不同级别的预测区或三维空间内的找矿靶区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在成矿预测过程中,利用各种矿化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做为重要手段的成矿预测方法,是关系到预测成败的重要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一直被国内外矿产勘查学者所关注。

本文重点关注了该领域尤其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状况,并指出了这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及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科学找矿理论指导成矿预测在长期的矿产勘查过程中,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矿床预测理论对指导矿床预测、科学决策的重要性,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成矿预测理论的研究。

成矿预测实质上是人们对发生在过去的成矿事件感兴趣的未知特征做出的一种主观估计和推断,也是一种严密的科学逻辑思维过程。

(一)、相似类比预测理论是成矿预测的重要理论之一的相似类比预测理论是赵鹏大院士首先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产出一定类型的矿床,相似地质条件下赋存有相似的矿床,同类矿床之间可以进行类比,将与已知矿床的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段)认为是成矿远景区或圈定为找矿靶区。

应用的假设前提:一是: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成矿系列或矿床产出;二是:在相同的(足够大)地区范围内应有相同或相似的矿产资源。

(二)、针对地质异常的预测理论地质异常预测理论是由赵鹏大等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异常是在成分结构、构造或成因序次上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差异的地质体或地质组合。

国内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理论简介

国内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理论简介
的时间演 化序 列来 表征 ; 具有 两种 重 要 的性 质 : 连 续 ① 性, 成矿 系列 中不 同类 型 矿 床 的 形成 时 间虽 然 有 先 有 后 , 整体 构 成 一 个 连续 的 时 间 序列 统 一 体 ; 共 生 但 ② 性, 同一 时间 由于控 矿地 质 因素 的不 同 , 而形 成在 空 间
成矿 系列 组合 ,2个 成 矿 系列 。 至此 成 矿 系列 理 论 的 4 研究 基本 成熟 。
矿床剖析研究的基础上 , 概括出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 , 用 于新地 区 的成矿 预测 u 。
成 矿理 论研 究专 家们 分别 从不 同的方 向研 究 成 矿
规律 , 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程裕淇等提出的成 矿 系列 理论 是 国 内广 泛 运 用 、 已经 相 当成熟 的成 矿理 论 , 到 了广泛 的推 崇 ; 裕生 等 以成矿 系统理 论 为 指 得 翟
发现、难识别矿床成为主要勘查对 象后 ,成矿规律 与成矿预 测将 继续受到重视 。
关 键 词 : 国 内 ;成 矿 规 律 ;成 矿 预 测
中图分类号 :P 1 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1 1 ( 0 8 0 07 0 6 1 2 1 2 0 ) 6— 5 7— 4
0 引 言
第2 2卷 第 6期
20 0 8年 1 2月
资 源 环 境 与 工 程
Re o c sEn io m e t& Engne rn s ur e vr n n i eig
Vo . 2. . 12 No 6
De . 2 08 c .0
国 内成 矿 规 律 与 成 矿 预 测 理 论 简 介

1 成 矿 系列 理 论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2020/7/24
15
1.3 发展历史
(3)建立并完善了成矿分析理论
纵观世界有关区域成矿分析的理论,在我国都 有著名学者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如黄汲清院士 有关大地构造多旋回成矿的理论。陈国达院士对 地洼区的成矿规律研究,其成果得到世界的公认。 同时还有一批创新性的成果,即李四光院士的地 质力学分析理论和方法、构造体系的控矿规律研 究,程浴淇、陈毓川院士的成矿系列理论,赵鹏 大院士的地质异常理论和王世称教授的综合信息 成矿预测理论等,都对我国成矿规律研究起着重 要指导作用。
2020/7/24
7
1.2 分类
1.成矿规律分类
全球成矿规律:洲际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
特提斯成矿域
环太平洋成矿域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省、成矿带
局部成矿规律:矿田\矿床\矿体
2020/7/24
8
1.2 分类
2.成矿预测分类 定性预测:概念模型预测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
2020/7/24
9
对成矿规律学或成矿学的理解,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Ю. А.毕力 (Ю. А. Ыилин)和B.H.斯米尔诺夫为代表认为: “结合地球及其大陆、大洋与其 间的过渡带、地槽褶皱带与地台和它们所分出的大型地质单元的地质构造与 发展历史的分析,来研究金属矿床区域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的学 (B.И.Cмирнов,1981) 。
板块不同类型边界的控矿规律:
离散型边界(大洋中脊)
会聚型边界(俯冲带):
岛弧:斑岩铜矿
弧后盆地:火山
块状硫化物矿床
2020/7/24
5
4. 研究意义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 的基本途径。
(1)使矿床勘查工作建立在对地质规律的研究基础上, 就要深入进行成矿分析,总结成矿规律,用成矿规律去指 导找矿工作。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组成部分,工业矿床 是有经济意义的特殊的地质体。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与周围 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之中,所以要实现找矿工作的新突破, 深人研究矿床产出的地质规律是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成矿预测基本理论
1.相似类比理论
相似类比理论是指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矿床产出,如一定种类的矿床及其共生组合特征,在相同的地区范围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

