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电气设计架构
汽车电气架构设计分析

1汽车电气架构问题正是在架构设计阶段,我们能产生最大的影响并获得最大收益,从设计流程的最初阶段就协助客户为我们创造了提高效率的最佳机会。
一个设计精良的电子/电气架构能优化装配空间,改善线束布置和走向,整合电子器件和其功能性以降低整体架构的复杂性,并将所有的车载系统连接在一起,从而打造出效率最高的汽车中枢神经系统。
这是一个整合的系统考虑方案。
汽车的电气架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尤为复杂,这种复杂将会造成次优化的结构,所以电子电气架构的实现较为困难,这就造成更好的可扩展性、坚固性以及成本性难以实现,如何保障电子电气架构的优化和体系的质量就需要设计师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努力,设计师通过新的方法实现电子电气架构中逻辑设计流程和物理的科学连接,从而通过各个团队的有效配合来实现电子电气架构各个部分的电子控件以及线路等内容的有效结合,实现车辆的设计优化。
2汽车电气架构设计分析2.1整车平台化问题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也是一种方法论,通过技术方案来解决整车平台化的问题。
架构开发处于整车开发前期,属于整车开发概念阶段,规划未来车型/平台的系统/硬件方案,因此对于整车功能的了解是基础、另外需要对汽车的网络技术、汽车电子的软/硬件技术要有了解。
减轻电子/电气架构的重量能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德尔福的电子/电气架构帮助减少汽车制造中所用的原材料数量,而且因为某些包装如保护性外套和外壳通常是可以省去的,这就使得在汽车使用周期结束时,更易于回收可循环使用的材料。
2.2车载总线车载总线作为电气架构的核心,是车辆内部的局域网络,连接各个ECU节点和传感器。
车辆对环境的侦测以及对功能的控制操作,都要经由总线来实现。
2.3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流程电气电气架构的开发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只有按照开发流程才能够保障电子电气架构体系的质量要求,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基本流程大致如下,首先是对车型市场进行调查和定位,从而有一个基本的开发目标,其次进行需求开发和对标分析等工作,通过输出方案的设计以及架构模型的设计来确定电气架构体系设计的内容,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看到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工作中,涉及到相当多的内容和不同的工作领域,其中包括了网络、设计、拓扑、线束等,不同的技术工种和部门都有不同的分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完善,通过有效的配合和沟通来实现和谐的设计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对方案和架构设计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确定最优方案,首先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来进行整理和确定,从而保障整体的功能需求,其次根据不同车型的要求和其他车型的信息参考来确定车型的需求,根据是改型项目或者是全新车型项目的区别来进行,第三要根据法规的要求和客户的要求来指定技术的需求文档,通过文字化的表述方式来指定相关表格或者DOORS文件。
整车电气架构设计

整车电气架构设计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电气化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整车电气架构设计是保证车辆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对整车电气架构设计进行探讨。
一、概述整车电气架构设计是指针对汽车的电气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旨在确保车辆的各个电气部件之间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
合理的电气架构设计有助于提高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设计原则1. 功能分离原则整车电气架构应根据各个电气系统的功能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离。
例如,动力系统和底盘系统的电气架构可以分为独立的子系统,以避免相互干扰。
2. 容错设计原则容错设计是指在电气系统中引入冗余,以确保在某些电气组件或线路发生故障时,车辆仍能正常运行。
通过合理的容错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标准化设计原则整车电气架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电气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设计步骤1. 系统分析在进行整车电气架构设计之前,需要对车辆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对各个电气系统的需求和约束进行明确,并确定各个系统之间的通信需求。
2. 电气分组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将各个电气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分组。
每个分组包含一组相关的电气设备和线路,以便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3. 设计接口确定各个电气分组之间的接口规范和通信方式。
这包括定义电气信号的传输方式、通信协议和接口协议等,以确保各个系统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4. 冗余设计在设计电气系统时,应考虑引入冗余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这包括备用电源、备用控制器等。
同时,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故障检测和容错机制,以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切换和修复。
