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机构的装配

带传动机构的装配
带传动机构的装配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教学方案设计(首页)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教学方案设计(正页)

链传动

一、链传动概述 链传动有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双节距精密滚子链、短节距精密套筒链、弯板滚子传动链、齿形传动链以及成型链等多种传动类型。链传动的突出特点是构成链条的元件体积小、数量多,链节节距均匀,滚子/套筒结构可以减少啮合时的摩擦和磨损,并能达到缓和冲击的目的。 链传动的运动学模拟效果对于机械总体检查、链节结构设计与改进及链节数量的配置具有重要的验证作用,链传动运动动画对于链传动机构的产品演示、项目开展与交流不可或缺。 由于链节元件小而多的特点决定了链条传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而元件数量过多使得链传动三维机构模拟在普通计算机上难以实现,巨大的求解数据量对三维软件和计算机硬件的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通用CAD三维软件中进行模拟链传动困难很大。本文将探讨在Pro/ENGINEER野火版环境下进行链传动设计与运动学模拟,最后推荐两个专业的链传动动力学模拟软件环境,希望对链传动用户有所帮助。 二、Pro/ENGINEER链传动三维设计与运动学模拟 链传动的设计首先要根据传动功率要求确定大小链轮的齿数、链节运动轨迹以及链节的类型和规格,通过计算确定出链节数量,为链传动机构模拟打好基础。下面是链传动模拟的构建流程。 1.步骤一 设计链传动运动轨迹,确定链节的接口长度和节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草绘曲线绘制轨道,两链轮中心线水平。该次链传动设计共20节链节(这里没有绘制大小链轮)。 图1 链传动轨迹曲线

图2 链条模型 2.步骤二 设计链节元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设计构成链节的内/外链板、销轴和套筒,然后组装成链节子组件。为了减小链传动机构模拟运算的时间和运算数据量,这里仅用一个零件代表链节的所有组成元件(如图3)。 3.步骤三 链条组件第1、2个链节的装配。创建链条组件,装配第1个链节(如图4),使用1个"平面"接头、2个"槽"接头。选槽曲线时按ctrl键选4段。装配第2个链节(如图5)时,在第1个链节右侧装配第2个链节,使用1个圆柱接头和1个槽接头。

钳工课件——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

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链传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类型 2、熟悉滚子链滚子链和链轮的结构及类型。 3、掌握滚子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4、掌握链传动的布置及维护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滚子链和链轮 2、滚子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3、链传动的张紧、布置及润滑。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教学、讲授、实物展示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链传动的组成 链传动是通过中间挠性件(链)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它是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有时也可能有两个以上的链轮)和环形链组成。 显然,其组成与摩擦带传动类似,只是工作原理不同,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方式不同。链传动属于啮合传动。

二)、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类型 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具有如下特点: 优点:1.没有滑动(啮合传动),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2.工作情况相同时,传动尺寸比较紧凑(即a可以小些)。 3.不需要很大的张紧力,作用在轴上的载荷较小。 4.效率较高。 5.能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恶劣环境中工作。 6.可用于较大中心距间的传动。 缺点: 1.只能用于平行轴间 2.瞬时速比不均匀,传动平稳性差,工作时有噪音。 3.不宜在载荷变化很大和急促反向的传动中应用。 4.制造费用比带传动高。 5.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安装精度要求较低,成本低廉,可远距离传动。 应用:适于两轴相距较远,工作条件恶劣等,如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采矿、冶金、运输、起重、金属切削机床、摩托车、自行车、化工、纺织等机械中。中低速传动:i≤8(I=2~4),最大可达15,P≤110KW,最大可达3600KW,V≤12-15m/s,最高可达40m/s。(不适于在冲击与急促反向等情况下采用) 最常见的是用于自行车、摩托车中的链传动。

装配图技术要求

装配图技术要求 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3.齿轮箱装配后应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试验时不应有冲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4.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5.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6.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7.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8.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9.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10.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11.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12.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13.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14.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15.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16.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17.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18.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19.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20.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21.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22.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23.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24.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 25.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 26.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27.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28.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归纳一下,大约有以下方面的基本技术要求,以供参考(具体数值,具体条款由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定):1.一般技术要求: 零件去除氧化皮。 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2.热处理要求: 经调质处理,HRC50~55。

装配图技术要求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中,不必注全所属零件的全部尺寸,只需注出用以说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安装要求等方面的尺寸,这些必要的尺寸是根据装配图的作用确定的。一般只标注以下几类尺寸: 1.性能尺寸(规格尺寸) 它是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的尺寸。这类尺寸在设计时就已确定,是设计机器、 了解和选用机器的依据。如图11—2球阀的管口直径φ20。 2.装配尺寸 装配尺寸包括作为装配依据的配合尺寸和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