依据于这一理论,在进行矿产资源评价时,就可以运用研究程度较高、地质资料丰富的矿床所取得的有关认识去推测研究程度较低、地质资料比较有限的同类矿床的成矿前景和可能的资源量等。

2.求异理论
求异理论是相对于人们熟知的相似类比理论而提出,其主要是指一些新类型、特殊类型或超规模(巨型、超大型)的矿床皆产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中,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具有与周围地质环境截然不同的地质结构和要素,构成所谓的地质异常。

在找矿评价中,从总结、研究和探求地质异常入手,进而进行成矿可能性分析。

求异理论强调的是地质体(地质环境)的不同之处对成矿的影响及作用,它对于找寻评价新类型、特殊类型、超大型的矿床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而相似类比理论只能指导人们进行已熟知的同类型矿床的找寻评价工作。

3.定量组合控矿理论
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是指成矿不是由单一因素,也不是由任意几个因素的组合完成的,而是由必要和充分的因素的耦合而完成的,但这种“必要和充分”的因素的组合对于矿产勘查工作者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找矿成功概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查明控矿的定量组合因素。

在进行某一地区或某一矿区的成矿前景或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时,按照定量组合控矿理论,首先应全面地分析有关控矿地质因素并掌握这些因素对成矿的贡献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尽可能定量地研究控矿因素组合,而不是仅限于定性分析和判断。

在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一些地区成矿,而另一些地区可能无矿,这是因为相似的地质条件并不一定是成矿的充分条件。

一般地说,一个地区成矿概率的大小与成矿的有利因素的种类及其耦合有关。

“定量”是任何一门科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及基本要求。

按照定量组合控矿理论,在进行矿产预测时应该充分提取、构置、优化各种控矿要素及各种信息,并采用一定的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的定量处理,定量地把握各种因素在成矿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性质、参与程度等,以提高评价结论的准确程度。

4.惯性理论
惯性理论本身是指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延续性,通常称其为惯性现象。

在矿产勘查领域中,这种惯性现象表现为成矿事件及其有关的地质体,如矿床等在时间、空间上所具有的稳定的变化趋势。

这种变化趋势越稳定,则越不易受到外界其它因素的干扰而改变其发展趋势。

在进行地质评价时,依据惯性理论作指导,通过分析、总结有关的地质体及成矿事件的发展变化规律,就可以对其相邻地段及深部地段的成矿前景及可能的成矿规模进行推断。

5.相关理论
相关理论是指任何成矿事件的发生、变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其它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下发展的,并且这种相互影响常常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

例如地质评价的主要对象—矿床和各种岩石及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类型的矿床是特定的地质作用的特殊产物。

相关理论有助于评价者深入、全面地分析与成矿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从而正确地认识矿床的有关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而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基本方法
1.类比法
类比法实质上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其主要是利用通过对已知区(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的深入解剖研究所取得的有关认识或已经过验证的评价结论,去类比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的待评价区(工程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的有关问题,从而得出评价结论的方法。

