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结构模式

合集下载

最合理的膳食结构模式是

最合理的膳食结构模式是

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的提供全面的营养,同时也是我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如果营养涉入量不够,或者是营养涉入过盛,都是诱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食物有着不同的营养和功效,我们应该学会合理的搭配饮食,下面我们就来组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怎样的。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

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

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克,中午吃200克比较合适。

营养早餐:早餐食谱中可选择的食品有:谷物面包、牛奶、酸奶、豆浆、煮鸡蛋、瘦火腿肉或牛肉、鸡肉、鲜榨蔬菜或水果汁,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

丰盛午餐:午餐要求食物品种齐全,能够提供各种营养素,缓解工作压力,调整精神状态。

可以多用一点时间为自己搭配出一份合理饮食:中式快餐、什锦炒饭、鸡丝炒面、牛排、猪排、汉堡包、绿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外加一份高汤。

清淡晚餐:晚餐宜清淡,注意选择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应吃得过饱。

晚餐营养过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影响健康。

晚餐最好选择:面条、米粥、鲜玉米、豆类、素馅包子、小菜、水果拼盘。

偶尔在进餐的同时饮用一小杯加饭酒或红酒也很好。

健康的身体是离不开健康的饮食习惯,要想拥用健康的体魄,我们就要科学的安排我们的饮食习惯,可根据不同的体质、季节和气候来调节饮食,不要只注重饮食的口味,在营养健康方面都要考虑到,合重的膳食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必须引起注意的。

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

餐次
早餐(30%) 午餐(40%) 晚餐(30%)
蛋白质
71×30%=21g 71×40%=28g 71×30%=21g
脂肪
53×30%=16g 53×40%=21g 53×30%=16g
碳水化合物
285×30%=86g 285×40%=114g 285×30%=86g
5.确定主、副食品种:
早餐:牛奶、馒头 午餐:米饭、草鱼、菜心 晚餐:米饭、猪瘦肉(里脊)、小白菜
6.4.2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1.定义: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 结合中国居民膳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它把 平衡膳食原则转成各类食物的量,便于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实行。
油脂类25克(0.5两)
旧 宝 塔 07 年 以 前
奶类及奶制品100克(2两) 豆类及豆制品50克(1两) 畜禽肉类50-100克(1-2两) 鱼虾类50克(1两) 蛋类25-50克(0.5-1两) 蔬菜类400-500克(8两至1斤) 水果类100-200克(2-4两)
查表:米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25.9%,米饭、草鱼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6%,16.6% 米饭的需要量为:114÷25.9%=440g 米饭的蛋白质提供量为:440×2.6%=11.4g 午餐蛋白质需要量为:28-11.4=16.6g 草鱼的需要量为:16.6÷16.6%=100g
③晚餐:以米饭为主食,猪瘦肉(里脊)为副食
特点:热能营养不良,体质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 另一方面,植物性食物为主,有助于预防冠心病和高脂血症
3.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经济发达国家模式(富裕模式):欧美发达国家 谷类摄入量少人均:60kg~75kg/y 164-205g/d 动物性食物比重很大 100kg/y 274g/d 奶及奶制品 100-150kg/y 274-411g/d 蛋 15kg/y 41g/d 食糖吃得多 40-60kg/y 110-164g/d 高能量 3300~3500kcal/d)、高脂肪 130~150g /d

世界不同地区膳食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世界不同地区膳食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世界不同地‎区膳食结构‎的类型和特‎点膳食结构的‎划分有许多‎方法,最重要的依‎据是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在膳食构‎成中的比例‎。

将世界不同‎地区膳食结‎构分为以下‎4种类型。

1.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比较适当‎。

以日本为代‎表,该类型膳食‎的特点是:能量能够满‎足人体需要‎,又不至过剩‎。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合理‎。

来自于植物‎学的膳食纤‎维和来自于‎动物性食物‎的营养如铁‎钙等均比较‎充足,动物脂肪又‎不高,有利于避免‎营养缺乏病‎和营养过剩‎性疾病,促进健康。

此类膳食结‎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查膳食结构‎的参考。

2.以植物性为‎主的膳食结‎构膳食构成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膳‎食属此类型‎。

