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o原创教程top-down-design

合集下载

Creo官方Top-Down设计资料

Creo官方Top-Down设计资料
Capturing Design Intent Phase Skeleton Models
What needs to happen?

Capture conceptual design parameter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assembly Capture & control critical object interfaces in a single, convenient location
• • •
Empty Components; Copy from start models Automatic assembly of default datums Unplaced, Partially- & Over-Constrained Components
10
© 2006 PTC
Stage 3
Manage Interdependencies Phase Reference Viewer & Reference Graph
Tools to Manage References

External Reference Control
• Ensures
Top-Down Design methodology is followed

Foundation for efficient task distribution Assembly Population Environments
• •
Pro/E menus and Model Tree pop-up menus Pro/INTRALINK and PDMLink

Component Creation Methods

top_down之布局—骨架协同运用

top_down之布局—骨架协同运用
图27
图28
然后在激活子组件,插入运动骨架,选择运动,之后一切步骤和上面的一样,再插入标准骨架,复制现有选择skeleton,见图29
图29
再插入主体骨架,选择空,然后选择油缸体的轴线和有缸体的轮廓线见图30
图30
再插入一个主体骨架,选择空,选择油缸杆的轴线和轮廓线,点更新,把其他的没有用的链接移除掉,只留下有杠杆的轴线的滑动杆的链接,见图31
图16
图17
弹出主体定义,选择你要传递的几何要素,先选择立柱的草绘(选择是有些技巧,你第一次选择可能一下就点选了一大片的草绘,不用急,按住ctrl,按右键,一个一个选择,选择好)然后打钩。见图18、图19
图18
图19
在插入零件,还是选择空,弹出的菜单和之前的不一样了,见图20
图20
顺序还是一样,选择几何要素,我选择横梁的草绘,见图21
见图3
图3
第三步把你的骨架图形发给其他的工程师,骨架的几何要素全部共享给其他的工程师,工程师们会按照你的骨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零件的绘制,再装配起来。(根据你的part文件,在ass组件下建立运动骨架模型,通过拉伸,旋转,切除等工具创建组件的part零件,最后在组装起来,完成零件的装配)。一个项目初步完成。见图4图5图6图7图8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第四步当你发现有几个尺寸不满足要求,其他人在草纸上画了改动了数据,当他改动时,发现笔记本上出现了错误的警示,说明他改动的数据是错误的,按照提示更改了几次,他把数据改好了,而且符合要求。(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用布局文件对组件进行控制,对一些关键的尺寸要进行错误检测,这里用到关系式,比如下面的例子中,当把油缸的中心距调大或者调过小,我们建立的错误检测栏会提示有错误,防止尺寸不当造成的装配失败问题)一套完美的proe下的top-down-design设计理念就体现出来了它的作用。当你习惯了用proe的关联再加上top-down的理念,你会发现设计原来是那么的简单。

Creo原创教程(六) top-down-design之骨架模型 球阀建模举例

Creo原创教程(六) top-down-design之骨架模型 球阀建模举例

creo原创教程(六)top-down-design之骨架模型球阀建模举例从顶向下设计流程之骨架模型我们先认识一下什么叫做骨架模型当使用者在建立大型装配件时,会因零部件过多而难以处理,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彼此间的限制条件相冲突,或者是因为零部件繁杂而忽略了某些小的地方,也可能是从原始设计时,建立的条件就已经出现错误等诸如此类的原因。

因此,在 Proe中提供了一个骨架模型的功能,允许使用者在加入零件之前,先设计好每个零件在空间中的静止位置,或者运动时的相对位置的结构图。

设计好结构图后,可以利用结构将每个零件装配上去,以避免不必要的装配限制冲突。

骨架模型不时实体文件,在装配的明细表中也不包括骨架模型,为什么要采用骨架模型?因为它有以下的优点:1)集中提供设计数据:骨架模型就是一种.part 文件。

在这个.part 文件中,定义了一些非实体单元,例如参考面、轴线、点、坐标系、曲线和曲面等,勾画了产品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位置等,作为装配的参考和设计零部件的参考。

