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卫生管理规定
培训机构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培训机构内部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学员和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培训机构全体教职工及学员。
二、卫生要求1.个人卫生(1)教职工及学员应保持个人清洁,勤洗澡、勤换衣,保持衣物整洁。
(2)保持个人口腔卫生,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3)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设施后,必须及时洗手。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2.环境卫生(1)保持培训场所整洁,地面无垃圾、杂物。
(2)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定期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3)卫生间设施齐全,保持清洁,无异味。
三、卫生培训与教育1.培训机构定期开展个人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及学员的卫生意识。
2.培训过程中,加强对学员的卫生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卫生监督与检查1.培训机构设立卫生监督员,负责监督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卫生监督员定期检查培训场所、宿舍、食堂等场所的卫生状况,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及时整改。
3.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教职工及学员,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处罚。
五、具体措施1.个人卫生(1)教职工及学员应自觉遵守个人卫生规定,保持个人清洁。
(2)培训场所内设置洗手池、消毒液等设施,方便教职工及学员洗手。
(3)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个人给予批评教育。
2.环境卫生(1)培训场所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2)加强食堂、宿舍等场所的管理,确保设施齐全、清洁。
(3)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引导教职工及学员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制度由培训机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教育培训机构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培训机构师生的健康与安全,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生活环境的卫生与整洁,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职责1. 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本制度,确保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2. 教师负责维持课堂卫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卫生工作的执行情况。
4. 卫生员负责日常卫生清扫、消毒、垃圾处理等工作。
三、卫生管理内容1. 机构环境(1)保持机构内环境整洁,定期清扫、消毒。
(2)教室、办公室、洗手间等公共区域配备必要的清洁用品。
(3)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 传染病防控(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机制,制定应急预案。
(2)定期开展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3)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及时报告卫生部门。
3. 师生个人卫生(1)师生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换洗衣物。
(2)教室、办公室等场所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3)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高卫生意识。
4. 食品安全(1)采购食品时应确保来源正规、质量合格。
(2)加强食品储存、加工、分发等环节的卫生管理。
(3)定期对食堂、餐厅等场所进行卫生检查。
四、卫生检查与考核1. 机构应定期对卫生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卫生检查应覆盖机构内所有区域,包括教室、办公室、洗手间等。
3. 对卫生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卫生工作不达标者进行批评和整改。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机构负责人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校外培训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校外培训机构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卫生安全意识,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安全管理职责1. 校长是校外培训机构卫生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2. 教务处负责制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监督执行。
3. 教师应严格遵守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课堂教学中的卫生安全工作。
4. 学生应自觉遵守卫生安全制度,保持个人卫生,共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卫生设施管理1. 校外培训机构应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间、垃圾桶等。
2. 卫生设施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师生使用安全。
3. 教师应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卫生设施,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四、教学环境管理1. 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2. 教学场所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 教师应教育学生爱护教学环境,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
五、食品卫生管理1. 校外培训机构应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确保食品质量。
2. 食堂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确保食堂工作人员持有健康证明。
3. 食品采购、加工、储存、销售过程应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4. 学生应自觉遵守饮食卫生规范,不购买、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六、疾病预防与控制1. 校外培训机构应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2. 发现传染病疫情,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3. 教师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七、应急处理1. 校外培训机构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
2. 发生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3. 应急处理后,应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八、监督与考核1. 教务处负责对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予以严肃处理。
3. 定期对师生进行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卫生安全意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由校外培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艺术培训机构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艺术培训机构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传播,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责任1. 机构负责人对本机构的卫生管理工作负总责,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各项卫生措施的落实。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所辖区域的卫生工作负直接责任。
3. 师生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艺术培训机构的卫生环境。
三、卫生管理措施1. 机构内部环境(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至少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定期对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区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整洁。
(3)垃圾实行分类处理,设置专用垃圾桶,每日清理,保持环境卫生。
(4)卫生间内配备洗手液、消毒液等卫生用品,确保师生员工使用方便。
2. 人员卫生(1)师生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衣着整洁。
(2)教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3)学生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3. 食品卫生(1)食堂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确保食品卫生。
(2)食堂工作人员应持健康证明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食堂内食品储存、加工、销售过程应符合卫生要求,防止食品污染。
4. 传染病防控(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机制,及时发现、报告、处理传染病疫情。
(2)定期对师生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四、卫生检查与监督1. 机构应设立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卫生检查小组应定期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3.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机构应依法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艺术培训机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艺术培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培训机构卫生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了保障培训机构的卫生安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学员和员工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卫生管理员,负责具体卫生管理工作的实施。
三、卫生管理内容1.环境卫生(1)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清扫、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2)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要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3)加强绿化,保持绿化区域整洁。
