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标准
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的粒度范围要求为

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的粒度范围要求为《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的粒度范围要求》一、引言在医学领域,中药颗粒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的制备对药物的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中医药行业的权威规范,《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的粒度范围有着明确的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粒度范围的要求,并对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进行分析。
二、《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的粒度范围要求1. 粒度范围的定义《中国药典》中,对颗粒剂的粒度范围要求是指颗粒的粒径范围。
粒径是颗粒剂中颗粒的平均直径,一般用μm(微米)为单位进行表示。
2. 粒度范围的要求《中国药典》中规定,颗粒剂的粒度范围应在40-120μm之间。
这个范围的设定,旨在保证颗粒剂的颗粒大小均匀,有利于药物的溶解和吸收,从而保证药效的稳定和可靠性。
3. 粒度范围的检测方法为了确保颗粒剂的粒度范围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可以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三、对粒度范围要求的分析1. 粒度范围对药效的影响颗粒剂的粒度范围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
如果颗粒剂的粒度过大,则药效成分的释放速度会减慢,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如果颗粒剂的粒度过小,则有可能导致药效成分释放过快,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的粒度范围做出了明确要求,以保证药效的稳定和可靠性。
2. 粒度范围对生产工艺的要求颗粒剂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颗粒的大小和均匀性。
遵循《中国药典》对粒度范围的要求,需要制药企业在生产工艺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确保颗粒剂符合规范的要求。
3. 粒度范围对药品质量的保障粒度范围是衡量颗粒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符合《中国药典》对颗粒剂粒度范围的要求,意味着药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从而增强了消费者对药品的信任和认可。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中药颗粒剂的重要质量指标,粒度范围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医药质量管理的严谨和科学性。
粒度范围的规定也促进了医药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为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变压器油颗粒度标准

变压器油颗粒度标准
变压器油颗粒度标准一般是根据液体中固体颗粒的直径大小来确定的。
常见的标准有ISO 4406和NAS 1638。
这些标准通常
使用一个代表固体颗粒数量和尺寸的代码来描述油中的污染程度。
ISO 4406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它使用一个
三位代码来表示固体颗粒数量和尺寸。
这个代码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大于4μm的颗粒数量级,第二个数字表示大于6μm的
颗粒数量级,第三个数字表示大于14μm的颗粒数量级。
例如,ISO 4406代码为18/16/13表示在每立方毫米油中,大于4μm
的颗粒数量为18个,大于6μm的颗粒数量为16个,大于
14μm的颗粒数量为13个。
NAS 1638标准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制定的,它使
用一个四位代码来表示固体颗粒数量和尺寸。
这个代码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大于5μm的颗粒数量级,第二个数字表示大于
15μm的颗粒数量级,第三个数字表示大于25μm的颗粒数量级,第四个数字表示大于50μm的颗粒数量级。
例如,NAS 1638代码为10/7/4/2表示在每毫升油中,大于5μm的颗粒数
量为10个,大于15μm的颗粒数量为7个,大于25μm的颗粒数量为4个,大于50μm的颗粒数量为2个。
这些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变压器油的污染程度,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保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根据变压器的要求和操作条件,可以选择适当的颗粒度标准来进行油质量检测和维护。
公司入炉煤的掺配标准

公司入炉煤的掺配标准
1、颗粒度标准:
0.9mm筛孔径的筛上物为≤50%
10mm筛孔径的筛上物为≤2%
13mm筛孔径的筛上物为≤0%
2、煤质标准: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cal/kg)3400±200
加权热值(Kcal/kg):低负荷3300±100,高负荷3400±100。
掺配原煤量占入炉煤总量为≤5%。
空干基全硫为≤1.2%。
入炉煤外水分为≤8%。
3、综合供电煤耗为396g/kwh。
4、除灰系统参数
a.应用基灰份:设计煤种36.3%,校核煤种51.53%。
b.CFB锅炉灰渣量分配比为: 渣56%;灰44%。
c.灰库内的干灰可通过湿式搅拌机将干灰加水搅拌为含水率15~25%的调湿灰.
d.除灰系统供水量统计表(2台炉)
序号名称单位内容
1 用水点名称灰库湿式搅拌机渣库湿式搅拌机
2 水量m3/h 平均23(最大75)平均30(最大75)
3 水压MPa 0. 50 0. 50
4 管径mm φ108×4 φ108×4
5 运行方式断续
6 供水方式污废水回水管。
空气颗粒度检测标准