(1) 配合尺寸它是表示两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尺寸,一般在尺寸数字后面都注明配合代号。配合尺寸是装配和拆画零件图时确定零件尺寸偏差的依据。如图11—10柱塞泵中的 等. (2) 相对位置尺寸它是表示设计或装配机器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较重要相对位置的尺寸,也是装配、调整和校图时所需要的尺寸,如图11—10柱塞泵中的尺寸91、32。 3.安装尺寸 表示将机器或部件安装在地基上或与其他部件相连时所需要的尺寸。如图11—10柱塞泵中的安装孔4×φ9和中心距120、75及锥销孔2×φ6和定位尺寸18、18。 4.外形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外形的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它反映了机器或部件的大小,是机器或部件在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确定其所占空间大小的依据。如图11—10柱塞的总长17 5、总宽70、总高94。 5.其他重要尺寸 它是设计过程中经过计算确定或选定的尺寸,但又不包括在上述几类尺寸之中和重要尺寸。这类尺寸在拆画零件图时,同样要保证。如轴向设计尺寸、主要零件的结构尺寸、主要定位尺寸、运动件极限位置尺寸等。如图11—10柱塞泵中的尺寸5(凸轮偏心距)、M14×1.5—6g(单向阀体头部外螺纹)、φ5(单向阀体头部内孔)、32(油杯和凌晨向阀的安装位置)。 上述五类尺寸,在每张装配图上不一定都有,有时同一尺寸可能具有几种含义,分属于几类尺寸。例如图11—2中的尺寸115+1.1既是球阀装配图中的相对位置尺寸,又是外形尺寸(9)。因此,装配图中究竟标注哪些尺寸,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 二、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在装配图中说明对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和条件,这些统称为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如图11—2、图11—10中的技术要求。

(完整word版)带传动教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章 第一节带传动概述 授课人:工作单位:工作部门:专业方向:授课年级:学生人数:

机械设计基础- 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 教案 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时间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复习键连接的重要知识点 新课讲授】 5 分钟 一、带传动的组成及传动原理 (1)组成: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 (2)传动原理:利用两轮直接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机 械传动。 (3)传动条件:两轮产生的摩擦力矩要大与从动轮的阻力矩。 二、带传动的特点 ⑴ 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成本低。 ⑵ 传动噪声小,平稳,减震。 ⑶ 过载时,两轮接触处会打滑,因而可防止薄弱环节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 作用。 ⑷ 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⑸ 寿命短,需要安装张紧装置。 三、带传动的分类 (1)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分为两种(如图5-1、5-2 所示):1) 摩擦型带传动;2)啮合型带传动。 讲述10 分钟 2)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分为交叉传动、半交叉传动结合实 例讲解10 分钟 10-1 摩擦带传动10-2 啮合型传动

五、带的传动失效——打滑 若带所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轮面间极限摩擦力的总和时, 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经常打滑将 (2)摩擦型带传动按照带的截面形状又可以分为: v 带、 c )多楔带、 d )圆带传动。 a )平带、 b ) 1. 平带:平带传动结构最简单,传动效率较高,在传动中心距较大 的场合应用 较多。 平带的接头方式常用的有胶合、缝合、铰链扣等。 2.v 带传动: V 带传动的传动能力较大, 在传动比较大时、 要求结构 紧凑的 场合应用较多,是带传动的主要类型。 四、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打滑 带必须以一定的初拉力张紧在带轮上。静止时,带两边的拉力 都等于初 拉力 F0;传动时,由于带与轮面间摩擦力的作用,带两边 的拉力不再相等。 绕进主动轮的一边,拉力由 F0 增加到 F1,称为 紧边,为紧边拉力;而另一 边带的拉力由 F0 减为 F2,称为松边, 为松边拉力。 设环形带的总长度不变 (近似的 ),则紧边拉力的增量应等于松 边拉力的 减少量,即 两边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也就是带所传递的圆周 力 F ,即 将两式换算可得 圆周力 F(N)、带速 v(m/s)和传递功率 P(kW) 之间的 关系 为 绘图示 意,讲解 计算 15 分钟

链传动机构的装配教案

正页 教学内容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教学目的1、了解链传动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掌握链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3、掌握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重、难点1、链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2、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教法选择用挂图分析讲解 教具挂图 教学进程由旧课引入新课: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第十四章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装配知识,使我们掌握了带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带 轮的装配、V带的安装及张紧力的控制等内容,这一次课 我们将学习第十四章传动机构的装配的第二节链传动机 构的装配知识。

