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

合集下载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游戏?学前游戏是指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活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和体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学前游戏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游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发性和自主性:儿童在游戏中自发地表达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并自主选择游戏的方式和内容。

(2) 活动性和体验性:游戏通过身体和感官的活动来进行,让儿童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

(3) 综合性和整体性:游戏能够综合地促进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

(4) 轻松和愉快:学前游戏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让儿童享受到快乐的学习过程。

3. 学前游戏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学前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 促进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发展语言能力:游戏中的交流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3) 培养社交技能:学前游戏能够让儿童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塑造情感态度:游戏中的角色和情境可以让儿童体验各种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5) 促进身体发展:学前游戏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二、综合题1. 描述一个你参与的学前游戏活动,并谈谈你觉得它的教育意义。

我参与过一个名为“探险乐园”的学前游戏活动。

这个活动是在室外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探索和发现自然的乐趣来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被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导师引导和指导他们。

我们先是到了一片小树林,导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树木的基本知识,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探索之旅。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树木上的昆虫和蚂蚁,用收集袋收集了一些落叶和小动物的样本,还有一些儿童专用的工具,如小铲子、放大镜等。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游戏论主要研究的是哪个年龄段儿童的游戏活动?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基本功能?A. 娱乐性B. 教育性C. 社交性D. 竞争性答案:D3.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哪些能力?A. 语言能力B. 社交能力C. 思维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哪种类型的游戏被认为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游戏形式?A. 角色扮演游戏B. 建构游戏C. 规则游戏D. 动作技能游戏答案:A5.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于儿童的哪方面发展最为重要?A. 身体健康B. 心理发展C. 道德观念D. 知识学习答案:B6. 在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环境的创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A. 安全、适宜、多样性B. 单一、固定、统一性C. 复杂、多变、随机性D. 简单、统一、一致性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游戏论中提倡的教师角色?A. 观察者B. 指导者C. 参与者D. 评判者答案:D8.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活动中儿童的主导地位应该如何体现?A. 完全由儿童自主B. 教师引导下自主C. 完全由教师控制D. 家长指导下自主答案:A9.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 材料的安全性和教育性B. 材料的成本和美观性C. 材料的新颖性和多样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在学前游戏论中,如何评价游戏活动的成功与否?A. 儿童是否遵守规则B. 儿童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C. 儿童是否表现出兴趣和快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的分类包括哪些?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体育游戏D. 数学游戏E. 规则游戏答案:ABCE12. 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A. 社交技能的挑战B. 解决问题的能力C. 遵守规则的挑战D. 材料使用的挑战E. 语言沟通的挑战答案:ABCDE13.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哪些方面有积极影响?A. 身体健康B. 情感发展C. 认知发展D. 社交能力E. 道德观念答案:ABCDE14. 在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活动的设计应该包括哪些要素?A. 明确的目标B. 适宜的材料C. 安全的场地D. 教师的指导E. 儿童的反馈答案:ABCD15. 学前游戏论中,游戏活动的组织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 儿童的兴趣B. 游戏的难度C. 时间的分配D. 儿童的参与度E. 家长的参与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学前游戏论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学前本科学前游戏论1月份复习题 (3)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学前本科学前游戏论1月份复习题 (3)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 D 19世纪上半叶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B 练习性游戏的出现C 非练习性游戏的出现D 非象征性游戏的出现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A 6—11岁B 7—12岁C 8—13岁D 9—14岁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A 非能性活动B 本能性活动C 非社会性活动D 社会性活动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A内部控制B 内部虚拟C 内部真实D 内部动机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A 结构游戏B 感觉运动游戏C 练习游戏D 象征性游戏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戏的分类标准是()A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不同B 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不同C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对象不同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9.用雪堆雪人属于()A 感觉运动游戏B 象征性游戏C 结构游戏D 规则游戏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A 第一层次的需要B 第二层次的需要C第三层次的需要D第四层次的需要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B 体育游戏C音乐游戏D玩雪游戏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A 托班幼儿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B结构材料C 建构成果D 游戏规则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D智力游戏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 )A一岁左右B两岁左右C三岁左右D四岁左右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B 足够的游戏空间C 充足的游戏时间D足量的游戏人数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18.提出“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观点的是( )A 苏霍姆林斯基B赞可夫C蒙台梭利D 福禄贝尔19.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 20平方米B 40平方米C 50平方米D 60平方米20.按照美国学者布朗对活动区性质的描述,以下对活动区归类正确的是( )A 动态、用水——手工区B 静态、用水——玩沙区C 静态、不用水——教学区D 动态、用水——积木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学前游戏论本科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本科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_。

