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四川单招语文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6四川单招语文真题、答案及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3题15分)
4、选择题(5分)
5、翻译题(6分)
6、默写题(2句4分)
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方法:通读全文,掌握文意;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调换补,恰当处理。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第4小题5分, 第5小题6分,第6小题4分,共15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 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 . . 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 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 . . 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 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之也。(选自《游褒禅山记》)
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变化的波澜(5分),突出了飞来 树给我带来的惊喜。(5分)
8.第④段加点的“撩”有何妙处?请赏析。(10分)
……用……手法(2分)描述了……的情形,表现 了……的形象(4分),表达了……之情(4分)。
“撩”用拟人手法(2分)描述了树叶在风的吹拂下, 不时摇动碰到窗玻璃的情形,表现了树叶顽皮可爱 的形象(4分),表达了“我”对树叶的喜爱之情 (4分)。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 非同寻常的景观 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5、请把选段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 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 存留,后世讹传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

2016年四川单招语文(中职类)真题解析

2016年四川单招语文(中职类)真题解析
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 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 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
[译文]
始皇既没【始皇去世之后】,余威震于殊俗【他的余威 (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可是, 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氓隶 之人【是氓、隶一类的人】,而迁徙之徒也【(后来)做了 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及中人【才能不如普通人】,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陶 朱、猗顿之富【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蹑足行伍之 间【(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而倔起阡陌之中【从田 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疲弊之卒【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 兵】,将数百之众【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转而攻秦【掉
900多万元;主编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一线接
触网. 工的教料书。
铁路接触网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工种。刚上班的时候,巨晓林看 着一张张施工图纸和一堆堆叫不出名字的接触网零部件,觉得啥都 新奇,啥都看不明白,稍有空闲,他就围着师傅问这问那,只要师 傅讲上一次,甚至是随口提上一次,他都马上掏出小本记下来。有 的工友看到他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劝他:“这是技术员干的活。咱 们这里大学生那么多,你一个农民工,何必白费劲!”每当听到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始皇既没.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才能不及中. 人. D.将. 数百之众
没:没有。 枢:门轴。 中人:平常人。 将:率领。
没:殁,死
始皇既没:始皇去世之后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 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

2016年四川对口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2016年四川对口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2016年四川对口高职高考语文试题篇一: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四川)Word版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完整版)2016职高语文对口升学月考试题

(完整版)2016职高语文对口升学月考试题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2016届语文月考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4-7页,共7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玷.污(diàn)校.对 (xiào ) 对峙.(zhì)言简意赅.(gāi)B.发酵.(jiào)酗.酒(xù)狙.击(jū ) 数.见不鲜(shuò)C.酝酿.( niàng ) 提.防(dī)侥.幸(jiǎo)弦外之音( xuán )D.洗涤.( dí ) 折.本(shé)证券.(juàn)熠熠..生辉( 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陷阱酣眠礼上往来迫不及待B.喝采籍贯破釜沉舟披星戴月C.沧桑宣泄一筹莫展再接再厉D.痊愈急燥卑躬屈膝委曲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在生活上“怀里抱着走”,在课业上“鞭子赶着走”,那么将________无穷,很难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2)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仙人掌最初的叶子如今已成了________针形。

(3)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出了纠纷,权益受到________时才想起律师,应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

A.祸害退化伤害 B.祸害蜕化伤害C.贻害蜕化损害 D.贻害退化损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意兴盎然....。

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一,语文单项选择(共4小题,计1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纤.细翩跹.信笺.歼.灭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牛犊.穷兵黩.武C.对峙.款识.挚.友滞.后栉.风沐雨D.辅弼.媲.美譬.喻庇.护刚愎.自用错别字的一组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A.装订节骨眼见危授命叨陪鲤对B.亲睐照相机声名雀起涣然冰释C.国粹坐上客关怀备至揠苗助长D.诛连舶来品攻城掠地溯流而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B.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C.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D.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本大题共三小题共14分,第5,7题4分,第6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

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

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

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

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

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

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

(完整word版)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2),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2),推荐文档

语文一、(12分,每小题3分)一,语文单项选择(共10小题,计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纤.细翩跹.信笺.歼.灭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牛犊.穷兵黩.武C.对峙.款识.挚.友滞.后栉.风沐雨D.辅弼.媲.美譬.喻庇.护刚愎.自用错别字的一组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A.装订节骨眼见危授命叨陪鲤对B.亲睐照相机声名雀起涣然冰释C.国粹坐上客关怀备至揠苗助长D.诛连舶来品攻城掠地溯流而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B.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C.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D.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

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在2013年的春节,你要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回到20年前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的年代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2016年四川单招语文(中职类)真题解析

