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剂的敏感作物
除草剂

仲丁灵其他名称:地乐胺、双丁乐灵制剂:48%乳油除草机制:仲丁灵为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的除草剂,防除菟丝子时可作茎叶处理剂使用,药剂进入植物体后,主要抑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从而抑制杂草的幼芽、幼根的生长,导致杂草的死亡,对双子叶植物的地上部分抑制作用典型症状为抑制茎伸长,子叶呈革职状、茎或下胚轴膨大变脆,对双子叶植物抑制作用表现为地上部分倒状、扭曲、生长停止等。
防除对象:能防除稗草、牛筋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马齿苋、野苋草、婆婆纳等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菟丝子防效较好。
适用作物:大豆、花生、芝麻、棉田、芸豆、亚麻、黄瓜、小葱、元葱、茄子、辣椒、番茄、香菜、茴香、芹菜、菠菜、花椰菜、胡萝卜、扁豆、韭菜、苹果园、梨园、甜叶菊、豌豆、蚕豆、西瓜、甜瓜、向日葵;使用剂量:播种前,每亩用48%乳油200-300毫升,对水30-50千克,均匀喷雾,然后播种或移栽,播种时种子必须播入药土以下。
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48%乳油200-250毫升对水作土表均匀喷雾,移栽缓苗后,每亩用48%乳油200-250毫升,对水30-50千克,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施药后在土壤干旱时要浅混土,一般混土深度3-5厘米,使用时要穿好防护服,防治药液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
精喹禾灵其他名称:精禾草克;制剂:5%、8%乳油除草机制:精喹禾灵为选择性内吸传导性茎叶处理除草剂。
药剂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向上和向下双向传导。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在24小时内药剂可传遍全株,主要积累在顶端及节间分生组织中,抑制细胞、脂肪酸合成,2-3天后,新叶变黄,生长停止,4-7天茎叶坏死,10天左右整株枯死,多年生杂草受药后迅速向地下根茎组织传导,使其节间和生长点遭到破坏,失去再生能力。
防除对象:可防除稗草、牛筋草、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画眉草等禾本科杂草,增加用药量,也可以防除白茅、芦苇等多年生杂草、对莎草、阔叶杂草无效。
适用作物:大豆、花生、油菜、棉花、甜菜、甘蓝、白菜、芝麻、西瓜、番茄、马铃薯、烟草、亚麻、苹果、葡萄、蔬菜、西瓜、药材、向日葵、芸豆、苎麻、香蕉、菠萝、荔枝、柴胡。
常见农药的“忌用”作物

敌敌畏核果类、猕猴桃很敏感,禁用。
高粱、月季对敌敌畏乳油敏感,不宜使用。
玉米、豆类、瓜类幼苗及柳树也较敏感,稀释不能低于800倍。
敌敌畏对梅花、樱桃、桃子、杏子、榆叶梅、二十世纪梨、京白梨等观赏植物有明显的药害,通常情况下应改用其它种类的杀虫剂。
敌敌畏对杜鹃、馒头柳、猕猴桃、国槐、核桃及瓜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药害。
敌百虫核果类、猕猴桃很有敏感,禁用。
高粱、豆类特别敏感,不宜使用。
瓜类幼苗、玉米、苹果(曙光、元帅等品种)早期对敌百虫也易产生药害。
对樱花、梅花、苹果中的金帅品种等均有药害作用。
辛硫磷高粱敏感不宜喷施,玉米只可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黄瓜、菜豆对该药敏感,50%乳油500倍液喷雾有药害。
1000倍液时也可能有轻微药害。
甜菜对辛硫磷也较敏感,如拌闷种时,应适当降低剂量和闷种时间。
高温时对叶菜敏感,易烧叶。
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产生变色等药害的机制是,疏水性强的有机磷农药被叶绿体或其周围组织吸附,致叶绿体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阻碍电子传导反应,即希尔反应,抑制光合成,出现变色,药害越严重,其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全氮量相对增加。
①药液随配随用,勿与碱性农药混用。
②该药见光易分解,在田间喷雾时最好在傍晚进行。
乐果及氧乐果猕猴桃、人参果对乐果、氧化乐果特别敏感,禁用。
啤酒花、菊科植物、高粱的有些品种、烟草、枣、桃、梨、柑橘、杏、梅、橄榄、无花果等作物对稀释在1500倍以下的40%乐果或氧乐果乳油敏感。
花生作用次数过多,会使子叶夜间不合拢,使用前要注意使用浓度。
对梅花、樱花、花桃、榆叶梅、贴梗海棠、杏、梨等蔷薇科观赏植物,均可产生明显的药害,对爵床科的虾衣花、珊瑚花危害也很大。
石硫合剂桃、李、梅、梨、葡萄、豆类、马铃薯、番茄、葱、姜、甜瓜、黄瓜等。
