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饲料制作要点

合集下载

全株青贮玉米制作要点

全株青贮玉米制作要点

全株青贮玉米制作要点
青贮玉米是牛、羊、猪等动物最主要的饲料之一。

下面是全株青贮玉米制作的要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在青贮玉米的制作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采摘期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在玉米抽雄期或早熟期进行采摘,此时玉米植株的糖分丰富,营养价值最高。

2. 调整收割机械:在机械化收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收割机械,以便将玉米收割得尽量均匀。

一般来说,刀盘的位置应该固定在地面的10~15cm左右,并且角度应该适度。

3. 玉米压实和覆盖:将收割得到的玉米压实到一定高度后,再在玉米上覆盖压缩袋或者厚塑料薄膜,利用上面的重力将玉米压制在一起,便于营养素的无氧发酵。

4. 管理青贮:青贮的管理包括通风、防潮和温度控制等。

需要定期对青贮堆进行密封,以防氧气进入堆内,发生不必要的微生物覆盖生长导致不利于发酵等不良作用。

总之,做好全株青贮玉米制作的要点,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饲料,也可以使动物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青贮饲用玉米技术要点粮食,栽培技术

青贮饲用玉米技术要点粮食,栽培技术

青贮饲用玉米技术要点粮食,栽培技术农村养殖生产中,自配饲料用于青贮饲用玉米即将收获。

怎样青贮呢?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原理秸秆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乳酸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营养特性的一种方法。

青贮是利用新鲜的玉米茎叶或整株切碎,密封贮藏,使植株本身呼吸造成缺氧条件,而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pH值降到4左右时,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最后乳酸菌本身亦因乳酸不断积累,被自身的乳酸控制而停止活动,从而达到长期青贮的目的。

二、青贮技术一是及时压紧,经过切碎的青贮料,应即时装填,并人工压紧,一般每装填50厘米左右碾压一次;二是整平,青贮料装填完后再进行最后一次碾压,特别是表面要整平,以青贮料紧密均匀为妥;三是在青贮料堆的边缘四周留1米左右的地面;四是盖膜,选用12丝厚、暗色或者白色、强度高、不易破损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压紧压平的青贮料堆上,并且在青贮料堆四周多出1米左右的塑料薄膜,同时在其上一层用10~20厘米厚的黄沙压紧,并认真检查薄膜,有无破洞,如有破洞用不干胶封补;五是在塑料薄膜的外层用彩条布覆盖,其上用沙袋、石头、废旧轮胎等压紧,防止损坏、鸟食、鼠害;六是青贮一个月时间后,牲畜需用时随饲随取,在一头开封后随取随封,若较长时间不取料,应用塑料薄膜盖严取料处,防止通气、霉烂。

三、注意事项将在乳熟期的饲用玉米含水量在65%~68%时全株收获,即刈割时间确定在播种后120天左右为最佳。

用铡刀将玉米植株切碎至3~5厘米,然后用喷壶每100公斤原料喷水15公斤,再加入少量的尿素(每100公斤原料加5公斤尿素),搅拌均匀后装入用水泥和砖砌成的青贮池中,压实后密封,青贮40~60天便可用来饲喂。

注意事项:1.装料的塑料袋中盖青贮池的塑料尽量不留空气,防止好气的霉菌等腐败菌乘机滋生,导致青贮失败。

2.创造适宜的青贮温度,料温在25~35℃时,乳酸菌会大量繁殖,超过50℃会导致青贮料腐败变质。

3.尽量缩短铡草和装袋、装池时间,防止因原料在没装袋或装池前发酵变质。

全株青贮玉米制作要点

全株青贮玉米制作要点

全株青贮玉米制作要点
全株青贮玉米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它可以为牛、羊等家畜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全株青贮玉米的制作需要注意一些要点,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选择适宜的品种。

全株青贮玉米的品种选择非常重要,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同时,还要注意选择高产、高品质的品种,这样可以提高饲料的产量和质量。