2016年四川单招语文(中职类)真题解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面对洪水灾害,两位镇长的做法各有千秋:张镇长组织灾民自救
· ·· ·
互助,李镇长到县里要钱要人。
B.突然站在我前面的是我分别三十年的战友,却一见如故,拥抱
· ·· ·
之后,傻傻地互相看了对方半天。
C.大学是理想的天堂,大学是梦想的摇篮,祝愿我校八名莘莘学
1.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A.感慨
B.蠕动
C.凄厉
水泻X不通
目不暇接 无与伦比
炽.热(chì) 一蹴. 而就(cù) 解剖. (pōu) 玲珑剔. 透(tī)
遒.劲(yXóu) 断碣.残碑(jié)
D.云霄 穿流X不息 虔. 诚(qián) 岿.然不动(kuī)
A是C力D容项项连 。 行, ,水 人多““也 、水 遒 穿指流 车泻 劲 流书不 马”不 不画读出 等通 息的音去 像””运应应。 水笔为形 流;““容 一水 q川i拥 样ú泄流挤 连j不不ìn或 续g通息”包 不””,, ,围 断强泄 川的 。劲::非有排河常力泄流严;刚。。密健像形;有
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 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 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
[译文]
始皇既没【始皇去世之后】,余威震于殊俗【他的余威 (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可是, 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氓隶 之人【是氓、隶一类的人】,而迁徙之徒也【(后来)做了 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及中人【才能不如普通人】,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陶 朱、猗顿之富【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蹑足行伍之 间【(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而倔起阡陌之中【从田 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疲弊之卒【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 兵】,将数百之众【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转而攻秦【掉

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一,语文单项选择(共10小题,计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纤.细翩跹.信笺.歼.灭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牛犊.穷兵黩.武C.对峙.款识.挚.友滞.后栉.风沐雨D.辅弼.媲.美譬.喻庇.护刚愎.自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装订节骨眼见危授命叨陪鲤对B.亲睐照相机声名雀起涣然冰释C.国粹坐上客关怀备至揠苗助长D.诛连舶来品攻城掠地溯流而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B.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C.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D.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

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在2013年的春节,你要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回到20年前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的年代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这78分背后的因素考虑进去: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把它们和78分联系在一起,这就成了“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201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统一考文化素质(模拟卷语文分)小题,计16 单项选择(共4一,语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纤细翩跹信笺歼灭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牛犊穷兵黩武.....C.对峙款识挚友滞后栉风沐雨.....D.辅弼媲美譬喻庇护刚愎自用.....错别字的一组是()下列词语中,没有2...叨陪鲤对 A.装订节骨眼见危授命B.亲睐照相机涣然冰释声名雀起C.国粹揠苗助长坐上客关怀备至D溯流而上.诛连舶来品攻城掠地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 B.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C.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D.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本大题共三小题共14分,第5,7题4分,第6题6分)题。

5-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

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

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

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

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

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

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

”乃具为条制。

于是至者七百余人。

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

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

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

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

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

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

斯非其效乎!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

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

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乌集于郡庭。

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及文章诗赋数十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 御:控制。

A.自汉氏失御..未见久学而渝者也渝:违背。

B..夫工人之染染:着色。

C.叹:赞叹。

.朝士敬而叹D之. 6.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4分)《荀(,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子·劝学》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三、(本大题共4小题,第8小题6分,第9-11题8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太湖碎锦范烟桥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

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

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

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

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

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

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

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

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

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

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

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

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

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

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

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

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

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

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

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

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

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

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

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

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

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

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

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

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

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

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

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

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

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

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

不仅有色,而且有声。

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

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

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

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

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大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

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D.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E.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9.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0.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

11.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

”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12小题10分,第13四、(本大题共2小题小题,第30分)12.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30分)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答案】一、1-4 CAAB5.B二、.【答案】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6. 味,认为自己赶不上他。

(理解)。

考生须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解析】题目考查能力层级为B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并根据理解”以为到的文章意思自行翻译。

同时,还须抓取句中的重点字词,逐个落实。

本句中“表赶得上两字较为重要,须着重落实。

第一点出于高中”处省略“以自己为”、“逮语文重点篇目《廉颇蔺相如列传》。

17.【答案】()积善成德(2)一觞一咏CD、三:8山下坡田种类丰富的农作物、种类多样的园艺、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表达9. 了作者对太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碎锦”本义是细碎的锦缎,比喻零散知识的集合。

“太湖碎锦”的意思是太湖10.的零散美景,使用比喻的修辞,表达对太湖的赞美之情。

作用:点明对象,总领全文;奠定文章的基调;揭示文章的主题。

赞同。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

身在其中,往往忽略了其魅力之所在,可能更多的是11.发现其缺点。

比如太湖,因远观而发现“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山的灵秀,水的空明”等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