5. 电气布线根据电气系统的布局和通信接口要求,进行合理的电气布线设计。
这包括确定电源的供应方式、线缆的敷设路径、连接器的选择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气干扰和能耗。
6. 集成测试完成整车电气架构设计后,需要进行集成测试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

4. 测试执行
5. 测试报告生成
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范 围、测试方法、测试周 期等。
根据测试计划,设计详 细的测试用例,包括正 常情况下的测试用例和 异常情况下的测试用例 。
根据测试用例,搭建相 应的测试环境,包括硬 件环境、软件环境等。
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记录测试结果,并对 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跟踪和解决。
发动机控制系统
01
0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电控点火系统
03
04
排放控制系统
变速器控制系统
05
06
手自一体变速器
动力系统
双离合变速器
01
无级变速器
悬挂系统
04
制动系统
02
底盘控制系统
03
转向系统
05
06
底盘系统
控制系统 电控悬挂系统 电控转向系统
电控制动系统 传感器与执行器 转向传感器
底盘系统
制动传感器 线束与连接 低压线束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概述 •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的核心构成 •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的设计与开发 •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的测试与验证 •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的优化与改进建议 •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车电子电气构架是指车辆电气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包括电 源系统、配电系统、信号传输系统、控制器以及各部件之间 的连接方式等。
详细描述
绿色环保的整车电子电气构架将采用环保材料和环保制造工艺,降低对环境的 影响。同时,还将采用能量回收技术、轻量化设计等手段,提高车辆的能效和 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及优化措施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及优化措施【摘要】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及优化是汽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背景,以及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的意义。
接着详细阐述了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的原则和优化方法,同时分析了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应用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文章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及优化的相关知识,为未来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优化措施、原则、方法、存在问题、应用案例、发展趋势、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及优化是现代汽车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以及用户对汽车功能和性能需求不断提升,汽车电子系统和电气架构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及优化成为了汽车工程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的背景主要来自于传统车辆电气系统功能日益增多,导致线束数量和复杂度急剧增加,不仅增加了产品设计和制造成本,还影响了车辆的可靠性和易用性。
通过优化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可以降低线束长度、重量和功耗,提高车辆的效率和性能,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保证车辆安全和稳定性。
1.2 研究意义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及优化是汽车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的电气系统在车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优化设计合理的电子电气架构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可以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和优化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包括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因此对于提升汽车工程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和优化,可以促进汽车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推动汽车行业向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知豆D3整车电气系统架构

D3整车电气原理图介绍
15
