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人物的个性》作文教案
写出人物的个性教案教学设计

写出人物的个性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个性的概念,认识到个性对于一个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提炼人物的个性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描绘人物,使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4. 提高学生写作素养,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个性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个性对于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名著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提炼人物的个性特点。
3. 写作指导:教授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描绘人物个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创作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分享心得。
5. 练习写作: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创作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讲解个性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个性对于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名著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提炼人物的个性特点。
3. 写作指导(10分钟):教授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描绘人物个性。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创作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分享心得。
5. 练习写作(10分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创作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6. 作业讲评(5分钟):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提高学生写作信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的个性特点,给予鼓励和建议。
2.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中的表现,鼓励积极发言。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资源1. 名著案例:提供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作为教学案例。
2. 写作指导资料:整理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学生参考。
3. 作业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作业评价标准,以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个性对于人物的重要性。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案)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分析人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描绘人物个性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观察人物的方法。
2. 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3. 练习书写人物个性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描绘人物个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示例人物为例,展示观察和描写人物的过程。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察人物的心得。
3. 练习法:学生独立观察人物,书写人物个性描述。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若干示例人物,包括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述。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和描写。
第一章:观察人物外貌特点1. 导入:教师展示示例人物的外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观察人物外貌,包括体型、肤色、五官等方面。
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组内同学的外貌特点,并简要描述。
第二章:分析人物语言特点1. 导入:教师展示示例人物的对话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包括语速、语调、用词等方面。
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组内同学的语言特点,并简要描述。
第三章:关注人物行为特点1. 导入:教师展示示例人物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行为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关注人物的行为特点,包括举止、动作、表情等方面。
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组内同学的行为特点,并简要描述。
第四章:描绘人物个性特点1. 导入:教师展示示例人物的个性描述,引导学生理解人物个性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描绘人物个性特点,包括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
3. 练习:学生独立观察一位同学,书写其个性特点描述。
第五章:交流与评价1. 导入: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和描写的人物个性特点。
《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案3篇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二——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学目标: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二、教师引导:结合第一单元的《一面》、《童年的朋友》《我的老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选取第一次作文中的肖像描写的优秀片断,让学生自己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1、五位同学的学生作文中的外貌片断描写(即第一次作文课布置的作业)2、教师引导学生一一进行点评,指出每一篇作文的优点与缺点。
四、请一位普通话较好的学生朗读作文《老师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老师的目光,有时让人害怕,有时让人高兴,有时令人伤心,有时让人充满力量.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教室里静悄悄,只听见老师在黑板上沙沙的写字声。
我们正在教室做数学题目,题目很简单,我很快就做完了.这时有的同学发出信号,我便把书本移了过去,好像很害怕被老师发现,当我回头的时候,有一双利箭似的眼睛正看着我,我好害怕,我把本子收回来了。
这时老师的目光多吓人啊!发语文卷子了,我提心吊胆地做在座位上,恭候老师读分数。
当我听到“邓琴琴69.5分”时,老师那和善的眼睛立刻向她投去了和善的目光,她高兴极了,飞快的从老师手中接过卷子,老师笑了,她也笑了。
这时老师的目光多好看呀!大扫除开始了,老师交给我一个任务,把教室的靠边的一扇窗户擦干净,我接过抹布“呼”的跳上窗台,完成老师交给我的光荣任务。
透过玻璃,看见外面同学们正在忙忙碌碌地干活,老师还和他们在一起干活。
,我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放出了耀眼的光,这时,老师还夸奖我呢!老师的眼灯睛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星星。
它,就是我们心中的航标。
教师进行重点讲评。
1、这位同学主要写了老师的眼睛,围绕眼睛写了三件事,有详有略,前两件事略写,第三写擦玻璃是详写。
2、文章地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写出了师生之间真挚的爱,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写作指导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写作指导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同样也是描写人物的生命所在。
写人物,就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人物的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语言、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写人物的个性,就要善于描写一个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感受,要善于抓住体现性格的细节,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
一、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人物肖像,指人的容貌、服饰、体态、神情等。
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如《卖蟹》中的“过滤嘴”,孔乙己身上的长衫,还有赵本山所饰的小品中的人物头上的蓝帽,无不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经历。
再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的眼光、眼神能表现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画家画人擅画人的眼睛,作家写人擅写人的眼睛。
没有蒙娜丽莎的这双眼,就没有《蒙娜丽莎》这幅画。
二、心理描写,以心传声。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
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如有一篇《儿子眼里的父亲》写道:“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的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
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写出人物的个性教案教学设计