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比较讲解一、链传动的概述 1、定义 链传动机构是由两个链轮和连接它们的链条组成,通过链和链轮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2、种类 常用的传动链有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 3、特点 套筒滚子链与齿形链相比,噪音大,运动平稳性差,速度不宜过大,但成本低,故使用广泛。 重、难点二、链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参照P1561、链轮两轴线必须平行 页图14.11(1)、如不平行,则会加剧链条和链轮的磨损,降低传动平稳性讲解并增加噪音。 (2)、两轴线的平行度可用量具检查,通过测量A、B两尺寸来 检查其误差。平行度误差为(A-B)。 2、两链轮之间轴向偏移量不能太大 (1)、一般当两轮中心距小于500mm时,轴向偏移量a应在1mm 以下; (2)、两轮中心距大于500mm,a应在2mm以下。 参照P156页3、链轮的跳动量必须符合要求 表14.2讲解链轮跳动量可用划线盘或百分表进行检查。 4、链轮的下垂度要适当 (1)、过紧会增加负载,加剧磨损;过松则容易产生振动或脱链 现象。 (2)、检查链条下垂度的方法:如图14.13所示。 (3)、如果链传动是水平或倾斜的(在45以内),下垂度f应不 大于20%L(L为二链轮的中心距);倾斜度增大时,就要减少 下垂度;在链垂直放置时,f应小于0.2%L。 重、难点三、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参照P157(一)、链轮在轴上的固定方法 页图14.141、用键连接并用紧定螺钉固定; 讲解2、圆锥销固定。 (二)、链轮装配方法 与带轮装配方法基本相同。 参照P157 (三)、套筒滚子链的接头形式 页图14.151、用开口销固定活动销轴

课题七、传动机构的装配与修理

《机修钳工》实习教案

讲授新课:(理论部分) 课题七、传动机构的装配与修理 一、带传动机构的装配与修理 1带轮的装配 (1)清除带轮孔、轮缘、轮槽表面上的污物和毛刺 (2)检验带轮孔径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误差 1)将检验棒插入带轮孔中,用两顶尖支顶检验棒 2)将百分表测头置于带轮圆柱面和带轮端面靠近轮缘处 3)旋转带轮一周,百分表在圆柱面上的最大读数差,即为带轮径向圆跳动误差;百分表在端面上的最大读数差为带轮端面的圆跳动误差 (3)锉配平键,保证键连接的各项技术要求 (4)把带轮孔、轴颈清洗干净,涂上润滑油 (5)装配带轮时,使带轮键槽与轴颈上的键对准,当孔与轴的轴线同轴后,用铜棒敲击带轮靠近孔端面处,将带轮装配到轴颈上。 (6)检查两带轮的相互位置精度 当两带轮的中心距较小时,可用较长的钢直尺紧贴一个带轮的端面,观察另一个带轮端面是否与该带轮端面平行或在同一平面内。若检验结果不符合技术要求,可通过调整电动机的位置来解决 当两带轮的中心距较大无法用钢直尺来检验时,可用拉线法检查。使拉线紧贴一个带轮的端面,以此为射线延长至另一个带轮端面,观察两带轮端面是否平行或在同一平面内 2. V带的型号与安装 (1) V带的型号 根据国家标准((IBIT 11544 —1997),我国生产的v带共分为Y、Z、A、B、C、D E七种型号(旧标准GB1171—14, V带分0、A、B C D E、F七种型号),而线绳结构的V带,目前主要生产的有Y、Z、A B四种型号。丫型V带的节宽、顶宽和高度尺寸最小(即截面积最小),E型的节宽、顶宽和高度尺寸最大(即截面积最大)。生产中使用最多的V带是Z、A、B三种型号。 (2)V带的安装(见图7 6) 1)将V带套人小带轮最外端的第一个轮槽中 2)将V带套人大带轮轮槽,左手按住大带轮上的 V带,右手握住V带往上拉,在拉力作用下,V带沿着转动的方向即可全部进人大带轮的轮槽内 3)用一字旋具撬起大带轮(或小带轮)上的V带,旋转带轮,即可使V带进入大带轮(或小带轮)的第二个轮槽内 4)重复上述步骤3,即可将第一根V带逐步拨到两个带轮的最后一个轮槽中 5)检查V带装入轮槽中的位置是否正确

机械基础中职带传动教案汇总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绪论 前期导入相关视频资料,吸引学生兴趣。 罗列出学习大纲,让学生预习,收集相关信息。 本课程的内容: (1)常用机械传动它包括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轮系。主要讨论其类型、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传动比计算和应用场合等。(2)常用机构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及其他常用机构。主要讨论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等。(3)轴系零件包括常用连接、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主要讨论它们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 (4)液压传动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常用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和液压系统。 正式进入课题: 机械基础概述:播放视频 并根据视 频内容进 行提问 分学习小 组进行回 答 信息 反馈 教学环节、内容、活动 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机器和机构 机器:执行机械运动,用于传递或转换能量、物料、信息,代替或减轻人类体力或脑力劳动。 机构:传递或转换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是机器的组成部分。 机器的分类 动力机器:转换能量(由任何一种能量转换成机械能)eg:电动机、汽油机、柴油机机器 工作机器:传递物料(用来完成有用的机械工或输送物 品等)eg:起重机、织布机、汽车 信息机器:信息机器(用来完成信息的交换和传递)eg:电脑、手机、复印打印机、照相机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转变运动的形式。利用生活 中的机器 举例 自主分析 机器类型 及组成 信息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