2.个人卫生(1)学员和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保持口腔卫生。
(2)学员和员工应穿着整洁,不得赤脚、穿拖鞋进入教室、宿舍等场所。
3.食品安全(1)食堂应具备相应的卫生许可证,食材来源正规,保证食品安全。
(2)食堂工作人员需持有健康证,定期进行体检。
(3)食品加工、储存、分发等环节应严格操作,防止食品污染。
4.传染病防控(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制度,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2)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上报。
(3)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消毒工作,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四、卫生管理流程1.环境卫生管理(1)卫生管理员负责制定卫生清洁计划,并监督实施。
(2)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清扫,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3)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包括教室、宿舍、食堂等。
2.个人卫生管理(1)学员和员工应自觉遵守个人卫生规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卫生管理员负责监督学员和员工的个人卫生情况。
3.食品安全管理(1)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分发等环节的卫生管理。
(2)卫生管理员定期对食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4.传染病防控管理(1)卫生管理员负责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并监督实施。
(2)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学员和员工的防控意识。
五、监督检查与奖惩1.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卫生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及流程的个人或部门,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校外培训机构卫生工作制度

校外培训机构卫生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在校外培训机构学习和工作的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卫生素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校外培训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卫生管理工作,包括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等方面。
第三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卫生工作的落实。
第四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师生员工的卫生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第五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积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的工作,共同做好卫生工作。
二、环境卫生第六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第七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合理设置垃圾箱(桶),定期清理,防止垃圾堆积。
第八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厕所卫生管理,保持厕所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第九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加强食堂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保证食品卫生。
第十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宿舍卫生管理,保持宿舍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三、个人卫生第十一条校外培训机构师生员工应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
第十二条校外培训机构师生员工应当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保持仪表整洁。
第十三条校外培训机构师生员工在食堂就餐时,应当排队等候,自觉维护食堂秩序。
第十四条校外培训机构师生员工在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公共卫生规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四、食品安全第十五条校外培训机构食堂应当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
第十六条校外培训机构食堂应当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管理制度,保证食品质量。
第十七条校外培训机构食堂应当定期对食品进行检验,禁止使用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
第十八条校外培训机构食堂应当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五、传染病预防第十九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防制度,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
第二十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师生员工的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
培训机构卫生环境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培训机构内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培训机构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监督、执行本制度,确保卫生环境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 设立卫生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卫生环境管理工作。
三、卫生管理要求1. 环境卫生(1)保持培训机构内环境卫生整洁,无垃圾、杂物。
(2)各教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场所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门窗保持通风,保持室内光线充足。
2. 个人卫生(1)师生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2)培训期间,师生员工应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3. 食品卫生(1)培训机构食堂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卫生。
(2)食堂工作人员需持健康证明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食堂餐具、炊具应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 卫生设施(1)卫生间应保持清洁、无异味,设施齐全,满足师生员工需求。
(2)垃圾箱应设置在明显位置,定期清理,保持环境卫生。
四、卫生检查与考核1. 定期对培训机构卫生环境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五、奖惩措施1. 对在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或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2. 本制度由培训机构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培训机构校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培训机构校区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校区卫生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校区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校区卫生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2. 设立校区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卫生管理制度1. 校区环境管理(1)保持校区环境整洁,无垃圾、杂物堆放,定期进行绿化、美化。
(2)校区内绿化带、草坪、花坛等要及时修剪、浇水、施肥,保持绿化效果。
(3)定期对校区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2. 教室、宿舍卫生管理(1)教室、宿舍要保持整洁,桌面、地面、床铺等要及时清理。
(2)定期对教室、宿舍进行消毒,特别是学生宿舍,要保证床上用品的清洁卫生。
(3)学生宿舍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3. 食堂卫生管理(1)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保证食品质量。
(2)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食堂要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洗消毒厨房设施、用具。
4. 卫生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卫生意识。
(2)加强对卫生知识的学习,提高校区卫生管理水平。
四、卫生检查与评比1. 定期对校区卫生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校区卫生工作进行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卫生工作不达标、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五、奖励与处罚1. 对在卫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校区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校区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机构卫生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培训机构环境管理规定校区的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整体形象,为了打造一个干净整洁、优雅清新的教学环境,特制定有关规定如下:
1、校区环境范围:教室、咨询室、咨询师办公区,老师办公区、接待前台,校区走廊等办公场所和设施的卫生。
2、环境卫生标准:地面无浮尘和杂物,办公桌椅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整体感觉清新舒适。
3、公司员工要自觉归整好个人的办公物品,做到个人办公区桌面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私人物品尽量放在抽屉里。
(发现违反第一次提醒,第二次乐捐10元。
)
4、卫生实行责任则,在保洁人员清洁的基础上,安排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整体的环境卫生清理。
(主管以上人员会不定时的进行检查,发现一次不足,当天值日人员乐捐10元)
5、公司员工要自觉维护好公共区域的环境,做到不乱扔垃圾,乱拿乱放,尤其是学习桌椅随意挪动。
坚持做到人走屋净,物品使用后归放原位。
6、教学人员要发挥好监督管理作用,对破坏环境卫生的学生有权制止,对制止无效的可以向教务人员或主管反映。
附:1、《A校区卫生值日表》
2、《B校区卫生值日表》
教务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