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析方法
粒度测量的常用方法

粒度测量的常用方法
粒度测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直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颗粒的直径大小,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或借助粒度分析仪进行测量。
2. 湿法筛分法:将颗粒样品在一定湿度下进行筛分,根据颗粒在不同筛孔中的分布情况,确定颗粒的粒度大小。
3. 干法筛分法:将颗粒样品在一定湿度下进行筛分,根据颗粒在不同筛孔中的分布情况,确定颗粒的粒度大小。
4. 沉降法:利用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与颗粒大小相关的原理,通过测量颗粒沉降时间来估计颗粒的粒度大小。
5. 激光粒度分析法:利用激光束穿过颗粒悬浊液,测量散射光强度分布,根据散射光的特征来确定颗粒的粒度分布。
6. 显微镜观察法:通过显微镜观察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粗略地估计颗粒的粒度。
7. 静电散射法:利用颗粒表面电荷的差异和颗粒与电场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散射光的特征来确定颗粒的粒度分布。
这些方法可根据实际需求和颗粒性质的不同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沉积物粒度分析

碳酸盐去除 效果比较
生物硅去除 效果比较
图3 不同方法预处理后 南海沉积物样品中 无机碳和生物硅的 百分含量
图4 用ESEM对方法B1(5ml HCl和6g NaOH)和C3( 15ml HAc和10g Na2CO3) 处理过的样品进行观察
B1
C3
图片进一步证明:
1、醋酸和盐酸均可有效去除碳酸盐。 2、大剂量的Na2CO3仍难将生物硅有效去除。 3、6g NaOH可有效去除生物硅,但继续增加用量可能会
样品取 0.15g。
➢ 以比较各自的粒度测试结果
二、每个样品另取一部分,按上述方法,
1、用不同剂量的盐酸或醋酸处理后,用有机元素分析仪分析 剩余无机碳的百分含量
2、用不同剂量NaOH或Na2CO3处理后,用硅钼蓝比色法分析 剩余生物硅的百分含量
➢ 以检验碳酸盐及生物硅的去除效果
曲线形态观察
图2 不同方法预处理后南海沉积物样品 的粒度分布频率曲线
水+20%甘油 水+40%甘油
127
195.1
113.8
173.8
112.6
171.9
112.6
171.9
112.6
171.9
112.6
171.9
103
156.9
86.9
131.8
72.8
110
63.6
96
50.5
76.2
影响沉降速度的几个因素
(1)布朗运动 (2)是否达到匀速运动 (3)浓度的影响 (4)非球形颗粒的影响 (5)对流的影响 (6)离心沉降对颗粒运动状态的影响 (7)消光系数
粒度分布、个数计量 表面积、平均粒径 表面积、平均粒度
粒度测试方法
粒度测量的常用方法

粒度测量的常用方法
粒度测量是指在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领域中,对事物的细节层次或粒度进行测量和描述的方法。
常用的粒度测量方法包括:
1. 尺度测量:通过使用已知单位来测量对象的长度、高度、重量等尺度属性。
常见的尺度测量方法包括使用尺规、卷尺、秤等工具。
2. 显微镜观察测量:使用显微镜对微小物体进行观察和测量,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3. 光谱测量:通过分析物体发射、吸收或散射的光谱特性,推断物体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等信息。
常用的光谱测量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
4. 粒度分析:用于测量和描述颗粒物料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方法、散射光线分析方法、激光粒度仪等。
5. 时间尺度测量:用于测量和描述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
常用的时间尺度测量方法包括使用定时器、钟表、分析仪器等。
6. 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进行仿真,对研究对象进行量化和描述。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和精确的粒度测量结果。
以上是常用的粒度测量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领域和研究
对象,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事物的粒度特征。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粒度分析方法介绍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粒度分析方法介绍引言:在物理实验中,粒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能够确定物质中颗粒的大小分布。
粒度分析在材料科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粒度分析方法。
一、激光粒度仪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常用的粒度分析仪器。
它利用激光光束通过悬浮颗粒,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来确定颗粒的大小。
激光粒度仪具有非常高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适用于各种颗粒物质的分析。
它可以快速地得到颗粒的大小分布曲线,并提供详细的统计数据。
二、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观尺度的颗粒。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获得颗粒的形态、表面结构和大小等信息。
电子显微镜可以配合显微分析软件,实现对颗粒大小的定量分析。
三、空气动力学分析空气动力学分析是一种通过颗粒在气体中的运动状况,来推导颗粒的粒度分布的方法。
通过观察颗粒在气流中的沉降速度、扩散速度以及聚集行为,可以推断颗粒的大小和形状。
这种方法适用于颗粒气流中的运动分析,对于一些空气动力学相关的实验研究非常有用。
四、沉降分析法沉降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颗粒在液体中自由沉降速度与粒径之间的关系进行粒度分析的方法。
根据斯托克斯公式,可以推导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粒径之间的定量关系。
通过实验测量颗粒在溶液中的下沉速度,可以得到颗粒的大小分布。
五、色散技术色散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颗粒散射光的颜色来确定颗粒的大小的方法。
当光通过颗粒时,会发生不同颜色的弥散现象。
根据颗粒的尺寸不同,产生的散射光颜色也不同。
通过测量颗粒产生的散射光的光谱分布,可以获得颗粒的大小分布。
结论:粒度分析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空气动力学分析、沉降分析法和色散技术是一些常见的粒度分析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适用范围,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粒度分析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粒度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物质中颗粒的大小分布,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粒度分析方法

