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MSC无功补偿装置器件选择则依据

合集下载

无功补偿装置所需元器件的选取

无功补偿装置所需元器件的选取

无功补偿装置所需元器件的选取补偿方案确定后,就要对制作装置所需用的元器件进行功能、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和选取。

此项工作对制作一套性能优良, 运行安全可靠的装置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

因为同类元器件的生产厂家不计其数, 功能不尽相同, 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 而产品质量或寿命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

所以, 当面对五花八门的同类产品时, 有关人员就不知如何选取了, 再由于所掌握的资料不全, 更有甚者只关注产品的价格因素, 而忽略了质量水平、性能指标, 以及产品功能等内在的因素, 故往往不能选择到最合适的元器件, 甚至错误地选用了不符合使用功能要求的元器件, 为装置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3.1 控制器的选取控制器是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中很重要的器件, 是成套装置的指挥系统, 它的质量优劣, 功能配置, 抗干扰能力等指标, 决定了整套装置运行的质量水平。

而在无人值守的运行条件下(例如:箱式变电站等), 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选型时更要慎重。

时更要慎重。

更要慎重。

目前市场上控制器的品种很多, 型号不统一, 功能、价格的差别是很大的, 要在众多品牌的控制器中选择一种合适的, 首先要结合装置的具体情况从控制器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以及控制物理量等方面来考虑, 同时也要关注价格因素。

关于控制器的型号及控制物理量在有关行业标准DL/T597-1996中已有明确规定, 多数企业的产品是按此标准来命名的, 也有部分企业的产品是按自己的企业标准来命名的。

无论产品型号如何命名, 关键是要视其基本功能和具体装置的配置方案来选取, 否则不是功能过剩(采购成本提高)就是功能不够而影响使用效果。

关于控制器的种类如何选择, 在有关标准DL/T842-2003中有相关的阐述。

自动控制物理量可优先选择下列方式:(1)无功功率控制, 功率因数限制;(2)无功电流控制, 功率因数限制;(3)无功功率或无功电流控制, 电压限制。

另外, 经对已投入运行的补偿装置中控制器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凡是低价格的控制器, 几乎都把功率因数作为控制物理量。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的选用规定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的选用规定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的选用规定
1、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是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重要设备,应优先选用此种设备。

2、当发电厂经过长距离的线路(今后不再П接中间变电所)送给一个较强(短路容量较大)的受端系统时,为缩短线路的电气距离,宜选用串联电容器,其补偿度一般不宜大于50%,并应防止次同步谐振。

3、当220~500kV电网的受端系统短路容量不足和长距离送电线路中途缺乏电压支持时,为提高输送容量和稳定水平,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调相机。

1)新装调相机组应具有长期吸收70%~80%额定容量无功电力的能力。

2)对已投入运行的调相机应进行试验,确定吸收无功电力的能力。

4、电力系统为提高系统稳定、防止电压崩溃、提高输送容量,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在线路中点附近(振荡中心位置)或在线路沿线分几处安装静止补偿器;带有冲击负荷或负荷波动、不平衡严重的工业企业,本身也应采用静止补偿器。

1。

电气设备无功补偿装置的选用和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确定

电气设备无功补偿装置的选用和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确定

电气设备无功补偿装置的选用无功补偿应本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确定最优的补偿容量和分布方式,具体内容如下:(1)总体的无功平衡与局部的无功平衡相结合。

既要满足供电网的总无功需求,又要满足分线、分站的变电站及各用户无功平衡。

(2)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

以分散补偿为主,这就要求在负荷集中的点进行补偿,既要在变电站进行大容量集中补偿,又要在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处进行分散补偿,使无功就地平衡,减少变压器和线路的损耗。

(3)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

以低压补偿为主,电气设备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应装设在变压器的主要负荷侧,当不具备条件时,可装设在变压器的第三绕组侧,高压侧无负荷时,不得在高压侧装设补偿装置。

