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的核算案例
进口啤酒案例核算(进口总成本和利润)

进口啤酒案例-核算进口总成本和利润
新粤公司进口该批货物国内总费用为采购成本的3%,保险费率0.3%,关税税率3.5元/升,消费税税率220元/吨(1吨=988升),增值
(2)若新粤公司将该批进口商品销售给了国内的亿泉公司,国内销售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如下:
合同总值:共计人民币478080.00
付款方式:电汇,100%预付款人民币肆拾柒万捌仟零捌拾元整开户单位:广东新粤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广州第二支行
交货期限:2012年6月20日
运输条件:买方自行安排运输,运输费用由买方承担
产品产地:德国
请计算新粤公司该笔交易的利润为多少?
新粤公司(成本CIF+费用+利润)*(1.17)=478080
15470.4。
制造行业的利润率与会计核算的相关性——以华为公司为例

这么说起来可以坐实了“制造业利润率很低”,但“金融业是暴利行业”的说法,实则是被两个不同行业的收入确认原则迷惑了。
制造业经营的实际是一种加工业务,即把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采购进来,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改造形成一个新产品再对外销售的行为。产品加工的过程中除了原材料还要投入人工、燃料等成本,在重工业企业机器设备和厂房也是一项重要开支(会计上以折旧的形式计入成本),华为等高科技企业还有一项重要开支是研发成本,是附加值最高的一项支出。
所以制造业利润率低是因为成本项目多,低利润率的成本项目与高利润率的成本项目混在一起算收入成本,把利润率拉低了。
而其他行业相对要简单的多,比如金融行业的成本核算。银行做的是钱生钱的生意,赚的利率差。银行把款借给客户,收6-10%年化利率,这是它的收入。
分析到这里,对比结果也渐渐清晰明了了。在会计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里,收入如何确认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不同行业的收入确认原则是不同的,因为原则不同,我们不能跨行业比较利润率,要想判断一家企业的利润率是否正常,最好办法就是把同行业、同规模、同业务类型企业放在一起比。
净资产收益率又叫股东权益报酬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给股东的投资回报越高,这是公众做为投资者最关注的事情。
而金融行业则与之有很大不同,同在主板上市的杭州银行,2017年收入是141亿,利润是45亿,占收入的32%,是华为等制造行业的5倍。从会计学角度出发,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成本结构不一样。
总额法和净额法的案例

总额法和净额法的案例案例一:家电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000元,销售成本为800,000元,营业费用为50,000元,税金为20,000元。
该企业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核算。
根据总额法,企业的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减去营业费用。
因此,该企业的利润为:利润=1,000,000-800,000-50,000=150,000元税金为净利润乘以税率。
假设税率为20%,税金为:税金=150,000*20%=30,000元净利润等于利润减去税金。
因此,该企业的净利润为:净利润=150,000-30,000=120,000元通过总额法,该企业的净利润为120,000元。
案例二:零售企业的销售收入为500,000元,进货成本为400,000元,其他营业费用为50,000元。
该企业采用净额法进行会计核算。
根据净额法,销售收入减去进货成本等于毛利润。
因此,该企业的毛利润为:毛利润=500,000-400,000=100,000元净利润等于毛利润减去其他营业费用。
因此,该企业的净利润为:净利润=100,000-50,000=50,000元通过净额法,该企业的净利润为50,000元。
案例三:制造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为1,500,000元,累计折旧为500,000元,资产减值准备为100,000元。
该企业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核算。
根据总额法,资产减值准备为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
因此,该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为:资产减值准备=1,500,000-500,000=1,000,000元资产净值等于固定资产原值减去资产减值准备。
因此,该企业的资产净值为:资产净值=1,500,000-1,000,000=500,000元通过总额法,该企业的资产净值为500,000元。
案例四:互联网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000,000元,研发费用为500,000元,行政费用为300,000元,财务费用为100,000元。
该企业采用净额法进行会计核算。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实例

长城公司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案例【案情介绍】长城公司和黄河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工业企业,其有关资料如下:(1)长城公司销售的产品、材料均为应纳增值税货物,增值税税率17%,产品、材料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
(2)长城公司材料和产品均按实际成本核算,其销售成本随着销售同时结转。
(3)黄河公司为长城公司的联营企业,长城公司对黄河公司的投资占黄河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25%,长城公司对黄河公司的投资按权益法核算。
①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51 000元,原材料实际成本300 000元。
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
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
②销售给黄河公司一批产品,销售价格40 000元,产品成本32 000元。
产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尚未收到(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
长城公司销售该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20%。
③对外销售一批原材料,销售价格26 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8 000元。