粒度分析方法颗粒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具有特定形状的几何体。
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不同的方法将会给出不同的平均径,一般来说平均径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并非为球形,因而常常采用等效径的概念,即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采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
由于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几乎全部为球形颗粒,可以认为仪器测得的等效径即为实际颗粒直径。
粒度测试的基本方法有筛分法、显微镜(图像)法、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库尔特(电阻)法、激光衍射/散射法、电镜法、超声波法,透气法等。
其优缺点如下:1.筛分法:优点:简单、直观、设备造价低、常用于大于40μm的样品。
缺点:不能用于40μm以下细的样品,不能测定喷雾或乳剂等液体样品;2.显微镜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投影面积径,计算出的为长度平均径。
优点:简单、直观、可进行形貌分析,可以准确得到球形度、长径比等特殊数据。
缺点:代表性差,速度慢,无法测超细颗粒,不宜分析粒度范围宽的样品,只检查相对较少的颗粒。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质量或生产控制的简单判断方法。
3.沉降法(包括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沉降法是根据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过程是把样品放到某种液体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悬浮液中的颗粒在重力或离心力作用下将发生沉降。
大颗粒的沉降速度较快,小颗粒的沉降速度较慢,沉降速度与粒径的关系有Stokes定律来描述。
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粒径,优点:操作简便,仪器可以连续运行,价格低,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测试范围较大。
缺点:测试时间较长,不能处理不同密度的样品。
结果受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不能用于材料不沉淀的乳剂或者密度很高快速沉淀的材料。
4.库尔特(电阻)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电阻径。
其测定原理是电阻增量正比于颗粒体积,再将体积换算成圆球直径。
需要对照标准来校准仪器。
“颗粒粒径分析方法”汇总大全

“颗粒粒径分析方法”汇总大全1.图像分析法:图像分析法采用颗粒物料的显微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颗粒粒径分析。
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颗粒的形态和大小,并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2.激光粒度仪法:激光粒度仪法利用激光光束照射颗粒物料,并通过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变化来计算颗粒粒径。
激光粒度仪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颗粒物料的粒径分析中。
3.切向流分析法:切向流分析法是通过颗粒物料在切向流的作用下进行直径分布测定的方法。
在测定中,颗粒物质通过装置,按其体积分布在切向方向,在每个位置软盘,都装有一个由流速控制单元所控制的编码器,标有一个确定的位置或已知大小的孔,然后通过测定颗粒通过的孔的数量与孔的直径,从而推算出颗粒的大小分布。
4.光散射法:光散射法根据颗粒物料对光的散射情况,来推算颗粒的粒径分布。
根据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变化,结合光散射模型,可以计算颗粒的粒径大小。
5.静电感应法:静电感应法利用颗粒物料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来计算颗粒的粒径分布。
通过对颗粒物料施加电场,观察颗粒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可以推算出颗粒的大小分布。
6.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颗粒物料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强度来计算颗粒粒径的方法。
通过对颗粒物料在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强度的测定,结合经验公式,可以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大小。
7.声速法:声速法通过颗粒物料在声波场中传播的速度来计算颗粒的粒径分布。
通过对颗粒物料在特定频率的声场中声速的测量,可以推算出颗粒的大小分布。
8.雷达粒度仪法:雷达粒度仪法利用雷达波的散射情况来计算颗粒的粒径分布。
通过对颗粒物料在特定频率的雷达波场中散射强度的测量,可以推算出颗粒的大小分布。
除了上述列出的常见颗粒粒径分析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颗粒物料的分析方法,例如电子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等,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仪器设备及经费等因素进行选择。
粒度分析