2.3电机控制器 电机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档位、油门、刹车等指令,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所需的电 能,来控制电动车辆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或者将帮助电动车辆刹车,并将部 分刹车能量存储到动力电池中。
2.4电机
电动汽车电机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
2.8 PTC加热体
PTC_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缩写,意思是正的温度系数, 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 器件。通常我们提到的PTC是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 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
3 低压系统电器组成、功能介绍
Part
9
3.1 低系统电器组成 BCM、PEPS、VCU等
3.2低压功能介绍
3.2.1 PEPS系统: PEPS系统主要用于实现车辆无钥匙进入(PE:Passive Entry)和无钥匙启动(PS:Passive Start)功能,PEPS 系统通过“低频(LF)唤醒,高频(UHF)响应”进行身份安全认证;当认证通过后通过驱动器控制外围继 电器切换整车电源、通过CAN总线命令或硬线信号执行车门解锁和闭锁动作,通过CAN总线与VCU 进行防盗的 身份认证。 主要功能包括:RKE、PKE、PKS、PDU、ESCL控制、防盗认证、SSB指示灯、信息及告警 提示、休眠唤醒、网络管理、诊断学习、Bootlooder等
OBC
充电机当前运行状态 OBC故障等级
DCDC
整车电气架构设计

整车电气架构设计一、引言整车电气架构设计是汽车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个合理的电气架构设计能够确保整车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整车电气架构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技术要求。
二、整车电气架构设计的原则1. 系统集成原则:整车电气架构设计应该将各个子系统(如动力系统、车身电子系统、安全系统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确保它们之间的通信和协作正常运行。
2. 模块化原则:电气架构应该设计成模块化的结构,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
3. 可扩展原则:电气架构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的车型和配置需求,同时也方便进行后续的功能扩展。
4. 可靠性原则:电气架构应该具备高度的可靠性,能够抵御恶劣环境和高负荷的工作条件,确保整车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安全性原则:电气架构应该考虑到车辆的安全性需求,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整车电气架构设计的步骤1. 需求分析:根据车型和配置需求,明确整车电气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例如动力系统、驾驶辅助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等。
2. 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整车电气架构的总体布局,包括主控单元、传感器、执行器等模块的连接方式和通信协议。
3. 子系统设计:针对不同的子系统,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各个模块的功能划分、硬件选型、接口定义等。
4. 通信设计:设计整车电气架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协议,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实时性。
5. 安全性设计:考虑车辆的安全性需求,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密码验证、防护措施等,保护整车电气系统免受恶意攻击。
6. 集成测试: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测试,验证整车电气架构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 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整车电气架构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四、整车电气架构设计的技术要求1. 高速信号处理:车辆中存在大量的高速信号,如转速信号、速度信号等,电气架构设计应考虑如何快速和准确地处理这些信号。
整车电子电气架构EEA--简述

整车电子电器架构—简述汽车智能化、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是大背景,这个大家肯定没异议。
毕竟客户爸爸们现在很喜欢,未来会更喜欢。
这时候来了三批工程师要搞定这个事,他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怎么把车上这么多电子设备连接起来,这个设计过程就是电子电器架构所谓「电子电气架构」,简单地说就是把汽车里的传感器、中央处理器、电子电气分配系统、软件硬件通过技术手段整合在一起。
通过这种架构,可以将动力总成、驱动信息以及娱乐信息等,转化为实际的电源分配的物理布局、信号网络、数据网络、诊断、容错、能量管理等电子电气解决方案。
通俗来说,汽车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产物,如果把它比作是一个人,「四个轮子+一个沙发」是身体,电子电气架构就相当于神经系统,负责完成各个部位的连接,统领整个身体的运作,实现特定功能。
首先是一群抱着“机械定义汽车”思维的传统车企工程师开始动作了。
增加电子控制单元(ECU)、增加传感器、增加仪表。
要连接了咋么办。
哪两个东西之间有需求,就加根线呗。
传统的车上电气系统,大多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相互之间很少有联系但随着系统变复杂情况不对了,布线系统变得异常庞大, 一辆传统连接的汽车中,导线总长度可以达到2000多米,电气节点可以达到1500多个。
导致线束材料成本剧增,可靠性骤减。
系统不可持续了。