(4)降损与调压相结合。

以降损为主,兼顾调压。

这是针对供电半径较长,分支较多,负荷比较分散,自然功率因数低的线路。

这种线路负荷率低,线路的供电变压器多工作在空载或轻载的工况下,线路损失大,若对此线路进行补偿,可明显提高线路的供电能力。

电气设备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确定2.1低压集中补偿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以配电变压器低压的集中补偿为主,以高压补偿为辅,电气设备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如果无法了解负荷的工作情况及系统参数,可按变压器最大负荷率为75%,负荷功率因数为0.70考虑,补偿到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不低于0.95,或按变压器容量的20%~40%进行配置。

用户对功率因数有特殊要求时,可选择合适的补偿容量使功率因数达到用户的要求值。

2.2电动机定补按照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确定电动机的定补容量,电气设备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约占额定电流的25%~40%。

为了防止电机退出运行时产生自激过电压,电动机的补偿容量一般不应大于电动机的空载无功,通常取QC=(0.95~0.98)UeI0对于排灌电动机等所带机械负荷轴惯性较大的电机,补偿容量可适当加大,大于电机空载无功负荷,但要小于额定无功负荷。

电力行业标准“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系列标准介绍

电力行业标准“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系列标准介绍

电力行业标准“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系列标准介绍潘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100085)摘要:已报批的电力行业标准“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系列标准由系统设计、晶闸管阀的试验、控制系统、现场试验和密闭式水冷却装置五个部分组成,文章介绍了该系列标准制定的背景、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可供执行时参考。

关键词: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标准电力高压中图分类号:1 制定背景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是一种由高电压、大容量晶闸管阀作为控制元件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SVC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起调相、调压、提高输电容量、改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抑制振荡等;在工业企业中可以改善电压质量(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不平衡),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在节能增效上有明显作用。

国内电力系统和工业企业中研究和应用SVC已有二十几年历史,也有不少产品,主要有TC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和TSC(晶闸管投切电容器)两种型式,大都集中在工业和配电领域,容量一般为10~55Mvar;其中TCR型装置约有100多套,国产设备占四分之三以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输电系统五个500kV变电站安装了6套SVC装置,容量为105~170Mvar,均为进口设备。

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下达了重点科技项目《100Mvar SVC 国产化工程应用研究》,在辽宁鞍山红一变进行SVC示范工程的实施,为电力系统中SVC国产化和产业化打下基础。

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辽宁省电力公司和鞍山市电力公司通力合作下,该示范工程于2004年成功投运。

近些年来,SVC装置(其中以TCR为主)以其补偿效果好、技术成熟、造价相对低廉、性价比高和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始终占据着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主导地位,且还在迅速而稳定地增长。

SVC装置在国内近几年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全国联网”和“西电东送”工程的逐步实施,电网对安全性和电能质量更高要求,使得原先可上可不上的SVC项目逐步转变为电网的必备装置。

无功补偿装置中各器件的选择方法

无功补偿装置中各器件的选择方法

电容补偿装置中各器件的选择方法电容器首先要确定补偿的容量、方式、分组、以及系统的电压等级及谐波情况,作为电容器的基础选择条件。

例如:系统电压为400V 系统中含有少量的5次及以上谐波,同时补偿容量在450kvar 。

最小负荷的无功功率接近于90kvar 。

三相用电负荷。

以下各个元器件的选取均遵照这个条件设计。

1)首先根据系统中的谐波情况,选择6%的串联电抗器。

6%的电抗器是如何确定的呢?L X L ω= 感抗值 1C X Cω=容抗值*2n f ωπ= (n 谐波次数1、2、3、4、5.。

)因此,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加感抗值n*L X 成倍增加、容抗值C X /n 成倍递减。

*C L X n X n=在谐波为n 时 支路的感抗值与容抗值相等,谐波n 次数继续递增,则支路的感抗大于容抗,因此支路成感性,在一个感性的支路就可以达到抑制谐波的作用。

