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全册

合集下载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洪雅一小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2013年春第一课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

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分类情况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教师:检查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倾听、思考教师:小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补充演示同学们所没有收集到的,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提问:刚才大家所看到的生活中的计算机,和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呢?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发挥想象力,并试着回答问题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2.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板书: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4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注:意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分类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

学生:看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补充讲解教师:按板书的流程,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学生:倾听、提问。

4.学生自查、小结所学知识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查自己探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学生:检查、订正、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评价5.结束第二课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文件和文件夹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遵守公用机房的要求,不要随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和文件夹,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文件及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更名操作、多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过程1.抛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出课题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试一试将本机C盘上名为“壁纸”的文件夹,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并改名为“我的墙纸”。

学生:通过看书或相互讨论,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引出课题板书: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2.自主探索、倾听讲解学习新知①通过看书、听讲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改名教师:评价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操作进行示范,让该生说说他的操作过程及理由。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洪雅一小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2013年春第一课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

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分类情况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教师:检查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倾听、思考教师:小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补充演示同学们所没有收集到的,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提问:刚才大家所看到的生活中的计算机,和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呢?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发挥想象力,并试着回答问题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2.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板书: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4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注:意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分类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

学生:看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补充讲解教师:按板书的流程,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学生:倾听、提问。

4.学生自查、小结所学知识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查自己探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学生:检查、订正、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评价5.结束第二课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文件和文件夹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遵守公用机房的要求,不要随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和文件夹,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文件及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更名操作、多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过程1.抛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出课题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试一试将本机C盘上名为“壁纸”的文件夹,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并改名为“我的墙纸”。

学生:通过看书或相互讨论,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引出课题板书: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2.自主探索、倾听讲解学习新知①通过看书、听讲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改名教师:评价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操作进行示范,让该生说说他的操作过程及理由。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洪雅一小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2021年春第一课计算机的种类及开展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开展、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开展。

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分类情况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教师:检查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倾听、思考教师:小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补充演示同学们所没有收集到的,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提问:刚刚大家所看到的生活中的计算机,和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场就是这个样子呢?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发挥想象力,并试着答复以下问题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计算机的种类及开展2.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板书: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4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注:意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开展、分类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

学生:看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补充讲解教师:按板书的流程,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学生:倾听、提问。

4.学生自查、小结所学知识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查自己探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学生:检查、订正、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评价5.完毕第二课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文件和文件夹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遵守公用机房的要求,不要随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和文件夹,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文件及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更名操作、多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过程1.抛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出课题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试一试将本机C盘上名为“壁纸〞的文件夹,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并改名为“我的墙纸〞。

学生:通过看书或相互讨论,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引出课题板书: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2.自主探索、倾听讲解学习新知①通过看书、听讲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改名教师:评价局部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操作进展示,让该生说说他的操作过程及理由。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四年级下期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计算机种类及发展》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

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分类情况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观察、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革,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及分类情况。

学习难点:计算机发展4个时代的划分情况。

教学准备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情况的图片、视频资料;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图片、视频资料;电子元件实物、不同外形的微型计算机实物、视频资料;任务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布置课前任务(为该课做准备)教师: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书上第一课探究活动的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表2.引入课题教师:检查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倾听、思考教师:小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补充演示同学们所没有收集到的,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提问:刚才大家所看到的生活中的计算机,和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呢?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发挥想象力,并试着回答问题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3.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板书: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4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注:意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分类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

学生:看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4.教师补充讲解教师:按板书的流程,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学生:倾听、提问。

5.学生自查、小结所学知识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查自己探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学生:检查、订正、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评价6.结束第二课《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

2024年度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度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传播虚假信息 ,不侵犯他人隐私,不参与网络暴力 等行为。
14
03
第二单元:Word文字处理软件
2024/2/2
15
Word软件界面介绍及基本操作
Word软件界面组成
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 具栏、编辑区、状态栏等
部分。
2024/2/2
基本操作
新建文档、保存文档、打 开文档、关闭文档等。
学习将演示文稿和相关文件打包成一个文件,以便于携带和传输 。
发布演示文稿
了解将演示文稿发布到Web或共享网络位置的方法,以便他人在 线查看。
输出选项
掌握将演示文稿输出为不同格式(如PDF、视频等)的方法,以满 足不同需求。
29
06
2024/2/2
第五单元: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30
互联网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简述
2024/2/2
分享文档
将文档保存为PDF或其他 格式,通过电子邮件或云 存储进行分享。
文档安全
设置文档密码或权限,保 护文档内容不被非法访问 或修改。
19
04
第三单元: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2024/2/2
20
Excel软件界面介绍及基本操作
Excel软件界面组成
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 栏、工作表区域等。
等)之间的切换方法。
26
幻灯片创建、编辑和美化方法
幻灯片创建
学习插入新幻灯片、复制和删除幻灯片、调整幻灯片顺序等操作 。
文本编辑
掌握在幻灯片中添加和编辑文本的方法,包括字体、字号、颜色等 设置。
幻灯片美化
学习应用主题、背景样式、幻灯片母版等美化幻灯片的方法。
2024/2/2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四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四年级下期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计算机种类及发展》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

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分类情况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观察、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革,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及分类情况。

学习难点:计算机发展4个时代的划分情况。

教学准备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情况的图片、视频资料;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图片、视频资料;电子元件实物、不同外形的微型计算机实物、视频资料;任务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布置课前任务(为该课做准备)教师: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书上第一课探究活动的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表2.引入课题教师:检查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倾听、思考教师:小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补充演示同学们所没有收集到的,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提问:刚才大家所看到的生活中的计算机,和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呢?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发挥想象力,并试着回答问题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3.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板书: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4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注:意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分类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

