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荔波县恒姑煤矿M1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115

荔波县恒姑煤矿M1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115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荔波县恒姑煤矿Ⅰ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审核:编制:工程师: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编制时间:2011年11月13日恒姑煤矿Ⅰ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一、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恒姑煤矿地处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佳荣镇,距荔波县32km,至佳荣镇10km,恒姑煤矿隶属荔波县煤炭工业局管辖。

至广西河池至立化运煤专用铁路线平寨站20 km,交通较为便利。

(二)井田范围恒姑煤矿为六证齐全的矿井,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 +800m至+300m标高,矿区面积1.8651km2,生产规模为9万吨/年,其拐点坐标(北京坐标系)见表1: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编制目的 (3)1.2 报告范围 (3)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概述 (4)2.1 煤与瓦斯突出的定义与特点 (5)2.2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严重性 (6)三、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辨识 (8)3.1 采掘工作面风险辨识 (9)3.2 通风系统风险辨识 (10)3.3 监测监控系统风险辨识 (11)3.4 人员行为风险辨识 (12)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评估 (13)4.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5)4.2 事故的严重程度 (15)4.3 事故的暴露因子 (17)4.4 事故的后果严重性 (18)五、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控制措施 (19)5.1 采掘工作面的风险控制措施 (20)5.2 通风系统的风险控制措施 (21)5.3 监测监控系统的风险控制措施 (22)5.4 人员行为的 (23)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25)6.1 应急组织与职责 (28)6.2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29)6.3 应急演练与评估 (29)七、结论与建议 (31)一、内容描述本评估报告旨在对某一特定区域或矿井进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专项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报告首先概述了该区域或矿井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煤层赋存条件、开采历史、通风系统、瓦斯抽放设施等。

报告详细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和倾角变化、瓦斯含量和涌出量、煤尘爆炸性等因素。

在辨识评估过程中,报告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现场实地调查、工程分析、数值模拟和风险评估模型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法和数据,报告确定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关键风险点,并评估了这些风险点的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报告还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建议,旨在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概率,减轻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这些建议包括加强瓦斯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优化通风系统和抽采布局、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等。

“三软”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果检验)技术标准

“三软”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果检验)技术标准

“三软”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果检验)技术标准本标准由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风管理部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瓦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长海殷秋朝翟华李丰良舒社会秦法秋王世贤李占五王金启王红卫李敬东本标准由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委员会审核批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软”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预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以下简称效检)指标及其临界值、预测(效检)钻孔布置方式、测定仪表、测定步骤和突出危险性判定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郑州矿区“三软”突出煤层无突出危险区和突出危险区采取区域防突措施有效后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MT/T641-1996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测定方法MT/T639-1996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方法《“三软”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技术标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3 预测(效检)指标及其临界值“三软”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预测(效检)同时采用2个指标:即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钻屑指标S值,其临界值经集团公司批准。

4 测定仪表、工具(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仪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的测定采用瓦斯q值测定仪。

(2)钻屑量的测定仪表钻屑量(S)的测定采用弹簧秤、接尘袋,弹簧秤测定范围应达到10kg。

(3)常用工具常用工具:①扳手(规格:200mm)2把;②坡度规1个;③皮卷尺一个(规格5m)。

正文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正文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前言山西东辉集团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柳林县邓家庄村附近,生产能力9 O万t/a,为单独保留矿井。

为贯彻《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晋煤执发【2009]272号)精神,有效遏制和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山西东辉集团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委托山西智德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该矿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估。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成了山西东辉集团邓家庄煤业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组。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组根据有关规定,将煤矿重大危险源分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性、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自燃、煤层冲击倾向性、坚硬顶板需人工强制放顶以及其它自然因素等8个类别,根据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条件,首先确定该矿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然后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找出重大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依此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并进行现场检查。

通过对危险源自身危险性和对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

通过危险性评价,认定评价对象发生事故危险性的等级,按照危险程度确定矿井的重大危险源等级。

在对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同时,我们对该矿的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进行了专门评价。

