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课后练习题

合集下载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课课练(含答案)(word文档,全文可编辑)1.1《阳光下的植物》同步练习题教学目标1.知道二歧分类法是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然后在每类中又根据相对应明显不同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至把所有植物分完。

2.知道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养料(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3.能够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

4.针对植物生长的秘密这一问题,搜集、阅读科学家相关研究过程的资料,了解绿色叶片可以制造养分维持植物自身的生存。

一、填空题。

1.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在观察钟罩内小白鼠的生活状态后,发现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后来人们知道了那“污浊之气”就是_________。

2.给植物分类时,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的方法是_________分类法。

3.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用实验验证了植物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_________。

4.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_________与_________合成养料(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的植物属于茎木质的是( )。

2.17世纪早期,海尔蒙特把一棵重2.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在一个木桶里,每天只用纯净的雨水灌溉树苗。

5年后,柳树增重了74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57克,他据此提出( )。

A.植物体生长靠水分B.植物体生长靠土壤C.植物体生长靠阳光3.下列物质中,( )是阳光照射下植物自身制造出来的。

A.水B.二氧化碳C.淀粉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B.水和氧气C.二氧化碳和水5.草莓大棚的农民为提高草莓产量采取了以下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伤害草莓,大棚顶部的遮阳网一直盖者B.冬天全天都打开大棚顶部通风,充分地利用空气进行光合作用C.白天把遮阳网掀开,晚上打开补光灯,让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三、判断题。

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以下是一些针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的练题。

这些练题
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供一定的练机会。

请学生认真
完成每个练题,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思考和解答。

第一章:动物的生活和调查
1. 甲、乙、丙三种动物,它们的环境适应是怎样的?请简述每
种动物的环境适应情况。

2. 根据你了解的动物,列出三种动物并写出它们各自的生活性。

3. 在冬天,某些动物通过冬眠的方式度过。

请选择一种动物,
简述它的冬眠特点和必要条件。

4. 动物的生活性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请列举至少三个因素。

第二章:植物
1. 填写下表,简述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

2. 描述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 植物的根和茎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请列举至少两个。

4. 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请简述至少三个生长条件。

以上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请学生认真完成每个练习题,并与老师一起讨论解答。

祝学习顺利!。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分课时练习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分课时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课课练习题(共7课,附部分参考答案)(2022)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课课练习题(共7课,附部分参考答案)(2022)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一、填空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早在()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2、放大镜的特点是()厚,()薄。

二、选择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大小的微小物体。

a、1毫米b、二分之一毫米C、五分之一毫米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

A、透明玻璃B、透明水晶C、透明塑料3、水滴()放大物体A、能B、不能三、简答题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2.怎样放得更大一、选择题1.下列观察工具中,不能看到原子结构的是()。

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扫描隧道显微镜2.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A.200B.2000C.200万3.利用两个放大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正确的制作过程是()。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②准备两个放大镜;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4.科学家一般选用()来观察病毒。

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5.组装简易显微镜的步骤:①找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②固定镜片;③上下调整镜片距离。

正确的顺序是()。

A.②③①B.③①②C.①③②6.笑笑想做一个简易显微镜,以下组合中视野最大的是()。

A.5×,3×B.10×,3×C.10×,5×7.科学家一般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8.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一般是由()组成的。

A. B. C.二、填空题9.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___________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并且他发现了___________。

10.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两个放大镜倍数之___________(填“和”或“积”)。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是学生们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提供了以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1、在化学反应中,什么物质最先发生变化?(B) A. 气体 B. 固体C. 液体D. 固体和液体2、下列哪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火焰?(A) A. 木炭 B. 铁丝C. 硫磺D. 磷3、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C) A. 铝 B. 铁 C. 石墨 D. 金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下列哪一种生物不属于植物界?(C) A. 松树 B. 兰花 C. 狗 D. 香蕉2、下列哪一种生物属于爬行动物?(B) A. 鸟 B. 蛇 C. 鱼 D. 昆虫3、下列哪一种生物不属于脊椎动物?(D) A. 鱼 B. 鸟 C. 哺乳动物 D. 昆虫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1、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A. 蒸馏水 B. 海水 C. 泉水 D. 河水2、下列哪一种水体受到污染最严重?(C) A. 河水 B. 湖泊水 C. 饮用水 D. 海洋水3、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除去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B) A. 加氧B. 沉淀C. 加热D. 过滤第四单元能量与能源1、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A. 太阳能 B. 石油 C. 煤炭 D. 核能2、下列哪种能源对环境危害最小?(A) A. 太阳能 B. 煤炭 C. 油田 D. 核能3、下列哪种现象能够说明能量转化?(B) A. 水变冰 B. 打气筒打气 C. 水烧开 D. 日落第五单元天文地理1、下列哪一颗行星不在太阳系?(D) A. 火星 B. 木星 C. 冥王星D. 金星2、下列哪一种天体不是由恒星组成的?(D) A. 太阳系 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月球3、下列哪一种天体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A) A. 恒星 B. 行星C. 卫星D. 小行星希望以上答案能够帮助到同学们。