2)零部件位置自动变更:零部件的装配是以骨架模型中基准作为参考的,因此零部件的位置会自动跟着骨架模型变化。

3)减少不必要的父子关系:因为设计中要尽可能的参考骨架模型,不去参考其他的零部件,所以可以减少父子关系。

4)可以任意确定零部件的装配顺序:零部件的装配是以骨架模型作为基准装配的,而不是依赖其它的零部件为装配基准的,因此可以方便的更改装配顺序。

5)改变参考控制:通过设计信息集中在骨架模型中,零部件设计以骨架作为参考,可以减少对外部参考的依赖。

骨架模型文件是一种特殊的.part 文件1)是装配中的第一个文件,并且排在默认参考基准面的前面。

2)自动被排除在工程图之外,工程图不显示骨架模型的内容。

3)可以被排除在BOM表之外。

4)没有重量属性。

默认状态下,每个装配件只能由一格骨架模型,当产品比较复杂时,一个骨架模型需要包括的信息太多,可以采用多个骨架模型相互配合分工,完成设计信息的提供和参考。

TOP_DOWN设计方法

TOP_DOWN设计方法

自顶向下设计
自顶向下设计功能提供:
• 产品结构定义和操作的工具 • 在子系统级和装配级捕捉设计意图的工 具。 • 管理设计标准的交流和设计意图的完整 性的工具。 • 管理零部件间相互依赖性,增强工程数 据再利用能力的工具。 .
为什么要使用自顶向下设计?
设计意图的管理和组织

完全控制和分发设计意图 更好地组织和操作 阻止不正确的参考建立 更容易更精确地测试设计变型 确保公用设计和信息的一致性 设计变更的快速传播 变更发生要求更少的时间,资金和资源 验证运动范围,检查运动干涉
自顶向下设计的6个阶段

概念设计工程 (定义设计标准)
定义主产品结构
捕作设计意图 (骨架模型) 管理相互依赖 相关性交流设计意图 装配的扩展、充实
概念设计工程
Output of Existing 3rd Party Apps
Product Structur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Existing Graphical Images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Constraints
27ZB1-00001_skel.prt
28ZB1-00020.asm
28ZB1-00020_skel.prt
29ZB1-00001.asm
29ZB1-00001_skel.prt
29ZB1-00002.asm
29ZB1-00002_skel.prt
30ZB1-00001.asm
30ZB1-00001_skel.prt 33ZB1-00001.asm
装配的扩展
组元建立

建立单独的零件文件

在装配中建立组元

Creo原创教程(六) top-down-design之骨架模型 球阀建模举例

Creo原创教程(六) top-down-design之骨架模型 球阀建模举例

creo原创教程(六)top-down-design之骨架模型球阀建模举例从顶向下设计流程之骨架模型我们先认识一下什么叫做骨架模型当使用者在建立大型装配件时,会因零部件过多而难以处理,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彼此间的限制条件相冲突,或者是因为零部件繁杂而忽略了某些小的地方,也可能是从原始设计时,建立的条件就已经出现错误等诸如此类的原因。

因此,在 Proe中提供了一个骨架模型的功能,允许使用者在加入零件之前,先设计好每个零件在空间中的静止位置,或者运动时的相对位置的结构图。

设计好结构图后,可以利用结构将每个零件装配上去,以避免不必要的装配限制冲突。

骨架模型不时实体文件,在装配的明细表中也不包括骨架模型,为什么要采用骨架模型?因为它有以下的优点:1)集中提供设计数据:骨架模型就是一种.part 文件。

在这个.part 文件中,定义了一些非实体单元,例如参考面、轴线、点、坐标系、曲线和曲面等,勾画了产品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位置等,作为装配的参考和设计零部件的参考。

