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调研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范文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在开采过程中,采收率的问题一直是制约采矿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采收率指的是从储层中采出的油、气等资源与储层中实际含有的资源量的比例。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二、微生物采收率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收率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从而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如生物降解、生物修复、生物聚集等,以改善油藏的流动性、降低粘度、解除堵塞等问题,从而提高采收率。
三、微生物采收率技术的原理1. 生物降解:部分微生物具有分解原油中有机物的能力,能将长链烃降解为短链烃,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2. 生物修复: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能对油藏进行生物修复,解除因微生物死亡产生的堵塞问题。
3. 生物聚集:部分微生物能将原油中的油滴聚集在一起,形成大油滴,有利于开采。
四、微生物采收率技术的应用1. 原油开采:通过向油藏中注入特定的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改善原油的流动性,提高采收率。
2. 天然气开采:利用微生物降低天然气在储层中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3. 油田水处理:利用微生物处理油田废水,降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同时回收部分有用物质。
五、研究进展与展望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微生物采收率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例如,通过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种,优化菌种培养条件,提高其在油藏中的存活率和活性等手段,从而提高采收率。
此外,研究者们还在尝试将多种技术相结合,如纳米技术与微生物技术相结合,以提高采收率的效率。
然而,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微生物采收率技术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如何保证微生物在油藏中的存活率和活性、如何控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提高采收率研究的现状及近期发展方向.

·油气开发总论·提高采收率研究的现状及近期发展方向杨普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摘要 介绍了国外提高油气采收率(EOR )方法的应用现状、应用规模、增油量及其在总产量中的比例;介绍了美国能源部支持的三次采油基础研究情况;分析了EOR 方法与油价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在聚合物驱、复合驱、注气、微生物采油等方面的技术状况和应用规模,对近期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议。
主题词 提高采收率 方法 研究 分析1 国外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据1998年美国《油气杂志》(O il &Gas J ou rnal A p r .20,1998)资料,在1998年初,全世界来自提高采收率(EOR )和重油项目的石油产量大约为213×106b d ,比1996年初的212×106b d 稍有增长,这个数量相当于世界石油产量的315%。
美国EOR 产量比两年前增加5%,达到760000b d ,为美国石油年产量的12%。
其他各国的EOR 和重油产量为:加拿大,400000b d ;中国,280000b d ;前苏联,200000b d ;其他国家,700000b d 。
111 热采热采(蒸汽,地下燃烧)仍是最主要的方法。
美国EOR 产量中约60%来自热采,其他绝大多数来自注气(轻烃、二氧化碳和氮气)。
化学驱主要在我国得到发展,其他国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热采,尽管实施的项目数有所减少,但自1986年以来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在EOR 产量中始终保持在60%以上。
图1 美国EOR 产量112 注二氧化碳近年来,在低油价下,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实施的项目都在减少,只有二氧化碳混相驱项目一直在稳定增加(见图1)。
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有十分丰富的天然二氧化碳气源,并在高油价下已修好了三条输送二氧化碳的管道,可以把二氧化碳从产地直接输送到二氧化碳的用地T exas 州;另一方面,二氧化碳驱的技术得到很快的发展,其成本大幅下降,使一些较小的项目也有利可图,从而促进了二氧化碳驱收稿日期:1999207201 改回日期:1999208223杨普华,教授级高工,博导,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油层物理和提高采收率科研工作,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采收率研究所所长。
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国外提高采收率发展现状
据2007年国际《油气科学与技术》杂志报道,目前世界原油总产量(包括 凝析天然气)8450万桶/d,通过EOR技术开采出来的原油有250万桶/d(统 计总量中尚未包括我国化学驱产油量)。
大部分来自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中国。 热采主要应用于美国、委内瑞拉、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中国。 气驱主要应用于墨西哥,其次是美国、委内瑞拉。 我国化学驱则明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及 发展方向
2011年6月
当前我国的石油供给形势
2004年原油进口首次突破108吨(1.23×108吨),原油对 外依赖程度接近40%;2005年达到1.30×108吨;2006年为 1.45×108吨;2007年增至1.63×108吨,届时原油进口依存度 为46.6%(警戒线为50%)。
三大石油公司一方面加大国内外勘探力度,另一方面挖掘现有油田潜力,保持稳 产,其中提高原油采收率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部分大油田先后进入三次采油阶段,即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阶段。 国家计委在“七五”至“十五”计划期间,把提高采收率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技 攻关项目,先后开展了热采、聚合物驱、微乳液-聚合物驱、碱-聚合物驱以及碱-表 面活性剂-聚合物驱等技术研究。 我国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入了世界领先水平。