最后针对矿井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并编制了本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评估范围评估范围:1.确定该矿存在的重大危险源;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分析;3.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4.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5.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对煤矿重大危险源的等级进行认定。

第二节重大危险源评估的主要依据1.《安全生产法》;2.《煤矿安全规程》;3.《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6号);4.《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5.《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国家两局21号令);6.《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国家两局22号令);7.《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总局17号令);8.《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l.025—2006);9.《矿井瓦斯抽放规范》(AQl027—2006);1 0.《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出鉴定规范》(AQl 024—2006);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l029—2007);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 3.《重大危险源辨识》(GBl 8218-2000);14.《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第二批);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1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 7.《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 25号);1 8.《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19.《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晋煤执发[2 009)272号);20.《山西省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晋煤安发[2009】24号);21.《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监督管理规定》(晋安监煤字【2008】2号;22.《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山西煤监局关于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监管监察办法暨关于煤矿安全生产许可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晋政办发【2005】100号);23.《山西省煤矿安链‘产监督管理规定》(晋煤监办字【2004】第171号);24.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5.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及其鉴定结果批复文件;26.现采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27.矿井地质报告及其批文;28.矿方编制的《矿井应急救援预案》;29.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文;30.其它资料。

新集二矿9煤、11-2煤突出危险性鉴定

新集二矿9煤、11-2煤突出危险性鉴定
煤 突 出危险 ・ 定 。 陛鉴 关键 词 : 坚 固性 系数 ; 煤层 瓦斯 放散初 速度 指标 ; 突出危 险性 煤
表 11— 煤、 煤各项参数表 12 9
时, 煤层才具有发生突出的潜在危险 ■ 『一 _ 煤层软分 层的 煤的 瓦斯放散初 速 — — 新集二矿位于淮南复向 斜谢桥向 斜南翼, 颍凤 性。 P 物理意义: 表示含有瓦 “ “ ’ 区阜风推覆构造中 , 段 构造线方向近东西。 煤层结 度指标 △ 的 9

