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离线作业证据法学(在线作业一)
证据学次网上作业参考

证据学次网上作业参考证据学第一次网上作业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 1.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
每位学生须提交讨论提纲,其内容应包括: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进行评分。
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证据的意义1.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证据是整个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司法人员进行办案活动的核心和基础。
证据在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A.证据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理,以及定罪判刑和正确认定事实的依据,是司法人员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
B.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是迫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接受改造的有力武器。
C.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时,证据是解决发生争议案件的事实基础,人称“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充分地说明了证据的地位和作用。
2.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在刑事诉讼中,通过司法人员运用证据揭露犯罪,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就会增强公众同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能够教育公众提高警惕性,增强法制观念,做好预防犯罪工作。
某胶鞋厂职工韩某,1985年进厂,1997年9月至1999年9月从事接触苯的工作,1999年10月8日由当地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01年12月25日该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中毒诊断组“鉴定意见通知”结论:慢性职业性重度苯中毒。
2002年4月29日该市劳动保障局据此作出工伤批复单认定韩某属于工伤。
胶鞋厂不服 7月12日向该市政府申请复议,9月5日市政府复议维持劳动保障局工伤认定决定,胶鞋厂仍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2002年l1月15日该市法院以劳动保障局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不符合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高法Ⅸ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02]21号,以下简称《规定》)第14条关于被告向法院提供的在行政程序中采用的鉴定结论的相关规定,故不具有证明力为由,撤销被告市劳动保障局对韩某的工伤认定批复。
东师大离线作业证据法学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证据法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证据能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只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文明作用3、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東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是证据法律的集中体现。
4、证明对象:证明对象也就是证明的客体,即要件事实或者待证事实,它是法律规定的司法人员为正确处理案件必须查明的案件事实。
5、证明标准:是指司法工作人员查明案件事实、当事人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
6、证据裁判原则:又称证据裁判主义,是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7、直接言词原则:也称口证原则,是指法官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当庭口头陈述和法庭辩论,从而形成案件事实真实性的內心确认,并据以对案件作出裁判。
8、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答: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1)审查认定无证的来源是否合法;(2)认真仔细的审查无证的外部特征,以确定其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3)审查判断物证的方法,通常采用交付辨认、技术鉴定和比较印证等方法。
2.诉讼中的书证所具有的特征是什么?答:(1)、从概念上的认知角度而言,书证具有广义与狭义的双重属性,狭义上的书证主要是指文书,即以书面文字材料为本质特征的证明文书,而广义上的书证则包括文书在内的可通过其客观载体来体现特定思想内容的一切物质材料。
在一般证据法意义上,书证是采用广义的理解来对其概念加以界定的。
(2)、书证在形式上必须是文字、符号或图案等来记载或表达人的特定思想内容的物质材料,并且,这种为一定方式所记载的思想内容,应按照通常标准为人们所认识和理解,以此作为传播信息资源的必要媒体。
东北师大离线作业《证据法学》

期末作业考核《证据法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直接证据答: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
一般说来,直接证据的可靠性大,证明效力强。
是依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这里所说的证明关系,是指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是以直接证明还是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
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2、物证答:物证是指以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情况的实物或痕迹。
3、鉴定结论答:证据的一种。
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称为鉴定。
进行这种鉴定活动的人,称为鉴定人。
鉴定人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的结论,称为鉴定结论。
有的国家称为鉴定意见。
4、口供答: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所作的口头供述(包括对其他人的揭发检举)。
在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口供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一种证据。
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5、证据为本答:证据为本(证据裁判主义),就是说在司法活动中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本源,司法证明活动必须以证据为基石。
换言之,司法裁判必须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因此又为“证据裁判主义”。
这是人类社会在摈弃了神明裁判和主观断案的司法证明之后确立的一项司法原则。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规则有哪些内容?答:根据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
东师--证据法学

离线作业考核《证据法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所应具备的法律上的资格。
2、证明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与效力的大小强弱。
3、证据规则:是指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4、证明对象:即待证事实。
是指诉讼中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
5、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
是指法律要求的诉讼证明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
6、证据裁判原则:又称证据裁判主义,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7、直接言词原则:它是现代各国审判阶段普遍适用的诉讼原则,它包含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
8、证明责任:最初是德国民事诉讼法的术语,后经日本传入中国。