空气颗粒度检测标准空气颗粒度检测是指对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粒径进行测定和分析,是环境监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空气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空气颗粒度的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空气颗粒物的分类。
根据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可以将空气颗粒物分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两大类。
PM10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而PM2.5则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这两类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为严重,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和监测至关重要。
二、空气颗粒度检测的方法。
1. 传统方法。
传统的空气颗粒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滤膜法、激光散射法和激光粒度分析法。
滤膜法是通过将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滤膜进行捕集,再对滤膜进行称重来确定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激光散射法则是利用激光光束与颗粒物发生散射来测定颗粒物的浓度和粒径分布。
而激光粒度分析法则是通过激光光束对颗粒物进行扫描,再根据光信号的强度和时间来确定颗粒物的粒径大小。
2. 现代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空气颗粒度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例如,电动力学分析法(ELPI)和多孔板分析法(SMPS)等新型检测方法的出现,使得颗粒物的检测更加精准和高效。
ELPI是一种通过电动力学原理来对颗粒物进行分类和计数的方法,而SMPS则是通过多孔板和电荷器来对颗粒物进行筛选和测定。
三、空气颗粒度检测标准。
为了保障空气颗粒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空气颗粒度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了颗粒物的采样方法、检测仪器的要求、数据处理的规范等内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中国,空气颗粒度检测标准主要由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行业标准来规范。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主要是针对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和评价,而行业标准则是针对特定行业的空气颗粒度监测和控制。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空气质量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讲粒度

(五)粒度资料整理分析
• 1.粒度分布特征
• 河口和海滩沉积物粒度分布一般属正态分布 或对数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为:
(Xa)2
(X)
1
e 22
2
• 式中a为平均值,为标准差。当a=0,=1时称
为标准正态分布。
• 在坐标图上,a为曲线最高点的横坐标,的大
30
20
10
0
-1.75 -1.00 -0.25
0.50 1.25 2.00 2.75 3.50 4.25 5.00 5.75 6.50 7.25 8.00 8.75 9.50 10.25 11.00 11.75
粒度(phi)
• 概率累积曲线
– 纵坐标选用概率尺度。 – 常由三条或四条斜度不等并互相截接的直线段组成。直
• 激光粒度仪
– 法国Cilas公司生产的Cilas 940L型(930)激光粒度仪。它的主要 部件是一个注水罐(包含机械搅拌器),超声波振荡仪和抽、排 水泵。测试时将经过预处理,即样品采用0.5N的六偏磷酸钠溶液 浸泡24小时,用超声波振荡仪振荡20-30分钟,之后将样品放入注 水罐,经超声波和机械分散后形成悬浮溶液,并由泵带动形成连 续的悬浮颗粒流,颗粒流由样品室,穿过激光束,发生衍射的光 线,由探测板上的环形探测器记录,记录的信号输入微机,最终 测试结果由微机计算并输出。整个操作过程由微机控制,平均每 个样品的测试时间约5-7分钟。
• 海滩和破浪带样品由四个直线段组成,除最细的悬 浮组分和最粗的滚动组分外,曲线有两个分选很好 的跳跃组分,两者的平均粒径和分选性中有不同, 这是由于在潮间带环境中存在着方向相反,速度不 等的往复水流的搬运作用。
标准筛粒度(目数)对照表