2)零部件位置自动变更:零部件的装配是以骨架模型中基准作为参考的,因此零部件的位置会自动跟着骨架模型变化。

3)减少不必要的父子关系:因为设计中要尽可能的参考骨架模型,不去参考其他的零部件,所以可以减少父子关系。

4)可以任意确定零部件的装配顺序:零部件的装配是以骨架模型作为基准装配的,而不是依赖其它的零部件为装配基准的,因此可以方便的更改装配顺序。

5)改变参考控制:通过设计信息集中在骨架模型中,零部件设计以骨架作为参考,可以减少对外部参考的依赖。

骨架模型文件是一种特殊的.part 文件1)是装配中的第一个文件,并且排在默认参考基准面的前面。

2)自动被排除在工程图之外,工程图不显示骨架模型的内容。

3)可以被排除在BOM表之外。

4)没有重量属性。

默认状态下,每个装配件只能由一格骨架模型,当产品比较复杂时,一个骨架模型需要包括的信息太多,可以采用多个骨架模型相互配合分工,完成设计信息的提供和参考。

proe自上而下布局设计

proe自上而下布局设计

Creo原创教程(十)top-down-design之布局运用,看后人人都能top-down这是一个布局来控制液压油缸顶升物体的案例,下面就介绍如何创建控制这样的布局由于布局设计尺寸的更改,导致液压油缸顶升的距离的变动,这个就是从顶向下设计的理念中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top-down-design,一般人第一印象:“它的作用是自动装配,还没看见它还有什么用途,也不知道怎么用。

”殊不知,top-down-design这一设计理念的实质作用。

(反正top-down实现自动装配我不用,还没到用的时候)有人知道他们的区别么?A: top-down-design 从顶向下(从顶级设计到细节零件设计)B: down -top-design 从下到上(反之)你知道什么使用A,什么时候用B么?A:你是自行设计,自主研发,而且后期更改变动很大,需要用A理念来设计B:你是仿制,copy别人的东西,而且变动不是很大,需要用B理念来设计。

在用A的过程,可以穿插着用B(在细节部分),但是A为主导,在主要尺寸上必须用A。

但是你在前期的投入时间比较多,把一些关系和细节做好了,你会事倍功半的,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后期你会以加倍的时间来去做它。

在用B设计的时候,可以穿插着用A,但是一B为主导。

实际上top-down-design涉及到proe的知识相当的多,我们在使用上不一定能用到那么多,或许只用到一小部分。

本人是一俗人,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辞藻来编制教程,实实在在,通俗的语言文字来描述top-down-design带来的好处以及如何使用它,手把手教会你。

看见了网上有关很多于top-down的帖子,就没有几个详细介绍关于机械top-down-design设计理念的,有ptc原版的教程,但是适合2001版本的,一部分人看不懂,还有的介绍的非常的简略,还有很多都是抄袭的帖子,我们野火老大的帖子被别人抄袭了好几个版本,以四连杆机构居多(那个是运动骨架来设计的),由于一部分是E文的,还有一部分介绍的很简单,一般的人可能都看不懂,于是乎Creo今天特地做一个教程,一个关于类似于煤矿地下矿井支撑油缸撑板支撑墙壁的教程,网上就没有关于布局来控制油缸等机械运动的教程,悲剧!Top-down设计理念主要是布局和骨架,关于这两个的含义我这里就不讲了,今天将布局大体描述一下布局,布局类似于我们工程师的一个笔记本,一张草纸,比如说你要绘制一个设备,你得先画出它的外形吧,把整体尺寸先控制好,长、宽、高,好建模,声明布局,把参数传给设备或者说是零件,建立好关系,你再草纸上把尺寸更改了,模型会检测到你的更改,它会自动按照你的要求去改,实现了人机互动,这样,不需要你每次更改都要到模型里面去改,而且不容易出错,这就是top-down-design。

