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房、垃圾转运站专项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转运站是城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担着收集、分类、转运和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技术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

站点周边应有足够的通风和排水设施,以确保垃圾的处理过程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生活垃圾转运站应配备先进的垃圾分类设备和技术。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人工分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以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同时,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也应按时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生活垃圾转运站的管理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垃圾的处理过程安全可靠。

员工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技术要求,以及应急处理的方法。

最后,生活垃圾转运站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站点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

总的来说,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对于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规范,确保站点建设、设备运行和管理都符合标准,才能有效地实现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目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转运站是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起着收集、转运、分类和处理垃圾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垃圾处理的高效性和环保性,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至关重要。

首先,生活垃圾转运站应当具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站点的选址应当考虑到周
边环境和交通便利性,以便垃圾车辆能够快速进出。

此外,站点内部的道路布局和设施设置也需要符合实际运营需求,确保垃圾的顺利转运和分类。

其次,生活垃圾转运站应当配备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

这包括垃圾压缩机、垃
圾分类设备、除臭设备等,以确保垃圾在转运站内得到有效处理和分类。

合理的设备配置可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运营管理也需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

这包括对垃圾车
辆的进出管理、垃圾分类的标准化操作、设备的定期维护等方面。

只有严格遵守技术规范,才能确保垃圾处理的安全和高效。

最后,生活垃圾转运站也应当注重环保和资源化利用。

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应
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总之,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对于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严
格遵守技术规范,才能确保垃圾处理的高效性、环保性和资源化利用,为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垃圾房设计规范

垃圾房设计规范

垃圾房设计规范篇一:垃圾房设置标准垃圾箱房设置标准一、确定垃圾容器(桶)数量(只)1、预测垃圾平均总排出量(吨)=居住人口数量*人均日排出量0.001吨*垃圾日排出不均匀系数1.1-1.15*居住人口变动系数1.02-1.05;2、单体垃圾桶平均存储垃圾量(吨)=[0.24 *0.8(容器利用系数)*0.55(垃圾平均容重)]/1.2(垃圾容重变动系数)=0.088吨;3、确定设置数量=预测垃圾平均总排出量/单体垃圾桶平均存储垃圾量二、确定垃圾箱房面积(平方米)1、单体垃圾桶存放面积约0.45平方米;2、垃圾箱房基本面积=垃圾容器(桶)数量*0.45;3、垃圾箱房确需面积=垃圾箱房基本面积+分类面积(5-10M2)+大件垃圾存放面积(25-35 M2)。

二、建筑设计部分1、室内外高差根据室外污水管道的标高而定,落差不得大于15公分;2、室内净高根据周围情况定为2.7—3.0米;3、垃圾房分为生活垃圾收集间(包括分类区)及大件垃圾存放间。

4、垃圾房门采用不锈钢自动卷帘门,门框用砼现烧,中间预留卷帘门槽,或不锈钢双开门,并设置倒口;5、垃圾房内铺设防滑性耐磨地砖或做磨光石子,内墙瓷砖贴到顶(瓷砖颜色以淡色为主),顶棚饰黑色涂料;6、生活垃圾收集间内明铺排水槽,可设置于垃圾房门口一侧或根据需要设内外两侧,地坪根据排水槽方向做倾斜便于排水,盖板做横档;6、垃圾房不设窗户;7、垃圾房门口底部做延口;8、外立面与小区及周边环境相符,外墙涂料须防水。

三、给排水部分1、进水一处,设内嵌式水龙头一只,设置于生活垃圾收集间;2、排水槽接通房外污水管道。

四、电气部分1、原则上不接电源,不设置电源插座及照明;2、确需设置电源插座及照明,插座及开关必须安装防水装置。

五、其它说明1、内嵌式水龙头处安装门锁;2、根据市市容环卫局要求安装垃圾箱房“六定”标牌。

篇二:垃圾房设计指引(2012整理版)一、总体设计1.设计总则:垃圾房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现行的关于垃圾房设计方面的各项规范及要求。

垃圾房设计规范

垃圾房设计规范

垃圾房设计规范篇一:垃圾房设置标准垃圾箱房设置标准一、确定垃圾容器(桶)数量(只)1、预测垃圾平均总排出量(吨)=居住人口数量*人均日排出量0.001吨*垃圾日排出不均匀系数1.1-1.15*居住人口变动系数1.02-1.05;2、单体垃圾桶平均存储垃圾量(吨)=[0.24 *0.8(容器利用系数)*0.55(垃圾平均容重)]/1.2(垃圾容重变动系数)=0.088吨;3、确定设置数量=预测垃圾平均总排出量/单体垃圾桶平均存储垃圾量二、确定垃圾箱房面积(平方米)1、单体垃圾桶存放面积约0.45平方米;2、垃圾箱房基本面积=垃圾容器(桶)数量*0.45;3、垃圾箱房确需面积=垃圾箱房基本面积+分类面积(5-10M2)+大件垃圾存放面积(25-35 M2)。