装配图技术要求

1.锥面与件-07的锥面,保证接触面积大于80% 2.零件13与零件14的装配面对主床身后模垫板的平行度不大于0.05mm 3.所有相对运动的零件,要求运动自如,不得有卡死现象存在 4.该装置接上润滑油后,检查所有相对运动的地方,必须有润滑油送到 5.零件6与零件16、17、18、19组装后,间隙为0.07-0.10mm 6.零件7与零件8组装后,接触线不得少于有效长度的80% 7.紧固件装配 8.链轮必须牢固的装在轴上,并且轴肩与链轮端面的间隙不得大于0.10mm; 9.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齿的中心线应当重合,其偏移误差不得大于两链轮中心距的2/1000; 10.装配前,所有的零件用煤油清洗,箱体内壁涂上两层不被机油浸蚀的涂料; 11.齿轮啮合侧隙用铅丝检验,高速级侧隙应不小于0.211mm,低速级侧隙也不应小于0.211 mm; 12.用涂色法检验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小于40%,按齿长不小于50%; 13.滚动轴承36207,36211的轴向调整间隙为0.04~0.07mm; 14.剖分面涂密封胶或水玻璃,不允许使用任何填料; 15.减速器内盛120号工业齿轮油; 16.减速器外表面涂灰色油漆; 基本要求 1 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要求及本规定和有关标准进行装配。 2 装配环境必须清洁。高精度产品的装配环境温度、湿度、防尘量、照明防震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3 所有零部件(包括外购、外协件)必须具有检验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4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砂粒、灰尘和油污等,并应符合相应清洁度要求。 5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划伤和锈蚀。 6 油漆未干的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7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8 各零、部件装配后相对位置应准确。 9 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机操作,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取特 殊措施,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操作者须穿平底步鞋以防止破坏漆膜,电瓶及非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15.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20.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21.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22.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23.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24.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25.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26.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

(整理)典型传动机构的装配.

典型传动机构的装配 一、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齿轮传动是各种机械中最常用的传动方式之一,可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改变速度的大小或方向,还可把传动变为移动。 齿轮传动在机床、汽车、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中应用很广泛,其原因是具有以下特点:能保证一定的瞬时传动比,传动准确可靠,传递的功率和速度变化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以及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但也有一定缺点,如噪音大,传动不如带传动平稳,齿轮装配和制造要求高等。 齿轮传动装置是由齿轮副、轴、轴承和箱体等主要零件组成,齿轮传动质量的好坏,与齿轮的制造和装配精度有着密切关系。 1.齿轮传动的精度要求 1)传递运动的精确性,由齿轮啮合原理可知,在一对理论的渐开线齿轮传动过程 中,两齿轮之间的传动比是确定的,这时传递运动是准确的。但由于不可避免 地存在着齿轮的加工误差和齿轮副的装配误差,使两轮的传动比发生变化。从 而影响了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具体情况是,在从动轮转动360°的过程中,两 轮之间的传动比成一个周期性的变化,其转角往往不同于理论转角,即发生了 转角误差,而导致传动运动的不准确,这种转角误差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必须加以限制。 2)传动的平稳性,齿轮传动过程中发生冲击、噪音和振动等现象,影响齿轮传动 的平稳性,关系到机器的工作性能、能量消耗和使用寿命以及工作环境等。因 此,根据机器不同的使用情况,提出相应的齿轮传动平稳性要求,产生齿轮传 动不平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动过程中传动比发生高频地瞬时突变的结果。 在从动齿轮转一转的过程中,引起传递不准确的传动比变化只有一个周期,而引起传动不平稳的传动比变化有许多周期,两者是不同的,实际上在齿轮传 动过程中,上述两种传动比的变化同时存在。 3)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两齿轮相互啮合的齿面,在传动过程中接触情况如何,将 影响到被传递的载荷是否能均匀的分布在齿面上,这关系到齿轮的承载能力, 也影响到齿面的磨损情况和使用寿命。 4)传动侧隙的合理性,传动侧隙是指齿轮传递过程中,一对齿轮在非工作齿面间 所形成的齿侧间隙。不同用途的齿轮,对传动侧隙的要求不同,因此,应合理 的确定其数值,一般传递动力和传递速度的齿轮副,其侧隙应稍大,其作用是 提供正常的润滑所必须的储油间隙,以及补偿传动时产生的弹性变形和热变 形,对于需要经常正转或者反转的传动齿轮副,其传动侧隙应小些,以免在变 换转向时产生空程和冲击。 当齿轮传动的用途和工作条件不同时,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也不同,现概述如下:在高速大功率机械传动中用的齿轮(如汽轮机减速器中的齿轮),对传动平稳性和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要求特别高,至于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传动比变化,虽然每转只有一个周期,但当转速高时,也会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因此,对传递运动的准确性的要求也要高。 对于承受重载,低速传动齿轮(如轧钢机,矿山机械和起重机械中的齿轮),由于模数大,齿面宽且受力大,因此对载荷分布的均匀性要求也较高,另外为了补偿受力后齿轮发生的弹性变形,也要求有较大的传动侧间隙,至于传动平稳性和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两个方面,因为转速低且不要严格的转角精度,所以要求不高。 对于分度机构和读数装置及精密仪表中需要精确传递动力小,模数小,齿的宽度也小,因此对在和分布均匀性的要求不高,如需正、反向传动,还应尽量较少传动侧隙。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零件图技术要求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零件 图技术要求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一般零件图技术要求: 1.一般技术要求: 零件去除氧化皮。 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2.热处理要求: 经调质处理,HRC50~55。 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渗碳深度。 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3.公差要求: 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 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4.零件棱角: 未注圆角半径R5。 未注倒角均为2×45°。 锐角倒钝。 5.装配要求: 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齿轮箱装配后应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试验时不应有冲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最新带传动和链传动(教案)