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要慎重,最好在落叶季节喷洒,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巧用。
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
29七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

七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8月29日玉米田杂草多,常见的就达43种,其中单子叶杂草12种,双子叶杂草31种。
防除玉米田杂草,采取化学除草方法省工、省力、省时。
现介绍7种常用的玉米田化学除草剂。
1.阿特拉津又名莠去津,剂型为40%胶悬剂,是玉米田常用的广谱性除草剂。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即玉米播种后马上喷施阿特拉津,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200~30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阿特拉津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施药量过大时易伤害后茬敏感作物(如油菜等),所以一般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化除杂草,时间在玉米3~5叶期,杂草2~3叶期。
2.乙草胺乙草胺(50%乳油)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一种除草剂。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150~200毫升。
该除草剂对大豆、花生安全,故适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
乙草胺主要防治1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
3.丁草胺剂型为50%、60%乳油,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60%丁草胺125~150毫升或50%丁草胺150~185毫升。
丁草胺对大豆、花生安全,故适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
4.乙莠水是阿特拉津与乙草胺的混配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量200~300毫升。
应注意乙莠水不能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只适用于玉米单作的地块。
5.克草灵45%悬乳剂,系山东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杂草研究室开发成功的一种除草混配剂,是用于防除玉米田混生杂草群落的新型、安全、高效除草剂。
经过多年的大田试验证明,克草灵1次使用即可防除夏玉米田间所有种类的杂草,除草效果达90%以上,持效期60天。
最佳使用时期是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或玉米出苗后10~15天,667平方米用药量200~250毫升。
药剂使用前要充分摇动晃匀,药剂加入喷雾器内对水后也要搅拌均匀,对水量每667平方米30~35千克。
要选择无风天气使用,以防止药液飘移到敏感作物如大豆、花生、棉花上造成药害。
防治蔬菜病毒病的常用药剂

防治蔬菜病毒病的常用药剂!1.马啉胍·羟烯腺(克毒宝)。
40%克毒宝可溶性粉剂,可防治卷叶、皱缩、花叶、蕨叶、畸形等病毒症状。
对各种作物上TMV、CMV等病毒有特效。
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增强作物抗毒能力,对各种病毒有显著的防治及治疗作用,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有效控制病毒扩散。
稀释1000~1500倍,对水喷雾,在发病前期、初期喷药,防效最佳,7~10天一次,连续3~4次。
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
防治番茄、甜(辣)椒、白菜、黄瓜等瓜类、豇豆等豆类、草莓、榨菜病毒病,在幼苗定植前,或定植缓苗后,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60倍液,或8%菌克毒克水剂800~1000倍液各喷雾一次,发病初期视病情连续喷雾3~4次,间隔7~10天喷一次。
3.羟烯腺·铜·烯腺·锌(天威戒毒)。
对辣椒有特效,每亩用35~40克对水40~50千克叶面喷施,辣椒移栽后10天开始喷施,间隔期7~10天,连续喷施2~3次。
4.盐酸吗啉胍·铜(病毒A)。
将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对水稀释后喷施,每亩用药液量为100千克。
