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与操作

合集下载

医院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医院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医院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一、标本采集规程。

1、血糖仪处于待检状态,做好其它测试前的准备.禁止与他人共用采血针或采血笔。

每次测量请使用全新的消毒采血针,采血针乃一次性用品。

2、建议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

3、清洁患者手指(最好用肥皂在温水条件下清洗干净),待采血部位完全干后,用采血设备刺手指;如果无法采取上述措施,则可用75%乙醇棉球清洁采血部位,待酒精完全挥发干后,用采血设备刺手指,水肿或感染部位不宜采样。

4、将患者的手臂垂下约15秒钟,以便让血液尽可能地流到手指中,确保获取足够的血样量。

5、用采血设备在手指两侧采血。

6、如果需要,轻轻地从手指根部向采血点按摩,从而获取一滴饱满的血样以满足使用仪器对血样量的要求,弃去第一滴血,将第二滴血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7、准备读取结果。

二、血糖检测规程1、插入试纸自动开机。

2、开机后血糖仪显示屏显示相应的信息;画面根据开机时间不同自动进行调整。

3、显示当前使用的血糖试纸的批号。

4、如果显示的代码与当前使用的试纸代码不一致,请按血糖仪侧面的上下键进行调解,直至与试纸瓶上代码一致。

5、可以获取血样,并将血样轻靠在试纸的顶端以吸取血样(也可测试手指、手臂和手掌的毛细血管全血血样),在血糖仪开始倒计时之前,请勿将仪器移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准(整个吸取血样过程可在瞬间完成)。

6、等待5秒钟,即获得精准的测试结果,结果将与测试的日期和时间一起显示。

7、除去试纸,仪器自动关机8、如仪器显示错误信息提示,请核对操作说明书,如无法解决请与授权的销售代表联系。

三、质控规程(一)质控品要求:1、仅使用血糖仪厂家提供的模拟血糖液进行测试2、请在30摄氏度以下的条件下保存,并不要冷冻或冷藏3、始终保持瓶盖紧盖4、每一瓶模拟血糖液在首次开启后90天内用完,并在每打开一瓶新的模拟血糖液后,在瓶上标注需要丢弃日期。

请勿使用过期模拟血糖液!5、每次使用前,将模拟血糖液瓶倒置几次并轻轻摇动,以确保模拟液混合均匀6、在室温条件下(20-25°C),吸取模拟血糖液到试纸的测试区内,5秒钟后显示测试结果,将模拟血糖液的测试结果与标注在试纸瓶上的范围进行比对。

检验科便携式血糖(POCT)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检验科便携式血糖(POCT)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检验科便携式血糖(POCT)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1)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1.1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1.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1.1.2.血糖检测规程。

1.1.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1.1.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1.1.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1.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1.2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1.3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便携式血糖仪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仪器之一。

正确的使用和管理便携式血糖仪对于保证病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便携式血糖仪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一、便携式血糖仪的管理1、存储条件便携式血糖仪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避湿、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设备应放置在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宠物。

当设备需要使用时,应检查其是否有裂缝或破损,并检查其相关配件是否完整。

2、校验、维修和回收为确保便携式血糖仪的精度和准确性,在使用前应定期进行校验和维修。

若设备出现故障,应将其送到专业维修机构进行检修。

一旦便携式血糖仪不再使用,应安全回收处理,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二、便携式血糖仪的临床操作规范1、设备清洁在每次使用前和使用后,应使用清水或稀酒精擦拭设备外部,并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

如果设备有明显的污渍或污垢,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并保证设备在完全干燥后再使用。

2、手部清洁在使用血糖仪前,必须先将手部彻底清洁,以避免手部细菌的污染。

手部可以用肥皂和水进行清洁,或者用消毒酒精或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

3、使用说明在使用血糖仪前,应先阅读使用说明书和生产商提供的相关资料,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在使用血糖仪时,应按照说明书中的指示进行操作。

血糖仪通常需要使用血糖试纸和血糖测试笔,使用前也应熟悉其使用方法。

4、使用前的准备在进行血糖测试前,应用酒精棉球清洁测试部位,并用棉球轻轻按压测试区域,以刺激血流并加速测试。

测试部位通常为指尖、手臂或脚踝等部位。

5、测试的正确方法在使用血糖仪测试血糖时,应采用正确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测试前,不要将手指戳破或挤压,不要使用针头或其他物品来刺激测试区域。

测试笔和试纸也应使用正确和合适的型号配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6、测试结果的处理在测试完成后,应仔细阅读仪器屏幕上的测试结果。