又来了一群抱着“硬件定义汽车”思维的车企工程师开始寻思了,计算机硬件里不是有总线嘛,能不能借鉴下,大家都先连在几根粗线上。
总线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高速公路,路上所有的车(信息)都走一段高速,降低道路(线束)成本。
为简化线路连接,提高可靠性、利于各装置之间的数据共享,以汽车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的车载网络总线技术发展起来了。
汽车总线技术的优点是在统一应用层协议和数据定义的基础上,可以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式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对于任何遵循上述协议的供应商所生产的控制单元都可轻易添加入该网络系统中或者从网络系统中拆除,几乎不需要做任何硬件和软件的修改,这完全符合现代汽车平台式设计的理念。
整车电气架构设计方法

a e i lme e y t l cr ni o to n t.Th i a k o h e c e ee tia r h t cu ede r mp e ntd b he ee to c c n r 1u is e ma n t s ft e v hil l crc la c ie t r — sg St l c t h e u r me t o t e e e to i o to nis in i o al ae t e r q ie n st h lc r n c c n r lu t .Th e i n meh d o e c e ee ti o e d sg t o fv hil l cr. c la c i cur si to u e n w o u e t e tc n c lmeh d o a r h t t e i n r d c d a d ho t s h e h i a t o fAUTOS e AR o d sg e i l lc t e i n v h c ee e —
—
一
—
整车 厂 供应 商
操 作性 需 求 分 析 是 高 层 次 的需 求 分 析 , 在 但
实 际 的开发 中往 往 得 不 到 应 有 的重 视 , 往 往 会 这 产 生如 下 问题 : 能 确 认 系 统设 计 是 否 满 足 客 户 不 的需求 , 因为 客 户 需 求 和 系 统 设 计 之 间 的链 接 被
需求。
。。 ‘
l 系统 集成 测试 验 证l
I.。...。... ,................. .....。.. ....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优先级高的报文拥有最高优先权,没有来得及发送的 报文则等待并重新发送。报文的优先级由报文的标识符决 定。这样拥有较高优先级的报文会赢得仲裁并能够保证在 一定时间内发送成功,从而保证了通讯的实时性。 (4)高安全性,可靠的错误检测和处理机制 CAN总线通信网络节点发送的报文遭到破坏后,可自 动重发。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切断的功能。 整车控制系统主要由6个部分7个节点构成,6个部分 是:车辆管理单元、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CVT与发动机控制单元、人机界面和状态传感器。7个节点 是:车辆管理单元、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CVT与发动机控制单元、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和人机界面。 其中车辆控制单元是主节点,其他节点为从节点。
CAN总线的特点如下: (1)数据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 根据物理层实现的不同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0km,最高 传输速率可达1Mbit/s。 (2)多主、广播式通信 CAN通信网络没有网络地址之分,各个主设备的通信 采用广播式通信。网络中各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报文, 节点根据报文的标识符决定接收或屏蔽该报文。原理上网 络可连接节点数量不限,但局限于物理层实现。 (3)CSMA/CD+AMP总线访问仲裁机制 CAN总线采用CSMA/CD+AMP总线访问仲裁机制。各个节 点实时对总线信号进行监测,当总线出现空闲时,节点才 允许发送数据。而当总线上同时有超过两个节点同时传送 报文时,则采用“无损逐位仲裁”的方法来仲裁总线控制
(4)故障诊断及保障提供安全和诊断服务,充电和 驱动时的安全保障,故障的诊断监控车辆温度、冷却系统、 车辆的运行状态监视主要设备的过电流、过电压、欠电压、 过热,必要时切断主断路器。 (5)车辆状态监视通过通讯网络采集车辆状态信息, 通过人机界面显示给司机。 (6)通讯管理整车通讯的主节点,接收来自电机驱 动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电池管理系统、人机界面 的所有信息,发送电机设定转速、设定力矩、正反转信息, 各个部件的启动停止命令,车辆的工作模式和整车的运行 状况等。
15 16
17~24
25~32
帧位置
28~26
25
24
23~18
17 16
15~8
7~0
优先级(P) : 3位,它共分为8级(即0到7),其中0最高, 7最低。一般面向控制的信息优先级为3,面向数据的信息 优先级为6。在系统中,要求响应速度越快的控制子系统 其控制信息优先级越高。 保留位(R) :1位,此位清零,留待SAE将来使用。 数据页(DP) : 1位,分为0页和1页。DP用来做数据页 的选择,目前参数群编号PGN(包括保留位、数据页、 PDU格式和特定PDU四个部分)大部分定义在0页,1页供 将来扩展使用。 源地址(SA): 8位,网络中一个特定的源地址仅匹配一 个装置以确保CAN标识符的唯一性。 数据域:CAN数据帧只有8个字节的数据域,因此如果 所要发送的数据超过8字节,就应该分成几个数据帧来分 批发送。数据域的第一个字节从1开始作为报文的序号, 后7个字节用来存放数据,所以PDU1格式和PDU2格式一 共最多可以发送255 X 7 =1785个字节的数据,报文被接 收以后按序号重新组合成原来的数据。当传递速率大于10 次/S时,则不允许多帧发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D000E71DH
MCU
ECU TCU BCU ACU CCU DCU
VCU
VCU VCU VCU VCU VCU VCU
电机实际转速 发动机实际转速 发动机实际 油门开度 电池当前状 态 电子油门极 限位置信息 电池当前电 流
0D4041100H
0D4021000H 0D4031400H 0D4141200H 0D4841400H 0D40A1300H 0D41DE600H