销售材料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
④出售一台不需用设备给黄河公司,设备账面原价150 000元,已提折旧24 000元,出售价格180 000元。
出售设备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
长城公司出售该项设备的毛利率为30%(假设出售该项设备不需交纳增值税等有关税费)。
黄河公司购入该项设备用于管理部门,本年度提取该项设备的折旧18 000元。
⑤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⑥用银行存款偿还到期应付票据20 000元,交纳所得税2 300元。
⑦黄河公司本年实现净利润280 000元,长城公司按投资比例确认其投资收益。
⑧摊销无形资产价值1 000元;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8 766元。
⑨本年度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为42 900元;实现净利润87 100元;计提盈余公积8 710元。
【要求】:(1)编制长城公司的有关经济业务会计分录(各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以及与利润分配有关的会计分录除外。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综合案例(1)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综合案例:1、向M公司购进甲材料400吨,单价150元,增值税额为10200元。
款项未付;2、以现金支付上项甲材料的运杂费500元;3、收到甲材料验收入库;4、向N公司购入甲材料200吨,单价150元,购入乙材料100吨,单价200元,增值税额共计8500元,并发生运杂费1500元(按甲、乙材料的买价金额比例进行分配),款项共计6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验收入库;5、根据材料发出汇总表分配本月材料费用,其中A产品生产耗用200000元,B产品生产耗用19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130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22000元,共计425000元;6、分配本月工资费用: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共计80000元;7、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8、以现金支付车间办公费500元,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800元;9、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水电费500元,行政管理部门水电费500元;10、以银行存款支付下年度财产保险费10000元;11、计提固定资产折旧7000元,其中车间折旧4000元,行政管理部门折旧3000元;12、分摊本月应负担的财产保险费2000元;13、预提本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3000元;14、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9000元(前两个月已预提利息6000元);15、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分配计入A、B产品生产成本(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16、A、B产品均无月初在产品,本月投产的A产品100件和B产品200件全部完工入库,结转完工产品成本;17、销售A产品150件,售价4000元/件,增值税税率为17%,款项已收入银行;18、销售B产品140件,售价2500元/件,增值税税率为17%,款项尚未收到;19、月末结转已销产品成本,A产品销售成本为312000元,B产品销售成本为182000元;20、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100000元;21、月末按一定比例计算本月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8000元;22、以银行存款支付罚款3000元;23、没收逾期未还的包装物押金8000元;24、计算本月利润总额,并按33%的比例计算应交所得税;25、结转有关损益类账户;26、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5%的比例计提公益金;27、按净利润的50%分配股利。
关于厦航“利润之谜”的案例分析

固定资产厦航利润之谜一、案例思考1.南航、厦门建发、厦航三家的会计处理存在什么问题?为何同一公司同一资产出现两种折旧方法?2.南航和厦门建发对厦航会计利润的核算一高一低,各自的动机是什么?3.根据最新会计准则,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二、案例分析案例简介: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7月25日,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成立的第一家股份制航空公司(非上市公司)。
现股东为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占60%股权;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为40%,南航与厦门建发均为上市公司。
根据南航2003年7月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厦航2002年实现净利润4.4亿元,截至2002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为28.7亿元。
2003年6月,厦门建发以5.76亿元将其拥有股权转让给其大股东厦门建发集团。
根据厦门建发公布的财务数据,厦航2002年实现净利润0.78亿元,截至2002年12月31目的净资产为12亿元。
如同魔术一样,两大股东披露的同一子公司同一会计年度的净利润竞相差3.62亿元,而截至同一时点的净资产相差达16.7亿元。
针对案例思考所列的问题,我们小组在查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具体结果如下所示: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三家的会计处理存在有三个问题,分别是合并报表的会计政策统一问题、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操纵问题和关联交易价格的公允性问题。
据了解,南航编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是依据当时执行的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和相关具体会计准则规定;而厦航编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及中国民航颁发的《运输(民用航空)企业会计制度》。