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答案一、植物的生长和变化1. 序言: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变化。

2. 图片1: 描述图片中的植物,并阐述其生长的特点和过程。

3. 实验1: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如不同水分、光照、温度等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 实验材料和步骤简述。

b. 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4. 图片2: 描述图片中的植物,并阐述其生长中出现的一些特殊变化,如开花、结果等。

5. 实验2:实验观察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探究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

a. 实验材料和步骤简述。

b. 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6.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植物生长和变化的一些结论。

a. 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才能正常生长。

b.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会经历开花和结果的变化。

c. 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影响它们的生长过程。

7. 结语: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界的生命之美。

二、动物的生存与适应1. 序言:动物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特征。

2. 图片1: 描述图片中的动物,并阐述其生存的环境和适应特征。

3. 实验1:实验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动物的生存情况,如水、食物、气候等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a. 实验材料和步骤简述。

b. 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4. 图片2: 描述图片中的动物,并阐述其生存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适应特征,如迁徙、变色等。

5. 实验2:实验观察动物的迁徙和变色过程,探究影响这些适应特征的因素。

a. 实验材料和步骤简述。

b. 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6.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动物生存与适应的一些结论。

a. 动物能够通过各种适应特征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b. 动物的生存和适应能力是由它们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征所决定的。

c. 动物会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生存适应。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2023秋)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2023秋)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课课练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一、选择题1.下列物品中,不能将物体图像放大的是()。

A.近视眼镜B.装水的烧杯C.叶片上的水滴D.凸透镜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

A.缩小的物体图像B.放大的物体C.不变的物体D.放大的物体图像3.小明想更清晰地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应该选()的放大镜。

A.直径最大B.厚度最大C.凸度最大D.材料最贵4.凸透镜是()的透明镜片,它可以用来制作放大镜。

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中间边缘一样厚D.半透明材料5.科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玩了凸透镜点火柴的小实验,小明同学回家也想做,但是家里没有凸透镜,他可以用()代替。

A.妈妈的近视眼镜片B.家里的小镜子C.家里的大镜子D.奶奶的老花眼镜片二、判断题1.观察昆虫标本时,为了把标本图像放得更大、看得更清楚,我们就要选择直径大的放大镜。

( )2.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 )3.老花镜和近视镜都具有放大作用,所以都是放大镜。

( )4.近视眼镜的镜片具有放大功能,所以人带了以后才能看清楚。

( )5.放大镜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越厚放大倍数越大。

( )[参考答案]1.A2.D3.C4.A5.D1.×2.√3.×4.×5.×2.怎样放得更大一、选择题1.关于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时不需要调焦B.利用手持式显微镜能观察到花粉颗粒C.使用时需要轻拿轻放D.观察物体时物镜下方的透明罩要紧贴物体2.手持式简易显微镜上的调节旋钮,主要用来调节物体成像时的()。

A.图像大小B.图像清晰度C.图像亮度D.图像色彩3.我们制作的简易显微镜的镜片()。

A.一块凸透镜,一块凹透镜B.两块都是凹透镜C.两块都是凸透镜D.两块平透镜4.下列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手持式简易显微镜D.带显示屏光学显微镜5.显微镜的目镜标有“5X”,物镜分别标有“5X”、“10X”、“20X”,则该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倍。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分层作业附答案)精选全文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分层作业附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同步练习(分层作业附答案)1.1 放大镜探索:比较放大镜、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1)中央厚、边缘薄的_________(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物体能把图像_________,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_________有关。

