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排水系统排水孔施工技术研究报告(DOC)
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林秀山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小浪底工程建设揭开了黄河治理新篇章小浪底水利抠纽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上距三门峡大坝130krn.向下俯视黄、淮、海平原·控制黄河流域卷面积的92.3%,控制黄河流域天然径流总量的87“及黄河总输沙量的近100%,是治理黄河下游的控制性骨干工程。
设计水库最高运用水位275m,回水直到三门峡坝下,水库总库窖126.5亿nl‘。
按照合理拦排、综台兴利的工程规划思想.确定枢纽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颐洪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台利用”。
小浪底水库接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饺核,规划水库防洪库容40.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m3.防洪库容和调水调沙库容共5l亿m3为长期有效库容.汛期用以削减洪峰和调节水沙.非汛期用以调节径流和控制凌汛期的下泄流量。
其余75.5亿m‘为淤沙库容.拦截上游的来沙(主要是粗颗粒泥沙),减少下游河床的淤积。
小浪底水利枢纽已于1997年Io月实现大河截流,2000年元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0年初小浪底水库已参与防凌运用,黄河下游的凌汛威胁将从此基本解除。
小浪底水电站总装机容量l8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l亿kW·h,是系统中理想的调峰电站。
从2000年5月底开始,小浪底水电站牺牲发电效益,向下游补亦12多亿m3,极大地缓解了豫、鲁丽省沿黄地区的严重旱情。
从长远来说,小浪底水库平均每年可增加调节径流量17亿rn3,从而大大提高了下游引黄灌溉的用水保证率。
同年6月底,小浪底大坝已提前填筑至设计坝顶高程281m,汛期水库已具备防御千年一遇洪水的能力,2000年汛期黄河如发生40000m3/s的千年一遇洪水,小浪底和三门峡、故县、陆浑水库联合调度.可使花园口的流量不超过20000m3/s(现设防标准为23000m3/s),小浪底水库最高洪术位为235m。
小浪底水利工程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于近日参加了小浪底水利工程实训。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作为我国黄河流域治理的重要工程,其建设过程、运行管理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规模、建设背景、主要功能等。
2. 学习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该工程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2. 工程建设小浪底工程自1991年4月开工,历时11年,共完成土石方挖填9478万m³,混凝土348万m³,钢结构3万T,安置移民20万人。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面对塌方、设计变更、施工管理等各种困难,建设者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沉着应对,奋勇拼搏,最终取得了工期提前、投资节约、质量优良的好成绩。
3. 工程运行与管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自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以来,已正常运行多年。
在运行管理方面,工程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4. 调水冲沙实验2002年,我国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成功进行了调水冲沙实验,以减轻黄河下游河床的淤沙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小浪底工程在减轻河床淤积、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实训体会1. 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利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我国水利事业树立了典范。
2.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小浪底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确保移民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DOC】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解读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其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要求严格,施工强度高,质量要求严,施工技术复杂,组织管理难度大,是中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支持和广大水利同行的帮助下,我们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建设一流工程,总结一流经验,培养一流人才"为总体目标,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在建设管理模式上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合同为依据,充分调动设计、监理和承包商(包括外国承包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妥善处理进度、质量和投资三者关系;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了以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为中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即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代表业主进行工程技术问题决策,对水利部和国家负责,小浪底咨询公司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全面控制,并向业主负责,黄委会设计院承担工程设计责任并向业主负责,承包商落实施工技术措施并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建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聘请了加拿大CIPM公司国际咨询专家组和世界银行大坝安全特别咨询专家组,与参建各方的技术机构相结合,形成了完善、高效、权威的小浪底工程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管理,尊重科学,积极引进,大胆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配套的大型施工设备,成功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一系列高难度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成果创造了多项优质高产新记录。