科 技论坛 J j 】
孙栋 生
新集二矿 9 、1 2 煤 1- 煤突出危险性鉴定
( 安徽 理工 大 学能源 与安全 学 院, 安徽 淮南 22 0 ) 300
摘 要: 实际测定的煤层最大瓦斯压力P 软分层煤的破坏类型、 根据 、 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AP 和煤的坚固性系数 f 等指标 , 投新集二矿 9 1— 对国 煤、 12
1矿井 概况
构较复杂, 通常含有 1 层夹矸,  ̄ 2 夹矸总厚平均达到 斯的煤体暴露时, 放散瓦斯( 即从吸 n 2 u . 1 1 1 m 而煤层平均总厚在 0  ̄A 。 ., O . li 经采样化验煤层 附转化为游离状态)快慢的一个指 9 n 的 发热量低, 灰份最高达5 . %, 8 5 大多超出4 % 7 o 的计 标。 P A 的实质: 是 在实 验仪 器内 “ . a M 向 … 算标准。 且煤层赋存彀 不稳定。l 2 l 煤层: 碎块 在 O1 p 平衡吸附瓦斯条件下 , - 黑色, 状, 部分为块状; 全层厚度 Z 94 4 , 34 , 2 - 8m 平均 . m 采 固 - . 6 定的真空空间放散 06 S -0 内瓦斯 1 2 — - 1 6 - 变化值 ; 单位为 m H 。它表 “ 2 m g I 用厚度 1 - m 平均 2 m煤层厚度变异系数 2% 压力的 .4 , 95 . ; 8 0。 2 煤、1 煤瓦斯基础参数测定 l2 9 _ 示 初 放散 斯 煤的 始 瓦 性能, 能 : 。 该性 是 : 2 煤层原始瓦斯压力( ) l P 由煤的物理、 力学性质来决定的。在 煤的 煤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动力现象, 影响因 瓦斯含量相同的条件下 , 瓦斯放 9 9 l 煤的破坏程度越严 素很多, 但毫无疑问瓦斯压力是导致突出的基本因素 散初速度越大, 之一。 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所需的瓦斯压力具有临界 重 , 越易于形成具有携带破碎能力的 8 即越有利于突出的发生和发 9 一 值, 临界瓦斯压力值是突出的必要条件, 但决非充要 瓦斯流, 条件。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黼 《 我国煤层发生煤与 展。 P a eX, 突出危险性就越 大。 险。 瓦 斯突出的临界瓦斯压力值确定为 0 4 P。 .M a 7 3 实测 结果 5突出危险性评价 2 钻孔瓦斯流量 憔 祛 . 2 澳 综合以 上各项参数进行 分析、 测定以后, 得出表 9煤 : I 。 钻孔瓦斯流量测定采用目 前通行的方法, 利 即 通过对 9 项指标、 煤四 瓦斯涌出 钻屑指标法 量、 用煤层瓦斯压力测定钻孔 , 在钻孔施工完成后, 立即 4数据分析 预测数据分析考察, 各项指标均未达到《 防治煤与瓦 测定其钻 孔的自 然瓦斯涌出 , 量 封孔前后继续测定, 4 单项 . 1 指标分析 斯突出 规定》 要求的I界指标 , } 缶 同时通过原始资料分 测压完成后卸下压力表后再次测定其随时间的变化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规定 》 要求,煤瓦斯 9 析、 相关技术管理 ^ 走访调查, 9 . 员的 可知 煤在采掘 关系。 瓦斯压力最高 0 1 P<. p, A M a0 4M a 坚固性系数最小 7 过程中未出 现过喷孔、 顶钻、 瓦斯异常或其他动力现 2 . 3煤的破坏类型 0 1 , 瓦斯放散初速度最高 6 <0 .>5 6 0, . 1。 1 现场考察煤的 象。 基于上 根据《 述,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规定= 》 ‘ 部指 煤的破坏类型是指煤体结构受构造应力作用 破坏类型 I 类, 、Ⅱ 各项指标均未达到突出l界值。 l 缶 标均达到 或超过临界值的, 确定为突出 煤层的规定” 后, 于其破 圉蔓 由 不同, 煤的物理、 力学性质和特征 l 2 1 煤瓦斯瓦斯压力最高 2 P>7 p 固 . . M a 4M 理 性 1 1  ̄ 要求 , 预测新集二矿井田 地勘线 1 1 线之闻-5m -3 0 70 也不同, 而形成不同 的类别。 煤的物理、 力学性质特征 系数最小 0 1 . 瓦斯放散初速度最高 6 < , 5> 5 0, . 1 现场构造特征、 煤的 考察煤的破坏类型Ⅱ 除瓦斯压力指标超过临界值 类, l_ 煤: 12 节理性质、 煤的节理面性质、 煤的断口性质 , 煤的强 外, 指标均未达到突出临界值。 其他 尽管该矿 l 2 1 煤层瓦斯压力 _ 最大 2 1 P , . M a但 1 度。 依据以上性质和特征将煤划分为五种 类型: 类: I 4 刚 折 量分 . 2 涌出 析 其它2 指标± 于犒 ; 洽 、 界指 采掘面 标。 谫黼 出量相 根据我 ̄x 9 1 2 , 煤、 - 煤已采和正在开拓、 j - 1 回采 非破坏类, 类: Ⅱ 破坏类, 类: Ⅲ 强烈破坏煤, Ⅳ类: 粉 对 J 较, ’ 且涌出稳定, 及石门揭 以 煤钻屑指 砝预测数 枥 碎 ,类 : 类 V 全粉煤。 实践证明, 破坏程度 煤的 越严重, 的 工作面统计表明,煤掘进区间瓦斯涌出 0 9 9 量 .