n =当6%*L C X X = n=4.01 因此只要大于4次的谐波,在该支路的阻抗值均成感性,因此达到抑制5次以上谐波的作用。

(由此可知,电抗率以取6%为宜,可避免因电抗器、电容参数的制造误差或运行中参数变化而造成对5次谐波的谐振。

) 2)电容的电压及容量的选取。

系统电压400V 单组容量90Kvar 共补40042516%C V U V ==- 因此选用440V 30Kvar 的电容器 3个作为一个补偿组。

2、电抗器首先要计算电抗器的发热电流,这个电流是电抗器长期运行的电流,也是主回路器件计算的基本标准。

1)电抗率的选择6% 上面已经计算过了,不再累述。

2)发热电流计算发热电流的条件有 电容器的电压等级和容量,以及系统电压400V*(1+10%)、谐波电压(3次1.5%; 5次4%; 7次3%);电容偏差C* (1+5%).111333555771C L C L C L C L X X X X X X X X X X XX =-=-=-=-13151714401.5%4%3%U VU U U U U U ====111333555777U I X U I X U I X U I X ====1.05*Ith =以30kvar 为例,计算所得热电流为85A3、支路熔断器*1.06In Ith = (A B C 相电容偏差6%) 85A*1.06=90.1A 选择NT00 100A4、晶闸管(SKKT 106/16E )晶闸管的额定电流:ITRMS =180A 反向可重复峰值电压:VRRM=1600V在该系统中,当电容器组切除电网时,晶闸管两端将承受至少2倍电网的峰值电压1244V 。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设计无功补偿装置是一种用于改善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设备,它通过补偿电流中的无功成分,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系统的无功功率损耗。

本文将探讨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设计,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及其设计原则。

1.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在选择无功补偿装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 系统功率因数系统的功率因数是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的基本依据。

当系统功率因数低于设定值时,需要考虑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来提高功率因数。

1.2 负载类型根据负载的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

常见的无功补偿装置包括静态无功发生器(SVC)、无功发生器组(STATCOM)和固定补偿电容器等。

1.3 控制方式无功补偿装置可以通过电容器开关或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进行控制。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控制方式。

1.4 额定容量根据负载的需求和系统的容量,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额定容量。

过小的容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而过大的容量将浪费资源。

2. 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电容器选择选择适当的电容器是无功补偿装置设计中的关键之一。

电容器的选择应考虑其额定电压、容量和损耗等因素,以确保电容器可以正常运行并满足功率需求。

此外,电容器还需要具备耐高压、低损耗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特性。

2.2 保护措施为了确保无功补偿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安装电容器过电流保护器、电压保护器和温度保护器等,以防止电流过载、电压过高和温度过高等问题。

2.3 协调性设计对于较大规模的无功补偿装置系统,需要进行协调性设计,以保证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协调运行。

例如,根据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电抗器和电流互感器等,以优化系统的无功补偿效果。

2.4 安装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也需要仔细考虑。

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电缆长度和功率损耗,提高系统的效率。

综上所述,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功率因数、负载类型、控制方式、额定容量等因素。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布置方法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布置方法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布置方法无功补偿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能够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电力传输效率,降低线路和设备的损耗,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和布置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无功补偿装置选型方法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应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载特性、功率因数要求、装置额定容量、成本等多个因素。

1. 考虑负载特性在选型无功补偿装置时,首先要了解电力系统的负载特性,包括系统的瞬态特性、谐波分析和无功需求曲线等。

根据负载特性可以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如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STATCOM等。

2. 确定功率因数要求根据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要求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

一般来说,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应在0.95以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度调整。

功率因数越低,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就需要相应增大。

3. 选取合适的装置额定容量装置的额定容量是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和功率因数要求,结合装置的负载能力和承受能力,选取合适的额定容量。

4. 综合成本考虑除了以上因素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成本因素。

包括购买、安装、运行、维护等成本,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寿命和可靠性等因素。

经济性是选型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无功补偿装置布置方法无功补偿装置的布置要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确保其有效运行。

1. 平衡布置无功补偿装置应尽量均匀地布置在电力系统中,以实现负荷的无功均衡。

合理布置可以减小线路的无功损耗,优化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

2. 注意容量匹配在布置过程中,应注意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与负载容量的匹配。

过大或过小的装置容量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优化。

3. 考虑装置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布置还需要考虑其位置选择。

一般来说,无功补偿装置应尽量靠近负载中心,以减小线路损耗和电压波动。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维护便利性。

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选择与配置

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选择与配置

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选择与配置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是调节电力负载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质量,还能提高电网的传输能力。

而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无功补偿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选择与配置。

一、电容器的选择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按其电压等级分为低压电容器和高压电容器。

在选择电容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系统运行电压,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2. 电容器的容量: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容量是保证无功补偿效果的关键。