一、高土石坝联合机械化作业高强度施工小浪底大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设计坝高154m,右岸深槽实际施工最大坝高达160m,坝顶长度1667m,总填筑量5185万m3,填筑量位居全国同类坝型第一位,在世界上也名列前矛。
坝体由防渗土料、反滤料、过渡料、堆石、护坡、压戗等多达十七种材料组成,每种材料按合同技术规范规定,都有严格的材质、级配、含水量、干密度、压实度等要求,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
小浪底引黄工程地下泵站交通洞洞口施工方案设计

SHANXI WATER RESOURCES小浪底引黄工程地下泵站交通洞洞口施工方案设计达玫(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建设管理局,山西运城044000)[摘要]小浪底引黄工程地下泵站交通洞洞径大、洞口处埋深浅,工期任务紧以及围岩地质情况较差,因此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极其重要。
对交通洞洞口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后,确定采用土石方洞挖加钢拱架支撑及挂网喷护的方案,工程实施后,大大节省了工期,保护了洞口周围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小浪底引黄工程;地下泵站交通洞;洞挖施工[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7042(2017)07-0046-021工程概况小浪底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境内,是自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库向涑水河流域调水的大型引调水工程。
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运城市盐湖区、闻喜县、绛县、夏县、垣曲县等5县(区)的农业灌溉、工业及城镇生活、生态用水问题。
工程由引水干线、灌区工程、工业和城镇供水工程3部分组成。
设计引水流量20m3/s,年设计引水量2.47亿m3,其中农业灌溉1.16亿m3、工业供水和城镇生活用水1.16亿m3、生态用水0.15亿m3。
引水干线起始于垣曲县境内的小浪底水库库区内板涧河入黄口上游约600m的黄河左岸处,终止于闻喜县吕上窑村东北0.5km的吕庄水库,引水干线线路总长59.6km。
引水干线主要建筑物包括取水口进水塔、输水隧洞、地下泵站、板涧河调蓄水库、末端出水池等。
1号输水隧洞为圆形有压隧洞,洞径4.5m,隧洞长5.95km,布置于取水口与地下泵站之间。
地下泵站内安装水泵机组6台,设计提水流量20m3/s,设计扬程254m,总装机容量84000kW。
地下泵站1号交通洞进口位于板涧河左岸解峪乡政府附近,进口段的施工区位于果树经济林,地面附着物包括1趟解峪乡农村电网线、1趟解峪乡通讯电缆线、1趟施工用10KV电线、以及10余座坟墓,坟墓分布分散、影响范围广。
2施工方案比选2.1大开挖方案1号交通洞洞口土洞段采用土石方明挖、混凝土衬砌完成后土方回填复原,明挖段长约120m。
小浪底大坝对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河流-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研究

小浪底大坝对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河流-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研究小浪底大坝对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河流-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研究摘要: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黄河下游的河流和地下水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通过研究小浪底大坝对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河流-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探讨其对该地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第一章:引言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全球第五长的河流。
黄河下游是一个典型的悬河段河流,其水体流速较慢,河势平缓。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和工程建设的不当,该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第二章:小浪底大坝的建设和功能小浪底大坝是位于黄河下游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主要用于水电发电和防洪控制。
大坝的建设改变了河道的自然流动状况,对河流与地下水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章:小浪底大坝对河流系统的影响3.1 河床沉积和冲淤变化大坝的建设导致河道上游的水流受阻,使得沉积物沉积在大坝附近的河床上,造成冲淤变化。
这种冲淤变化不仅影响河道的流量和水质,也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3.2 水体温度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大坝的建设影响了河流的水体温度和化学成分,改变了水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大坝拦截了河水的流动,导致上游水体的积聚和加热,进而影响了下游水体的温度分布和鱼类等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3 河水的含沙量和水质变化大坝的建设对河流的流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导致水流中的悬浮颗粒物无法顺利运移,造成河水的含沙量增加。
此外,大坝所产生的水位波动和水体混合也对水质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河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变差。