如果测试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联系医生或按照医生的指示采取相应的措施。

医疗机构血糖仪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血糖仪操作规范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的检测技术均采用生物酶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两种,而GDH还需联用不同辅酶,分别为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PQQ-GD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FAD-GDH)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NAD-GDH)三种。不同酶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GOD血糖仪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易受氧气干扰。GDH血糖仪无需氧的参与,不受氧气干扰。FAD-GDH 和NAD-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木糖与葡萄糖,PQQ-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麦芽糖、半乳糖等糖类物质与葡萄糖,经突变改良的Mut.Q-GDH原理的血糖仪无麦芽糖、木糖等糖类物质干扰。
三、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一)测试前的准备。
1.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
2.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
3.清洁血糖仪。
4.检查质控品有效期。
(二)血糖检测。
1.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皮肤穿刺。
2.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全血,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 126 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 2008? 54 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 )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 ,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 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 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 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与操作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与操作
4
第一篇 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1. 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 章制度
– 样本采集规程 – 血糖检测规程 – 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 医疗废弃物处理规程 – 血糖仪及配件的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2. 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 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血糖仪进 行造册管理
3. 定期组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5
10、不同的血糖仪因工作原理不同而受常见干扰物的影响有所 不同
13
红细胞压积率对毛细血管血糖值的影响
红细胞 压积高
新生儿 红细胞增多症 脱水
红细胞 压积低
透析 贫血 艾滋病 癌症 怀孕
血糖测试结果
血糖测试结果
我院正常的红细胞压积为:男38%-50.8%,女33.5%-45%; 罗氏卓越血糖仪的红细胞压积范围10%-70%
– 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液,将第二滴血液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 严格按照仪器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说明书要求和操作规程 (SOP) 进行检 测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与操作
医务部-----人员资质的认定 临工部-----仪器的登记造册、日常维护 护理部-----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检验科-----POCT质量管理
血糖监测时间及血糖范围
• 空腹血糖(空腹8-10小时)
—反映人体基础状态血糖水平
• 餐前血糖
—便于患者调整食物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量
• 餐后2h血糖(从第一口饭算起)
正确使用质控液
• 为防止污染,不得用手指或试纸接触滴管尖头。被污染的 质控液会产生不准确的结果。
• 质控液瓶储藏的环境温度为2~32度,在该温度范围之外 储藏的质控液可能会在有效期之前失效;请勿冷冻。
• 过期后请勿再用。 • 在进行性能检查时,必需确保质控液处于室温下(质控时

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XXXX医院检验科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就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作如下规定:一、医院建立床边检验(POCT)管理小组,就医院内各科室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进行统一管理。

管理小组职责如下:a)全面指导及执行血糖测定项目的实施。

b)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试剂。

c)管理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

d)协调及监督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资格认可。

e)负责督促便携式血糖仪测定结果与检验科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测定结果的定期比对。

f)监督一次性采血笔的安全、规范使用。

g)监督对血糖浓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应采用的适当措施是否规范。

二、设备科在征求使用单位的意见的基础上选购合适品牌的携式血糖检测仪。

要求如下:a)携式血糖检测仪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

b)携式血糖检测仪必须具备较高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操作简便,适合环境温度。

充分评估检测特异性、灵敏度、测定线性范围宽和检测影响因素少。

c)携式血糖检测仪供应商具备良好的售后技术服务能力,提供室内质控服务。

d)测定结果与标准实验室测定结果符合性良好,其结果应在检验科自动生化仪测定结果±15%范围内。

e)医院内应尽量使用统一品牌的携式血糖检测仪,同一科室内必须使用统一品牌的携式血糖检测仪。

三、护理部负责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的培训工作,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四、操作人员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五、检验科负责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质量控制监督工作:a)临床科室每月向检验科递交本科一月的质控数据和质控图。