_________,放大的倍数越大。

基础训练1.判断题。

(1)放大镜是凸透镜,它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放大镜越大,其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3)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4)透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透镜的视野。

()(5 )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2.选择题。

(1)下列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3)下列关于放大镜的使用,描述错误的是()。

A.眼睛和物体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放大镜,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B.眼睛和放大镜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物体,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C.放大镜和物体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眼睛,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参考答案[课堂回顾]探索:放大√中央厚,边缘薄不变√一样厚缩小√中央薄,边缘厚(1)透明放大(2)凸度凸度越大[基础训练]1. (1)√(2)X解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大小无关,而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3)X解析:不透明的物体即使中央厚、边缘薄也不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4)√(5)√2. (1)C (2)B (3)C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分层作业(同步练习附答案)2 怎样放得更大课堂回顾探索: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______倍,电子显微镜能放大约______倍。

(2)我们自制的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__________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教学作业2011 年9 月六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 生物的多样性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5、做框架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8、用纸造一座“桥” 能量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5、神奇的小电动机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8、能量与太阳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校园生物分布图3、多种多样的植物4、种类繁多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6、原来是相关联的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一、填空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我们用(羊角锤)拔钉子,用(拧螺丝刀)拧螺丝钉,用(撬棍)撬动大石块,用(小刀)从木头中取出图钉,用(木板)把重油桶很轻松地移上汽车,升旗杆上用到了(定滑轮)。

3,我们用(剪刀)剪布,用(钳子)剪断铁丝,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盖,用(锯子)锯断木板,用(吊车)吊起汽车,用(钉书机)把几张低订在一起,用(菜刀)切菜,用(剁刀)剁骨头。

二、判断1、使用工具时要注意不伤到自已就行。

(X )2、用铅笔刀削铅笔也是在使用工具。

(V )3、小学生太、小不能制作工具。

(X )4、工具的作用主要是省力和使用方便。

(V )5、因为要注意安全,所以只有当大人在场的时候才能使用工具。

(X )三、简答1 、如何正确使用合适工具帮助我们呢?答1、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加省力、方便。

2、不同的工具能有不同的作用,同样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杠杆的科学一、填空1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2、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3、钉锤, 压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杠杆)4、我们用杠杆尺进行研究实验。

我们把杠杆尺当“ 撬棍” 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做是(被撬起的重物)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看做是(我们用的力)。

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不断改变杠杆左右放置钩码的(位置)和两边钩码的(个数)。

二、问答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呢?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呢?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填空1、 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杠杆是 否省力,主要是由它的3个点(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的位置决定的。

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 (不同)的杠杆。

2、 小杆秤就是一个(杠杆)工具。

小小秤砣压千斤是利用了杠杆 (省力)的作 用。

3、 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提绳距离重物点 (阻力点)越近,就能称起越(重) 的东西,提绳距离重物点(阻力点)远一些,就只能称(轻)一些东西。

4、 省力的杠杆有:(羊再锤、开瓶器、切刀、剪力等)费力的杠杆有:(筷子、镊子、钩鱼杆等)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钉书机、天平等)5、 小杆秤的小提绳-----支点秤盘、秤盘-----用力点、秤砣-----阻力点4、轮轴的秘密填空三、 判断1、 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X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轮轴有(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板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等 二、选择1、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C )。

A 、天平 B 、剪刀C扳手2、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 A。

A 、剪刀 B 、螺丝刀C 、方向盘 3、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C 。

A 、自行车的车把B 、拧螺丝的螺丝刀C、缝纫机踏板民5、如图下面的扳手转动同样的螺丝帽先用()更省力1、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2、 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情况能平衡。

2、轮轴用力在轮上才能省力(V )3、在使用螺丝刀时,拿在柄上要比拿在刀尖上更省力(V )四、填表5、定滑轮和动滑轮一、填空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的作用是(不能省力,但可改变了力的方向)。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定滑轮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二、选择1、下列机械属于定滑轮的是(A )A、旗杆顶部的滑轮B 、方向盘C 、塔吊车2、动滑轮能起(A )作用。

A、省力 B 、改变用力方向 C 、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3、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B )。

A、定滑轮 B 、动滑轮 C 、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一、填空1、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 (斜面)。

