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诊断及处理
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的干预措施演示课件

– 如果可能,两个疗程间隔应超过4周;或至少超 过2周。
• 如果产时才确诊梅毒感染,则立即开始治 疗
16
吉海反应
吉海反应
• 是对被杀死的梅毒螺旋体的急性发热反应,伴有头 痛和肌痛
• 通常发生于治疗开始后的24小时内 • 孕产妇发生吉海反应的比例可高达40%,早期梅毒
治疗后常见 • 可引起早产或胎儿宫内窘迫 • 无特殊处理,给予退热药和补液
17
17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很低比例的孕产妇可对青霉素产生 I 型变态 反应,可有全身皮疹、呼吸困难 ,所以始 终应首先询问青霉素过敏史
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突发反应、低血压、 多汗、脉细弱
鉴别诊断:其他原因所致休克,包括出血性 休克和严重脱水性休克
处理:移除过敏源,给予肾上腺素、氢化可 的松静脉滴注,根据国家治疗指南给予抗 组胺药物
• 安排随访体检和检测
6
孕期筛查和治疗梅毒
• 所有孕产妇(孕早期)第一次产检时进行梅毒检测, 及时报告检测结果(如果需要,可在孕晚期再次检测)
• 立即对所有血清学阳性孕产妇进行治疗 • 再次感染的预防
– 对血清学阳性孕产妇的所有性伴侣进行治疗 – 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促进安全套的使用和配偶/性伴治疗 – 对所有孕产妇同时进行HIV和其他性传播疾病检测,提供咨
询和相应的治疗
7
梅毒检测结果的解读
RPR 结果
RPR + RPR + RPR -
RPR -
TPPA 结果
TPPA TPPA + TPPA +
TPPA -
建议
RPR假阳性 – 考虑其他原因* 活动性梅毒 早期梅毒 或 既往感染 排除梅毒
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of syphilis)1诊断标准梅毒诊断必须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
1.1 接触史应注意感染史、婚姻史、妊娠史、生育史等。
对胎传梅毒应了解生母梅毒病史。
1.2 体格应作全面体格检查,注意全身皮肤、粘膜、骨骼、口腔、外阴、肛门及表浅淋巴结等部位,必要时进行心脏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检查及妇科检查等。
1.3 实验室检查1.3.1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
1.3.2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结合试验,如VDRL、RPR、USR试验等,为筛查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原结合试验,如TPHA、FTA-ABS试验等,为证实试验。
1.3.3 组织病理检查。
2梅毒分期诊断标准2.1 一期梅毒2.1.1 病史:有感染史,潜伏期一般为2~3周。
2.1.2 临床表现a.典型硬下疳:一般单发,1~2cm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出皮面,呈肉红色的糜烂面或潜在性溃疡。
创面清洁,分泌物少,周边及基底浸润明显具软骨样硬度,无痛。
多发生于外生殖器,也可见于肛门、宫颈、口唇、乳房等部位。
b.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可肿大,常为数个,大小不等,质硬,不粘连,不破溃,无痛。
2.1.3 实验室检查a.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皮肤粘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见梅毒螺旋体。
b.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如感染不足2~3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可为阴性。
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疑似病例:具备2.1.1及2.1.2为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如加2.1.3任何一项为确诊病例。
2.2 二期梅毒2.2.1 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内。
2.2.2 临床表现a.皮疹为多形态,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疹及脓疱等,常泛发对称;掌、跖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皮疹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等,不痛但瘙痒。
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处理及保健讲课稿

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处理及保健第一节妊娠梅毒的诊断及处理妊娠梅毒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梅毒。
妊娠期梅毒除影响孕妇本人健康外,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造成妊娠不良结局和先天梅毒。
因此在妊娠期应及早发现梅毒感染,及早处理,减少梅毒对母亲和胎儿的危害。
一、诊断依据梅毒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获得性梅毒又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内,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
晚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上,包括晚期良性梅毒、心血管和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等。
妊娠期既可发生早期梅毒,也可发生晚期梅毒。
(一)一期梅毒1.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1)硬下疳:潜伏期一般为2-4周。
一般为单发,但也可多发;直径约1-2cm,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疮面清洁;触诊基底坚实、浸润明显,呈软骨样的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触痛。
多见于外阴部位。
(2)腹股沟或患部附近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无痛,相互孤立而不粘连,质硬,不化脓破溃,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
3.实验室检查(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硬下疳处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
如感染不足2-3周,该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少数可阴性。
(二)二期梅毒1.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或有输血史(早期梅毒患者为供血者)。
2.临床表现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内。
