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引言:0-6岁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提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医务人员来说,要确保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套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包括预防保健、营养摄入、疾病预防和健康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一、预防保健1.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儿童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

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并记录在档案中。

3. 提供个性化的生活习惯指导,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

4. 提供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咨询,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5.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包括牙齿的清洁和龋齿的预防。

二、营养摄入1. 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指导,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的营养需求。

2. 提供专业的喂养指导,帮助家长正确喂养婴儿和幼儿,并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3. 鼓励母乳喂养,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同时提供合适的配方奶粉推荐。

4. 指导家长正确添加辅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逐渐引导其适应固体食物。

5. 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曲线,在超重或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干预措施。

三、疾病预防1. 提供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和处理的知识,包括感冒、发热、腹泻等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2. 组织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社区内儿童疾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定期进行儿童口腔疾病和视觉听力方面的筛查,及早发现患病儿童并进行干预。

4. 建立有关传染病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提高儿童及其家长的防范意识。

5. 提供儿童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对接种疫苗、健康体检等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后续跟踪和研究。

四、健康咨询1. 提供儿童健康咨询服务,解答家长对儿童健康成长方面的疑虑和问题。

2.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家长了解和应对儿童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3.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授儿童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4. 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早期教育活动,提供适龄儿童的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培训。

公共卫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公共卫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二)婴幼儿健康管理
时间: 3、6、8、12、18、24、30、36月龄,共8次 地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 、服务站进行。 主要内容: 1、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 2、体格检测:测量体重、身长(身高)、头围及体检。
• 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免费血常规(或血红蛋白) 检测。 • 6、12、24、36月龄时分别使用听觉行为观察法或便携式听觉评 估仪进行1次听力筛查,有条件的可采用筛查型耳声发射仪进行听 力筛查 (参照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匀称度:包括体型匀称和身材匀称,通过体重/身长(身高) 可反映儿童的体型和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生长速度:将个体儿童不同年龄时点的测量值在生长曲线图 上描记并连接成一条曲线,与生长曲线图中的参 照曲线比较,即可判断该儿童在此段时间的生长 速度是正常、增长不良或过速。纵向观察儿童生 长速度可掌握个体儿童自身的生长轨迹。
3、评价与评估:对生长发育进行评价,对心理行为进行进行
预警征评估。 4、指导: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 防伤害、口腔保健等。 5、督促:体检结束后接受预防接种。 6、填写:1~8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12~30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生长发育评价内容:
生长水平:指个体儿童在同年龄同性别人群中所处的位置, 为该儿童生长的现况水平。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浦口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吴海霞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的主要变化:
1、、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修改为““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 2、、儿童保健工作“考核指标”改为“工作指标”。考核指标包括新生儿访视率 、儿童健康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工作指标包括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 率。 3、附件中增加了男女童生长发育监测图。 4、发育评估将儿童发育评估内容修改为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 5、在服务内容中明确免费项目。 6、明确服务时段 (满月:出生后28-30天;3月:满3月至3月29天;3岁:满3周岁 至3岁11个月29天)。 7、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增加了体重/身高的评价。 8、儿童健康记录表:①0-6岁儿童健康记录表中“心肺听诊”改为“胸部”,②03岁儿童健康记录表中“眼外观”改为“眼睛”,③可疑佝偻病体征: 佝偻病体征 :满月删除了“颅骨软化、方颅、枕秃”,3个月删除了“方颅、枕秃”,6、8个 月增加了“颅骨软化、方颅”,12、18、24个月增加了“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 、手足镯”,④1-30个月儿童健康记录表中“两次随访间患病情况”由“患病、未 患病”改为“无、肺炎、腹泻、外伤、其他”。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院内培训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院内培训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填表说明
• 3、6、8月龄: • 皮肤:当无皮疹、湿疹、增大的体表淋巴
结等,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 眼外观:结膜无充血、溢泪、溢脓,判断
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 耳外观:当外耳无湿疹、畸形、外耳道无
异常分泌物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 异常。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均时间后填写。
• 服用维生素D:填写具体的维生素D名称、
每日剂量,按实际补充量填写,未补充填 写“0”
发育评估
• 发育评估: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
的 运动发育指标进行评估每项发 育指标至箭头右侧月龄通过的 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
小儿智能发育筛查表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填表说明
• 两次随访间患病情况:填写上次随访(访
填表说明
• 卫生部选用的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1、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2、2006版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界点:一般选中位数加减2倍的标准差作 为上下界点
体 格 生 长 评 价 方 法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填表说明
• 体格检查 • 满月:皮肤、颈部包块、眼外观、耳外观、
心肺、腹部、脐部、四肢/外生殖器的未见 异常判定标准同新生儿家庭访视。满月及3 月龄时,当无口腔炎症(口炎或鹅口疮) 及其他口腔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 则为异常。
1岁以 内儿童 健康检 查记录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填表说明
• 填表时,按照项目栏的文字表述,将在对
应的选项上划“√ ”,若有其他异常,请 具体描述。“------”表示本次随访时该项 目不用检查。
• 体重、身长:指检查时实测的具体数据。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