于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视病情程度而定,连喷3~4次。
用500倍液,防治黄瓜、南瓜、西葫芦、冬瓜、节瓜、甜瓜、金瓜、茄子、甜(辣)椒、马铃薯、莴苣、莴笋、茼蒿、落葵、白菜类、甘蓝类、萝卜、榨菜、韭菜、芽用芥菜、乌塌菜、青花菜、紫甘蓝、草莓、黄秋葵、豌豆等的病毒病,西葫芦、甜瓜、笋瓜、菜用大豆、大蒜、蕹菜等的花叶病,西瓜、扁豆、水芹、姜等的花叶病毒病,蚕豆萎蔫病毒病,大葱和洋葱的黄矮病,黄瓜绿斑花叶病,番茄的斑萎病毒病、花叶病毒病、蕨叶病毒病、条斑型病毒病、曲顶病毒病等,茄子斑萎病毒病,甜(辣)椒花叶病,菜豆花叶病,大蒜的褪绿条斑病毒病,菠菜矮花叶病,甘蓝花叶病,萝卜花叶病,马铃薯小叶病等。
5.菌毒清。
可防治甜椒、辣椒、番茄、茄子、黄瓜、菜豆、芹菜等多种蔬菜病毒病,于发病初期即分苗前、定植前、定植缓苗后各喷一次,用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喷雾,以后视病情再喷1~2次。
常用十大杀虫剂(十大类杀虫剂详解)

常用十大杀虫剂(十大类杀虫剂详解)杀虫剂分类有以下几种方式:1、按作用方式可分类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杀虫剂;2、按毒理作用可分类为:神经毒剂、呼吸毒剂、物理性毒剂、特异性杀虫剂;一、新烟碱类杀虫剂1、吡虫啉具有优良的内吸性、高效、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对哺乳动物毒性低等特点。
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根部内吸活性、胃毒和触杀作用。
吡虫啉是内吸作用杀虫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粉虱、蓟马等。
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土壤处理。
2、啶虫脒具有内吸性强、用量少、速效好、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
用于防治蔬菜、果树、马铃薯、烟草等作物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等。
对甲虫目害虫也有明显的防效,并具有优良的杀卵、杀幼虫活性。
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
3、噻虫嗪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
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马铃薯甲虫、跳甲、线虫等害虫及对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
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
广泛应用于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橘等。
4、烯啶虫胺具有低毒、高效、残效期长和卓越的内吸、渗透作用等特点。
对各种蚜虫、粉虱、水稻叶蝉和蓟马有优异防效,对用传统杀虫剂防治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也有良好的活性。
适宜的作物为水稻、蔬菜、果树和茶叶等。
茎叶处理、土壤处理。
5、噻虫啉具有内吸性强、用量少、速效好、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特点。
对鳞翅目害虫如苹果树上的潜叶蛾和苹果蠢蛾也有效。
茎叶处理,种子处理。
6、噻虫胺具有杀虫谱广、触杀、胃毒和内吸性等特点。
主要用于防治水稻、果树、棉花、茶叶、草皮和观赏植物等作物上的半翅目、鞘翅目和一些鳞翅目等害虫。
植保飞防:五种主要作物飞防药剂盘点

植保飞防:五种主要作物飞防药剂盘点随着植保无人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会考虑选择从事植保行业,但是大家的目光纷纷聚焦在植保机的选择上,却忽略了无人机只是提高作业效率的一款工具,农药才是病虫害防治的根本。
现在,许多飞手对农药知之甚少,一般是农民给什么药就打什么药,对于农药有什么成分,什么效果了解甚少。
2018,植保飞防质量年开启,如果你还不懂农药,不懂植保,则依旧是很难盈利,这里天鹰兄弟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农药的知识。
一、农药的分类:1、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无机农药、有机农药、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
2、根据防治对象分类: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辅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3、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
