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一、整体难度整体难度水平中等,题型基本比往年有所变化,由于金属这部分知识不考,所以在题型的变化上比较新颖,尤其是第25题,第30题与以往题型相比变化较大,但是难度相对下降,主要考察学生对整个题型的信息提取能力;第32题由以往的气体性质题,向科学探究题在转化,虽然转化的尺度不是很大,但是需要引起考生注意;33题科学探究实验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题干、已知条件、问题等重点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化学语言叙述能力,并在此题中揉合了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的常规表格型计算(差量法求气体质量),与同期相比难度稍稍加强;第35题计算题受33题影响没有继续出现碳和碳的氧化物这部分的综合性题型,而是把化学与生活和化学式计算结合到了一起,并且在问题上做了很多的文字性陷阱,虽然不难,但是令考生十分头疼。
其余题型延续了海淀区的特色,基础知识考察是重点,但是其中陷阱甚多,综合题型考察全面,拿满分需要谨慎思考。
二、考点分值共8单元考点,其分值如下表:这次考试在对于基础实验和实验现象的考察比同期略多,由于不考金属这部分内容,部分题型难度有所下降。
但是从知识点来看考察的更加仔细和全面,并且多个知识点的结合成为了考试的亮点,只要学生对其中一个知识点不熟悉,就会导致整道题崩溃。
碳和碳的氧化物,这单元的方程式考察的比较多,学生需要在以后的考试中认识到此单元的重要性。
三、难点、易错点分析1、25题的信息提取题:这个题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有两个容易出错的点。
一是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的时候没有仔细观察水的电解或者光解;二是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这点,大家都知道有机物燃烧生成无机物,但是没有看到题目中给了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在复合催化剂的条件下转化为有机物这个地方。
导致失分的同学悔恨不已。
还有学生在这题上花费时间过多,超过了5分钟,有点得不偿失。
2、29题最后一问:是一道有陷阱的题,如果没有看到后续数据就开始进行计算,那么这题会耽误大量时间,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测试,考核知识内容全面,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能突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评,以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试卷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难易程度看,总体上说难易适度,结构合理。
考试时间充沛,学生都能从容答题。
参考人数47良好人数1良好率100优秀人数32优秀率6808平均值9130二、错题分析(一)填空。
本题注重于本册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共有1小题,其中第13题、14题和1题错得较多。
第13题,从100到300的数中,有()个十位和各位相同的数。
多数学生填30,算成3段,实际上100-200,200-300是两段,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强。
第14题考查的内容是组合,少数学生出现错误,基本上是讲过的原题,少数学生基础不扎实。
第14题是一道排列题,讲过好多遍,学生觉得自己会了,自己一做就出现错误。
(二)判断。
本题共有题。
考察小数、面积、年月日、等知识,学生正确率较高。
(三)选择题。
本题共有题,得分率较高。
错的比较多的是第题要使34×□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几?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强。
(四)计算。
本题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得分率较高。
但也有个别学生做题比较粗心,如口算算错,笔算中进位、退位忘记,数字抄错,得数忘记写等等。
(五)比较大小。
得分率较高。
(六)数据分析题。
错误原因主要是小数计算出现问题。
(七)解决问题。
第3题和第题的错误率较高,第三题要先求宽,用减少的面积除以减少的长,学生没见过,造成失分。
第五题48分米长的封条实际是周长,学生转化思想有待提高。
三、原因剖析上述的错例应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学生方面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够。
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是扎实的,但部分学生对稍作改变的题型就出现错误,可见平时变式练习较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没有较好培养。
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本卷考查的内容是九年级物理的十一章到十五章,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别为单项选择、填空与作图、问答、计算、实验探究五大题,其中选择15题30分,填空13题26分,简答1题4分,计算二题12分,探究4题28分,共计35小题。
题量、答题量均较为恰当,难度约按8:1:1进行配置,知识点分布合理,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查得到很好的落实,注重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此展现出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思想理念。