气体混相驱研究相对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尽管在80年代开展了CO2 和天然气驱矿场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因气源问题,一直未得到发展。
随着西部油田的开发,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世界级气田的发现。 长庆注气混相驱和非混相驱被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吐哈油区的葡北油田注烃混相驱矿场试验得以启动,大大推动了我国混相驱提高 采收率技术的快速发展。 吉林的扶余油田、苏北黄桥气田、江苏秦潼凹陷以及广东三水盆地等一批CO2气 藏的发现,推动了CO2混相或非混相驱先导试验研究。 2006年4月25~27日,北京香山科学会议的主题为——温室气体的地下埋存及在提 高油气采收率中的资源化利用。 深入了解国际温室气体CO2地下储存的研究现状以及以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 应用技术和发展前景,研讨针对我国实际实施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地下储存面 临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以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为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采收率的概念和重要性、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应用、当前技术应用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来了解一下采收率的概念和重要性。
采收率是指从资源中采集到的有效产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
对于各种资源的开采过程而言,采收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
提高采收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对于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目前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应用情况。
在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水平井、多级压裂、CO2驱油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
在矿山开采中,常用的技术包括岩爆破、露天采矿、浮选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矿石的采收率,减少矿石的损失。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
然而,当前的技术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不同资源的开采过程和环境条件各不相同,需要针对性地开发和应用技术。
其次,一些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另外,一些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验证。
在未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应用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型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将不断涌现。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和优化采收过程,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采矿的要求,将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再次,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将促进技术的跨界融合和共同发展,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将更加全面和综合。
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应用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各行业已经应用了一些技术来提高采收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应用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块
油
气
田 21 0 0年 9月
F U |- L K 0I GA I L A I ' 0C L& 1B SFE D
文 章 编 号 :0 5 8 0 ( 0 0 0 — 2 — 4 10 — 9 7 2 1 )5 6 8 0
提 高 采收 率技 术 的应 用 状 况 及 发 展 趋 势
I d n sa 0 s i l o d n n y r c r o s il/ n o e i.C 2mi b e f o ig a d h d o a b n micb ei c l mmicb e f o i g a e t e ma n g sf o i g t c n lge i h a e s i l o d n r h i a o d n e h oo i swh c r l l
王 友 启 , 周 梅 聂 俊
(. 国矿 业 大 学 , 京 10 8 2中 国 石化 石 油勘 探 开发 研 究 院 , 京 10 8 ;. 1中 北 0 0 3;. 北 0 0 3 3中原 油 田分 公 司采 油 一 厂 , 南 濮 阳 4 7 7 ) 河 5 1 1
摘 要 通 过 对 世 界 提 高 采 收 率 ( O 技 术 应 用 状 况 的 统 计 分 析 , E R) 了解 了 不 同 国 家提 高 采 收 率技 术 应 用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 热 采 、 气驱 、化 学驱 是 目前 规 模 化 应 用 的 三 大提 高采 收 率技 术 ,大规 模 应 用 的 热 采技 术主 要 为 蒸汽 吞 吐 、蒸 汽 驱 和
P y n 5 1 1 Chn ) u a g 4 7 7 , i a
AbtatT iat l aa zsh p l a o au f O e hn e irevr tcn l yb re i e O cn l i src: hs rc nl e e pi t ns ts R( a cdo oc )eh o g ys vyn t Rt h o g s ie y t a c i t oE n le y o u gh E e oe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知识创造未来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追求,提高采收率技术已越来越