容量过小,则无法达到预期的补偿效果;容量过大,则可能造成电力系统的谐振问题。

因此,在选择容量时,需要根据负载的无功功率需求进行合理补偿。

3. 电容器的损耗: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存在一定的损耗,这些损耗将转化为热量,影响电容器的寿命。

因此,在选择电容器时,需要考虑其损耗因数和寿命。

二、电容器的配置电容器的配置是指将电容器合理地安装在电力系统的不同位置,以实现最优的无功补偿效果。

1. 单点补偿:单点补偿是指将电容器集中安装在负载侧,通过控制器控制其开关,以实现对负载无功功率的补偿。

这种配置适用于小型的负载系统,能够提供有效的无功补偿。

2. 多点补偿:多点补偿是指将电容器分散安装在电力系统的不同位置,根据不同位置的负载功率需求,分别进行无功补偿。

这种配置适用于大型的负载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无功补偿。

3. 静止补偿器配置:静止补偿器是一种集中式的无功补偿设备,它能够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对电容器的精确控制。

在配置静止补偿器时,需要考虑电容器和补偿器之间的匹配,以及静止补偿器的控制策略。

三、电容器的维护与管理为了确保电容器能够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1. 定期检查电容器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的监测,以及电容器外观的检查。

2. 定期清洁电容器周围的环境,避免灰尘和湿气的积聚,影响电容器的散热和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MSC无功补偿装置器件选择则依据
一、熔断器选择:依据《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
件》中
2.2.4 电阻
熔断器的电阻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其偏差值应不超过±2.5%。

2.2.5 耐压要求
熔丝熔断后,熔断器应能承受表4 规定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不得发生闪络或击穿。

户外型熔断器应进行湿试验。

(我们选择12kV,耐压为40kV)
2.2.7.1合闸过程中,电容器端子间的过电压上限值是
2.0 2U nc ,动作后,熔断器应能承受
这一电压。

注:U nc 为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2.2.7.2应能在U mf 下开断规定的容性电流,随后应能承受这个电压加上熔断器动作后电容器上的剩余电荷所造成的直流电压分量。

在开断过程中,断口间不得出现重击穿。

2.2.8.1 电压要求:
熔断器的额定电压U mf 不得低于被保护的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 nc。

熔断器的最高电压U mf 为1.1U nf 。

2.2.8.2 电流要求:
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 I nf 不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 I nc 的 1.43 倍。

U mf熔断器的额定电压
2.2.11.1 抗涌流性能
熔断器应能承受第一个半波幅值不低于熔丝额定电流 100 倍的涌流冲击。

注意:熔断器的熔丝额定电流应不低于被保护的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流值的1.43 倍。

一般推荐在1.43~1.55 倍的范围内选取,对用于装设在配电线路上没有串联节段的三角形接线的电容器时,可选取较大的倍数,如1.65~2.0倍。

二、电压互感器依据《GB 1207-1991电压互感器国家标准》
三、电器和导体的选择《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50227-1995》
5.1一般规定
5.1.1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应根据下列条件选择
1.电网电压、电容器运行工况。

2.电网谐波水平。

3.母线短路电流。

4.电容器对短路电流的助增效应。

5.补偿容量及扩建规划、接线、保护和电容器组投切方式。

6.海拔高度、气温湿度、污秽和地震烈度等环境条件。

7.布置与安装方式。

8.产品技术条件和产品标准。

5.1.2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过电压状态和短路故障的要求。

5.1.3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和分组回路的电器和导体的稳态过电流,应为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5倍。

5.1.4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外绝缘配合,应与变电所、配电所中同级电压的其他电气设备一致。

5.1.5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组合结构,应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

5.2电容器选择依据
5.2.1电容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1可选用单台电容器、集合式电容器和单台容量在500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组成电容器组。

5.2.2设置在严寒、高海拔、湿热带等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环境中的电容器、均应满足特殊要求。

5.2.3装设于屋内的电容器,宜选用难燃介质的电容器。

5.2.4装设在同一绝缘框(台)架上串联段数为二段的电容器组,宜选用单套管电容器。

5.2.5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5.2.6应计入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运行电压。