强化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分值占28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选择题的易中难梯度较为明显,淡化了烦琐的数学计算,强调物理知识能力的考查,试卷在许多地方都是用生活实际设计成的物理情境,让考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实际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二、我校初三共有119人参加考试,物理期末考试成绩的情况如下:三、学生答题时主要存在的门题选择题第3题关于物体带电的说法,很多同学选择C,原因:期末没对静电感应这一知识点进行复习;11题:电热水器电源线发热的原因,很多同学选择D电压太高,原因:在物理知识的迁移和电热的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14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原因:学生忽略了电阻产生热量,极易选错,这一课本外的物理知识只通过几道习题进行扩展补充,而后没有进一步对此进行巩固。
15题读电路图和U—I 图象,综合运用欧姆定律及函数图象知识对串联电路各物理量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判定,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和综合分析能力;26题变阻器的另类接法电路中,求电压表的示数,原因: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不够,打破常规思路方法处理不同形式下的物理问题;27题求实际功率,原因:对实际功率的计算的教学上给学生思考、探讨的时间不够。
四、今后的教学对策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这并不是不注重基本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物理知识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表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表
一、听力部分
1. 听录音,写出下列句子的正确顺序
•A。
_______
•B。
_______
•C。
_______
2. 听录音,选出正确的答案
二、阅读理解
1.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_____ 李明是一位勤奋的学生。
•_____ 李明每天都会做运动。
•_____ 李明的家人很支持他的学习。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问题一:_______
•问题二:_______
•问题三:_______
三、作文
题目:我的寒假生活
•写出你在寒假中的一次难忘经历,并描述具体内容。
•字数要求:不少于150字。
以上为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的内容,学生们在这份试卷中能全面展示他们的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
让我们期待孩子们用心填写,展现出优秀的语文水平!。
11--12(1)八年级英语试卷分析表

西青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英语试卷分析分析人:学校:年级人数:总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一、本次考试典型错题汇总及其错因分析(列举具体实例)(一)听力部分:A)个别图片不清楚,此题得分率较高,只有部分写生丢分较多,期中一部分写生在做听力时过于紧张,住不住关键词。
2小题出错较多。
B)基础知识差,反应迟钝。
此题需要学生了解疑问句的类型,听关键词,才能确定答案,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基础差,听力也差导致丢分。
选择疑问句的回答及由Must提出的一般疑问句的回答是典型错题,课件学生对情态动词的问答掌握的不好。
C)基础词汇模糊。
此题得分率还可以,期中17,19小题丢分较多。
男女对话中,学生只关注男生的讲述内容,而忽略了题目要求对女生的提问。
如:问woman’s hobby,学生错答了man’s hobby.D)理解力差。
独白中对时间的提问是学生出错最多的地方,分不清频度时间词和一般的时间表达。
(二)单项填空: 1. well这个词的词性分辨不清。
feel+形容词,well与fine作形容词的用法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2. It takes +时间+to do句式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3. arrive in 和arrive at 分辨不清。
4. It’s +adj+for sb+to do sth和It’s +adj+of sb+to do sth分辨不清。
5. 感官动词see sb to sth和see sb doing sth分辨不清。
6. accept和receive的差别分辨不清。
此题都在教师复习之中,但学生不扎实,得分率50%。
(三)完形填空:此题只要认真复习的今本上可以得满分,期中错误最高的是46,47,48,55小题。
从此题也能看出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较差。
(四)阅读理解:学习态度端正的,平时认真对待阅读理解的,考试之前认真复习的都能得高分,部分学生平时就不注意阅读能力训练的丢分就多。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数学一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本试卷注重对高二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对数学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在基础知识上进行了综合和创新,着力体现概念性、思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一、试题考查的内容和学生失误的分析:第1题:命题定义的考查,牵扯到不等式、集合、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出错很少。