2、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升重物相当于坡度 力最(大)。

3、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斜面),斜面可以(省力)4、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 (小),斜面的坡度越 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 (大)。

螺丝钉是(斜面),斜面有(省力) 的作用。

二、判断1、 直接上山和盘山公路上山相比,前者费力但走的路程短,后者省力但走的路 长。

( V )2、 使用斜面都能省力。

(V )3、 螺丝刀是只应用了斜面的原理制成的。

( x )4、 一块木板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就可以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V )5、 螺丝钉是应用了斜面能省力的原理制成的。

( V )2、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

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 头时( B )。

A 、越费力B 、越省力C 、难以判断3、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C ) A 、跷跷板 B 、扳手 C 、购物商场的楼梯式电梯4、 人们利用斜面搬运重物是为了。

( B )A 、费力B 、省力C 、少移动距离 5、 木工师傅用斧头作为工具,是利用( C )能省力的原理。

A 、滑轮B 、轮轴C 、斜面 6两颗长短、粗细一样的螺丝钉,一颗螺纹密些,一颗螺 纹疏些,用同样的螺丝刀旋动他们的时候(A )。

A 、螺纹密的要省力些B 、螺纹疏的要省力些C 、一样 7、利用斜面将货物装上汽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斜面越长越省力B 、斜面越短越省力C 、在货物重量和汽车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8、如图:斜面( A )最省力,(E )斜面费力A B C D E&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 填空1、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转动速度 变(慢)。

(90)度,用三、选择2、自行车是依靠(链条和两个齿轮)和人的力量前进的。

3、大齿轮是32个齿,小齿轮是16个齿,那么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2)圈。

4、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二、判断1、自行车只利用了一种简单机械的原理。

(X )2、自行车中不存在滑轮原理。

(V )3、只要使用轮轴都能省力。

(X )4、杠杆的支撑点离物体越近,离用力点越远时越省力。

(V )5、用力点、阻力点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

(X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坡度越大越省力。

(X7、自行车前进时脚蹬子上的齿轮肯定比后轮上齿轮转得快(X )8、自行车车胎上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V )三、选择1、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话是(B )说的。

A、牛顿B、阿基米德C、亚里士多德2、下列有关支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C )0A、支点必须在力点、重点之间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一端C、支点可以在力点、重点之间也可以不在两个力的作用点之间3、(A )是把杠杆、滑轮、轮轴组合起来的机械。

A、带鱼线轮的钓竿B、手摇钻C、羊眼钉4、自行车中轴上的大链轮的转动通过( C )把动力传递到后轴小链轮。

A、皮带B、杠杆C、链条5、用螺丝刀拧螺丝时应用的是(A )的工作原理;用螺丝刀撬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的是(B )的工作原理。

A、轮轴B、杠杆C、滑轮&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B )o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7下列机械属于轮轴的是( B )o A、羊角锤B、门锁手柄C、螺丝钉8、既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的滑轮是( B )o A定滑轮B、滑轮组C、动滑轮四、连线撬棍杠杆脚蹬子刹车把手轮轴车轮和车轴车后架上的弹簧夹车铃的按钮^ .滑轮斧头...盘山公路一 --旗杆顶端的轮子. 、'斜面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一、填空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厚度)和(立着放)可以大大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

3、横梁的杭弯曲能力与(村料的宽度、厚度、长短即长度)等因素有关。

二、判断1、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成正比。

(X )2、梁平放比立放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X )3、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V )4、两张纸的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强。

(X )三、选择1、材料的抗弯曲能力(C )。

A、只与材料厚度有关B、只与材料宽度有关C、与材料宽度和厚度都有关2、材料的厚度和宽度,材料(B )地影响抵抗弯曲的能力。

A、同样程度B 、厚度更多 C 、宽度更多3、在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B )0A 、纸的厚度B 、纸的宽度C、纸的长短4、在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C )oA 、纸的材质B 、纸的宽度C 、纸的厚度5、在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下列条件不变的是(A )o A 、纸的长度、厚度B、纸的长、宽、厚度C、纸的宽度6在研究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C )o 在研究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A C D E )A 、纸的材质B 、纸的厚度C 、纸的宽度D 、纸的长短E 、单个垫圈的轻重四、答问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答: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材料有关;与长短有关;与横梁的宽度和横梁的厚度 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