— 0 据分析考察, 各项指标均未达到《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其突出危险性也越大。 依据镪 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0 4 S i, . mh n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0 7 7 n . m ̄i, 5 n瓦斯 规定》 要求的临界指标, 通过原始资料 同时 分析、 相关 规定, 、 类为非突出煤层 , Ⅳ、 IⅡ Ⅲ、 V类为突出煤 涌出 量较小。l_ 煤层已经回采 l 个工作面。 1 2 3 通过 技术管理人员的走访调查,可知 l_ 煤在采掘过程 12 层。 应该指出的 在确定突出煤层和非突出 是, 煤层时, 回 采工作面瓦斯涌出 量统计可看出 1 2 煤回采 1 - 期间 中 未出现过喷孔、 顶钻、 异常或其他 瓦斯 动力现象。 按 必须和其它单 项指标— 起共同考虑。 最高瓦斯绝对涌出 8 3 S l 相对量 8 S平 量 . h n 7mn, .m/ 0 t ,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全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临 “ 均瓦斯绝对涌出 4 2f i 相对量2 7 I 通过 量 . n mn 1 , . 2I 。 2 4煤层坚固性系数() f 界值的, 确定为突出 煤层的 规定’ 求, 要 预测新集二矿 煤层坚固 性系数间接地反映了煤体强度, 煤体 资料分析, 调查相关技术管理人员, 确定 9 、 . 煤 l2 1 井田 地勘线 1 1 线之间-5m标高以上 l 2 - 3 - 0 70 l 煤属 _ 煤采掘期间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小且 涌出 稳定, 现 未出 强度越大 , 性系数亦越大, 坚固 煤层发生煤与瓦斯突 非突出煤层。 出 的潜在可能性就越小。 此 , 因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规 过瓦斯异常现象。 参考 文献 定 煤层坚固 性系 数纳入煤与瓦 斯突出细则单项指 4 钻屑指标法预测指标 3 分析 『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标之~ , 并规定其I界指标值为 o , >5时, 临 5 当f 0 煤 通过 对新集二矿 9 l_ 煤掘进工作面和揭 煤、l 2 细则腓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9. 15 9 层发生突出危险性很小; 只有当f 0 时, <5 煤层才 具 煤工作面采用钻屑指标法测定的预测指标分析可看 圈 国家安全 生产 监督管理 总局.防治煤与 瓦斯 突 出 有发生突出的潜在危险 , 性 但是否会发生突出, 取 出,煤 2 1 风巷( 还 9 96 标高-7 m 最高钻屑量为 S a 51 ) mx 规定【 北京 : 工业 出版社 , 9. 煤炭 1 2 9 决于 其它影响因素。 煤的坚固 性系数 f 是表示煤抵抗 为 4 k n 解析值最高 lOa 2 1 机巷 ( .g , gh l  ̄ 96 p 标高一 I 国家 3 】 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啤 北京: 煤炭 0m 最高钻屑量为 S a 为5 k m 瓦斯解析值最 m x .g , 7/ 外力 破坏能力大 小的—个综合性指标。 是由煤的 它 物 6 3 ) 工业 出版社 .0 4 2 0. 理力学性质( 主要是强度、 硬度、 瞻陛) 所决定。 高 1O a-5 轨道石门揭 9 2p。7 0 煤工作面测定最高瓦斯 作者简介: 孙栋生, 2 0 毕业于安徽理工大 男, 8 0 2 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 p ’ 5 A) 解析值 8p。均小于《 o. 防治煤与瓦斯规定》 要求的临 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 现于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 安 1. , - o - ̄ 7 l 瓦斯放散初速度是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的单 界值。12 - 5 强力皮带上山揭 l 煤测定最高 全学院读研 究生 。 20,70回风石门揭 1 煤测定最 J 项指标之一。防 《 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定的发 确 生煤 瓦斯解析值 1oa-5 于瓦斯突出的瓦斯放散初速度临界值为 A =0 P 1。当 高瓦斯解析值 lOa/ 于临界指标。资料查验表明 p ’、 l J A <0 P 1 时,煤层发生突出的危险性较小;当△ ≥1 钻屑指标法测定 9 、 - 煤层工作面均无突出危 P 0 煤17 l

