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教案】肺栓塞
内科学-肺栓塞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象:
• 肺通气显象正常,而灌注呈典型缺损,高度可能为
肺栓塞。
• 病变部位既无通气,也无血流灌注,最可能是肺实
质性病变,不能诊断肺栓塞。
• 肺通气显象扫描异常,灌注无缺损,为肺实质性疾
病。
• 肺通气与灌注显象均正常可除外症状性肺栓塞。
肺栓塞灌注显像与通气显像图
肺栓塞患者肺灌注显像影(异常) 肺栓塞患者肺通气显像影(正常)
CT及MRI
• CT及MRI:增强螺旋CT可见到肺段以上肺动脉内的
栓子,可直接显示肺段血管、血栓部位、形态等。 如为完全阻塞其远端血管不显影。MRI成像对肺段 以上肺动脉内栓子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但据报道螺旋CT血管造影效果明显优于MRI。
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 段以上肺动脉内的栓塞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PE患者溶栓治疗的目的与急性心肌梗死不同。 肺栓塞溶栓的主要目的是溶解血栓,而不完全是为 了保护肺组织。由于肺组织存在双重血运,且可直 接从肺泡摄取氧气,一般不会发生缺氧坏死,因此 只要肺栓塞的血栓尚未机化,均有溶解机会。 因此一般认为动脉血栓最好在发病3 h之内、最晚 不超过6 h溶栓的概念对PE患者不完全适用。
白,使血块溶解; 清除和灭活凝血因子Ⅱ、Ⅴ、Ⅷ,干扰 血块,改善患者肺灌注、
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异常,并可消除静脉内栓子,减少复发, 防止慢性血管阻塞,降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因此溶栓治疗一直都是肺栓塞治疗的重要手段及研究热点。
溶栓治疗:适应证
大面积PE(超过两个肺叶血管)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以各种栓子
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 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 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为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 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PE即指PTE。
临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统教学单元教案肺动脉高压与肺栓塞教案

肺动脉高压诊断流程
肺血栓栓塞症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急性肺栓塞类型,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PE即指PTE。
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域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
一、临床表现:
临床可表现出“肺梗死三联征”,即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但临床有典型“肺栓塞三联征”者不足1/3。
概念
体征
1.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增快最为常见,低氧时可有发绀,有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湿啰音、胸膜摩擦音。
合并胸腔积液时可有相应的体征。
2.循环系统 心动过速,可伴有血压变化,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颈静脉充盈、异常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3.其他 发热,多为38℃左右。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和肺血栓栓塞症
二、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可为低碳酸血症、低氧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部分患者血气结果正常。
2.血浆D-二聚体(D-dimer) 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在急性PTE时升高。
若ELISA法测定其含量低于500μg/L,可除。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课件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肺栓塞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掌握肺栓塞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3. 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肺栓塞的定义:肺栓塞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动脉或其分支的血栓形成,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 肺栓塞的病因: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等。
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病因。
3.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咳嗽、咯血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
4. 肺栓塞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造影等。
其中,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
5. 肺栓塞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
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基本治疗方法,可防止血栓再形成和新的血栓形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肺栓塞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肺栓塞病例,提高学生对肺栓塞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肺栓塞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内科学相关教材或肺栓塞专题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肺栓塞教案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资料:收集肺栓塞病例,用于案例分析教学。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肺栓塞的研究论文和临床指南,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肺栓塞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第二课时:讲解肺栓塞的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3. 第三课时:阐述肺栓塞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4. 第四课时:分析典型肺栓塞病例,进行互动讨论。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准确无误,遵循内科学教材或相关指南。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课件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肺栓塞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b. 掌握肺栓塞的治疗原则和预防策略。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对肺栓塞病例的识别和诊断能力。
b. 培养学生对肺栓塞患者的治疗和预防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肺栓塞患者的关爱和同情心。
b. 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肺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b. 肺栓塞的治疗原则和预防策略。
2. 教学难点a. 肺栓塞的诊断方法及其运用。
b. 肺栓塞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肺栓塞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肺栓塞病例,培养学生对病例的识别和诊断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肺栓塞的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情景模拟法:模拟肺栓塞的临床情境,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肺栓塞教案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案例:准备几个肺栓塞病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讨论题:制定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4.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肺栓塞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肺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肺栓塞病例,培养学生对病例的识别和诊断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肺栓塞的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