授课教师:日期: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备注师生 活动 教学内容4学时 新课引入 准备知识学习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生 回答 教师 补充 理论 知识 学习 实物 展示 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 学习目标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了解V带的标记及V带轮的机构;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失效分析;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常识。 新课引入 举例: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带传动或者链传动的例子有哪些? 如自行车的链条传动,生产流水线上的带传动等等。(结合PPT形象生动)粗略讲解PPT中展示图片的工作机理。 6.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一下内容结合PPT)教材P83 1、主动轮,从动轮。 2、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 从动轮 传动带 3、带传动的分类:1、摩擦式(靠摩擦力工作,工作时不需要润滑,成本低) 2、啮合式(不打滑,精度高) 3.1 摩擦式:平带f1 V带f2=3f1(分类、结构) 多楔带(功率大的场合) 圆带(多见于早起缝纫机) P96 练习:判断题1、2 选择题1、2、3、4 6.2 普通V带及V带轮 1、结构P 85 帘布芯结构抗拉强度好

PPT图演示 讲授 举例说明 绳芯结构柔韧性好 2、V带的几何参数: θ:楔角,一般取 40° 3、V带标准化的认识 4、普通V带轮 4.1 V带轮结构: θ一般都小于40° 以铸造为主 小结:带传动的特点P84 6.3 带传动工作能力分析 简单的讲述受力情况。并引出包角的概念 摩擦式带传动打滑的地方在小轮。原因是包角小。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打滑、传动带磨损、疲劳断裂 6.4 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 1、张紧装置:1、通过滑道调节螺钉

装配图技术要求

各类容器技术要求 三类容器技术要求 1. 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钢板必须复验,复验内容至少包括:逐张检查钢板表面质量 和材质标志;按炉复验钢板的化学成分;按批复验钢板的力学性能、冷弯性能(不锈钢不写);当钢厂未提供钢板超声检测保证书时,应对钢板逐张进行超声检测(一般言:极毒高危介质;液化石油气含硫化氢较大;工作压力为高压;各标准中要求超探;移动式压力容器都要),合格级别按JB/T4730.3--2005不低于UT--Ⅱ级。锻件要求为III级,按《容规》第25条第3款所说进行复验,符合JB4726-2000《压力容器用锻件》的要求. 2. 制作本设备的00Cr17Ni14Mo2钢板和焊接接头需做晶间腐蚀试验,试验标准按 GB4334.4《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方法》,腐蚀度比值不得大于1.5。 3. 筒体的A类纵向焊接接头应按每台容器制备产品焊接试板,试板的尺寸,试样截取,检 验项目,试验方法以及合格指标等均按GB150-1998附录E以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4.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飞溅物及咬边。 5. 所有A、B类焊缝做100%射线检测,合格等级应不低于JB/T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规定的II级要求;所有的C、D类焊缝以及附件焊接的角接焊缝,填角焊缝表面均须进行100%渗透检测,符合JB/T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规定的I级要求,焊缝呈圆滑过渡。 6. 焊缝坡口表面以及清根后的焊根表面做渗透检测,合格等级应不低于JB/T4730《压力容 器无损检测》规定的I级要求.。 7. 设备制造完毕后,不锈钢表面清除污垢,去油作酸洗钝化处理,所形成的钝化膜采用蓝 点法检查,无蓝点为合格。对于碳钢表面需进行除锈处理,除锈质量标准应达到GB 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要求Sa2-1/2级,然后外表面及时涂刷环氧富锌底漆75μm(三道),环氧富锌中间漆125μm(五道),环氧面漆50μm(两道)。 8. 不锈钢设备水压试验时,应严格控制水中氯离子含量小于25ppm。 9. 与筒体焊接的焊缝应尽量避开筒节间相焊的焊缝,如无法避免时被覆盖的焊缝应打磨至 与母材平齐。 10. 铭牌及铭牌架尺寸由制造厂定,位置按工艺管口方位图。 容器类技术要求 一.碳钢,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 1. 碳钢和低合金钢超声检测要求 钢板逐张进行超声检测,检验方法和质量指标按JB/T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中____级合格。 DO ULTRASONIC EXAMINA TION TO STEEL PLATES ONE BY ONE. CHECK METHOD AND QUALITY GUIDE LINE CONFORM TO CLASS ____ AS SPECIFIED IN JB4730-94. 2. 锻件要求 锻件应按JB4726~4728-2000《压力容器用钢锻件》____级进行制造、检验和验收。 FABRICA TION, CHECK AND EXAMINA TION OF FORGINGS SHALL CONFORM TO CLASS ____ AS SPECIFIED IN JB4726~4728-2000 "FORGED STEELS FOR PRESSURE VESSELS". 3. 冲击试验要求