4、药剂工艺分为:挤压造粒和高温造。
挤压易出粒,但杂质较多,不易化;高温造粒:杂质少,易化。
但是挤压造粒这一工艺做出的药剂较为廉价,一吨药剂的差价比高温造粒廉价3、4千。
飞防药剂,首先要对产品进展筛选,要求成分活性高,亩用量少,有吸传导性,对作物平安。
其次在剂型的选择上主要以水基化的水剂、悬浮剂、水乳剂为主,选用高含量登记产品。
然后在药剂配方上以原有稳定配方为前提,添加专用助剂,减少药剂在喷洒过程中的挥发、漂移等问题,促进沉降、附着、吸收。
植保无人机作业时,一般作物每亩药液的用量为500-1000ml,药液的浓度过高易对作物产生药害,所以一般要采用专用超低容量液剂。
超低容量液剂必须具备抗蒸发、防漂移、平安性好的特点。
二、不同病害所使用的农药注:1、早期出现小红点时就要开场打稻瘟灵,稻瘟灵的作业量不要太大,超过90g易出药害,有个别稻瘟灵的气味非常大,疑心其中有敌瘟磷成分;2、嘧菌酯重点防治纹枯、稻曲,对于防治稻瘟病的效果差一点;3、肟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有增产作用,通过提高叶绿素提高光合作用;4、肟菌酯戊唑醇、三环唑、嘧菌酯,主要起预防稻瘟病的作用,在没有出现稻瘟时打药,真正出现稻瘟时再打这三个已经没有用处,三环唑的性价比拟高;5、肟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一般在破口期〔稻穗刚要露头〕,齐穗期〔稻穗整齐时〕用,如果既想防治稻瘟、也想防治纹枯、稻曲,就要在破口前5—6天,那时喷是最好的,水稻放眼看过去虽不明显,但是能看到有水分出来,有10%—15%的量,这时就要开打;6、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重点防治纹枯病,且均有增产作用,防治纹枯病,是在破口时期打药;7、高氯毒死蜱主要防治稻象甲、负泥虫、红线虫、潜叶蝇,水稻插秧、返青时期作业,几乎不用植保机,一般是使用药瓶扎眼直接甩,或喷雾器的喷头放大直接喷。
常用除草剂

1、二甲戊灵二甲戊灵是一种优秀的旱田作物选择性除草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除草。
二甲戊灵为选择性除草剂,适用性广。
喷洒后不用混土,能够阻止杂草幼苗生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苋、藜、苘麻、龙葵、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效果显著。
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
需注意每季作物只能使用一次。
二甲戊灵为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
杂草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造成杂草死亡。
旱稻,水稻旱育秧田: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兑水15-20千克,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注意事项: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低洼地等用低剂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粘质土、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等用高剂量。
②土壤墒情不足或干旱气候条件下,用药后需混土3-5厘米。
③在土壤中的吸附性强,不会被淋溶到土壤深层,施药后遇雨不仅不会影响除草效果,而且可以提高除草效果,不必重喷。
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45-60天。
2、吡嘧磺隆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
水稻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药效稳定,安全性高,持效期25~35天。
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
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萤蔺、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鳢肠。
对稗草、千金子无效。
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5~3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
药后保持水层3~5天。
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药后保水5~7天。