受到大力推广和关注。
这项技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值得人们深入
探究。
首先,提高采收率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种植作物方面,
人们采用了多种手段,比如优化施肥方案、利用农药和生物农药控制
害虫和病害、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农业生产。
在养殖方面,人们
利用科学饲养模式,控制饲料质量和数量,提高养殖效能,保障生产
质量。
其次,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十分明显。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如精准施肥、图像识别、自
动化控制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普及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
证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可持续提升。
未来,越来越多的精准化饲养
技术将应用于养殖生产中,如增加营养成分、改良饲料、开发优质肉
制品和奶制品等。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说明了农业生产的抗风险
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当前,人们不仅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提高农产品产量,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为此,强
化技术创新、加强培训和教育,对当地农户进行指导,实现“科技增产、产销衔接”的目标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大势所趋。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范文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采收率作为衡量资源开采效率的重要指标,其提升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微生物技术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通过利用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采油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就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二、微生物采收率技术概述微生物采收率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改善油藏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已成为当前采油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原理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生物修复、生物驱油等。
具体而言,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等物质,降解油藏中的有机物,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同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改变油藏的化学性质,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从而提高石油的流动性。
此外,利用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石油从地下岩石中驱出,提高采收率。
四、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一)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油藏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分解石油中的长链烃为短链烃,降低其粘度,从而提高其流动性。
此外,微生物降解还可以去除油藏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降低环境污染。
(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油藏进行修复,提高其产油能力。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提高石油的流动性。
此外,生物修复技术还可以改善油藏的渗透性,为后续开采提供有利条件。
(三)生物驱油技术生物驱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将石油从地下岩石中驱出。
该技术具有投资小、环保、经济等优点。
具体而言,通过向地下注入具有驱油能力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使其在地下繁殖并驱赶石油至生产井附近,从而提高采收率。
五、研究展望未来,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

COMPANY LOGO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提高采收率的历史及目前的发展现状
提高采收率的意义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分类
2011年以来,油库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COMPANY LOGO
提高采收率相流体矿藏,具有 独特的开采方式,与其他矿物资源相比,石油的 采收率较低。 2、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世界范围内 对石油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3、尤其在我国,一方面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 量的增长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另一方面, 我国的各主力油田均已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 采期,开采难度增大,产量递减幅度加大,而且 后备储量严重不足,石油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发展前景:
CO2采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CO2注入地层可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 原油产量的双重目的,是国际环保组织重点推荐的环保项目。具有投入低、产出高、 驱油效率高等优点。 CO2采油在辽河油田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采油技术,已经在稠油、超稠油和高 凝油油田全面推广应用,年应用井次在400~500井次。长城钻探投入三千多万开发的 烟道气采油项目也正在建设中。注:烟道气中CO2含量为10%-15%.