其基本含义是,在诉讼中,应当由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予以证明,若诉讼终结时根据全案证据仍不能判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真伪,则由该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答: (1)审查认定无证的来源是否合法;(2)认真仔细的审查无证的外部特征,以确定其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3)审查判断物证的方法,通常采用交付辨认、技术鉴定和比较印证等方法。
2.诉讼中的书证所具有的特征是什么?答: (1)表现形式及制作方法的多样性;(2)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必须同案件互相关联;(3)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是可以供人们认知和了解。
3.书证证明力的特点是什么?答:(1)书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意图同案件事实有联系;(2)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可以被认知;(3)书证要有明确的制作者。
4.证人的资格条件有哪些?答:(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3)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4)由于证人是以知道案件情况为特征的,具有不可代替性,因而绝额定了证人在刑事诉讼中占有优先地位;(5)证人只能是公民个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证人资格;(6)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应视为特殊的证人。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东北师大-民法20春离线作业1参考答案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东北师大-民法20春离线作业1参考答案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自然人被宣告失踪后,其财产可由其继承人继承。
()A、错误B、正确2.只要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自愿,该行为即是有效的法律行为。
()A、错误B、正确3.下列哪些案件适用返还原物?()A、张某借了王某的手表并把它卖给刘某,刘某以为是张某自己的手表而买之,王某要求刘某返还B、宋某偷了李某的金项链送给女友王某,王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下,李某要求王某返还C、何某借给宋某一支金笔,宋某谎称丢失,何某要求宋某返还D、赵某向钱某购买羊两只,钱某将羊交付赵某后,赵某又将羊卖给孙某,赵某得款后迟迟不付钱某的羊款,钱某无奈要求赵某返还两只羊4.甲乙两个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甲按约给付对方4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
甲企业有权要求乙企业给付()。
A、2万元B、4万元C、8万元D、6万元5.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要约中,不得撤销的有()。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B、要约人明示不可撤销的要约C、已经到达受要约人但受要约人尚未承诺的要约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且为履约做了准备的要约6.下列权利中不属于人格权的()。
A、名誉权B、荣誉权C、姓名权D、肖像权7.甲公司主张乙公司违约,乙公司则主张合同未成立,其理由是自己向甲公司发出的要约已经撤销。
在甲公司可能提出的以下理由中,可以被人民法院认定为乙公司撤销要约不能成立的证据是()。
A、乙公司在要约中确定了承诺期限B、尽管乙公司在要约中未确定承诺期限,但甲公司接到要约后即已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C、乙公司在要约中明确表示等待甲公司的答复D、甲公司发出承诺以后才收到乙公司撤销要约的通知8.下列立法表述中,属于除斥期间规定的选项是()。
A、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B、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C、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D、租赁期间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9.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代理,发生再代理效力的是()。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证据法学(在线作业

《证据法学》在线作业一问答题1、什么是神誓法?其使用方式有几种?答:1.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双方的陈述相互矛盾、发生冲突时,裁判这便要求双方分别对神灵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
对神宣誓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为不敢宣誓的一方败诉,二为如果双方都敢宣誓,则需要助誓人的帮助。
2、为什么说神示证据制度的出现和长久存在,却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答:(1)神示证据制度在某些情况下也确实能够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2)神示证据制度提高了人类司法判决的权威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3)神示证据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4)神示证据制度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违法者和犯罪人的惩罚,而且表现为在适用过程中对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能力。
3、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答:(1)审查认定无证的来源是否合法;(2)认真仔细的审查无证的外部特征,以确定其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3)审查判断物证的方法,通常采用交付辨认、技术鉴定和比较印证等方法。
4、证明对象有哪些特征?答:(1)证明对象是与当事人的主张相联系的概念;(2)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密切联系;(3)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证明的要证事实;(4)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
5、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答:(1)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2)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3)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4)刑事诉讼程序事实。
案例分析1、案例:2008年4月22日,海口某公司财务科保险柜内所藏的20万元人民币现金被盗。
其中有100张钞票是连在一起的。
被盗前,这100张钞票中还有43张是从不同的每扎100张的钞票扎中取出来的。
侦查人员发现保险柜并没有任何的损伤和撬过的痕迹,仅仅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指纹。
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该指纹与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的左手中指指纹相同。
侦查人员在侦查中进一步发现:黄某某过去曾经因为盗窃而被判除3年有期徒刑,半年前刚好刑满释放;黄某某现为该公司临时工,案发前曾经到财务科领取过工资,并在保险柜前抽过烟;当天上午,黄某某曾经到商场购买物品若干,其中用于付款的钞票中有3张百元的连号票,号码正好在失窃的l00张钞票的号码范围内;证人何某某、李某某证明在案发的当天黄某某曾经到过公司。
证据法学-在线作业_a(Evidence law - online homework, _a)