CAN的分层结构:
标准格式和扩展格式数据帧:
CAN报文格式:
CAN扩展 帧格式
SOF
11位标识符
SRR
IDE
18位扩展标识符
J1939格 式
帧起始 位
优先权3 数据页 R位(保) DP 位
PF格式6 位
SRR位
扩展标 识
PF 2位
PS格式8 源地址8 位 位
CAN
1
2 ~4
5
6
7~12
13
14
0H 1H 2H
中速控制信息
低速控制信息 状态反馈信息
3
4 5
3H
4H 5H
多字节信息 远程帧
6 7
6H 7H
CN2004B DATA定义格式与ID定义
输出点 VCU VCU VCU VCU VCU VCU VCU 接受点 MCU ECU TCU BCU ACU CCU DCU 字节1 字节2 字节3 字节4 字节5
10H
14H 12H 14H 13H E6H
00H
00H 00H 00H 00H 00H
总结与展望
近期做了很多关于整车电气系统设计的工作,但还有很多 不足: (1)整车电气设计的合理性,与各位同事所作部分的兼容性; (2)CAN总线通信刚刚上手,节点分配与协议部分都比较生涩; (3)仅对整车电气系统有个整体的了解,具体到各子系统所需 的电压、电流、功率范围、工作状态、信息交换的概念还比较 模糊; 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要放在整车通信部分的理论研 究,深入了解CAN总线通信协议与节点分配规则,整车通信是 协调各子系统工作状态的重要基础,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做 铺垫。 远期的工作要注重建立全面的总线检测系统,系统内部和 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系统本身的结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以 及系统安装,外部的环境条件等,都会导致通信系统误差加大、 传输失常等情况的发生,要解决这些必须从软件和硬件上着手, 增强抗干扰功能,建立完善的错误报告和故障处理机制。
因出错帧和超载帧由硬件(集成芯片)自动发送,设 计员直接面临的是数据帧和远程帧,而汽车控制通信网络 中远程帧的使用甚少,因此我们只要研究与设计数据帧结 构。 数据帧由 7 个不同的位场组成:即帧起始、仲裁场、 控制场、数据场、CRC 场、应答场、帧结束。数据场长度 可为 0。CAN 协议具有标准信息帧和扩展信息帧两种格式, 区别在于标准帧采用 11 位标识符(ID),而扩展帧采用 29 位标识符。标准格式和扩展格式数据帧如图所示。 各个位场定义如下: (1) SOF(帧起始):标志总线空闲状态,并使所 有站点同步; (2)仲裁场:标准格式帧的 RTR 位为远程请求位, 可用于要求数据。扩展格式帧的 SRR位为替代远程请求位, IDE 为扩展标识位;
整车电气设计及整车CAN通讯
2010-5-9
发展概况
在全球提倡环境保护和石油能源紧缩的情况下, 传统汽车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节能减排需求,新型汽 车纷纷兴起。 纯电动车EV是未来汽车发展的目标,但受限于电 池技术,安全性和性能得不到保障,成本高昂。 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动力微车HEV作为过渡模式 具有很高的市场契合度,成本较低,受电池技术限制 较小,性能与安全性都有很高的保障性,预计在未来 十年内会占据适当的市场份额,加上国内新能源汽车 市场处于萌芽状态,在此时介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混合动力微车配备小排量发动机与小功率电动机,相 关电力设备较为复杂,因此整车的电器保护与电气系 统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电池当前 电压
电池充放 电请求
温度最高 点值
温度最低 点值
电池故障 信息 ACU故障信息
ACU当前状态 CVT当前速比 CVT极限 位置信息 CVT极限 位置信息
CVT故障 信息
DCU当前状态
DCU故障信息
ID解析:
ID解析 P 2 R 0 DP 0 SA 00H PF 00H PS 04H
2
2 2 4 2 4 5
电机期望转矩 发动机期望转矩
最大充电 电流指令
SOC上限
SOC下限
D6
0C8000214H 0D0000284H 0C800010AH
车辆当前工作模式 电机实际转矩 发动机实际转矩
车辆状态 电机当前 速比 发动机当 前速比 电机状态 发动机状 态 电机电 压 电机故障 信息 发动机故 障信息 电子油门 故障信息
接收信息 电机设定转速、加速、制 动、正反转、启动停止命 令等
发动机空燃比、点火系统 等在各种工况下的控制
CVT与发动机ECU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电压、温度、充放电电流、 启动停止命令等 功率强度、剩余电量、报警信 息等 电机设定转速、设定扭矩、正 反转、发动机设定转速、设定 扭矩;各个部件的启动停止命 令;车辆工作模式和整车的运 行状况等 自身的状态 驾驶员加速指令 驾驶员制动指令 来自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CVT与发动机ECU、电池管 理系统、人机界面的所有 信息 接收总线上所有信息 —————— ——————
整车通信网络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很多部分都由独立的电子控 制器进行控制。为了将整个电动汽车内各系统进行统 一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相互之间协同工作,我们采 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递。 CAN网络是现场总线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架构 开放、广播式的新一代网络通信协议,称为控制器局 域网现场总线。CAN网络原本是德国BOSCH公司为 欧洲汽车市场所开发的。CAN推出之初是用于汽车内 部测量和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在现代轿车的设 计中,CAN总线被广泛的采用,奔驰、宝马、大众等 汽车都采用了CAN总线进行控制器的联网。
电机状态 指令 发动机状 态指令
字节6
电机期望 速比 发动机期 望速比
字节7
字节8
CAN200B _ID 定义 0C8000004H 0C8000002H 0C8000203H
电机期望转速
发动机期望转速 期望油门开度 电池状态指令 ACU状态指令 期望传动比 当前车速 最速指令 SOC 最速指令 最大放电 电流指令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