写出人物的个性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个性对于故事和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人物个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个性对于故事的影响。
2. 分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个性鲜明的人物,让学生感受人物个性的魅力。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讨论他们的个性特点。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一个小故事或人物,让大家一起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人物个性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个性的基本要素,如外貌、性格、兴趣等。
2.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个性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人物个性的基本要素,如外貌、性格、兴趣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发现他们的个性特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观察和分析,记录下他们的外貌、性格、兴趣等个性特点。
第三章:创作个性化的人物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创作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行为、对话和内心独白等方式展现人物个性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作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
2.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行为、对话和内心独白等方式展现人物个性。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
2. 每组通过行为、对话和内心独白等方式展现自己创作的人物个性,大家一起讨论和评价。
第四章:人物个性的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个性在故事中的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通过冲突和挑战来展现人物个性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个性在故事中的发展过程,如冲突和挑战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2.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冲突和挑战来展现人物个性。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并设定一个冲突和挑战的情境。
2. 每组通过描述人物在冲突和挑战中的表现来展现人物个性,大家一起讨论和评价。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案)

课题:关于写作(教案)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主备人:顾坚审核人:杨晓红2、人物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写出人物个性?人物的个性特点有外在的体现,也有内在的体现。
外在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内在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品质、气质、修养等方面。
常用的写人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上学期已经专门进行描写的训练,此次写作训练暂不做详细讲解。
只找了简单的例子,在操练中提炼出运用人物描写的注意点。
)(课件:看肖像:①出示鲁迅画像及个性,能否通过你的观察表现出人物“坚毅不屈”的个性,并描述出来?(师出示相关文字,并点拨“肖像描写可以突出人物个性”)②出示漫画,猜人物?怎么看出的?(抓住葛优外貌中的眼睛和牙齿这些典型特征)继续出示李咏的漫画,找出他的典型特征?(卷发,大嘴,小眼睛)③点击,提示“肖像描写要选取亮点,突出人物鲜明个性,不必面面俱到。
”思动作:①点击,出示文字《节俭的张老师》,思考:作者怎样人物节俭的个性?(动作)②点击,提示“动作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要重视细微的举止。
”找语言:①回顾本学期第一单元所学课文,找出适当的人物语言完成表格。
(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语言描写也可以突出人物个性)②点击,提示“语言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写,围绕个性写,贴近人物身份、文化背景等,充分表现人物典型性格。
”说心理:①出示话题“两个孩子为了探险,深入山洞,却迷了路,在这困难时刻,猜想他们可能有的心理活动。
注意,一个孩子性格比较乐观,叫阳阳;一个比较悲观,叫唯唯。
”(生活动,明白心理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②提示:“心理描写不要写得过于含蓄,过于抽象化,而应做到细致真实。
”(三)、友情提示(对以上互动交流做简单的小结)要写出人物个性,必须对人物进行全面观察,要多看、多听、多想、多写。
不仅要看到人物外在的面貌,还要充分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单元写作实践-人物个性(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

第三单元写作实践-人物个性(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写作实践·人物个性》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关于写作教学,语文课标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发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作文写得好的人都是会讲故事的人,小学如此、初中如此、高中也是如此。
第三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写出人物的个性”,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人,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除了要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还要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会观察比较,能区分人物的共性和个性,抓住人物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以事写人,在典型事例中刻画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3.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撰写人物的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在写作中巧妙运用人物个性描写。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以事写人,在典型事例中刻画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撰写人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物个性: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等方面异于其他人的特征。
只有写出个性,人物才能鲜活,文章才有魅力。
二、精选典型事例1.定义:典型事例指的是人物经历中最能表现人物个性、展示人物思想和精神世界的事例。
2.文本指导:《廉颇蔺相如列传》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之和"三、多个维度描写外在表现: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内在表现:心理、气质、品格、修养需要深入观察,善于透过现象去发现人物本质的东西,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文本指导:莫泊桑《项链》她(马蒂尔德)每天吃晚饭的时候,就在那张小圆桌跟前和她的丈夫面对面坐下,桌上盖的白布要三天才换一回,丈夫把那只汤池的盖子一揭开,就用一种高兴的神气说道:“哈!好肉汤!世上没有比它更好的……”因此她又梦想那些丰盛精美的筵席了,梦想那些光辉灿烂的银器皿了,梦想那些满绣着仙境般的园林和其间的古装仕女以及古怪飞禽的壁衣了;她梦想那些用名贵的盘子盛着的佳肴美味了,梦想那些在吃着一份肉色粉红的鲈鱼或者一份松鸡翅膀的时候带着朗爽的微笑去细听的情话了。
作文指导——写出人物的个性(教案)