注意事项:吡嘧磺隆对水稻安全性好,但晚稻品种(粳、糯稻)相对敏感,应尽量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几种常用化学药剂对浦江县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几种常用化学药剂对浦江县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给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害。
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是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药剂对浦江县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1. 氯氰菊酯
氯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除虫菊酯类农药,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瘫痪和死亡。
在使用时,可将氯氰菊酯稀释后喷洒在叶面上,或将药剂混入水稻种子中进行种衣处理。
2. 拉曼特
拉曼特是一种内吸性杀虫剂,能迅速进入二化螟体内,对其产生显著的毒杀作用。
拉曼特可以通过阻断二化螟的神经传导和调节作用,抑制酶的活性,破坏其代谢功能,从而导致二化螟的死亡。
3. 苏丹红
苏丹红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磷类杀虫剂,对二化螟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二化螟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干扰神经传导,引起瘫痪和死亡。
苏丹红可通过叶面喷洒或种衣处理的方式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药剂的使用需要遵守相关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以保障作物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为了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还应结合其他方法,如生物防治、良好的田间管理等进行综合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和保护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药剂的敏感作物1、敌敌畏——核果类、猕猴桃很敏感,禁用。
高粱、月季对敌敌畏乳油敏感,不宜使用。
玉米、豆类、瓜类幼苗及柳树也较敏感,稀释不能低于800倍。
敌敌畏对梅花、樱桃、桃子、杏子、榆叶梅、二十世纪梨、京白梨等观赏植物有明显的药害,通常情况下应改用其它种类的杀虫剂。
敌敌畏对杜鹃、馒头柳、猕猴桃、国槐、核桃及瓜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药害。
2、敌百虫——核果类、猕猴桃很敏感,禁用。
高粱、豆类特别敏感,不宜使用。
瓜类幼苗、玉米、苹果(曙光、元帅等品种)早期对敌百虫也易产生药害。
对樱花、梅花、苹果中的金帅品种等均有药害作用。
3、辛硫磷——高粱敏感不宜喷施,玉米只可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黄瓜、菜豆对该药敏感, 50%乳油500倍液喷雾有药害,1000倍液时也可能有轻微药害。
甜菜对辛硫磷也较敏感,如拌闷种时,应适当降低剂量和闷种时间。
高温时对叶菜敏感,易烧叶。
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产生变色等药害的机制是,疏水性强的有机磷农药被叶绿体或其周围组织吸附,致叶绿体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阻碍电子传导反应,即希尔反应,抑制光合成,出现变色,药害越严重,其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全氮量相对增加。
①药液随配随用,勿与碱性农药混用。
②该药见光易分解,在田间喷雾时最好在傍晚进行。
4、乐果及氧乐果——猕猴桃、人参果对乐果、氧化乐果特别敏感,禁用。
啤酒花、菊科植物、高粱的有些品种、烟草、枣、桃、梨、柑橘、杏、梅、橄榄、无花果等作物对稀释在1500倍以下的40%乐果或氧乐果乳油敏感。
花生使用次数过多,会使子叶夜间不合拢,使用前要注意使用浓度。
对梅花、樱花、花桃、榆叶梅、贴梗海棠、杏、梨等蔷薇科观赏植物,均可产生明显的药害,对爵床科的虾衣花、珊瑚花危害也很大。
5、三唑磷——甘蔗。
6、毒死蜱——烟草。
7、磷胺——桃树对其敏感,忌用。
8、甲拌磷——在水、肥过大的条件下,若用量过大会推迟棉花的成熟期。
9、久效磷——高粱对该药敏感,不宜使用。
11、水胺硫磷——超过28-30度的高温干旱季节在柑桔上使用果实上出现条纹花斑。