掌握适宜的收割时间。

全株青贮玉米的收割时间非常关键,一般在玉米生长期的中后期进行收割。

如果收割时间过早,饲料的营养价值会降低;如果收割时间过晚,饲料的纤维素含量会增加,影响牲畜的消化吸收。

第三,注意收割方式。

全株青贮玉米的收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收割,另一种是手工收割。

机械收割效率高,但容易损伤植株,影响饲料的质量;手工收割虽然效率低,但可以保证饲料的质量。

第四,掌握适宜的贮存方法。

全株青贮玉米的贮存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选择塑料膜包裹、压实、发酵等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保持饲料的湿度和温度,避免霉变和发酵不良。

注意饲喂方式。

全株青贮玉米的饲喂方式也非常重要,应该根据牲畜的品种、体重和饲养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饲喂。

同时,还要注意饲喂量和饲喂频次,避免过度饲喂或不足饲喂。

全株青贮玉米的制作需要注意以上几个要点,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饲料,为牲畜提供充足的营养。

青饲玉米青贮技术要点--

青饲玉米青贮技术要点--

青饲玉米青贮技术要点
一、青贮原理:青饲玉米青贮实质上是在密封缺氧条件下,通过乳酸发酵分解植株体内的糖分,使PH值下降,抑制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保存饲料的目的。

二、青贮窖类型:青贮窖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等,较为常用的是地下式。

地下式青贮窖应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建造。

形状有长方形、圆形,一般长方形青贮窖长10米,宽2米,深1米;圆形窖直径2-3米,容量30吨左右。

三、青贮程序:
1、晾晒:玉米收割粉碎后,为了提高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入窖前应稍加晾晒,含水量控制在65-75%左右。

2、入料:入料前先将窖内打扫干净,旧窖要用石灰水消毒。

边入料边踏实,用人力或机械镇压、落实。

3、封窖:装料要高出窖口50-100厘米,上面加盖20-30厘米青草或细玉米桔,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最后压上30-50厘米厚的湿土、踩实,发酵后将下沉出现裂缝须及时添土补平。

4、取料:30-50天即可开窖取料饲喂。

先去上部覆土、青草及霉烂部分,自上而下取料。

取料后将窖口封严,冬季防止冻结。

发酵好的青饲玉米为绿色或黄色,色泽光亮,有芳香味和酸味,家畜喜食,采食量高。

- 1 -。

青贮玉米制作技术

青贮玉米制作技术

青贮玉米制作技术
青贮玉米制作技术是将高产、优质、丰硕的玉米植株在质地较软的乳熟期,整株或部分植株进行收割并进行酸化、发酵处理,以降低全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纤维分解率,增加可生物利用能量,在饲用价值和储藏稳定性上获得优势的一种饲料制作技术。

青贮玉米制作技术的步骤包括:
1. 选择高产、耐病虫害的玉米品种,栽培管理要科学合理,确保玉米植株的充分生长和发育。

2. 在玉米乳熟期,根据需要选择整株或仅收割部分植株,将玉米植株切割成合适的长度,以利于后续压实、发酵和贮藏。

3. 将切割好的玉米植株堆积成一定高度的窖池或窖圈。

窖池可以采用混凝土围堰或土方堆积,窖圈可以采用拱形搭建。

4. 对玉米植株进行压实,可以使用压路机进行整体压实,也可以用铲车、推土机等进行分段压实。

5. 在压实过程中,适量加入酸或发酵剂,如乳酸菌发酵剂,以利于青贮过程中的酸化和发酵作用。

6. 在窖池或窖圈顶部使用塑料薄膜或草坪布等物质进行覆盖,防止氧气进入,促进窖内厌氧条件下的发酵。

7. 进行青贮管理,包括定期检查窖温、窖湿、发酵情况等,根据需要进行翻堆、通气等操作。

8. 青贮时间一般为20-30天,取出后进行质量检测,判断饲用价值。

青贮玉米制作技术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玉米品种,科学管理种植,正确操作窖池或窖圈的堆积和压实,以及适时加入酸或发酵剂等。

只有在严格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湿度、保持良好的厌氧条件下,才能制作出优质的青贮玉米饲料。