炭窑沟矿井二4煤层1940~1985m水平工作面采前突出危险性评价

炭窑沟矿井二4煤层1940~1985m水平工作面采前突出危险性评价
Ke wo d : a e lg ; u b rtd n e v la in; a o t n ; a rs u e; a o to y r s g s g o o y o tu s a g re au t o g sc n e t g sp e s r g sc n rl
(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 学与工程 学院, 河南 焦作
要: 根据煤 层瓦斯含量 、 煤层瓦斯压力 、 的坚 固系数 、 煤 瓦斯放散 初速度 、 瓦斯 吸附系数 等瓦斯基 础参
数 , 合分 析了炭窑 沟矿井瓦斯地质条件和煤层破坏特征 , 用单项 指标法 、 综 采 综合指标法 和瓦斯含量法 , 完 成 了炭 窑沟矿井二 煤层 19 0~1 8 4 5m水平 工作 面采前煤 与瓦斯突 出危 险性评价 , 9 为生产矿井防治煤与 瓦斯 突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关 键词 : 瓦斯地质 ; 出危 险性评价 ; 突 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 ; 瓦斯防治 中图分类号 :D 1 . T 7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 2 9 (0 1 1 —0 6 0 10 — 7 8 2 1 ) 1 0 0 — 3
o 4 ~19 5 m lv lc a n n a y o o o n ,a d t e r s l r s f l o ep o u t n o o n n a ub r t f 19 0 8 e e o l mii g i T n a g u c a mi e n h e u t a eu eu rt r d ci f a mi e a d g so t u s n l s f h o cl i o lmi e ma a e n o p o ie a s i n i c b ssf rp r t n n c a n n g me t r vd ce t a i o a t i . t i f io

煤矿突出危险性评估

煤矿突出危险性评估

煤矿突出危险性评估煤矿突出是煤矿所面临最为常见的高风险事故之一,同时也是最具有瞬间爆炸威力的事故类型。

在煤矿突出事故中,煤矿工人常常面临着生命危险,那么如何科学评估煤矿突出危险性成为了一个落实预防措施的关键问题。

评估煤矿突出危险性是指利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完成对煤矿发生突出危险的概率和危险影响程度的研究,通过量化指标表现评估结果,为煤矿生产实际中的危险防范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会对评估煤矿突出危险性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评估煤矿突出危险性的方法和技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煤矿突出危险性的评估需要参考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煤层状况、煤层地质构造、煤层应力状态、采掘方式、通风方式、煤矿工作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等。

评估方案应根据具体煤矿的情况制订,分析研究评估对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量化评估结果。

其次,评估煤矿突出危险性需要建立合理评价体系。

科学评估体系应包括突出危险预测、危险等级分类、影响评价、控制措施选择和效果评价等五个方面。

从预测入手,利用数据分析方法评估突出危险发生的概率和程度,然后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危险等级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最后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并对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再者,评估煤矿突出危险性需要精确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煤矿突出危险性的评估数据主要涉及煤矿地质地貌情况、矿区地质构造、采掘方式数据、煤矿人员素质以及实时监测数据等方面。

此外,对于煤矿突出危险性的评估还需要利用计算机及其他相关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模拟,分析预测结果,并建立评估模型。

最后,评估煤矿突出危险性需要建立专门的评估团队。

评估团队成员应该包括有关煤矿的专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以及煤矿规章制度和技术设备的掌握程度,为煤矿突出危险性评估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总之,评估煤矿突出危险性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需要采取科学、严谨的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并运用精准信息和支撑,而吸纳多专家,共同进行评估研究也很有必要和可行。