A. 工作B. 学习方式C. 社交手段D. 全部都是2. 游戏对于儿童的________发展至关重要。

A. 身体B. 心理C. 社会性D. 所有选项3. 以下哪项不是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A. 促进认知发展B. 增强身体素质C. 替代正规学习D. 培养社交技能4.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可以学习到哪些技能?A. 解决问题B. 团队合作C. 语言沟通D. 所有选项5. 游戏论认为,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一种形式。

A. 表达自我B. 探索环境C. 应对挑战D. 所有选项6.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地________。

A. 探索B. 创造C. 表达情感D. 所有选项7. 游戏论强调游戏对儿童的________价值。

A. 教育B. 娱乐C. 发展D. 所有选项8. 学前游戏论认为,游戏应该________进行。

A. 在成人指导下B. 完全由儿童自主C. 按照固定规则D. 结合教育目标9. 游戏环境的设计应该________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A. 忽视B. 考虑C. 限制D. 替代10. 以下哪项是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主要作用?A. 提高学习成绩B. 促进身心健康C. 增强纪律性D. 培养竞争意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游戏在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词汇,练习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角色扮演游戏和社交游戏有助于儿童理解语言在不同社交情境中的使用,同时促进语言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发展。

2. 描述游戏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发展社交技能。

答案:游戏中的互动为学前儿童提供了社交技能的学习机会。

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轮流、分享、协商和合作,这些都是社交互动的基本要素。

通过游戏,儿童还能学习如何理解和表达情感,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引言学前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游戏的理论基础、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学前游戏活动。

二、学前游戏的理论基础1. 玩耍的本质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通过玩耍,幼儿能够获得直接而全面的发展。

根据奥斯特伯格的理论,玩耍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发展。

2. 游戏的分类根据游戏的性质,可以将游戏分为身体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符号游戏、建构游戏等。

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在不同方面的发展。

三、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1. 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游戏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探索、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常识和经验。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能够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幼儿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3. 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身体游戏是学前游戏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活动身体,幼儿可以发展肌肉协调性、平衡感和灵活性。

这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四、设计有效的学前游戏活动1. 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游戏的需求和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游戏形式。

2. 创造积极的游戏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游戏体验,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安全、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并确保游戏空间的安全和整洁。

3. 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应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五、结论学前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幼儿的认知、社交和身体发展。

通过设计有效的学前游戏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地成长。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浙江省2011年1月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这种观点属于( )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2.游戏复演说的提出者是( )A.拜敦代克B.艾里康宁C.霍尔D.斯宾塞3.从表情角度区分,可以用来判断儿童没有在游戏的一个客观指标是( )A.茫然发呆B.平和轻松C.专注认真D.夸张变形4.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