pro-e_4.0中的TOP-DOWN建模学习

pro-e_4.0中的TOP-DOWN建模学习
建立一个装配文件,通过插入—元件—创建调出创建元件的对话框,或者 点击工具栏的按钮调出,如图。
创建骨架模型—标准(为骨架模型命名),然后再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复 制现有,选择刚才建的模型文件skel-1.prt,如图。
至此才真正建立了骨架模型文件,如图,最初的模型文件只是作为调用文 件起作用。当然,还可以先建立空装配文件,在空装配文件里建立一个空 的骨架模型文件,然后打开骨架模型文件进行编辑。
Hale Waihona Puke Top-Down建模3. 发布几何特征
打开已建立的骨架模型文件,如图。 执行插入-共享数据-发布几何命令,如图。定义要发布的零件,有几个配
合相关联的就发布几次,本例只有盖和盒身,因此要发布两次。
Top-Down建模
4. 详细发布过程
在弹出的对话框有可发布的内 容有三项,曲面,链,参照。
Pro/e 4.0 TOP-DOWN建模学习
Top-Down建模
1. 建立一个骨架模型文件
骨架模型是pro/e特殊的模型文件,其实质是一个零件实体文件,后缀名也 是.prt;建议在命名骨架模型文件的时候尽量加上skel字样以区别零件模型 文件。
本例用一标准的矩形盒子做示范.在骨架模型里面要把分割曲面都做好,本 例用中间的曲面把盒子分成上下两部分.在骨架模型里面要创建特征的基本 原则是,只要是与配合有关的特征都创建完整,单个零件的特征不建议在骨 架模型里面创建,直接把零件分割开后再创建比较便于管理.骨架模型的最 终结果尽量用除实体以外的特征来表达,如:曲面,基准点,基准轴,基准曲线 等等非实体特征。
到cover和under两个集合特征。如图。 把发布了几何的骨架模型文件保存。
Top-Down建模
6. 建立零件模型

ProE自顶向下设计简介

ProE自顶向下设计简介
重复使用proe的资料使用这些功能去管理外部参考externalreferencesfihelv自顶向下设计的目标有效率的推动自顶向下设计定义以及掌握工程知识重复使用以前完成的设计工作管理系统的互动更加弹性的维护整个设计让计算机掌握一般的计算设计定义的源头是唯一的需要的资料是由一个共同的源头拉进来的

Capture conceptual design parameter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assembly 在组装环境下捕捉概念设计参数 Capture & control critical object interfaces in a single, convenient location 在一个单一方便的位置捕捉和控制关键对象的接口 Skeleton Models…使用骨架模型的好处 Centralized pathway for communication参数传递的集中场所,集中了产品设计的设计信息 Facilitate task distribution方便任务分配 Promote well-organized design environments提升设计环境 Enable faster, more efficient propagation of change快速设变 Special Treatment in BOMs, Simplified Reps, Drawings, Model Tree & Mass Property Calculations Uniquely supported Scope Control Setting独特的参考控制设定,控制外部参考的传播 简化了装配的创建,清晰了装配关系(可定义配合位,使配合位的组件始终吻合) 确定组件空间位置,协助创建机构组合,设计机构运动 避免创建不期望的父子关系 允许以任何顺序装配组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eo原创教程(十) top-down-design之布局运用,看后人人都能top-down
这是一个布局来控制液压油缸顶升物体的案例,下面就介绍如何创建控制这样的布局
由于布局设计尺寸的更改,导致液压油缸顶升的距离的变动,这个就是从顶向下设计的理念中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top-down-design,一般人第一印象:“它的作用是自动装配,还没看见它还有什么用途,也不知道怎么用。

”殊不知,top-down-design这一设计
理念的实质作用。

(反正top-down实现自动装配我不用,还没到用的时候)有人知道他们的区别么?
A: top-down-design 从顶向下(从顶级设计到细节零件设计)
B: down -top-design 从下到上(反之)
你知道什么使用A,什么时候用B么?
A:你是自行设计,自主研发,而且后期更改变动很大,需要用A理念来设计
B:你是仿制,copy别人的东西,而且变动不是很大,需要用B理念来设计。