因此,在对飞机进行折旧时,南航采取了直线折旧法,即原值减去28.75%预计残值后,按10~15年的预计可使用作为标准,年折旧率为4.75%;而厦航采取加速折旧法,折旧年限为8—10年,残值率为3%,年折旧率为9.7%~12.1%,比南航现行的要高得多。
生产业务的财务核算案例

生产业务的财务核算案例一、案例背景。
咱们就说有个小工厂,叫酷帅小厂,专门生产超级酷炫的智能手表。
这个厂子里呢,有各种各样的成本和收入要算,可有意思了,就像一场数字的游戏。
二、生产成本核算。
# (一)直接材料成本。
酷帅小厂生产智能手表,首先得有原材料啊。
比如说,生产一块手表需要一个表壳、一个屏幕、还有一些小零件。
表壳每个50元,屏幕每个80元,小零件算起来一共30元。
那这一块手表的直接材料成本就是50 + 80+ 30 = 160元。
这就好比盖房子,砖头、水泥这些基本材料的花费得先算清楚。
# (二)直接人工成本。
接着就是人工啦。
厂里的工人小王,他一天能组装10块手表,一个月工作22天,每个月工资是5500元。
那平均下来,组装一块手表的人工成本就是5500÷(10×22) = 25元。
这就像是请厨师做菜,厨师的工钱得算到每道菜的成本里去一样。
# (三)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就像是个大杂烩,包含了好多东西呢。
比如说,生产车间的房租一个月3000元,水电费一个月1000元,设备的折旧费每个月2000元。
这个月一共生产了500块手表。
那每块手表分摊的制造费用就是(3000 + 1000 + 2000)÷500 = 12元。
这就像大家合租房子,水电煤气费得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一样。
# (四)产品成本汇总。
三、生产业务中的收入核算。
# (一)销售价格与收入。
酷帅小厂把生产出来的智能手表卖给经销商。
每块手表定价350元。
这个月一共卖出去了400块手表。
那这个月的销售收入就是350×400 = 140000元。
这就像农民伯伯把种出来的菜卖出去,收到的钱就是收入。
四、利润核算。
利润呢,就是收入减去成本啦。
这个月的成本是197×400 = 78800元(因为卖出去400块手表嘛),收入是140000元。
那这个月的利润就是140000 78800 = 61200元。
这利润就像是辛苦干活之后剩下的钱,可以用来扩大生产或者给老板买个新跑车啦(开玩笑的)。
调增调减利润的账务核算【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调增调减利润的账务核算【会计实务经验之谈】【导读】年终汇算清缴发现以前年度会计事项因各种原因涉及补(退)所得税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案例:兴华股份公司2005年度利润总额为600000元,企业所得税为198000元。
汇算清缴检查中发现,公司年终多结转在产品成本49000元,多提短期借款利息85000元,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19000元未转为营业外收入,职工福利支出37000元直接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少摊待摊费用11000元,少提福利费9000元,补交营业税39000元,生产费用误记为在建工程31000元,少提折旧11000元。
其他属于纳税调减项目的有企业购买国债利息收入20000元;属于纳税调增项目的有:滞纳金2000元,工资总额超支23000元,赞助费支出20000元,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多提折旧额60000元。
根据上述情况,进行汇算清缴中的涉税账务调整如下:1.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调增利润会计处理借:存货 49000预提费用 85000固定资产清理 19000应付福利费 37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00002.多计收益、少计费用调减利润会计处理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1000贷:待摊费用 11000应付福利费 9000应交税金——营业税 39000在建工程 31000累计折旧 110003.永久性或时间性差额的纳税调整按照会计方法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存在着内容和时间的差异,由此导致的永久性或时间性差额都应作纳税调整。
国债利息收入20000元、滞纳金2000元、工资超支23000元、赞助费支出20000元,都属于永久性差异;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多提折旧额60000元属于时间性差异。
由此两种差异引起的纳税调整,一般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调整的差异额与会计利润合并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只作纳税调整,而在帐务上不作调整。
在这里,提醒读者注意纳税调整与账务调整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0 10000
1Hale Waihona Puke 00 100032000结转本期支出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17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000
其他业务成本
3000
销售费用
5000
管理费用
1000
财务费用
1000
营业外支出
2000
利润总额=32000-17000=15000元
所得税=15000*25%=3750元
计算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112625
贷:主营业务成本
88400
其他业务成本
4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1700
管理费用
5225
财务费用
300
销售费用
1000
营业外支出
2000
1.利和公司在会计期末将本期实现的各项收入 共计32000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2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 10000元,投资净收益1000元,营业外收入 1000元。
本年利润的核算
例 江淮公司2006年12月31日将本月收入结转入本
年利润。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17000元,其他业务收
入4800元,投资收益12000元,营业外收入1000
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
117000
其他业务收入
4800
投资收益
12000
营业外收入
1000
贷:本年利润
134800
本年利润的核算 例 江淮公司2006年12月31日将本月费用结转入本年利润。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88400元,其他业务成本4000元,营业税 金及附加11700元,管理费用5225元,财务费用300元,销 售费用1000元,营业外支出2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3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750