第四章:小浪底大坝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4.1 地下水位的变化大坝的建设改变了地下水流动的路径和速度,使得地下水位出现明显的变化。
大坝拦截了河水的流动,导致上游地区的地下水位升高,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降低。
小浪底实训报告

一、实习概述一、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二、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背景、设计理念及施工技术;2. 掌握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方法;3. 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4. 为今后从事水利工程相关工作积累经验。
二、实习内容一、小浪底工程简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是黄河流域治理的关键工程之一。
该工程于1991年开工,2001年竣工,历时十年。
工程主要由拦河大坝、发电厂、船闸、灌溉系统等组成,是一座以发电、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
二、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小浪底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设计理念、施工技术等。
同时,我们学习了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方法,为实习做好准备。
2. 实习过程(1)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实地考察了小浪底工程,参观了拦河大坝、发电厂、船闸等主要设施。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小浪底工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2)学习施工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跟随指导老师学习了小浪底工程的施工技术。
主要包括大坝施工、发电厂施工、船闸施工等。
我们了解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支撑等。
(3)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共同完成了多个施工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提高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加深了对水利工程的理解。
2.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水利工程的基本施工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意识。
四、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水利工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浪底水库管道排沙系统施工技术研究

低, 可在现场进行管 材成 型加 工 , 节约 运费 , 施工 方便 ; 可 随 ② 意焊接成 型 , 搬运便利 ; 粗糙系数仅为 0 09; ③ .0 ④使用寿命 长 ,
一
般在 5 0年以上 。此外 , U—P C缠 绕管 属柔性 管 , V 能顺 应管
道基础 的不均匀 沉降。 目前投入生产 的最大 口径 为 30 0m 0 m, 通过与生产厂 家 商讨 , 现 有生 产 设备 和 技术 上 , 产 40 0 从 生 0 m 口径 的管道是 可行 的。因此 , 议选 用该管 材为 排沙 系统 m 建 管道用材 。
关 键 词 :管道 材料 ;管 道 L _ ;排 沙 系统 ; 小浪 底 水 库 r - -
中图分类号 :T 15 T 6 2 V 4 ;V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 17 (0 8 0 — 1 1 。 10 —3 9 2 0 )7 0 0 I 1 1
由于小浪底水库 已建成并 投入运行 , 因此设置 管道排沙 系 统非常 困难 , 需要 在解 决大量 的技术难 题后才 可能实现 。管道 材质选型 、 道连接方式 和铺设 拆 卸施 工工艺 、 管道 柔性 连 管 支 接及水下移动性 能、 洞与水 库管 道连 接处 的施工 技术 、 洞 隧 隧
分 利用各材料 的物理力学特性 的高 品质的管材 , 南水 北调 中线
京石段应急供水工 程 ( 京段 ) 北 就规 划采 用 双排 直径 为 400 0
mm的预应力 钢 筒混 凝 土 管输 水 ; 改性 尼 龙管 材 具 有 耐磨 损 ( 是钢管的 3~ 5倍 ) 抗 冲击 ( 、 柔韧 性能好 ) 自润滑 ( 、 不易沉淀
小浪底工程施工导流工程

高档4H
1、在高档2H的基础上,接合套后移和链轮啮合。 2、此时分动器的前后输出轴均输出动力。 3、汽车以高档四轮行驶。
低档4L
1、接合套继续和链轮啮合。 2、换挡齿套后移和行星架短齿啮合,在行星齿轮的增扭减速作用,输出轴以低速度转动。传动比2.71:1 3、汽车以较慢速度四轮驱动。
231分动器两轮驱动
231分动器四高档轮驱动
231分动器四轮低档驱动
231型分动器工作情况
空档:此时,后输出轴的齿套和输入轴齿轮,以及行星齿轮架的短此均不接触,输出轴不动。汽车 不行驶。
高档2H
1、换档齿套前移,和输入轴齿轮内齿圈啮合,动力直接传给输出轴。 2、传动比为1:1 3、接合齿套和和两轮脱离啮合。 4、汽车以两后轮驱动。即挂上高速档。
复习提问(10´)
请回答:下面的机构叫什麽名称。
讲授内容(70´)
分动器是传动系重要装置
特殊的道路,特殊的地形,特殊的行驶需要,要求汽车把动力分配使 用好。在传动系设置分动器,把变速箱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前后轮。
随着汽车的发展,许多高性能的汽车都采用四轮驱动。汽车的分动器 类型很多。
分动器的类型
直接式分动器工作情况
直接连接式分动器
1、用于前驱动汽车。 2、用爪式离合器完成分离和结合。 3、结合时就是四轮驱动。 4、分开时就是前轮驱动。 5、用于短时间的四轮驱动。
液压多片离合器式分动器
多片离合器式分动器(工作状况
多片离合器式分动器
液压多片离合器分动器
1、应用于前驱动汽车。发动机也能传力给后轮。 2、在变速器后面有一组多片离合器。当液压多片离合器结合在一起时,动 力同时传给后轮。 3、也可以独立后轮驱动。 4、是常时的四轮驱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5地下厂房排水系统设计示意图
2.3小浪底排水系统的独有特性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设计和建设中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和中国第一,它是世界上洞室布置最密集的水利工程;消力塘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两级消能消力塘;地下厂房是目前国内在砂页岩不良地质条件下开凿的最大地下厂房。正因为如此,小浪底排水系统也最具有其特色性。
排水洞
消力塘
图2-1 消力塘排水系统平面布置图
洞顶斜排水孔孔径100mm排水洞
L-15m∠600
洞侧斜排水孔孔径100mm