(1)皮损呈多形性,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损、毛囊疹及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
掌跖部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
外阴及肛周皮损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
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可有瘙痒。
口腔可发生黏膜斑。
可发生虫蚀样脱发。
二期复发梅毒皮损数目较少,皮损形态奇特,常呈环状或弓形或弧形。
(2)全身浅表淋巴肿大。
(3)可出现梅毒性骨关节、眼、内脏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治(1)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治(1)妊娠合并梅毒是一种危险的病情,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对母亲和胎儿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病情的严重性,及时给患者进行诊治,下面就针对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治,为大家介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对于诊断妊娠合并梅毒的方法有:通过梅毒血清学试验来诊断妊娠合并梅毒,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妊娠试验、快速梅毒试验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在诊断时需要注意,由于孕期激素水平较高,容易出现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情况,因此需要仔细观察和辨别。
二、针对梅毒的治疗方法:孕妇合并梅毒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采用持续静脉滴注青霉素G钠,具体的方案需根据妊娠期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综合考虑。
此外,应该定期复查血清学实验,观察治疗的效果。
三、孕育梅毒儿的处理:对于孕育梅毒儿的处理也非常重要,应该选择规模较大,设备齐全,有经验的医院进行分娩,同时注意保持孩子温暖,维护体内的水、电解质均衡。
还需及时进行婴儿筛查,观察常规生命指标和发现可能的不正常表现。
对于确诊的孕育梅毒儿,采用青霉素针对梅毒进行治疗。
四、妊娠合并梅毒的预防:对于妊娠合并梅毒,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进行梅毒的筛查,特别是有性接触史的人群,要做好安全措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孕期梅毒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
总结:妊娠合并梅毒是一种疾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受正规的鉴别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疾病的恶劣影响反转得到控制,可以保障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全面提高妇幼保健和家庭幸福生活质量。
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处理及保健讲课稿

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处理及保健第一节妊娠梅毒的诊断及处理妊娠梅毒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梅毒。
妊娠期梅毒除影响孕妇本人健康外,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造成妊娠不良结局和先天梅毒。
因此在妊娠期应及早发现梅毒感染,及早处理,减少梅毒对母亲和胎儿的危害。
一、诊断依据梅毒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获得性梅毒又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内,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
晚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上,包括晚期良性梅毒、心血管和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等。
妊娠期既可发生早期梅毒,也可发生晚期梅毒。
(一)一期梅毒1.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1)硬下疳:潜伏期一般为2-4周。
一般为单发,但也可多发;直径约1-2cm,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疮面清洁;触诊基底坚实、浸润明显,呈软骨样的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触痛。
多见于外阴部位。
(2)腹股沟或患部附近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无痛,相互孤立而不粘连,质硬,不化脓破溃,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
3.实验室检查(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硬下疳处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
如感染不足2-3周,该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少数可阴性。
(二)二期梅毒1.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或有输血史(早期梅毒患者为供血者)。
2.临床表现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内。
(1)皮损呈多形性,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损、毛囊疹及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
掌跖部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
外阴及肛周皮损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
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可有瘙痒。
口腔可发生黏膜斑。
可发生虫蚀样脱发。
二期复发梅毒皮损数目较少,皮损形态奇特,常呈环状或弓形或弧形。
(2)全身浅表淋巴肿大。
(3)可出现梅毒性骨关节、眼、内脏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还可通过梅毒孕妇在妊娠4个月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以及产道,接吻、哺乳、接触患者污染的衣物、毛巾、食具,或经医疗器械和输血传染。
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针刺伤等也可受到传染。