二、建筑设计部分1、室内外高差根据室外污水管道的标高而定,落差不得大于15公分;2、室内净高根据周围情况定为2.7—3.0米;3、垃圾房分为生活垃圾收集间(包括分类区)及大件垃圾存放间。

4、垃圾房门采用不锈钢自动卷帘门,门框用砼现烧,中间预留卷帘门槽,或不锈钢双开门,并设置倒口;5、垃圾房内铺设防滑性耐磨地砖或做磨光石子,内墙瓷砖贴到顶(瓷砖颜色以淡色为主),顶棚饰黑色涂料;6、生活垃圾收集间内明铺排水槽,可设置于垃圾房门口一侧或根据需要设内外两侧,地坪根据排水槽方向做倾斜便于排水,盖板做横档;6、垃圾房不设窗户;7、垃圾房门口底部做延口;8、外立面与小区及周边环境相符,外墙涂料须防水。

三、给排水部分1、进水一处,设内嵌式水龙头一只,设置于生活垃圾收集间;2、排水槽接通房外污水管道。

四、电气部分1、原则上不接电源,不设置电源插座及照明;2、确需设置电源插座及照明,插座及开关必须安装防水装置。

五、其它说明1、内嵌式水龙头处安装门锁;2、根据市市容环卫局要求安装垃圾箱房“六定”标牌。

篇二:垃圾房设计指引(2012整理版)一、总体设计1.设计总则:垃圾房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现行的关于垃圾房设计方面的各项规范及要求。

垃圾房设计规范

垃圾房设计规范

垃圾房设计规范篇一:垃圾房设置标准垃圾箱房设置标准一、确定垃圾容器(桶)数量(只)1、预测垃圾平均总排出量(吨)=居住人口数量*人均日排出量0.001吨*垃圾日排出不均匀系数1.1-1.15*居住人口变动系数1.02-1.05;2、单体垃圾桶平均存储垃圾量(吨)=[0.24 *0.8(容器利用系数)*0.55(垃圾平均容重)]/1.2(垃圾容重变动系数)=0.088吨;3、确定设置数量=预测垃圾平均总排出量/单体垃圾桶平均存储垃圾量二、确定垃圾箱房面积(平方米)1、单体垃圾桶存放面积约0.45平方米;2、垃圾箱房基本面积=垃圾容器(桶)数量*0.45;3、垃圾箱房确需面积=垃圾箱房基本面积+分类面积(5-10M2)+大件垃圾存放面积(25-35 M2)。

二、建筑设计部分1、室内外高差根据室外污水管道的标高而定,落差不得大于15公分;2、室内净高根据周围情况定为2.7—3.0米;3、垃圾房分为生活垃圾收集间(包括分类区)及大件垃圾存放间。

4、垃圾房门采用不锈钢自动卷帘门,门框用砼现烧,中间预留卷帘门槽,或不锈钢双开门,并设置倒口;5、垃圾房内铺设防滑性耐磨地砖或做磨光石子,内墙瓷砖贴到顶(瓷砖颜色以淡色为主),顶棚饰黑色涂料;6、生活垃圾收集间内明铺排水槽,可设置于垃圾房门口一侧或根据需要设内外两侧,地坪根据排水槽方向做倾斜便于排水,盖板做横档;6、垃圾房不设窗户;7、垃圾房门口底部做延口;8、外立面与小区及周边环境相符,外墙涂料须防水。

三、给排水部分1、进水一处,设内嵌式水龙头一只,设置于生活垃圾收集间;2、排水槽接通房外污水管道。

四、电气部分1、原则上不接电源,不设置电源插座及照明;2、确需设置电源插座及照明,插座及开关必须安装防水装置。

五、其它说明1、内嵌式水龙头处安装门锁;2、根据市市容环卫局要求安装垃圾箱房“六定”标牌。

篇二:垃圾房设计指引(2012整理版)一、总体设计1.设计总则:垃圾房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现行的关于垃圾房设计方面的各项规范及要求。

地产垃圾房垃圾转运站专项技术标准共22页文档

地产垃圾房垃圾转运站专项技术标准共22页文档
地产垃圾房垃圾转运站专项技 术标准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垃圾中转站建设标准

垃圾中转站建设标准

垃圾中转站建设标准
垃圾中转站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处理设施,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和提高垃圾中转站的建设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标准,以确保中转站的安全、高效运行。

首先,垃圾中转站的选址应当考虑周边环境,离居民区和食品加工企业等敏感区域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同时,选址应尽量远离水源地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确保垃圾中转站的安全性。