L-15m∠450
排水沟
垂直排水孔孔径100mm L-10m
图2-2 消力塘排水系统排水孔设计示意图
2.2.2 左岸单薄分水岭地下水排水系统
左岸单薄分水岭内外集中布置有洞群、地下厂房、开关站等重要建筑物。为保障山体稳定和建筑物的安全,在这里布置了一个科学的地下水排水系统。
1 前 言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系统工程中,处于无可取代的战略地位。它位居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2.2%,控制黄河径流量91.2%,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其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综合利用,除害兴利”。它以其宏大的工程规模、复杂的水文、泥沙和地质条件、苛刻的运行要求,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世界坝工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2 地下排水系统设计
2.1排水系统的目的意义及作用
为了有效地提高洞群室围岩的稳定性以及进出口岸高边坡的稳定性;保证水利枢纽良好可靠地运行;提高岩体特别是其泥化夹层的抗剪强度,首先必须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渗控工程就是地下排水系统。
2.2排水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下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消力塘边坡、左岸单薄分水岭、地下厂房这三处地下水排水系统;此外,还包括右岸山体地下水排水系统及东苗家滑坡体内排水系统。
在消力塘部位,设计了一条888.5m长的排水洞,在其排水洞的上游侧边墙和洞顶设计斜孔排水,在其排水洞的底部设计铅直孔排水,以满足排水需要。
在洞群集中布置的左岸单薄分水岭,设计了立体交叉的排水系统。水平排水由不同高程的6条排水洞构成,在其排水洞的顶部和下部设计了不同的排水斜孔。垂直方向设计了落水孔,使部分排水排入孔板洞,并沿孔板洞排出山体。
28号排水洞4号排水洞
落水孔
30号排水洞
落水孔落水孔
排水孔底线EL-85.032号排水洞排水孔底线EL-100.0
排水孔产状
28号洞上
φ76@3.50 SW2100∠700
φ76@3.00 NW3500∠700
28与30号洞间
φ76@3.50 NW3500∠700
φ76@3.00∠900
30号洞下
φ76@3.50 NW3500∠700
排水系统的主体工程为排水孔,排水孔施工分为两大子项工程,一是排水孔钻进,二是排水滤管的加工与安装。自1995年以来,我单位在小浪底工区先后承接了7.2万延米的排水孔施工任务,总产值达1500万元,为了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我们对排水孔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实验,力求把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开发应用到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水孔施工中。
在地下厂房部位,设计了两层封闭的排水洞系统,在其排水洞的顶部和下部设计了不同的排水斜孔,两层封闭的排水洞之间,通过8B交通洞、8号交通洞以及3号尾水洞中的垂直落水孔将二者沟通,形成了排除地下厂房外围的两层排水洞系统。
地下厂房地下水排水系统作用就是降低地下厂房周围的地下水位,保证地下厂房围岩稳定,使地下厂房有良好的工作条件。排水系统设计方案如下:
28号排水洞
北
厂房安装间副厂房
6条发电引水洞
主变室
尾水闸门室
1号尾水闸排水孔顶线EL-220.0
排水孔顶线EL-198.0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地解决了“进口泥沙淤堵、高流速含沙水流、洞室群围岩稳定、大坝深厚复盖层防渗处理、水轮机的抗泥沙磨蚀、进出口高边坡稳定、水库运行方式、水库诱发地震、水库蓄水后库岸稳定”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
其中在“洞室群围岩稳定”、“进出口高边坡稳定”这些世界性技术难题攻关上,开创性地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地下排水系统工程。
2.2.3地下厂房地下水排水系统
地下厂房位于左岸“T”形山梁交汇处的腹部,距主坝防渗帷幕处约40m左右。水库蓄水后,厂区周围地下水位将逐渐升高。为使厂房内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建筑物及机电设备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做好地下水排水工作是必须的,同时也是能否保证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喷锚支护能否长久作用的关键所在。
2.2.1消力塘边坡地下水排水系统
小浪底水利枢纽消力塘为预开挖有衬砌水垫式。为建造消力塘所开挖的上游边坡最大高度80m左右,而所有的泄洪建筑物出口就座落在上游边坡的不同高程上。由于泄洪建筑物的独特布置,消力塘上游边坡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泄水建筑物出口、消力塘乃至整个枢纽的安全运行。
因消力塘上游边坡存在有倾向坡外的软弱夹泥层,工程运行后左、右侧边坡地下水位约为145m,也需要降低地下水位, 因此,对消力塘边坡地下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
我们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臻于完善排水孔施工技术,采用风动潜孔锤钻进技术进行排水孔钻进,利用自行研制的PVC滤管加工设备进行PVC滤管加工,综合运用这一先进的排水孔施工技术,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单是我们一个单位,就降低成本达到360万元以上。
由我单位率先开发应用的潜孔锤钻进技术和PVC滤管加工技术,在小浪底工区相继被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中国水电一局等单位推广应用。应用这一先进技术,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中,共完成排水孔施工11.6万延米,创产值2420万元,节约经费600万元,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了该技术在排水孔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可行性、先进性;与此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地表线3号排水洞
落水孔
4号排水洞F238断层
落水孔F236断层
28号排水洞
29号排水洞
30号排水洞
2号排水洞
图2-3左岸单薄分水岭排水系统示意图
左岸单薄分水岭地下水排水系统,主要由水平排水系统和垂直排水系统组成,前者为处于不同高度上的水平排水洞,包括2号、3号、4号、28号、29号、30号排水洞等,后者为将不同高程的水平排水洞在垂向上贯穿起来的落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