其特点:谷物食品消‎费量大,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小。

动物性蛋白‎一般占蛋白‎质总量的1‎0-20%,植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点总能量近‎90%。

该类型的膳‎食能量基本‎可满足人体‎的需要,但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均低,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如铁‎、钙、维生素A等‎摄入不足。

营养缺乏病‎是这些国家‎人群的主要‎营养问题。

但从另一方‎面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膳食纤维充‎足、动物性脂肪‎较低,有利于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的预防。

3.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这种膳食结‎构是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典型膳食‎结构,属于营养过‎剩型的膳食‎结构。

主要特点是‎提供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而‎含有膳食纤维较低。

与植物为主‎的膳食结构‎相比,营养过剩是‎此类膳食结‎构国家人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地中海膳食‎结构访膳食结构‎的特点是居‎住在地中海‎地区的居民‎所特有的,意大利、希腊可作为‎该种膳食结‎构的代表。

膳食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膳食富仿植‎物性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薯类、谷类、豆类、果仁等。

膳食结构;膳食模式

膳食结构;膳食模式

膳食结构和膳食模式
膳食结构和膳食模式是描述人们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的两个常用概念。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强调的是不同食物之间的搭配。

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同地区或人群的膳食结构会有所不同。

例如,西方国家的膳食结构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为主,而东方国家的膳食结构则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热量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而膳食模式则更侧重于描述整体的饮食方式,包括食物的选择、烹饪方式、饮食习惯等。

膳食模式会受到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东方国家的膳食模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调方式,而西方国家的膳食模式则多采用高温快炒、油炸等烹调方式。

总的来说,膳食结构和膳食模式都是描述人们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膳食结构类型

膳食结构类型

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动物性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比例较为适当。

以日本为例,其膳食结构中,谷物消费量年人均约94kg,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年人均约63kg,其中海产品所占比例达到50%。

每天能量摄入约8368kJ,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为糖类57.7%、脂肪26.3%、蛋白质16.0%。

这种结构营养平衡,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膳食结构的参考。

2、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这种结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其特点是动物性食物占有的比例大,优质蛋白质在膳食结构中占的比例高。

其优点是各种营养物质的搭配比较平衡,脂肪的摄入量低,不会引起“富裕型”疾病。

然而,这种结构的缺点是食糖过多,热量供应过剩,同时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3、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这种结构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例,其特点是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每天能量摄入基本能够满足机体需要,其中糖类功能比达90%左右。

这种膳食结构纤维摄入水平高,但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病。

4、地中海式膳食结构:主要是以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其特点是使用橄榄油为主,动物蛋白以鱼类最多,豆类摄入高于东方膳食结构近两倍,水果、薯类加蔬菜总量远高于东方膳食模式,同时以红葡萄酒为主。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死亡率都相对更低。

以上就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膳食结构类型,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
的优缺点。

对于个人来说,选择哪种膳食结构应基于自身情况和生活方式。

营养学——膳食结构与健康

营养学——膳食结构与健康

(一)世界膳食结构模式
2、发达国家膳食模式
(2)营养素摄入情况:

高能量:3300~3500 kcal 高蛋白质 100g/d、高脂肪130g~150g/d 低膳食纤维;
(3)主要问题:

营养过剩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
三高一低
(一)世界膳食结构模式
3、日本膳食模式
(2)中国居民目前的膳食结构 ①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②地区、民族、城乡差别加大;
③向“富裕型”膳食结构转变;

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
谷类摄入量下降 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平均 城市 农村
48.1g 58.3g 76.2g 68.3g 39.6g 85.5g 77.7g 48.3g
1、东方膳食模式
(3)主要营养问题

营养缺乏病常见; 有利于营养慢性病的预防。
(一)世界膳食结构模式
2、发达国家膳食模式


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典型膳食结构;
特点: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属于营养过剩型膳食; 人均日摄入:肉类300g左右,食糖高达100g,
(1)谷类消费少,动物性食物及食糖消费量大;
72.7g
1982 1992 2002
中国居民脂肪摄入量的变化
(二)中国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2、目前膳食结构所引发的营养问题