作文指导——课型:作文课主备人:莫妙贤审核:初一备课组时间:2010.1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2.能力目标(1)训练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的能力,通过描写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地位等。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3. 德育目标通过反思与借鉴,培养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并将其适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难点】掌握描写人物的技巧。
【教材分析】无【学生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学校与家庭生活经历中充满大量的人物描写对象,所以有较多的素材供学生选择。
但大部分的学生写文章比较随意,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完整性和条理性。
这方面就需要老师多加指导与点拨。
【教学设想】先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包含的几种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侧面描写等。
再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这几种描写方法有深刻的印象,学会如何把它们运用到文章中去。
最后让学生尝试写片段作文,并展示成果,互评交流,总结优缺点,再让学生在堂上训练大作文。
【教学方法】讲解、交流、展示、练习【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2、训练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由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人物导入。
教师导语:写人是记叙文的基本内容。
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征。
要写出人物的个性,把人物写活,就离不开描写的手法。
二、理解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出人物的个性
一导入
1 辨认人物,要让人物栩栩如生地走到我们笔下,关键在于要写出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_——写出人物的个性
2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
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道他(她)又是谁?
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猪八戒!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一猜就中呢?关键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
二什么是人物的个性,为什么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1什么是人物的个性?
人物的个性是指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行、习惯等方面与众不同的特征。
(见课本)2为什么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写出了人物的个性,才能表现这一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区别;表现了人的个性,也就是表现了这个人物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写了人物的个性。
也才体现了写作的价值。
人物的个性是由不同的社会背景、人际环境、人生经历、学识、年龄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而且个性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到定性的过程。
三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
(一)总体概括
1 通过肖像、言行、心理描写等都可以表现人物个性,
2 通过二三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二)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1 肖像描写
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1)要学会刻画眼睛。
(2)要注意运用对比手法(3)要注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
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2 借鉴实例
(1)《故乡》中的杨二嫂: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
仃的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2)《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
(3)p128《骆驼祥子》
(4)堂上练习
以《眼睛》或《的眼睛》为题写一个特写
(三)心理描写,倾诉心声
1 注意技巧
(1)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
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2)多用第一人称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
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2 反例
“今天我晚了一点起床,把单车骑得飞快去上学,突然‘砰’的一声胎爆了,只好去补胎,迟到了,被老师罚跑了两圈,今天真倒霉!”
(四)语言描写,形神兼备
1 不要给人物下评语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不要给人物下评语,如写“他是一上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去表现性格特点。
2 借鉴实例
《儿子眼里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的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
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我们在作文也可以经常运用心理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五)通过二三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1 环境描写,以景写人。
2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多管齐下
我们能写出不同人身上发生的不同的事,或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的不同的态度,也就表现了人物的个性。
3、善于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细节描写要力求生动、细致、传神。
细节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习惯、心理、服饰等方面来表现。
4 存在问题
(1).通过二三件表现人物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a、叙述流水帐,不能通过精彩的片断来表现人物,使行文冗长平淡。
b、选材的角度单一,形成材料的堆砌。
c、二三事之间缺乏联系,使文章眉目不清,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影响文章的整体表达。
(2)、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的主要问题是
a、细节选择不当,不能表现人物个性的本质方面;
b、细节描写不生动传神,甚至给人虚假的感觉。
(六)总结
写好人物并不难,关键是写出人物的个性,而写出人物的个性首先要对人物进行描写,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
综上可概括出“三诀”:1。
形神并举;2。
多管齐下;3。
微处动情。
四.课后提高
要求学生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骆驼祥子》、《呐喊》、《子夜》、《家》、《雷雨》、《围城》、《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哈姆雷特》、《唐·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等中外名著中找出一两段写出了人物个性的文字来介绍给同学,让他们猜猜他(她)是谁。
五.课后练笔
鲁迅先生说,他(创造典型)“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请在下列方案中任选一个,来试一试:
1.杂取中外名著中几个人物的种种,合成一个“新人”;
2.杂取生活中所见人物的种种,合成一个“典型”。
主题自定,运用人物描写方法,通过二三事和细节描写,写出人物个性,字数7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