其次,垃圾中转站的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建筑结构应稳固耐用,能够承受垃圾堆放和运输设备的重压。

建筑内部应设置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有害气体的滞留。

此外,建筑外墙应采用易清洁的材料,方便日常清洁和消毒。

另外,垃圾中转站的设备配置也是关键,应根据城市垃圾处理量确定设备容量,确保设备能够满足日常运行需求。

运输设备应具备自动化操作功能,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此外,垃圾中转站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应急处理设
备,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最后,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和运营也至关重要。

中转站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中转站应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标准涉及选址、建筑设计、设备配置和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环境、居民生活和垃圾处理需求,确保中转站的安全、高效运行,为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共同营造清洁、整洁的城市环境。

垃圾房设计规范

垃圾房设计规范

垃圾房设计规范篇一:垃圾房设置标准垃圾箱房设置标准一、确定垃圾容器(桶)数量(只)1、预测垃圾平均总排出量(吨)=居住人口数量*人均日排出量0.001吨*垃圾日排出不均匀系数1.1-1.15*居住人口变动系数1.02-1.05;2、单体垃圾桶平均存储垃圾量(吨)=[0.24 *0.8(容器利用系数)*0.55(垃圾平均容重)]/1.2(垃圾容重变动系数)=0.088吨;3、确定设置数量=预测垃圾平均总排出量/单体垃圾桶平均存储垃圾量二、确定垃圾箱房面积(平方米)1、单体垃圾桶存放面积约0.45平方米;2、垃圾箱房基本面积=垃圾容器(桶)数量*0.45;3、垃圾箱房确需面积=垃圾箱房基本面积+分类面积(5-10M2)+大件垃圾存放面积(25-35 M2)。

二、建筑设计部分1、室内外高差根据室外污水管道的标高而定,落差不得大于15公分;2、室内净高根据周围情况定为2.7—3.0米;3、垃圾房分为生活垃圾收集间(包括分类区)及大件垃圾存放间。

4、垃圾房门采用不锈钢自动卷帘门,门框用砼现烧,中间预留卷帘门槽,或不锈钢双开门,并设置倒口;5、垃圾房内铺设防滑性耐磨地砖或做磨光石子,内墙瓷砖贴到顶(瓷砖颜色以淡色为主),顶棚饰黑色涂料;6、生活垃圾收集间内明铺排水槽,可设置于垃圾房门口一侧或根据需要设内外两侧,地坪根据排水槽方向做倾斜便于排水,盖板做横档;6、垃圾房不设窗户;7、垃圾房门口底部做延口;8、外立面与小区及周边环境相符,外墙涂料须防水。

三、给排水部分1、进水一处,设内嵌式水龙头一只,设置于生活垃圾收集间;2、排水槽接通房外污水管道。

四、电气部分1、原则上不接电源,不设置电源插座及照明;2、确需设置电源插座及照明,插座及开关必须安装防水装置。

五、其它说明1、内嵌式水龙头处安装门锁;2、根据市市容环卫局要求安装垃圾箱房“六定”标牌。

篇二:垃圾房设计指引(2012整理版)一、总体设计1.设计总则:垃圾房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现行的关于垃圾房设计方面的各项规范及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房、垃圾转运站专项技术标准
目录
➢1、编制目的、原则和适用范围
➢2、垃圾房、垃圾转运站定义
➢3、垃圾收集流程
➢4、设置要求
一、编制的目的、原则和适用范围
1.1、目的:为满足商业建筑对垃圾转运站建设的需要,使垃圾收集设施规范化。

1.2、原则:
1.2.1、垃圾转运站在设置时应做到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安全适用、符合法律法规,倡导环保低碳生活方式。

1.2.2、垃圾转运站的作业应实现其服务区域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原则。

1.2.3、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应考虑商业建筑的景观和有利于保护环境。

1.2.4、垃圾转运站宜设置在地下车库,如单独设置离建筑外墙或相邻建筑物的间距应大于5m,并宜设置绿化隔离带。

1.3、适用范围:新建商业建筑。

二、相关定义
2.1垃圾转运站:
用于短期收集垃圾,便于储存和转运的永久性场地,应有构筑物,并根据当地市政转运方式配置相应的储存设备或设施 .
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和绿化、装修垃圾两部分 .
2.2 垃圾房:
设置在车库货梯附近,尽量靠近车库的交通主动线附近区域。

收集该货梯覆盖范围内的生活垃圾,便于临时储存和转运的永久性房间
三、垃圾收集流程
垃圾收集流程:
装修建筑垃圾市政垃圾场
公共垃圾果皮箱、生活垃圾桶市政垃圾场
餐饮垃圾市政垃圾场
四、设置要求
4.1垃圾转运站
4.1.1压缩箱式垃圾转运站:
a、配置数量及选址
●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不含车库和设备用房)超过5万平米,应单独设置垃圾转运站;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面积小于5万平米的可以考虑和相邻区域建筑联合设置垃圾转运站,同时需设置单独的30平米装修垃圾房。