证据法学-在线作业_a(Evidence law - online homework, _a)A single choice question 1. suits the system of divine evidence, which is a system of trial and errorAdversary systemDoctrine of authority litigation systemAccusation systemSubject matter: 5User score: 5User complaint systemKnowledge point:--------------------------------------------------------------------------------2., the judge maintains the position of negative arbiter, and the litigation structure of both parties adopting cross examination rules is () adversarial lawsuitCorrective actionImpeachment proceedingsTrial ActionSubject matter: 5User score: 5User answer: adversarial litigationKnowledge point:--------------------------------------------------------------------------------3., in the case of interrogation and evidence, it is correct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adjudicate the validity of the evidence in an interrogation actionIn trial action, the system of discretional evidence is not clearly definedThe system of strict evidence rules is adopted in the trial actionThere is no space for evidence rule in trial action, so there is no evidence law, rule and theorySubject matter: 5User score: 5User answer: in trial action, there is no need to adjudicate the validity of the evidenceKnowledge point:--------------------------------------------------------------------------------4., the "legal evidence of the original evidence is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e evidence to pass" the legal provisions,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evidence rules (hearsay evidence rules)Reinforcement evidence ruleBest evidence ruleExclusionary rule of illegal evidenceSubject matter: 5User score: 5User answer: best evidence ruleKnowledge point:--------------------------------------------------------------------------------5., the most commonly used logical reasoning method is () deductive reasoningThe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Inductive reasoningEmpirical rulesSubject matter: 5User score: 5User answer: deductive reasoningKnowledge point:--------------------------------------------------------------------------------6., the rule of evidence is the legal norm of confirming the scope of evidence, adjusting and restricting the act of proofLegal norms that exist only in civil proceedingsLegal norms for the protection of freedom of speechLegal norms for regulating civil conductSubject matter: 5User score: 5User answer: confirm the scope of evidence, adjust and restrain the legal norm of proof behaviorKnowledge point:--------------------------------------------------------------------------------In the 7. documentary evidence expression as the standard, can be divided into documentary evidence () the punishment of documentary documentary evidence and reportsThe text of documentary evidence, documentary evidence, documentary evidence and other graphic symbolsOfficial documents and private documentsOriginally, the original and copy, extracts or photocopies and translation etc.Subject matter: 5User score: 5Answer: user text documentary evidence, documentary evidence, documentary evidence and other graphic symbolsKnowledge point:--------------------------------------------------------------------------------8。
155][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春季 《证据法学》作业(一)(答案参考)
![155][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春季 《证据法学》作业(一)(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f7ca9fdf524ccbff12184c5.png)
《证据法学》在线作业一问答题1、什么是神誓法?其使用方式有几种?答:(1) 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双方的陈述相互矛盾、发生冲突时,裁判这便要求双方分别对神灵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
(2) 对神宣誓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为不敢宣誓的一方败诉,二为如果双方都敢宣誓,则需要助誓人的帮助。
2、为什么说神示证据制度的出现和长久存在,却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答:(1)神示证据制度在某些情况下也确实能够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2)神示证据制度提高了人类司法判决的权威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3)神示证据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4)神示证据制度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违法者和犯罪人的惩罚,而且表现为在适用过程中对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能力。
3、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答:(1)审查认定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
(2)认真仔细的审查无证的外部特征,以确定其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
(3)审查判断物证的方法,通常采用交付辨认、技术鉴定和比较印证等方法。
3、证明对象有哪些特征?答:(1)证明对象是与当事人的主张相联系的概念。
(2)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密切联系。
(3)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证明的要证事实。
(4)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
5、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答:(1)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
(2)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
(3)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
(4)刑事诉讼程序事实。
案例分析1、案例:2008年4月22日,海口某公司财务科保险柜内所藏的20万元人民币现金被盗。
其中有100张钞票是连在一起的。
被盗前,这100张钞票中还有43张是从不同的每扎100张的钞票扎中取出来的。
侦查人员发现保险柜并没有任何的损伤和撬过的痕迹,仅仅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指纹。
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该指纹与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的左手中指指纹相同。
侦查人员在侦查中进一步发现:黄某某过去曾经因为盗窃而被判除3年有期徒刑,半年前刚好刑满释放;黄某某现为该公司临时工,案发前曾经到财务科领取过工资,并在保险柜前抽过烟;当天上午,黄某某曾经到商场购买物品若干,其中用于付款的钞票中有3张百元的连号票,号码正好在失窃的l00张钞票的号码范围内;证人何某某、李某某证明在案发的当天黄某某曾经到过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据法学》在线作业一
问答题
1、什么是神誓法?其使用方式有几种?