最新带传动教案(全)

带传动教案(全)

截面尺寸:V带截面尺寸已标准化,按截面大小分为Y、Z、A、B、C、D、E七种型号(表9-1),截面尺寸大的传递的功率也愈大。 普通V带轮的常用材料与结构 一、V带轮的材料 当v≤25m/s时:HT150、HT200 当v >25m/s时:铸钢或钢板焊接的带轮 小功率带轮:铸铝或塑料 二、V带轮的结构和尺寸 1.带轮的结构 带轮由轮缘、轮毂和轮辐三部分组成 轮缘:带轮的外缘部分 轮毂:带轮与轴相配合的部分。通常带轮与轴用键连接,轮毂上开有键槽,孔的尺寸ds按轴的强度和刚度要求确定。 轮辐:轮缘与轮毂相连的部分。轮辐的结构形式随带轮的基准直径而超出类表范围时可以另外查询《机械设计手册》 在V带轮上,与所配V带的界面处于同一配置的槽型轮廓的宽度宽度处的带轮直径为基准直径

异,直径小的做成实心式,中等的做成腹板式,大的做成辐条式2.带轮的尺寸 7-3 V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应力分析 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初拉力F0:带静止时带轮两边带中承受的拉力 紧边拉力F1:带传动工作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 绕入主动轮一边的带被拉紧,拉 力由F0增大到F1,称为紧边拉力 松边拉力F2:绕出主动轮一端的带被放松,拉力 有F0减至为F2,称为松边拉力 有效圆周力: Fe = F1 -F2(注意:带传动摩擦力的总和与有效圆周 力永远保持相等。其有效拉力由工作机的阻力所确定, 而摩擦力由带传动本身的因素决定,与带传动的弹性滑 动有关) 有效圆周力的欧拉公式: αf e F F = 2 1 由上式可知,带所传递的圆周力F与下列因素有关:1)初拉力F0 (初拉力F0愈大,有效拉力F就愈大,所以安装带时,要保持一定的 初拉力。但F0过大,会加大带的磨损,致使带过快的松弛,缩普通V带轮的标记组成如下: 名称带轮槽形、槽轮书*基准直径、带轮结构形式带号国标变化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部分,注意讲明初拉力、紧边、松边拉力的概念与判断,对各类力的定量分析只做简单介绍 由欧拉公式认真分析有效圆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ProE链传动虚拟装配设计及运动模拟技术的应用