学生:看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4.教师补充讲解教师:按板书的流程,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学生:倾听、提问。

5.学生自查、小结所学知识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查自己探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学生:检查、订正、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评价6.结束第二课《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洪雅一小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2021年春第一课计算机的种类及开展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开展、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开展。

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分类情况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教师:检查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倾听、思考教师:小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补充演示同学们所没有收集到的,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提问:刚刚大家所看到的生活中的计算机,和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呢?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发挥想象力,并试着答复下列问题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计算机的种类及开展2.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板书: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4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注:意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开展、分类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

学生:看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补充讲解教师:按板书的流程,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学生:倾听、提问。

4.学生自查、小结所学知识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查自己探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学生:检查、订正、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评价5.结束第二课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文件和文件夹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遵守公用机房的要求,不要随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和文件夹,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文件及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更名操作、多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过程1.抛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出课题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试一试将本机C盘上名为“壁纸〞的文件夹,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并改名为“我的墙纸〞。

学生:通过看书或相互讨论,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引出课题板书: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2.自主探索、倾听讲解学习新知①通过看书、听讲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改名教师:评价局部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操作进行示范,让该生说说他的操作过程及理由。

新川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新川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第1课处理照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导出手机里的照片到电脑。

2、整理照片。

3、用美图秀秀调整美化照片。

二、教学重点:1、图片的导出和整理。

2、图片调整和美化的常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美图秀秀的使用。

2、图片的整理。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

.每到假期人们都喜欢去旅游,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都是那么令人向往。

这个春节我们去很多地方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我们手机里面也存储了很多美丽的照片。

我们可以把手机里的照片导入电脑,分类存储,还可以用图片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美化。

同学们想不想一起来学习学习呢?(二)新课。

1、任务分析,想一想。

要如何处理手机里的照片呢?如图1-1-1所示,来做个任务分析。

对比图1-1-1这两组照片你有什么发现?美化前和美化后的画面变化,亮度,对比度,清晰度美颜效果看看有什么区别?2、知识积累,学一学。

(1)导入与整理照片。

用数据线把手机和电脑连接起来,电脑就会自动识别设备,如图1-2-2所示。

我们就可以按照对话框的提示,导入和处理照片。

在导入设置中,我们可以对照片的存储位置文件名等信息进行设置,图1-1-3所示。

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勾选删除、旋转等选项进行操作。

当我们把照片导入电脑后,这些照片以图片文件的格式存储到指定文件夹。

如图1-1-3所示,我们随时可以对这些图片文件进行处理,例如删除照片,对照片进行分类,存档如图,1-1-4所示。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批量修改文件名呢?我们可以首先选定要修改文件名的所有文件,再按F2键输入描述性的文字,如动物植物日出等系统,将会在每个文件名中自动生成一个序号,这样就完成了批量修改文件名。

另外照片导入电脑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可以用QQ微信传递,如果是同系统的手机与电脑之间操作会更方便。

(2)调整照片效果。

有时候我们拍的照片画面不太清晰,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处理吗?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方法,我们以美图秀秀为例来学习美化图片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
学习内容
四川少儿出版社《信息技术》4年级下册第一课《计算机种类及发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

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分类情况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观察、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革,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及分类情况。

学习难点:计算机发展4个时代的划分情况。

教学准备
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情况的图片、视频资料;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图片、视频资料;电子元件实物、不同外形的微型计算机实物、视频资料;任务等。

教学过程
1.布置课前任务(为该课做准备)
教师: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书上第一课探究活动的任务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表
2.引入课题
教师:检查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
学生:倾听、思考
教师:小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补充演示同学们所没有收集到的,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提问:刚才大家所看到的生活中的计算机,和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呢?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挥想象力,并试着回答问题
教师:引入课题
板书: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
3.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板书: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4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注:意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分类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

学生:看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4.教师补充讲解
教师:按板书的流程,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学生:倾听、提问。

5.学生自查、小结所学知识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查自己探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学生:检查、订正、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评价
6.结束
课后小记:
第二课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学习内容
四川少儿出版社《信息技术》4年级下册第二课《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文件和文件夹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遵守公用机房的要求,不要随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和文件夹,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文件及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更名操作、多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准备
范例文件及文件夹“壁纸”、等(包括学生机端);探究活动的范例:“小林”,“小明”的文件夹及相关文件。

教学过程
1.抛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出课题
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试一试将本机C盘上名为“壁纸”的文件夹,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并改名为“我的墙纸”。

学生:通过看书或相互讨论,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引出课题
板书: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2.自主探索、倾听讲解学习新知
①通过看书、听讲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改名
教师:评价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操作进行示范,让该生说说他的操作过程及理由。

不足之处由教师引导、补充
部分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示范并说明理由,其余学生倾听、观察、提问。

教师:观察、引导、评价
(指出操作中可以采用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如:菜单、快捷键、右键等)
演示:多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②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删除
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把自己文件夹中“我的墙纸”中的不喜欢的图案文件删除掉,并增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文件。

学生:按要求自我探索、相互讨论完成操作。

教师: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小结、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

特别指出:“移动”和“复制”操作的区别。

③学习“回收站”
教师:请同学们通过看书、操作,学习“回收站的利用”
补充演示学习中不足的情况。

特别指出:“临时删除”和“永久删除”的区别
强调情感目标:请不要随意删除公用机房的文件和文件夹,以免造成他人和系统文件的丢失,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3.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探究活动
教师:布置任务,完成书上的探究活动。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

教师:观察、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下次讲评做好记录。

4.本课小结,结束。

课后小记:
第三课用艺术字美化标题
教学内容: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生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用艺术字美化标题》
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