答: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双方的陈述相互矛盾、发生冲突时,裁判这便要求双方分别对神灵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
对神宣誓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为不敢宣誓的一方败诉,二为如果双方都敢宣誓,则需要助誓人的帮助。
2、为什么说神示证据制度的出现和长久存在,却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答:(1)神示证据制度在某些情况下也确实能够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2)神示证据制度提高了人类司法判决的权威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3)神示证据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4)神示证据制度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违法者和犯罪人的惩罚,而且表现为在适用过程中对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能力。
3、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答:(1)办案人员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或人们的想象、假设、推理、臆断、虚构等等作为定案的证据适用;(2)在查办经济犯罪案件中,不能把算大帐,即某人或某单位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加减得出的差数,就作为证据使用,应为算大帐还不真正具备客观性;(3)按照客观性的要求,证据必须要有正确的来源,对于没有正确来源的,由于无法进行查证,不具备客观真实性,当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4、证明对象有哪些特征?
答:证明对象的确定有利于审判人员和当事人有目的的收集和提供证据,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时的查明案件的事实,正确的解决民事纠纷。
但是,在民事诉讼中不是所有案件的事实都能成为证明对象,能够成为证明对象必须具备以下的特征:首先,能够成为证明对象的事实必须是与审理的案件有关联的事实,只有与案件有关联的事实,对于当事人和人民法院来讲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即对于认定案件事实能够具有法律上的意义。
如果某一事实与案件无关联或对认定事实无法律上的意义的话,就不能成为证明对象。
其次,作为证明对象的事实必须是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也就是说,该事实存在与否必须由证明主体进行证明,以消除真伪不明这一状态,可见,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的关系相当紧密。
最后,证明对象的确定与实体法律规范中的要件事实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事人要使自己
的诉讼请求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必须就自己主张的事实与实体法规中抽象的要件事实相一致,才能获得该法规的相应效果。
于是在三段论式的证明过程中,只有蕴涵于实体法规范中的要件事实,才是当事人证明的主要对象。
5、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
答:1.犯罪事实是否确已发生;2.构成犯罪案件事实的所有情节;3.依法应当从重、加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的事实情况;4.犯罪嫌疑人一贯的表现及犯罪后的表现;5.其他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案例分析
1、案例:2008年4月22日,海口某公司财务科保险柜内所藏的20万元人民币现金被盗。
其中有100张钞票是连在一起的。
被盗前,这100张钞票中还有43张是从不同的每扎100张的钞票扎中取出来的。
侦查人员发现保险柜并没有任何的损伤和撬过的痕迹,仅仅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指纹。
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该指纹与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的左手中指指纹相同。
侦查人员在侦查中进一步发现:黄某某过去曾经因为盗窃而被判除3年有期徒刑,半年前刚好刑满释放;黄某某现为该公司临时工,案发前曾经到财务科领取过工资,并在保险柜前抽过烟;当天上午,黄某某曾经到商场购买物品若干,其中用于付款的钞票中有3张百元的连号票,号码正好在失窃的l00张钞票的号码范围内;证人何某某、李某某证明在案发的当天黄某某曾经到过公司。
根据上述事实,公安机关拘留了黄某某,但黄某某拒绝承认犯罪。
请你根据所学回答,能否依据上述证据认定黄某某盗窃20万元的犯罪行为成立?
