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7到9年级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壹2013-4-17九年级(上)古文重要句子翻译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

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译文: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

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吗?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

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初一文言文语句翻译

初一文言文语句翻译

庐山谣,庐山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庐山的歌谣,庐山的歌谣,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落下,黄河奔腾着汇入大海。

想要看尽千里风光,就请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灵。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而感觉不到简陋。

苔藓长满了台阶,显得格外青绿,草色映入了竹帘,显得格外清新。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人教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翻译

人教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翻译

七八九三个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汇总(附:全文翻译)七年级上册咏雪《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全文翻译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哥哥的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太傅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比不上柳絮随风飞舞的样子。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全文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部编版初中7年级语文所有文言文及翻译建议收藏

部编版初中7年级语文所有文言文及翻译建议收藏

部编版初中7年级语文所有文言文及翻译七年级上册课本第29页-30页8.《世说新语》二则①咏雪谢太傅②寒雪日内集③,与儿女④讲论文义⑤。

俄而⑥雪骤⑦,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⑧?”兄子胡儿⑨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⑩。

”兄女曰:“未若⑪柳絮因风⑫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⑬,左将军王凝之⑭妻也。

【注释】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

死后追赠为太傅。

③[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④[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⑤[文义]文章的义理。

⑥[俄而]不久,一会儿。

⑦[骤]急。

⑧[何所似]像什么。

⑨[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⑩[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⑪[未若]不如,不及。

⑫[因风]乘风。

因,趁,乘。

⑬[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⑭[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漫天飞舞)。

”谢安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弈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①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②,期日中③,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④,去后乃⑤至。

元方⑥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⑧。

”元方曰:“君与家君⑨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初中7—9年级文言文经典语句翻译

初中7—9年级文言文经典语句翻译

初中文言文句子翻译《陈涉世家》2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百姓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22、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戍守边塞而死的人本来十个中就有六七个。

23、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论语》十二章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危险。

《桃花源记》3.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6.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陋室铭》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8.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9.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爱莲说》10.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说说笑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1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成堆的)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1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初中语文部编版7-9年级必须掌握文言文(含译文)

初中语文部编版7-9年级必须掌握文言文(含译文)

部编版初中7-9年级必掌握文言文(含译文) 初中课内外要学的文言文主要有:1.《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2.论语十二章3.诫子书诸葛亮4.狼蒲松龄5.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6.杞人忧天《列子》7.孙权劝学8.卖油翁欧阳修9.陋室铭(唐)刘禹锡10.爱莲说周敦颐11.河中石兽12.三峡郦道元13.短文两则与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14.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15.《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6.愚公移山《列子》17.周亚夫军细柳营18.桃花源记陶渊明19.小石潭记柳宗元20.《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1.《礼记》两则虽有佳肴大道之行也22.马说韩愈23.卖炭翁白居易24.岳阳楼记范仲淹25.醉翁亭记欧阳修26.湖心亭看雪张岱27.鱼,我所欲也《孟子》28.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魏策四》29.送东阳马生序宋濂30.曹刿论战31.出师表诸葛亮32.邹忌讽齐王纳谏《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7~9年级文言文整理

7~9年级文言文整理

7~9年级文言文整理七年级上册。

1.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重点字词。

- 内集:家庭聚会。

- 儿女:子侄辈的人。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

- 欣然:高兴的样子。

-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 未若:不如。

3. 翻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 文学常识。

1.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 重点字词。

-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 日中:正午时分。

-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 乃:才。

-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 不:同“否”。

-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舍弃。

-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 引:拉,牵拉。

- 顾:回头看。

3. 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七八九年级全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七八九年级全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世说新语》二则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与什么相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二)《论语》十二章7.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旁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8.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心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9.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J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10.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n.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疑惑」12.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13.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14.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7到9年级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
七年级上册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七年级下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八年级上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八年级下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
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九年级上册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
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