制造青贮饲料的技术要点

制造青贮饲料的技术要点

制造青贮饲料的技术要点
制作青贮饲料要求收割、运输、铡碎、装填压实、密封连续操作,短时间内一次性完成。

1、收割
要掌握各种青贮饲料收割时间,及时收获。

一般全株青贮玉米在蜡熟期收割,玉米秸秆青贮在完熟期提前15天摘穗后收割。

豆科牧草在开花初期,禾本科在抽穗期,甘薯在霜前。

2、运输
玉米要随割随运,及时切碎贮存。

割下的玉米不能堆放过夜,以免发热腐败。

3、铡碎
根据家畜自身特点,可将青贮原料切成0.5-1.0厘米长度较好。

对青贮玉米秸,要求破节率在80%以上。

4、装填压实
切碎后及时填装,含水率在65%-70%为好。

对青贮窖青贮,要随装随压,每装50厘米厚时用拖拉机压一次,尤其是边缘部分压不到的地方要人工踩实。

最好一次性装满,如不能一次装满,要立即在原料上面盖上塑料薄膜,顶部也用木板盖好,次日继续装填。

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不能让雨水淋着。

5、密封
严密封顶,防止漏气漏水。

当原料装到超过窖口60厘米时,即可加盖封顶。

先铺塑料薄膜,再加土拍实封严或用旧轮胎压实,覆土
厚度30-50厘米,做成馒头型,有利于排水。

窖的四周要挖排水沟,同时经常检查,防止漏气漏水。

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与技术要点

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与技术要点

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与技术要点玉米青贮饲料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制作方法,可以有效地保存玉米的营养成分,提供给牲畜在冬季或草场不足时食用。

本文将介绍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和技术要点。

一、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1. 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选择适合青贮的玉米品种,一般以高产、抗病虫害、耐贮藏等特点的品种为佳。

2. 适时收割玉米: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要选择在玉米生长的最佳时期进行收割,一般在玉米籽粒乳熟期或刚开始成熟时进行。

3. 进行切碎处理:将收割好的玉米梗和叶子进行切碎处理,使其更容易压实和发酵。

4. 加水调湿:将切碎的玉米梗和叶子加入适量的水中进行调湿,使其含水量达到70%以上,以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

5. 压实封存:将调湿后的玉米梗和叶子尽量压实填充到青贮塑料袋或青贮塑料膜中,将袋子或膜口封严,以防氧气进入。

6. 发酵保管:将封存好的玉米青贮饲料存放在通风良好、避光干燥的地方,进行发酵保管。

发酵时间一般为20-30天,发酵过程中需定期翻动和通风,以促进发酵效果。

7. 使用前处理:发酵完成后的玉米青贮饲料可以直接供牲畜食用,也可以进行干燥处理后再使用。

二、玉米青贮饲料制作的技术要点1. 选择适宜的收割时期: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需要选择在玉米生长的最佳时期进行收割,一般以玉米籽粒乳熟期或刚开始成熟时为宜。

此时玉米梗和叶子的水分含量较高,有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

2. 切碎处理均匀:将收割好的玉米梗和叶子进行切碎处理时,要保证切碎均匀,尽量使其大小一致,以利于后续的压实和发酵过程。

3. 控制水分含量:调湿是玉米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一般来说,玉米青贮饲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70%以上,过高会导致发酵不良,过低则会影响发酵效果。

4. 压实填充均匀:在封存玉米青贮饲料时,要将切碎的玉米梗和叶子尽量压实填充到青贮塑料袋或青贮塑料膜中,以避免氧气进入,影响发酵效果。

同时要保证填充均匀,避免出现空隙。

青贮玉米制作方法及饲喂奶牛时的注意事项

青贮玉米制作方法及饲喂奶牛时的注意事项

青贮玉米制作方法及饲喂奶牛时的注意事项一、青贮玉米制作方法青贮饲料是指利用玉米、高粱、苜蓿、豆秧、大豆藤等植物的全枝、全草或全株,在植物的生长茎叶部分含有较高的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时候,通过科学处理加工,通过酵料发酵贮藏的一种高效能饲草。