标准筛粒度(目数)对照表1. 目是指每平方英吋筛网上的空眼数目,50目就是指每平方英吋上的孔眼是50个,500目就是500个,目数越高,孔眼越多。
除了表示筛网的孔眼外,它同时用于表示能够通过筛网的粒子的粒径,目数越高,粒径越小。
2. 粉体颗粒大小称颗粒粒度。
由于颗粒形状很复杂,通常有筛分粒度、沉降粒度、等效体积粒度、等效表面积粒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粉体粒度技术标准,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粒度指标定义和表示方法。
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筛网规格有不同的标准,因此“目”的含义也难以统一。
3、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1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
4、我国采用的是美国标准。
目是指颗粒的粒径,目数越大颗粒越细目是有量度含义的,具体如下: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1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 。
目数粒度对照表目数粒度um目数粒度um目数粒度um 53900140104160010 1020001708918008 161190200742000 6.5 20840230612500 5.5 25710270533000 5 30590325443500 4.5 35500400384000 3.4 40420460305000 2.7 45350540266000 2.550297650217000 1.25 60250800191250018017890015100150110013120124130011“目” 为非标准单位,为了使用方便,经验的换算公式为:粒度d(mm)=16/目数。
筛分粒度测试方法:一、显微图象法:显微图象法包括显微镜、CCD摄像头(或数码像机)、图形采集卡、计算机等部分组成。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显微镜放大后的颗粒图像通过CCD摄像头和图形采集卡传输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对这些图像进行边缘识别等处理,计算出每个颗粒的投影面积,根据等效投影面积原理得出每个颗粒的粒径,再统计出所设定的粒径区间的颗粒的数量,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岩石的粒度划分

岩石的粒度划分:
一、侵入岩
(1)结晶程度:显晶质、隐晶质。
(2)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以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矿物为标准)
巨粒:>10 mm
粗粒:10—5 mm
中粒:5—2 mm
细粒:2—0.2 mm
微粒:<0.2 mm
二、变质岩的粒度和层厚的规定:
(1)粒度:
粗粒变晶结构:>3 mm
中粒变晶结构:3—1 mm
细粒变晶结构:0.1—1 mm
显微状:<0.1 mm
(2)厚度:
巨层:>100 cm
巨厚层:100—50 cm
厚层:50—10 cm
中厚层:10—5 cm
薄层:<5 cm
三、沉积岩
砾岩:根据砾石(或角砾)大小分为:
细砾岩:2—10 mm
中砾岩:10—50 mm
粗砾岩:50—100 mm
巨砾岩:100—1000 mm
块石砾石岩:>1000 mm
砂岩:
粗粒:2—0.5 mm
中粒:0.5—0.25 mm
细粒:0.25—0.05 mm
粉砂:0.05—0.005 mm
粘土岩:<0.005 mm
沉积岩层理:根据层理的厚度大小,通常以下分类规定,单位厘米:块状:>200 cm
巨厚层状:100—200 cm
厚层状:50—100 cm
中层状:10—50 cm
薄层状:5—10 cm
页片(微层)状层理:1—5 cm 条带:0.5—1 cm
条纹:0.1—0.5 cm
纹层:<0.1 cm。
钢化玻璃碎粒标准

钢化玻璃碎粒标准
一、钢化玻璃的颗粒度标准是多少?
钢化玻璃的颗粒度是指玻璃碎片的大小,颗粒度标准对于玻璃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
目前,国内外都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一般情况下按照玻璃的用途来进行区分。
1.建筑玻璃
建筑玻璃使用的钢化玻璃颗粒度一般在0.5mm以上。
这是因为建筑玻璃通常需要经过切割和钻孔等工艺加工,较大颗粒度的玻璃碎片易于操作,同时也确保了强度和安全性。
2.汽车玻璃
汽车玻璃使用的钢化玻璃颗粒度一般在0.15-0.3mm之间,这是因为小颗粒的玻璃碎片有利于减少碎片的飞溅程度,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
3.其他领域
除建筑和汽车领域外,钢化玻璃还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等领域,颗粒度标准按照具体产品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
二、钢化玻璃颗粒度对使用效果的影响
钢化玻璃颗粒度对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
颗粒度过小会影响加工制作的效率,同时玻璃碎片易飞溅,存在安全隐患;颗粒度过大则易产生划伤、裂纹等缺陷,降低强度和使用寿命。
三、如何保证钢化玻璃的颗粒度?
保证钢化玻璃颗粒度需要控制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选择、模具的使用和加热冷却过程的控制等。
只有遵循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流程,才能确保钢化玻璃的颗粒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