5. 情景模拟:模拟肺栓塞的临床情境,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和应急处理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肺栓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肺栓塞患者的诊疗能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关爱患者、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肺栓塞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2、掌握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掌握肺栓塞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肺栓塞的定义和病因2、肺栓塞的临床表现3、肺栓塞的诊断方法4、肺栓塞的治疗方法5、肺栓塞的预防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难点:掌握肺栓塞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图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肺栓塞的基本概念和病因,掌握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实践教学:通过模拟病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掌握肺栓塞的预防措施。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肺栓塞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2、讲解新课:通过讲解、图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了解肺栓塞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3、巩固练习:通过模拟病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肺栓塞的预防措施,了解肺栓塞的治疗过程。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肺栓塞的基本概念和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内容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肺栓塞的掌握情况。
内科学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通常有以下含义: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高血压称为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的现象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通常有以下病因: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体重大小、饮食习惯、生活规律、药物和心理因素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大多数是因为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其他疾病引起。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症状: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胸闷、心悸、气短、踝部水肿等。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肺栓塞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肺栓塞>>>
诊断:
脉被血流带来的栓子所阻塞。主要是血栓 栓塞。也可因空气、脂肪、脓毒性栓子引 起。临床症状有突然气促、胸痛、咯血, 甚至休克、意识丧失。体征有发绀、心率 快或心律失常,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X线胸部可出现楔形、片状阴影,可伴有 胸腔积液。心电图可见肺性P波和右室劳 损。
病因:
对的非孕妇,产后和剖腹产术后发生率最 高。妊娠时腹腔内压增加和激素松弛血管 平滑肌及盆静脉受压可引起静脉血流缓慢, 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加重静脉血栓形成。 此外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增加,血浆素原 -血浆素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但这些 改变与无血栓栓塞的孕妇相比并无绝对差 异。羊水栓塞也是分娩期的
病因:
(一)血栓形成肺栓塞常是静脉血栓形 成的合并症。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和骨盆 的深静脉,通过循环到肺动脉引起栓塞。 但很少来源于上肢、头和颈部静脉。血流 淤滞,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静脉内皮损伤是 血栓形成的促进因素。因此,创伤、长期 卧床、静脉曲张、静脉插管、盆腔和髋部 手术、肥胖、糖尿病、避孕药
内科学症状部分:肺栓塞>>>
病因:
亦源于静脉系统。细菌性栓子除见于亚急 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外,亦可由于起搏器感 染引起。前者感染性栓子主要来自三尖瓣, 偶尔先心患者二尖瓣赘生物可自左心经缺 损分流进入右心而到达肺动脉。
(三)肿瘤在我国为第二位原因,占 35%,远较国外6%为高。以肺癌、消化系 统肿瘤、绒癌、白血病等较常见
内科学症状部分:肺栓塞>>>
内科学各论症状部分 肺栓塞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肺栓塞>>>
身体部位: 胸部。
内科学症状部分:肺栓塞>>>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

临床诊断评价评分表
急 性 肺 程栓 图塞 诊 断 流
肺栓塞的临床分型
大面积PTE:临床表现为休克或低血压
—标准:ABPS<90mmHg或下降幅度≥40mmHg, 持 续15min以上,除外其他引起血压下降的因素
非大面积PTE:
—次大面积PTE: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或超声心动图 表现有右心室运动功能减弱
栓塞部位
多发〉单发,双侧〉单侧 下肺〉上肺,右侧〉左侧
肺梗死 少见
病理生理
机械阻塞的作用 —直接影响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的功能
神经体液因素 —导致多种功能和代谢变化
病理生理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肺梗死 —肺不张 —支气管痉挛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病理生理
对肺循环血流动 力学的影响
—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障碍 —左心功能障碍
B efore throm bolytic therapy
8 days after throm bolytic therapy
1 year after throm bolytic and anticoagulant therapy
磁共振成像肺动脉造影〔MRPA)
敏感性为75-100%,特异性为95-100% 对亚肺段栓塞的诊断受限 常见的肺栓塞征象类似肺动脉造影 适用于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急性肺栓塞危险度分层
危险度分层的常用指标
急性肺栓塞危险度分层
治疗
一般处理 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栓溶治疗 抗凝治疗 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
一般处理
—监测,绝对卧床,通便,对症,抗感染
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吸氧 —呼吸支持—无创,勿做气管切开 —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溶栓治疗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课件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课件第一章:肺栓塞概述1.1 定义肺栓塞是指由于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导致的肺循环障碍。
1.2 流行病学介绍肺栓塞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
1.3 临床表现描述肺栓塞的常见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
第二章:肺栓塞的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
2.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注意肺部听诊、心脏听诊等。
2.3 辅助检查介绍肺栓塞的常见辅助检查方法,如心电图、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MRI 等。
第三章:肺栓塞的治疗3.1 一般治疗介绍肺栓塞的一般治疗措施,如休息、吸氧、补液等。
3.2 抗凝治疗详细介绍肺栓塞的抗凝治疗方案,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3.3 溶栓治疗介绍肺栓塞的溶栓治疗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常用溶栓药物。
第四章:肺栓塞的预防4.1 风险因素评估介绍肺栓塞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
4.2 预防措施介绍肺栓塞的预防措施,如长期卧床患者的物理活动、抗凝药物的使用等。
4.3 手术患者的肺栓塞预防介绍手术患者肺栓塞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第五章:肺栓塞的护理5.1 病情观察介绍肺栓塞患者的病情观察要点,如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
5.2 生活护理介绍肺栓塞患者的生活护理措施,如饮食、休息、活动等。
5.3 心理护理介绍肺栓塞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如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课件第六章:特殊类型的肺栓塞6.1 脂肪栓塞介绍脂肪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6.2 空气栓塞介绍空气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6.3 肿瘤栓塞介绍肿瘤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第七章:肺栓塞的并发症7.1 肺动脉高压介绍肺栓塞导致肺动脉高压的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7.2 急性呼吸衰竭介绍肺栓塞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7.3 右心衰竭介绍肺栓塞导致右心衰竭的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第八章:肺栓塞的预后8.1 预后因素介绍影响肺栓塞预后的因素,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师
班 级
临床医学本科
课程名称
肺栓塞
日 期
课程类型
理 论 课
课 时
2学时
教 材
《内科学》第7版
教材分析
重 点
肺栓塞的病因 、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难 点
肺栓塞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CAI
双语内容
重点名词及常用医学名词解释
教
学
进
度
及
要
求
肺栓塞
1.定义、病因(15分钟)
2.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20分钟)
3.临床表现(20分钟)
4.诊断与鉴别诊断(20分钟)
5.治疗(20分钟)
小 结(5分钟)黑体为掌握内容;划线为熟悉内容;其它为了解内容。
教 研 室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