5.2.7电容器运行中承受的长期工频过电压,应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5.2.8入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电容器运行电压升高其电压升高值按下式计算:
Uc=Us/√3S*1/1-K
式中Uc电容器端子运行电压(kV);
Us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电压(kV);
S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

5.2.9应充分利用电容器的容量、并确保安全。

5.2.10电容器的绝缘水平、应按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要求选取。

5.2.11电容器的过电压值和过电流值,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

5.2.12单台电容器额定容量的选择,应根据电容器组设计容量和每相电容器串联、并联的台数确定,并宜在电容器产品额定容量系列的优先值中选取。

5.3断路器
5.3.1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断路器的选择,除应符合断路器有关标准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5.3.2关合时触头弹跳时间不应大于2ms,并不应有过长的预击穿; 10kV少油断路器的关合预击穿时间不得超过3.5ms。

5.3.3开断时不应重击穿。

5.3.4应能承受关合涌流,以及工频短路电流和电容器高频涌流的联合作用。

5.3.5每天投切超过三次的断路器,应具备频繁操作的性能。

5.3.6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总回路中的断路器,应具有切除所连接的全部电容器组和开断总回路短路电流的能力。

条件允许时,分组回路的断路器可采用不承担开断短路电流的开关设备。

5.3.7投切低压电容器的开关其接通分断能力和短路强度,应符合装设点的使用条件当切除,电容器时不应发生重击穿,并应具备频繁操作的性能。

5.4串联电抗器
5.4.1串联电抗器的选型,宜采用干式空心电抗器或油浸式铁心,电抗器并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4.2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5.4.2.1仅用于限制涌流时,电抗率宜取0.1%-1%。

5.4.2.2用于抑制谐波,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宜取
4.5%-6%;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宜取12%;亦可采4.5%-6%与12%两种电抗率。

5.4.2.3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合闸涌流限值,宜取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倍;当超过时,应采用装设串联电抗器予以限制电容器。

组投入电网时的涌流计算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5.4.2.4串联电抗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水平,应符合接入处电网电压和安装方式要求。

5.4.2.5串联电抗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连接的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其允许过电流值不应小于电容器组的最大过电流值。

5.4.2.6变压器回路装设限流电抗器时,应计入其对电容器分组回路的影响和抬高母线电压的作用。

5.5放电器
5.5.1当采用电压互感器作放电器时,宜采用全绝缘产品,其技术特性应符合放电器的规定。

5.5.2放电器的绝缘水平应与接入处电网绝缘水平一致。

放电器的额定端电压应与所并联的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相配合。

5.5.3放电器的放电性能应能满足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在5s内将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压降至50V及以下。

5.5.4当放电器带有二次线圈并用于保护和测量时,应满足二次负荷和电压变比误差的要求。

5.6避雷器
5.6.1避雷器用于限制并联电容器装置操作过电压保护时,应选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5.6.1与电容器组并联连接的避雷器、与串联电抗器并联连接的避雷器和中性点避雷器的参数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条件进行模拟计算确定。

5.7导体及其他
5.7.1单台电容器至母线或熔断器的连接线应采用软导线,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

5.7.2电容器组的汇流母线和均压线的导线截面应与分组回路的导体截面一致。

5.7.3双星形电容器组的中性点连接线和桥形接线电容器组的桥连接线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

5.7.4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所有连接导体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

5.7.5用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支柱绝缘子、应按电压等级、泄漏距离、机械荷载等技术条件选择和校验。

5.7.5用于高压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额定电压应按接入处电网电压选择。

b)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最大稳态不平衡电流。

c)应能耐受故障状态下的短路电流和高频涌放电流。

并应采取装设间隙或装设避雷器等保
护措施。

d)准确等级可按继电保护要求确定。

5.7.5用于高压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绝缘水平应按接入处电网电压选择。

b)一次额定电压不得低于最大不平衡电压。

c)一次线圈作电容器的放电回路时,应满足放电容量要求
d)准确等级可按电压测量要求确。

以上是高压MSC设计时元器件选型参考的标准,以及标准给于的要求,还根据了12kV系统相电压以及单回路使用的300Kvar电容计算出相应的单回路电容器额定电流,根据额定电流和标准要求来选我们使用的元器件。

技术部
2012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