12、倍硫磷——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梨、桃、樱桃、高粱及啤酒花对该药敏感,易发生药害,不宜使用。
13、对硫磷及甲基对硫磷——瓜类,尤其幼苗对其敏感,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
14、杀螟硫磷——高粱、玉米及白菜、油菜、萝卜、花椰菜、甘蓝、青菜、卷花菜等十字花科对该药敏感,用时注意。
15、马拉硫磷---番茄幼苗、瓜类、豇豆、高粱、樱桃、梨和苹果的一些品种对该药敏感,使用时注意浓度。
17、杀螟丹(巴丹)——水稻扬花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幼苗。
18、杀虫双——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幼苗,棉花叶面喷雾。
豆类、柑桔类果树对其敏感,只能用低浓度。
19、杀虫单——棉花、烟草、四季豆、马铃薯及某些豆类。
20、仲丁威(巴沙)——瓜、豆、茄科作物。
21、异丙威——薯类作物。
22、甲萘威(西威因)——瓜类。
23、抑太保——白菜幼苗。
24、呋喃丹——只能作根际埋施用药,不能溶水喷洒。
25、噻嗪酮——白菜、萝卜。
26、吡虫啉——豆类、瓜类。
27、波尔多液——马铃薯、番茄、辣椒、瓜类、桃、李、梨、苹果、柿子、白菜、大豆、小麦、莴苣等,对铜离子特别敏感桃、杏、李、山楂在生产季节较敏感,应慎用。
当波尔多液中的石灰低于倍量式时,对苹果、柿易产生药害,要用石灰倍量式;石灰高于倍量时,葡萄易发生药害,应用石灰半量式。
对其他树种,也要根据其特点,选用不同的配方和配比。
如对铜敏感而对石灰耐性强的苹果,可用石灰倍量或多量式配比;对石灰和铜都不太敏感的梨树,可用石灰等量式配比;对石灰敏感而对铜耐性强的葡萄,可用石灰半量式配比。
与有机磷混用时应慎重,随混随用。
喷过石硫合剂10天后才能喷波尔多液,喷过波尔多液以后需经过20—30天才可喷石硫合剂。
①避免在阴湿天或雾水未干前施用,以防药害。
由于硫酸铜的渗透性强,所以被雨水或露水淋掉的是石灰,所剩的是铜离子,而铜离子的腐蚀性很强,易使叶片、幼果受害。
夏季喷药避开中午的烈日,以免高温引起由石灰造成的药害。
雨季喷药,配药时要酌情加大石灰用量。
②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波尔多液同石硫合剂、退菌特、福美双、福美砷等混用,或交替使用间隔时间太短,均易产生药害。
③波尔多液不应在金属容器中配制。
④波尔多液对家蚕有毒,切勿在桑树上使用。
⑤随配随用。
波尔多液配制:一是将稀硫酸铜液倒入浓石灰乳中,并边倒边搅;二是将稀释好的石灰乳和硫酸铜液,同时倒入搅动的全水桶中,并边倒边搅即可。
这种配制方法既简单又方便,配制的波尔多液沉淀的慢,使用后保护效果好。
28、多硫胶悬剂——高浓度的多硫胶悬剂等在高温期施用会引起柑桔日灼。
29、氟硅唑——某些梨品种幼果期(5月份以前)很敏感,忌用。
30、氧化亚同铜——果树期和幼果期。
31、克螨特——梨树禁用。
25厘米以下瓜、豆、棉苗稀释不低于3000倍。
克螨特对柑桔春梢嫩叶有药害,产生褐色印斑,在果实上如使用浓度过高,用药剂量过大会使果面产生黄色条状或不规则的环纹,影响果实外观,高温下用药对果实易产生日灼病,还会影响脐部附近退绿。
建议炔螨特在果实上使用浓度为73%乳油不能低于2500倍液,更不能与机油乳剂混用,否则会产生严重药害。
30、三唑锡——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除对春梢嫩叶期(低温)有药害,会造成严重落花、落叶、落果,在幼果期(气温在20℃以下)仍会造成叶、果畸形。
使用浓度以1500—2000倍液为宜。
对脐橙药害需进一步试验。
32、三磷锡——20%三磷锡乳油500?2000倍液对柑桔春梢嫩叶均有药害。
果实上6月份用药对锦橙和温州蜜柑果皮基本无影响,7月中旬施用500、1000和2000倍液对上述两个品种果实有不同程度药害,但在药后50?65d除500倍液在温州蜜柑果实上仍有明显症状外,1000和2000倍液药害症状已基本消失,对果实外观基本无影响。
果实收获前(尤其温州蜜柑)50d最好不要喷药。
33、三氯杀螨醇——柑桔(忌氯作用)上使用后易导致药害,轻者叶片灰白,重者老叶落光(三氯杀螨砜同)。
山楂及苹果的某些品种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
34、烯唑醇——西瓜、大豆、辣椒(高浓度时药害)。
35、赤霉素(九二0)——柑橘保花保果期使用,如果浓度掌握不好,就会使果实变小、果皮变厚、畸形果等,降低产品和质量36、草甘膦及克无踪——这两种灭生性除草剂只能在果树行间定向喷雾除草,不可用在果树枝叶上。
37、二甲四氯钠——阔叶作物、各种果树都忌用。
38、莠去津——桃树对其敏感,不要使用。
莠去津持效期长,对后茬敏感作物小麦、大豆、水稻、桃树等有害。
可通过减少用药量,与其他除草剂混用解决。
玉米套种豆类不能使用。
39、丁草胺——水稻田初期施用造成褐斑。
40、乙草胺——葫芦科(黄瓜、西瓜、葫芦)菠菜、韭菜。
41、异丙甲草胺(都尔)——菠菜、高粱、水稻、麦类。
42、恶唑禾草灵(骠马)——大麦、燕麦、玉米、高粱。
附注:瓜类、豆类:是比较敏感的作物,在瓜类作物上应慎用敌敌畏、乙膦铝、敌克松、辛硫磷、杀虫双、灭病威;豆科作物应慎用敌敌畏、敌百虫、杀虫双、灭病威等。