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收割青贮饲料主要是以高产、优质的谷物和豆科作物为原料。

玉米的收割要选用玉米的甜玉米、玉米颗粒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加工后易于发酵。

一般在玉米籽粒发育到六成左右时,将玉米株锯成20~30cm长的碎条,包括玉米籽粒全部在内。

采收开展的时刻根本上选用种植玉米前期60天内,种植的玉米最适宜收割的时候是在玉米籽粒发育到20~25%的时候。

2、切碎在青贮饲料制作中,为了提高料液的利用率,制青后一般要做碎料加工,如泡料,切料,切碎制粒等。

碎料要切短,以利于细菌、酵母、霉菌的生长繁殖,避免制成泥腥发霉而影响饲料的利用率。

3、发酵在制作青贮饲料的过程中,将压实后的青贮饲料堆积成团。

青贮饲料要求尽量压实,压实要借助碾压机进行,提高青贮饲料的密度。

然后将其完全浸に,作为基质添加发酵剂,并且防水,最后用麦草帆布、金属片等密封进行压实。

使实际贮存饲料一般在30%左右。

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防止饲料发酵时生出霉菌而变质,也可使料液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4、密封堆载密封的目的是使青贮玉米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乳酸发酵。

尤其是美中的青贮玉米料液,既不能外杂菌感染,也不能受到暴晒。

应选用麦草帆布正确的在料面上铺上,然后在上面铺上泥土或者其它遮阳物。

后再用铺布将青贮玉米覆盖严实,防水后放上600mm 左右的泥土。

使这些泥土在1.5分钟内可以向下沉入50mm而丝毫不回弹者达到相对沉密。

5、储存青贮玉米的储存是很重要的,因为储存不当容易造成贮藏物发生霉变并且损失肉食价值。

所以在储存过程中要参照设计好的青贮窖或者堆积,实行密封保温,并作好消杀工作。

二、饲喂奶牛时的注意事项1、适量饲喂在饲喂奶牛的时候,需要根据奶牛的体重、产奶量、孕期等情况来确定饲料的精确饲喂量,不能过饲过量导致浪费,也不能饲喂不足导致奶牛产奶受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贮玉米饲料制作要点
优质青贮饲料是保证奶牛健康、高产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规模牧场的生产效益。

一年一度的玉米青贮制作即将开始,很多牧场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

如何制作才能保证青贮饲料的质量呢?本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北方地区规模牧场全株全株玉米制作要点介绍如下,供广大牧场及同行参考。

一、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制作的准备工作
1、设备设施的购置工作
青贮制作前所用青贮膜、食盐、添加剂、安全帽、反光背心、对讲机、强光手电筒、警示带、废旧轮胎等物资一定提前购置贮备好。

2、青贮窖的检修
青贮窖墙体是否倾斜、裂缝(防止发生坍塌)如出现问题要立即加固修理。

如果新建窖,青贮窖底部在地面以上或稍低于地面,整个窖壁和窖底都用石块或砖彻成,内壁用水泥抹面,使之平直光滑。

窖高2.5—3米,窖宽15—20米,窖长50—60米。

窖底部不能渗水,除有一定坡度外,窖的四周应有较好的排水道,特别要防止地面水从一端的入口处灌入。

同时,窖的高度要合适,不能过高,过高则会使装料和踩实时较困难,
同时容易使铡草机直接吹入窖内的饲草从顶部飘散造成浪费。

3、牧业机械的维护和保养
青贮的设施设备主要有大型收割设备、铡草机、碾压机车等。

牧场要对青贮使用的设施设备要提前做好保养,铡草机等青贮原料加工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仔细检修和调试,及时给传动部件加注润滑油、打磨或更换好铡草机刀片、扭紧松动的螺丝,以免加工设备“带病”运行而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或影响青贮进程。