●服务半径为1000~1500米/个,超出此范围须增设
●设在项目主导风向的下风口
●设置在项目标高较低处
●地上式转运站面向市政道路开口或有与市计政道路相连的运输通道,地下式转运站运输通道宽度不低于4米,净高度不低于3.5米
●不应设置在商业或住宅主出入口,离主出入口距离大于20米。

b、配置面积:
●大型持有商业15万平方米面积以内的项目,配置100平米,其中配置50平米用于放置压缩式垃圾箱,另外50平米用于装修垃圾和绿化垃圾短期周转;大于15万平方米的项目,配置面积为
150~180平方米,其中100平米用于放置压缩式垃圾箱,50~80平米用于装修垃圾和绿化垃圾短期周转;
c、压缩式转运站建造标准:
●构造形式:全封闭,生活垃圾和装修垃圾分别设置独立开间,面向道路开门;
●压缩式垃圾箱配置数量:100平米垃圾转运站配置10吨箱一个,150平米~180平米垃圾转运站配置10吨箱两个;
●门:设置电动卷帘门,生活、装修垃圾门净宽:宽4.5米*高5米,生活垃圾站侧面设置1.8米*2米钢制防火门;
●地面:满做柔性防水,钢筋混凝土金刚砂地面,站内承重大于10吨,垃圾站前场地面承重大于20吨,并满足垃圾车运输掉头
●墙、天棚:墙面满做防水,贴砖到顶;天棚耐水腻子+防霉涂料
●电气配置:设置电源箱,内置7.5千瓦/380伏压缩垃圾箱动力电源、16A、5孔防水插座2个,设照明及排气扇,预留分体空调
●给排水配置:卷帘门处设置排水沟,沟内满贴瓷砖,水箅子承载20吨;设置DN25取水点,拖布池
●除臭配置:配置植物液除臭装置
●北方地区垃圾站内配置防冻设施设备
4.1.2桶装式垃圾转运站:
a、配置数量及选址
与4.1.1-a压缩式垃圾转运站设置相同
b、配置面积:
=[(S× M)/100]×L+N
“S”表示:商业建筑总面积;
“M”表示:集中商业按每平方米产生垃圾量0.034~0.054kg/日估算
其中员工垃圾:0.5 kg/(人•d) ,餐饮营业垃圾: 0.5 kg/(餐位•餐)
“100”表示:每个240升的垃圾桶,装垃圾重量约100kg
“L”表示: 1+0.4(“1”为每个垃圾桶的占地面1㎡;“0.4”为垃圾站内操作通道占地面积系数)
“N”表示:装修及绿化垃圾的占地面积, 一般设置50~80平方米。

站内垃圾桶容量为240升/个,每个垃圾桶占地面积约1㎡,装载垃圾重量约100kg
c、垃圾桶配置数量:建筑总面积×每平米日均产生垃圾系数/垃圾桶装载重量(100kg)
d、建造标准:
●构造形式:全封闭独立房间,压缩式转运站净高不低于5米,桶装式转运站净高不低于4米
●门:设置卷帘门,宽度与垃圾转运站同宽,门宽不低于4米
●地面:钢筋混凝土金刚砂地面,站内均布活荷载为3.5KN/M2,前场地面载(承)重大于16吨,并且满足垃圾车回车半径
●墙、天棚:生活垃圾站墙面贴满层高墙砖,天棚耐水腻子+防霉涂料
●电气配置:设置电源箱, 16A、5孔防水插座2个;照明及排气扇,分体空调 (挂式空调)
●给排水配置:卷帘门处设置排水沟,沟内满贴瓷砖,水箅子承载15吨;设置DN25取水点,拖布池。

●除臭配置:配置植物液除臭装置;
●设置高空排放排气道及排风扇;
3.2垃圾房:
a、配置数量及选址:
●商业项目设置垃圾房,宜设置在车库,尽量靠近货梯旁,转运通道畅通。

b、配置面积:
●60平方米(干湿垃圾间各约30平方米);
c、建造标准:
●构造形式:全封闭独立房间;
●门:电动卷帘门;
●地面:满做柔性防水,普通防滑砖;
●墙、天棚:墙面四周防水上翻1.5米,墙面贴砖到顶,天棚耐水腻子+防霉涂料;
●电气配置:设置电源箱、照明、16A、5孔防水插座2个,湿式垃圾房设1台1.5匹分体式空调;
●给排水配置:设置排水沟,沟内满贴瓷砖;设置DN25取水点;
●设置高空排放排气道及排风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