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并存
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

营养过剩相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营养素供能比例:蛋白质16%、脂肪26.3% 碳水化合物57.7% 蛋白质为70~80g左右,动物蛋白质占总蛋白

《烹饪营养》第13课 营养与平衡膳食

《烹饪营养》第13课 营养与平衡膳食
(2)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大,其优点是—— 蛋白质丰富且质量高 矿物质利用率较高 脂溶性维生素和B族供给较充足
缺点
(1)能量供给水平偏高。 (2)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偏高。 (3)食糖偏多,膳食纤维少。
2、动、植物食物并重的膳食结构——日本模式 代表地区:日本 特点: (1)谷类消费量适宜(年人均约94KG) (2)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适宜(63KG,其中海产品 占50%,动物蛋白占42.8%) (3)能量摄入水平适宜(2000Kcal左右) (4)三大营养素供能比适宜(碳水化合物57.7%, 脂肪26.3%,蛋白质16.0%) (5)果、菜、糖、油供给量适宜
→可概括为“三高一低”,即
高能量 高脂肪 高蛋白质 低纤维 如:其人均日摄入蛋白质100g以上,脂肪 130-150g,能量高达3300-3500Kcal。 为典型的“三高型”膳食结构。
我国人均每日摄入蛋白质66克,脂肪76.2克, 能量2250.5kcal。
优点:
(1)营养丰富,品种多样。
3、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发展中国家模式
代表地区:发展中国家 特点 (1)谷物食物消费量大(年人均约为200KG) (2)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小(年人均仅10-20KG, 动物性蛋白占10-20%,低者不足10%) (3)植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近90%
缺点 膳食质量不高:优质蛋白比例低,影响脂溶 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吸收,影响生长发育、体重、 耐力、智力和寿命,导致营养缺乏性疾病。 优点 膳食纤维充足,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 较低,利于富裕型疾病的预防。
二、膳食结构与膳食结构类型
(一)膳食结构 ——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所占比重。
(二)膳食结构类型
划分依据—— 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在膳食构成中的比重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1、夜盲症及干眼病:维生素A缺乏。
2、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
3、脚气病: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
4、癞皮病:烟酸缺乏
播放《健康密码2》
四、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
广
主要是碘缺乏所致。

五、克山病 缺硒引起






六、肥胖
1、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超过40%为过度肥胖。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⑶、日本模式:既有以粮食为主食的东方膳食传统特点,也有欧美膳食之长。 三、膳食类型: 1、素膳:指主要或完全由植物性食品构成,又叫植物性膳食。 ⑴、纯素膳:指完全不含动物性食品的膳食,它主要由谷物、豆类、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品组成。 ⑵、广义素膳:是完全无肉的膳食,但它仅仅排除由屠宰动物制成食品的膳食。如乳素膳、蛋素膳。 2、混合膳食:指由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组成的膳食。 3、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不仅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而且配比适宜,既能满足机体 的生理
四、膳食指南 1、膳食指南:又叫膳食指导方针、膳食目标,是针对各国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个通俗易懂、简明扼 要的合理膳食基本原则,以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食物。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2、我国对食物的分类:分为五大类:即谷类、肉蛋乳类、豆类、果蔬类、油脂类。 3、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点: ⑴、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七、冠心病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快餐体验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营养过剩造成肥胖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1、冠心病的原因:心肌冠状动脉血管受到氧化损伤,形成硬化斑、导致动脉血管变窄,血液流动受 阻,如这种损伤形成粥样溃烂即粥样硬化,粥样硬化表面因出血极易形成血栓。使血流受阻甚至完 全堵塞血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膳食结构模式
“民以食为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尤其是现代人对食物的要求不仅是要吃出滋味,更需要吃出健康吃出美,因此必须保障机体每日所需营养。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必需物质,但是饮食不当则又会成为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要清楚了解膳食结构,培养正确的饮食方式,科学饮食,合理搭配饮食。