现将我院2007~2010年收治7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针对其生理、心理、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监护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2010年对住院2953例产妇进行梅毒血清学(RPR)检查,均未终止妊娠,共筛查出RPR阳性孕妇7例,住院占总分娩人数的0.23%。
方法:对收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护理心理护理:①一般心理护理:患者得知患了性病,表现为自卑、羞耻感,甚至焦虑、抑郁、心情烦躁、悲观绝望。
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一方面对治疗抱着高度的希望,处于一种复杂的心理中,因此心理护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应给予同情、理解、关心,尊重孕妇的人格,做好保密工作。
主动与患者交流,加倍对她心理、生活上的呵护,从而消除其紧张、悲观情绪,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保护患者隐私权:为其保守秘密,对由于丈夫外遇而染上梅毒的孕妇,给予针对性的疏导,让其配偶尽快认识到自己的过失,知道其危害性,促使夫妇共治。
③进行性健康教育:在交流中,通过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来发现患者忧虑和担心的问题,进而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首先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解释梅毒的发病机理及防治常识,使患者认识到要坚决杜绝感染途径,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的治疗,不仅可以治愈,也可避免母婴传播。
妊娠期护理:在妊娠期或第1次产前检查时,除注意检查有无皮肤破损外,必须做RPR血清学的筛选试验。
对RPR阳性者,应进行PPHA确认试验。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完整版)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完整版)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
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
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在多数地区为2‰~5‰。
梅毒对孕妇和胎儿均危害严重,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自妊娠2周起梅毒螺旋体即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
妊娠16~20周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感染胎盘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死胎、死产或早产。
梅毒如未经治疗,可导致胎儿自然流产或死产(17%~46%)、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25%)、新生儿死亡(12%~35%)或婴儿感染(21%~33%),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为36%~81%。
导致不良围产结局的因素包括:早期梅毒(特别是二期梅毒)、非螺旋体试验抗体高滴度[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滴度≥1∶16]和孕早期未及时诊治(如治疗后30d内分娩)。
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
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1病程和分期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形成硬下疳,称为一期梅毒。
出现硬下疳后,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
经过6~8周,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均受侵,称为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的症状可不经治疗而自然消失,又进入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梅毒。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再次出现症状,称为二期复发梅毒,可以复发数次。
妊娠合并梅毒护理常规(1)

妊娠合并梅毒护理常规一、概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梅毒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粘膜,晚期可侵犯多个器官。
临床表现多样,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
主要通过性交时皮肤粘膜破损处传染,亦可通过干燥的皮肤和完整的粘膜而侵入,少数可通过接吻、哺乳等密切接触感染,但必须接触部位为梅毒螺旋体。
输血时如供血者为梅毒患者可传染于受血患者,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可以通过胎盘把病毒传染给胎儿,也可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
先天梅毒是指患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
隔离种类:执行接触隔离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如年龄、文化背景等,了解有无与梅毒病人性接触史,间接接触史、输注血液史、共用物品史,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身体状况评估患者有无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全身皮肤黏膜损害(梅毒疹、扁平湿疣、脱发及口舌、咽喉或生殖器黏膜红斑、水肿和糜烂)等症状,晚期梅毒则表现为永久性皮肤黏膜损害,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器官而危及生命。
(三)辅助检查1、病原体检查取早期病损处分泌物涂片检查梅毒螺旋体2、血清学检测(1)非梅毒螺旋体试验:用于筛查和疗效判断(2)梅毒螺旋体试验:包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聚试验(TP-PA)等。
3、脑脊液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神经梅毒,包括脑脊液VDRL、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测定等。
(四)社会-心理状况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心理状况一般表现为焦虑、自卑、抑郁、愤怒、侥幸等,负性心理情绪比其他孕妇明显增加,易产生羞耻、恐惧、自卑、悲观失望等。
三、常见问题1、自尊紊乱:与疾病及社会对此类病人歧视有关2、知识缺乏:与患者和家属不了解病因、传播途径、预后有关3、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皮肤受损引起溃疡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受损恶化有关四、护理措施(一)消毒与隔离1、梅毒患者是梅毒的主要传染源,实行血液、体液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