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3750
贷:所得税费用
3750
利润分配的计算
1.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用来核算企业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的情况。
利润分配的顺序: 1.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净利润的10%)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投资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期末转入的各项收入合计金额: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本营 投期业 资外 净的收 收入益收入总额
借方余额:净亏损
贷方余额:净利润
借方
本年利润
期末转入的各项支出合计金额: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投资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
未弥补亏损数
未分配利润数
基础会计阶段只讲利润的分配,不涉及亏损的弥补。
1.负债类账户
2.用来核算企业经董事会、股东大会 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现金股利或 利润。
借方
应付股利
贷方
实际支付的利润金额
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金 额
尚未支付的库存 利润
1.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用来核算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 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的增 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借方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 转增资本数
贷方
盈余公积的提取数
盈余公积的实际结存数
借:银行存款
12000
贷:投资收益
12000
1.损益类中的费用类账户 2.用来核算企业向国家交纳所得税而 负担的费用。一般是按季预缴,年终 结算。 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25%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借方
所得税费用
贷方
企业本期应负担的所得税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费用
账户的所得税费用
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亏损总额
所得税费用
贷方
期末转入的各项收入合计金额: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净收益
利润总额 净利润
年末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结转本期收入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结转本期支出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会计分录: 计算当月所得税,并没有缴纳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税金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例 江淮公司2006年12月31日总收入134800元,总费用 112625元。利润总额为22175元。应交纳所得税为 22175*25%=5543.75元。月末计算并结转。
月末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5543.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543.75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5543.75
贷:所得税费用
5543.75
1.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用来核算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 的净亏损。
借方
本年利润
贷方
期末转入的各项支出合计金额: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销本他 售业费期务用成的本 费用总额
利润形成的核算
利润的计算公式:
=
-
-
-
-
-
+
利润的计算公式:
=
-
-
-
=
+
-
-
+
利润的计算公式:
=
+
-
=
-
利润的计算公式:
=
-
-
-
=
+
-
=
-
-
+
例:12月31日,某公司的科目余额 如下。其中: 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116 400元; 其他业务收入6 000元;营业外收入1 500元。
支出类:主营业务成本52 500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3 000元;其他业务 成本 3 500元;销售费用4 100元; 财务费用1 140元;管理费用10 560 元;营业外支出1 200元
一. 财务成果核算需 要设置的主要账户
1.收入类账户
2.核算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入或发 生的损失。
借方
投资收益
贷方
1.发生的投资损失数
取得投资收益数
2.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的净收益
该账户无余额
投资收益的核算
例 江淮公司2006年12月19日收到被投资单位分来 利润12000元,存入银行.
2.利和公司在会计期末将本期发生的各项支出 共计17000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包括 主营业务成本5000元,其他业务成本3000元, 管理费用1000元,财务费用1000元,销售费 用5000元,营业外支出2000元。
结转本期收入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3.按分配项目设置明细分类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4.账户结构
借方
利润分配
贷方
1.已分配的利润额: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支付股利
2.由“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本年累计亏 损数
1、年末由“本年利润”账户转 入的本年累计的净利润数。 2、弥补企业发生亏损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