可疑 或 异常
分析原因, 进行针对性 健康指导或 及时转诊。
询问两次随 访间发育和 患病情况 体格检查和 生长发育评 估 健康指导, 包括科学喂 养、合理膳 食、生长发 育、疾病预 防、预防意 外伤害和口 腔保健等
不需疫苗接种
正常
告知下次健康 管理或疫苗接 种时间
需疫苗接种: 若无禁忌症,按 照免疫程序进行 预防接种。接种 后观察30分钟, 无异常可回家。 填写预防接种 记录。
五、服务流程
儿童保健பைடு நூலகம்诊应相对独立分区(最好
与预防接种门诊相邻,与疾病门诊分隔 开),环境温馨,符合儿童特点。布局与 服务流程合理。
出院后1周内 满月 3月龄 6月龄 8月龄 12月龄 18月龄 24月龄 30月龄 3岁 4岁 5岁 6岁
询问一般情况及预防接种和先天性疾病筛查情况 观察家居环境、进行体格检查等 指导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
②喂养:宣传与指导母亲喂养,教给母乳喂
养的正确技能;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 的婴儿,指导选用配方奶喂养和调配方法, 新生儿出生2周后适量补充儿童用鱼肝油或 维生素D400IU。
③皮肤护理:注意皮肤清洁,预防脓疱疮、 尿布疹、脐炎等; ④口腔、眼、耳护理:预防鹅口疮、结膜炎、 中耳炎等; ⑤早期发展:促进新生儿感知觉和运动发育, 如说话、注视、看鲜艳玩具、听悦耳音乐、 抚触、游泳等,2~3周后的新生儿可每日俯 卧1~2次,训练抬头发育。
5、处理:当发现有鹅口疮、尿布疹、脐部感 染等,应及时处理。疾病新生儿应及时转 入有条件的专科诊治。
6、建册: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填 写好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7、转诊: 疾病新生儿应及时转诊,如以下情况: ◆若面色不好、嗜睡、不吃奶、少哭少动, 有硬肿、红肿。 ◆若体温超过37.5℃或低于35.5℃。 ◆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或出现呼吸困难、胸 凹陷者。 ◆若出现中度黄疸(累及四肢者)或黄疸退 而复现者。 ◆若囟门隆起、张力高或明显凹陷。

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面色、望头
发、望形态,
6岁
察舌切脉。
.
第三部分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 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
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 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若眼周发 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推拿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需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二)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 划伤小儿皮肤。
(三)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 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四)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五)局部皮肤破损、骨折早期不宜推拿。
.
.
二、望形态
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 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 (一)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若前囟迟闭、突起、
凹陷均为异常。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若头发稀疏、干枯、 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三)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若多动不宁或 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
(六)揉足三里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下肢萎软无力等。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
(七)捏脊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
位置:背脊正中,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手心朝上,食 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要自然。施术时应从 儿童尾椎下的长强穴开始(由于长强不易取穴,实际操作时可从尾 骨下开始),术者用双手的食指与拇指合作,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 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儿童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 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的先后顺序, 自尾椎下的长强穴向上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这叫捏1遍,如 此捏6遍,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患儿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 ,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 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的拇指腹 部在患儿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 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

2024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024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024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哪些内容?答: (1)新生儿访视。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3)婴幼儿健康管理。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5)健康问题处理。

2、提供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答: 承担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单独的儿童保健门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有单独的门诊,面积不少于10m2。

(2)基本设施:儿童体重计、卧式量床、身高计、听诊器、手电筒、消毒压舌板、儿童诊查床、软尺、听力和视力筛查工具、新生儿访视包、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表)、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设备。

3、新生儿家庭访视的内容是什么?答:新生儿出院1周内,医务人员到家中对新生儿进行访视。

内容包括:一看:家居环境是否整洁、温度是否舒适、空气是否流通,婴儿有无黄疸及吃奶情况等。

二问:新生儿出生情况及疫苗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了解喂养、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况。

三查:为新生儿量体温并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脐部、口腔,黄疸情况,记录出生体重、身长。

四指导: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的指导。

五建册:建立《母子健康手册》。

4、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答:新生儿满28到30天,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满月随访。

内容包括:(1)询问:新生儿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2)检查:进行体重、身长,头围测量,体格检查,并进行评价;(3)注射第2针乙肝疫苗;(4)记录检查结果;(5)对家长进行喂养、发育、防病指导。

5、婴幼儿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答:婴幼儿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共随访8次。

内容包括:(1)询问:两次随访之间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2)检查: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3)血常规检测:在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二、服务内容❖(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

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12
四、服务要求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 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 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 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13
四、服务要求
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 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
年度辖区内活产数
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 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
*100% =新生儿访视率
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 0~6岁儿童数
*100% =儿童健康管理率
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 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 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 0~6岁儿童数×100%
*100% =儿童系统管理率
(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 相结合。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 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 导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 档案。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 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14
五、考核指标
5
二、服务内容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 ,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 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 查和发育评估。
6
二、服务内容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 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 、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 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 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 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 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岁儿童健康管
理规范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二、服务内容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

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

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

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五)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
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

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
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经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

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五、考核指标
(一)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

(二)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三)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