b)检验科帮助统计处理各科质控数据,分析质控结果。

c)检验科定期向医务科反馈质控结果,帮助失控处理。

d)检验科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员为王小兰。

六、检验科定期对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与生化分析仪作新鲜样本血糖检测结果比对试验,及将比对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护理部和医务科,淘汰不合格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进院护士、进修护士岗前血糖仪培训与考核;实习生 岗前血糖仪培训
➢ 临床护士每3年进行重新培训与考核 ➢ 考核合格后,医务部资质备案。 ➢ 护士个人档案中,显示便携式血糖仪操作资质
本院血糖仪质控问题
请关注院网通
室间比对 知,勿错过
室内质控
护理院网 空表下载
每季度1次,仪器送至 检验科与大生化比对, 检验科出具质控结果 存档,幵反馈给科室。 科内保留最新一份比 对结果即可。
5
第四篇 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1. 血糖仪检测的是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而实验室检测 的是静脉血清或血浆葡萄糖。因此,两者之间存在差 异。(实验室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值比POCT值准确 性更高;葡萄糖实际值血浆比全血高12%左右)
2. 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葡萄糖含量和氧含量与静脉血样 是不同的
3. 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大, 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血糖值偏低,反之则偏高
血糖监测时间及血糖范围
• 空腹血糖(空腹8-10小时)
—反映人体基础状态血糖水平
• 餐前血糖
—便于患者调整食物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量
• 餐后2h血糖(从第一口饭算起)
—反映人体在糖负荷后血糖的水平
• 睡前血糖
—防止夜间低血糖
• 夜间3点左右血糖
—防止夜间低血糖和判断早晨空腹高血糖产生的原因
• 低血糖时
0.6-33.3
10-70%
30-55%
30-60%
0-70%
6-44
6-44
10-45
5-45
10-90%
10-90%
10-90%
10-93%
18个月
开启后3个月 18个月
开启6个月
本院对血糖仪管理和操作的规定
(H-A0206-M-002) 即时检验(POCT)管理程序(2015-01-D):
•医务部---人员资质的认定 •临工部---仪器的登记造册、耗材的采购、出入库 •检验科---POCT质量管理,与护理部共同组织培训与考核 •护理部---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室内质控:室内质控月 度记录表,每季度上交 至检验科,由检验科分 析问题幵及时反馈给相 应科室。
所有资料由检验科存档两年
血糖仪的室内质控
何时需要室内质控:★ •每天血糖检测前 •更换新批号试纸条 •血糖仪更换电池 •当试纸曾暴露在存储温度范围外 •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
关于质控液
➢ 质控液包装内含2瓶:一瓶适用于低血糖范围(低值)、一瓶适用 于高血糖范围(高值)。 ➢ 打开一瓶新的质控液时,请标注有效期(包括开瓶、失效的日期
建立血糖仪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
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 的比 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 时间、 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 号及质控结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
失控分析与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 血糖 标本测定。应当找出失控原因幵及时纠正,重新进 行质控测定, 直至获得正确结果。
便携式血糖仪的管理和使用
ISO 15197:2013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blood-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s for self-testing in managing diabetes mellitus
4. 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的检测技术均采用生物酶法 – 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 两

6
第四篇 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5. 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的干扰,如对乙酰氨 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 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均为常 见干扰物。当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扰物时, 血糖值会有一定偏差。
卫生部规范:
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 也被称为 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 管理的一部 分。(不能用于诊断性血糖检测) 第一篇 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 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 定期组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 建立血糖仪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室内和室间质控。
葡萄糖脱氢酶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脱氢酶 葡萄糖脱氢酶
0.6ul
1ul
0.6ul
0.6ul
毛、静、动、 毛细血管 新生儿
毛细血管
毛、静、动、 新生儿
5秒
5秒
5秒
8秒
500条
600条
450条
250条
7、14、30天 7、14、30天 7、14、30天 14天
0.6-33.3
1.1-33.3
1.1-27.8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监测、处理后复测
正常范围 空腹3.9-6.1;餐后2小时3.9-7.8
血糖 住院患者控制 (mmol/L) 目标(需个体化)
2009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与美国糖尿病8,随机<10; 危患者:随 机7.8-10
危急值
≤3.0或者 ≥22.2
卫生部对血糖仪管理和操作的规定
6. 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都可能对血 糖仪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7
影响血糖监测准确性的因素
环境
存放温度、湿度 不符合要求
血糖仪使用温度: 6-44℃,湿度1090%; 试纸存放温度:230℃
仪器试纸
试纸代码与血糖仪 显示的不一致; 试纸受潮、污染、 过期等因素
患者因素
红细胞压积(Hct)异 常; 血压过低(收缩压< 80mmHg); 严重脱水; 采血部位水肿
适用的Hct范围: 罗氏卓越型-10~70%
操作者
血量不足、血标 本不纯 (反复用 力挤压、酒精未 待干等)
使用POCT 血糖仪建议 均使用毛细 血管血,避 免不同血样 血糖的偏差
反应酶 需血量 血样标本
显示时间 记忆存储量 平均值计算 测试范围 红细胞比容 温度℃ 湿度 有效期
四种血糖仪的比较
罗氏卓越 强生倍优 雅培安妥 拜安康
第二篇 血糖仪的选择
➢ 适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60%,或可自劢根据红细胞 压积调整
➢ 末梢毛细血管血适用于在所有血糖仪上检测。但采用静脉、劢脉 和新生儿血样检测血糖时,应当选用适合于相应血样的血糖仪
第三篇 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第四篇 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第一篇 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