答:不能说明黄某某就是到财务科进行盗窃。
总的来看,本案的证据尚未达到认定黄某某有罪的程度,具体而言:首先,本案中侦查人员查明,黄某某曾经在三年前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证据和事实,与本案没有关联性,只能说明黄某某有前科,不能对黄某某是否盗窃公司的20万元产生证明作用。
其次,黄某某在购买物品时所使用的3张连号钞票,并不能说明,这3张就是失窃的钞票。
而且,尽管有两个证人证明黄某某在案发当天到过公司,但并不能说明黄某某就是到财务科进行盗窃。
最后,虽然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黄某某的指纹,但这个指纹既可能是黄某某在作案时留下的,也可能是黄某某在几天前领取工资时接触到保险柜时留下的。
因此,总的来讲,本案的证据尚不能得出黄某某就是犯罪人的唯一的结论,即不能仅仅依据本案现有的证据认定黄某某实施了盗窃行为。
2、在陈甲诉李乙借款纠纷一案中,有以下几种证据:
(1)陈甲出具的由李乙签名的借条一张。
该借条内容为:今借陈甲人民币
3000元整,一个月以内返还。
1999年3月20日。
(2)李乙的同事乔丙的证言。
乔丙证明,他在1999年3月21日听李乙说,
李乙向陈甲借了3000元钱,准备到外地旅游时用。
(3)李乙向受诉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
李乙说:“我在1999年3月20日向
陈甲借了3000元钱但我在5月份就还给他了,当时我向他要借条,他说借条丢
了。
他给我写了一张收条,但收条我现在找不着了。
(4)李乙的朋友张丁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的证言:李乙在1999年3月底与
张丁到五台山旅游时向张丁说,这次出来玩的钱是向别人借的。
请问:在上述证据中,请指出哪些是原始证据?哪些是传来证据?哪些是言词证据?哪些是实物证据?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对当事人陈甲的关于李乙向其借款的主张来说,哪些是本证?哪些是反证?
答:(1)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
本案的原始证据
有:陈甲出具的借条,当事人李乙向人民法院的陈述。
(2)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
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本案的传来证据有:乔丙的证言、张丁的证言。
(3)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因而又被称为人证。
本案的言词证据有:乔丙的证言、李乙的陈述、张丁的证言。
(4)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又称作广义上的物证。
本案的实物证据有:陈甲出具的借条。
(5)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本案的直接证据有:
陈甲出具的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证言。
(6)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
要事实的证据。
本案的直接证据有间接证据有:张丁的证言。
(7)本证,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即是能支持诉讼中一
方的事实主张成立,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本案的本证有:陈甲出具的
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陈述、张丁的证言。
(8)反证,则是指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本案无反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证据的分类的掌握、理解和应用。
陈甲出具的借条是原始的,而非复印件,李乙向人民法院的陈述是亲口陈述,
而非转述,都是直接来源于原始出处,因而是原始证据。
乔丙的证言、张丁的
证言都是听张已所言,并非本人所见到的事实,因而是传来证据。
证人证言是
以言词方式表现的;物证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证据:物证、书证、音像证据、
勘验笔录等,借条属于书证,具有实物形态的特征,因而分别属于言词证据、实
物证据。
陈甲出具的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证言,都能够证明陈、李之间
借款合同的成立,因而属于直接证据;张丁的证言仅能说明李乙向他人借钱的事实,不能直接证明李乙的钱是向陈甲借的,即不能直接证明陈、李之间存在借款合同关系,但可以对陈、李之间存在借款合同关系起到间接证明作用,所以是间接证据。
陈甲出具的借条、乔丙的证言、李乙的陈述、张丁的证言都可以支持陈的主张,是本证。
李乙说:“我在1999年3月20日向陈甲借了3000元钱但我在5月份就还给他了,当时我向他要借条,他说借条丢了。
他给我写了一张收条,但收条我现在找不着了。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李乙没有对此主张提出证明加以证明,即没有证据证明陈的主张不能成立,因此本案无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