第2题:真假命题的考查,较为简单。
第3题:考查立体几何中向量的分解,较为简单第4题: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抛物线与双曲线相结合,求标准方程。
第5题:考查四种命题间的关系,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价命题中的逆否命题,出错很少。
第6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主要考查的定义,注意焦点的位置即可,比较简单。
第7题:命题真假的考察,牵扯到空间向量的应用,出错较多的在C,D两项上,对定义理解的不够透切。
第8题:考查空间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本题注意的是向量要是非零向量,比较简单。
第9题:考查双曲线与抛物线的定义,以及焦点、定义和离心率的关系,本题错的相对较多,错在用错定义。
第10题:考查空间向量线面角的应用,但本题是求正弦值及直线所在向量与法向量的余弦值,有些学生在这里出错。
第11题: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本题用“点差法”比较容易,用一般做法有可能产生计算错误。
第12题:考查弦长公式的应用,错的比较多,多错在计算上。
第13题: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错的学生是没读懂题目。
第14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错的学生丢了取值范围或取值范围求错。
第15题:考查向量在三角形中应用,本题用重心坐标解题比较简单。
第16题:综合性题目,考查不等式、椭圆离心率、充要条件以及向量的应用。
学生有漏选,错选的现象。
第17题:考查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题目比较简单,在运算上有错误。
虽属综合题目,但难度不大,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18题:考查四种命题和不等式的解法。
综合性题目,丢分点在求范围的时候出错,比较容易得分。
第19题:考查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线面所成角和面面所成角的求法,着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期末监测试卷分析
中心校:
项目
业务校长:
刘志
语文
命题问题清单
得分较好方面 失分较多部分 及原因
1、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对生字 拼音填空掌握不够牢靠2、阅 读文部分解释题、描写方法 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区分不开3 、作文部分部分学生字数不 能达到400字要求,卷面涂改 严重,中心思想不够突出, 标点符号书写不够规范
古诗文部分学生掌握牢靠, 能够根据想象展开词语要求 的画面,能够按要求写句 子,阅读文生字部分完成较 好 1、基础生字部分掌握不牢 靠,不能学以致用2、作文不 能按要求书写
(电话:)
数学Biblioteka 年级:五年级英语备注
教学建议
加强生字词的练习书写,古 诗文的背诵练习,阅读文的 拓展阅读,作文的指导练习
分析人及电话
数学试卷分析

2、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三维目标的体现情况,试题的立意,考查的重点,考点的分布等。
⒈考点:有1个小题,侧重于倒数、化聚、分数乘除法、扇形统计图、圆环面积、圆面积的推导公式等。
2、考点:百分数的意义、化简比、圆周率概念、比的分配问题、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等。
3、考点:对称轴、圆、百分率、等式、单一量等
今后教学要加强:一是知识形成的展开过程,更加重视直观教学;二是基础知识的回忆和理解;三是讲究策略和方法。
四、典型错例分析表
各小题答卷分析
题号
得分率
典型错例分析
一(5)(9)
70% 68%
二(15)65%(1 Nhomakorabea)60%
三(19)
70%
四(4)
50%
五(23)
50%
六(25)
48%
2011-2012学年度第一期末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说明:表格空间不够大,可以自行调整,因数学科可能需要录入公式,故采用Word文件方式提交。
学校
年级
科目
任课教师
执笔人
大朗水霖学校
六年级
数学
申华
申华
要求
一、试题评价
1、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考查目标的合理性、明确性,考查内容的准确性、适切性,题目表述的规范性,容量(题量)、覆盖面的合理性,材料选取的严谨性,试题的梯度等。
3、对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各类题型的数量、比例及合理性的评价,卷面设计特点及评价。
本次检测较以往,有如下改变:一是解决问题的比重适度降低,几乎涵盖了本册重点知识,分值只占25;二是口算题量增加,强化了口算能力的重要性;三是注重了知识习得过程的考查,如圆面积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强化了过程的重要性。四是注重知识的全面理解。如选择题的第1、5小题,都是理解性较强的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
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对今后试卷命题的建议
希望教导处能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题,照顾95%的学生能及格,照顾70%的人学生达到优秀率,班级平均分在80分以上。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年6月29日
教师
科目
数学
班级
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
特点
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