Pro/E链传动虚拟装配设计及运动模拟技术的应用 本文讲述了链传动的三维虚拟装配与运动学模拟在Pro/ENGINEER软件中的实现方法,并对链传动动力学模拟提出了使用专业模拟平台的建议。 一、链传动概述 链传动有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双节距精密滚子链、短节距精密套筒链、弯板滚子传动链、齿形传动链以及成型链等多种传动类型。链传动的突出特点是构成链条的元件体积小、数量多,链节节距均匀,滚子/套筒结构可以减少啮合时的摩擦和磨损,并能达到缓和冲击的目的。 链传动的运动学模拟效果对于机械总体检查、链节结构设计与改进及链节数量的配置具有重要的验证作用,链传动运动动画对于链传动机构的产品演示、项目开展与交流不可或缺。 由于链节元件小而多的特点决定了链条传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而元件数量过多使得链传动三维机构模拟在普通计算机上难以实现,巨大的求解数据量对三维软件和计算机硬件的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通用CAD三维软件中进行模拟链传动困难很大。本文将探讨在Pro/ENGINEER野火版环境下进行链传动设计与运动学模拟,最后推荐两个专业的链传动动力学模拟软件环境,希望对链传动用户有所帮助。 二、Pro/ENGINEER链传动三维设计与运动学模拟 链传动的设计首先要根据传动功率要求确定大小链轮的齿数、链节运动轨迹以及链节的类型和规格,通过计算确定出链节数量,为链传动机构模拟打好基础。下面是链传动模拟的构建流程。 1.步骤一 设计链传动运动轨迹,确定链节的接口长度和节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草绘曲线绘制轨道,两链轮中心线水平。该次链传动设计共20节链节(这里没有绘制大小链轮)。 图1 链传动轨迹曲线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装配图上的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的作用与零件图不同,因此,在图上标注尺寸的要求也不同。在装配图上应该按照对装配体的设计或生产的要求来标注某些必要的尺寸。 一般常注的有下列几方面的尺寸: 一、性能(规格)尺寸 它是表示装配体性能(规格)的尺寸,这些尺寸是设计时确定的。它也是了解和选用该装配体的依据。如“千斤顶装配图”中的螺纹尺寸B32×16,如“滑动轴承”装配图中的轴孔直径Φ50H8。 二、 装配尺寸 这是表示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相互配合关系和相对位置的尺寸。这种尺寸是保证装配体装配性能和质量的尺寸。 1、配合尺寸 表示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尺寸。如“千斤顶装配图”中的尺寸Φ45就是配合尺寸。 2、相对位置尺寸 表示装配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相互位置的尺寸。 如“滑动轴承”装配图中轴承中心轴线到基面的距离70±0.1,两螺栓连接的位置尺寸85±0.3。三、安装尺寸 这是将装配体安装到其它装配体上或地基上所需的尺寸。 如“滑动轴承”装配图中对螺栓通孔所注的尺寸180、17和6等。 四、外形尺寸 这是表示装配体外形的总体尺寸,即总的长、宽、高。它反映了装配体的大小,提供了装配体在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所占的空间尺寸。 如“滑动轴承”装配图中的尺寸240(长)、80(宽)、152(高)。 五、其它重要尺寸 它是在设计中确定的,而又未包括在上述几类尺寸之中的主要尺寸。如运动件的极限尺寸,主体零件的重要尺寸等。 如“千斤顶装配图”中所注尺寸167—205即为运动件的极限尺寸。件6扳杆直径Φ8,件9顶头的尺寸Φ23等均为该两零件的重要尺寸。 上述五类尺寸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无关的,实际上有的尺寸往往同时具有多种作用。此外,在一张装配图中,也并不一定需要全部注出上述五类尺寸,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来确定。

传动机构的装配

第七章传动机构的装配 一、填空题 1、带传动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和同步齿型带传动等,它们是依靠张紧在带轮上的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2、一般带轮孔与轴为过渡配合,有少量过盈,具有较高的同轴度。 3、普通V带有Y,Z,A,B,C ,D,E七种型号。 4、张紧力调整装置的原理是靠改变两带轮的中心距来调整张紧力,当两带轮的中心距不可改变时,则应用张紧轮张紧。 6、链传动机构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适用于精确传动要求或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 7、常用的传动链有滚子链和齿形链。 8、套筒滚子链的接头形式有开口销固定、弹簧卡片固定和过渡节接合。 9、链轮跳动量可用划线盘或百分表进行检查。 10、装配圆柱齿轮传动机构时,一般是先把齿轮装在轴上,再把齿轮轴部件装人箱体。 11、齿轮的啮合质量要求包括适当的齿侧间隙和一定的接触面积,以及正确的接触位置。 12、齿轮轴部件装人箱体后的装配质量检验包括齿侧间隙的检验和接触精度的检验。 13、齿侧间隙检验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压铅法检验法和塞尺检验法两种。 14、一般传动齿轮在轮齿的高度上接触斑点应不少于30%,在轮齿的宽度上应不少于40%,其分布的位置应是自节圆处上下对称分布。 15、圆锥齿轮装配之前需检验两安装孔轴线的垂直度和两孔轴线的相交程度。 16、装配蜗杆传动机构,通常要先对蜗杆箱体上蜗杆轴孔中心线与蜗轮轴孔中心线间的垂直度和中心距进行检验。 17、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顺序是先装蜗轮,后装蜗杆。 18、蜗杆传动机构齿侧间隙通常可用百分表测量侧隙的大小。 19、螺旋传动机构中,螺杆和螺母必须同轴,螺杆轴线必须和基面平行。 20、螺旋副的配合间隙分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两种。 21、进给丝杠双螺母消隙机构有弹簧拉力消隙、油缸压力消隙和重锤消隙三种形式。 22、丝杠的回转精度是指丝杠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的大小。装配时,通过正确安装丝杠两端的轴承座来保证。 23、按结构形式不同,联轴器可分为锥销套筒式、凸缘式、十字槽式、弹性圆柱销式、万向联轴器等。对各种形式的联轴器,装配主要技术要求是保证两轴的同轴度。 24、离合器能使主、从动轴在机器工作时方便地让它们分离或接合,分有牙嵌式和摩擦式两种。 二、选择题 (B)1、带传动机构装配时,两带轮间的倾斜角一般不应超过_____。 A、0.5° B、1° C、3° (A)2、传动带工作一定时间后,因塑性变形,使张紧力_____。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7-3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B)3、齿轮与轴为锥面结合时,常用于定心精度要求_____的场合。 A、较低 B、较高 C、一般 (C)4、用压铅丝法检查齿侧间隙,铅丝长度不应少于_____个齿距。 A、3 B、4 C、5 (A)5、圆锥齿轮传动机构装配时,小圆锥齿轮的轴向位置按_____来确定。