饮食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因此日常必须特别加以注意,并加以调理,了解了膳食结构,我们便可以更清楚地关注自己的营养与健康,更注重营养均衡,令自己吃出健康。

(一)概念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影响膳食结构的这些因素是在逐渐变化的,所以膳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适当的干预可以促使其向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分类及特点
依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构成中的比例划分不同的膳食结构,一般将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东方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一些国家等属此类型。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平均能量摄人为2000~2400kcal,蛋白质仅50g左右,脂肪仅30~40g,膳食纤维充足,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如铁、钙、维生素A摄入量常会出现不足。

这类膳食容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以致健康状况不良,劳动能力降低,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营养慢性病低发。

(2)经济发达国家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是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北欧诸国的典型膳食结构,属于营养过剩型膳食。

食物摄入特点是:粮谷类食物消费量小,人均每天150~200g,动物性食物及食糖的消费量大,肉类300g左右,食糖甚至高达100g,蔬菜、水果摄入少。

人均日摄入能量高达3300~3500kcal,蛋白质100g以上,脂肪130~150g,以提供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为主要特点。

这种膳食模式容易造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营养过剩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

(3)日本膳食模式:是一种动植物食物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日本为代表。

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比较适当。

特点是谷类的消费量平均每天300~400g左右,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平均每天100~150g左右,其中海产品比例达到50%,奶和奶制品100g左右,蛋类40g左右,豆类60g。

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每天能量摄入为2000kcal左右,蛋白质为70~80g 左右,动物蛋白质占总蛋白的50%左右,脂肪50~60g,该膳食模式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长处,少油、少盐、多海产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合适,有利于避免营养缺乏病和营养过剩性疾病,膳食结构基本合理。

(4)地中海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居住在地中海地区(意大利、希腊)的居民为代表。

膳食结构的主要特点为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每天350g左右)、水果、蔬菜、豆类、果仁等;每天食用适量的鱼、禽、少量蛋、奶酪和酸奶;每月食用红肉(猪、牛和羊肉及其产品)的次数不多,主要的食用油是橄榄油;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脂肪提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25%~35%;特点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7%~8%),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复合碳水
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

地中海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已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并纷纷参照这种膳食模式改进自己国家膳食结构。

(三)食物消费的三个阶段
1.饱腹消费阶段:从远古之传统农业时期,人们未生存而消费食物,这就是食物消费的初级阶段。

2.口福消费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人们将饮食视为享受,追求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的“三高”型膳食,陷入了美食第一、精细第一、方便第一的误区。

这是食物消费的中级阶段。

3.保健消费阶段:以平衡膳食为目标、美食口福与营养保健兼顾,将能源、结构、调节、载载体介质和清肺排毒的物质,都视作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用营养科学来规范饮食的行为,标志着进入了食物消费的高级阶段。

(四)中国膳食模式
当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居民的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二是城乡居民钙、铁、维生素A、微量元素普遍摄入不足;三是城市居民蔬菜的摄入量明显减少,绝大多数居民仍没有形成经常进食水果的习惯。

在摄入食物的数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每日代谢所需的热量,因而超重与肥胖的人数迅速增加。

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提出科学饮食“八字方针”,一是“调整”,即:调整进食顺序,改饭后吃水果为饭前吃水果;二是“维持”,即:维持高纤维素摄入、维持食物多样化;三是“控制”,即: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四是“增加”,即:增加水果、奶、谷物及薯类食物。

总之,中国人当前的饮食习惯必须尽快来一场彻底的变革,恢复原有的健康的膳食结构,增加身体必需的食物种类,把握好每日进食量与消耗的平衡。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生的基础,较大幅度地降低其发病率,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总结: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清楚了解膳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我们大学生应该多掌握有关膳食结构方面的知识,扭正我们在饮食方面的误区,树立起一个正确的科学饮食观,均衡饮食。

做到谷类为食品,肉类为副食品,用蔬菜来充实,以水果为辅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