在用A的过程,可以穿插着用B(在细节部分),但是A为主导,在主要尺寸上必须用A。

但是你在前期的投入时间比较多,把一些关系和细节做好了,你会事倍功半的,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后期你会以加倍的时间来去做它。

在用B设计的时候,可以穿插着用A,但是一B为主导。

实际上top-down-design涉及到proe的知识相当的多,我们在使用上不一定能用到那么多,或许只用到一小部分。

本人是一俗人,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辞藻来编制教程,实实在在,通俗的语言文字来描述top-down-design带来的好处以及如何使用它,手把手教会你。

看见了网上有关很多于top-down的帖子,就没有几个详细介绍关于机械top-down-design 设计理念的,有ptc原版的教程,但是适合2001版本的,一部分人看不懂,还有的介绍的非常的简略,还有很多都是抄袭的帖子,我们野火老大的帖子被别人抄袭了好几个版本,以四连杆机构居多(那个是运动骨架来设计的),由于一部分是E文的,还有一部分介绍的很简单,一般的人可能都看不懂,于是乎Creo今天特地做一个教程,一个关于类似于煤矿地下矿井支撑油缸撑板支撑墙壁的教程,网上就没有关于布局来控制油缸等机械运动的教程,悲剧!
Top-down设计理念主要是布局和骨架,关于这两个的含义我这里就不讲了,今天将布局大体描述一下布局,布局类似于我们工程师的一个笔记本,一张草纸,比如说你要绘制一个设备,你得先画出它的外形吧,把整体尺寸先控制好,长、宽、高,好建模,声明布
局,把参数传给设备或者说是零件,建立好关系,你再草纸上把尺寸更改了,模型会检测到你的更改,它会自动按照你的要求去改,实现了人机互动,这样,不需要你每次更改都要到模型里面去改,而且不容易出错,这就是top-down-design。

看教程
1. 设置工作目录,建立一个布局文件,输入door,进入之后,里面的环境和你绘制工程图图框(.frm)格式文件类似,里面的草绘和你在模型下的草绘有点不太一样,你得慢慢习惯,还有就是你新建个A3的图框,你在建立个表文件,你会发现表格超级大,这是因为英制的问题,proe5.0以下版本在编辑—设置—单位,你会看件单位是英制,把它改为公制。

5.0及以上在文件—属性—单位里面更改。

或者来个更狠的,布局文件是草绘下的操作,类似于工程图,它是检测.dtl文件的,但是始终不能检测到我的工程图配置文件.dtl,我每一个都试了试,原来它是检测text\prodesign.dtl,我把它备份起来,吧工程图配置文件里面的内容不知道prodesign.dtl里面,重新打开proe,建立个A3布局,
会发现恢复正常了,好了单位设置好了。

图1
2. 进入布局,绘制类似于如图2的草图,分别代表立柱 rib,横梁 beam,油缸cylingder
图2
3. 标注,但是标注这里需要注意,单击标注按钮,选择上面的横梁,弹出对话框如图3
图3
图4.图5所示,先弹出输入符号,这里就是输入的参数,参数不能中文、空格、中划线等,可以用下划线,在这里我们输入beam,打钩,又弹出个输入值,输入值就是初始值,你在以后可以更改,在这里我们输入1000,完成了对beam长度的标注。

其他的的自行标注。

图4
图5
这里的“符号”我输入的分别为,rib 代表立柱的高度,height_3代表下面交接点到立柱中心的距离,其他的看图6,
图6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切换尺寸,如图7 图8
图7
图8
4. 在这里我们加上个球标,这个不用我教了吧,输入符号就输入rib 、beam 和cylingder就可以了。