同时,对周边电路排查进行安全检修。

4、青贮制作的数量
规模牧场青贮制作的数量是按成母牛饲养头数计算,每头牛每年不低于8000千克的储备,后备牛则是两头算一头的方式计算青贮储备需要量。

5、资金准备
按计划收贮量准备青贮原料资金。

因青贮工作时限性较强,而且与玉米种植户都是现金交易,因此要准备足够的资金。

如果储备的奶款不够付出的话儿,要提早从银行或信用社贷款,以免耽误收购的大好时节,造成青贮的收购量达不到数量,从而影响奶牛的全年的口粮不够。

6、收获、压实设备
收获机械主要有青贮玉米专用收割机械;而压实设备主
要有履带式拖拉机、50以上大型铲车或山推进行碾压,要提前预定并签订租赁合同。

同时还要准备一些石夯、木墩等。

7、如果与委托青贮专业合作社收购和制作青贮工作,就要与合作社签订制作合同,保质保量完成当年的青贮目标任务。

8、青贮原料的订购
种植地联系,现场查看具体亩数,种植地与牧场间车辆路线的核查,尤其是是否适合大的作业机械的进入,运输车辆的通行。

并签订意向合同,千万不可电话沟通就简单了之,要做到有计划又规划,实地查看后签订合同做到心中有底。

二、青贮饲料原料的收获及制作
1、加强与当地农技部门的联系沟通
青贮饲料的制作是一个技术性很高的工作,规模牧场在制作过程中,要及时与当地农技部门的联系沟通,一是解决青贮饲料来源问题;二是聘请农技部门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保证制作质量。

2、收获时间
北方地区,玉米青贮一般在5月1日前后播种,一般中熟品种120天就基本成熟,因此我们提倡每年因在8月30日前后收割玉米开始全株玉米的青贮工作为最佳时间。

北方地区大部分牧场为了抢原料,习惯是每年的8月20日,开始制作全株玉米青贮,这时玉米秸秆的含水量还在70%以
上,玉米成长还没有达到蜡熟期,玉米籽实还不饱满,营养贮备不完全,这种做法不合适。

3、收获方式
(1)采用牵引式或自走式青贮玉米专用收割机械收获(2)如果购买牵引式或自走式青贮玉米饲料专用收割机械有一定的困难,可以购置数台大型铡草机,将整株玉米收割、运输到青贮窖边,切碎后制作青贮饲料。

(3)青贮玉米切割长度争议很大,青贮切割过长,5厘米以上,不宜压实同时会出现玉米籽粒难以破碎的现象。

青贮切割过短,1.5厘米以内,营养物易流失,但是很利于压实排空气和提高密度,但是对奶牛健康不利,例如有效纤维减少,瘤胃易酸中毒、真胃变位、乳脂率低下等等。

根据多年的工作实际,我们推广的长度为2.5—3厘米。

4、青贮原料的运输
(1)青贮玉米收割机(目前推广的是进口的克拉斯收割)收获的青贮原料由辅助车辆运输到青贮窖。

②如果是牧场自行收购原料,则由种植玉米的农民用加长的农用四轮板车运输到奶牛场,规模牧场过磅后铡短装入青贮窖。

5、青贮原料称重
为了计算青贮饲料成本和支付青贮原料费,在青贮原料入窖前应该用地磅计量称重。

6、青贮原料贮藏
(1)压实
用租来的履带拖拉机、50以上大型铲车或山推充分压实。

将青贮拉回来后,每层平铺厚度不能超过15厘米,在青贮窖里推一个斜坡,斜坡的坡度控制在45度左右,一层一层的反复来回压,将青贮窖里所有的空气挤出去。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开装载机和推土机的机手,要按规程驾驶车辆,特别是到2米多高碾压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压窖过程中,涉及到铲车边角压不到的地方,我们便安排用人压窖踩实或者用东西夯实,如木头墩子等。

(2)密封
青贮窖每推进3米就开始封窖。

封窖时采用青贮专用黑白膜,做完青贮后,用绳子将废弃轮胎一个个串联起来压在青贮窖上,避免塑料膜被风吹起来。

保证青贮窖的密封性,杜绝空气进入。

三、青贮饲料的品质评定
封窖后,45天便可以开窖,青贮质量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评定:
1、从感官上看气味和颜色
合格的青贮颜色应该是黄绿色,闻起来散发着发酵完的清香味。

如果呈黄色或者黄黑色就是比较差的青贮;如果有块状黑色的部分说明发酵不好或二次发酵了甚至是霉变了,这样的
青贮就不能用了。

2、实验室化验
选择不同的点采样,送到饲料厂对青贮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化验青贮的营养成分,根据营养成分判定青贮质量。

总之,制作青贮的几个要点就是:
1、收割时机的掌握,北方地区一般为8月30日。

2、收获过程一定要快。

从收获到封窖,时间越短越好,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

3、压窖瓷实、封窖及时。

4、做好后续保管和使用,避免漏气。

5、使用过程中,注意尽量避免二次发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