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

教学时数: 4 学时 课题:§12-5 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 教学目标:1、了解传动机构的类型; 2、掌握带传动的传动特点和类型; 3、掌握带传动机构的要求; 4、掌握带传动张紧力的调整方法; 5、掌握带传动的装配的要点; 6、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 7、掌握齿轮传动的装配技术要求; 8、掌握圆柱齿轮机构的装配。 教学重点:1、带传动的传动特点和类型; 2、带传动机构的要求; 3、带传动张紧力的调整方法; 4、带传动的装配的要点; 5、齿轮传动的装配技术要求; 6、圆柱齿轮机构的装配。 教学难点: 1、带传动张紧力的调整方法; 2、传动的装配的要点; 3、柱齿轮机构的装配。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 1、2学时: 〈复习提问〉 1、滚动轴承有何特点?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滚动轴承常用的密封装置有哪些形式?各有何 特点? 3、什么叫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引入新课〉 在生产实际中,传动机构的类型有哪些? 传动机构的类型:螺纹传动、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联轴器、离合器、棘轮 等。 〈讲授新课〉 §12-5 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 一、带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 1、带传动的传动特点和类型 带传动是常见的机械传动,它是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也有依靠带与带轮上齿的啮合传递运动与动力的。带传动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对机构能起到过载保护作用,主要用于两轴

中心距较大的场合饿。但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低、带的寿命短。 带传动按带的截面形状的不同可分为:V带传动、平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如图12-36所示。 V带传动:剖面是梯形。 其结构有帘布和线绳两类。 帘布结构:(图12-37a)其强力层由胶帘布构成。 线绳结构:(图12-37b)其强力层由胶线绳构成。 其弯曲强度高,用于高速、轻载和带轮 直径较小的场合。 2、带传动机构的要求 ( 5 点) 3、带传动张紧力的调整 (1)张紧力的大小 V带张紧力的大小与带的初拉力和带的根数有关,一根带的初拉力可按表12-4确定。 (2)张紧力的检查 带的张紧力可按图12-38所示的方法进行检查。 带的下垂度f,是在一定的力P作用下,在带的中心形成的,f愈大,则带的张紧力愈小。它们之间有如

装配技术要求

1. 基本要求 ?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要求及本规定和有关标准进行装配。 ?装配环境必须清洁。高精度产品的装配环境温度、湿度、防尘量、照明防震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所有零部件(包括外购、外协件)必须具有检验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砂粒、灰尘和油污等,并应符合相应清洁度要求。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划伤和锈蚀。 ?油漆未干的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各零、部件装配后相对位置应准确。 ?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机操作,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取特殊措施,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操作者须穿平底步鞋以防止破坏漆膜,电瓶及非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2. 联接方法的要求 2.1 螺钉、螺栓联接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与板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及螺栓头部不得损伤。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录一的规定。 ?同一零件用多个螺钉或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顺时针、交错、对称逐步拧紧,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钉或螺栓开始。 ?用双螺母时,应先装薄螺母后装厚螺母。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螺钉、螺栓一般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件贴合。 2.2销连接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一90°。

?重要的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工作长度的60%,并应分布在接合面的两侧。 2.3 键连接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2.4 铆接 ?铆接的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的表面变形。 ?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铆钉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2.5 滚动轴承的装配 ?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是清洁的。 ?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一般应注入约二分之一空腔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用压入法装配时,应用专门压具或在过盈配合环上垫以棒或套,不得通过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力或打击力。 ?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应不大于0.1mm。 ?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装配可拆卸的轴承时,必须按内外圈和对位标记安装,不得装反或与别的轴承内外圈混装。 ?可调头装配的轴承,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以便识别。 ?带偏心套的轴承,在装配时偏心套的拧紧方向应与轴的旋转方向一致。 ?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不得有卡滞现象。.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应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 ?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均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法检验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的120°范围内应均匀接触;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范围内就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0.03mm的塞尺检查时,不得塞入外环宽度的三分之一。 ?在轴的两边装配径向间隙有可调的向心轴承,并且轴向位移是以两端端盖限位时,只能一端轴承紧靠端盖,另一端必须留有轴向间隙C=α△tl+0.15(L:两轴中心距(mm) α: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