1.化学驱(Chemical flooding)
凡是以化学剂作为驱油介质,以改善地层流体的流动特 性,提高原油开采效果与效益的所有采油方法统称为化学驱 。 驱替方法 ①聚合物驱 ②碱驱 ③活性剂驱 ④胶束/聚合物驱 ⑤碱/聚合物驱 ⑥ASP复合驱 ⑦泡沫驱
化学驱替装置
COMPANY LOGO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分类
2.气驱(Gas flooding)
凡是以气体作为主要驱油介质的采油方法统称 为气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外围 胜利 辽河 吉林 大港 中原
陆上主要油区水驱油效率表
水驱油效率,% 52~62 42~52 45~55 38~52 44~56 48~58 50~56
油区 河南 江汉 长庆 玉门 克拉玛依 吐哈 环渤海湾
水驱油效率,% 52
50~60 37~50
52 45~60 56~67 43.7~55
注入量, mg/LPV
504 491 592 632 554.8 450 201 127 259.3 407.1
提高采收率, %
14.0
吨聚增油, t
127
11.6
151
13.6
124
13.5
127
13.18
132.3
10.3
128
9.0
223
11.5
514
10.3 11.93
288.3 210.3
区断西 大庆喇南
一区 大庆油区
平均 胜利孤岛
中一区 辽河锦 16 块 大港港西
四区 环渤海湾
平均 总平均
注入浓度, mg/L
756
段塞大小, PV
0.667
852
0.576
1000
0.592
989
0.639
897
0.6185
1600
0.281
880
0.228
845
0.127
1223 980
0.212 0.4153
提高采收率研究能力
公司拥有试验、研究所需要的试验井、大部分设备、仪器、工具等,具备进行理论 研究和室内外实验的能力。
1)具有HSE、ISO9001:2000证书、实验室国家计量认证; 2)拥有提高采收率实验室、油田化学品开发实验室、油气水分析实验室、工具试验中心
和功能齐全的试验井; 3)拥有GMSS、ECLIPSE、FAPMS、GCOMP等软件,具有地质建模、水驱、聚驱、复合驱油
驱油体系方面: 优化合成表面活性剂;驱油剂高硬度水中的界面特性、粘弹特 性、吸附损失;聚合物、弱凝胶、复合驱研究等。
提高采收率研究能力
1.化学驱实验研究 2.化学驱油藏工程方案研究 3.化学驱采油工程方案设计 4.化学驱现场实施 5.化学驱配套技术研究
注聚用化学添加剂的研发 注聚过程中的在线调驱技术研究 示踪剂的筛选、注入、检测、解释技术研究 注聚井解堵的配方研究及现场应用研究 注聚井防膨防迁移技术研究与应用 6.高含水油藏调剖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工业区块产量 干粉用量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8
16
14 干 12 粉 10 用 8量 6 (104t)
4
2
0
三次采油产量曲线
时间(年)
聚合物驱主要油田情况汇总
试验区
大庆中区 西部单层 大庆中区 西部双层 大庆北一
全国陆上主要油区平均水驱油效率为50~60%,环渤海湾胜利、辽 河、大港油田由于油层的非均值程度更大,流体物性差异大,导致水 驱效率较低,平均为43.7~55%。
环渤海湾油田最终采收率状况
油田
动用地质储量 (104t)
标定可采储量 (104t)
辽河 油区合计
141601
32988
大港 油区合计
48204
1400
1200
年 1000
产
油
800
(104t) 600
400
200
0
1134 1234 1193 1164 1157 1149
817
827
907
953 1057 1044 1055 988
928 978
559 295
8.7 9.3 9.9 10.3
7.6 7.6 7.8
6.5 6.8
总产量
4.8 3.8 2.1
藏方案设计及优化能力; 4)拥有具有RS600流变仪、TX500C界面张力仪、Alliance 2695 液相色谱仪、
Bookfield-DV数值粘度计、多功能化学驱物理模拟系统等100多套实验仪器; 5)已形成以专家为学术带头人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其中博士6名,研究生47名,共有
从事提高采收率研究人员100多名,承担过海上提高采收率技术多项科学研究课题和 生产性任务。 6)多年来,一直为油田提供聚合物筛选评价、注水井调剖、油井堵水、油水井酸化解 堵、井间示踪剂监测、注水井预处理、注水井防膨、稠油降粘、油气层保护、油水井 清防蜡、化学驱油藏方案研究、化学驱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油气水化验分析、提高 采收率方法可行性研究等产品和技术服务。具有丰富的研发和现场经验; 7)先后为绥中36-1、旅大10-1、锦州9-3等油田提供了自行研制的聚合物注入装备6套, 调剖装备4套,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8)针对海上油田特点研制的分层配注工具及防污染工具得到普遍应用,现场实施80余井 次,解决了生产难题; 9)具备经验丰富的专业现场服务队伍。近年来,实施注聚30井次,调剖60余井次,油水 井解堵100余井次。
感谢下 载
美国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
中国石油提高石油采收率潜力评价结果 化学驱是中国石油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主攻方向 !
大庆油田工业化推广区块聚合物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0个百 分点以上。截止2007年底,三次采油年产油量已经连续6年超过 1000万吨,累计产油量超过亿吨,聚合物驱产量占到油田总产量 的22%,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
13348
胜利 油区合计
281974
81592
渤海 油区合计
63577
13165
陆上注水开发油田标定平均采收率为33.3%; 环渤海湾陆上油田标定平均采收率为27.1%。
渤海油田ODP设计的水驱采收率只有18%~25%; 实际平均采收率为20.2%。
采收率(%)
23.3 27.7 28.9 20.71
水驱需要研究的课题
油藏工程: 细分层系开发 大井距多层合采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措施 稠油注水开发规律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水驱规律研究
采油工程: 分层注水及分层测试 大排量人工举升 大厚层合采生产工艺
全世界化学驱油技术在EOR中的比重
全世界化学驱油技术在EOR中的比重
美国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油藏精细描述方面: 油藏沉积环境的参数分布特征、分布规律与地质研究、油 藏非均质分布、三维地质和油层物性参数研究、岩石各向异性和渗透率三 维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等。
复杂渗流理论方面: 在可视微观和多孔介质中以孔隙级别研究岩石、流体及相 互作用;研究流体在岩石表面上的粘附或吸附趋势以及在不同油藏条件下 油、水、气通过孔隙介质流动的物理化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