关于谢家河沟煤矿各煤层按突出煤层进行认定的报告(1)

关于谢家河沟煤矿各煤层按突出煤层进行认定的报告(1)

谢矿发〔2019〕20号关于谢家河沟煤矿各煤层按突出煤层进行认定的报告一、报告原由谢家河沟煤矿于2011年11月5日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交了《盘县羊场乡谢家河沟煤矿15#、17#、18#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于2012年5月委托贵州易通矿山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提交了《盘县羊场乡谢家河沟煤矿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鉴定结论为谢家河沟煤矿法定矿界内的12#、15#、16#、17#、18#、21#煤层有突出危险性。

二、主要依据1、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盘县煤炭局<关于2012年度盘县地方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送审的报告>的批复》(黔能源[2010]208号),盘县谢家河沟煤矿瓦斯等级为突出矿井。

2、根据贵州省煤矿设计院2017年11月编制的《贵州德佳投资有限公司盘县羊场乡(预留)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通过钻孔取样,对各煤层的瓦斯含量进行测试,本次煤层瓦斯增项样送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进行了煤的坚固性系数(f)、瓦斯放散初速度(△P)、煤的高压吸附等温试验(a、b)、瓦斯参数等项目的测试。

本次工作在J7102、J7201、J7301孔采取16层煤层瓦斯增项样,瓦斯压力测试由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一三队完成,共16层次。

测试结果见表7-14。

表7-15 瓦斯增项样测定结果表表7-16 判定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指标的临界值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关于“判定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指标的临界值(表7-16)”及相关规定:“只有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方可将发生动力现象的煤层定为突出煤层,矿井定为突出矿井。

”由表7-15可以看出,1#、3#、61#、63#、10#、12#、16#、26#、271#、272#、291#、292#、32#煤层的坚固性系数全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其余煤层有几项指标均超出临界值,煤矿在今后生产中可能具有突出危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城县杨家寨煤矿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参加评估人员2019年3月22日目录1.前言 (1)2.矿井概况 (2)2.1地理概况 (2)2.2井田境界 (3)2.3 矿井开拓及设计生产能力 (4)3.矿井地质 (5)3.1 地质构造及特征 (5)3.2 地质构造 (7)3.3 煤层及煤质 (9)3.4 矿井瓦斯 (18)4.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估 (19)4.1 评估范围 (19)4.2 评估依据 (19)4.3 评估方法 (19)4.4煤层瓦斯含量测算 (19)4.5煤层瓦斯压力测算 (21)4.6 煤层突出危险性认定 (21)5.评估结论 (22)1.前言水城县杨家寨煤矿开采井田的煤系地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13层(C1、C2、C5、C6、C8、C9、C10、C12、C13、C18a、C18b、C66、C67-69煤层),其中,设计开采的C1、C6、C12、C18煤层中,C1、C12、C18煤层经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12月7日鉴定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C6煤层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于2013年4月鉴定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其余的C2、C5、C8、C9、C10、C13、C66、C67-69等8层煤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第一百九十一条“突出矿井的新采区和新水平进行开拓设计前,应当对开拓采区或者开拓水平内平均厚度在0.3m以上的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估,评估结论作为开拓采区或者开拓水平设计的依据”的要求,公司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矿井开采范围内未鉴定突出危险性的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估。

2.矿井概况2.1地理概况1)位置及交通水城县杨家寨煤矿位于水城县阿戛镇境内,属于贵州省格目底向斜北东翼东段,行政区划属水城县阿戛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4′18″~104°54′42″,北纬26°30′05″~26°30′29″。

距水城县25km,矿山有乡村公路接S314省道与水城县城相通。

水城县城有贵(阳)昆(明)铁路通过,交通条件较好,矿井交通便利。

2)地形地貌井田属构造侵蚀、溶蚀地貌,地形是以仲河为界,南北两侧高,并由北西向南东倾斜,最高点位于南西部的飞仙关地层山脊,标高1875.5m,最低点在仲河河谷,标高1570m左右,相对高差305.5m。