类比法是所有的评价方法中使用简便、易行、见效快的一种方法,目前在地质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类方法特别适用于矿产勘查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或矿床以及受技术条件限制而研究难度较大的地表深部的成矿前景评价工作。

由于类比法是建立在相似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推断,受评价者的经验及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时对此应特别注意。

在具体应用中,类比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成矿地质特征、物理化学环境、矿床工业类型、矿化信息等,但为了提高类比的可靠性,应尽可能采用综合的类比,即用模式类比。

另外,要注意分析评价区的具体成矿特征,注意分析建模区(已知区)和评价区成矿地质特征上的差别对评价结论的可能影响。

2. 趋势外推法
本类方法立足于矿床(体)的已知特征,据矿床(体)有关特征的自然变化趋势从已知地段外推相邻未知地段内的有关成矿特征。

趋势外推法是地质评价,特别是进行成矿前景评价中应用较早的一类较成熟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所得结论的可信度较高。

本类方法即使用简便、直观、效果又较好,目前在大比例尺的成矿预测,特别是矿体定位预测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在具体应用中,根据所依据的外推参数的不同,可至少分为矿体外部特征变化趋势外推法、矿体内部特征变化趋势外推法、成矿物化条件变化趋势外推法、控矿因素趋势外推法、预测标志变化趋势外推法、成矿规律趋势外推法等六种方法组。

趋势外推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惯性理论。

因此,在使用本类方法时应注意的事项是:①必须是在起点真实的基础上,严格地按照变化趋势进行有限的外推;②外推时应考虑到后期地质作用改造的影响,如后期断裂活动对先成矿体的错失、岩浆活动对先成矿体的熔蚀等。

归纳法是立足于对具体对象作深入、具体的分析,通过对本地区或某一具体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对成矿前景做出科学的评价的方法。

建立在相关理论基础上的归纳法是地质评价工作中经常自觉不自觉要用到的一类方法,在工作全面深入、细致、分析合理的前提下,所得结论往往比较正确。

本类方法无论是在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老区或研究程度较低的新区都有其广泛的使用前景,并且是应有类比法的基础,类比中所应用的各种模式都是通过对已知区域成矿特征的归纳、总结才建立起来的。

应用归纳法时应重视已有成矿理论的指导作用,并注意总结新的成矿理论及建立相应成矿模式等以指导相似地区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

归纲化学元素的具体方法组有地质归纳法、成矿系统分析法、预测—普查组合方法、建造分析法、统计分析方法等。

3.求异法
求异法是以求异理论作指导,从分析、总结研究对象的异常特征入手,进而利用研究对象的某种异常特征而对其可能的成矿前景及规模作出科学评价的方法。

求异法也是地质评价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如通过物探异常和化探异常而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等,但真正明确地将其作为一类基本方法则是得益于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即求异理论)的提出及普及。

自赵鹏大院士提出地质异常的概念以来,目前利用地质异常进行预测评价正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思维评价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严格地说,求异法应属归纳法的一种,因为科学的归纳本身就包含着求同及求异两种途径。

具体的求异法可以分为地质异常评价法,物探异常评价法、化探异常评价法等。

三、预测区优选准则
(1)成矿地质条件准则:成矿地质条件为前提;
(2)找矿概率准则;
(3)工作程度信息浓集准则:突出成矿关键信息,提高矿产预测成果的可靠性;
(4)模式类比准则:以矿床模式各二级要素为评价指标;
(5)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结合准则。

四、预测区优选与评价方法
(1)数据驱动方法:
①找矿信息量优选模型法;②地质背景衬度法;③非先验约束模型法。

(2)知识驱动方法:
①主观优选法;②专家系统;
(3)综合方法。

综合方法是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结合的方法,即在矿床模式的指导下,以预测区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和物化遥重砂异常(必要要素、重要要素与次要要素)与相应矿床模式各二级要素的匹配(相似)程度为指标,以GIS为平台,以数据驱动为参考,采取专家为主的决策方式,对各个预测区进行人机交互式地优选与排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