对于电镜法粒度分析还可以和电镜的其他技术连用,可以实现对颗粒成份和晶体结构的测定,这是其他粒度 分析法不能实现的。
沉降法
沉降法又分为:沉降天平、光透沉降、离心沉降等 。
超声
超声波发生端(RF Generator) 发出一定频率和强度的超声波,经过测试区域,到达信号接收端(RF Detector)。当颗粒通过测试区域时,由于不同大小的颗粒对声波的吸收程度不同,在接收端上得到的声波的衰 减程度也就不一样,根据颗粒大小同超声波强度衰减之间的关系,得到颗粒的粒度分布,同时还可测得体系的固 含量。
意义
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领域诸如能源、材料、医药、化工、冶金、电子、机械、轻工、建筑及环保等都与材 料的粒度分子息息相关 。在高分子材料方面,如聚乙烯树脂是一种多毛细孔的粉状物质,其性质和性能不仅受 分子特征颗粒表面形貌、平均粒度、粒度分 布)有密切的关系。聚乙烯的分子和形态学又决定了聚合物成型加工时的特征和制品性能。研究表明,树脂的颗 粒形态好、平均粒径适中、粒度分布均匀有利于聚合物成型加工,因此,人们往往需要对聚氯乙烯树脂进行粒度 分析测试。在纳米添加剂改性塑料方面,在塑料中添加纳米材料作为塑料的填充材料,不仅可以增加塑料的机械 强度,还可以增加塑料对气体的密闭性能以及增加阻燃等性能。这些性能的体现直接和添加的纳米材料的形状、 颗粒大小以及分布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必须对这些纳米添加剂进行颗粒度的表征和分析。
斯托克斯Stokes定律 :根据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 过程是把样品放到某种液体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悬浮液中的颗粒在重力或离心力作用下将发生沉降。大颗 粒的沉降速度较快,小颗粒的沉降速度较慢。斯托克斯Stokes定律是沉降法粒度测试的基本理论依据;
粒度分析在沉积岩的成因和沉积相中的应用