区内地形起伏大,多呈斜坡,坡度10°~65°,一般坡度在20°~35°左右,少部呈缓坡,坡度一般小于20°,斜坡以脊状山形态展布,冲沟较发育。

有利于地表水排泄。

3)气候条件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温暖、冬春寒冷,季节性区分不明显,常年阴雨连绵,气候变化无常。

每年5~8月平均最高温度22~30℃,11月至次年2月为冰雪凌冻期,最低温度达0℃。

年无霜期平均25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水量为1223.6mm,最多年降水量达1460.7mm,最少年为873.6mm;年平均风速1.4米/秒。

4)水系河流井田位于格目底向斜北东翼东段,为高原山地地形,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流入盘江。

区内沟谷较发育,地表水排水通畅。

区内无大的河流及水体,仅有由北西流向南东的季节性溪流,调查时流量0.8~2.5升/秒。

沟谷发育,沟溪水枯季流量小或干枯,雨后山间沟溪水流量较大,暴雨后有山洪发生。

5)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本区地震烈度为6度。

2.2井田境界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2月(有效期限:2012.12-2019.12)颁发的贵州博鑫矿业朌份有限公司水城县阿戛镇杨家寨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52000020121120128271,水城县阿戛镇杨家寨煤矿井田范围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局划定,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圈定,呈长方形,走向长约2.016km,倾斜宽平均约0.6636km,平面面积 1.3378km2,准采标高为:+1660m至+1280m。

矿界拐点坐标如下表。

2.3 矿井开拓及设计生产能力2.3.1 矿井开拓1、开拓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2、井筒布置矿井共三条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1)主斜井主斜井安装DTL80-26-2×160、B=800mm强力胶带机作为原煤运输设备,电机功率2×160kw,速度2.8m/s,胶带为St1250钢丝绳芯阻燃胶带。

煤炭的运输、进风、敷设各种电缆、管道等任务,为矿井安全出口之一。

2)副斜井作为轨道提升运输系统,副斜井井口布置绞车房,安装一台TKDG-PC-BP 型矿用提升机一台,滚筒直径1600mm,宽度1500mm,钢丝绳型号为φ24.5×6型,副斜井、各区段车场、井底车场、区段石门铺设30kg/m轨道。

副斜井安装RJY37-25/1500/37KW的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电机型号为YB2-250M-6,电机功率37KW。

最大速度1.1m/s,运输距离512m,设有乘坐人员到位语音提示、过位停止保护、钢丝绳脱落保护、重锤落地保护。

承担行人、矿井进风、运料、出矸等任务,为矿井安全出口之一。

3)回风斜井回风斜井安设瓦斯管路,作矿井专用回风井,承担矿井总回风任务,为矿井安全出口之一。

3、水平标高及采区划分该矿开采标高+1660m~+1280m,全矿区共划分为二个水平1390m和1280m、四个采区开采,目前只有一个采区(即一采区),1390水平布置二条石门、1450m四条石门连通各煤层布置采面。

2.3.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3.矿井地质3.1 地质构造及特征区内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第四系。

现由老到新叙述如下:二叠系(P)1、中统茅口组(P2m)浅灰、灰白、灰黑色灰岩,含燧石扁豆体及条带;底部为粉砂岩、砂岩、泥岩,区内出露不全。

2、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上部为灰绿、灰紫色等玄武质凝灰岩,厚8~25m。

中、下部为深灰色及灰绿色拉斑玄武岩、紫色凝灰岩、灰色致密的凝灰质角砾岩等组成,底部见星点状黄铜矿、斑铜矿。

厚180~250m,与上覆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

3、上统龙潭组(P3l)为区内含煤岩系,属以细碎屑岩为主的海陆交互相沉积。

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20~30层,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13层。