这种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D.虚幻性角色5.下棋、打牌、拔河这些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是一种(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6.婴儿阶段(特别是2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是( )A.感觉运动性B.象征性C.规则性D.社会性7.玩具的教育性取决于( )A.玩具的复杂程度B.玩具的新颖性C.玩具的装潢D.一物多用,富于变化,有启发性8.教师鼓励儿童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如“你能给老师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吗?”“你在做什么?”等,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 )A.建议B.评论C.描述D.询问9.教师通过模仿学前儿童的游戏来对学前儿童游戏施加影响,这种游戏指导方式是( )第 1 页A.平行游戏 B.共同游戏C.旁观者D.评论者10.评价游戏教育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儿童是否是游戏的( )B.主人C.参与者D.合作者11.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游戏理论是( )A.精神分析学派B.认知发展学派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D.元交际理论12.强调游戏可以降低焦虑和达成愿望的补偿性满足,而且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出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蒙尼格C.埃里克森D.伯勒13.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这个过程是( )A.同化B.顺应C.平衡D.协调14.认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强调成人与教育影响对儿童游戏的作用的学派是( ) A.经典学派 B.认知发展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15.按照玩具的功能特点划分,拼图、拼板、魔方、棋类玩具、纸牌等属于( )A.形象玩具C.结构造型玩具D.体育玩具16.以下玩具中,适合1岁以内婴儿的有( )A.医疗玩具、塑料炊具B.塑料插片、拼板C.带声响的摇铃和八音盒、不倒翁D.积木、积塑17.教学游戏也称作( )A.目的性游戏B.本体性游戏C.手段性游戏D.自选游戏18.将游戏划分为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其划分的依据是( )A.按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类B.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C.按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D.按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行为表现分类19.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 )A.外驱力学说B.内驱力学说第 2 页C.活动学说D.情绪学说20.关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A.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有密切的联系B.游戏的功能可以由教学来替代C.教学的功能可以由游戏来替代D.游戏与教学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学前游戏论自考复习题

学前游戏论自考复习题

学前游戏论自考复习题学前游戏论是一门研究儿童游戏行为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自考复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论主要研究哪个年龄段儿童的游戏行为?A. 婴儿期B. 学前期C. 学龄期D. 青春期2. 以下哪项不是游戏的基本特征?A. 自发性B. 规则性C. 目的性D. 娱乐性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学前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游戏的_______是游戏发展的重要标志。

2. 游戏对儿童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3.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三、简答题1. 简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儿童游戏的不同观点。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

2. 分析游戏在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尤其喜欢玩“捉迷藏”和“过家家”。

请分析小明的游戏行为对其发展的可能影响。

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游戏的自主性是游戏发展的重要标志。

2. 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3.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结语学前游戏论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的游戏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游戏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希望以上的复习题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学前游戏论的相关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前游戏论试题

学前游戏论试题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游戏是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持这种观点的游戏理论是A.精神分析学派 B.剩余精力说C.复演论D.游戏成熟说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更加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认为,游戏是A.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 B.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C.儿童的社会性活动D.儿童的主体性活动3.杜威认为,对于儿童而言,特别是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这种观点属于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4.在搭积木、拼图游戏中,占优势的动作一般是A.探索 B.象征C.嬉戏D.角色扮演5.在教学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所运用的游戏能不能切实有利于儿童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自选游戏的组织也考虑了儿童在游戏中会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游戏实施体现了A.主体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6.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的游戏,例如,在游戏中把自己假装成厨师或交通警察等,这种游戏称为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7.把以下三种游戏按照社会性发展程度进行排序,社会性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应是A.合作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 B.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联合游戏C.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D.合作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8.角色扮演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是A.角色行为 B.扮演意识C.角色认识D.角色感情9.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信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从而获得成就感、自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学前游戏论自考试
题7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
1.“恩物”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为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设计的玩具和材料?( )
A.福禄培尔
B.卢梭
C.陶行知
D.陈鹤琴
2.在早期亲子游戏中,父亲往往倾向于与婴儿期孩子玩( )。

A.练习性游戏
B.规则性游戏
C.嬉戏性游戏
D.教学性游戏
3.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是( )。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4.一般以为,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是( )。

A.情景转变
B.以物代物
C.以人代人
D.角色认知
5.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绕着房子四周跑,或反复把某件东西拉过来,再推开,以体验运动过程中的快感,这类游戏属于( )。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6.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的终结的游戏是( )。

A.平行游戏
B.联合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7.不用控制和改变儿童,只提供合适的环境,让人内在的自主力量出现,然后自己作出改变,这种治疗方法称为( )。