5. 建立个表文件,长度为30,高度为7的表格,七行两列,在上面输入name 和value
见图8
6. 在name 和value两列分别输入数据,一行一行的输入,分别为
rib &rib
height_2 &height_2
beam &beam
height_1 &height_1
lang &lang
height_3 &height_3
height_4 &height_4
说明一下,&是取值的意思,上面讲过,在标注的时候,提示要求输入符号和值,Beam等这些字母其实就是输入参数名,数值就是参数的值。

可以点工具—参数可以看到看到,所有的参数就是刚才标注过的数据。

见图9
图9
本帖隐藏的内容
7. 当输入完表后,可以看到没设么变化,就是前面的&不见了,点信息---切换尺寸,可以看到表中有数据了,这些值就是我们刚才输入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进行布局和零件的声明。

8. 创建好了布局,需要创建零件了,全top-down设计,零件和组件应该用骨架来做的,利用布局和运动骨架模型建立起关系来,布局直接控制运动骨架模型,而我们要设计的模型就是基于骨架模型设计的,和骨架模型是同步在内存中的,所以我们修改布局,直接就等于修改模型,所以说布局是工程师手中的工程笔记本,直接控制总体。

但是今天只讲布局,所以零件就不用骨架演示了,以后我们会进一步的讲到的。

根据布局中的尺寸,用直接建模的方法把零件一个一个的建立起来:
8-1.建立个横梁,具体操作不介绍了,稍后我会把模型传上来。

看图10-1,10-2,10-3
图10-1
图10-2
图10-3
8-2. 建立一个组件,把模型全部装配到里面。

先把立柱装配进去,默认约束。

装配横梁,横梁和立柱用销钉连接图10-4
图10-4
再装配油缸,油缸本身是一个组件,用固定的约束,最后把首尾中心距设置为第三个约束,调整好间距。

见图10-5
图10-5
把油缸装配到组件中,油缸的下端用销钉连接,与立柱的耳板连接好,有杠杆那端与横梁的耳板相连接,用圆柱连接就行了,好全部连接好。

见图10-6 这样一个组件就建好了。

图10-6
9. 让布局和组件联系起来,把参数传递给组件,让布局能够控制组件。

10. 打开组件,点文件—声明,弹出瀑布菜单,点击声明布局,下面弹出door,点击它,一个布局就已经声明好了,见图11-1 11-2
图11-1
图11-2
11. 点击工具—关系---,弹出关系菜单,现在就把参数传递给模型,点击立柱,控制传递哪个参数的尺寸,就点哪个特征,可以看到立柱的高度尺寸,为D1:0,好点击之,它自动进入关系里面,输入“=”或者点左侧的“=”也可以,“=”后面输入rib,见图11-3,
图11-3
rib为立柱的高度尺寸参数,这样立柱的高度就和布局产生了联系,其他的参数以此类推,很简单的,这里我要说一下油缸的尺寸,油缸的中心距是关键的尺寸,点击油缸组件内,后装配的活塞杆,弹出个尺寸,这个尺寸标注在油缸两头的中心距,这个就是中心距尺寸,把它的值“=”lang见图11-4,
图11-4
其余尺寸全部设置好关系,确定,见图11-5。

图11-5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就把布局和模型联系起来了。

别忘了保存。

若不知道,声明和参数的传递是否成功,可以点击文件—声明—弹出声明的菜单,点击列出声明。

见图12.
图12
我们的参数都已经设置好了。

12. 我们回到布局里面,把布局和模型调整好窗口,如图13,
图13
把油缸的中心距lang的值把原来的690改成1000,回到组件下,激活组件,点再生模型,怎么样,可以看到组件的变化,油缸的杆头伸出来一大块,把横梁顶上来了。

大家还可以把其他的数据更改一下,看看尺寸有什么变化,很好玩的,注意,尺寸别太大也别太小,会导致装配失败的。

稍后我把模型文件和布局文件传上来。

布局和模型就这样建立起来了,top-down-design的精髓进一步体现出来了。

希望各位朋友看到我的帖子后,能够全民top-down-desi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