厚度320~370m,一般352m。

据岩性组合特征和煤层赋存情况分为四段:第一段(P3l1):岩性以细砂、粘土岩为主,粘土岩中含大量蠕虫状、鲕状菱铁质结核,煤层富集于中、下部,稳定性较差,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层,即C66、C67-69煤层。

平均厚度86m。

第二段(P3l2):岩性以灰色、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

煤层多为薄煤层,局部可采。

平均厚度90m。

第三段(P3l3):岩性以粉砂岩为主。

煤层富集于上、中部,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4层(C12、C13、C18a、C18b煤层)。

平均厚度86m。

第四段(P3l4):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煤层、粘土岩组成。

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7层(C1、C2、C5、C6、C8、C9、C10煤层)。

平均厚度90m。

三叠系(T)1、下统飞仙关组(T1f)岩性为灰绿色粉砂岩、泥岩,夹条带状、透镜状灰岩及菱铁质结核。

厚度435~505m,平均470m。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段:第一段(T1f1):为灰绿色粉砂岩、泥岩,夹条带状、透镜状灰岩及菱铁质结核。

平均厚度15~25m。

第二段(T1f2):灰绿色、紫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生物灰岩条带。

厚度170~190m。

第三段(T1f3):灰绿色、紫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生物灰岩条带。

厚度240~250m。

第四段(T1f4):“绿色层”紫色薄层状细砂岩为主,夹生物碎屑灰岩条带,厚度10~40m。

2)下统永宁镇组(T1yn)上部灰紫色灰岩夹薄层紫灰色钙质粉砂岩;下部为紫色薄层状钙质粗、细粉砂岩互层。

厚度大于35m。

第四系(Q)该地层主要为坡、残积层分布于地形低洼地带,岩性为亚粘土及含碎石亚粘土。

厚度0~15m。

3.2 地质构造井田位于格目底向斜北东翼东段。

构造形态为向西南急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南东(100°~120°),倾向南西(190°~210°),倾角由东向西呈有规律变陡(65°~85°)。

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共发现有11条断层。

按其规律可分为三组:一组为近东西向的走向断层;一组为北东-南西向,由飞仙关组切割煤系;另一组为北西-南东向,由茅口灰岩组切割煤系至飞仙关组。

各断层特征详见表3-1。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复杂。

地质构造类型确定为Ⅲ类。

断层对开拓开采的影响:从矿方实际提供资料显示,井田范围内对开拓开采有影响的煤层主要为F21、F22、F28,三条断层断距在30-70m之间。

其主要影响了井田内采区划分,使采区布置受到一定限制,采区被切割得较小,从而引起采掘接替上有点紧张。

表3-1 矿区主要断层特征表83.3 煤层及煤质3.3.1煤层特征区内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厚度320~370m,平均厚352m。

含煤20~30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13层(C1、C2、C5、C6、C8、C9、C10、 C12、C13、C18a、C18b、C66、C67-69煤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总厚15.48~25.73米,一般21.3米,可采含煤系数一般为6.05%。

现对各可采煤层的赋存情况简述如下:1、C1煤层(俗称“大牛角炭”):位于龙潭组顶部厚度最大的一层煤,顶板距煤系顶界3m左右,煤层结构较简单。

厚度1.29~4.21m,平均2.00m 左右,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

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常夹0~4层粘土岩夹矸。

2.C2煤层:上距C1煤层2~5m,顶板以粉砂岩为主,底板近处常见一层薄煤或煤线,煤层层位稳定,但厚度变化大,从东向西厚度增大,煤厚0.11~0.90m。

属全区局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煤层结构简单,偶夹1层高岭石粘土岩夹矸。

3.C5煤层(俗称“小牛角炭”):上距C2煤层10m左右,顶板以粉砂岩为主,底板为致密状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即“腰带灰岩”,厚0.35~1.49m。

煤层层位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度0.40~1.50m,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煤层结构简单,常夹0~2层隐晶高岭石粘土岩夹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