A.关系性游戏治疗
B.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C.分析性游戏治疗
D.发泄性游戏治疗
8.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格鲁斯
C.夸美纽斯
D.康德
9.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是( )。

A.人恢复精力、解除疲劳的需要
B.人的剩余精力的发泄
C.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
D.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解放欲望的表现
10.游戏中儿童扮演的角色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常来源于故事、电视等文学作品,此时儿童扮演的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D.再现性角色
1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 )。

A.个体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
B.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C.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D.具有元交际特征
12.关于儿童游戏,正确的说法是( )。

A.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是周围生活的翻版
B.游戏中儿童注重的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C.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探究行为
D.游戏是儿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动
13.游戏动作可分为探索、象征和嬉戏三种基本类型,划分的依据是( )。

A.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
B.根据游戏的表情
C.根据游戏表演的情景
D.根据游戏探索的结果
14.儿童游戏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

A.表情
B.动作
C.语言
D.探索
15.在一种游戏活动中,不一定出现的游戏性体验是( )。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感体验
C.胜任感体验
D.幽默感
16.儿童游戏所需要的第一个外部条件是( )。

A.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B.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C.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D.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17.游戏活动在动机系统上的特征是( )。

A.外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内部动机
D.外部控制
18.儿童在游戏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快乐并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

A.认识发展的需要
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C.生理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19.在合作性游戏中,主导动机是( )。

A.活动性动机
B.探究性动机
C.成就性动机
D.亲合性动机
20.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游戏中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操作获得两类知识经验,并称之为( )。

A.物理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
B.物理知识和社会知识
C.数理逻辑知识和语言知识
D.运算知识和语言知识
21.关于专门化玩具(模拟实物且造型逼真的玩具),正确的说法是( )。

A.功能不确定,可以使游戏内容(主题和情节)丰富多彩
B.有助于儿童体验创造的乐趣
C.有助于儿童模仿成人的活动
D.教育功能优于非专门化玩具
22.在很大程度上,儿童对某类玩具喜好的倾向性,反映着儿童( )。

A.个体差异
B.个体差异以及儿童游戏发展的程度
C.选择玩具的偶然性
D.游戏中的社会性品质
23.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社会生活的游戏称为( )。

A.创造性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结构游戏
24.形象玩具又称( )。

A.主题玩具
B.操作性玩具
C.替代性玩具
D.非专门性玩具
25.在游戏的表现方式上,体现婴儿期游戏主要特征的是( )。

A.有规则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性游戏
D.及物游戏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26.蒙台梭利教具
27.角色意识
28.学前儿童游戏评价
29.有规则游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有哪些?
31.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32.简述游戏中的自由特征与约束特征的辩证关系。

33.简述选择和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的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通过与皮亚杰游戏理论的比较,说明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显著特点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35.结合实际,谈谈幼儿教师在游戏的现场指导中如何准确把握师幼互动的节奏?
五、案例分析题(11分)
36. 以“我的家真美丽”为主题的游戏中,教师先引导小朋友们谈自己家附近的各种游乐场、商店、超市等设施,同时在建筑区里投放了大家一同制作的各式屋顶、招牌、数字牌、秋千、滑梯、果树、草坪等材料,然后,教师在建筑区建了一幢孤零零的住宅楼,引导小朋友美化这里的周围环境。

小朋友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他们搭建出各种高大漂亮的住宅楼,还贴上了楼号,装上了漂亮新颖的“窗户”、“门”,在住宅楼的附近搭建出幼儿园、医院、超市、公园、停车场等建筑。

通过给这些建筑物挂招牌,小朋友们还认识了许多字,培养了小朋友们认识汉字的兴趣。

在活动中,教师还注意引导小朋友们怎样美化环境,小朋友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小区”里种上各种绿树、鲜花,在“楼房”周围铺上绿油油草坪,摆上路灯、亭子、长椅、垃圾筒等公众设施。

在老师的不断启发引导下,小朋友们搭建的小区环境新颖漂亮、别具一格,充分显示出小朋友们的独特创造力。

请结合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基本原则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理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