碎屑岩石学读书报告——粒度分析在沉积岩的成因和沉积相中的应用一、粒度的概念及标准1.粒度的概念粒度有两种值,线性值和体积值。
体积值一般以标准直径(dn)表示,它代表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
线性值常因颗粒形状不规则使测定测值很因难。
通常测三个值,最长直径dL、中间直径dI及最短直径dJ。
可按下述步骤确定这三个值:(1).确定颗粒的最大投影面;(2).做垂直最大投影面方向的最长截线,即最短直径dJ(3). 对最大投影面做切线矩形(图l一1),矩形酌短边即中间直径dI,长边则是最长直径dL。
可以看出,dL及dI的方向同时还表明颗粒在空间的方位,因此,它们既可用于粒度,也可作颗粒的组构分析用。
线性值粒度较常用,在砾岩研究中有时也用体积值。
2. 粒度的标准所谓粒度标准,就是人们所能通用的粒度标定方法。
在国内外、各个行业流行的粒度标准不下二十余种。
在地质部门,一般认为伍登——温德华标准比较合适。
这个标准以毫米为单位,2为底数,以2的n次方向两端扩展,形成一个以1为基数,2为公比数的等比级数数列。
伍登——温德华标准的优点是规律严谨,便于计算,其划分的精度也随着粒度的减小而提高。
此外,它也反映沉积颗粒的自然特性,这同尤尔斯特隆图解、谢尔兹图解、维希尔正态概率图解所揭示的砾、砂、粘土的水动力学特性是一致的。
但该标准的小数形式太过繁琐,应用不便。
为此,克鲁宾对此做了简单而巧妙的对数变换,即构成了所谓的“∮值”。
标准,它是一个简单的等差级数数列,数字简单,便于计算、绘图,其不足之处是不直观。
现在二者合用称为伍登——温德华——∮值标准(见表1),1969年美国经济古生物学家和矿物学家协会推荐这一联合标准作为共同的粒度标准。
二、粒度分析的方法砾石可用直接法测量,如用测杆、测规量砾石的直径,用量筒测砾石的体积。
可松解或疏松的细、中碎用岩多采用筛析法。
粉砂及帖土岩常用沉降法、流水法、液体比重计等方法测定。
虽少的小样或浓度太低的粉砂、粘土样,可采用光学法和电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度分析方法
颗粒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具有特定形状的几何体。
粒径就是颗粒的直径,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不同的方法将会给出不同的平均径,一般来说平均径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长度平均径D[1,0]=∑d n
数量—表面积平均径D[2,0]=
数量—体积(或数量—质量)平
均径
D[3,0]=
表面积动量平均径D[3,2]=∑d3∑d2
体积或质量动量平均径D[4,3]=∑d4∑d3
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并非为球形,因而常常采用等效径的概念,即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采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
由于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几乎全部为球形颗粒,可以认为仪器测得的等效径即为实际颗粒直径。
粒度测试的基本方法有筛分法、显微镜(图像)法、重力沉降法、离心沉降法、库尔特(电阻)法、激光衍射/散射法、电镜法、超声波法,透气法等。
其优缺点如下:
1.筛分法:优点:简单、直观、设备造价低、常用于大于40μm的样品。
缺点:不能用于40μm以下细的样品,不能测定喷雾或乳剂等液体样品;
2.显微镜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投影面积径,计算出的为长度平均径。
优点:简单、直观、可进行形貌分析,可以准确得到球形度、长径比等特殊数据。
缺点:代表性差,速度慢,无法测超细颗粒,不宜分析粒度范围宽的样品,只检
查相对较少的颗粒。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质量或生产控制的简单判断方法。
3.沉降法(包括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沉降法是根据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过程是把样品放到某种液体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悬浮液中的颗粒在重力或离心力作用下将发生沉降。
大颗粒的沉降速度较快,小颗粒的沉降速度较慢,沉降速度与粒径的关系有Stokes定律来描述。
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粒径,优点:操作简便,仪器可以连续运行,价格低,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测试范围较大。
缺点:测试时间较长,不能处理不同密度的样品。
结果受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不能用于材料不沉淀的乳剂或者密度很高快速沉淀的材料。
4.库尔特(电阻)法:所测的粒径为等效电阻径。
其测定原理是电阻增量正比于颗粒体积,再将体积换算成圆球直径。
需要对照标准来校准仪器。
优点:操作简便,可测颗粒总数,统计出粒度分布,等效概念明确,速度快,准确性好。
缺点:测试范围较小,小孔容易被颗粒堵塞,介质应具备严格的导电特性。
5.激光衍射/散射法:这种方法应该更准确地称为小角激光光散射(LALLS),依赖于最大光强衍射角与粒度成反比的事实。
优点:测试范围宽(最好的激光粒度仪的测量范围是0.04-2000um,一般的也能达到0.1-300um),测试速度快(1-3分钟/次),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真实性好,可进行在线测量和干法测量。
可以测量混合粉、乳浊液和雾滴等。
缺点:不宜测量粒度分布很窄的样品,分辨率相对较低。
结果受分布模型影响较大,仪器造价较高。
不需要对照标准来校准仪器,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方法可以校准激光衍射仪器。
6.电镜法:优点:适合测试超细颗粒甚至纳米颗粒、分辨率高。
缺点:样品少、代表性差、仪器价格昂贵。
7.超声波法:优点:可对高浓度浆料直接测量。
缺点:分辨率较低。
8.透气法:优点:仪器价格低,不用对样品进行分散,可测磁性材料粉体。
缺点:只能得到平均粒度值,不能测粒度分布。
不同原理的测定方法将会测量一个颗粒的不同的特性,如相同最小长度的
球体、相同最大长度的球体、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体、通过相同筛孔的球体、相同表面积的球体、相同体积的球体或者相同重量的球体,因而与另一种测量尺寸的方法得出的结果不同。
对于一个单个颗粒可能存在的不同的等效结果。
其实每一种结果都是正确的,差别仅在于它们分别表示该颗粒其中的某一特性。
这就好像你我量同一个火柴盒,你量的是长度,我量的是宽度,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一样。
由此可见,只有使用相同的测量方法,我们才可能直接地比较粒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