瓜豆类作物用以上农药品种极易产生药害,最好用其他农药品种代替。
玉米:使用农药或除草剂,超过一定浓度,能形成颜色不正常的叶斑,如白斑或褐斑。
幼芽及根卷曲或变粗,植株生长受抑,苞叶缩短或穗粒外露。
播种时化肥施用过量或杀虫剂施用过多,会抑制种子萌发或出土后死亡,残存苗矮化4叶片变黄或枯死。
病因: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功夫、2,4—D及化肥等施用过量,均有可能产生上述症状。
过多的可溶性氮、钾等肥料接近种子时,会抑制种子发芽或致幼苗出土后死亡;施用或飘移过来的2,4—D,可使叶片卷曲成洋葱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上卷不与土壤接触;施用辛硫磷过量可致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变白,致叶片干枯似冻害状。
辛硫磷在玉米体内的分布及部位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也不同,苗期根区施药作用尤为明显。
对西瓜易产生药害的农药:有敌敌畏、辛硫磷、二溴磷、苯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波尔多液。
这些农药在苗期不能使用,成株期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浓度和剂量。
另外,使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时,稀释倍数应大于500倍。
哪些农药对桃树易产生药害?桃树对有机磷制剂、铜制剂及一些硫制剂,有过敏反应,在使用时不要随意加大使用浓度。
其中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氧化乐果等有机磷农药在桃硬核前喷施,有较强的疏花疏果作用,所以在桃硬核前,尤其是花期禁止使用这类农药,如果后期使用也要适当降低浓度。
波尔多液为铜制剂,在桃树上是禁用药剂,使用后容易造成桃树叶片严重穿孔和大量落叶。
桃树对石硫合剂及一些有机硫制剂也很敏感,生产上多在开花期前使用,如在生长期使用严格掌握使用浓度和避开高温天气,否则易造成叶片穿孔脱落,果面粗糙萎缩。
开花期使用会产生强烈的疏花疏果作用。
桃树对阿特拉津除草剂也很敏感,桃园不宜使用,否则易引起叶片变黄,严重时造成落叶、落果。
枣树经实验验证,有机磷类(毒死蜱、三唑磷无药害反应)、氨基甲酸酯类和氟铃脲、炔螨特、尼索朗有药害反应。
阿维菌素、甲维盐、虫酰肼、四螨嗪、哒螨灵、菊酯类无药害反应。
果园用药的禁忌1、乐果、氧化乐果。
40%乐果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当稀释倍数小于1500倍时,杏、李对其较敏感,应先进行小试,确定安全使用浓度后再大面积使用。
2、波尔多液。
桃、李、山楂在生长季节对其敏感,不论何种配量都易产生药害。
当波尔多液中的石灰低于倍量式的时候,对梨、苹果易产药害。
3、石硫合剂。
梨、李桃、葡萄等组织幼嫩时易产生药害。
4、敌百虫、敌敌畏。
对核果类果树有极大的药害,不宜使用。
5、磷胺。
对桃树易产生药害,庆禁止使用。
6、克螨特、螨克。
在梨树上不宜使用。
7、三氯杀螨醇。
对山查及苹果的旭光、红玉等品种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
8、稻丰散。
对桃、葡萄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
9、阿特拉津。
在桃树上不宜使用。
10、旱地清、克无踪。
为灭生性除草剂,不能喷施在果树上,只能在果树行间定向喷雾除草。
2.引起药害的主要原因A.农药本身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引起;B.不同的作物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对农药的敏感性有差异;C.施药时的环境,包括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因子的影响;D.药剂的使用浓度过高。
3.药害的预防A.根据作物生育期选择合适农药。
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对农药的敏感性也不同,果树作物一般在新梢、花穗、幼果期易产生药害,休眠期不易产生药害,所以要根据生育期来选择农药。
如开花期不要使用机油乳剂,嫩梢、幼果期不要使用克螨特、三唑锡等。
B.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施药。
气候条件与药害的产生有很大关系,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含水量等对药害都有直接的影响,如杀虫双、巴丹、硫磺胶悬剂等农药,若在高温、强烈阳光的中午施药,很容易产生药害,最好在一早一晚施药,或选择阴天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